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重生七零美好生活-第19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谁知他看到了啥?
  萧三爷简直不敢相信。
  这真的是一年前常来的那个美丽山谷?咋成这样了?
  他默默地进去转了一圈,又默默退了出来。


第761章 浑然两样
  馆长对那几间吊脚楼式的护林房挺感兴趣的,拉着盈芳问东问西。
  见萧三爷这么快出来了,迎上前问:“可以进去了?”
  “嗯。”
  萧三爷落后两步,走至闺女身边,小声道:“待会儿别震惊,当做啥事儿都没有。”
  “有啥事儿啊?”盈芳诧异地问,“是不是金毛它们……”
  “不,不是!反正你看了就知道了,记住!别露出吃惊的表情。”
  盈芳心下狐疑,跟在她爹后头,穿过狭窄的崖壁道,来到一年多不曾光顾的美丽山谷。
  艾玛啊!!!
  咋成这样了!
  难怪她爹会这么叮嘱她。
  要不是有心理准备,一准惊呼出声。
  整个山谷仿佛被人拿着砍天劈地的大刀,以楠树林为界劈成了两半。
  楠树林往南的草坪、湖泊、树林,和地宫遗址之间,隔了一道难以凭人力跨越的深渊。和以前的美丽山谷浑然两样好嘛!
  馆长三人被眼前这片迷人的景致吸引了,拿出相机,咔擦咔擦地留起念,我给你照、你给我照、完了再来个合影。
  盈芳和她爹则小声唠着山谷里的这个大变化。
  “刚才看到,差点吓得我腿软。没听说发生过地震啊,咋成这样了。”
  望着悬崖对面的楠树林,萧三爷喃喃自语。
  “不过也好,这么一来,金毛它们的生活,不至于遭到破坏……就是可惜了那株百年老茶树,明年吃不到它的新茶了。回去别告诉你爷爷,免得他把剩下那点茶叶藏起来,不给我喝……”
  盈芳:“……”爸你歪楼了。
  她冷静下来一想就知道了——一准是小金干的好事。
  昨儿让它过来和金毛它们透个底,省的今儿带着陌生人进来,吓到它们。
  它倒好,直接把山谷给开成了两半,被楠树林包围的湖泊独成一个桃花源。
  这么能耐,咋不上天呢!
  被吐槽的金大王累了一晚上、盘在密林子里的树杈上正睡得迷迷糊糊,冷不丁打了个喷嚏。
  喵大爷也趴在它边上睡,喷嚏声干扰,嫌弃地皱了皱鼻子,却是没醒,尾巴蹭了一下脸,继续呼噜呼噜。
  倒是金毛一家,在楠树林里上窜下跳的,还隔着悬崖朝盈芳这边不住地摇头摆尾打招呼。
  馆长仨惊叹完大自然的鬼斧天工,远远看到几只金丝猴在离悬崖最近的树林里活动,啧声道:“真没想到,这雁栖大山里还有金丝猴种。大概是这道悬崖隔开了它们的生活环境,才没受到人类的捕捉。”
  盈芳心里暗笑,才不告诉你们金毛其实是我们家放养的宠物。
  “馆长,那边就是地宫遗址,快中午了,咱们是先去实地勘察一番,还是在这儿垒个灶,先吃中饭?”
  “先去看看吧。”
  盈芳点点头,领着他们往地宫遗址走。
  和金毛等小动物的生活环境隔了一条天堑的地宫遗址,看上去比以前显得越加空荡。
  仿若谁劈开了一道时空之门,一山横跨俩界。
  【金大王慢悠悠地昂起它的三角扁脑袋:来!给个镜头。本大王虽然习惯做好事不留名,但既然你们愚蠢的人类问了,本大王就勉为其难给你们露个脸吧!】(此处应有掌声)
  老实说,馆长起先并没太在意。
  因为类似的遗址,他们着实看过不少,也挖掘过不少。但历经几百年、几千年的风蚀日晒,甚至各种人为的破坏,留给考古学家探研的价值说实话真的剩不下多少。
  馆长以为这里也是。
  直到他进入那个黑黝黝的洞,透过手里三节电池的大手电,望到被覆盖于地表下近乎完好的颓垣残壁,馆长双眼发光,猛地一拍大腿:“完美!像保存这么完好的前朝遗址,我还是头一次见。”
  那倒是。
  盈芳暗暗点头表示赞同。
  因为在今天之前,除了自己一家,还没别的人到访过这里。附近活动的兽兽们,大的进不了狭窄的崖壁道、自然到不了这里;小的像松鼠、猴子、野兔、山鼠等,喜欢楠树林南边向阳的草坡和树林更胜过这里。
  是以,除了历史的年轮悠悠碾过的痕迹之外,这处遗址奇异得没有受到任何人为的破坏。
  馆长带着俩助手下去勘察了一番,上来激动地红着老脸说:“太有考古价值了!开发!必须开发!回去就打电话。”
  盈芳料想到会是这样的结果,因此没太惊讶。
  “不过,这里离外面实在远了点,沿途弯弯绕绕的都是林子。要开发,势必得造一条平坦的山路出来。还有这里……”
  盈芳指指天堑般的悬崖说:“安全起见,这里得竖一道围栏。”
  同时也是对隔崖相望的金毛等小动物们的保护。
  这边拦起来了,一般人只要不动歪脑筋,是想不到去对面探个究竟的。毕竟隔了个万丈深渊般的天堑。除非国家心血来潮拨款,愣要在这上头架一座天桥。这个可能性倒也不是没有,但肯定排在地宫遗址开发以后。
  果不其然,馆长点点头,看着对面独成一体的桃花源般的仙境感慨:“既然要开发,安全方面肯定是会考虑周全的。不过我瞧着对面的景色比这还好啊,不晓得有没有别的路通往那里……没有啊?那太可惜了!等以后想办法在这上头架座桥,把两头连接起来,这里是历史遗迹,那里是天然风光,多好……小舒你这是啥眼神?老元首不就有句话,叫‘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嘛,别看悬崖峭壁的险峻异常,只要敢想,一切皆有可能!哈哈哈……”
  盈芳心里叹了口气,就知道是这样。
  好在离馆长说的“一桥飞架南北、天堑变通途”着实还要好几年,这会儿发愁也早了点。没准船到桥头自然直呢!
  一行人在地宫遗址旁边生火烤了玉米、土豆,就着煮开的山泉水吃了一顿算不上丰盛、但也绝对饿不着的午餐,而后又进遗址拍了一些照片。
  两个助手发挥各自专长,一个罗列开发工具、另一个拿着放大镜考究颓垣残壁辉煌时候的年代。
  盈芳扯了扯嘴角,心说:拿什么放大镜呀,直接问我不就得了。
  当然,这话纯粹搁心里吐槽,打死她都不会往外说的。太惊悚了不是么?


第762章 大老龟: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既确定雁栖大山深处的前朝遗址要开发,馆长索性不走了,借宿在盈芳家。
  在等考古研究所及博物馆派人手赶赴宁和的期间,陪萧老爷子对对弈、偶尔和萧三爷上泉水潭钓钓鱼。
  就是那潭里的鱼贼精贼精的,钓上半天都未必有一条上钩。
  后来,干脆带上干粮,转战后山的山塘,上那儿摸螺蛳、钓黄鳝。倒是每天都能吃上不一样的乡土美食。
  三胞胎带着金虎上山下水、漫山遍野地撒欢,完全没有一年多没回来的生疏感。
  等到向刚安排妥大兴基地的训练计划回到宁和跟家人团聚,差点认不出自个儿子。
  嘿!这晒得黑黝黝的壮小子谁家的呀?
  “爸!我才不是回老家晒黑的,体校时就这样了好吗,你一点都不关心我!”
  阳阳一个虎扑,跃上他爹的怀抱,双腿夹住他爹的腰,搂着他爹的脖子控诉。
  向刚掂了掂他的分量:“唔,重了。”
  “高了你咋不说!”阳阳噘嘴,“爸你没我妈对我好。”
  “你妈又怎么宠你们了?”向刚笑着问,拍拍儿子的屁股。
  “反正你就是没我妈对我好!”阳阳不满意地哼哼。
  随即利索地从他爹怀里滑下来,一手牵晏晏、一手牵暖暖撒丫子往外跑,“知道你要找咱妈说悄悄话,又不让我们听,我们还是去隔壁公社看人打鱼塘啦,那个更有趣!”
  “臭小子!”向刚笑骂了儿子一句,扬声叮嘱,“天黑前回来,别让家里担心。”
  “知道啦!”
  院门外传来三个孩子带笑的应声。
  向刚笑了笑,抬头,看到自己媳妇儿站在屋檐下对着他笑。
  瞬间,什么烦恼、压力统统都没有了。这就是家的感觉啊。老婆孩子热炕头,无论为他们做什么都甘之如饴。
  “行李搁那儿,一会儿我来理。你先洗个澡吧?妈在给你下面条,冲完澡正好吃上。”盈芳给他拿来换洗衣裳。
  “我不饿,别让妈忙活了。”
  “离晚饭还早呢,先吃点垫垫肚子。”
  向刚接过衣裳,顺势搂过媳妇儿亲了一口,“怎么又瘦了?”双手轻轻松松就能握住媳妇儿的腰,不禁皱眉打量她,“回来没好好歇过?”
  “哪没歇啊,好着呢。兴许天热,没什么胃口,吃得不多吧。”盈芳笑着推了推他,“你别管我了,快去冲澡。等下面条该坨了。”
  向刚瞅着她看了看,面色倒是如她说的还不错,就是腰身瘦了。
  暗自琢磨着趁这俩月在老家待着,抽空猎些野味,好好给她补补。
  最好弄头野猪来,野猪肚养胃,苦夏不开胃,别把胃搞坏了。
  天热,向刚直接在屋后河里搓了个澡,吃了碗丈母娘亲手煮的三鲜面。
  所谓“出门吃饺进门吃面”,一碗鲜香美味的卧着两个鸡蛋的草虾黄蚬青菜面下肚,向刚觉得整个人都活过来了。
  姜心柔笑眯眯地看着小俩口说:“吃饱了回屋说悄悄话去吧,我就不打扰你们了。隔壁公社今儿打鱼塘,三胞胎凑热闹去了吧?我去看着他们,人多,挤来挤去的别挤河里去了。”
  盈芳想说孩子们会游泳,掉河里也不怕,无奈她娘说完就出门,压根不给她说话时间。很明显是在给她和男人腾空间。
  盈芳有些尴尬,捶了男人一拳。肯定是他吃面的时候捏她手背的小动作被她娘看到了。
  向刚忍不住乐:“看来大伙儿都想让我们说悄悄话。”
  他把阳阳领着弟弟妹妹跑出去玩之前的话一说,更加惹来盈芳羞恼的捶打:“儿子都被你带坏了!”
  向刚笑着由她打。
  这点力道,跟按摩似的,他享受都来不及。
  任她打闹了一通,才握着她手腕,将人拉到自己怀里。
  “好了,我们说会儿话。”向刚低下头亲了亲她的嘴角。
  小俩口头碰头挨在一起絮絮叨叨地唠了一通家里的近况。
  提到三胞胎时,男人不由挑眉:“阳阳那小混蛋,似乎对我很不满啊。”
  “怎么会?你没来之前,他多惦记你啊,一天照三餐地问你啥时候回来。知道你这两天回来,每天都这个时候蹲在桥头张望。我看啊,全家数他最想你了。你居然说他对你不满?”盈芳不悦地拿眼角瞅他,眼里仿佛刻着“没良心”三个字。
  向刚看她这小眼神就忍不住想笑:“哦,那看来,那小子遗传了你的某项性格特征。”
  “啥?”盈芳一愣。
  “口是心非啊。”男人轻笑。
  旋即倾身吻住她还想辩解的小嘴儿,彼此交换起久违的琼浆玉液。
  昏昏沉沉间,盈芳听到男人含笑而又满足的补充解释:“瞧,你的身体对我多渴望,嘴上还死犟死犟的。不是口是心非是什么?”
  “讨厌!”
  再一次惹来他愉悦的低笑。
  ……
  向刚回来后,没怎么休息就上群英基地布置任务去了。而后又抽空上了趟山,真的扛着一头野猪下来了。
  馆长打从心眼里彻底服了这家人。
  起先还说要不他们仨轮流去县城菜场割点肉回来,毕竟乡下的肉,一般都要等过年才能吃。第一天来有野味,那是人家特地招待他们的。
  哪成想,萧三爷每天都上山、每次都有收获,不是山鸡就是野兔。鸟蛋、野鸡蛋也间或有的捡。和过年似的,天天有肉吃。
  这还不算最幸福的,萧家女婿一回来,直接扛了头野猪下山。
  野猪肉啊猪肉啊肉啊!!!
  这跟小打小闹的山鸡、野兔比起来,简直一个天、一个地好嘛。
  馆长和俩助手的眼睛都看直了。
  啧!这雁栖大山咋跟他们家后园似的,打个野味,容易得跟在自家后院的鸡舍捡鸡蛋一样轻松。
  不得不说,馆长几个真相了。
  有金大王在,这雁栖大山可不就跟盈芳家后园似的。别说山鸡野兔大野猪,想吃熊掌,又何尝是难事?
  山林深处,刚挖下一个大蜂巢的大黑熊,冷不丁后背一阵发凉。
  憨憨地望了望四周,没危险啊,那咋会觉得汗毛倒竖、有些阴冷捏?
  算了,蜂巢到手赶紧溜吧,此时不溜更待何时!
  大黑熊乐颠颠地抱着蜂巢欢快地朝自个洞穴跑。
  金橘喵的一声跃上它肩膀:嘿!大个子!好久不见!
  大黑熊一个趔趄,差点来个狗啃屎。
  妈呀!讨厌的偷蜜贼又来了!
  偏它打不过人家。
  鬼知道一只普普通通的山狸猫,为啥有那么大的爆发力。论打架,武力值远超它们黑熊家族。
  唉,好日子又没法过了!
  大黑熊抱着蜂巢,肉痛且幽怨地偷眼觑喵大爷。
  但愿喵大爷能给它剩点儿,别全都抢走。
  喵大爷嗨皮地朝它龇龇牙。
  还是雁栖大山好啊,有现成蜂蜜吃、有大个子跟班帮着狩猎。
  哪像在石景山被玉冠金蛟奴役半年,就得那么一两滴龙涎日子难过啊!
  大老龟爬上岸,四脚朝天晒着太阳:甭提了,家家都有难念的经。
  ……


第763章 虎父无犬子是这么用滴?
  向刚回来没几天,就从山上扛下来一头大野猪,这新闻一传开,立刻把隔壁公社打鱼塘、分鱼虾的热乎劲给压下去了。
  对乡下人来说,尤其是农忙期间太需要肉类补充体力的乡下人来说,猪肉对他们的诱惑,那绝对赶超对鱼虾蟹的渴望。
  鱼虾这东西吧,只要有水就能存活。
  乡下别的不多,就山山水水多。尽管河里的鱼虾属于集体产物、不能私自捕捞,那不还有山塘、溪坎、泉水潭呢嘛。只要肯动脑、肯花工夫,想吃点鱼虾蟹还是有办法弄到的。
  再不济还有黄鳝、泥鳅、小田鸡。这些玩意儿满稻田都是,傍晚收工抓几条回家改善改善伙食也简单。
  但猪肉就不同了。尽管这几年国家鼓励农村养猪,村里但凡有条件的人家,都围起了猪圈、养起了猪。
  但有任务不是?不管养几头,到年终必须上交一头。可养猪也是个工夫活,养上两三头就够一家老小忙活的了。多养哪里还有精力伺候田地?
  因此大部分人家往往都是养上三头,一头上交、一头卖钱、一头留着自家过年。
  但这都要等年底不是?
  谁会在不年不节的时候宰猪吃肉啊。
  谁敢这么做,那一准被全村老小的唾沫星子淹死。
  但野猪不同,那等同于白捡的猪肉。
  只是一般人没那实力和运气。遇到它,全须全尾地躲开不被攻击就不错了,谁能做到向刚这样,面不改色地活逮一头扛下山吃肉?
  于是,向刚家在时隔一年之后,再一次被热情高涨的村民围了个里三层、外三层。
  “刚子,给叔留两斤五花肉,价格照市面上的来。”
  “刚子,给我也留几斤。好家伙!这么大一头!”
  “刚子……”
  向刚请来杀猪勇,忙着把猪吊起来,放猪血、退猪毛,忙得脚不沾地,哪还有什么闲工夫招呼乡亲们啊。
  大伙儿见状也表示理解,自动自发地没再去打扰他,转而找盈芳。
  “刚子媳妇,猪肝、猪心能割点给婶子不?我拿田鸡给你换。我们家小子十二岁了还不抽条,老张说最好给他吃点猪内脏啥的,我连着跑了好几趟早市都没抢到,听人说你家刚子逮到了一头大野猪,就赶紧过来了。田鸡一会儿让我孙子送来……”
  “刚子媳妇,猪脚卖不?不卖的话,大骨头给老婶留两条成不?我家那口子前儿下地崴了脚,你师傅说最好弄点猪脚、猪骨头炖炖补补……”
  “刚子媳妇……”
  盈芳被大伙儿围得水泄不通。
  只好说:“大家别着急,先来后到排个队,我拿纸笔记下叔婶嫂子们要的部位,只要有多的,一定换给大家。”
  “好好好,排队排队!”
  呼啦一下,拥成一团的人群,迅速变了个队形,齐刷刷地排在了盈芳跟前。
  馆长看得直咂舌。
  姜心柔跟着暖暖出来,去寻阳阳、晏晏回来,顺口解释了一句:“这不是第一次了,前前后后有个三四回了吧,排出经验来了。”
  “雁栖山里野猪多吗?”馆长看着被倒吊着放血的大野猪,不禁有几分后怕。
  前几天进山考察前朝遗址,压根没想过林子里还藏着獠牙凶猛的大野猪。幸亏没遇上,遇上了岂不是完蛋?
  完蛋不了!这不有萧三爷保驾护航呢嘛。
  要知道,萧三爷打野猪的实战经验也是杠杠滴。
  “多。”接话的是萧三爷,“以前上山,十次里有两三次能碰上。运气不好的时候,还能碰上一窝老小同时出来觅食的。”
  不过这个运气不好主要指别人。搁萧三爷自己,巴不得多遇上几头呢。每一头都是钱和肉啊。
  “如今一年多没猎,八成又繁衍不少了。野猪的繁衍能力还是很强的。”
  虽然不能跟一年抱十窝的野兔比,但人家一窝生的多啊,一胎来个十一二头小猪仔,繁衍起来也不慢就是了。
  萧三爷琢磨着哪天进趟深山多猎几头。如今市场不限制私人买卖了,多好的赚钱机会啊!赚了给宝贝蛋们买学习用品和玩具。
  谁爱听你唠这个。
  馆长扯了一下嘴角。
  打死他都不承认他被大野猪锋利的獠牙和尖锐的背刺吓着了。
  本来说,趁考古队没来之前,再爬一次山,到遗址附近看看地质地貌啥的。说不定哪里还有遗漏的古遗迹什么的。
  然而这么一来,哪还敢这么几号人进山啊。
  没听萧三爷说嘛,雁栖山深处不仅有成群结队的野猪,还有狼王率领的狼群和熊瞎子呢。
  得,还是等和大部队汇合了再开进山吧。
  “姥爷姥爷,瞧我抓到了啥?”
  阳阳挤过排排站、换肉肉的人群,小脸蛋难掩兴奋地拎着一个蒙着黑布的篓子回来。
  姜心柔牵着晏晏、暖暖跟在他后头,热出了一身汗,没好气地说:“别以为找你姥爷,我就不念叨你了。那么高的树、那么细的枝丫也敢随便爬、随便坐,摔下来怎么办?”
  “咋了这是?”萧三爷拉过阳阳,和他挤眉弄眼,“咋挨你们姥姥骂了?你姥姥那么温柔的性子,咋舍得骂你哟。”
  阳阳嘿嘿笑:“姥爷,姥姥担心我呗。我爬树抓知了了,姥爷不是说知了油炸了吃老鲜美吗?”
  “好哇!敢情是你撺掇孩子抓知了的。”姜心柔抬手拧了一把萧三爷的腰间肉,疼得他龇牙咧嘴。
  “行行行,我的错,别拧了成吗?疼死我了!”
  “扑哧……”馆长看乐了。
  继而对助手感慨:“孩子爹前脚逮来一头大野猪,娃子后脚爬高树、攀细枝抓来一篓知了。果真是虎父无犬子啊!”
  俩助手对馆长这褒词的反应挺一致的皆眼观鼻、鼻观心。
  话说他们打小也是在农村出生的,顽皮捣蛋的时候没少干抓知了、扑蝴蝶、捉蚯蚓等淘气事,这抓个知了咋就跟虎父犬子扯上了?虎父无犬子是这么用滴?那岂不是全国有一半都当得上这名号?
  不过向刚扛了头野猪下山倒是真的吓了他们一跳。
  当然,有野猪肉吃那就另当别论。再后怕都不带怂的。


第764章 媳妇跟前秒怂
  待野猪放完血,开始退猪毛。全家老小齐上阵。
  阳阳不忘朝他爹显摆捉到的知了。
  向刚瞥了儿子一眼:“又爬树了?”
  阳阳吐吐舌:“爸你咋不猜我是拿捕蝉网捕的?”
  “小子,你裤子后屁股磨破了。”向刚凉凉地点明。
  “啊啊啊——”阳阳急得双手捂住屁股,一溜烟地跑回屋换裤子去了。
  孩子大了也是知道难为情的。
  向刚眉一挑,侧头问小儿子:“你没爬树?”
  “哥不让,怕我掉下来。”晏晏耸耸肩。
  出去玩的时候没带捕蝉网,听到知了喳喳叫,才临时起意捉知了的。
  阳阳担心他细胳膊细腿地攀不住树干,愣是抢了上树的活。
  但其实吧,他才该担心阳阳那大块头会把树枝压折了。
  “偶尔爬爬树挺好的,就当锻炼体魄。”向刚一边迅速地退着猪毛一边不忘教儿子,“我以前也和你们说过,做任何事都要善于观察和思考。有些树枝干脆弱,很容易折断,这就不适合攀爬;有些树会分泌一些粘液,不到万不得已别去碰这些树的树干……”
  “刚子这话太有道理了!”杀猪勇赞同地附和,“男娃子嘛,就该放他们出去野。家里娘们儿就是穷担心,怕这怕那的,好好的男娃子都娇惯成女娃子了,长大了咋整哟……”
  杀猪勇的媳妇儿对家里唯一的宝贝疙瘩宠得跟眼珠子似的。夏天不让去河里玩水,说容易抽筋溺水;冬天不让打雪仗、堆雪人,说容易着凉冻感冒;春秋天不让上山耨野菜、摘野果,担心毒蛇猛兽出没……
  杀猪勇虽然也疼儿子,但不至于到媳妇儿这么个草木皆惊的地步。
  你说乡下孩子,一年四季都被拴在家里,没个季节能撒野玩,童年还有什么意思。
  而且说难听点,农村的娃子,将来考不上大学、进不了工厂,不还是得留在乡下务农?不上山下水将来怎么干农活?
  杀猪勇心里那个愁啊。他一直都不赞同媳妇儿的做法,却又不能说,一说俩口子保准吵架。
  更郁闷的是,每次吵架他都落下风。
  为啥?家里娘们儿包括他老娘,都站在他媳妇儿那边——个个都想把家里唯一的宝贝疙瘩拴在裤腰带上,走哪儿带哪儿。
  此刻听到向刚的话,杀猪勇瞬间感觉找到了盟友。要不是眼下忙着杀猪,四周又围满了人,真想掏心窝子地和向刚干上两杯。感同身受哪!
  岂料,向刚听完杀猪勇的吐槽,微微一顿,扭头对小儿子叮嘱道:“一会儿你妈跟前别提这事儿,免得她担心。”
  “知道了爸。”
  杀猪勇:“……”
  合着就几秒钟英雄?一到媳妇儿跟前就成狗熊?
  说好的军人气概呢?
  说好的盟友呢?猪队友还差不多。
  好气!气得想撂担子!
  “阿勇,你倒是手脚头快点啊!大家伙儿等着你杀完猪好跟刚子家换猪肉哪!”
  得!他媳妇儿也在人群中排队。
  杀猪勇秒怂。待猪毛退干净以后,拿起杀猪刀,任命地分解猪肉。
  一头大野猪,净肉就有两百来斤。
  盈芳留足自家吃用的,剩下的都拿出来让乡亲们自个选。
  价格照着市场最低价。这真是良心价啊,称的时候秤砣上翘,完了还附赠内脏、板油等添头。
  买到心仪部位的社员们个个笑逐颜开,连说“赚了赚了”。
  家里条件没那么宽裕的,和盈芳打过招呼以后,捧着自留地里种着的西瓜、甜瓜或是前儿跟隔壁公社买的鱼虾蟹来换。
  盈芳对此其实挺欢迎的。家里人多,一天俩西瓜还不定够分呢。挑来多少都收。反正这东西不像肉,放上几天不会坏。
  鱼虾蟹就更不用担心了,吃不完养水缸里,只要勤换水,养上个把月都没事儿。
  盈芳没意见,社员们就换的更起劲了。
  待一头大野猪分得七七八八,家里堂屋随之摆满了各家装东西的箩筐、竹篮、水桶、木盆。
  馆长再一次大开眼界。
  买卖东西还能这样操作,也是服气了!
  他趁机又拍了好多照片。
  原本打算用来专拍古遗迹的胶卷,一半用来拍雁栖公社的人文和美景了。
  “等洗出来寄给我那同学,让他配着文字发到专刊上。题目我都替他想好了,就叫《新时代的农村风貌》。”
  馆长拿了个小板凳,殷勤地坐在萧老爷子旁边帮忙剥毛豆。
  老爷子随意地答:“挺好挺好。”
  好敷衍啊。
  俩助手不忍直视别过头,心里不约而同地腹诽。
  馆长却不觉得敷衍,老爷子肯接茬就不错了,毕竟他还是“戴罪之身”嘛。
  继续兴致勃勃地拉着老爷子说雁栖公社的大小变化。
  别说,唠着唠着还真的构思出了一篇文字和照片结合的关于江北农村新风貌的通讯报道。
  得,雁栖公社再一次火了。
  而且这回不止在宁和县大出风头、实力碾压其他公社,关键还上了一回报纸,且还是国家级别的刊物——《解放日报》头版,以文字与照片结合的图文并茂方式,讲述了改革开放春风吹拂华夏大地后,我国农村的新风貌、新气象。
  这回雁栖公社的风头是彻底地出大了。
  《解放日报》耶,还是头版位置!
  钱教授带着新鲜出炉的报纸,率着他的考古队,抵达雁栖公社。
  听说自己公社上了国家级的新闻报纸,全公社的人都放下手头的活,眉开眼笑地到村口迎接。
  馆长看得心里那个酸哟。
  和钱教授碰头后,忍不住吐槽:“这报道是我托朋友写的,照片是我拍的。要感谢怎么滴都得感谢我吧?咋都奔着你去呢!”
  “哈哈哈!”钱教授就爱看老朋友被打击得失落的样子。
  笑了一通之后才说:“实话告诉你,他们才不是奔着我去的,是奔着那篇新闻报道去的。报纸抢到手,就把我扔一边了。像不像古时候那啥,‘新妇娶过门、媒人扔过墙’?哈哈哈!”
  馆长抽了一下嘴角,别说,还挺像的。


第765章 出名了
  馆长助手好奇地问:“不是说没几个念过书吗?很多连自个名字都认不全呢。”
  馆长一愣:“对啊,老钱你哄我的吧?”
  “哄你干啥?你又不是我媳妇。”钱教授白了他一眼,“不认识字总认识照片吧?看到自己家乡甚至自己家门口的照片印在报纸头版,能不激动?搁我我也想瞅几眼。”
  “这我能作证。”萧三爷笑着走进来,“他们为了抢报纸,连我都给挤出来了。就是奔着上头的照片去的。欣赏够了照片,找书记念上头的文章去了。这会儿晒谷场老热闹了。”
  “这下你信了吧?”钱教授笑瞥了一眼老朋友,“谁让你收到电报就把这消息说出去的。要是等拿到报纸再告诉他们,你就是最受大家欢迎的人了。”
  馆长摸摸鼻子:“行了,说得好像我只是图他们感谢似的。”
  钱教授一脸戏谑地看着他笑而不语。
  馆长恼羞成怒地瞪他一眼:“没完了是吧?话说你咋来了?上次邀你一块儿来,说七月份忙得要死。”
  “放假前我就跟小舒讲好,腾出时间一定来。这是她第一次参与古遗迹开发,我这做老师的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