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诸天我为帝-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蓬莱岛余元在此,阐教门下,谁敢来与我一会?”
  率先冲出的道人头戴鱼尾冠,身穿金边红袍,骑千年五云驼,面如蓝靛,赤发獠牙,长相凶恶,正是号一气仙的余元,师从金灵圣母,乃是闻仲的师兄,此次也被申公豹一并邀来。
  他听得燃灯偷袭赵公明,夺取神珠之举,义愤填膺的同时,也摩拳擦掌,准备趁着讨公道的机会,好好活动一下手脚。
  面对这个好战的对手,燃灯道人目光一扫,对着清虚道德真君道:“请真君出手。”
  清虚道德真君稽首一礼,手持羽扇,飘然而出。
  “看打!”
  余元性格直接,都懒得推算敌人的跟脚,把一尺三寸金光锉,祭在空中,当头打下。
  清虚道德真君挥出羽扇,煊赫火焰扇出,形成一股龙卷,铺天盖地罩向余元。
  此宝名五火七禽扇,五火是指空中火、石中火、木中火、三昧火、人间火,七禽则是扇上的凤凰翅、青鸾翅、大鹏翅、孔雀翅、白鹤翅、鸿鹄翅、枭鸟翅,单论威力,比起九龙神火罩有过之无不及。
  而清虚道德真君的实力在十二金仙里亦是中上,战力相当全面,道法神通,法宝机变,样样不缺,燃灯选他打首阵正是为了博得头筹。
  此刻甫一动手,就是最强的法宝,余元一个不慎,金光锉没能挡下火龙卷,毛发还被烧掉不少,颇为狼狈。
  不过目睹这一幕,阐教众仙不喜反惊。
  这能烧死天仙的五火落在余元体表,竟连个焦黑都未能落下!
  不灭之体!
  确实如此,封神演义里,余元被擒,却是怡然不惧,刀劈不死,火烧不伤,金刚不坏,颇有种悟空上斩妖台的风范,后来被锁住沉入海中,都被遁走,最终余元还是死在了陆压的斩仙飞刀之下。
  五火七禽扇烧不伤他,却也令其大失颜面,余元不禁气得哇哇大叫,戾气上涌,一拍千年五云驼,电掣星驰冲了上去,迎面就打。
  嘭!
  这一击势大力沉,硬生生破开火龙卷,但清虚道德真君仅仅是羽扇一转,又有源源不断的火力补充上去,那龙卷呼啸而过,其内仿佛有无数精灵般的触手前仆后继地探出,对准千年五云驼刺去。
  余元为护坐骑,唯有转攻为守,双方你来我往,斗了十数合,各有心思,几乎是不约而同,齐齐变招。
  清虚道德真君拿出攒心钉,光华暗藏,嗖的一下,正中余元心头。
  饶是余元不坏之体,受这法宝结实一击,也感到钻心刺痛,啊的一声惨叫,翻下马来。
  但就在他中攒心钉的前一刻光景,也取出一柄血色长刀,就着金光锉一起,朝清虚道德真君打去。
  清虚道德真君早有防备,左手花篮一展,那金光锉直接往花篮中落入,却防不住如一道电光的血色长刀,肋下当即中了一刀。
  唰!
  一股漆黑的污血顿时飙射,清虚道德真君面色剧变,掉头就走,尚未回到阵中,就跌倒下来。
  阐教众仙见他肋下伤口不断流出污血,丹药内服外敷,都不起作用,不禁骇然。
  “化血神刀!”
  燃灯掐指推算,面色更是一沉。
  那长刀确实名化血神刀,乃是余元在其师金灵圣母的协助下,以截教秘术,费尽心力炼制,霸道无比,内蕴剧毒,但凡中刀,不论伤口大小,都难以愈合,还会不断扩大,待得最后整个仙体都会化为血水而死,哪怕修为再高,若不能解毒,也会一直受创,最终依然是死路难逃。
  且不说阐教阵内一片沉寂,余元重新翻回千年五云驼上,凯旋而归,立刻受到了胜利者的礼遇,一众道友簇拥上来,恭贺赞许,令他哈哈大笑,得意非常。
  碧霄眼见余元博得头筹,也跃跃欲试,云霄略加沉吟,却对她说道:“让余道友取神刀解药,给阐教送去。”
  碧霄惊愕:“大姐,何须如此?”
  云霄道:“燃灯夺兄长法宝,利欲熏心,不知收发,忘我道家一脉相传,我等却不可如此。”
  “姐姐如此知礼,就怕他们不领情!”
  碧霄和琼霄有些气愤,却不敢违抗云霄的吩咐,去找余元。
  余元一听,也是大为不甘。
  倒不是没有解药,这化血神刀锻造时,在炉中分龙虎,定阴阳,同炼了三粒丹药,留在身边以备不虞,可解刀毒,但双方明明已是剑拔弩张,不趁此机会送一位金仙上榜,更待何时?
  但三霄娘娘在外门神威赫赫,余元昔日还受过她们恩惠,终究拒绝不得,心不甘情不愿地将丹药奉上。
  眼见青鸾叼着丹药,送往阐教阵营,那边气氛顿时一变,云霄目光流转,道出四个字来:“先礼后兵。”


第八十章 请君入瓮
  继余元败清虚道德真君后,阐教截教双方又各出数位较量。
  总体来说,胜负相当。
  封神演义中,截教无论是仙人数目,还是单体实力,似乎都完全凌驾于阐教十二金仙之上,简直堪称完暴,实际上并没有那么夸张。
  截教之所以显得那么亮眼,是因为他们在某个方面往往极为突出,比如法宝,比如神通,一旦对方应付不来,道行再高也得落败。
  但相较而言,阐教更注重道行,在各方面发展较为均衡,一步一个脚印,走得极稳,因此如果看单场胜负,十二金仙也许被锤爆,但战斗次数一多,他们胜率就上来了。
  当然,由于之前云霄送来了解药,饶了清虚道德真君一命,即便是下手狠辣如太乙真人,也不免留了几分余地,双方都是伤而不死,毕竟做得太过,再惹出余元来,谁能挡化血神刀之威?
  在这种友好不算友好,凶狠不算凶狠的奇怪气氛下,十余场战斗打完,碧霄终于按捺不住,乘花翎鸟,上前叫骂:“燃灯老贼,你为夺神珠,袭我兄长,何等下作,愧为仙人班首,可敢下场一战?”
  她口吐芬芳,双方精神一振,如杨戬等人顿时激动起来。
  重头戏来了。
  燃灯飘然而出:“道友之言差矣,非贫道强夺神珠,乃是令兄自取惹事,天数如此,终不可避,神珠易主,可免灾殃,此乃福报,切勿步其后尘,自取死也!”
  碧霄怒极而笑:“且看谁自取死!”
  话音刚落,已然祭出金蛟剪,起在空中,化作两头太古金龙,阴阳相合,生死相逆,往燃灯一剪而下。
  这件杀伐至宝一出,两教众仙全部屏息凝神,感到自身仿佛都浸入那无边的杀伐煞气中,仙体昏沉,不辩东西,不禁懔然。
  尤其是阐教阵营中的太乙真人和截教中的小哪吒。
  犹记得当年他们大闹东海,打死东海龙王,最后引出碧霄,就领教了金蛟剪的厉害。
  不过那时的碧霄,完全是依仗法宝之利,自身的修为还不如太乙真人,但现在短短十年不到,她已经是货真价实的归元至境大能,金蛟剪更被祭炼如意,恢复了太古金龙的本来面目。
  金蛟剪本就是由两头大能级金龙自愿以龙魂融入,采天地灵气,受日月精华所铸,单就杀伤力而言,比起定海神珠有过之而无不及,只是没有定海神珠化生世界,可助成道的功效。
  此刻燃灯面对的,就是加强版的碧霄。
  他地位辈分都比碧霄要高,本来还想端起高姿态,不料那无比凌厉的压制扑面而来,第一时间就被逼出了最强手段。
  五色毫芒绽放,定海神珠嗖然打出,曾经令阐教金仙颤栗的至宝再现。
  可碧霄早有准备,金蛟剪使了个玄妙绝伦的变化,循着不可思议的弧度,将定海神珠彼此分割。
  二十四枚定海神珠合力,确实势不可挡,可单枚神珠还远远抵不住金蛟剪之威,瞬息之间,就被弹开。
  燃灯面色一变,狂风骤雨的攻势已经逼至。
  定海神珠本来就非无敌,它们伴随赵公明数千载岁月,祭炼参悟,才有了之前碾压之威,燃灯论及道行,确实在赵公明之上,但他得宝的时间太短,终究不能随心所欲,反被碧霄的金蛟剪所克。
  此刻碧霄得势不饶人,连连进逼,一时间漫天金龙游走,围着燃灯狂攻,那种无孔不入的狂猛,仿佛只要抓到一个微小的机会,就能将燃灯拦腰剪成两截。
  在这种风雨飘摇的巨大压力下,燃灯终于被逼出了压箱底的手段,琉璃古灯内现出金身,二十四枚定海神珠环绕,化作佛门二十四诸天,里面有无数信徒在咏诵佛经,众生愿力汇聚。
  其实这是未来之景,现在里面屁都没有。
  不得不说,燃灯日后能成上古佛,不是没有道理,他对于佛法参悟已经到了极为高深的地步,仅在西方两位教主之下,得了定海神珠后更是如虎添翼。
  此刻佛光闪耀,金身不动,那金蛟剪再也无法纵横来去,速度逐渐缓慢,仿佛要于佛主的讲法下,彻悟本心,皈依佛门,化作护法天龙。
  燃灯逆转上风,但这一幕落入双方眼中,却显得尤为刺眼。
  身为阐教副教主,更是此次阐教众仙的领头者,反倒用西方教的法门取胜,又是什么道理?
  唯有如慈航真人等数位本就慕西方教义的,看得是目不转睛,大有收获,只会觉得燃灯对两家之道兼容并蓄,照亮了眼前的道路,其他金仙就很是不满了。
  阐教之中,隐隐分成两派。
  燃灯察觉到了这点,不喜反惊。
  他上玉虚宫请援兵时,元始天尊的态度依旧是模棱两可,是他说服众仙一同出山。
  在得到帮手的同时,也承担了责任,倘若这一战出走几位,那西方两位教主能不能护得住他,可在两数。
  有鉴于此,燃灯心生忌惮,收起了几分神通,战况又变为平局。
  “三妹,回来吧!”
  再战了数十回合,云霄开口,碧霄不情愿地收起金蛟剪,回了截教阵营。
  她依旧得到了胜利者的待遇,截教众仙觉得与有荣焉,毕竟碧霄只是三霄中最年幼的,都能和燃灯战成平手,换成更强的琼霄乃至云霄出马的话……
  显然,阐教也意识到了这点,燃灯看向十绝阵,目光微微闪烁后,开口道:“云霄道友,你我两教源出一头,总是一般,如此争斗实非我愿,不若以阵法斗智,如我教败阵,贫道将定海神珠拱手奉上如何?”
  云霄嘴角微不可察的一扬:“善!”
  ……
  ……
  朝歌。
  摘星台上。
  苏妲己看着顾承笔走龙蛇,屏住呼吸。
  这部小说家的著作,已然接近尾声。
  而顾承的额头,现出汗迹。
  这是前所未有的事情,在她心中,陛下永远都是那副一切万事万物了然于心,尽在掌握的模样。
  但这一刻的压力,确实大到极致,更让苏妲己花容失色的是,下一刻,就听啪的一声,顾承手中的笔,赫然折断。


第八十一章 谒碧游宫
  自从顾承来到殷商末年,影响就如润物细无声,深入各个领域,解决时代弊端,推动着制度的变革。
  天下看似平静,实则暗流涌动。
  西岐与苏护。
  四镇诸侯与奴隶主阶层。
  改革派与保守派。
  种种对立,都在碰撞。
  实际上,顾承若想雷霆万钧,解决西岐这个祸患,绝对可以办到。
  但他没有这么做。
  为什么?
  因为顾承的目标,早就不是挽救一个大厦将倾的王朝那么简单了。
  他要大幅度推进人族崛起的速度,籍此改变后世鸿蒙大世界的颓状。
  这关键之点,就落在天枢十二卷上。
  由诸子百家的精髓为根基,结合时代特点所化,大商如今的富强,远超四大诸侯想象,正是拜其所赐。
  不过天枢十二卷尚未完满。
  这一线之隔,就落在小说家上。
  小说家本就是诸子百家中极为边缘的存在,有凑数的嫌疑,毕竟在生产力尚且落后的先秦时代,小说家之言传播的范围实在太狭窄了,大多是以记录民间街谈巷语,呈报上级之用,说是可有可无,也不夸张。
  不过大汉皇朝中,这一脉已经繁盛起来,一旦人们生活富足,在追求物质的同时,必然会有精神追求。
  而顾承赋予小说家的,不仅是想象力,还有对命运之道的参悟。
  比如这部《封神演义》。
  不是文抄公,将原著简单誊写一遍下来,而是将那条命运轨道,以小说的形式展现出来。
  此刻顾承就写到了故事的尾声,摘星楼纣王自焚,殷商的统治即将结束,西周的时代将要降临。
  可越到结尾,冥冥之中一股力量降临,开始模糊真实与虚幻,将顾承带入另一条命运轨迹。
  那条轨迹中,顾承还在以寿王的身份昏睡,至今未醒,而帝乙早死,微子启登上王位,凤鸣岐山,“女娲”派出千年狐狸精托身宫院,惑乱君心,各地乱象四起,大商将亡,纵有截教众仙出山相助,亦是天意使然,徒叹奈何。
  正如《封神演义》中所书那般……
  也即是说,一旦给其得逞,如今发生的一切都是梦中场景,镜花水月,反倒是《封神演义》中的一切成了真。
  毫无疑问,这正是死对头幕后主使的推动。
  早在魔界冲击混元时,幕后主使就通过大自在天魔之力,布置下了一个无缝幻境,在幻境中顾承得天皇镜,灭幕后主使,成就天帝,诸天太平,实际上现实里正在被神孽围攻,倘若沉浸在幻境中,哪怕仅仅是片刻,就会身死道陨,一败涂地。
  所幸顾承没有受其引诱,破境冲关,成就混元,此次幕后主使再出手,趁着天枢十二卷最后一家完善的关键时刻,借助天地大势的压制,颠倒命运轨迹。
  变真为假,再变假为真,釜底抽薪!
  顾承做出的应对是——
  啪!
  直接断笔!
  根本不给对方酝酿到极致后的爆发机会,《封神演义》的结尾就停留在纣王进入摘星楼的一刻。
  一部小说,不需要一定要把所有事情讲得清楚,可以适当留白,纣王自焚,武王登基,后续是国泰民安,还是又一个诸侯强中央弱的轮回,留待后人思考便可。
  当然,有些能留白,有些却不行。
  封神封神,最关键的还是最后的“姜子牙归国封神”,没有了这一篇,《封神演义》并不完整。
  天枢十二卷的最后一环,终究缺了一角。
  看似是个小小的缺陷,但在真正的巅峰争斗中,却是足以致命的破绽。
  不过顾承的反击,也随之而来。
  他著《封神演义》的目的,除了完善小说家所学之外,还与三清有关。
  眼见笔断书终,苏妲己大气也不敢出,但顾承脸上并无怒火,反倒是对她温和一笑,再开口道:“招闻仲来见朕!”
  不久,闻仲入宫拜见:“不知陛下相招,有何吩咐?”
  老太师的语气是带着期待的。
  天可怜见,作为三朝老臣,前两朝他都忙着四处交战,打完北边的鬼方,打东边的东夷,打完东夷,西边的犬戎又作乱了,能够留在朝歌的时间少之又少。
  但到了这一朝,竟然没事了。
  每天养养鸟,种种花草,清闲得让闻仲感到不适。
  如今,陛下终于有交托了。
  顾承将手中的书卷递出:“劳烦太师替朕谒碧游宫,将此书交予通天教主。”
  闻仲一怔,险些以为自己听错了:“陛下?这……”
  截教虽然有许多弟子在大商任职,但商君作为人皇,和截教通天教主是没有关联的。
  至于闻仲自己,确实师承金灵圣母,而金灵圣母不仅是四大弟子之一,更是众女仙之首,地位极高,可至今也只是在开坛讲法中见过通天教主,私下拜见混元道祖,即便是人皇,也没有派个大臣就随便相见的道理。
  顾承知道他的担忧,微笑道:“无妨,你尽管上碧游宫,到时通天教主自会相见。”
  闻仲满嘴发苦,唯有应下,出宫骑上墨麒麟,往碧游宫而去。
  他早年在宫中学道,后入红尘,交游广阔,却也有数十年未回师门,此次在天界接引之力下,入得上清境禹余天,遥遥可见一座巨岛横亘虚空,烟霞凝瑞霭,日月吐祥光,上有奇峰秀崖,仙花异草,光芒万丈,无边盛景。
  闻仲至得岛上,立刻有童子兴高采烈的迎来:“闻师兄!闻师兄回来了!”
  闻仲在截教三代弟子中地位颇高,许多内门弟子一见他就围了过来,好奇满满地询问起人界的事情来。
  自从三教签押封神榜后,通天教主便明令弟子静修以求避劫,外门弟子由于各有洞府,不可能一味封禁,内门弟子本就在碧游宫修炼,则是不让出去的,因此这段时间可将他们憋坏了。
  闻仲一边回答着同门千奇百怪的问题,一边往宫内走去,遥遥就见金灵圣母和一位面容冷肃的道人立于殿前,赶忙快步上前道:“拜见师尊!拜见师伯!”
  能与金灵圣母并立,又被闻仲口称师伯的,自然唯有截教万仙之首,大师兄多宝道人。
  “道行进境不小,不错不错!”
  金灵圣母看着闻仲,露出欣慰之色,多宝道人的目光却凝注在闻仲怀内,突然道:“好奇异的气息!你带了何物来宫?”


第八十二章 被剧透了
  “禀告师伯,此乃纣王陛下托我交予师祖的!”
  闻仲心头一凛,但思及多宝道人的地位,赶忙老实地回答道。
  截教号称万仙来朝,其实内门外门加起来,仙人的数目还不止一万,多宝道人作为大弟子,经常替通天教主开坛讲法,教导门下,地位威望相当于副教主,甚至还要更高。
  如今被点名,想见通天教主,必须要过多宝一关,闻仲不敢隐瞒。
  “人皇?”
  多宝道人微微一怔,目光闪烁,突然想起了之前云霄呈上的道卷:“予我一观!”
  越是修为精深之辈,越能从那卷道书中得到非同一般的感悟,多宝道人作为归元巅峰,竟也从中得到了许多裨益,对于冲击混元的把握多了些许,已是不可思议。
  据云霄推断,这卷道书恐怕就是来自于人皇背后的混元道祖,那尊神秘的存在居然对于道家所学如此精通,如今闻仲又携书而至,不得不防范一二。
  听得多宝道人的要求,闻仲不禁迟疑。
  若以截教弟子来看,他确实应该交出,但身为人界皇朝太师,岂能辜负陛下所托?
  夹在当中,实在是两难。
  金灵圣母是个直性子,见徒弟如此为难,不禁道:“师兄,我们禀告师尊,看他的旨意如何?”
  多宝道人微微摇头,坚定不移,闻仲无可奈何,唯有如奉迎圣旨般,拱手一拜。
  呼!
  一道金光耀起,承托着一卷书册冉冉升起。
  在场的都是道行高深之辈,却无一位能看清那书册上是何文字,多宝道人运用本源,也不例外。
  “此书并非神器,即便是道祖所为,也无法阻我一窥!”
  这反倒激发了多宝的斗志。
  他和孔宣一样,都是立志冲击混元的存在,对于混元道境只有憧憬而无畏惧,也敢与混元道祖一战,磨砺修为,冲击那层关隘。
  现在正有这个机会,岂会错过?
  多宝道人也不多言,拂袖一展,无数宝光飞散出来,围住书册,组成一座大阵。
  他道号多宝,走的正是法宝之路,旁的修行者认为法宝是外物,冲关终究要靠自己,多宝却不然。
  他也是先天所成,得天独厚,但修行一直未有进展,直到人族创生,看到那一个个弱小的人族钻燧取火,运用工具,做到自己做不到的事情,受此启发,走上了多宝之路。
  这里的每一件法宝,都是亲手炼制,从最低级的战器,到最顶尖的玄器,都代表着修行路上的理解,对天地万物的感悟。
  待得多宝成为归元大能,他的法宝也水涨船高,足足有百件晋升玄器,运用本源之力,每一件法宝还都自成一方世界。
  试想定海神珠被赵公明和燃灯视为成道之宝,不惜偷袭夺之,也不过二十四世界,现在多宝道人自行炼制的法宝,也能衍化世界,包罗万象,数目远在二十四枚之上,是何等高明。
  万宝大阵落成,向着书册压去,每一件法宝都探出无形的触手,将上面的本源之力抓摄分薄,通过这种手段,揭开其庐山真面目。
  这可不是取巧,而是堂堂正正的对峙,那书册上的本源之力受到挑衅,立刻发动反击,只一个瞬间,就摧毁了数件精心祭炼的法宝。
  本源唯有神器才能承受,即便是再强的玄器,也支持不住那股力量,但多宝道人丝毫不慌,坐视着本源之力左冲右突,将一件件法宝摧毁,双手幻化出千万道幻影,结印祭炼,那毁灭的法宝拆分重组,转瞬间又诞生出一件件全新的法宝来。
  破而后立,层层叠叠,子子孙孙,无穷匮也。
  这已经突破了法宝的界限,而是一种道印,通过法宝的外在表现形式呈现,驾驭起本源,确实比自己强行镇压要来得精妙许多,可谓将工具的效用开发到了极致。
  以宝证道!
  旧的法宝不断破碎,不断拆分,新的法宝不断嵌套,不断诞生,多宝道人眼中露出信心,与本源之力斗得精彩纷呈。
  那书卷上的本源毕竟是有限,一刻钟后,终于缓缓消散。
  多宝道人立刻瞪大眼睛,得窥其中内容,一幕幕篇章印入脑海之中。
  “不愧是大师兄!”
  金灵圣母感到道祖威严,露出敬畏之色,眼见多宝道人竟然成功,更是由衷的钦佩。
  只是她发现多宝道人的神念沉入那书册后,面色却是连连剧变,随后不知看到了什么,竟是露出前所未有的狰狞之色来。
  “不!我教岂会如此!”
  正自不解,多宝道人突然痛叫一声,目眦欲裂,翻倒在地。
  “闻仲,你到底带了什么来?”
  金灵圣母大惊失色,还以为多宝道人被那书册害了,怒发冲冠,对着闻仲大喝道。
  “弟子没有……”
  闻仲也惊得面无人色,刚要辩解,一道威严的声音从宫中传出:“让闻仲进来!”
  话音落下,多宝道人也翻起身来,满头大汗,双目愤恨不已,目标却不是那书册,而是宫外。
  “是!”
  众弟子莫名其妙,却不敢违抗,赶忙应从。
  “弟子拜见师祖!”
  闻仲心惊胆战地走入宫内,就见通天教主端坐,通透的双目看向自己双手呈上的书册,露出无比复杂之色。
  “封神演义……好一个封神演义!”
  书册展开,另一条命运轨迹在通天教主面前展开。
  虽然没有发生,却又真实不虚。
  如果拨乱反正,该上演的,就是其中所述。
  元始天尊骂他教下:不论是非,不分好歹,羽毛禽兽,不择而教!
  太上老君也有言:你门下胡为乱做,不知顺逆,一味特强,人言兽行!
  最终还联合西方两位混元,共破他的诛仙剑阵和截教万仙阵!
  “红花白藕青荷叶,三教原来是一家!”
  合上书册,通天教主低语,那语调中,透出前所未有的愤怒,掐指一算,目光洞彻九天,落在人界的九曲黄河阵上,愤然持剑,飘然而出。
  “元始,你还真想以大欺小,这一次,我可不会任由门下由你屠戮!”


第八十三章 九曲黄河
  西岐。
  金鸡岭。
  两军阵前,阐教截教摆开阵势。
  此前数次对决,各有千秋,按燃灯提议,双方改为阵法斗智。
  燃灯打的好算盘,正是看准了截教良莠不齐,布阵之后反倒不见得能发挥出最大威力。
  至于十绝阵,此前已经战过袁洪等梅山七怪,泄了煞气,他有十足的信心破之。
  然后刚刚入阵,燃灯就发现不对劲了。
  神念所过,悠悠荡荡,杳杳冥冥,眼前所视,惨气冲霄,阴霾彻地,别说十二金仙,就连南极仙翁和云中子都面露骇然。
  “不好!”
  燃灯掐指一算,立刻推算出了几分。
  之前云霄未发难时,一味遮掩天机,现在图穷匕见,阐教一行入内,却是不必了。
  开阵!
  九曲黄河万里沙,浪淘风簸自天涯,如今直上银河去,同到牵牛织女家。
  据《初学记》引《河图》载,河水九曲,九九千里,入于渤海。
  凡世之中的黄河河道极其曲折,历来就有黄河九曲的说法,一泻长江东流去,九曲黄河天上来,生动形象描绘出了神州两大江河的特点,不少人甚至认为黄河和银河是相通的。
  传说汉武帝曾派遣张骞出使大夏,寻找黄河的源头,经过了一个多月的时间,张骞乘筏直上银河,见到了织女在织布,牛郎在放牛,回来后报告了此事,便是后两句的由来。
  这首优美的诗词,距离问世还有两千年的岁月,如今的九曲黄河阵,没有那么美妙的意境,倒是那黄河之水挟带着大量黄沙,自天边滚滚而来,波涛汹涌,势不可挡的波澜壮阔,被还原得淋漓尽致。
  一时间银河奔腾,涛水倒灌,阵排天地,势摆黄河!
  最为可怕的是,入场的众仙还感到前所未有的虚弱。
  九曲黄河阵内有惑仙丹与闭仙诀,能失仙之神、消仙之魄、陷仙之形、损仙之气、丧神仙之原本、损神仙之肢体,神仙入此而成凡,凡人入此而即绝。
  此刻阐教众仙,就发现自己不知何时,变得极为弱小,如同凡世之中那面对黄河决堤的普通人,唯有拜倒在那沛然莫之能御的天地之威下。
  泪添九曲黄河溢,恨压三峰华岳低!
  “诸位莫慌,此乃幻境!”
  燃灯眼见不妙,展开定海神珠,奋力抵挡,一声大喝,虽然中气不足,但也摆出了十足的自信之色。
  “燃灯老贼!”
  他一发话,碧霄立刻冒出头来,仇人见面分外眼红,二话不说,伸手一指。
  “不好!”
  燃灯只觉得一股摄拿之力临头,大惊失色,千钧一发之际,往南极仙翁身后一站。
  南极仙翁乃是天庭四御南极长生大帝的善尸化身,作为天庭和道教的串联,拜入阐教门下,辈分颇高,却又有几分疏离。
  此次跟着燃灯道人同来,也是为阐教出一份力,谁料就这么稀里糊涂入了九曲黄河阵。
  入阵了不说,领头的还是坑起同门毫不手软的燃灯,顿时遭了劫,盘龙杖刚刚举起,就身不由己地飞起,往阵内一摔,如醉如痴,把顶上泥丸宫闭塞了。
  消魂灭魄,损神丧气,万载修为,一朝尽丧!
  碧霄没想到燃灯如此无耻,含恨之下顺手一击,将南极仙翁打死,三尸没有完整的魂魄,就这般身死道消。
  碧霄犹自不甘,继续往燃灯抓去。
  “拼了!”
  南极仙翁的下场让阐教众仙都红了眼睛,各色法宝飞出,拼尽神通,想要闯出阵外。
  可惜无用。
  正如那时碧霄所言,此阵内按三才,包藏天地之妙,九曲曲中无直,曲尽造化之奇,抉尽神仙之秘,最是克制仙人。
  更可怕的是,阵眼中的混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