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奇麟异凤-第3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时洞外是大雪,如今塔外是大雨,唯一相同的是四周一片漆黑。
他仍记得非常清楚,那时他已经知道在兰妹妹苹果红润般的小脸上,偷偷的亲吻一下了。
银龙一定神,缓缓举起衣袖,为若兰拭著额前的雨珠,这时的心情有著如同昔年拭著兰
妹妹秀发上的雪花一样的感觉。
若兰微仰粉面,静静的承受,这时,她觉得只有偎在龙哥哥的怀里,才幸福,才觉得安
全。
银龙似乎想俯首去吻兰妹妹,但,他没有,接著低声说:“兰妹,今夜我们只有宿在此
地了。”
若兰微仰粉面,立即温顺的点了点头。
银龙松开揽在若兰纤腰上的右手,柔声说:“我们下去取毛颤和鸭绒被吧。”
若兰颔首应好,两人沿梯回至三层,飘身而下,直落乌骊、枣红身边。
这时,乌骊、枣红两马,已双双偎在塔的一角,躲在风雨吹不到的地方。
银龙、若兰,分别将马鞍卸下,纵身放在底层横梁上,然後打开油布,取出毡被带好火
种及应用物品,腾身纵上三层,沿梯向上升去。
升上四层,若兰立即燃著火种,游目一看,上面积尘不多,塔壁也极乾净。
银龙看罢,举手指著塔梯说:“兰妹,上层也许比这层更清洁,我们上去看看。”
说罢,两人继续上升,一直登上第六层,游目一看,果然比下层乾净,几乎没有什么灰
尘,塔壁颜色尚能分出是浅蓝色,窗门完好密封,塔外雷雨之声,听得已不甚真切了。
若兰手中的火种快熄了,见银龙仍有意上升,不觉急声说:“龙哥哥,就在这层吧,太
高了下面有动静我们极不易听到。”
银龙颔首应好,即将手中的乾粮包放下,再把两人的大氅挂在窗门闩上,然後将毛毡铺
好。
这时,若兰手中的火种已燃尽,塔内顿时变为漆黑,气氛立即显得有些阴森可怖。
若兰立即怯怯的说:“龙哥哥,火摺子没有了。”
说著,本能的向银龙身边偎去。
银龙深知若兰自幼即怕黑暗,尤其在深山荒野间,於是,立即镇定说:“把剑撤出来,
既有光亮,又避虫蝎。”
说罢,两人举臂翻腕,呛啷一声龙吟,赤晶、乌墨,同时撤出鞘外,顿时光华大盛,双
剑齐放光辉,响著嗡嗡互鸣。
宝剑在手,若兰胆气立壮,两人将剑立在窗台上,塔内光明宛如白昼,飞洒著彩霞瑞光。
银龙首先脱掉武生靴,盘膝坐在毛颤上,俊面含笑,静静的望著若兰。
若兰虽幼小就和龙哥哥在一起长大,但自有记忆以来,似乎从没在龙哥哥面前露出一双
玲珑天足,这时见龙哥哥一直望著自己,芳心不禁有些乱跳,粉面不觉红了。
银龙看罢一双玲珑小足,立即兴奋的说:“雨停了,我们可以上路了。”
说著,顺手将窗门关上,转身一纵,已至毡边,迅速穿上武生靴,收起宝镜,卷好毡被,
又把乌墨宝剑收入鞘内,与若兰直向塔下飘去。
银龙一宵睡得香甜,紧紧跟在兰妹身後,只觉身轻气爽,飘降如飞,直达底层横梁上。
乌骊、枣红,似乎早已等得不耐,不停的摇头摆尾,铁蹄捣著地面。
这时一见银龙,若兰整理马鞍,不禁低嘶连声,团团乱转。
银龙一声欢呼,携鞍飘身而下,迅速为乌骊配好,转首一看,若兰已为枣红配好鞍辔。
於是,脚尖一点地面,飞身纵上马背,当先冲出塔门,乌骊一声震耳长嘶,穿林越墓,
狂驰如飞直向官道奔去。
枣红连声低嘶,与乌骊骈肩疾驰,马蹄过处,泥水横飞。
由於时间尚早,官道上没有行人,四野一片哗哗流水声,乌骊、枣红,愈加任性,速度
奔驰之快,捷逾电掣飘风。
一阵飞驰,已看到胶县县城,这时道上。已有行人踏著泥泞前进,银龙、若兰,立即减
低马速,轻步前驰。
辰时过後,两人已进入胶县城门,由於雨後初晴,街上早市不甚热闹,城内十字大街,
俱是巨石铺道,显得异常爽朗。
两人就在进城街头一家客店门前下马,要了一间上房。
饭後,两人上街,探听龙女老前辈的行踪,问遍每个客店俱说没看到有这么一位全身艳
红的女侠经过。
银龙、若兰,离开胶县,再奔诸城,过沂水,直抵临沂,两人几天来,每至一城,必停
留半日,以便探询龙女老前辈的行踪。
但,得到的回答,多似是而非,令两人不敢确定。
谤据他们这几天探询的结果,银龙、若兰,断定龙女老前辈,确是在日夜兼程,赶返苗
疆。
两人重新计议,觉得追半天,问半日,永远追赶不上,不如连奔数日,截在龙女老前辈
先头,因此,两人决议直奔徐州。
这天傍晚,银龙,若兰,两人已飞马抵达徐州城。
只见街上行人如鲫摩肩接踵,两街商店林立,灯火辉煌,酒楼上猜拳论酒,茶肆中歌唱
欢声,好一幅升平气象。
王孙公子,富家子弟,穿著华丽,携从带仆,开始了他们寻花访柳,挥金买笑的行径。
行人中,大商富贾,贩夫走卒,尚有不少武林人物,多是进店落宿,登楼饮酒。
银龙。若兰,乘坐马上,沿街缓缓前进,看了这番热闹景象,目不暇接,为入关以来所
仅见。
俗云徐州自古即是重镇,为鲁、苏、豫,皖,诸省贸易之中心,南下之咽喉,市井客栈
通宵街门不闭,酒楼茶肆,灯火达旦不熄,看来所传果然不谬。
银龙、若兰,两人自觉来此不是游历,想找一偏僻客栈住下,於是,两人直向南街走去。
就在这时——蓦见前面酒楼下,一个身穿黄衣,又似是粉红长衫的瘦小人影,一闪而逝,
看情形极是躲避怕见熟人。
银龙、若兰虽都看见,但却并未注意,依然继续前进。
两人来至南街,在一座中等客栈门前,同时翻身下马,拉著乌骊、枣红,直向店门走去,
店夥一见,立即跑来拉马接了,将银龙两人引进後院里。
银龙、若兰,跟著店夥走进一间上房,两人一看,房间清洁,布置高雅,两人同时满意
的点了点头。
饭後,两人决议至街上走走,顺便探听龙女老前辈的行踪,由於房内没有贵重物品,因
此,也未锁门。
两人徒步走出店门,街上夜市正盛,灯光通明,行人熙来攘往,喧嚣沸腾,掩没了酒楼
茶肆中的笙弦竹音和曼妙歌声。
银龙、若兰,问遍了两街所有客栈,直到初更将近,才失望的回来,两人认定龙女老前
辈仍在中途,尚未赶到徐州。
两人走进客室,分别坐在椅上,俱都心情郁闷。
蓦然,若兰凤目一亮,不觉脱口低呼:“啊,龙哥哥你看。”
说著,倏然立起,纤手指著小瓷茶壶的下面。
银龙听得心头一震,定晴一看,发现小茶壶的下面,压著一张纸条,恰好在烛光的暗影
中,是以两人进来,并未发现。
这时,若兰已将纸条取起,一面俯首阅读,一面走了过来,同时,低声问:“龙哥哥,
你可认识一位‘素莲师太’?”
说著,将手中纸条交给银龙。
银龙神色惊异,缓缓立起,俯首一看,只见纸条上写著寥寥两行小字:‘请即来观音庵,
有机要面告,湖边已派有小艇接渡过湖。’下面署名:素莲师太。
银龙看罢,脚尖一点,嗖的一声已至门外,举目一看,夜空深蓝,明月中天,店房瓦面
上,一片蒙蒙光华。
只见前面屋脊暗处,一点人影,一闪而逝。
银龙剑眉一竖,正待飞身追去,恰好两个店夥走在院中。
若兰立即低声说:“人早走远了,不追也罢。”
银龙怒哼一声,转身走进房内。
若兰俟银龙坐在椅上,才低声说:“龙哥哥,我觉得这张纸条,与来时街上看到的那道
瘦小人影极有关连。”
银龙点首同意,剑眉一蹙说:“我自下山以来,从未认识什么素莲师太。”
若兰略一沉思说:“可能留柬之人,故弄玄虚,或者素莲师太是天灵教中的人物。”
银龙剑眉一轩,即由椅上立起说:“兰妹走吧,现在三更将近,我们早去早回。”
若兰芳心一震,急问:“龙哥哥,我们要去吗?”
银龙一笑说:“不去岂不被来人耻笑。”
说此一顿,接著低声说:“况且龙女老前辈尚未到达,明日仍要在此停留一天。”
若兰见龙哥哥去意甚坚,立即颔首应好。
两人熄灭桌上油烛,并将房门带好,直向店门走去。
店前立著不少店夥,一面谈笑,一面等待客人,这时一见银龙、若兰出来,立即弯腰含
笑,礼貌招呼。
银龙心中一动,即向一个店夥问:“请问小二哥,贵地可有一个观音庵?”
被问店夥,立即笑脸恭声说:“有有,这个庵很有名气,爷如果要去随喜,明日至独山
湖乘游艇,半个时辰即到。”
银龙一听,居然有这个观音庵,於是微微颔首,又问:“观音庵中可有一位素莲师太?”
被问店夥,尚未答话,围过来的另几个店夥,俱都满面堆笑的连声说:“有有,素莲师
太即是莲花庵的主持老尼姑。”
银龙一听,断定素莲师太即是天灵教中的人物,於是又问清了去独山湖的路径,才含笑
说声谢谢,与若兰并肩走出店门。
街上热闹情况丝毫未减,人群显得更多了,想是在此落脚宿店的外地客人,多已出来逛
街。
银龙、若兰,在熙攘的人群中,直向北关走去。
片刻来至北关城门,只见守城官兵,盔甲鲜明,持矛握盾,较傍晚入城时,又增加了几
人,重镇必派重兵,由此可证。
两人出得城门,立即展开轻功,按著店夥说的路径,向著西北方疾驰如飞。
这时,皓月当空,夜幕如洗,举目前看,一望无际,只见田畴葱翠,沟渠纵横,间有一
两处竹林茅舍点缀田间,显得一片恬静淡泊。
渐渐,已看到数里外的独山湖面,在皎洁的月华映射下,平渐明亮,宛如一面银镜。
片刻已驰至湖边,只见碧波千顷,水光潋滥,徐徐夜风,吹拂著湖边芦苇,摇曳不停,
发出沙沙响声。
就在银龙、若兰,举目浏览湖光的同时,一声桨荡水响,左侧芦苇中,应声划出一艘小
艇,如箭射来,水面上立即闪著无数银蛇水光。
银龙、若兰,心头同时一震,果然有船在此等候。
只见小艇後舷上,坐著一个娇小人影,运桨一荡,小艇疾进如飞,断定持桨之人是个女
子,且功力不凡。
小艇来至近前,两人定晴一看,只见持桨之人,头戴竹笠,外用青巾蒙头,身穿一袭灰
布僧衣,断定是个尼姑。
由於尼姑仅露出一双炯炯有神的眼睛,无法断定她的年龄容貌。
银龙看罢,立即抱拳含笑说:“有劳大师傅在此久候了。”
蒙头尼姑,立即泠冷的说:“两位施主,果是信人,贫尼钦佩得很。”
银龙一听对方口气,知道自己猜得不错,只是不知道这尼姑为何用青巾罩头。
又听檬头尼姑,冷冷的说:“两位施主既然来了,就请上船吧!”
银龙、若兰也不答话,身形未见如何作势,已飘身落在小艇上,轻如绵絮,毫无声息,
小艇纹风不动。
蒙头尼姑,毫不惊奇,运桨一荡,拨转船头,直向湖心划去,似乎根本没把银龙两人放
在眼里。
银龙、若兰,面向湖心,背向尼姑,两人并肩而立,看天上碧空万里。
月光清丽,望湖面浩瀚无际,波止如镜,夜风拂面,衣袂飘飘,不觉心旷神恰,似乎对
身後檬头尼姑,也没放在心里。
这时,天已二更,夜风渐趋寒凉,银龙关怀兰妹妹,情不自觉的伸手揽住若兰的纤腰。
若兰面对如此美景,顿忘所历处境,加之微感凉意,也不觉将娇躯偎进龙哥哥的大氅里。
小艇前进极快,宛如掠波飞行,片刻已看到对面一片黝黑湖滨,远处浓郁中,尚闪著数
点灯火。
银龙、若兰,断定那几点灯火处即是观音庵。
一阵湖风,飘来一丝清凉芬芳,幽香扑鼻,沁人肺腑。
这时,才发现那片黝黑处不是湖滨,而是一片广约数里的葱翠荷花,小艇如飞冲进。
其中竟有宽约八尺的水道,这片广大荷花,显然有人管理,且经常整修。
两人游目一看,荷叶大如伞扒,蓓蕾挺出湖面,可惜未至花开时季,但已能闻到阵阵清
馨芬芳。
若兰看了,不觉想起徐州街上那些游荡人群,於是,黛眉一蹙,慨然一叹,说:“那些
士子商贾,终日争名夺利,沉湎醇酒灯红,如此清绝幽静之地,何不来此荡桨一游!”
银龙听罢,不觉爽朗的哈哈的笑了,笑声飘荡湖面,回转夜空,久久不歇,接著敛笑朗
声说:“那些庸俗之人,只知锦衣玉食,镇日里风花雪月,享乐一时,平庸一生,那里还知
道修心养性,有此高雅志趣?”
若兰微颔螓首,似有感触的说:“那位素莲师太,处此幽静湖滨,终日青灯古佛,过著
飘逸出尘的淡泊生活,定是一位苦参佛理,修为至深的有道高人。”
银龙淡淡一笑,说:“果然如是,那位师太便不会潜入客店暗留纸柬,约人来此了。”
银龙的话声甫落,身後立即传来一声怒哼,两人回头一看,不觉同时一惊!
只见蒙头尼姑,一声娇叱,手中木桨,一招‘横扫五岳’,挟著一阵惊风,向著银龙、
若兰闪电扫来。
事出突然,距离又近,加之船小,又在湖面,银龙若兰再想闪躲已经来不及了。
————
忆文《奇麟异凤》
第廿七章 素莲师太
银龙、若兰惊急中出手不及,同时一声怒叱,身形一闪,分向两侧湖面纵去,身法快如
电掣。
蒙头尼姑一桨扫空,看到银龙若兰被逼纵向湖面,立即发出一声愉快大笑。
就在蒙头尼姑笑声出口的同时,银龙、若兰一声清叱,疾演‘星幻步’,脚尖一点挺出
湖面的莲蕾,身形如风飞回。
蒙面尼姑大吃一惊,顿时呆了,一声惊喝,疾抡手中木桨,再向扑来的若兰猛扫过去。
若兰身法如电,木桨尚未扫到,莲足已踏上艇舷,娇躯一闪,再向湖面另一莲蕾上飘去。
这时,银龙已落身後舷,右掌疾劈蒙头尼姑的左肩。
蒙头尼姑闻风知惊,一声娇叱,扫向若兰的一桨,顺势一挥,再向身後的银龙打来,运
桨奇快。
银龙心头一震,身形腾空而起,木桨擦脚扫过。
一声清越龙吟,光华大盛,湖面生辉,一道红光扑来,若兰再度飞回,手中赤晶,闪电
削向檬头尼姑的当头。
蒙头尼姑骤然一惊,吓得惊叫一声,赶紧回桨低头——红光一闪,沙的一声,赤晶过处,
蒙头尼姑头上笠顶应声扫下一块,一篷乌发直射半空。
若兰一看,顿时呆了,蒙头尼姑竟有秀发。
空中银龙一声大喝,振腕劈出一道劲风——就在银龙大喝出声的同时,人影一闪,噗通
一声,水花飞溅,艇身激动,蒙头尼姑已扑身水中。
银龙心头一震,飘身落在小艇上,微一定神,脱口疾呼:“兰妹不好!”
若兰不识水性,顿时慌了,轻呼一声“龙哥哥”,伸臂蒋银龙的手臂握住。
银龙心中一动,右臂运足功力,大喝一声,倏然一翻——一道刚猛绝伦的强劲掌风,直
击艇侧湖面。
蓬——的一声,水花飞射,艇身疾如脱箭般向後射去。
艇身一过,水面立即露出两只雪白玉手,接著沈下水面,浮起一顶破洞竹笠。
银龙再向水面击出一掌,艇身已至数丈以外。
一阵沙沙响声,小艇已窜进群荷中。
若兰低头一看,所幸木桨尚在艇上,於是俯身取起,开始用力划动水面,小艇立即应桨
乱转。
银龙一声哈哈大笑,伸手将木桨接过来。
就在这时——若兰凤目一亮,粉面立变,立即脱口急呼:“龙哥哥她又来了。”
说话之间,神色焦急,纤手指著水面。
银龙举目一看,只见数丈外的湖面上,波纹闪动,在皎洁的月光下,闪著银辉,水中人
影,宛如一条大鲨鱼般,向著小艇游来。
若兰惊得又伸手握住了银龙。
银龙看罢,心中暗吃一惊,他确没想到这个带发修行的女尼姑,水性竟如此精绝的惊人。
於是,手中木桨,轻轻一拨水面,小艇立即冲出荷群,再度进入水道。
这时,水中人影,已游至不足两丈了。
若兰一看,立即焦急的说:“龙哥哥,快点划嘛!”
说话之间,水中人影,已游至一丈以内。
银龙一声冷笑,运桨一划,小艇再退两丈,水中人影又远了。
若兰一见,又慌急的话:“龙哥哥怎么办,这样她会淹死的!”
银龙立即忿忿的说:“你忘了方才她要淹死你吗?”
若兰一听,顿时沉默下来,想到这个尼姑会被淹死,心中甚为难过。
银龙看了,淡淡一笑,慰声说:“兰妹放心,她在水里五天都不会淹死的。”
说著,哗的一声水响,木桨已划进水面,小艇疾进如箭。
若兰听说蒙头尼姑不会淹死,心中不安似乎平静了不少,这时见银龙仍向著数点灯光的
湖滨划去,立即不解的问:“龙哥哥,我们还要去观音庵吗?”
银龙颔首应声说:“当然要去,现在距湖岸已经没有几里了。”
若兰柔顺的点点头,回头再看,距离浮在湖面上的那顶竹笠已有十几丈远了,水中,再
看不见那道灰影。
银龙运桨有力,小艇前进速度较之蒙头尼姑快多了。
片刻之後,已到了湖岸,岸上一片如茵草地,十数丈外即是一座广大竹林,观音庵,就
在竹林深处。
银龙、若兰,纵身登上湖岸,回头一看,荷莲广阔,一望无边,远处湖面,在月华照射
下,映出一道弧形银线,显得极为壮观。
两人看罢,转身向竹林纵去,只两个起落已至林沿。
游目一看,发现左前方现出一道路面,两人沿著竹林纵了过去。
只见路面宽有一丈,俱是青石铺地,一端起自湖边,另一端直伸林内。
两人发现湖边系著不少供人游湖的小艇,形式与蒙头尼姑那艘一样。
银龙、若兰,沿著石路,直向竹林深处奔去。
前进中,发现路面清洁,两侧林内并无落叶,知道庵中尼姑经常清扫,由此,也证实湖
中莲荷,亦是庵中尼姑整剪。
两人看罢,知道店夥说的是实,这座雄伟的观音庵确是一个名胜之地!香火定极旺盛。
因此,银龙心中对那位下柬的素莲师太,有了与若兰同样的感触。
这时,已看到十数丈外的观音庵大门,和气势雄伟的巍峨殿脊。
臂音庵的两扇漆黑大门,紧紧关闭著,门上两个大铜环,在暗影中闪著暗淡金辉,门前
耸立著一对高大石狮,看来栩栩如生。
两人来至竹林尽头,双目不禁一亮,只见竹林边沿,距离观音庵的高大红墙,尚有数丈,
庵外筑有不少小亭石凳,想是香客憩息之处。
来至庵门阶前,发现门上悬著一方横长近丈的大匾,上面横书三个斗大金宇——观音庵。
若兰看罢,转首对银龙问:“龙哥哥,我们要越墙进去吗?”说著,游目看了看红墙上
闪闪发光的绿瓦………。
银龙立即摇摇头说:“不,我们是正大光明的持柬赴约,当然由正门进入。”
说著,已登上台阶,走至门前,举手拍了两下门环。
由於夜深寂静,铜缓一拍,铮铮有声,遐迩可闻。
这时,皓月当空,光华更皎洁了。
稍时过後,银龙正待再拍,庵内已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银龙、若兰互看一眼,同时向後退了两步。
一阵沉重的门闩声,庵门拉开一扇,立即现出一个一身灰僧袍,年约二十二一岁的光头
尼姑来。
银龙、若兰一见尼姑光头,不觉同时一楞,想到蒙头尼姑蓄发,两人俱都有些茫然了。
扁头尼姑,面带愠色,但看了银龙,若兰两人的装束,又有些惊异,於是,稽首说:
“两位施主为何夜阑打门,莫非是错过了宿头,本庵定有明文禁例,庵内不留宿男客,请两
位施主另找别处吧。”
银龙、若兰,听了光头尼姑的话,不觉又是一楞,但看了尼姑身上的灰布僧袍,又与蒙
头尼姑所穿的一般无二。
扁头尼姑看了银龙两人神色,尚以为未允入庵而感失望,因此转身就要关门。
银龙一见立即拱手,说:“烦请小师傅禀报素莲师太,就说萧银龙,裘若兰已遵谕前来
面谒。”
小尼姑一听,立现诧异神色,茫然问:“两位施主何时接到本庵师太的请柬?”
银龙心知有异,立即和声说:“就是今日傍晚!”
若兰在旁又补充一句说:“我们发现师太的纸柬,已是初更时分了。”
小尼姑一听,神色愈加惊异,略一沉讥思,讷讷的说:“莫非与刚刚逃回的三师姊有
关………”
银龙一听,知是说的蒙头尼姑,因此未待小尼说完,立即连连颔首说:“是的,是的,
正是那位小师傅。”
小尼姑一听,面色微微一变,光头一点,急声说:“两位施主请稍候,贫尼即去禀报师
太。”
说罢,转身疾步走去,脚下显得矫捷轻灵。
银龙、若兰一看,即知小尼姑颇有武功根基。
两人目光随著小尼姑的背影举目前看,只见七八丈外的大殿,建筑巍峨,殿门大开,内
悬数盏琉璃灯,射著清亮光辉。
由於正中神像高大,看不清殿内供奉何神,根据庵名判断,想是‘南海菩萨观士音’。
大殿阶前置一巨大香炉,院中青石铺地,左右侧殿之前,植有奇花翠竹,显得井然有序。
银龙正在观看,蓦闻若兰低声说:“龙哥哥,想不到蒙头尼姑的水性竟高得如此惊人,
听方才那位小师傅说,她已经逃回庵来了。”
说著,又看了庵内一眼,只见大殿门内,正有几个光头小尼姑,探头探脑的望过来,接
著又以警告的口吻说:“稍时见了那位师太,可要………”
若兰的话尚未落,方才进去禀报的那个光头尼姑,已匆匆走出大殿,急步向著庵门走来。
小尼姑来至庵门,神色惊异中,面绽笑容,立即礼貌的说:“两位施主请先至静室稍候,
师太即刻就来。”
说罢,转身在前引路。
银龙、若兰随在小尼姑身後,向庵内走去。
经过侧殿阶前,走进大殿右侧的角门,即是一间静室。
室内布置整洁,令人立生闲逸朴实之感。
银龙、若兰两人就座後,即有一个十三四岁的小尼姑,送来两杯香茶。
稍时之後,门外走进一个霜眉童颜,身穿灰布僧袍的老尼姑来。
只见老尼姑,面色红润,眼神内蕴,满面慈祥的含著微笑,手中拿著一串念珠,显得飘
逸脱尘,令人望之,肃然起敬。
银龙、若兰,两人一见素莲师太,情不自禁的肃然立起。
老尼姑一进门,立即慈祥的含笑说:“不知两位小施主深夜来庵,贫尼未能亲自相迎,
尚请两位小施主海涵。”
银龙、若兰,知老尼即是素莲师太,听了师太的话,知道这中间定有蹊跷,於是,两人
立即施礼恭声说:“晚辈等深夜打扰师太清修,已是不当,怎敢再劳师太亲迎。”
素莲师太,立即祥和的笑著说:“两位小施主不必太谦,请坐,请坐。”
三人分别坐好,师太首先问明银龙两人的师承,姓名,才询问两人的来意。
银龙立即恭谨的将店中接到纸柬的经过说了出来,湖中遇到蒙头尼姑的事觉得这时尚不
便说出,最後,恭声说:“这是那张纸柬,请师太过目。”
说著,双手的将那张小纸条,递给素莲师太。
素莲师太接过一看,立即祥和的哈哈一笑,神色间毫无一丝嗔意,接著转首对立在一侧
的光头尼姑,慈祥的说:“看你三师姊可曾换好新衣,命她即刻前来见我。”
扁头尼姑,恭声应是,转身走出静室。
这时,银龙、若兰,似有所不悟,不觉相互看了一眼。
素莲师太含笑问:“两位小施主,来时途中,可曾发生什么事情?”
银龙不便相瞒,即将湖上遇到蒙头女人的经过述了一逼。
这时,门外与光头尼姑,同时走进一个年约二十五六岁的清秀尼姑来。
素莲师太一见,立即祥和的说:“了因,将你今夜所历经过告诉这两位小施主吧。”
说著,指了指坐在宾位的银龙和若兰。
银龙、若兰,立即颔笑欠身为礼。
了因尼姑,面上微微一红,施礼见过银龙、若兰,接著有些羞涩的说:“贫尼傍晚时分
赴城购买灯油,距徐州城门尚有半里,即见前面急步走来一位艳丽道姑………”
若兰心中一动,急问:“那道姑约有几许年纪?”
了因尼姑,略一沉思说:“那时天色已经暗下来,我没能看得十分清楚,想来不会超过
三十岁。”
说著一顿,神情略带愠色,继续说:“道姑急步匆匆,神色显得有些焦急,在经过贫尼
时,极注意的看了贫尼一眼,突然急扑过来,贫尼不知艳丽道姑心怀诡谋,竟被她出手擒
住。”
了因尼姑说至此处,清秀的面庞上,又掠上一层羞忿红晕。
银龙似有所悟,正待问话,了因尼姑继续说:“艳丽道姑,将贫尼逼至无人之处,点了
贫尼麻穴,急将僧衣脱下,一并拿走,幸遇一位功力深厚的老人,为贫尼解开穴道,并将贫
尼护送至湖边,但乘去的小艇已不见了。”
若兰已然大悟,急声问:“那个艳丽道姑,可是身穿乳黄道袍,外罩粉红短袖对襟长夹
衫………”
了因尼姑未待若兰说完,立即颔首说:“是的,是的,手中尚拿著一柄玉拂尘。”
银龙立即忿忿的说:“那就不错了,正是以媚术害人的妙妙仙姑。”
了因一听是妙妙仙姑,面色不觉顿时一变,目光立即望了师太一眼。
素莲师太,低声宣了声佛号,神色依然平静的说:“想不到竟是这孽障玩的玄
虚!………”
扁头尼姑未待素莲师太说完,俯首立掌,急上一步,恭声请命说:“弟子愿即至湖上除
去这个不守清规的佛门败类。”
说话之间,眉宇带煞,双目闪光。
素莲师太,立即肃容正色说:“恶人自有恶人除,妙妙仙姑造孽过甚,终难逃脱劫数,
只是时机未至而已,你不可为此妄动嗔念,损害你自己的修为素养。”
扁头尼姑俯首应是,依然退回原处,神色立即恢复静谧。
银龙、若兰见事情已经大白,立即起身告辞,同声歉然说:“晚辈等初涉江湖,阅历浅
鲜,遇事不能慎思精辨,以致贸然前来打扰师太清修,现在夜已更深,晚辈等就此告辞,失
礼之处,尚请师太见宥是幸。”
说著,双双躬身施礼,一揖到地。
素莲师太慈祥的呵呵一笑,伸手相扶,说:“现在天色已是三更,两位小施主,半夜奔
驰,想也有些饥饿,就在庵内进些斋饭再走不迟………”
银龙、若兰,未待师太说完,慌忙接口说:“惊扰师太过久,晚辈等心甚不安,且明日
仍须赶路,师太盛情,晚辈等心领了。”
素莲师太见两人决意离去,也不再挽留,转首对两个光头尼姑慈祥的说:“两位小施主
因事不便在此久停,你俩可代为师送两位小施主过湖。”
说此一顿,神色略现肃容,继续说:“送至即回,切勿生事。”
两个尼姑同时恭声说:“弟子遵命。”
银龙本待待推辞免送,继而一想,小艇无人驶回,因此话至口边,又停止了。
五人走出静室,素莲师太一直送到庵门,才说声保重转身走进庵内。
银龙、若兰随在两个尼姑身後,沿著青石大道,直奔湖岸。
这时月华似水,夜风徐吹,两侧竹林,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