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牧唐-第27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莫要胡言”李绩闻言面色一变,猛地一拍桌子,圆睁双目狠瞪了公孙贺兰一眼,道:“太子殿下是我大唐储君,岂会做那叛国通敌的勾当?”
“可是……”公孙贺兰还待再言,帐门外有一守卫掀帘进来将其打断:“启禀大帅,太子殿下在外求见”
“呃?”公孙贺兰与李震对视一眼,心道这位太子真是不经人念叨,这边才刚提到他,他这就到了门前,莫不是这厮也得了什么消息不成?
“请”李绩挥手向守卫吩咐一句,之后看了公孙贺兰与李震一眼,道:“没事的话你们就且先退下吧,记得方才的话,切莫再言”
“是,大帅”知道再留也是无用,两人应了一声便提身退出了大帐。
“这两个孩子,到底还是年轻了些。”看着公孙贺兰与儿子两人退出,李绩有些感叹地轻摇了摇头,有些事情心里想想也就是了,何必非要说出口来?无凭无据的,岂不会落人口舌?
要说疑惑,李绩心中又岂会没有,要知那候君集虽然厉害,可却也没有厉害到那种出神入化的地步,可以料到自己的一举一动。李绩也曾想过军中奸细的可能,只是一无人证,二无物证的,只凭猜测又有何用?
“李将军”正思量间,李承乾带着李清进了帐里,拱手与李绩见礼。
“见过太子殿下”李绩拱手回礼,但手示意李承乾在旁入座,之后拱手轻声探询:“不知太子殿下过来,是为何事?”
“双方对战,僵持日久,孤王心中甚是烦忧,有心为我大唐出上一份心力,为父皇进一片忠心,”李承乾坐定身形,抬头看了李绩一眼,淡声说道:“知晓城外统帅是候君集,也就是孤王之前的岳父,是以孤王想要出城与其一会,看看是否有将其劝服的可能。”
“呃?”被李承乾的一番话噎得有些说不出话来,李绩死死地盯看了李承乾一眼,这孩子不会是被驴给踢到脑袋了吧,这种办法他也能想得出来?
“不行”李绩一点也不给面子的一口回绝,坚声说道:“太子殿下若是出去,自身安危不能确保不提,若是被候君集那厮制住,以太子性命相胁,逼迫未将开城投降却该如何是好?”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李承乾不以为意地开声说道:“更何况孤与候君集还曾有过一层翁婿关系,他当是不会伤害孤王。”
“而且,若候君集真起了什么歹心,李将军也不必有所顾忌,只管死守城池就好。”李承乾定声说道:“还有,孤王已经送了奏章送于长安向父皇禀明一切,若有事端,孤王一人承担,与李将军无关,所以,这件事情,李将军只要稍作配合就好。”
说话之间,语气强硬,看得出,李承乾决心已定,已再没了征求李绩意见的心思。
第847章 交出柳一条
一番劝说无果,且李承乾又以大子的身份相压,李绩便是心中不愿,也不得不按李承乾的意思去照办。
隔日清晨,李绩着军中两位武艺较好的将士护送着这位太子爷出了城门,向候君集方所在的营盘走去。
“李叔,方才怎么不让小侄随着过去?”站在城头,远看着李承乾一行逐渐远去,公孙贺兰有些不忿地开声向李绩说道:“没有一个心近的人跟着过去,天知道他会跟候君集那老匹夫说些什么?上次通风报信儿的事情还没有交待,李叔就不怕他会再耍出什么手段?”
“让你跟过去?”扭头瞥了公孙贺兰一眼,之后又环视了下四围,见除了李震与公孙贺兰外近旁再无他人,李绩压着声音低声向公孙贺兰说道:“若是太子有问题,你以为他会让你活着回来?若是太子没有问题,就依着你与柳一条的关系”你以为候君集见到你会无动于衷?”
“太子殿下身份尊贵,跟候君集又曾是翁婿之亲,候君集当是不会为难于他”但是你呢,一个无关紧要的随行小将而已,随便找上一个借口,候君集便是一刀杀了你,你也没地儿说理去,死了也是白死!”
换句话说就是,不管李承乾有没有问题”此次前去谈判,多半都没性命之忧。但是公孙贺兰呢,只要跟着过去,入了高昌国的营帐”连猜都不用去猜,肯定都是一个有来无回。
“唔?”这倒是极有可能”公孙贺兰的心思一下便安静下来,李叔说得不错”依着候君集那老匹夫不要脸的个性,这种事他还真就做得出来,自己若是真的跟了过去,死了”可不就是个白死?
而且便是真个发现李承乾有通敌叛国之嫌又能如何,那时候自己都已经是一个死人了,哪还再有机会将李承乾揭发出来?
“知道怕了吧?”低头看了公孙贺兰一眼,李绩轻拍了拍他的肩膀”淡声说道:“凡事都要三思而后行,你这莽撞的性子也该改改了,要知道”不是什么时候都会有人在身边提醒你的。”
“还有你小子,也是一样!”说完,李绩又扭头瞥弄了李震一眼,厉声说道:“平日里行事毛毛躁躁,方才若不是小兰儿提前开口,你怕是也要跳出来了吧?”
“唔?”李震缩了缩脖子”嘿嘿干笑了两声,身子向后退了两步,不敢搭言。
“是是是,李叔教训得是”小侄确是莽撞了些。”公孙贺兰腆着脸笑着说道:“得亏有李叔在旁边照应着,不然小侄怕就凶多吉少了,要不怎么说李叔是小侄的贵人呢”跟着李叔,必能逢凶化吉。”
“呵呵,你这小子,脸皮倒是不薄。”摇头轻笑了笑,李绩看着远去的李承乾一行”看似无意地淡声向公孙贺兰问道:“听说这一路行来,你一直让人在暗中监视着太子殿下,可是真的?”
“就知道瞒不过您。”小心地抬头看了李绩一眼”公孙贺兰嬉笑着开声说道:“小侄一早就有听闻,说是太子殿下与候君集那厮藕断丝连”暗中一直都有联系,是以这一路小侄就留了心思,免得到时候会被太子出卖,到时连死都不知怎么死的。”
说到这里,公孙贺兰有些咬牙切齿地责声说道:“可恨的是太子还有他身边的那个小太监行事隐秘”一直都没捉到他们的痛脚,不然也就不会有前次的城前之败了。”
“因为一些不可确信的流言”你就敢派人去暗中监视太子殿下”,李绩沉着脸色”厉声向公孙贺兰说道:“你倒是好大的胆子!”
“空穴自来风,无风不起浪,小侄这么做不也是为了确保万全么?而且这般去做,既能防止出现什么意外,又能确保太子殿下周身安全,何乐而不为?”公孙贺兰腆着脸朝着李绩的身边凑了凑,眨着眼低声说道:“若是小侄猜得不错,李叔当也不是刚刚才知晓这件事情吧?”
李绩身为一军之主帅,军中的一切事务有多少能瞒得过他的眼睛,尤其是李承乾这位太子爷的身边,又岂会没有特意安排护卫在暗中守护?所以,从一开始,公孙贺兰就没指望过他的这些小手段能瞒得过李绩的眼睛。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在监视李承乾的这件事情上,李绩也算得上是公孙贺兰的同谋。知而不止,那不就是森刻意地纵容和暗许?
“咳咳!”李绩有些不自在地轻咳了两下”之后恼羞成怒”飞起一脚踹在公孙贺兰的屁股蛋子上,高声喝道:“给老子滚下城去!备一千军士,随时准备出城接护太子殿下回来!”
“是!末将遵令!”捂着自己的屁股,公孙贺兰一路小跑着下了城楼,面上满是笑意,屁股上一的脚能够换回李绩的支持和默许,值了。
“爹”,看着公孙贺兰屁颠儿屁颠儿的跑下城去,李震正色向他老爹问道:“你说太子殿下真的会通敌叛国吗?身为大唐储君,将来整个大唐国域都是他的,他这么做图的是什么?”
“是啊,老夫也想知道他图的到底是什么?”李绩轻声感叹了一句,虽然一直都没有切实的证据,不过对于李承乾这位太子爷,李绩已经没有初来时的那般信任了。
舍近求远,绕道夹击,候君集确是有可能预料得到,但是正如小兰儿日前所言,候君集便是再有本事,难道他还真能准确地预料到精确的时间,知道他们要在何日何时何刻开始出击吗?
更何况,候君集所知道的”不止只是确切地时间而已,李绩心里很清楚,从上次交战的情况来看”候君集甚至连大唐所出动军卒的人数和具体兵种都知道得一清二楚,伏击时也都是在有针对地进行伏杀,不然的话,他们怎么可能会有那么多的损失?
所有的定计只有自己与太子两人知道,现在出了消息泄露的状况,李绩很难不去怀疑。只是苦于没有直接的证据,而且也顾忌着李承乾太子督军的身份,不然,依着李绩之前的脾气,怎么也不会容许一个叛徒留在自己的身侧。
“人心难测啊!”轻声感叹了一句,李绩双目紧盯着城外,再没了说话的兴致,李震见此,也知趣儿地立在一旁,不再言语。
城下,公孙贺兰已经严阵以待,命人在城头观探着敌营的动静”只要李承乾一行露头,他们就会冲出城去,接护几位回来。
“头儿,他们出来了!”没有半个时辰的时间,城头的小兵看到远处几个模糊的人影,高声向城下的公了贺兰禀道:“身后没有异常,可开城门相迎!”
“这么快就完事儿了?果然是有一腿!”公孙贺兰在城下狠呸了一口,高声向城门官儿喊道:“给老子打开城门!”
不管心中愿不愿意”公孙贺兰还是带着一干人马冲出城外将人给接了回来,等他们安然进了城内之后,李绩父子也正好从城头下来。
一行人回到营帐,分主次在帅帐坐定之后,李绩抬头看了李承乾一眼,率先开声向其问道:“不知太子殿下此行,结果如何?那候君集可愿退兵归降?”
“回禀李将军知晓!”李承乾一扫之前伤患时病秧无力之态,挺了挺身子”宏声向李绩禀道:“经过孤王一番苦口婆心的劝说,候君集已有归降退兵之意。”
说完,李承乾有些得意地扭头四顾,想要看一看帐中诸将吃惊意外的表情,不过结果却让他很是失望,除了少数几今年轻的偏将面色稍微有些变化之外,主帅李绩,还有公孙贺兰、李震等几位主要将领全都是一副无动于衷之态,好像根本就没有听到自己所说的话语一般。
“条件呢?”见李承乾面色有些尴尬,李绩适时接言,淡声向李承乾问道:“想来,候君集也不会无缘无故就归降退兵吧?”
现在的局势很明朗,候君集明显处于优势一方,若是没有足够的利益驱动”李绩不相信候君集会傻啦吧唧地舍弃自己的优势而归顺于唐。
“条件很简单”,方才讨了个没趣儿,李承乾也就再没了炫耀功绩的心思”直接开声向李绩说道:“除了要求再次减免高昌一半的朝贡并不追究高昌此次出兵之责之外”候君集还要求朝廷必须交出柳一条及其家人,以报当年他候氏一门家破人亡之仇怨。”
“呃?!”
这一次,倒是有许多人开始有些惊异地朝着李承乾这里看来,眼神之中有不解,有鄙夷,还有一丝的不可思议与不敢置信。
柳一条是谁,那可是你李承乾的救命恩人,救命,医腿,更重要的是还保下了长孙皇后的性命”让李承乾不至于会失去宫中最大的一座靠山,对李承乾说是有再造之恩也不为过。
但是现在,说放弃就给放弃了?!对自己的救命恩人尚且如此”日后他若真个当了皇帝,那他们这些县子还能得了好去?
“放屁!”公孙贺兰第一个站出身来,不屑地撇着嘴看了李承乾一眼,大声说道:“若是我大唐连对付一个小小的高昌国都需要牺牲一些于国于民都有过巨大贡献的有功之臣,那日后还有谁再肯为大唐效命?我大唐还有何颜面在西北诸国立足?还有何颜面再向大唐子民说什么保家卫国”护卫他们的周全?”
第848章 公孙贺兰的劫难
“李清,是不是觉着孤王这般行事显得很幼稚,明知道父皇肯定不会同意交出柳一条来平息这场战祸,却还要将其提出来?”回到自己的营帐之内,李承乾轻抚着胸腹处还显得有些疼痛的伤口,淡声向身边的内侍李清询问。
“小人不敢,”李清缩着脑袋,低声回道:“小人只知道这个条件是候君集所提,与太子殿下无关,太子殿下所做的,只是将候君集在淡判时所说所讲重述了一遍而已。”
“是吗?”李承乾扭头瞥看了李清一眼,淡笑着轻声说道:“你确实很机灵,也很明白孤的心思,只可惜你终是阉宦之身,不然孤必重用于你。”
“能跟随在殿下身边做事就已经是小人的荣幸,小人实不敢再有其他奢求。”李清的身子弯身更很,脑袋垂得更低。
“行事谨慎,嘴巴也把得很紧,这就是孤喜欢你的地方。”更是满意地上下打量了李清一眼,李承乾轻轻躺靠地营中的榻卧之上,捂着胸口的痛处,淡声向李清问道:“前些天让你送出的那封密信,共有几人知晓?”
“没,没有其他人知道。”李清心中一颤,身上一自觉地就起了一身的冷汗,颤声回道:“除了小人之外,其他两个与密信有过接触的下人,小人已经全部料理,没有人会再知晓这件事情。”
“嗯,很好。”低头看了李清一眼,见他浑身发抖心惊胆战的样子,李承乾的嘴角不由浮起一丝笑意,淡声向李清吩咐道:“孤不希望这件事情再有什么人知晓,尤其是李绩还有公孙贺兰他几个。”
“是,是,殿下且放宽心,小人一定守口如瓶,便是身死,也断不会泄出半句”抖着胳膊挥袖拭了下头上的汗水,李清一个劲地向他们家主子打着包票。
“放心,孤若是信不过你,当初也就不会将你带在身边,也就不会将那般隐密之事交由你去办理。虽然现在李绩明显已经起了疑心,但是没有确切的证据,他也奈何不得孤王。”知道李清心生怯意,李承乾轻声开口向其安抚了几句,道:“为了以防万一,这几日你就莫要再离开营盘,没事的话就呆在孤的帐里,晚上休息时,你的营房孤也会加派护卫看守,断不会让你出了什么意外。”
“殿下面恤,小人铭感五内,日后定粉身以报殿下之恩德”李清忙着弯身道谢表忠,从他们家殿下方才的话语之中他已明白,他们家殿下并没有想要取走自己性命的意思,他的这条小命,总算是得以保全了。
“行了,孤有些乏了,你且退下吧。”将身子在榻上躺好,李承乾冲着李清轻挥了挥手,示意他退出营帐。
“是,殿下,小人告退”再次感恩戴德地躬身一礼,李清轻身退出帐外,在帐门处,经外间的冷风一吹,李清不由得打了个冷战,原来不知不觉之间,他贴身的衣物已经被汗水浸了个通透。
“李总管,太子可已歇下?”护责太子营盘周全的护卫统领方自兴,见李清从太子帐中出来,拱手上前询问。
“先是敌营谈判,后又营中与诸将争辨,太子殿下身上的伤势似又有发作,刚进营帐就躺身在榻,想来现在已经入眠。”李清拱手向方自兴说道:“方统领若是有事,不妨晚些时候再来禀报。”
“无碍的,无碍的,反正又不是什么要紧的事端,还是莫要吵了太子殿下歇息为上。”听到太子已然休息,方自兴并不觉失望,反而有些欢喜地拱手向李清言道:“来了这般许久,一直没有机会与李总管闲叙,方才方某已经着人在帐中备了酒菜,既然李总管现在闲暇,不妨赏个脸面,到方某的帐中一叙?”
“这,怕是有些不妥吧?”李清有些犹豫地轻声说道:“军营重地,严禁饮酒,而且若是殿下醒来,发现小人不在帐外侍候,怕是会有所怪罪。”
“无碍的,殿下操劳了一天,一旦睡下,没有几个时辰是醒不来的,而且就算醒来,不是还有其他内侍在旁侍候吗,李总管不必担忧。”方自兴拉着李清的胳膊向前走道:“至于什么军中禁酒,咱们所在的可是太子营帐,李元帅他有那个胆子过来查营吗?李总管只管随方某去吃喝就是。”
“方统领,还是不要了,小人心里总是有些放心不下,”被方自兴拽着,李清口中仍是不停拒绝:“要不改日,改日得暇,小人设宴陪方统领喝个痛快如何?”
“择日不如撞日,现在就有闲暇,又何必非要等到他日?”说话之间,方自兴已经将李清拉到自己的营帐门前,不再给李清任何推脱的机会,直接就接人给推了进去。
“唔?唔”甫一进帐,入眼的是十几坛被摆得整齐的酒水,李清张了张嘴,刚想说点什么,就被里面事先埋伏好的兵卒紧紧扭按在地上,分毫也反抗不得,只得圆瞪着双眼,唔唔地抬头看着后进营帐的方自兴,满面的不解与惧意。
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李清满面通红地瞪看着方自兴,心中一百万个为什么却一句也说不出口来,嘴巴被人堵着,身子被人押制着,完全是一副人为刀俎我为鱼肉之态。
“李总管,对不住了。”方自兴面色阴沉地与李清对视,沉声说道:“太子殿下下了严令,兄弟也是迫不得已而为之,到了下面,千万莫要怪罪为兄”
“唔唔唔”李清一个劲儿地扭动着身子,眼中满是惧色与怨恨,为什么,为什么,方才太子明明已经答应不会杀我,为什么这才一出门,就到了自己的死期?为什么?
“没有为什么,”方自兴从地上的酒坛之中随了一坛猛灌了一口,道:“要怪就怪你运气不好,所谓君叫臣死,臣不得不死,现在太子殿下需要用你的性命去做一些事情,所以,你就安心去吧,事后太子殿下会将你厚葬的。”
“把这些酒,给他灌下去”低头向押着李清的侍卫示意一下,方自兴拿着酒坛出了营帐,独自一人有些不忍地站在那里,听着身后帐中李清不断挣扎和吞咽的声音,举起酒坛就是一阵猛灌。
一盏茶功夫之后,方自兴手中的酒坛见底,身后的帐帘也被里面的侍卫掀开:“禀统领大人,酒水已经尽大半,李总管也已醉得不省人事。”
“嗯。”将手中的酒坛交由身后的侍卫,方自兴转身再次进入营帐,低头看了眼已经被灌得成了一滩烂泥的李清,方自兴弯身蹲下身去,伸手拍了拍李清的脸旁,淡声说道:“这样死去,也许就没有了那般多的痛苦。”
说完,方自兴面色一冷,从怀中掏出一把特制的匕首,一把捂住李清的嘴巴,抽出匕首冲着李清的心口处狠狠地插了进去。
“唔?”匕首入体,原本已经醉得不省人事的李清猛地睁开了双眼,神智瞬间又变得很是清明,圆睁着双目狠狠地瞪看着方自兴,整个身子一直抽搐了两息的时间才算是真地咽下气去,不过一直到死,李清的双眼始终都那么瞪着,迟迟不肯闭上。
“一路走好”见李清终是没了动静,方自兴将捂着李清嘴巴的左手收了回来,抬手将李清一直没有闭上的眼睛抚平,握着匕首的右手也缓缓松开,匕首则被他给特意留在了李清的胸口处没有拔出,匕首尾端,一颗龙头倍显狰狞。
“现在什么时辰了?”站起身形,方自兴接过侍卫递来的布巾,轻拭着沾到手上的血迹,淡声问了一句。
“亥时三刻。”
“差不多也就是这个时辰了,”方自兴面无表情地冲两个侍卫吩咐道:“把李总管送出去吧,记得,不要让人发现,也莫要将匕首拔出。”
“是”应了一声,两个侍卫默声不语地弯下身去,小心地将地上的李清架起,缓缓出了营帐。
目送着两人离去,方自兴就那样静静地站在那里,等了片刻,估摸着时间差不多时,这才抬步向太子李承乾所在的营帐走去。
“成了?”见方自兴进来,已经等了多时的李承乾不紧不慢地从床榻上坐起身形,随意地抬头打量了一下,淡声向方自兴询问。
“回太子殿下,人已送出,现在当已到了他该到的地方。”明白他们家殿下想问为何,方自兴躬身回言:“那两个藏在暗中的探子也已抓俘,不出殿下所料,幕后指使之人就是公孙贺兰。”
“好”李承乾大赞一声,猛地从榻上站起,低头看了方自兴一眼,开声吩咐道:“去将他们带上,随孤一起去找公孙贺兰对质看他这次还能再翻过孤的手心?”
说完,李承乾抬步在前,方自兴还有一干护卫押着两个探子随后,一同向公孙贺兰所在的军帐走去。
与此同时,公孙贺兰的军帐之内,一个身着内侍服饰,已经咽气多时的死尸赫然在侧,而死尸的胸口,正插着公孙贺兰一直随身携带着的独龙短匕。
第849章 将计就计
“太子殿下身边的内侍总管死在公孙贺兰的营帐里,身上满是酒气,胸前还插着公孙贺兰常用的独龙短匕,更离谱的是,当太子殿下带着侍卫前去营帐找公孙贺兰对质之时,公孙贺兰正趴在距李清尸体不远处的酒桌上”烂醉如泥。
这么多人亲眼目睹,尸体、凶器,还有公孙贺兰写给李清的邀请信笺,再加上李承乾所带来的那两个秘探及他们的口供,所有的人证物证全都指向公孙贺兰,让人无从辩驳,所谓黄泥掉进裤裆里,说那不是屎,有人信吗?
所以,在李绩与李震闻讯赶来之前,李承乾就以心图不轨,恶意杀人的罪名直接将公孙贺兰绑了押回自己的营盘。
“这不可能!”李震满面惊诧与恼怒地站在他老爹的跟前,红着脸高声吼道:“先不说公孙贺兰是不是这样的人,就算人真个是他杀的,依着爹对他的了解,难道爹也以为他会犯下这么多幼稚到极点的错误,什么信笺约人,龙匕斩尸,最好笑的是杀人之后竟然还悠然地趴在酒桌上酣睡”等着别人去现场抓凶”呵,天下间还有比这更可笑的笑话吗?”
“这明显就是一个陷阱,一个针对贺兰贺兰的陷阱!”李震神情激奋地高声断言道:“一定是贺兰兄弟发现了太子的一些见不得人的勾当,结果被太子来了个先下手为强,栽赃陷害!”
“嗯!一定是这样!”越想越觉得有这个可能,李震急巴巴地接声说道:“前几天小兰儿不是一直在嚷嚷着太子有通敌叛国之嫌吗?一定是他的一些举动被太子察觉,所以才有了今天的这一处戏码。说不得那个李清就是因为知道太多而被李承乾那厮给提前灭口,并顺势将之嫁祸给小兰儿!不然的话他怎么会赶得那么巧,李清方死,他就带人冲了进去?”
“爹,你倒是说句话啊!”说了半天见他们家老头子竟没有一句回复,李震多少有些着急地开声说道:,“小兰儿现在被太子关押,随时都可能会有生命危险,您若是再不快点想些办法,那可就真是救无可救了!难道你就忍心看着他就这么枉送了性命?”
“行了!教过你多少次了凡事谋定而后动,像你这般毛毛躁躁地,于事无补不说,反而会把事情弄得更糟。”见李震急得上窜下跳,没有一点分寸,李绩不由皱眉训斥了一句。
“现在太子一口咬定小兰儿是杀人凶手”而且手中证据确凿,人证物证”凶杀现场,小兰儿可以说已是百口莫辩。”李绩长吸了。气,心情稍有平复,淡声向儿子说道:,“纵是咱们相信他是被人陷害,无凭无据的,能奈若何?”
在李绩的心里,也偏向于儿子方才所言公孙贺兰十有八九是被李承乾陷害,但是在没有找到李承乾通敌叛国的确切证据之前,他终还是大唐的太子殿下,李绩也不好明目张胆地与之对抗,对储君不敬无疑于不臣叛逆,若是如此的话”他李绩的下场不会比公孙贺兰现在好上多少。
“那怎么办?”李震心中焦急道:“难道就这样眼睁睁地看着小兰儿遭了太子的毒手?”
“小兰儿的性命当是无忧”纵是杀人的罪名确实,太子也无权将其诛首”最终还是要押回长安”送回官办,所以小兰儿现在,顶多也就受些刑罚遭些罪责,性命当是无碍。”李绩轻捋着下巴上不长的胡须淡声说道:“老夫所忧者”是太子今日突然发难除了要对付小兰儿之外”是否还有他图?”
李绩背着双手在帐中来回走动,如果之前只是对太子起了疑心的话,那经过今日之事,他已经完全可以确定太子确有不轨之心。
先是以和谈之名到敌营中与候君集会面,后又巧设陷阱,不惜丢掉身边内侍总管的性命将公孙贺兰陷于危局”他这么做究竟有什么目的,下面,这位太子爷是不是还有什么后着?
上午,在李承乾的一再坚持下,诸将联名上疏,将一份明知不会有什么结果的和谈条件写成奏章,快马送至长安着请皇上亲自定夺”晚上,他又火烧火燎地演了一出军营缉凶,不跟自己商量一下,直接就将公孙贺兰给押了下去。
很反常!
李绩的心中一阵纠结,眉头紧皱着在帐中走来走去”假设,假设太子已经铁了心地想要投敌,或者说是他想要利用候君集手中的高昌兵做些什么事情,那上午的时候”他应该已经跟候君集通了气息,有了进一步的定计。
而那个所谓的和谈条件应该就是他们定计的第一步,其目的无非就是安抚军心给城中诸将一个双方都在等待皇上回复的错觉,不会有人再轻易发动战事,从而不自觉地放松警惕,有利于候君集率军突袭或是别的什么花招。
事实上,到了现在,他们的目的已经达到,不少将士的心中确是一已产生了这样的想法,就连他这个一军主帅心中也有了一丝的懈怠。
但是,他们若是想有所动作的话,直接动手不就完了,何必非要费尽心机地给公孙贺兰来上这么一下,要知道公孙贺兰虽是自己的亲信,可在军中也不过是一个偏将而已,抓了他亦是不会影响大局,他们这么做又是何苦来哉?
“城门守备!”,想到公孙贺兰一直以来所负责坚守的位置,李绩心中一惊,面色瞬间变得惨白”高声向门外的亲卫吩咐了一句,道:,“高悦!速去公孙将军帐中查探,看其通关印信是否还在?!”
“是,大帅!”,帐门外高应了一声,几声脚步之后便再次陷入沉寂。
“爹,你这是什么意思”,”听到老爷子的吩咐,李震当即就是一愣,急声向李绩问道:“难不成你还在怀疑贺兰兄弟不成?”,“行了,现在什么都别说”,李绩从怀中掏出一方金令递于李震手中”郑色开声吩咐道:“你现在就拿着我的令箭,到先锋营选五百精锐之士去太子营中将小兰儿押解回来!”,“记住是押解,不是无罪释放”怕李震误事,李绩再次交待道:“就说公孙贺兰是我营中将士”犯了罪过,自当由本帅审问,若是太子不愿放人,必要的时候可以使些手段,不过,要注意分寸,莫要伤了太子。”,“还有”,”犹豫地了下,李绩坚声说道:“将小兰儿救出之后”派些人将太子所在的营盘监管起来,看其是否会有异动。”
“是,末将得令!”见老爹终是下了决心,李震神情不免有些激奋,伸手将金令接过,高应了一声,之后快步走出营帐。
“李贤!”,待李震离去,李绩考虑了下又将守在门外的侍卫季贤叫了过来,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