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大帝修仙(王十)-第4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却是害了卿卿性命!”谢玖心中如同滴血。不停地痛苦地呐喊着。
贾南风虽然是对谢玖任何消息都封闭,但是司马遹“去世”的消息,她却是第一时间告诉了谢玖,如同是骄傲的公鸡一样,“终于把你儿子弄死了!”。
世上最痛苦的事情。莫过于是白发人送黑发人。得知司马遹去世后,谢玖这数月来是茶不思饭不香。这个世上唯一值得活下去的精神寄托已经没了,已经没有任何值得她留恋。可是她隐隐约约觉得自己儿子好像还活在这世上一样,为此多次挣扎在这死亡线上还是走了回来。
林易征西之前,曾经按照看望过这司马遹的母亲谢玖。这近一年的时间没见,她又是苍老的很多,她年轻时候本是一位倾城的美人,可是却被这万恶的社会糟蹋成这一副模样,看着这谢玖十分清瘦的面容,林易是忍不住潸然泪下。心中是早已喊了无数遍“妈……”虽然这并不是他的母亲,但是他心中早已把他当成了自己的母亲一样看待。这和他前世那不幸早逝的母亲一样,正是这无穷无尽的母爱才照亮了这个世界的光明,引导了整个时代的进步。
谢玖手中的衣服是握的紧紧,如同是自己的生命一样。林易只觉得这些衣服是十分眼熟,原来这正是这司马遹儿时所穿过的衣服。想不到她竟然是保存了是如此完好。见不到自己的孩子,这些衣服成了她精神的寄托。再看她身旁的布包内,这包内是一圈软毛,几颗烂碎的臼齿,还有几个布料玩具。这应该就是那司马遹的胎毛,和他换牙时候所留下的牙齿,还有他小时候的玩具。
真是一个伟大的母亲!林易真想痛快地扑在她怀中,大喊几声妈妈,可是他不能,只能默默地为她身上盖了一件披风,转身悄悄地离开。现在的暂时离开,只是为了将来不久更好地团聚……
此时他终于明白什么是这世间最遥远的距离,不是天边的距离,而是同在一个屋檐下,却不能相见。
谢玖是因为伤心过度,忍不住小憩了一会儿,半个多时辰后终于醒来。她惊讶地发现自己身上不知何时竟多了件披风,春兰、秋菊那几个宫女更是不会来过这里的。凭着那母亲对自己孩子强烈的第六感,她知道这人是谁了,可是却又为何不让见一面,片刻后,她神色是终于好转了过来,现在的不见面只是为了她更好。等到他登基为帝那一天,就是他们母子重新相聚的日子。
林易得到了这司马干的支持,离开这平原王府后,首先就是来到这皇宫,看望这司马遹的生母淑妃谢玖。受此打击后,这谢玖精神状态虽然是十分不好,但是人毕竟还没有受到这贾南风的迫害。
可能是这贾南风认为司马遹已经去世,这谢玖对她的地位已经是没有什么威胁,因此这贾南风才是如此这般放松了对谢玖的监视,以前无论是何时何地都是数个宫女寸步不离身,而现在却是竟刚让她一人在院中独处。
林易也是故意留下了自己的气味痕迹,以这谢玖的聪明才智,她自然是也明白这林易的良苦用心,解决这后顾之忧,林易总算可以大干一番,在这洛阳城内惊起一番腥风血雨。
洛阳城郊,一处不起眼的民宅内,院内正襟坐着数个书生装扮的少年,个个是器宇不凡,玉树临风,不时传来朗朗读书声。
“上善若水。水善利万物而不争,处众人之所恶,故几于道。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夫唯不争,故无尤。我终于知道我们名字的来历了,原来竟是源于这道德真经!”其中一个皮肤相对较黑的人兴奋地开口道。
“那是当然!老大,主人可绝不会随便给我们取了名字!”其中年纪看上去是最小的一个青年回道。
突然这院中突然是多了一个少年,一样的器宇轩昂,容貌不凡,只是眉目之间,那神情却是比这院中几人要沧桑多了,他身上的衣着也和这样书生装扮的少年不同,却是一身朝廷官服。众人看见此人,连忙把目光都转向了他,打趣道:“老二,这是刮了什么风?你今日怎么到这里来了,没有陪你那老巫婆?”
“哎,这老巫婆最近又找了一个相好,总算放过了我,让我终于能歇歇了!”那叫老二的青年的叹气道。
“老二,你不会吃什么醋了吧?这半年多来,那老巫婆不是换了无数个相好,那一次不是银枪蜡烛头,中看不中用,放心,要不了几天,那老巫婆只怕会继续赖上你了!”众人又打趣道。
“这一次,只怕要很长时间了。这一次的相好是那赵王爷的心腹孙秀,这人容貌虽是非常一般,但是据说这人年轻时候从有过一番奇遇,学了不少房中之道,因此和那淫后正好是凑成一对,况且这人十分善长溜须拍马,而这赵王爷也是宗室尊亲,也是靠这人一直从中搭线!我所叹气是因为这近一年多的时间,一直都没有主人的消息,这样下去,只怕这形势是越来越糟糕!”老二正色道。
众少年一听到这老二提到主人的名讳,也都变得十分沉默起来,片刻后终于那叫老大的少年又开口道:“我们六人,也是一直多方打探,可是始终没有任何消息。主人的本领,我们是知晓的,早已是非普通凡人可伤,因此我绝不相信会被那齐万年的叛军所杀,或许他有什么要紧的事情要处理。这半年来,虽是无名师指点,但是我们无时不刻地认真修习那葛洪先生所教的导引之术,这一身内伤算是都恢复了,这修为好像又更进一步了。只是那东宫之中,却始终不敢踏入半步,连刘大人和王总管,我们都不敢暗中联系,现在是非常时刻,只怕是给他们添麻烦!只能是暗中保护他们的安全!”
第一百四十章 上善若水
“兄弟们放心好了,主人是国之储君,天下大气运所在,吉人自有天相,他一定不会有任何事情,到了洛阳后,他自会联系我们!”又是一个俊俏青年道。
“老四说的是对,我现在是已经得到了那淫后的信任,成为了他们的心腹,更是授予了这宿卫兵中的核心要职,现在朝廷内外,谁人不知,谁人不晓,现在那太子,不过是一个掉包,是那贾姨娘那毒妇的儿子,只是一个他们控制朝廷的傀儡小儿。只要主人一声令下,我自会首先打开那城门,恭迎主人诛牝鸡毒妇,清佞臣贼子。”老二又义愤填膺道。
“老二,这一年来真是委屈你了,真是舍身喂毒妇,那淫后只怕没少折磨你!”众少年又安慰道。
“放心好了,我有主人传授的神功护体,若不是怕这淫后察觉,她无论如何从我身上讨上半分便宜!”老二又接着道。他看着这其中氛围变得十分严肃,连忙又开口道:“你们今日又要讲什么学论什么道?上一次从这里听你们讲道后,回去后只觉得主人传授的炼气之法是突飞猛进,想不到竟有如此效果,因此今日无论如何都不能错过!”
“这是那葛洪先生曾经教我们的,可以提高我们导引之术的修炼速度,想不到对你这双修心法也有效果!”
“是啊,这葛洪说过,这修真之道既然是无名师指点,又没有灵丹妙药可服用,只能靠我们自己悟道了!”
“我们没有名师指点,更没有那些修真大派的资源,只能如此这般悟道!”众人又七嘴八舌地接口道。
“这样也好!这上古之修士,尚无修真之法,不都是自己所创吗!老七,我们这兄弟七人里虽是你年龄最小,但是学问却是你最高,特别是这道德真经。你今日就帮我们大家一起论论这‘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究竟有什么深意!”老大示意众人安静,开口对着那年纪最小的青年道。
那叫老七的青年书生却也不含蓄,开口便侃侃而谈道:这世上没有一种东西如水般离我们如此亲近。无论是眼所见,口所品。耳所听。鼻所闻。手所触,一天也离不开它,如空气和阳光般是我们人体所需,甚至也是动植物所需。
世上也没有一种东西如水般多子多态。她可以结冻成冰。坚坚铮铮如磐石;也可以升腾成气,轻轻扬扬上九空。她随方就圆,不拘一格,干净利落;穿山走谷,不卑不亢,从从容容。更有涤浊扬清的慈悲——为洁净它物,宁可污却自己,变臭、变浊,一遍遍。一次次,耐心洗涤冲刷洁净它物,却安然接受被抛弃的结局。包容万物的气度——不分高低贵贱,来者皆包容,不争辩。不抱怨。只要给它时间,终究尘归尘,土归土,水归水。轻的,浮你在表;重的,沉你在底。也许它不再清亮如初,但它终究给了彼此公平公正的结局。
世上也没有一种东西如水般,将柔静与汹涌同时诠释得淋漓尽致。她有时柔静,如小家碧玉般温柔,风来,水面涟漪无声,象是它害羞的笑颜。她有时汹涌,浩浩江涛势如万军,片片海浪声若惊雷,滔滔洪水甚至可以冲跨一切。
一阴一阳之谓道,水亦有阴阳之道。隔夜的水为阴,新鲜的水为阳。阴如她洗涤万物,升腾九天;阳如她铮铮铁骨,硬如磐石。阴如她的或凉或寒,阳如她的或热或烫。阴如她无声的静秀柔美;阳如她迸发出的汹涌动力。阴如她母亲般的包容慈悲;阳如它父亲般的大义无私。
因此这世上最善的事物莫过于水。无水,则不能产生芸芸丛生的生命世界;无水,任何生物都不能生存。水生育万物,滋润群生而与物无争,不求后报。它柔弱温顺,总是处于为人们所鄙弃的最低下的地方。
所以,这世上最似于道之物就是这“水”,这也就是这“上善若水”的含义。
常言道:“人向高处走,水向低处流”。人总是喜欢奉上欺下,攀高附贵,青云直上,而水则总是流向低凹的、最安全的地方,无倾覆之患。“居善地”也就是选择、安居自己应处的地位,呆在自己应该呆的地方。看自己的能力和志趣是否与所处的位置相称。安于自己所处的地位或位置,不是固步自封,而是安心于道,不断求学问道,不断提升自己的才干学问。
人心总是有私心杂念、七情六欲之烦扰,而水静则清澈湛然,无色透明,无混无浊,可鉴万物。若心灵之善渊。“心善渊”是说心要像深潭一样清澈平静,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和干扰。尤其需要修心、修德,不断的修正自己的言行。理智地使心清澈、平静,不被情绪所左右,被愤怒所控制,被恐惧所笼罩,被喜悦所迷惑。对人对事要有真正的宽容之心,包容之心,仁厚之心。特别是对那些你看不顺眼的人,看不舒服的事,更要以宽广的胸怀容纳之。
水善养万物,施恩不求报。植物皆沾滋润之恩,动物咸获饮食之惠,此乃仁慈也。“与善仁”是说与人交往,要心存友善。对强者要尊重,对弱者同样要理解而富于同情。有些人对强者常能给予足够尊敬,对弱者却往往另眼相看,这不是真正的“与善仁”。你以怎样的态度对待别人,别人人也会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你。如果我们无论老少还是长幼,不管尊卑还是强弱,都有一颗仁爱心,都有一份关爱情,那我们就可得众人之力,集大家之智,将无所不成。
水利万物,诚实和顺,无假无妄,表里如一,是谓:“言善信”。“言善信”就是说话要讲信用,守根本。要言而有信,诚实守信,一诺千金。一个人不受到信任,是因为他的言语不实诚,不讲信用。信口开河,胡许乱诺。一个人值得信任,是由于说话算数,言出必随,才会赢得大家的尊重,赢得大家的口碑。
水之为治,若大匠取法,以“平中准定上下”,不左不右,不偏不倚。对万物一视同仁。最为公平。是谓“正善治”。“正善治”就是忠于职守。能谋事,能成事,做的永远比说的好。做事要认真,办事要干练。处事公正,处理要公平,心底无私,不厚此薄彼,不用人唯亲,才能得到大家的拥戴。
水理万物,能力非凡。去污洗浊,攻坚克固,行船渡筏。兴云致雨,生物育人,功用不可估量。此乃“事善能”。“事善能”是要尽己所能,尽心做好力所能及的事。孟子道:“挟泰山以超北海,是不能也。非不为也;为老人折枝,是不为也,非不能也”。不能眼皮大,肚皮小,做自己无法完成的事情,更不能捡芝麻丢西瓜,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春夏温热,万物繁衍,最需要水。此时,水则蒸云降雨,滋润群生,降温祛暑。秋冬渐寒,万物成藏,水则结为坚冰,凝为霜雪,覆盖大地,恰若天被,保护生灵,遮风御寒。此乃“动善时”。“动善时”是合理把握时机。合适的时机是取决于每个人的眼光和阅历。有的人能在恰当的时间做恰当的事,有的人却总在错误的时间和地点做错误的事情。有智慧,会做事的人,往往会随时局而变,顺势而为,抓住机遇,谋定而动。固步自封,坐而论道,缘木求鱼是做不好事,办不了事,成不了事的。
突然这寂静的院落中,一声不和谐的掌声响起。众人这才发现不知道何时竟多了一个人,这人是那么的熟悉,正是他们日思夜想的人啊!连忙是跪下行礼,激动地道:“参见殿下!”
“都赶紧起来吧!”林易对着善地、善渊等七人道,他当时只是按照那道德真经随意给这几人起的名字,根本没有想过这么多,想不到这善时却是分析的头头是道,看来除了其本身天赋,这近一年来他们却是没有躲懒。
“善时果真是饱学之士,心中有万点笔墨。”林易夸奖道。顿了顿接着也加入到了他们一起对水的论道。
智者乐水,道德真经又有云,“天下柔弱莫过于水,而攻坚强者莫之能胜,其无以易之。”天下的东西没有比水更柔弱的。水在方为方,在圆为圆,染红则红,染蓝则蓝,去高就下,顺其自然。可谓柔之至,弱之极。然而攻克坚强的力量没有什么东西能胜过它。水斩关夺道,决堤冲坝,穿石毁物,无坚不摧,无所不至。它的这种性能没有什么东西能改变。
又有云“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最低处,百川皆归,自然而然。江海所以能为百谷王,是因为它居于最下处。
又有云“ 故,柔胜刚,弱胜强,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水至柔至弱,却可以战胜任何坚固强大的东西。然而,天下的人莫不知道“柔弱”的妙用,却很少有人以此修身、治国、行万事。
孟子语:“源泉混混,不舍昼夜,盈科而后进,放乎四海。”比喻君子立身处世要如流水有本有源,才能源远流长。
荀子语:“水滋润万物而不居功,顺地形而曲折,似义之必循于理,倾泻幽壑而勇猛不疑,盈于容器自然求平,万曲千折必向东流,志坚不移。”盛赞水具备仁德、循义、常道、勇敢、法则、公正、明察、善化、守志等美德。这和老君“ 居善地,心善渊,与善仁,言善信,政善治,事善能,动善时”是异曲同工之妙。
庄子语:“君子之交淡如水。”相对小人之交的甘如醴,淡水之交才能隽永、长久。
山水蒙卦象就表示:在高山下有一条汩汩的清泉。山泉冲破山间的一切阻碍物向前冲去,而且呈现着永不枯竭的蕴藏。这一卦象告诉我们一方面要象山泉一样勇敢的面对一切困难。另一方面要培养自己品德,使自己象山泉一样有丰富的内函。
“大道似水水总是永不停息地向着低处奔涌,涓涓细流汇成江河湖海,其前进道路上无论有多少障碍,都将被它冲圆、冲小以至于吞没,其势勇不可挡。‘ 以柔克刚’这一道的本质属性不是被‘水’表现得淋漓尽致吗!挡路的石头就在中间,但它能挡得住吗?水不是仍然从两边的空隙奔流而下吗?大海能够有那么大的容量,就是因为它把自己放得最低,所以它能容纳千川百流最后变得容量最大。
这水告诉我们要放低姿态,谦虚待人,以柔克刚,包容包量。然可要记住,这水至清则无鱼,人至察则无徒。有阳光的地方就有影子。正如《黄帝内经》中所言:‘一阴一阳之谓道’后一句——‘偏阴偏阳之谓疾’。 从这点上,这掌握这水的阴阳转换的灵活性。至阴至阳,终是脆弱的,如同一个人,无论男女,要想健康,体内阴阳要平衡,与周围环境的阴阳也要平衡,达至‘和’的状态,才拥有身心的愉悦,环境的融洽。
心静如水,状若莲花开。无论外界怎样变换,时刻保持内心的清亮,面对这不能用非黑即白描绘的现实世界,用智慧,用包容,涤自己和他人的浊,扬自己和他人的清,哪怕人间正道是沧桑,耐心给些时间,水以它无声的沉淀告诉我们:最公正的答案,一定会在某个时刻呈现。
因此和那大道一样,我们不再仅仅是用眼、口、耳、鼻、手亲近水,而是用——我们的心。用心体会水的阴阳之美、阴阳之道。”林易接着善时的话也侃侃而谈,这些都是这一年来他修炼的一些经验凝华。众人皆是如同醍醐灌顶,豁然开朗一般。林易的修为是远过于他们,自是对这道的理解更是在他们之上。
第一百四十一章 南风往事
“一阴一阳之谓道,偏阴偏阳之谓疾!”善渊是若有所悟道。林易亲自传授他那双修之道,因此自是十分看重他。他的修为也是早早起在这兄弟七人中的最前头,只是这半年来,他们所习的修为都是突飞猛进,而他却都是一直踏步不前。这是他终于明白了这其中的原因,那淫后只怕不是自己想象中那么简单。
善地等七人,终于见到了林易,自是兴奋无比,把这一年来的发生的大大小小的事情是全部都告诉了林易。特别是那善渊把这久别重逢,林易也是十分兴奋,当年自己精挑细选的这几人,果真是没有让他失望。一时是群龙无首,他们却能井井有条,没有乱了自身的阵脚。
“你们能隐忍自己的情绪,一心是求学论道,这果真是个好法子!”林易对这几人赞叹道。这几人在长安五里坡被那些骷髅尸毒所伤后,被葛洪祛除尸毒后,就把这几人送至了这洛阳城中这处民宅暗中养伤。只是林易突然失踪,这几人突然没有了联系。
洛阳城内外,早已传出这太子殿下驾崩的消息。林易只怕这几人做出行刺贾后一党的傻事,看来这几人是比他想象中成熟多了。
“看你们的修为不仅没有落下,而且还增加了不少,看来你们没有少吃苦,葛洪传授于你们的导引之术丝毫没有落下!”林易又对众人鼓励道。看那修为最高的善地,只怕离那小成的境界只怕就差最后捅破那一层纸了,这几人现在的联击,只怕是圆满境界的修士也有一战之力。只是那善渊,面色却是沉闷了不少,这修为更是没有多少长进,看来迫于那淫后威逼之下,他真是受了不少折磨。
林易只所以不惜舍得让善渊去如此般不堪羞辱。打入这淫后身边为内应,除了是力所能及地取得她的信任,得到他们的机密消息外,还有重要一件事,连这善渊他自己都不知道,那就是要证明这淫后是否是传说中的那样。此时眼见这善渊竟是如此沧桑,他有种不好的预感,那淫后真是不是表面那么简单,看来这故事只会更加精彩了。他的脑海中又回荡其了那一年前,多方打探而来的消息。
贾充的结发之妻李婉。是曹魏王朝的中书李丰之女。李婉出自名门,姿容俊俏,端庄贤淑,能文善诗。她与贾充恩恩爱爱,感情甚笃,生有两个如花似玉的女儿,长女名荃,后嫁于齐王司马攸为妻,次女名浚。也是嫁入名门。不意人有旦夕祸福,天有阴晴圆缺。一次偶然的事件,拆散了这对恩爱夫妻。
魏嘉平六年(254年),曹魏第三任皇帝曹芳忍受不了大将军司马师的专横跋扈。决定奋起反击,他密召中书令李丰、太常夏侯玄、光禄大夫张缉谋议,密谋除掉司马师。只可惜是计谋尚未实施,血诏就被搜出。李丰等人便被司马师捕获,三人当即被腰斩,司马师还下令灭其三族。李婉作为李丰之女亦当处死。但由于她是贾充之妻,而贾充乃司马师的心腹,在贾充苦苦哀求下,司马师才下令赦她一死,发配边疆。
消息传来,夫妻抱头痛哭,恋恋难舍。临别前夕,夫妻俩你一句我一句,作了三首联句诗:室中是阿谁?叹息声正悲。(贾公)
叹息亦何为?但恐大义亏。(李夫人)
大义同胶漆,匪石心不移。(贾公)
人谁不虑终?日月有合离。(李夫人)
我心子所达,子心我亦知。(贾公)
若能不食言,与君同所宜。(李夫人)
当李婉被武士押往边疆后,贾充那信誓旦旦的“匪石心不移”很快就移动了,匆匆与那身材矮胖、满脸横肉的城阳太守郭配之女郭槐成了亲。再婚的喜悦使他早把李婉抛到了九霄云外。
贾充他年过三旬,膝下尚无儿子,夫妻俩常往寺庙烧香拜佛,祈求送子娘娘早日赐予贵子。郭槐很快就身怀六甲,喜得贾充眉开眼笑,精神焕发。
就在郭槐分娩的前夕,贾充做了一个奇怪的梦。
突然,窗外一阵南风吹了过来,随着风势,一只怪兽从窗口闯进房来,只见这怪兽浑身油亮的黑毛闪闪发光,瞪着一双蓝森森的眼睛,张牙舞爪地直向妻子郭槐扑去……
贾充惊得一声大叫:“来人啊,救人,救人哇!”
他这一咋唬,把郭槐惊醒了,忙问道:“老爷,你怎么啦?”
贾充睁开带着血丝的双眼,见妻子就躺在榻上,方知是南柯一梦。他擦了擦额头上的冷汗,心魂不定地说:“爱妻没事就好,适才梦见一头黑毛怪兽,直向你扑去,把我吓醒了,这恐怕是个不祥之兆。”
“黑毛怪兽?那一定是头黑熊。相士说‘熊黑主生贵子’,这可是个吉兆,你就安心睡吧”这郭槐却也是个能言善道之辈,短短几句就被这梦魇说成了好事。谁说这黑毛怪兽就一定是黑熊,也可能是黑驴、黑马呢。只是这郭槐话未说完,忽地感到腹中阵阵作痛。
“快,快去叫稳婆来,夫人要生了!”贾充慌忙下榻,对着小人急忙道。顿时,众人应声而至,忙着烧水、熬汤、端盆,准备为夫人接生。
贾充等候在房门外,从晚等到早,又从早上候到下午,只听得房内传来阵阵揪心的叫唤声。贾老爷心慌意乱,想到昨夜的恶梦,更是心急如焚,浑身冒着冷汗。他跑进后堂的神龛前,跪求神灵:“无论是男是女,只求保佑爱妻平安无事。”
好不容易盼到了辰牌时分,婴儿呱呱落地的哭声传了过来,贾充悬在心里的一块石头方才落地。他高兴得热泪盈眶,向神龛前拜了三拜,呼道:“感谢神灵,我贾某有儿子啦!”爬起身来,急步冲进内室。
“恭喜大人……”接生婆料理着床褥上的婴儿,冲着急迫的贾公道。
“是男?是女?”
“恭喜大人喜得千金。”
“千金?”贾充一下怔住了。
嘴巴灵巧,见多识广的接生婆笑嘻嘻地说:“大人。这可是位极不寻常的奇女哇!老身接生十余载,还是第一次遇到这种事,不用倒头击足就会哭,生下来眼睛就会自然睁。您瞧,这漂亮的小脸,跟夫人几乎是一模一样,日后也定会大富大贵。”
贾充在高燃的烛光下,向婴儿的脸上望去,心不由一沉,哪是什么漂亮的小脸。皮肤青黑,丑陋的面容酷似其母。那婴儿仿佛知道是自己父亲在看她一般,居然一下止住了啼哭,眯缝的眼中闪着两星黑黑的亮光,脸上显出似笑非笑的神色。贾充居然一下喜欢上了这新生的女儿,重赏了接生婆。他记住了这一天:曹魏甘露元年(256年)五月丙午日。
郭槐和贾充一样,也坚信这次生下来的必是男孩,准备的全是男孩子的服饰,新生的女儿也就每日穿着男装。府中人都称她为“南风公子。”
这“南风”就是这女公子的芳名。贾充想到她出生那天晚上梦见南风一刮,黑熊随风而至,为应此吉兆,故而名南风。
南风周岁之日。贾府是高搭彩棚,广集宾客。人们在宴席上猜拳行令,兴高采烈之时,门口佣人来到贾充席前禀报:“有一道人。自称东州山人,求见老爷。”
这东州山人,这正是那名扬四海的天相家孙炎。孙炎。三国时期著名经学家。字叔然,乐安(今山东广饶)人。受业于郑玄,时人称为“东州大儒”。他一向是闲云野鹤,想不到竟也是入京了,贾充是正盼望着他来哩。贾充连忙立命:“快快有请。”
不一会儿,孙炎随着家仆飘然而至,只见他身材六尺开外,年逾花甲,面如古铜,鼻正口方,蓄着三绺短髯,很有一派飘然出世之态。
贾充急忙离座相迎,将他迎入后堂,命人献上茶点。孙炎笑道:“山人可不是来喝茶的,一抵京城,就闻大人喜得贵子,特意赶来讨杯喜酒喝。同时嘛,特来瞧瞧贵公子。”
“好哇,贾某早就盼望着先生来京了。先生一抵京就来寒舍,贾某可感激不尽哇。”贾充一面命人速备酒宴,一面命乳母抱南风出来。
当孙炎一看到这一身男装的小南风时,顿时显出惊讶的表情,端详了一会儿,捋着银须缓缓言道:“这位公子黑古溜秋,面貌虽不出众,然其命相嘛——深不可测,深不可测啊!只可惜……”贾充见孙炎欲言又止,亲自将南风抱过来,命乳母、仆人全都退去,急切地催问道:“先生但说无妨,因何可惜!”
孙炎这才笑着,凑近贾充低声道:“可惜是位公子,若是位千金女儿身,将来则可君临天下。他既是个男儿,日后也少不了高官厚禄。此事只能您知我知,天机不可泄也。”贾充高兴极了:“不瞒先生说,我这南风确实是个女儿身。”
“哦!”孙炎闻言大惊,纳头便拜,爬起身来,两手一拱:“山人告辞!”返身就走。贾充愣住了,待他转过神来,赶出门时,早已不见孙炎的身影了。经过此事之后,这贾南风虽是女儿身,这贾充郭槐夫妻两人却是越发看重此女。
郭槐在家中的专横跋扈,唯我独尊,致使贾府阴盛阳衰。母亲发号施令,父亲处于绝对服从的地位,这种家庭环境在贾南风的心灵深处打下了深深的烙印。
一般来说,女大十八变,越变越漂亮。可这位南风小姐,长得又矮又胖。腰粗腿短,活像一截木墩、石柱。野马似的长脸上布满了雀斑,右眼长眉后的一块疤痕连胭脂也盖不住,无论怎样梳妆打扮,都令人感到她像个黑煞。
她那性格儿,就连她母亲郭槐都说她没个女孩儿样,凡是一般女孩儿家喜欢的她都不喜欢。描花刺绣,飞针走线之类简直与她无缘,对争强斗胜,抛头露面的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