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儒道至圣-第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房间里的众人表情更加精彩,许多秀才一辈子的诗词都难以出县,可方运不仅随随便便就能诗成达府,还舍得不写?
方仲永顿觉惭愧,自己不过写了出县的诗就骄傲,跟方运比差远了。
方运道:“去年我和同窗好友卢霖议论战事,心中悲愤,总想为阵亡的将士说些什么,可惜人微言轻,不敢多言。既然已有文位,那我就写完这首诗。”
那首《岁暮》抨击朝廷官员不作为,方运之前没功名不能写,现在有了功名文位,写这种诗反而更容易增加文名。
文位,官位,文名,都十分重要。
文会上早有人准备好一切,方运起身接过那发皱的纸张,走到一旁的桌案后,开始研墨。
方运沉吟片刻,动笔补齐五言律诗《岁暮》。
岁暮远为客,边隅还用兵;
烟尘犯雪岭,鼓角动江城。
天地日流血,朝廷谁请缨;
济时敢爱死,寂寞壮心惊。
方运写完,又念了一遍,全场寂静,有的人唉声叹气,有的人沉默不语,有的人却胆战心惊。
方运在写诗的过程,隐约明白了蔡县令的用意。
因为《岁暮》有抨击左相柳山的嫌疑。
孔圣和妖蛮制定的千年不战协议早已失效,如今妖蛮蠢蠢欲动。
去年冬天狼蛮南下,按照惯例景国应该全力出兵,痛击来敌。但左相柳山却利用各种借口反对开战,失去最好的开战时机,使得狼蛮大胜,而景国阵亡一位大学士、两位翰林、四位进士和两万士兵,数十万边民被掳走,天下震动。
结果柳山不仅不认罪,还说若是提早开战伤亡更大。
战后群臣激愤,要求伐狼蛮,但柳山却是主和不主战,贬谪多位主战官员,然后派人与狼蛮议和,最后割地三府,赔偿白银一千万两以及大量的布匹矿物。
景国元气大伤。
后来有传言说,因为景国国君刚三岁,太后辅政,若是一战功成,太后必然威望大增,对想当权相的柳山极为不利。于是柳山就先以粮草不足为由拖延,后来又从中捣鬼。
方运虽然对景国感情不深,但却极其厌恶柳山这种为了争权夺利而牺牲数十万军民甚至割地求和的行径。
再加上方运本来痛恨柳子诚,既然能恶心一下柳家人,写这首诗义不容辞。
方运写完后,高声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我辈读书人当谈兵沙场、浴血奋战,岂能畏战!”
众人立刻瞪大眼睛,方运不仅诗做得好,这话也很中肯新奇,那八个字极有分量,能让人反复琢磨。
蔡县令一拍桌子,大声道:“好一个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有你此话,不枉我给你双甲!为‘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干杯!为不畏战的方运干杯!”
蔡县令说完举起酒杯,众人虽然畏惧柳山的权势,但热血未冷,哄然答应,举杯敬方运。
尤其是那些年轻的童生秀才,异常激动,几乎把方运当成英雄。
方礼面露惭愧之色,心中绝了再为难方运的念头,也彻底明白,单就“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八个字,就永远比不上方运。
王院君点头道:“不曾想废弃的残诗竟然有如此内情,请县尊检验此诗是否达府,若是达府,我会连文会上的事一同禀报李大学士,让此诗也能登上《圣道》。”
“好!”
方运把那张纸递给蔡县令,而蔡县令把官印放在诗页的上空,就见两尺半高的橙色才气直冲而上。
一尺出县,两尺达府,三尺鸣州。
“果然诗成达府,若能得《圣道》宣扬必然鸣州!真乃济县第一童生!”苏举人含笑道。
“所谓圣道,有教化万民,有忠孝仁礼,更有抵御外敌,此诗正合圣道,必然可登《圣道》!”蔡县令一锤定音。
之后,王院君诵读《春晓》,并讲解此诗之妙,众人纷纷赞美。
那些年纪小的人对《春晓》感触不深,稍微上年纪的人听后都沉默不语,不断思量那句话。
花落知多少。
至此,所有人对方运心悦诚服。
一旁的刘县丞道:“方运在今日又做了一首诗送给蔡县令,被鲁捕头听到,此诗也是十分妙。方运,你不如就在文会上书写此诗,正式赠送给蔡县令,如何?”
蔡县令却道:“不过一首诗罢了,就不要大张旗鼓浪费大家的时间,不写也罢。”
王院君笑道:“那可不行,我对这首诗很好奇,一定要看。”
方运心知那是蔡县令谦虚之词,于是道:“那学生就献丑了。”
方运说着,再度走到一旁的桌案边,提笔写出那首《赠蔡禾》,一边写一边念。
蔡家洗砚池边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等方运念完,苏举人惊喜地说:“这方运简直是奇才啊,此诗前两句平平,可后两句异峰突起,诗意直上,整首诗的意境立显不凡。县尊素来高洁务实,从来不为虚荣劳民伤财,清气之花配正气之人,相得益彰!好诗!不用官印检验,至少是出县之诗!”
“苏举人谬贊,我也只是做了分内之事而已。”蔡禾谦虚恭谨,没有丝毫的骄傲。
“只有清气满乾坤的人,才能写出这等诗;也只有清气满乾坤的人,才能得此诗相赠。”王院君说完看着方运,眼神有些不一样。
方运一开始还没明白,思索一阵才明白,王院君也想被赠一首这样的好诗。
众人纷纷称赞,许多人和王院君一样,用炽烈的眼神看着方运。
他们都有自知之明,自己很难写出青史留名的诗文,但如果青史留名的诗文中有自己,那真是给十万两银子都不换。
蔡县令见气氛不对,立刻打岔继续讨论诗文,救了方运的燃眉之急。
到了夜里九点,文会结束,而五十多岁的苏举人请方运乘他的马车,送方运回家。
苏举人保养的极好,乍一看不过四十出头,他曾经在济县做过八品县丞,相当于县令的副手,他的三个儿子有两个是秀才,都在外游学。
苏家三代望族,牢牢把握济县第一家之位。
方运本以为这位苏举人会跟自己谈诗论文,哪知在马车上坐好后,苏举人张口就问:“方公子可曾婚配?”
方运哭笑不得,原来这位苏举人是想招他为婿。
“我还未婚配,不过已经决意娶玉环姐为妻。”
苏举人满不在乎地说:“杨玉环虽然美貌冠绝江州,但只是一童养媳,你娶她为妾已经是她天大的福分。你现在是双甲案首、圣前童生,应该娶一个门当户对、知书达理的女子为正妻。”
方运正色道:“我并非贪图她的美貌,我们相守数年,相依为命,若是没有他,我绝不可能有今天!我方运立誓,正妻之位,非玉环姐莫属!若让玉环姐为妾,我方运岂不成了禽兽?”
第16章 不负!
苏举人严肃说道:“方运,你可不要意气用事。你还小,将来的路还很长,需要有人扶助。我苏家虽然比不上名门,但也是三代望族,勉强能支持你到三品大员!玉环如果真懂事,知道你是为了前途着想,一定会原谅你。”
“玉环姐心善,必然会原谅我。”方运道。
苏举人笑道:“你答应了?”
“但我不会原谅我自己!我方运可负天下人,唯独不可负玉环姐!”
“你怎地如此不通世故?气煞老夫!”苏举人一副恨铁不成钢的样子。
方运缓缓道:“若是之前我为前途与你苏家联姻,或许是识时务。如今我得名师指点,如果还需要靠你苏家才能走那文位之路,是不是太无能了?”
苏举人仔细打量方运,最后被气笑了,带着遗憾的语气赞扬道:“好一个方双甲,老夫果然没看错你,这等气节让老夫心服口服。老夫有一貌美女儿年过十二,还有嫡孙女十一,再等你三年!三年内你可任挑其一!”
“你女儿十二岁?苏老先生老当益壮。”方运道。
苏举人脸一红,道:“老夫的大儿子已经年过三十。”
“谢老先生美意,不过小生心意已决,望老先生成全。”方运道。
苏举人低头生闷气,不理方运。
苏家毕竟是望族,而且苏举人又很喜欢自己的女儿,不舍得让女儿给方运当妾,妾的地位太低了,一旦不得宠,连管家都不如,不过是高级丫鬟而已。
所以,方运不能让杨玉环当妾。
快到方运家,苏举人从衣袋里拿出五张银票,塞给方运,道:“你为景国破了天荒,可喜可贺,这是一百两银子,作为我的贺礼之一。”
“这……太多了。”方运没想到对方一送就是这么多,他略一换算,简直等于谁家孩子上了高中直接送三四万当礼金,太丰厚了。
哪知苏举人却拍了拍另一侧的口袋,道:“这里面装着千两银票,不算在嫁妆里,你不再考虑一下?”
“谢老先生。”方运伸手接过一百两银票。
“唉。”苏举人轻声一叹。
县里的大户都愿意资助优秀的童生秀才,可第一次见面直接送一百两银子贺礼的,却从来没有过,更不用说带着一千两银票,而且想送还送不出去。
马车渐渐减慢,车夫在外面道:“老爷,前面就是方童生家,好热闹,酒席摆了半条街。”
方运准备下车,苏举人道:“听说你赴考的时候是坐牛车去的?”
“是。”
“那这辆马车和三匹马就送你了。”苏举人轻描淡写道。
“啊?使不得。您太客气了,这马车我不能收。”方运知道这苏举人的马车和三匹马都不普通,加起来至少值一百五十两银子,整个济县能坐得起这种豪华马车的人不到二十个。
苏举人却道:“我是看中你的才学和气节才赠送马车,你这等奇才若是连马车都没有,是我济县之耻,也是我景国之耻!有了马车,你去大源府求学或去他处游学都方便。你不为自己想,也要为你的童养媳着想,也要为你的身份想想。”
“可是……”
“方才还直言果断,现在怎么婆婆妈妈!我走了,我家里还有小媳妇盼着你,你要是撞了南墙,记得回头!”苏举人说完洒脱地下车离开。
车夫把鞭子递给方运,跟着苏举人走去。
方运喃喃自语:“可是我想说养三匹马太费钱了。”
前方苏举人的身形一颤,加快脚步。
方运遥遥向苏举人一拱手,算是谢过,他知道苏举人并非毫无私心,愿意给他这么多钱无非是投资,不过无论怎样,对现在的他来说都是很大的帮助,毕竟以后需要钱的地方太多了。
方运扭头向家门口望去,就见那里张灯结彩,十多个大红灯笼挂在半空的绳子上,灯笼下面是一张张杯盘狼藉的桌子,桌子上还有马灯,照着一张张喜悦的笑脸。
酒席本已经结束,可很多人都没走,许多大汉正在喝酒划拳,小媳妇老妇人则在一起聊着家长里短。
“运哥儿来了!”不知谁喊了一身,众人一起看向方运。
随后方运家从里到外全都热闹起来,方运的亲戚、邻居、同窗,熟悉的,不熟悉的,纷纷走出来迎接。
许多人不自觉地稍稍弯腰,露出谦恭的笑脸。
每个人的眼里都有浓浓的羡慕之色。
少许人暗暗悔恨,早知道方运有出息,以前应该加倍对方运好。
最先走上来的不是亲朋好友,也不是邻居同窗,而是七八个浓妆艳抹的媒婆,她们此刻突然变得力大无穷,几个人几乎有铁索横江之能,挤开其他人,迅速扑过来。
“哎呀,方公子你可回来了!”
“恭喜方老爷高中案首,老身给您道喜了。”
“恭喜方公子,啧啧,我早些年还抱过你呢,你还尿了我一身,那力道真足,差点把我冲了个跟头,一看就是状元的命!”
方运哭笑不得,这媒婆说的也太夸张了。
接着媒婆们围着方运七嘴八舌,有的问方运有没有看中的姑娘,有的让方运提条件,还有的给方运介绍张家的姑娘赵家的闺女等等。
在她们看来,方运将来是要当举人老爷的人,怎么可能会让一个童养媳当正妻,哪怕杨玉环很美。
这时候婚姻讲究的是门当户对。
方运正要客气推辞,就见杨玉环站在门口,望着他和媒婆们。
杨玉环在方运面前永远是又像姐姐又像母亲,不曾抱怨,也从不生气。
这一刻,方运从她眼里看到深深的担忧,如同一只小猫看着自己最喜欢的线团被人抢走,只能远远地望着,却无能为力。
杨玉环就那么看着,不争不抢,和以前一样,默默地守候。
江州西施不曾抛弃寒门方运,方案首又怎能抛弃童养媳!
方运心里突然很难受,不由自主脱口喊道:“玉环姐,你挑个吉日,我正式娶你过门,做我妻子,我等十多年了!”
两人四目相对。
全场一片寂静。
杨玉环白净的面庞瞬间变红,原本暗淡的双目比星空都璀璨,这一刹那的绝世风华仿佛照亮整座县城。
在场的男人全都被此刻的杨玉环迷住。
“胡说八道!”杨玉环娇嗔道,稍稍提起裙子,转身向屋里跑去。
她的步子很轻快。
很多人跟着大声起哄。
那些媒婆则变了脸色,这是怎么回事?
方运道:“多谢各位嫂嫂婶婶,我会娶玉环姐为妻,此生绝不改变!你们还是去找别人去吧。”
媒婆们面面相觑,但一个媒婆笑着道:“以前别人都说玉环姑娘是一朵鲜花插……咳,说她倒霉,可我一直说你们两个很般配,现在怎么样?全县的人有一个算一个,谁敢说你配不上玉环?不过呢,你将来可是举人老爷,就算玉环当了正妻,还需要妾室陪衬,不然人人都会骂她是妒妇。我认识好几个正经人家的好姑娘,给别人当妾室是一百个不愿意,可要是给方案首当妾室,那是一万个愿意!”
“是啊,方姥爷你不仅需要妾室,还需要使唤丫头,我认识两个不错的小丫头,聪明伶俐,都是美人坯子。改天我带她们两个来让你看看。”
方运顿时一个头两个大,这时才意识到古代的最大问题,在他看来很不可思议的事,在这里的人看来很正常,而且这些人都把传宗接代当成第一大问题。
方运自从见识了柳子诚纸上谈兵的力量,心中危机感更强烈,现在连身体都没养好,根本不会想什么妻妾的事。
“小毛,你帮我看着这辆马车,是苏举人送我的。谢谢各位到场祝贺,吃好喝好,我还有事,先回屋。”
方运绕开媒婆向家里走去,一路上不断有人向他打招呼。
平日里瞧不起他或觊觎杨玉环的几个表兄堂兄,更是处处陪着笑脸,生怕方运发迹了报复他们,所以拿了不少银钱来。
双甲案首的名头太大,凡是跟方运有点关系的人几乎都来了。
方运家里什么都没有,最后这些来宾自己张罗了一顿酒席。
进了院子,方运本想跟杨玉环说说话,但院子里都是一大帮喝多了亲友,他们一起过来敬酒,这种时候不能不喝,方运只好陪着。
喝酒的时候方运寻找杨玉环,但杨玉环故意躲着她。
几杯酒下肚,方运感到不舒服,于是假装喝醉了往桌子上一趴。
一直躲着方运的杨玉环急了,急忙走过来,找了几个亲戚把方运扶回屋里,放到床上。
杨玉环让其他人离开,然后脱掉方运的外衣,又用湿毛巾轻轻给方运擦脸。
最后杨玉环给方运盖上被子,坐在床边,借着朦胧的月光看着方运,也不知怎么的,她心中第一次有了甜蜜的感觉。
以前的杨玉环根本没有时间去想感情方面的事,她心中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好好照顾方运,让方运读书成才,等以后死了,对方运的父母有个交代,这份责任一直鞭策着她。
第17章 科举王冠
杨玉环一直认为,要不是她父亲拿了方运家的钱去赌,方运的父母也不至于去外地奔波以至于遭遇妖兽,她一直觉得自己欠方运的。
为了赎罪,杨玉环给自己身上加了一层又一层重担,压得她喘不过气来,感情世界一片空白。
现在方运终于考上童生,而且是双甲案首,她心里的重担终于去了大半。
她今天本来高高兴兴和亲戚一起准备宴席,等着方运从文会上回来,可随着媒婆的到来,她的好心情全部消失。
杨玉环害怕了。
她以前不曾怕过,因为她内心有坚定目标,可现在完成了目标,心里就好像空了。
她发觉,现在自己唯一能依靠的人就是方运,可那些媒婆和那些大户人家似乎要抢走她的方运。
就在她最担心的时候,方运回来了,而且当众求婚。
杨玉环终于知道,没有人能夺走方运。
杨玉环情不自禁甜甜地笑起来,然后伸手摸了摸脸,羞的滚烫。
“小运他,真的不一样了。”杨玉环心里想着,原本空荡荡的心里慢慢充实起来,脸也越来越红。
以前,杨玉环的目标是让方运长大成人,而现在,她的目标是当好方运的妻子。
方运睁开眼,看到杨玉环那娇羞的笑脸,如月光下盛开的桃花,简直是仙女下凡,不由得心动。
杨玉环没想到方运突然睁开眼,又惊又羞,下意识要逃跑。
方运却伸手抓住她的手腕,轻声说:“我装醉的,就想找机会跟你说说话。”
杨玉环满面羞红,往日姐姐般的样子消失得无影无踪,低着头,轻嗯一声,任由方运握着。
“我的外衣里有一百两银票,是苏举人送的,你拿着放好。从今以后,你不要再给别人做工,也不准做粗活累活,听到了吗?”
“可是……”
“没什么可是,你为这个家劳累了这么多年,该歇歇了,以后,这个家我顶着!”
杨玉环缓缓抬起头,少了几分羞涩,多了几分感动,道:“好,我听小运的。”
“加上别人送的礼金,够我们花很久。你去雇个女佣或买个丫鬟帮忙做家务,你现在要做的就是闲着,玩,还有吃,把身体养好,知道吗?”
“嗯。”杨玉环眼圈发红,她没想到幸福来的这么快,而且比她想象中好无数倍。
“这些年,苦了你了。”方运轻叹。
哪知杨玉环不仅没有继续流泪,反而用少见的坚定语气道:“以前会觉得苦,现在看到你有出息,我一点都不觉得苦!我现在很甜!”
方运的目光更加柔和。
“玉环姐,明天开始,我教你认字吧。”
“真的?”杨玉环欣喜地问。
“当然,以后我一天教你十个字,不出一年你就能读书识字,对了,还要教你算术。”
“不行,你要把时间用在读书上,你还要考秀才,不能把时间浪费在我身上。”杨玉环说。
“我不能一直读书,总有读累的时候,正好用来教你识字算术,怎么样?”
“那……好吧。”杨玉环不知道怎么反驳。
两个人又聊了一阵,方运酒劲上来,缓缓睡去。
第二天,方运睡到日上三竿,穿好衣服走出来,发现杨玉环正喂鸡,而三匹马已经卸下挽具,正拴在鸡窝旁。
“玉环姐,早。”
“早。”杨玉环直起腰看着方运,脸上满是灿烂的笑容,“我去给你热饭,你还要去圣庙参拜众圣,吃完就坐马车去吧。”
“又不是出远门,走着去就行。”方运道。
不多时饭菜热好,方运吃饭,而杨玉环则坐在对面说昨天收到的贺礼。
“昨天送的菜啊肉啊酒啊什么的很多,不过来的人也多,大都吃了。银钱很多,我让小毛帮忙记了下来。不算苏举人的,一共有两百二十四两五百文。”
“这么多?”方运道。
“你是双甲案首,县里那些大户都送了银钱来。我昨晚听在县学当讲郎的方先生说,他已经把你中双甲的事情传给大源府的方家,大源府的方家一定会给你一份厚礼。”
方运点点头。方姓人在各地开枝散叶,有的衰落,有的崛起,大源府方家是最兴旺的那一支,已经是名门。
方运在族谱上跟大源府方家是九代以内的亲戚,而且有了文位,大源府方家一定会送贺礼。
若是家贫,大源府方家还会出钱资助。
同族相助是常态,嫡系和旁系相争也是常态,利益使然。
对于大源府方家来说,方运连旁系都说不上,所以根本不会卷入任何争斗,不过是现在接受同姓的相助,以后若有机会再反帮其他同族。
方运道:“县试、府试、州试和京试分别在春夏秋冬开考,三个月后我会参加府试考秀才。”
“你不再温习一年吗?科举虽然年年开,但一般人考中后都要学习两三年再继续考。你不会是争了双甲,想争那‘同年’吧?”杨玉环好奇地问。
所谓同年就是在一年内连续考中童生、秀才、举人和进士,这和“圣前”“双甲”“三元”一样,是一种极高的荣誉,不过很多人试过,可从来没有一人成功,属于不曾被摘下的科举王冠。
“我倒是没这么想。普通的童生要在县文院学习,我是案首,有资格直接去府文院学习,这是难得的机会,我不能放弃。既然要去府文院学习,当然要顺便参加今年夏天的府试。只不过柳家在大源府势大,不解决这个隐患,我不能贸然去大源府。”
就在此时,一辆马车停在门外,方运看到一个熟人走下车。
秀才方雨生,昨日来过,是县文院的讲郎,相当于教师,虽无品级但领俸禄,而且可以参加科举。
大门敞开,方雨生下车后先向方运点了一下头,然后恭敬地低下头,等在马车门口。
一位年约四十的大汉走了下来,这人高大健壮,面容严肃,眼睛大的有些比例失调,但也因此显得极为有神。
这人的脚步极为沉重,脚落地时踩起大片尘土。
这人穿的不是书生式的衣袍,而已长靴短打,异常干练,很像是军人。
方运隐约猜到这人的身份,立刻和杨玉环一起起身,一边走一边拱手道:“侄儿不知伯父大驾光临,有失远迎,还望伯父见谅。”
“你见过我?”那人的声音极为洪亮,屋上的瓦片震得直抖。
“不曾见过,但江州除了方守业‘方大眼’,谁还能有这等风采。”方运笑道。
方守业大笑一声,问:“你是写《春晓》和《岁暮》的方运?”
“是。”
“你是说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方运?”
“也是侄儿。”方运道。
方守业仔细打量了一眼方运,道:“好文采。可惜太瘦了,以后要多吃肉,男人不吃肉怎么行。雨生,你们俩把东西搬进来。”说完,和方运一同进屋。
方守业走起路来虎虎生风,坐在长凳上大马金刀,可就是这样一个粗犷的人物,却是一位进士,也是玉海府的正五品府将军。
在圣元大陆没有武科举,文院、文官和军官三系官员全都是科举出身的读书人。
方雨生和车夫一人扛着一个大箱子进来,在方守业的示意下打开箱子。
一个箱子摆满了银灿灿的银元宝,每一个都是二十两的大元宝,粗粗一看不下五十个,正中央摆着一厚沓银票。
第二个箱子下面是绫罗绸缎,上面铺满许许多多首饰,金钗、银镯子、翡翠挂件、宝石项链等等应有尽有,还有一些金条金叶子。
杨玉环发出一声轻呼,然后捂着嘴,难以置信地看着两箱东西,她几乎费尽全身的力气在把目光从那堆首饰上移开,低着头,一言不发。
“伯父这是做什么?”方运却故作不知,加上有所准备,没有因为这两箱金银财宝有丝毫震惊,这就是看多了电影玩多了游戏的副作用。
方守业表面也是不动声色,可心里却暗暗吃惊,区区一个寒门童生面对这么多财富竟然毫不动心,就连名门豪门的子弟都做不到。
“这两箱东西,换你一个承诺,若高中进士或举人,加入我军方。”
方运面不改色道:“少了。”
方雨生和马夫用极为怪异的眼光看着方运,心想这小子疯了吧?
“万两银子不少了。”方守业同样面不改色。
“定我未来,一万两银子不够。”方运现在对这个世界没有清晰的认识,绝不会就这么贸然答应。
方守业的表情终于有了细微的变化,不悦地冷哼一声,问:“那你怎样才答应加入我军方?”
“现在说什么都言之过早,我或许连举人也考不上,更不用说进士。”方运淡然道。
方守业突然气势全无,露出一副挫败的样子,问:“你是真被打开窍了?老子怎么生不出你这样的好儿子?成了双甲案首又得万两白银相赠,竟然不骄不狂。我二十岁那年在战场捡回一条命懂事了许多,也未必有你沉稳。”
方运徐徐道:“我也刚刚捡回一条命。”
杨玉环心疼地看着方运。
方守业立刻骂道:“柳家从上到下没一个好东西!柳子诚在大源府就是出名的花花公子,跟一帮公子哥花天酒地,不知道害了多少黄花大闺女。柳子诚心狠手黑,不会罢休,不过,他敢动一个童生,绝不敢动我方守业的侄子!我今晚就去烧了他们柳家最大的那家当铺,然后告诉柳子诚,要是他敢再找你麻烦,老子活剐了他!”
“伯父您说笑了。”方运没想到方守业竟然知道了这件事,恐怕是方雨生告诉他的。
“说笑?我连蛮侯单于的帐篷都敢烧,还在乎区区一座当铺?老袁,回去马上准备火油。”
“是,将军。”袁姓车夫立刻答应。
第18章 圣地,书山
方运没想到这个伯父这么大胆,蛮侯相当于翰林,足以一人破城,十分强大。
“那侄儿谢过伯父解我之围,我正愁不能去府文院。有您这句话,我可以放心去大源府了。”方运立刻站起来感谢。
方守业哈哈一笑,道:“咱们大源方家好不容易出了一个圣前童生,我怎能看着你白白送命?不过,柳子诚虽不敢杀你,但一定会打击你的文名。他当年的府试位列前十,上过书山,文名和才气都颇有可取之处,而且他也在府文院,你进了府文院要注意。他只要不动用过激的手段,我不好再对他出手。”
“侄儿明白。不过您能详说一下书山吗?”方运好奇地问。
方守业流露出怀念和遗憾之色,道:“那可是圣地。不仅练‘文胆’,更能得‘文心’。书山共有九山,前三山每山三阁。据说每过三座山,可得一颗文心。”
“我去过两次。第一次中了秀才去的,可惜只登到第一山第三阁,不能说毫无所获,毕竟才气有所增强。第二次是中了举人去的,可惜在第二山的第二阁前止步。不过我中举后修炼文胆,第二次登书山淬炼了我的文胆,也算是收获。”
“那书山里面到底有什么?”方运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