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斗富大陆-第12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你多一点,你不比人差,我也不比人差,最后发现结果一个比一个办得夸张。这是无法避免的。”
“按这说法,恶性循环之后,整个社会岂不是完蛋。”解诸道。
“铺张浪费诚然不是什么好事,但也未必是什么坏事,首先花的是自己的钱,其次给别人创造了就业机会,第三花了他们的钱。”希北风道:“如此一举三得,其实,也算得上好事了。”
“第一个跟第三个,难道没有重复?”解诸道。
“第一个算是对他们自己而言,第三个是对其他人而言。”希北风道:“他不把钱花出来,你也不把钱花出来,大家都不花钱了,你觉得恐怖吗?到时候,大家都是满足最基本的要求后都不花多余的钱了,整个社会的交易越来越少,你觉得你还能赚钱吗?”
………………………………
第287章 活路
“有人花钱才能有人赚钱,但是别人花钱,却不一定花的钱会流到你这里。”
解诸道:“既然钱没有流到我这里,那我看着别人大手大脚的花钱肯定是心里很嫉妒的,然而钱确实流通出来了,只是我赚不到而已。”
“大概就是这么个意思。”希北风笑着道:“当然了,就算明白其中的原理,看着别人一天花了你一辈子都赚不到的钱,多多少少心里还是有点不是滋味的。不过,还有另外一种办法,就是说服自己,对方不过是命好投了个好胎,或者说是有才华,活该赚到那么多钱,活该一天花了你一辈子赚不到的钱。”
“这种心态,不得不说……”解诸道:“似乎应该还是有点效果的。”
“人嘛,知足常乐。”希北风道:“而且,这也是另外一种旷达,毕竟不是所有人一出生就有个首富老爹,或者一出世就注定要爬到首富位置的。那顺着这个话题,咱们看看下一则论语。”
子曰:“夷狄之有君,不如诸夏之亡也。”
孔子说:“夷狄(文化落后)虽然有君主,还不如中原诸国没有君主呢。”
“夷狄,古代中原地区的人对周边地区的贬称,谓之不开化,缺乏教养,不知书达礼。诸夏,古代中原地区华夏族的自称。亡:同无。古书中的“无”字多写作“亡”。”
希北风道:“在孔子的思想里,有强烈的“夷夏观”,以后又逐渐形成“夷夏之防”的传统观念。在他看来,“诸夏”有礼乐文明的传统,这是好的,即使“诸夏”没有君主,也比虽有君主但没有礼乐的“夷狄”要好。”
“我还以为老头子是要对所有人都好的,没有想到也是个搞区分的人。”解诸道。
“呵呵。”希北风道:“老头子对待君子,和对待小人,能使一个样子的吗?当然了,有机会的话,孔子还是要教化那些人的,但是在没有教化的前提下来看,那些人确实不知礼仪,粗暴无礼,乃至于残忍。历史上,除了少数几个喜欢征伐的帝王之外,华夏没有主动挑起过多少战争。”
“这个我倒是没有意见,毕竟论语讲得那么好听,整天仁德,那主体思想肯定是不支持征伐的。”解诸道。
“没错,除非帝王强势。”希北风道:“否则的话,兴兵就会被大臣口诛笔伐,动不动一个暴君的帽子就能扣上去,尤其是那些言官,本身就靠这个吃饭,反正什么时候都不愁事大,更有人直接不要命玩死谏,恐怕在夷狄和西方人眼里,都是一群疯子。不过也是,毕竟文化不同嘛。哪里有一个地方的人,天性就能淡然地看待死谏。”
“我也不能……”解诸道。
“当然了,别说你不能,就是我这个后人,都觉得死谏简直……”希北风咳了两声道:“具体不评价了,毕竟有些是好名甚命最后玩砸了,有些是真的为民请命直接玩命,所以不好评价。但这种文化,在其他地方确实难以找到。就算偶尔能找到一两个,也不会被当成一种值得鼓励的事迹在平时被鼓励,在史书里被大书特书。”
“死谏文化还真是奇葩。”解诸摇摇头道:“反正我是受不了。”
“怎么说吧,多亏了仁德的文化,死谏的文化,反正自古以来,这种无故征伐其他国家的行为都是要被人唾骂的。”
希北风道:“哪怕那个帝王堪称千古一帝,做出的事情惊天动地,生前死后名声都不佳,就差背上一个残暴无德之君的名头了。但是反观夷狄呢,他们是没有这种文化的,那些在华夏历史上被当成好大喜功的皇帝,若是出生在夷狄呢,怎么样都是一个英雄。
就像有个叫xx汗的,对了,还有他的儿子,反正都不是什么好东西,一辈子杀的人比见过的人都多。也真亏他们不是汉人,就这种皇帝在汉人眼里就是暴君,是要喷个狗血淋头的。奈何不是本族的,现在两族和睦,有些人就觉得不好骂兄弟同胞的祖宗,反而高高捧起来,真是脑子有毛病。搞得一些不懂真相的小朋友,也跟着捧一个杀人魔。”
“世上的事情就是这般,有的时候不过是为了顾及面子,或者说是明捧暗贬,但时间一久了,大家就不知道原来这话是什么意思,不知道里面的弯弯肠子,最后硬是给当成真的,简直就是个笑话。”解诸道。
“这就跟一些词语一样,本来是赞扬的,后来不知不觉变成贬义。本来是贬义,后来不知不觉变成褒义。但大家也没有几个人在意的,毕竟都是过去的事情,现在怎么用着顺,能表达意思就得了,还去管那些个往事干什么不是?”
希北风道:“算了,咱们也不计较了。还是看看这则论语吧,其实这里的夷狄呢,如果解释为某个族群,那就显然是比较狭隘了。看重的并不是他的血脉,而是他的文化。
当然了,一般而言,整个族群的文化,确实一般都是在一个大层次内,上不得台面就上不得台面,这就像落后一样。只不过有些人落后了知道奋进,有些人落后了习惯别人迁就他,好像一副我野蛮我有道理的样子,这就让人讨厌了。基本上这样的族群,就是蛮夷了。”
“没有人教导,自然是蛮夷。”解诸道。
“难道现在有一定文化底蕴的族群,以前是有人教导吗?”
希北风摇摇头道:“都是一样的人,为什么会差别那么大呢?固然有天时地利人和之别,但是当看到别人比自己强之后,还不愿意去学习,那只能说明这个现在的这个族群打骨子里都没有救了。一个夷狄的名头完全可以套上去。这里我不得不再说一下,我认为人生下来之后,骨子里到死都不会变。”
“又来这种绝对的论调了。”解诸道。
“骨子里不会变,但是表现出来是怎么样的,我觉得还是可以更改的。”
希北风道:“人,难道不都是从野兽,变成人的吗?收敛了自己的爪牙,才叫人。而那些渴望鲜血和征服的族群,只能说现在还没有进化彻底。需要好好地教育一番,而不是去纵容,去迁就。要知道,有德的人,会思过。但无德的人,不仅不会思过,还会变本加厉,越惯越坏。”
“这么说是不是有点贬低其他人呢?”解诸道。
“又是面子问题吗?”希北风摇摇头道:“要知道,华夏一族,当初面对其他强者的时候,比他们现在可惨多了。弱了,落后了就要挨打,挨打了就赶紧学习。后来发展的时候,又发现都是暴发户,各种素质差,随后就有人开始将外国地先进文化和他们的优秀素质拿出来讲,乃至于编造出了一个又一个的事例来把华夏整个族群都比下去。”
“……”解诸无语。
“就是这样的情况,大家不服吗?自然不服!跟现在那些不思己过的族群一样,很是不服。”
希北风道:“但是呢,大家很相信那些事迹,甚至于当做榜样,有人是准备跑过去享受那边的甜美空气,有人则是赶紧学习。把外国当成了别人家地孩子,让自己家的孩子赶紧学。反观现在某些族群,例如以某个教派为思想中心地,呵呵了,都不能算族群了,而是一群疯子聚集在一起的组织。不以自己的固执为耻,反以为荣,简直是作死啊!”
“作死了又能如何,其实野蛮很多时候都是要胜过文明的。”解诸道:“毕竟武力本身是不讲野蛮和文明的,只要客观条件足够对等,那么野蛮最终都是要战胜文明的。”
“说得好,野蛮终究是要战胜文明的,除非文明拥有更为野蛮的力量,否则的话,早晚要被野蛮搞残废。”
希北风道:“最后,到底谁活着,不是看野蛮和文明,而是看拳头。这才是核心。而评价两个国家到底如何,除了拳头这种硬实力之外,还是要看到底是文明还是野蛮。至于怎么区分,看的并不是一个国家的君主,毕竟一个人就算力量再大,能改变的也相当有限。
故而,孔子才说,夷狄就算是有君主,也不如华夏没有君主。因为道德文化的传承,并非一朝一夕可成,而是百年千年地积累沉淀。纵然华夏没有君主,国内的情况,或者说是整个族群的底蕴,也比有个明君的蛮夷要好上一个层次。
那些蛮族落后地区的人,有君主,只得形态,却没有文化,不如夏朝、殷商,虽然国家亡了,但历史上的精神,永垂万古,因为它有文化。”
“略有夸张,但也不算太离谱。”解诸道:“勉强能认同吧,除非极端特殊情况,否则的话基本如这个所说。”
“嗯,说完了比较主流的说法,顺便也谈一谈非主流的说法。”
希北风道:“虽然还有一种断法比较有意思,但是就不说了,更有趣的还是另外一种说法,夷狄有了好的君主,跟华夏的灭亡也没有差别了。”
“……”解诸道:“这还真的是……”
“其实,这种说法,肯定是不合常理的,我也不觉得孔夫子会这么没有自信,但是从后面的几次历史大变动来看,其实,这么解释,偏偏合常理。”
希北风颇为无语地道:“大概所谓的现实不需要逻辑,才需要合理,说的就是这种奇葩情况。反正后来两次华夏文化差点消亡,都是因为两个蛮夷之地,出现了不得了的君主。当然了,前一个确实了不得,后一个有一半算是乘虚而入,而且还是靠的后人给力。”
“这也就是咱们刚才说的,野蛮胜过文明吧。”解诸摇摇头道:“说归说,但是真当看到野蛮战胜文明的时候,啧啧,不得不说是一种讽刺。”
“现实,就是这么讽刺。”希北风叹了一声,道:“好了接着看下一则论语。”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孙氏去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难道不能劝阻他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唉!难道说泰山神还不如林放知礼吗?”
“旅:祭名。祭祀山川为旅。当时,只有天子和诸侯才有祭祀名山大川的资格。冉有:姓冉名求,字子有,生于公元前522年,孔子的弟子,比孔子小29岁。当时是季氏的家臣,所以孔子责备他。”
希北风道:“祭祀泰山是天子和诸侯的专权,季孙氏只是鲁国的大夫,他竟然也去祭祀泰山,所以孔子认为这是“僭礼”行径。”
“事情大概能明白,但为什么要说难道泰山神不知道礼仪呢?”解诸道。
希北风道:“具体来说呢,这种祭祀,一般是国家遇到了什么事情,需要去向祷告祈祷,但是季孙氏并没有祷告的资格,现在去了之后,祷告有用吗?泰山神难道比林放还不知道礼仪吗?这里的林放在前文也出现过了,就是那个不太懂礼,却还是能积极向孔子询问礼的人。拿出来对比也是想说,那么一个不太懂礼的人,都知道好礼,询问礼,不违背礼,泰山神怎么可能比他不如,怎么可能会接受季孙氏的祈祷。”
“原来如此。”解诸道。
“非其鬼而祭之,谄也。”
希北风道:“这半则论语也可以解释在这个地方,明明不是该他祭祀的鬼神,却跑去祭祀,心里难道不是想对鬼神谄媚,获得不该有的地位吗?越礼祭祀,除了是因为国家有事情,难道不也是因为想真正当那个祭祀的人,想获得那个地位吗?这就是一种对鬼神的谄媚。”
“然而,人家该怎么做还是怎么做,孔子的礼毫无作用。”解诸笑着道。
“要不孔子怎么周游了十多年,还一事无成呢,人家该怎么做还是会怎么做的,君主各种不欢迎他,君主的臣下心怀鬼胎者,也不可能欢迎他。”
希北风道:“要是天下人都懂礼制,按照那个礼制来,那还给不给咱们这种图谋不轨的人活路了?”
………………………………
第288章 朴素
解诸对希北风已经无语了,呵呵笑了笑,就不再说话。
“额,你这突然的沉默让我很是尴尬啊。”希北风笑着道:“搞得好像只有我一个人喜欢图谋不轨一样,喜欢当乱臣贼子一样。”
“反正您都大方的承认了,就再干脆一点直接自称乱臣贼子,也是没有问题的。”解诸道。
“好吧,你赢了。”希北风道。
“哪里,哪里。”解诸道:“只是我还有一个问题不明白,为什么他自己不去劝说那个人,而要弟子去劝说那个人呢?”
“额,他毕竟没有实权地位,就是个退休老干部,还是没有什么后台的的那种,也得说得上话才是,就是说得上话,也得人家看重才行。”
希北风道:“他说十句,都比不上那个人的心腹大臣说上一二句。更关键的是,那冉有是他的弟子,该教训还是得教训地,至于教训完了之后是不是会听从,那就是另外一回事了。结果虽然是这个样子,但是起码他也做到了该做的。”
“说老实的,他以前要是凡事肯退让一点,我相信怎么都不会沦落到最后那副样子,虽然怎么看都还算是听有脸面的人,但是说的话不管用就是不管用,虚名再多不如实权一点,他简直是自己给自己增加难度。”解诸道。
“奈何,那是人家的原则。”希北风无语地笑了笑,道:“咱们看下一则论语。”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与别人争的事情。如果有的话,那就是射箭比赛了。比赛时,先相互作揖谦让,然后上场。射完后,又相互作揖再退下来,然后登堂喝酒。这就是君子之争。”
“射:原意为射箭。此处指古代的射礼。揖:拱手行礼,表示尊敬。”
希北风道:“大众点的评析是这样的,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君子无所争,即使要争,也是彬彬有礼的争,这反映了孔子和儒家思想的一个重要特点,即强调谦逊礼让而鄙视无礼的、不公正的竞争,这是可取的。但过于强调谦逊礼让,以至于把它与正当的竞争对立起来,就会抑制人们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精神,成为社会发展的道德阻力。”
“争斗本来就是件难看的事情,居然还要求谦逊礼让,这可是矛盾了。”解诸道。
希北风道:“正因为争斗本来就是件难看的事情,才要提倡争斗的时候谦逊礼让,好歹面子上大家好看一点,不要搞得像两条野狗抢食一样,虽然心里恐怕就是那么个样子,但面子面子,总要的吧。尤其大家自诩为君子,或者被人称呼为君子,要是吃相太难看,岂不是负了君子之名。”
“这难道不是一种虚荣吗?”解诸道:“连争斗地本质都不愿意承认,只顾着面子上好看,强调谦逊有礼,虽然说了不是要跟竞争对立,但很显然就是拿了个对立的东西出来,根本没有办法不对立的。除非那种争斗根本不算什么,但是这个不太可能吧。
一旦争斗起来,起初可能真的没有多大地执念,但是随着争斗的进行,其实很容易就忘记了最初的目的,最终变成了为斗而斗。强调谦逊礼让,怕不是随时能被对手吃掉。就算能一直维持那个状态,但是仔细想想,他们的内心到了那个时候,恐怕已经疯狂了,还谦逊礼让?”
“君子是不可能发展到那个程度的。”希北风道:“一开始就说了是君子之争,跟你说的那种普通人或者是小人的争斗不同,怎么能相提并论呢?”
“原来如此。”解诸道:“这黑锅倒是很快就丢开了,但是这个世界上有多少个君子呢?就算君子跟君子之间的斗争能够保持在一个谦逊礼让的程度,那君子和小人的争斗呢?肯定无法维持了吧,而当不谦逊礼让的小人出现,君子还要继续谦逊礼让吗?”
“面上的风度自然还是要的,但是争斗起来,该打死对方就要狠狠地打死,不然算什么君子。”希北风笑着道。
“恐怕得是您这样的君子才好意思说出这种话来。”解诸吐槽道。
“其实这句话的重点并不在于谦逊礼让,更重要的还是在前面,君子无所争,本来君子就没有什么好跟别人争抢的。是自己的就是自己的,不是自己的又何必去争抢。如果非要说有那种东西值得争斗的话,就是参加射箭比赛。”
希北风笑着道:“等到了这种情况,再谈争斗的礼仪。比赛前互相行礼,比赛后无论输赢,都登堂喝酒,有点一笑泯恩仇的意思,不过呢,也谈不上恩仇,就是个比赛而已。关于比赛,我老家有这样一句话,友谊第一,比赛第二。”
“这话我不信。”解诸道:“参加比赛就要是赢地,如果无法赢的话,参加比赛干嘛?难道我是专门跑过去给别人当陪衬的吗?如果真是这样的话,我岂不是一个托了?对于这样的比赛,我可是一点兴趣都没有,更没有兴趣当托。”
“其实,我对必然要输的比赛,也没有什么兴趣。”希北风道:“当然,其实也没有什么比赛会说必然是要输的,参加了的人就算是抱着重在参与的心态去参加,心里也一定会有一些想赢的想法,如果没有的话,确实是有点厉害了。”
“肯定的,如果有这种人,我拜他为师,这都无欲无求了,还参加什么比赛。”
解诸道:“参加比赛,首先的想法,绝不是什么重在参与,而是赢,至于能赢到哪种程度,或许赢个第一很难,但赢个第十呢?或者说把面前的对手淘汰掉呢?我相信参加的人都是有这种想法的,如果第一轮比赛地时候,就抱着一种输了无所谓,并且没有一点点想要赢的意思,那我觉得这个人估计十有八九是个托。就算是被迫参加的,我也不相信对方不会产生一点儿想赢的想法。”
“是这个道理。”希北风道:“话题到此为止,咱们看下一则论语。”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
子夏问孔子:“‘笑得真好看啊,美丽的眼睛真明亮啊,用素粉来打扮啊。’这几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孔子说:“这是说先有白底然后画画。”子夏又问:“那么,是不是说礼也是后起的事呢?”孔子说:“商,你真是能启发我的人,现在可以同你讨论《诗经》了。”
“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前两句见《诗经·卫风·硕人》篇。倩,音 qiàn,笑得好看。兮,语助词,相当于“啊”。盼:眼睛黑白分明。绚,有文采。绘事后素:绘,画。素,白底。起予者商也:起,启发。予,我,孔子自指。商,子夏名商。”
希北风解释了一番后,道:“大众的评析是这样子的,子夏从孔子所讲的“绘事后素”中,领悟到仁先礼后的道理,受到孔子的称赞。就伦理学说,这里的礼指对行为起约束作用的外在形式——礼节仪式;素指行礼的内心情操。礼后于什么情操?孔子没有直说,但一般认为是后于仁的道德情操。孔子认为,外表的礼节仪式同内心的情操应是统一的,如同绘画一样,质地不洁白,不会画出丰富多彩的图案。”
“这种联系,也太牵强了吧。”解诸无语地道:“明明诗经里就是描述一个普通的事实现状,结果子夏却扯到了仁和礼上面,不得不说,这胡扯的能力,比老师强的不要太多。”
“额,人家这是触类旁通,闻一知十,举一反三,怎么能说是胡扯呢?”
希北风道:“当然了,确实在俗人们看来,这打扮都能说到仁和礼上面,简直是脑洞大过天。起码我一开始也是觉得,啧啧,这个还真是厉害了啊。这都能扯过去,而且还是老师和弟子一起扯,总感觉那个画面有些魔幻。但是呢,仔细想想,还真是没有差多少。”
“有个好底子,再稍微打扮一下,就很漂亮了。”解诸道:“所以,先有仁,然后再稍微遵守一些规则,就能够成全礼了?”
“是的,就是这样。”希北风道:“这里其实并没有什么问题,只不过是两个事情偏离得太远,但是仔细剥开表象看本质的话,完全是一模一样的道理。关键,从这件事情,咱们完全可以看出,孔老夫子,额,脑洞确实也不小。而且,还很接地气,弟子说出了这么个事情,他居然还夸奖,你真是个能启发我的人。”
“为什么我觉得有点儿无耻呢?”解诸无语道:“我一想到一个老头子跟他半大老头的学生谈一个女人本身姿色不错,再稍微化妆就很漂亮了,两个人或许眉来眼去,互相表达了一番暧昧的笑意,然后接着就若无其事地互相吹捧,说这是什么仁,那是什么礼,咳咳,恕我直言,这分明就是两个男人谈女人谈过头,然后硬是拐弯变成圣贤谈论礼和仁了。”
“你这么说也不是没有道理。”希北风笑着道:“就像咱们平常,几个男人聚在一起的时候,说的话题要多污能有多污,但要是又女神突然大驾光临,一个个立刻敛容正色,把刚才不正经的话题扯成一个高大上地哲学问题,然后在那边瞎吹胡侃,却不知道女神对这个压根不感兴趣,最后一个个错失女神。”
“这不是正常的吗?他们自己都不喜欢的东西,还能指望谈论了之后,女神听完能感兴趣?”解诸呵呵道:“怕不是女神也知道,几个人不过是在装……”
“那么,该如何引起女神地注意呢?”希北风道:“下三流的话题肯定不能随便谈,除非已经亲近到一定程度了,但一般到了那个程度,别说是下三流的话题,就是下三流的事情都能做了,所以这个没必要讨论。那么反过来说,太过高级的话题,其实也是这个道理,不熟悉地时候最好别说,等到熟悉的时候,其实说不说,说什么都是一个样子的。”
“最好的接近方式,还是一些接地气的普通话题。”解诸道:“例如,今天天气怎么样。”
“没错,如果是下雨的话,无不无聊啊,我陪你。”希北风笑了笑道:“如果是晴天的话,天气不错,出去逛一下?”
“咳咳。”解诸道:“老师你是在认真的吗?”
“当然是坑你的。”希北风道:“这么约,十有八九是要玩完地,至于怎么样才不会玩完,其实应该问女神最清楚,但女神怎么可能告诉你嘛。然而,女神的身边,一般都有绿叶陪衬,咱们玩一下曲线救国的道路也是可以的。”
“您确定自己是认真的吗?”解诸深表怀疑。
“当然是认真的。”希北风道:“以我的看法,女神只适合远观,你凑上去也基本上是炮灰,还不如踏踏实实,去寻找在女神身边,一直被其他人忽略的土妹子,反而更容易攻略。万一碰上那种给点阳光就灿烂一整天的,啧啧,那你就是捡到宝了。”
“好有道理,但我就是喜欢鲜花,不喜欢绿叶。”解诸道:“看孔子和弟子谈论了什么,说的还不是美人胚子,要是没有个底子,怎么化妆都不好看地。”
“这你就不懂了,有些人地化妆术已经到达出神入化的境界,三分姿色就能给化成八分美女,五分姿色就能化成九分美女,要是有个六七分,说不好就能化成天仙了。”
希北风道:“你得庆幸,自己没有机会碰到这种化妆神术,不然以你这种肤浅得只看外表的审美观,恐怕只能找到既没有内涵,又非常爱美的土妹子。”
“那您呢?”解诸道。
希北风笑着道:“怎么想给我下套?很可惜,我虽然不能分辨化妆神术,但我能找个朴素点的土妹子啊……”
………………………………
第289章 丢失
“……”
解诸已然无语,就没有见过这么无耻的,嘴里说着要找土妹子,结果带来的两个小姐姐都是美貌不可方物。
“这么看我干吗?”希北风无语道:“我知道你在想什么,但我必须要澄清一件事情,再美的女人在我的眼里都是土妹子。红粉骷髅啊,再美也经不起岁月,等她满脸皱纹的时候,你还能分辨出到底她美不美吗?”
“嗯,然后您找了个年轻的时候很美的土妹子。”解诸道。
“咳咳,美不美,看内在。”
希北风道:“年轻人,不要那么肤浅的看别人的外貌好不好,当你发现一个人的内在美的时候,你会发现外在美根本不算是什么。当然了,如果内在美了,外在还能美,那就再好不过了。毕竟食色性也,人都是喜欢美丽的东西的,就像女人不也喜欢美美的自己吗?一件在正常不过的事情罢了。”
“那老师您愿意接受一个丑八怪吗?”解诸道。
“在我还没有喜欢上她之前,不会。”希北风道。
“那如果您喜欢呢?”解诸道。
“嗯,这个问题问得好。”希北风道:“那我反问你一下,你会喜欢一个丑八怪吗?”
“不会。”解诸干净利落地道。
“为什么。”希北风道。
“没有为什么。”解诸道。
希北风道:“那我告诉你好了,因为你没有一个机会去了解丑八怪,当然了,你也不愿意有这么一个机会去了解丑八怪。”
“那您呢?”解诸道。
希北风道:“我没有什么机会去了解丑八怪,也会特意去了解丑八怪。这一点上应该大家都差不多。很多人也清楚,丑八怪就丑八怪嘛,有什么了不起的,人家说不定内心是个善良的小天使。你看看你自身的内心,对比一下人家,还会觉得自己有资格瞧不起对方吗?”
“这一点上,我确实自愧不如,毕竟我可不是什么小天使。”解诸道。
“外貌是丑八怪,但内心也可能是小天使,对于这样的人,你会觉得怎么样?”希北风道。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