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农家内掌柜-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咕噜……咕噜……肚子又叫了起来,透过窗外的雪反射的荧光,华珺瑶摸着旁边的炕桌,拿起茶杯和茶壶,倒了杯水,半起来咕咚咕咚的灌进肚子。
  躺下来还能听见肚子里水晃动的声音,闭上了眼,不一会儿后,颓然的睁开眼睛,看来灌个水饱也不扛饿啊?
  肚子饿睡不着啊!华珺瑶抱着干瘪的肚子,我好想吃一碗娘做的手擀面。
  可惜现在小麦面粉都不能畅快的吃,只是逢年过节才有白面吃,吃顿饺子就是最大的美食了。其余的时候都是玉茭子面、地瓜干磨成粉,生活最困难的时候,可真是吃糠咽菜,真正诠释这个词。
  上辈子馒头包子都吃烦烦的啦!可真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华北平原是天下粮仓,凡适宜于北方种植的农作物,梨树沟都能旺盛生长。平原地区以粮食作物为主,是小麦的主产区,次为玉米、高粱和红薯。
  当时红薯是农民的主要的粮食作物,因为这东西高产,擦成片晒干贮藏磨成面吃,小麦等细粮大都交公粮。
  普通农民家庭分不到多少,在华珺瑶的根据记忆里,也就逢年过节吃上一顿。家里有了生病的人,能蹭上一顿病号饭——甜面汤或者疙瘩汤。
  自古以来,国家国家,一国之家。国家靠什么维持运转?靠的就是皇粮国税。自从推翻了帝制,再也没有什么皇粮了,共和国成立以后,当家作主的农民们集体上交的全叫公粮。
  这年代政治挂帅,收入分配的原则是国家得大头、集体得中头、个人得小头。
  翻身的农民政治觉悟高,交公粮的积极性也高,最好的都上交国家。
  说到经济作物以花生为主、所以又有油库之称,次为棉花和瓜菜。山区和草地以林、果和畜牧为主。整个地区盛产板栗、核桃、苹果、梨、葡萄、红果、枣和柿子等,品种多产。
  而梨树沟盛产雪花梨,中药“梨膏”即是用雪花梨配以中草药熬制而成的,每到雪花梨采摘的季节,直接供应市区的中药厂,所以梨树沟属于比较富裕的生产大队,生活条件相对较好。可也只能说吃不饱且饿不死。
  华家人口少,条件又比其他的村户好,可这日子也依然紧巴巴的。她娘年菊瑛把着家里的粮食,那可是紧得很,那双眼可是堪比孙猴子的火眼金睛,都丈量着呢?熬粥的无论是玉米面还是面粉,多一点儿都能现,都要倒回面袋里。
  从战乱、饥荒年月过来的人,吃饭穿衣量家当,勤俭持家,那是刻在骨子里,流淌在血液里的。
  这叫未雨绸缪,也许父辈们不懂这个词,但生活教会他们过日子就得这么过,不然的话吃完口粮,新粮食还没下来,就擎等着喝西北风吧!
  “饿啊?我好饿?”华珺瑶嘴里咕哝道,“要是有梨就好了,好想吃家乡的个大、细脆而嫩、汁多味甜的雪花梨,可惜现在吃不到,”
  手中硬生生出现一个沉甸甸的东西,吓得她摸黑摸到灯绳拉开,看着手里黄橙橙亮晶晶的雪花梨,“真是见鬼了。”不敢相信地拧了一下自己的脸颊痛痛,是真的。


第13章 空间
  深吸一口气,华珺瑶还能闻到梨的甜香,感觉精神都好了很多,饿的她顾不上洗了,嗷呜……一口咬下去,“唔……”华珺瑶砸吧着嘴,“真是甜如蜜,脆如菱。”看着果肉洁白如玉,似霜如雪而得名,“果然名不虚传的雪花梨。”
  吃完一个,她又喊了一声雪花梨,手中就又出现一个如拳头大的梨。
  一口咬下去,没有娘的手擀面,我吃水果,吃个饱。
  “嘎嘣……”一声,噗……的一声从嘴里吐出带着血古朴的戒指。原来被这家伙给搁得咬破了嘴。
  顶针大小,黑扑扑的,似金非金,似木非木,似玉非玉,上面雕刻着质朴奇怪的花纹。
  乍看,纹路极其杂乱无章,根本不入眼。凝神观去,则乱中有序,更产生错觉,戒指上花纹正缓缓流动,仿佛有生命一般。
  华珺瑶举起手里的戒指对着钨丝灯泡,看了许久。
  视线不由自主的随着花纹移动,心神为之牵引,意识变得模糊。
  糟了!
  华珺瑶暗道不妙用力咬着下嘴唇,就要将戒指甩出去。
  不料,戒指黏在手中,怎么甩都甩不掉。
  花纹映着昏暗的灯光,戒指突然出刺目的白光,包裹着华珺瑶一起消失在炕上。
  白光中的华珺瑶,紧闭着双眼,眉间皱的能夹死蚊子,豆大的汗珠滚落,全身上下仿佛水里捞出来似的。
  在她的周围,无数光点闪过,像是彗星一般拖拽出漂亮的尾巴。
  光影交错,光点融合,繁体文字和古怪的图画在虚影中浮现,缓缓流动,忽明忽暗。
  不知过了多久,虚影消散,光进一步融合,聚成一束,冲入了华珺瑶的眉心,进入脑海。
  海量的信息瞬间涌入,仿佛黑洞爆炸爆炸。
  华珺瑶双目猩红,痛苦的翻滚,最后终于忍不住惨叫一声,支持不住,晕了过去。
  
  华珺瑶醒来时,眨眨眼,这是哪儿?躺在草地上,鸟语花香,温暖如春。
  难道重生完,又穿越了。
  看着右手中指的戒指,心情很是复杂。
  在光中文字和图案汇成洪流,冲入脑海,华珺瑶只能被动的接受,消化海量的信息,当场晕了过去。
  现在想想,当真后怕!华珺瑶打了个冷颤。
  仅差一点,她就又要和爹娘说再见了。
  让华珺瑶无语的是,如此庞大的信息量,都是繁体字,好在自己懂,这时期海外华人使用的是繁体字,不过量大得慢慢消化。
  该说走运还是倒霉?无论如何它在自己的中指上牢牢的黏着,摘不掉了。
  精神抖擞的华珺瑶没时间消化那些内容,还是先看看实际的眼前这个空间,先吃饱肚子,再解决精神需要。
  这算是重生的福利吗?华珺瑶脱掉身上笨重的棉衣,很没出息的撒欢儿的又跑又叫的。
  佛门有句话叫做‘纳须弥于芥子’。
  佛经上说“须弥藏芥子,芥子纳须弥”。芥为蔬菜,子如粟粒,佛家以“芥子”比喻极为微小。须弥山指帝释天、四大天王等居所,其高八万四千由旬,佛家以“须弥山”比喻极为巨大。小小的芥子,却能容纳那么大一座须弥山。
  有这样一个属于自己的须弥芥,处在一个物质极为匮乏的年代意味着什么傻瓜都知道。
  吃饱穿暖可是这个时代人的最大的梦想。
  现在有了须弥芥这个梦想就不再只是个幻想了,而是唾手可得的结果。
  还真是齐全,空间内四季分明,远处的高山白雪皑皑,有湖泊、河流、草原,沙滩、居然还有大海。
  华珺瑶看了一圈下来,有些小烦恼。
  山山水水中的植物都长得很随便,仿佛好久没有人打理了,长得杂乱无章的。有的地方很茂密,有的地方又很空旷。
  这很正常,长期无人打理。
  可是没有见到任何的野生动物,湖泊、河流、大海,也没有生命迹象。
  这怎么说的,不能装活物,不对呀!她不是活的吗?想那么多干什么?出来试试不就得了。
  脑中一闪而过,根据进入脑中的信息量,华珺瑶恍然,原来空间认主,随着主人逝去,空间就像是定格似的。
  只有新的主人到来,空间就像是开启播放键似的,不然以空间的展度,早就多的挤不下了。
  闭上眼空间的一切尽收眼底,看得分明,连叶子上的脉络都看的分明。
  华珺瑶兴奋地上上下下地爬山下海,把空间看了个遍,有粮食小麦、大米、玉米、都结的满满当当的麦穗、谷穗、棒子嘿嘿……就不愁饿肚子了。
  还有油料作物、花生、大豆、芝麻、棉花等等。
  好像没有蔬菜,看来自己得找种子来种植。
  山上种植着各类果树,各式各样,南方和北方的水果都混种在一起,见怪不怪了。
  空间的中心是一栋霸气的竹屋,两层,大约五百平米。
  整栋建筑几乎都由竹子打造而成,走进去竹屋的内部构造堪称恢弘靓丽,家具也都是竹子做的。家具不仅漂亮而且非常实用。推开窗就能看到仙境一般的空间,山风穿屋而过,感觉非常的清爽。
  卧室、客厅、书房、厨房都分的很清,生活用具都是现成的。
  不过这厨房虽然是花岗岩开凿却依然是农家土灶样式,整个厨房都是花岗岩装饰的。
  竹屋侧辟出的地,分畦种着成片草药。空气里飘着淡淡药香。四周静悄一片,只有风过竹梢时出轻微沙沙声,增添一份静谧。
  竹屋的后面几间厢房,华珺瑶参观了一下,有粮食储藏室、粮食加工室、油料加工的室……还有几件厢房留待以后在查看其功能。
  心动不如行动,华珺瑶着手随手打理空间。
  等一下,得那一块儿表进来,不然外面天亮了,没看见她人,家里人还不急疯了。
  轻叫一声:出去?
  华珺瑶落在了炕上,依然是她离开的模样,爬到炕柜处,从里面翻找出来上海牌儿的手表,嘶……好冷,赶紧进去。
  摸着手表一时间感慨,这是自己当小学教员的时候,爹、大哥、二哥凑的钱和大爷一家在城里的几个堂哥,凑的工业券买的。
  九十块,十二张工业券,可以说一块儿表凝结了大家的心血。
  工业券,只有正式的工人,国家才放的证券,一般情况下,一个工人二十元的工资才能有一张工业券。
  十二张,一个家庭得攒半年才够。


第14章 收……
  华珺瑶看了下表,外边才十点多,时间还充裕的很。
  空间内,可以种植任何东西,这里的水,空气,土壤,都蕴含着丰富的灵气,可以滋养人的身体。
  吸一口灵气,全身的毛细血孔都舒展着,叫嚣着舒服。
  时间充分所以华珺瑶开始初步的打理空间,将空间中原有的农作物合理的利用起来,已经长成的庄稼收起来,将空旷的地方补种起来。
  华珺瑶注意到,丢下种子瞬间就完成了芽过程,变成了一株小苗苗。
  成长的可真够迅的,太神奇了。
  按照空间法则,华珺瑶站在麦田的田埂上,凝神静气,聚精会神,收麦……
  耳听的沙沙沙……一阵响后,麦子在华珺瑶的身边堆成了一座小小的山。看着金灿灿的麦子,太简单了。
  最重要的是不用拿着镰刀弯腰收麦子,累的如条狗似的。
  眼前的麦子瞬间移动到粮食加工室内,将粮食放进去,用意念就可以脱粒、磨面。呼……嘻嘻,不用自己像老驴拉套一样,围着磨盘转了。
  那么油料加工室也一样,真是让自己送一口气。
  不然看着油料作物,却无法加工成食用油,可真是够悲催的。
  华珺瑶看着金黄的花生油,耶耶!不缺油吃了。
  这样收了麦子,脱壳,磨面,装袋,放到储藏室。翻地、浇水、种上麦子。收花生、黄豆、绿豆……采摘各种水果,没一会儿,就把后院仓库给堆放的满满的。
  拍怕手,用意念来做,果然轻松,而副作用就是很累,很累。
  累了意念一动,就掉进温泉内,痛快的洗个澡。
  这温泉也好神奇,能医治多种皮肤顽症,不错,不错。
  由于时差原因,空间里时间过的快,美美的睡上一觉。华珺瑶是被自己的身上的臭味给熏醒的,
  捏着鼻子,忍受着巨大的臭味,浑身上下是黏腻腻的散着臭味,撩起衣服袖子一看,皮肤上有层薄薄的污垢,散着恶臭,意念一动直接跳进了温泉。
  温泉内看着自己白皙如玉,散着莹莹玉光的肌肤,紧实富有弹性。这是洗髓伐毛,毛彻底涤除自身的污秽。
  洗完澡,心念一动到达泉水边,双手捧着一汪清泉,泉水清凉透澈,喝到嘴里,更是甘甜纯净,让人神清气爽。
  空间内,可以用意念到达每一个想去的地方。
  意念一动进到竹屋内,照照镜子,“人家说:一白遮三丑,古人诚不欺我。”女人无论多大都最先在意自己的容貌。
  镜中的女孩子,还真不负珺瑶这个名字。集合了爹娘的优点,既有南方妹子秀气水灵,北方妹子英气大方。
  看着表,现空间里的时间和现实中的时间差很多。空间内时间与外界的时间比例按小时算是一比十,闪出空间,才早上五点。
  华珺瑶却一点儿都不累,将炕上的被子叠好放进炕头柜里。精神抖擞的穿戴整齐,将如黑缎般的又柔又顺的及腰的秀,麻溜地编成了两个又黑又粗的麻花辫,垂在胸前。
  出了自己的房间,留好了字条,压在中堂的八仙桌上,轻手轻脚的出了房间,站在院子外,雪已经停了,地上积了厚厚的一层雪,踩上去咯吱咯吱作响。
  深吸一口清凉的空气,呼出一口浊气,华珺瑶清澈明亮的眸子,抬眼看着漆黑地天空,闪过一丝迷茫,渐渐的,变得沉静。
  梨树沟家家户户都是四合院,四合院各有特色,有的全为石墙瓦房,有的皆为石券窑洞,也有的瓦房窑洞混建。
  她的家是一座四合院,坐北朝南,正房堂屋建在五级的石台阶上,院落分前后院、中间的路用石板铺砌,显得洁净雅致。后院是菜地,鸡窝、猪圈,茅房。前院辟成菜地,木栅栏围着防止散养的鸡捣蛋。
  院内还有石桌、石凳,石槽,小石磨以及石头阶梯,蓄水的石砌井、窖等,比比皆石。
  正房堂屋三间。西边的厢房三间住着华鹤年一家,东厢房也是三间,仓库、磨坊,厨房……
  常年晨练习惯了,而且华珺瑶打算去山里看看,弄些野味进去,植物转移进空间去。
  村民们世世代代的生活在这里,即使是荒年,她们村子里也没有一个人饿死,就是因为这座大山的赐予,千仞山,连绵的青山,植被茂盛,还有许多的药材和动物,而且即使大旱之年,貌似这山里,也好像是不受影响一样,依然是郁郁葱葱,植被茂密。
  冬季为梨树沟遮挡北方来的冷空气,夏季则是一个天然的空调,山风袭来凉爽的很。
  下了雪,早上出来的人少,又正直春季,万物复苏的季节,华珺瑶正好行动。
  拿起长条重重的木门闩,放在门后,然后打开门。华珺瑶出去后,又带上大门,才转身沿着小道,朝山上跑去。
  梨树沟依山而建,华家住在村尾,洁白的雪地里只留下华珺瑶一人的脚印。
  虽然天黑却不妨碍华珺瑶的视线,有道是望山跑死马。
  沿着从山上流下来的涓涓溪流大约半个小时,才跑到山边。此时的她额头见汗,双腿隐隐软。这具身体还没有经过高强度的锻炼,才会这样。
  雪地上现了野鸡的脚印,华珺瑶悄悄地靠上去,便现了几只野鸡悠闲的走来走去,不得不感叹,自己的运气真不错。
  压下身子,抓起地上的雪团成了一团,“嗖……”的一下砸中了离她最近了野鸡,手上的功夫没有倒退,反倒更精进了。
  这应该是洗髓伐毛的效果,可惜打中了一只野鸡惊动了其他的野鸡,扑棱着翅膀飞了起来,真是令人遗憾,“收!”华珺瑶将被自己打中的野鸡收进空间,没想到那几只扑棱着翅膀,来不及飞走的野鸡,也一下被收进了空间。
  华珺瑶用意识查看一下空间,空间地上的几只野鸡正茫然的看着四周,慌乱了一会之后,居然安静了了下来,又悠闲的走了起来。
  适应能力很强嘛!
  华珺瑶继续逛着山林,遇到喜欢的东西便收进空间中去,有有野葡萄,野樱桃,还有木耳山珍等东西。
  山花椒、山姜、茴香,八角、丁香等等这些有关调料一一收进了空间。
  别小看这些调料,吃肉的时候少了它们,腥气很重,那味道真是大打折扣。


第15章 “乐极生悲”
  而现在这年月,花椒都不能敞开供应,也只有逢年过节的,副食品门市部才会贴出,花椒多供应二两。
  华珺瑶怎么能把希望寄托在别人身上。自己动手、丰衣足食。
  这一路走来,华珺瑶现这山中,当真有许多宝贝。
  野物上有,野兔、山鸡、野鸭子,等等这些小型猎物。
  暴躁的野猪也收进空间,立马安静了下来,不错不错,不然少不得要揍到它服为止。
  一路走来收了两颗古茶树,一窝蜜蜂、珍贵的古树。
  华珺瑶不知不觉的穿梭在茂密的山林中,林中多是阔叶植物。
  数人合抱的巨木,高达几十米乃至上百米。
  枝干巨大,巨大的树冠紧紧相挨,在枝桠间留下斑驳的光影。
  如果到了夏天,枝叶茂密,遮天蔽日。
  华珺瑶看着布满岁月痕迹的树身,攀爬各种不知名干枯的藤蔓。虬状树根凸起,撑开土层。低者如木桥,高者似拱门,精灵古怪的猕猴把这里当做它们的乐园,在林中嬉戏。
  在林间行走,刚冒出绿意的嫩芽,在皑皑白雪中冒出鲜绿,一点儿都不影响视线,自然也不影响辨别方向。
  然而对于华珺瑶小菜一碟,能在把南美丛林,当做自己后院的女人,还怕这山林吗?
  为了不迷路,面对这种情况,华珺瑶不得不慢下度,每走几步,就要砍断一截手臂粗的藤蔓,或是踩着断木碎石,爬过凸起的虬根。
  即让雪地行进,留下重重的脚印,为了防范万一,被那些调皮的猕猴把脚印给踩乱了。所以她留下记号,留下双重的保险,免得迷路。
  这些猴子一点儿都不怕人类,还好奇地跟在华珺瑶左右,抓耳挠腮的,好奇地看着她,甚至模仿她。
  空间中的镰刀还真是削铁如泥,对付顽固的蔓藤,轻松一刀就砍倒了。
  白雪下千仞山显示出一派“惟余莽莽,原驰蜡象。”的北国风光,美极了。
  千仞山有着泰山的巍峨,华山的险要,嵩山的挺拔,黄山的秀,原始荒古,真实自然。
  风景自然称其为雄、壮、险、奇、古、秀,山水秀美,奇石名木,猕猴攀跃,谷幽崖高。
  踏雪而行,脚下咯吱作响,鸟鸣或左或右,鸟鸣悦耳,‘花’香悦心,花香鸟语。受用无穷。苍松翠柏,虬枝盘旋,凭崖而立,一任风雪。
  走了一会儿,景色再次生变化。
  阔叶植物消失,眼前赫然是一片针叶林。
  捡了不少的松子,回家当零嘴。
  隐隐约约起床号响起来了,该回去了。此时潺潺的水声变成了叮咚作响。
  遥看云桥横卧,近听飞瀑无声。绝壁冰川,若巨镜银屏,而瀑流激荡之神韵宛在。一脉细流,穿冰而出,涓涓淙淙,击冰击石,叮咚有声。
  大概又走了半个小时,水声愈清晰。轰鸣声乍然入耳。
  断崖处,又被生生挖去一块。光滑的断面上,一条银色瀑布奔腾而下,垂落地面,砸出直径达数十米的水潭。
  水潭底部铺有卵石,边缘处,整块的青石被凿穿,水流倾泻,形成第二层瀑布。
  瀑布下方,宽达五米的河道清澈见底。鱼儿清晰可见,尾鳍摇动,背鳍舒展,在水中游来游去。
  还等什么,华珺瑶蹲下身来,手伸进潭中,好冰!意念一动,收!将潭中大鱼小鱼都被收进了空间一些。
  华珺瑶眼看着差不多了,出来的时间也不短了,于是起身离开,原路返回,比来的时候快了许多。
  背着背篓一路疾行,紧赶慢赶,回到家还是遇见了上山来找她的家人。
  年菊瑛一看见向自己跑过来没心没肺的女儿,推着华向东道,“快去告诉大家人找到了。”
  “是!叔奶。”华向东转身拔腿向山下跑去。
  边跑还边喊道,“找到了,珺瑶姑姑找到了。”
  年菊瑛嗔怪道,“这孩子,生怕咱们家不出名是不是,这么大声。”接着大声地喊道,“向东,你小声点儿,喊那么大声作甚!”
  “知道了。”华向东回答的是更大的声音。
  华珺瑶摇头失笑,真是通讯基本靠吼,个个都是高音歌唱家。
  惊的林中的小鸟,扑棱扑棱的翅膀飞了起来。
  华珺瑶看见她的家人,面带笑容疾步地跑过去,“娘,娘,你看我抓了什么?”说着把背篓递给了年菊瑛,扒开枯草,露出里面的野物,“怎么样?收获颇丰吧!”
  年菊瑛一把打掉她手中的背篓,“生了这么大的事,你还想着吃吗?”
  “娘,我很抱歉,而能做的只有上山打些野味,让大家打打牙祭。”华珺瑶一脸抱歉地说道,赶紧又转移话题道,“娘,我不是留字条了。”
  说到字条,年菊瑛这气就不打一处来,食指戳着她的额头道,“你留的什么字条,我去山上转转?就这六个字,你诚心吓我的是不是。”
  华珺瑶笑嘻嘻地挽着年菊瑛的胳膊亲昵地说道,“我是来山上转转,我也没保证能碰见野味,话不敢说的太满。”说着松开她蹲下来,把刚才被打翻的背篓滚落的野鸡和野兔重新装进去。
  听到华向东的叫喊声,四下里寻找的人呼啦啦一下子都跑了过来。
  看着华珺瑶没事都齐齐的松了口气,华老实抡起手中的烧火棍子,劈头盖脸的朝华珺瑶砸了过去。
  “你个死丫头,一出又一出的,与其被你折腾死,今儿我就打死你,倒也干净了。”华老实气愤地说道。
  昨儿一把鼻涕一把泪的赔不是,答应的好好的,不在做傻事。结果转天就给他闹失踪,这起床号一响大家醒来,就现人不在,炕收拾的干净,凉的。
  他被吓出了一身冷汗,虽然看见八仙桌上的纸条,可这没见到人,怎么放心的下。
  于是喊着华鹤年去大爷家把小辈们都喊来,去山上找。没敢惊动村里人,实在没这个脸。
  最后他也坐不住了,他和大堂哥华老蔫夫妻俩也上了山。
  “爹!爹!”华鹤年和华松年赶紧拦在华珺瑶和年菊瑛的身前,将她们俩护在身后。
  “因为你一个全家不得安生,你二哥听说你那屁大点儿事一大早就跑来了。你建党哥从公社赶来,你建军哥从区里赶来,你国庆哥从百货公司跑回来,就因为你这不争气的丫头,闹的全家鸡犬不宁的。”华老实气地胸部剧烈的起伏,“我打死你这个不争气的东西。”
  “二叔。”
  “叔爷爷!”
  “你们都起来,都别替这个死丫头说好话。”华老实瞪着眼前的小辈们儿道。


第16章 安心
  “她爹,她爹,瑶瑶知道错了。”年菊瑛赶紧说道,“就是因为知道错了,所以才一大早起来,进山打些猎物,给大家赔不是。”
  华老蔫上前夺过华老实手中的烧火棍子道,“把‘拐杖’还给我。”接着说道,“人找到了,回家吧!这该死的天冻死人了。”
  说着不由分说的拉着华老实就走,“走了,走了。”朝弟妹年菊瑛使使眼色,年菊瑛点点头,表示收到。
  一行人66续续的下山,途中遇见人看见他们这一大家子一早上山都好奇的问,怎么回事?
  华老实尴尬地回道,“大山兄弟,这不下雪了,我去看看前些天在山脚下做的陷阱有没有收获。孩子们馋的慌,都跟着来了。”
  “怎么样有收获吗?”大山问道。
  “有!也就打打牙祭。”年菊瑛笑着说道,紧接着反问道,“大山兄弟你这是一大早干什么呀?”
  “哦!这不天气一下子转冷了,我上山拾点柴火。”大山说道。
  年菊瑛顺口说了一句道,“二月休把棉衣撇,三月还有桃花雪。天还冷着呢!”接着又道,“不耽误你了大山兄弟。”
  大山看着下山的华家人,真是上山看陷阱,用得着全家人出动吗?摇摇头,算了,不想了,这该死的天冻死了。
  “大哥,进来吃饭吧!鹤年家的已经做好了。”华老实看着华老蔫道。
  “不了,建国家的也在家做饭呢?”华老蔫摆摆手道,看着他犹豫了下还是说道,“瑶瑶那丫头别太苛责了,她已经知道错了。”
  老半天不见华老实回应,华老蔫板起脸孔道,“俺问你话呢?说话呀!”
  “知道了,大哥。”华老实点了下头道。
  华老蔫闻言,“说到做到啊!咱们走。”
  “等一下!”华鹤年提着背篓出来道,“今儿瑶瑶那丫头运气不错,这些野物给大爷家拿回去。”
  “这是瑶瑶一早起来,忙活了半天打到的猎物,你们留着吃吧!”华老蔫婉拒道。
  人找到了,华向东他们看着这么多野味儿咽了咽口水,过年都没见过这么多,肚子里的油水太少。馋得厉害,所以听见爷爷婉拒,这眼中的火苗一下子熄灭了。
  “还有,家里还有,你看看。”华鹤年侧身让开露出地上的两只野鸡、两只野兔。
  “那我就不客气了。”华老蔫说道。
  华鹤年将背篓递给了华向东,“拿好了。”
  华向东赶紧说道,“谢谢瑶瑶姑姑了。”
  华老实送走了他们,跨过门槛瞪着一脸无辜还笑嘻嘻的华珺瑶,“看你敢的好事。”
  华珺瑶看着一脸严肃的老爹,没心没肺地说道,“爹,这些野兔和野鸡,您是要红烧,还是要清炖。反正下雪了,也干不了农活,我给您打点儿酒,好好的喝一杯。”
  “别以为这样我就会原谅你了。”华老实厉声戾气地说道,背着手朝堂屋走去,深吸一口气把眼角的泪花给憋了进去。
  他看的出来闺女是真的把那件事放下了。好好好!不愧是我女儿,拿得起放得下,三条腿的蛤蟆不好找,两条腿的男人多的是。
  等到华老实一进屋,华松年看着自己的小妹就开炮道,“你这个笨蛋,傻瓜。”说着把她搂进怀里道,“你没事真是太好了。”
  华珺瑶看着一身军装的华松年拍着他的后背道,“对不起,二哥,让你们担心了,以后不会了。我不会在做傻事了。”信誓旦旦地又道,“我保证!向**保证。”
  “咳咳……”华老实挑着帘子握拳轻咳,华松年松开了她,看向老爹道,“爹,您?”
  华松年的话还没说完,华老实就道,“让松年把两只山鸡带走。”看向华松年道,“你赶紧走吧!别耽误了上班的时间。”
  “那个孩子还没吃饭呢?”年菊瑛小声地提醒道。
  “把窝窝头给他带上,路上吃。”华老实更干脆道。
  “这么冷的天,好歹让孩子喝碗热粥,一大早就赶回来了。”年菊瑛不满地嘀嘀咕咕道。
  “这医生能迟到吗?治病救人能耽搁吗?”华老实虎目一瞪道。
  年菊瑛还想在说两句,华松年赶紧道,“娘,娘,您不给我准备一下吗?”
  “好好!你等着。”年菊瑛赶紧出去把两只野鸡系好了,鸡嘴也拿麻绳系上。放进背篓里,然后用干草铺上,铺的严严实实的。
  这个年代所有的东西都属于国家的,哪怕野物,抓到了也要送去公社的农产品收购站的,私底下吃了还好,可是私底下交易就不行了,那属于投机倒把,是犯罪行为。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