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22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更可怕的是,阵眼中的混元金斗开始发威,射出道道金芒,纵横来去。
  此物天地生成,只要被金斗射出的金光罩住,就会被收进斗中,修为尽丧。
  这是什么原理呢?
  说起来有几分粗俗,混元金斗的原形暗合马桶。
  古时有嫁妆三宝,马桶、水桶和脚盆,其中尤以马桶称为子孙宝桶,寓意为多子多孙、子孙健康之意,有些地方在小孩子要出生的时候,还特意弄来一个不曾用过的干净小马桶作为接生。
  封神之后,三霄娘娘掌管生育,凡是人仙转生,都必须要经过混元金斗承接,哪怕是皇帝也不可避免,这权柄十分了得,与地府相比也不遑多让,从侧面也证明了混元金斗的子孙桶定位。
  而马桶也象征着承载污秽之物的宝器,神仙忌惮至为污秽之物,所谓脏物破法,天人五衰,许多法宝都会因接触到脏物失灵,能承载赃物的器具也被赋予了类似意义。
  天地规则,有时候就是这么简单,究其根本,只要沾了后天之气,都被混元金斗所克制。
  也即是说,唯有如混元道祖那般,体内充盈着本源之力,是为完全的先天之体,才能不受混元金斗影响,否则即便如孔宣那般,是先天造化所成,只要沾染了后天之气,依旧要被其所克制。
  三霄此番列阵,除了演变出九曲黄河的六百战神族外,其他截教弟子一个未带,连赵公明都在十绝阵中,就是保持阵法的纯粹,毫无顾忌。
  此刻阐教上下众志成城,一力顽抗,然后上至云中子,中到十二金仙,下到三代弟子,有一个算一个,被一一擒拿过来。
  杨戬依仗肉身之力,是三代弟子中唯一勉强坚持的,太乙真人则是十二金仙中幸免于难的独苗,两者背靠背,目送燃灯手舞足蹈,被金光卷了去。
  这一仗下来,这位阐教副教主可谓威严丧尽,毕竟谁也不愿看到一个专门坑同门的存在。
  可即便燃灯道人不择手段,终究避不过,被混元金斗拿住。
  眼见这两教大战的祸首被擒下,云霄眼中露出厉色来。
  大道之争,有你无我,封神榜上的位置就那么多,所谓根行浅薄者上榜,还不是看手段高下?
  既然阐教众仙入了九曲黄河阵,连燃灯都拿下了,那索性撕破脸皮,一不做二不休!
  然而她念头刚起,一柄玉如意,自三十三天外降下,向着九曲黄河阵当头打来。


第八十四章 通天出剑
  “师伯来了!”
  云霄念头一起,一股让大能都为之颤栗的庞然压力凌空而至,压得整座九曲黄河阵立刻有溃散之势。
  毋须推算,云霄知道,必然是元始天尊降临,混元道祖亲至。
  换成以往,她或许也就退避,但此次燃灯如此作为,阐教技不如人,明明该是弟子各凭本事,元始天尊却亲自下场,令她尤为不服,把心一横,全力催动九曲黄河阵。
  黄沙万里,浪涛席卷,竟是取代了后土大地,与三宝玉如意对峙,放眼望去,天与地的界限变得无比清晰,难以用言语形容的无数攻势彼此交错,轰击碰撞。
  “姐姐,我们助你一臂之力!”
  碧霄和琼霄勉强压制住心中的恐惧,将能够调用的本源之力,毫无保留地加持在云霄身上,三姐妹同心协力,催动大阵,那三宝玉如意一时间竟无法落下,凝滞于虚空。
  云霄双目神采奕奕,心中浮现出庆幸。
  如果是六百凡人精兵布阵,此刻九曲黄河阵已然崩溃,但六百战神一族令根基无比坚固,以供她和元始天尊隔空较量。
  当然,还有那卷道书的参悟。
  劈地开天成道行,六气三尸俱抛尽,云霄亦是得天独厚之辈,斩却三尸,道行圆满,截教之中,唯有多宝道人在她之上,自从参悟道家之卷,闭关修炼,再进一步,如今的修为比起之前的多宝也不差了,与孔宣一样,正属于极少数能与混元道祖过招的大能。
  不过和孔宣战接引一样,短暂的抗衡终究是短暂的,九曲黄河阵尽展玄妙,托住了三宝玉如意一时,但片刻之后,这件元始天尊的随身之宝,依旧坚定不移地落了下来。
  云霄目光一闪,把混元金斗往上祭起,射出灼灼金光要去拿玉如意。
  可混元金斗再是克制后天之气,在满是本源之力的玉如意下依旧碰壁,金光被势如破竹地洞开,在金斗壁上狠狠一撞。
  只听嘭的一下,混元金斗被打出了一个凹痕,阐教众仙在其中颠簸,半条命险些丢去了,碧霄和琼霄也身躯剧颤,站立不稳,一口鲜血压抑不住地狂喷了出来。
  唯独云霄眼中光华大盛,伸指一点,那混元金斗旋转起来,祭炼本源,开始冲关。
  与孔宣冲击混元的决意一样,她准备借助玉如意之威,令混元金斗冲击神器位阶,籍此成道。
  比起孔宣突遇接引,被迫迎战,云霄的心思更加细腻,不仅是依仗自身修为,还有混元金斗内的阐教众仙,让元始天尊投鼠忌器。
  果不其然,三宝玉如意没有再度对混元金斗下手,悬于上空不动,一股股本源之力反被吸纳,往金斗内投去。
  可如此作为,也真正激怒了阐教之主,霎那间祥云缭绕,仙乐响亮,一位道人端坐九龙沉香辇,从三十三天外降下,顶上庆云三万丈,遍身霞绕彩云飞。
  元始天尊真身降临。
  “二师伯!”
  道祖当面,又是道家长辈,三霄不敢怠慢,连忙飞出阵见礼。
  “拜见掌教大老爷!”
  幸存的太乙真人和杨戬也飞出阵外拜下,原本萎靡在地的燃灯突然使了个变化,居然挣脱束缚,也往元始天尊处飞去。
  元始天尊微微颔首,将他们接下,再看着三霄,尤其落在云霄身上,道了三个字:“好胆气!”
  说罢,拂袖一振,将三霄送入阵中:“你们且进阵去,我自进来!”
  这般作为,已是将云霄当成一位可堪一战的对手,给予尊重。
  当然,一旦是对手,倘若战败,下场就可想而知了。
  即便如此,云霄也十分欣然。
  以大欺小也罢,不尊规则也好,朝闻道夕死可矣,哪怕失败,若能倒在触摸那巅峰层次的路上,她也无怨无悔。
  且说祥云托定,瑞彩飞腾,元始天尊进得阵来,慧眼垂光,见众门下横睡直躺,闭目不睁,不由微微一叹。
  这叹息不仅对门下弟子遭劫的感慨,更是种莫名的情绪,仿佛连他自身都受到某种影响,却又挣脱不开,只能徒叹奈何。
  无数生灵都向往的混元道境,为诸天巅峰,可又有谁知道,即便是混元道祖,也有身不由己的时候。
  “元始天尊出面,代表着他终究被鸿钧所影响,成为封神中那个以大欺小的货色……”
  朝歌摘星台上,顾承遥遥观战。
  唯有他,才能体会元始天尊的无奈。
  因为此世的三清教主,受到幕后主使的暗中操控,不仅成为了鸿钧的徒弟,还变得更有“人性”。
  这种人性,不是好事,如果是大汉皇朝时期的三清,即便阐教上下尽丧,玉清道祖也不会露面。
  而元始天尊对于教内弟子就有了强烈的护短之意,阐教上下都在阵中,如果被三霄送上封神榜,那他就成了孤家寡人,自然要以大欺小,亲自来破三霄之阵。
  同理,这也是通天教主最无法容忍的。
  相较于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其实十分公义,封神演义中,他曾有言,三教共议封神,其中有忠臣义士上榜者,有不成仙道而成神道者,各有深浅厚薄,截教下也有许多,此是天数,门下弟子不服衅事,都被革除教外。
  结果通天教主老老实实地遵守昔日三教共签封神榜时的诺言,元始天尊却率先坏了规矩,如果说之前他还可能念及师兄弟之情,不便出面,那么闻仲送上《封神演义》,将截教的下场剧透后,通天教主就不可能再忍下去了。
  却说目送元始天尊入阵,险死还生的燃灯道人,终于舒了一口长气。
  他巧夺定海神珠,引发阐教截教全面对抗,又上玉虚宫请援军,如果真的葬送同门上下,元始天尊第一个饶不了他,好在现在道祖亲至,三霄必然上榜,定海神珠终于妥妥的落入手中,倚为成道之宝。
  喜悦之色刚刚浮上眉梢,一道戮天绝地的剑气陡然划过,燃灯道人神情凝滞,生机瞬间泯灭,一缕魂魄往封神榜上飞去。
  下一刻,通天教主乘奎牛而出,诛仙四剑环绕,也往阵中而去。


第八十五章 通天战元始
  通天教主驾临!
  一剑送燃灯上榜!
  眼见二十四枚定海神珠从燃灯尸体上飞出,落入通天手中,太乙真人面无表情,杨戬心中一叹,齐齐拜下:“拜见师叔!”
  通天教主冷哼一声,充满杀意的目光在他们身上一扫,就是这两个家伙,一个开启了杀戮截教门下的先河,另一个手中的截教弟子亡魂更是无数。
  不过通天教主愤怒的根本,是元始天尊对他收徒理念的非议,那是道路之争,关于门下弟子的性命,固然痛惜,但终究自恃身份,不愿向小辈弟子出手,飘然入阵。
  此刻九曲黄河阵内已经颠簸不休,漫天黄沙狂舞,化作无数黄龙,往元始天尊打去。
  这已是将阵法之威催动到了极限,即便是孔宣来此,五色神光应付起来也颇多艰难,但元始天尊玉如意左右摆动,轻而易举地将之化解。
  所幸在本源之力的交锋下,混元金斗的光辉越来越盛,此前被打瘪的凹膛又鼓了起来,变得无比圆润。
  隐约之间,其内似乎有轮回转生的玄妙孕育其中。
  这是在冲击神器。
  这个年代地府未成,地皇书降为玄器,后土娘娘仍在地界闭关,尚未参悟轮回之道,反倒给了云霄的机会。
  混元金斗冲击神器的过程中,自发地汲取部分轮回之力,降低本源冲击的凶险,看似是一个细节,但神器是何等位阶,差之毫厘谬以千里,这点优势,足以让云霄功成的机会大出不少。
  不过凡事有利皆有弊,云霄借助混元道祖带来的庞然压力,令混元金斗突破藩篱,晋入更高的层次,但也被逼至悬崖边缘,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元始天尊并未动用全力,却也绝对不会放水,三宝玉如意开始向混元金斗打落,一下又一下,犹如一柄铁锤,似是在锤炼这件灵宝,又仿佛要将它彻底打得稀巴烂。
  而每一下轻描淡写的锤击,都给三霄带来了恐怖的压力。
  本源化作层层涟漪在她们体内荡漾开来,碧霄勉力支持了两波,就狂喷鲜血,软倒下去,琼霄再撑过两波,也无以为继,唯有云霄如海浪中的礁石,顽强屹立。
  “不行!”
  但云霄默默推算,眼中也露出了绝望。
  混元金斗有成就神器的机会,她却会油尽灯枯,再也没有机会冲击梦寐以求的混元道境。
  瞧着元始天尊之意,他是属意混元金斗晋升的,到那时便可用此神器,逆转后天,恢复门下弟子的修为,可谓算无遗策。
  至于三霄,自然是送上封神榜,再无翻身的机会。
  “倘若师尊在此……”
  再过数招,云霄面色苍白,伤势越来越重,心绪激荡之间,不禁怀念起截教的后台来。
  只可惜她知道通天教主严令门下不得轻动,更不会屈尊纡贵,亲自下场,想要争得一线生机,已是渺茫至极。
  唰!
  正在这时,一道剑气划过,三宝玉如意的落势终于逆转,回到元始天尊手中。
  当一道浩瀚如万界的挺拔身躯落于眼前,绝处逢生的云霄大喜过望,盈盈拜下:“师尊!”
  通天教主对她微微点头,露出欣慰之色,再看向元始天尊,眼中厉色闪烁,却也没有失礼,下得奎牛,稽首道:“师兄请了。”
  元始天尊还礼:“师弟,当日大罗天共议封神榜时,老师曾算定成汤无道,气数当终,周室仁明,应运当兴,如今师弟门下相助商纣,逆天而行,是为何说?”
  他只字不提燃灯道人夺宝之事,一顶大帽子先扣了下来,护短的本性暴露无遗。
  通天教主冷声道:“天道无常,孰兴孰衰,不得而定,何来逆天之说?当日三教共定封神榜,有各凭气运之论,根行深者,成其仙道,根行稍次,成其神道,根行浅薄,或成其人道,或飞灰湮灭,不存于世。你我皆乃混元道祖,万劫不坏,超然于世,本该只为监督,不做干涉,如今却下界破阵,灭我门人,是何道理?”
  元始天尊见通天说得咬牙启齿,不禁有些奇怪。
  按理来说,此次对阵怎么都是他阐教吃亏甚大,三霄未死,混元金斗神器有望,反倒是他门下除了寥寥数位外,其他道行尽损,跌落凡俗,怎么通天教主这语气竟似截教全灭似的。
  元始天尊却不知,通天教主看到了正统的命运路线,哪怕现在尚未发生,也令他生出了决心。
  即便是混元道祖,也有后悔之意,倘若能重生再来一回,自然不愿重蹈覆辙。
  话说到这个份上,不用呈口舌之利了,元始天尊道:“师弟心中既有计较,你我各行其道,今日少不得要做过一场,以明天数!”
  佩剑青萍握于手中,通天教主颔首:“正合我意!”
  云霄继续令混元金斗冲击神器,一边瞪大俏目,看着这场千年不遇的混元对决。
  就见元始天尊端坐在九龙沉香辇的飞来椅上,三宝玉如意再度飞出,但通天教主出手更快,青萍剑化作一头青虬,绕着元始天尊转动。
  元始天尊视若无睹,沉香辇四面的金莲花绽放毫光,刹那间,现出万朵金莲,将那青虬陷在其中。
  玉虚宫有五方旗中的戊己杏黄旗,展开时金莲万朵,万法不侵,但元始天尊仅仅是衍化其中精髓,竟不比那功德至宝的防御力逊色,直接挡住通天教主的攻势。
  不过通天教主的杀伐之术,岂是如此简单就能抵御,伸手朝下一指,无数道锋锐之气顿时纵出。
  青虬受这锐气之助,陡然活跃,那金莲花开花落,削弱枯萎,花瓣纷飞,渐渐消失。
  元始天尊玉如意打出,以攻代守,通天教主怡然不惧,剑气环绕,抵住了三宝玉如意,令其无法下落。
  两者同为三清,知根知底,出手已无所谓招式技法可言,都是对天地本源最根本的运用,直指三千大道,无上妙法,看得云霄如痴如醉,即便如顾承,也为之赞叹。
  三清确实是名副其实的混元巅峰,三者若联手,那么诸天之内,没有一尊混元道祖能够与之抗衡。
  即便是那盘古斧以命运之道造化出的无量天尊,窃夺道果,也只能恶心三清,阻止其超脱的步伐。
  唯有盘古斧彻底碎裂,化作三件神器,才让鸿钧有了如今的影响力。
  但影响终究只是影响。
  顾承看向天界。
  通天战元始,如今的局面爆发,鸿钧是露面,还是不露面?
  露面就是从幕后走到台前,陷入被动,不露面的话,则三清再也无法组成联合之势。
  最好的办法,莫过于先师次长。
  人界波澜起,道祖争,八景宫中,一位须发皆白的老道也即刻乘青牛而出。
  而顾承眉头一扬,一步迈出,来到三十三天之外,将其堵了个正着。


第八十六章 敌太上,镇“女娲”
  顾承和幕后主使作为棋手,以鸿蒙为棋盘,隔空对弈,双方各有优劣。
  幕后主使的优势是化身鸿钧,成为了三清的老师,可以最大程度的调用道教力量,提前促成三教封神,打乱顾承的计划。
  倘若顾承直接对抗,就要敌对三清道祖,别说终结之道受到压制,即便是全盛时期,也有败无胜。
  而幕后主使的劣势,则是必须维持住鸿钧的身份,不能做出人设崩塌的事情,否则三清第一个就要怀疑,出现反复。
  因此鸿钧至今都没有正式与顾承过招,而是阻止天枢十二卷的完善,令小说家未能完全结尾,有了缺陷和破绽。
  不过顾承早有绸缪,小说家以命运之道写就《封神演义》,正是为了剧透截教的悲惨命运,让通天教主提前出手,阻止元始天尊以大欺小。
  待得两位道祖反目,鸿钧不露面,唯有三清中的大师兄太上老君阻止。
  而顾承也已恭候多时。
  眼见有敌阻路,青牛汗毛直竖,四足不安地在虚空中踏动,太上老君则开口道:“阁下暗代人皇,所图甚大,今挑拨我道教内争,扰乱天数,当见分晓!”
  太上老君后来化身老子,教化人族,可称人教之主,对于这尊神秘混元,自然极为痛恨,说话之际,顶上现出一尊玲珑塔,手中拿着扁拐,摆出十足的敌对之势。
  从某种意义上,这种喜恶也是人性的体现,太上无为,岂会如封神演义那般,屡屡出手相助元始天尊,甚至联合西方二圣,一起打压通天?
  面对质问,顾承微微一笑:“人皇乃一界至尊,岂是随意可以替代,老君不妨看看,此为何物?”
  一尊玲珑塔从顾承头顶上升起,虽有几分虚幻,但气息别无二致,绝非伪造。
  太上老君目光一凝,极为不解。
  他的这座天地玲珑玄黄塔乃第一功德至宝,就好比盘古斧在众神器中的地位,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别说伪造,即便是摄取其中一缕气息,都是不能,现在对方头顶上的玲珑塔,又是怎么来的?
  确实,即便以顾承现在的修为,也无法伪造这第一功德至宝。
  但别忘了,魔界开辟之前,太清道祖就将此宝赠予,他借此开辟魔界,对于玲珑塔早有掌控,化出虚影,绝不困难。
  而这是一个敲门砖,接下来顾承打出一道光辉,将无量天尊的诞生及末法之劫的提前到来,通过玲珑塔,展现在太上老君面前。
  太上老君神情变化,不断推算,陷入思索中。
  对付这个时代的三清,顾承早就准备了不同的策略。
  首先是封神中最活跃,数度出手,不惜以大欺小的元始天尊,他的人性部分,可以看成是一位中年人,谋定而后动,关注重点是阐教的未来,一卷道书就足以令其看到天机变化,未来风险,不让阐教完全押宝在西岐一方。
  而封神中最悲惨的反派通天教主,则对应青年人性,冲动易怒,易受蒙蔽,区区威慑不仅无用,还会起反效果,便以《封神演义》的剧透,令其提前出剑。
  至于太上老君,是洞彻世事的老年人性,对付他,唯有示之以诚。
  将来意原原本本地告知。
  当然,想要取信,还是没有那么容易。
  太上老君固然见得玲珑塔,心神中有了波动,但太极图一震,目光又发生变化,思忖着开口道:“老师昔日有言,鸿蒙之外,有大自在天魔,千变万化,防不胜防,果然非虚!”
  明明大自在天魔是幕后主使的手段之一,如今却贼喊捉贼,倒打一耙,顾承无奈一笑,毫不诧异。
  因为用在此处,确实合适。
  倘若换位思考,站在太上老君的位置,是相信这莫名而来的诡异道祖,还是相信自己的老师鸿钧?
  答案不言而喻。
  不过假的真不了,真的假不成,顾承想要证明,不是单凭口舌之利,依旧要一战。
  他身躯不动,头顶上冲出一缕轻悠气息,一分为三,化为三位道人。
  一位持剑,戴九云冠,穿大红白鹤绎绡衣,孕太清之气;
  一位执灵芝如意,戴如意冠,穿淡黄八卦衣,含玉清之气;
  还有一位一手执龙须扇,一手执三宝玉如意,戴九霄冠,穿八宝万寿紫霞衣,走上清之路。
  三位道人身上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光辉灿烂,所展的大道正是无极之道、太初之道、太虚之道!
  一气化三清!
  “请!”
  顾承稽首一礼,伸手邀战。
  “请!”
  太上老君心中诧异再也掩饰不住,却是不得不应战,把鱼尾冠一推,只见顶上三道气出,也化为三清之相,分别向着对手打去。
  待得双方真正短兵相接,太上老君发现,对方所施展的神通,看似相似至极,但并非自己的复刻。
  太上老君能化出三清,是因为他是道生出的“一”,无极生太极,此后的“二”、“三”都是在“一”的基础上衍化而出,对应着宇宙万物由初生到繁盛,道家完整的世界观。
  而顾承所施展的一气化三清,则是一种至为精妙的化身之法,虽然思路有许多相同之处,但细节方面多有不同。
  这是天魔能做到的吗?
  当然不行。
  顾承能化出玲珑塔影,是因为曾得此宝,而一气化三清之法,则是天枢十二卷中,实打实的道家神通推演。
  以大汉皇朝和大商皇朝无数能人异士的智慧,反向衍化神通,再加上与无量天尊交锋的启发,才有了现今的成果。
  单凭一气化三清,就将太上老君最强的神通手段化解,顾承负手而立,看似不动,实则同时镇压向娲皇宫。
  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在人界九曲黄河阵内交锋,尚且顾不得外界,但他一动,那娲皇宫内的“女娲”立刻有所察觉,取了山河社稷图和绣球,就准备出宫。
  然后一股无形的阻力降临,直接将她困在宫内。
  此时的顾承,与初至时期已然截然不同,那时女娲庙进香,仅仅是驱逐“女娲”,现在正式展露锋芒,也不跟她多哔哔,直接出手镇压。
  与真正的女娲娘娘相比,这封神中的“女娲”弱小得太多,就像是初生的道祖,在六位混元中实力最低,此刻顾承以一敌二,一边将“女娲”镇压在娲皇宫内,承受其冲击,一边与太上交锋,数十招转瞬即过,依旧是旗鼓相当。
  直到太上老君挥手抛出一卷太极图。
  大道无极,太极图展,劈地开天,分清理浊,定地水火风,化作金桥,朝顾承镇压而来。
  “来得正好!”
  顾承眉头微扬,五指虚握,一面圆镜冉冉升起,对着太极图就是一照。
  天皇镜!
  顾承穿梭而来,原本惯用的神器人皇剑、女娲石和东皇钟皆已不在,封神榜和打神鞭也被鸿钧抢先一步,看似已无外物之助,但他早有准备,在穿梭之前,曾亲手打碎三皇神器之首,象征天帝位格的天皇镜,研究其中一半的起源之道。
  如今,正是展示收获的关头!
  镜光照耀之下,起源之力反本归源,太极图疯狂卷动,两相对抗,经历了无数交锋,终究不可避免地露出庐山真面目。
  那是一截斧柄!
  盘古斧柄!


第八十七章 盘古斧三部件
  就在三十三天之外,太上老君动用太极图的同时,人界九曲黄河阵内,元始天尊和通天教主的交锋也进入到白热化。
  元始天尊依旧端坐于九龙沉香辇之上,手中一振,现出一杆长幡来,奇异的无形空间落下,化作一个至为深邃的黑点,将青萍剑一罩而入。
  此乃盘古幡,随意一抖,就是黑洞诞生。
  作为宇宙中的死亡陷阱和无底深渊,没有物质能摆脱它的强大引力,其攻击边界都无法被观测,因为想要观测的手段一接触,就被它吸收进去,无从反馈。
  于是乎,毋须任何技巧,仅仅是轻轻一卷,青萍剑连带着通天教主的剑气,统统消失不见,甚至通天教主都不由自主地踏前一步。
  这也就是他为混元道祖,换成混元之下的存在,早就回溯到盘古开天辟地之前,化作本源,不复原形了。
  “二师兄,接剑!”
  眼见元始天尊出动成道之器,通天教主更不含糊,脚下旋转出一卷阵图,周身升腾起四道光芒。
  相比起之前青萍剑的咄咄逼人,这四道光芒并不耀眼夺目,但须臾之间,元始天尊的护身金莲就已碎屑纷飞,被斩得飘飘扬扬。
  诛!绝!戮!陷!
  诛仙锐利绝伦,斩破一切防御!
  绝仙天绝一线,克制一切变化!
  戮仙必杀必死,专破一切复生!
  陷仙天涯咫尺,同化一切大道!
  四剑同起,诛仙剑阵!
  因为见过命运之道的剧透,通天教主也知晓了自己是如何败的。
  诛仙剑阵非四位混元不能破之,确实是偌大的名头,堪称诸天第一,但表现的方式实在太过被动。
  这种戮天绝地的剑阵,根本不应摆下等待敌人来破,而是要主动出击,将所有敌人轰杀至渣。
  此刻就是如此,通天教主摆下的诛仙剑阵,再也不是四剑各悬一门,绽放万道剑气,看上去牛逼轰轰,其实失之灵活,而是主动出击,杀伐无双。
  四剑起处,呈现出无可匹敌的最强姿态,剑气无声无息地突入元始天尊周身,后发先至,比起盘古幡更快上一分。
  盘古幡唯有回援,奇特的一幕发生了,极致的黑暗后,反倒又现出一片光明,天地纯净,世界透明,连带着整座九曲黄河阵都变得纯净起来。
  那明明浑浊的万里黄沙,停止了流动,穿透气层,洒落大地的阳光,也如实体一样凝结。
  天地间已听不到任何声音,也看不到任何运动的事物,仿佛成了一幅静止的画卷。
  正是混化天地,方寸宇宙。
  在这种绝对的凝固下,斩形即斩神,破灭一切的诛仙剑意,闯入其中,顿时变得举步维艰,慢得仿佛蜗牛攀爬一般。
  但元始天尊不喜反惊。
  因为即便如此,剑气依旧坚定无比地斩了过来。
  盘古幡全力以赴,都未能拦住。
  唰!
  仿佛跨越千山万水,历经千辛万苦,诛仙剑气突破盘古幡的封堵,再度斩在金莲之上。
  这一剑元始天尊也不敢硬接,因此金莲已不是神通本源所化,手中握住了一面小旗,徐徐挥动,正是戊己杏黄旗。
  功德至宝专于防御,五方旗更是号称万法不侵,元始天尊此举已然郑重至极。
  而诛仙剑气也予以尊重,不再直接突破,围绕金莲旋转起来,隐隐形成四座门户。
  突然摆下的剑阵,不是故技重施,又回到了封神中那种被动迎敌的状态,恰恰相反,此刻的诛仙剑阵位于盘古幡和戊己杏黄旗之间,将之分割,寓攻于守,再寓守于攻,竟将盘古幡混化天地的无匹伟力纳入剑阵之内,一并轰向戊己杏黄旗。
  这实在是绝妙的操作,盘古幡可制造黑洞,即便诛仙剑阵所发的剑气,经过其黑洞的牵引阻碍后,威力也削弱数分,对戊己杏黄旗再也造不成威胁,可现在诛仙剑阵所为,则相当于针锋相对的制造出白洞。
  一个吞噬万物,一个吐出万物,这一进一出间,相当于两者合力,对于戊己杏黄旗造成冲击,即便是功德至宝,也抵挡不住。
  于是乎,金莲碎屑纷飞,朵朵枯萎,即便有新生的莲花替代防御,但那重生的速度显然要慢于毁灭的速度。
  仅仅是数个呼吸的短暂时间,元始天尊的防御就被攻破,九龙沉香辇直接被抹除,元始天尊唯有飘然下地,在愈发大盛的剑气下步步退后,颇为狼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