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唐春 作者:炮兵(起点2014-7-29vip完结)-第14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最令刘远吃惊的是,那长乐公主出席了,和几个皇子坐在一桌上,穿着一袭雪白长裙,脸色有点不好,不过美女就是美女,虽说状态看上去不太好,有可能还没从长孙冲的故事里走出来,但是那种天生丽质、无论什么时候看上去,都是那么漂亮、那样的迷人,那样倾倒众生。

  好像感觉到刘远在看他,李丽质也扭过头,对刘远微微一笑。

  **啊,就是那浅浅的一笑,刘远感到身子骨都软了二分,不知这个大唐的最美的公主,最后花落谁家,那长孙冲挂了,把机会空了出来,也不知便宜哪位公子少爷了。

  等众人都坐下,李二了站来,干咳二声,一下子,所有人都不敢出声,一个个睁大眼睛、竖起耳朵在倾听。

  “诸位爱卿,今在御花园里设这个宴,是欢迎诸位得胜归来的将士,是你们粉碎了吐蕃人的阴谋,是你们狠狠地打压了吐蕃人的嚣张气焰,是你们逼得吐蕃人割地赔款,俯首称臣,特别是将君集、程怀亮还有刘远,从上元佳节就得踏上征途,表现极为出色,站下赫赫战功,来,把酒都满上,今晚所有人,都要喝个不醉无归。”李二动情地举起酒杯,邀请众人一起干杯。

  407李二慷慨

  皇上都亲自敬酒了,在场之人连忙拿起酒杯,配合着李二,一起热热闹闹地干杯。

  酒过三巡,现场的气氛慢慢开始变得炙热,趁着这个机会,李二又说了几句暧心的话,然后在众将士的欢呼声中,一个个拿起筷子,准备吃宴。

  李二在宫中设宴款待出征吐蕃有功之士,手笔自然不能小,桌上酒醇菜香,宫中的珍藏,随便将士们开怀畅饮,山珍海味、应有尽有,这些食材在皇宫御厨的精心烹制下,更是鲜美无比,绝大部分的将士哪里吃过这么好的饭菜,一个个如饿虎扑食一样风卷残云,大朵特快,吃得那一个真叫满嘴流油。

  刘远都有点妒忌赵福他们了,坐在一起的,都是出生入死的兄弟,怎么吃都没关系,但刘远不同,坐在首席的,都是李二、长孙无忌、尉迟敬德这些朝中重臣,这么多人中,就刘远的官职最小,不过刘远看得很开,该吃吃,该喝喝,一点也不跟他们客气,不过举止得放得文雅一些。

  李二一声令下,自己在吐蕃吃了那么多苦,有几次差点小命都不保了,刘远享用起来,自然是心安理得。

  席间,一伙人谈笑风生,再加上程咬金那混世魔王很会插科打浑,气氛一直很热烈,这是庆功宴,话题怎么都绕不过出征吐蕃了,一说起来那话题就滔滔不绝,候君集在李二的要求下,把这次出征的过程中发生的事简略说了一遍,听得众人心驰神往,说到惊险处,听得入神的长孙皇后还忍不住惊叫出来。

  萧禹有点感概地说:“文臣熬资历、看政绩,有些人苦熬十数年才能晋升。很多人眼红武将,说他们平日没有战事之时,俸银不少,碰上打仗,一场战斗打下来,就有可能晋升,现在看来,战场之凶险,远超我们的想像,文臣可以慢慢熬。只要没有行差踏错,总会有出头之日,而武将则不同,一招不慎,满盘皆输。战场上刀枪无眼,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是啊”魏征接过话头:“魏某很敬佩长孙兄。舍得把长子送上战场。最后英勇就义,可悲可叹,还望长孙兄节哀顺变,也希望皇上能厚恤为国捐躯的忠勇之士。”

  “呵呵,谢魏老弟的关心,冲儿死得其所。老夫亦引他为傲,活了这么多年,什么都看得开了。”长孙无忌虽说眼内那一抹伤感还在,但他非常擅长控制自己的情绪。再说己经渡过了那段悲伤期。

  他的心,在长年的政治斗争中,己锻练得如铁一样坚韧,犹如山上的不老松,越老越弥坚。

  李二也连忙说:“魏卿家放心,朕对有功之士,向来优厚,好了,今晚我们是为有功将士接风洗尘,那些不如意的,就先不说了。”

  长孙皇上盈盈地站了起来,很是优雅地捧着一杯美酒,笑着对众人说:“诸位卿家都是大唐的功臣,大唐的基石,本宫在这里敬诸位一杯,先干为敬,诸位卿家可自便。”

  说远,长孙皇后用长袖掩着酒杯,放在唇边,轻轻一昂首,再把袖子拿开时,一杯美酒己经空了。

  “好,皇后娘娘真是痛快,来,不干的,那就是缩头乌龟。”程咬金哈哈一笑,一昂首,那满满的一杯美酒一口喝干,显得极为豪气。

  “干了”

  “干”

  长孙皇后真不愧是一个调节气氛的高手,只是喝了一杯酒,一下子把刚因为长孙冲带来的那一丝阴霾驱散,会场又开始热闹了起来。

  候君集有点感叹地说:“此次出征吐蕃,对吐蕃的的认识又深了一层,虽说松赞干布兵淞州,吐蕃境内的精锐之士调走了很多,但他们的那些妇孺老小,也不能小视,全民皆兵,控弦之士不下百万,以战死沙场为荣,确是我大唐的心腹大患。”

  众人闻言都有点唏嘘,不知不觉间,吐蕃的成长己超过众臣的想像。

  一向少有发言的尉迟敬德有点高兴地说:“此次出征,有了有力地剿杀吐蕃的有生力量,破坏他们的民生,最后还逼得他们求和,我大唐大获其利外,像刘远还有程怀亮这两个小家伙的成长,也是让人值得欣喜,我们这些老家伙快不中用了,以后沙场杀敌,那就靠你们了。”

  “不敢,不敢,小子只是一时运气,尉迟老将军那是军中战神,老当益壮,小子还想跟老将军好好学习呢。”程怀亮连忙说道。

  刘远也老实地说:“我也是,打着小仗、顺风仗还行,像是那些大仗、硬仗,我还真的应付不来。”

  程咬金哈哈一笑,走过来拍拍刘远的肩膀说:“不错,不错,你懂得谦虚,那还不错,你们一行只有五千人,然后化整为零,在吐蕃不设防的腹地进行活动,用大唐的精锐之师对付那些蕃奴,取胜自然情理之中,懂得谦虚是好事,像你这种半路出家,无师自通的家伙能取到这样的成绩,己经极为优秀,如果你真想打硬仗、大仗,的确还不够格,到时要照顾到防御、进攻、退路、兵力的输出、粮草的供应等等,那学问多着呢,你还得好好学习。”

  真打起那些大仗,动则几十万人,光负责运送粮草、装备的辎重兵就得好几万,几十人还要相互协调,那可不是刘远所以掌控的。

  “程将军所言甚是,小子受教了。”刘远感谢程咬金道。

  “哈哈哈,礼就不用了,如果还敬老的话,那就把千里目借老程玩几天。”程咬金突然垂涎着脸说。

  他一早就听说刘远手上有一个神奇的管子,可以看得很远很远,在吐蕃腹地时,立过无数奇功,一百丈开外的一只蚂蚁也能看到,通过望远镜,远远就以看到敌人的行进方向还有手中的兵种,排出的阵式,非常神奇,可以说在战场上那可是神器,程咬金对这些最感兴趣的了,找到机会,马上开腔道。

  长孙无忌闻言大感兴趣:“那千里目我也听说了,一直无缘一观,有空一定要见识一下。”

  “我也有兴趣,不知刘将军可携在身上?”萧禹也摸着胡子说。

  传说中的千里目,简直就像听神话一般,众人听了都心庠庠的,都想一睹为快。

  刘远苦笑着说:“让老将军和诸位重臣失望了,那千里目并没有携带在身上,而是留在家里。”看到众人都有点失望,刘远连心补充道:“老将军请放心,我明天一定带来给诸位看个够瞧,再说那千里目需要光才能看得远,现在是深夜,就是拿来也没有用武之地。”

  程咬金等人有些失望,恨不得派人马上替刘远取来,不过听说在深夜没有用武之地,刘远又答应明天带来,让大伙都看个够,这才有点不甘心地作罢,不过还是再三叮嘱,明天一定要记得带来,刘远自然点头答应。

  李二突然扭头对刘远说:“刘卿家”

  “微臣在”

  “那千里目既然有那么神奇之处,为什么不能多做几个,如果我大唐的将军人手一个,在作战时占尽先机,那我大唐的军队,不就是如虎添翼吗?”

  刘远有点为难地说:“启禀皇上,这千里目造价太高,微臣费了好大的功夫,这才勉强造了一个。”

  说得倒是容易,刘远也想,就是成本太高了,不是要宝石就是要水晶,越是透澈越好,其实最好的方法就是用玻璃,可是刘远记得好像是用什么石英来制成的,但怎么制,一点也不清楚,人手一个,那得费多大的成本啊,再说也没有那么多极品的宝石和水晶啊。

  “能做多少就做多少”李二大方地说:“所有费用,可找户部解决,不够的,我内府的亦可动用,至于工匠方面,呵呵,你未来的的岳丈大人正是工部尚书,有事你可直接找他协助。”

  说到后面,还打趣起刘远来了。

  李二在别的地方很抠,但是在军事方面,极为大方。

  用高品质的宝石还有水晶来代替玻璃造望远镜,实在太奢侈,太浪费了,就是有再多的银子,也买不到那么多高品质的好东西啊,对那个高品质宝石视作创作的第二生命时,用那么高档发的东西做望远镜,大材小用,简直就是犯罪,算了,有户部和工部配合,先慢慢摸索,反正是用公家的银子,要是提前把玻璃搞出来,那玩意成本更加低廉,那利润。。。。。。。。

  赔了,那是李二的,赚了,自己怎么也能分一杯羹,刘远越想眼睛越亮,于是点点头说:“是,皇下,微臣一定揭尽所能,尽快大量造出千里目。”

  这时很少说话秦琼忽然说道:“皇上,老臣有个建议,不知该不该提。”

  秦琼属于那种武力和智力都很高的人,没有尉迟敬德那样论资历,喜欢卖老,也不像混世魔王程咬金那样大咧咧扮猪吃虎,他说的话,李二向来是言听计从的。

  “叔宝,这里都是自己人,有什么不妨直言。”李二连忙说道。

  408随机应变

  “这次出征吐蕃,只有五千人,老臣的第一感觉,那是表示存在感,震慑的作用大一些,但是万万没有想到,区区五千人,竟然把吐蕃捅了一个底朝天,别的不说,光是全摧毁锻造工场还有生擒吐蕃公主这二件,就己经骇人听闻了,没想到竟然还能四两拨千斤,在吐蕃大散谣言,以致吐蕃内乱,威力之大,可以说不亚于三十万大军”

  秦琼停了一下,继续说道:“从这里看出,兵贵在精而不贵在多,其实这个道理皇上己经验证过了,如果我大唐有一支这样的精锐小队,有极强的生存能力,在战争绞着时,这支小队犹如尖刀一般,在敌人的薄弱环节狠加打击,用尽一切的手段对付敌人,怎么形容呢,作用像细作,但这细作有强大的破坏力,从侧而来说,这是一次战术的颠覆,可以给为将者一个新的思维。”

  精锐小队?强大破坏力的细作?

  众人闻言双眼发亮,这是一个全新的构思,从镇蕃军此行出征可以体现出,这些精锐的小队只要指挥得当,那产生的破坏力,那是极为可怕的,人数虽少,但胜在灵活,除了有侦察、伏击、偷袭、刺杀等作用,也可以吸引敌人的注意力、扰乱它的部署,对战局也有好处,特别是一手创立玄甲军的李二,眼睛都在放光了。

  玄甲军的威力,李二哪里不知道,很多时候担当力挽狂澜的重责,玄甲军很多时候担当冲锋时无比锋利的“箭头”作用,不过很多时候,玄甲军更大的作用是威胁和震慑,人数虽然少,但是它的破坏力还有震慑力。极为惊人。

  在创立之初,玄甲军的被赋以的使命就是冲锋、凿穿、杀敌,把阻在眼前的一切都碾碎,但是,当玄甲军像刘远所部那样,除了战斗,还能实施多种破坏,那么它的威力不是倍增吗?

  刘远听了暗暗吃惊,那个秦琼还真的厉害,别人眼里只看到镇蕃军的功绩。但他却敏锐地察觉和总结出这次出征的优劣点,一针见血的提出新的作战思维,很明显,刘远的在吐蕃的作战,采用类似后世特种部队作战的办法。战绩辉煌,估计是这位秦老将军看完自己的作战报告后。自己啄磨出来的。

  众人一下子把目光都放在刘远身上。程咬金把刘远上上下下打量了三遍,那目光,好像一个大色狼盯着一个绝色美女看一样,看得刘远都发毛了。

  “程老将军,小的,是不是哪里出差错了?”

  “哈哈哈。那倒没有,老程只是奇怪,你这小子,以前没受过训。也没有摸过弓枪,也就是半路出家的货色,能捡一条小命就不错了,这你厮不但没有丢命,活得比谁都滋润,记录在册的上获就有二十多个,又是烧粮草又是捉公主,能耐不少啊,就是老程出马,也办不到呢,俺在看看你是战神下凡,还是妖孽附体。”

  战神下凡,估计有不少人祟拜,要是妖孽附体,会不会放在火上烧了?

  刘远讪笑地说:“老将军开玩笑了,也就是误打误撞,运气好而己。”

  长孙无忌饶有兴趣地问:“刘将军,你的战绩这么辉煌,实属可贵,作战的计划和风格,在为将者的一念之间,在吐蕃时,你是怎么想的?”

  这个问题算是问到点子上,众人一下子把注意力又集在刘远身上。

  在战场上,主帅的一个决定,往往影响到战局的发展,左右将士们的生死,例如遭遇一股敌人,是撤还是战,在为帅者的一念之差,怎么进攻、怎么调度、怎么捕捉最合适的出击时机,这就是指挥的艺术,刘远说是运气,众人自是不信,一次是运气,二次是偶然,那么多次的话,那就是实力了,进入吐蕃三月有余,现在还活得好好的,要不是最后一次偷袭时有蕃狗出现,估计又是一大战功。

  “怎么说呢”刘远小心地说:“蚊多咬死象吧,一只蚂蚁很弱小的,但是蚂蚁一多,就是大象也能咬死,我手下的人手不多,但我有机会就出来咬他一口,一口二口的,吐蕃人不觉得痛,但咬得多了,自然就痛了,这叫积小胜为大胜。”

  “砰”李二把手里的酒杯重重地放在桌面上,高兴地说:“好一个积小胜为大胜,不错,不错,此计甚妙。”

  尉迟敬德高兴地建议道:“皇上,既然这方法不错,我们何不训练一支这样的队伍,以后也可以执行一些特别的任务。”

  “尉迟兄的提议极好,皇上,此计可值得考虑。”长孙无忌也附和道。

  “俺老程愿意训练这支精兵。”程咬金马上抢着说道。

  “臣愿意”

  “臣亦原意”

  程咬金一开口,候君集、牛进达、秦琼也马上开言要官。

  李二为难了,这想法是好,问题是自己手下的人才太多了,都不知让哪个去合适,虽说是君臣,但在场的,绝大多数一开始就坚决站在自己的这边,多次一起出生入死的兄弟啊。

  “好了,此事容后再议,大好的日子,免得又要争吵了。”李二有点头痛地摆摆手说。

  众人一听,只好作罢。

  接着众人又有说有笑,杯盏交错,一场丰盛的应功宴,喝到午夜时分,这才散去,不过那宫中的侍卫有得忙了,因为很多将士是站着进来,“横”着出去,喝醉了,还得把他们送回去。

  刘远也被灌了不少,回去后都醉得不成样子,嘴里嘟嚷着,小娘和杜三娘自然是好一阵忙乎,这才把他放上床上休息。

  “这下好了,刘远一回来,这里终于像一个家的样子了。”杜三娘高兴地说。

  “是啊,我也感到热闹多了。”

  刘远虽然醉得不醒人事,静静地躺在床上,还微微地打着呼噜,但两女却感到心里无比踏实,好像不用他说话,不用他干活,只要他存在,二女就什么也不怕了。

  家里有了主心骨,那感觉就是不一样。

  “三娘,那送师兄回来的侍卫说,师兄明天得上朝接受封赏,我怕自己睡过头,到时你要提醒我一下。”小娘对杜三娘说。

  “嗯,我知道了,不知道,刘远要升什么官呢?”

  “不知道,听府上的人说,以师兄的军功,运气好的话,能升到四品呢。”小娘一脸骄傲地说。

  四品?

  杜三娘一下子惊呆了,刘远才多大啊,按他的年龄,还有一个多月才算成年,四品大员,天啊,太疯狂了,不过,杜三娘心中一阵狂喜:刘远做了四品大员,自己的身份自然就是水涨船高,说不定,还能捞个诰命夫人来做,这下可是光耀门楣的大好事,一想到自己当了诰命夫人,穿着凤冠霞帔,高高在上的样子,杜三娘心里就一片火热。

  不行,现在距离越拉越远了,认识刘远时,他是一个不起眼的小商贾,自己是一个坠入风尘的女子,虽说现在自己脱了奴籍,但是刘远己经是游击将军了,这次再晋升,官职更高,杜三娘暗暗下定决心:找个机会,把二人的关系确定下来。

  先下手为强,后下手遭殃。

  。。。。。。。。

  五鼓初起,列火满门,将欲趋朝,轩盖如市,唐朝的上朝时间很早,算上赶路的时间,需要上朝的官员需要吃早饭,需要更衣,打理个人的妆容,所以起得很早,晓色朦胧中,街道行人稀少,毫无熙熙攘攘之状,极为幽静,百官为响应天子讲究的“勤政”,在人们还沉睡之时,便早早来上朝。

  刘远本想睡个懒觉,没想到睡得正香,就被小娘温柔的唤起了床,然后在打着呵欠中,让二女替自己收拾。

  “睡个懒觉都不行,这个什么劳什子官,真是不做也罢。”刘远打了一个长长的呵欠,一边发着牢骚。

  小娘掩着嘴笑道:“师兄说什么胡话呢,不知多少人挤破了头也不能进入庙堂呢”

  “就是,这一次上朝,是论功行赏,不知皇上给什么封赏呢?”杜三娘一脸冀望地说:“要是能弄得一身紫袍,那就厉害了。”

  黄者为尊,衣紫为贵,杜三娘还是扬州船楼之时,不知见识了多少官员,看着他们一个个前呼后拥,威风八面,一早就心生羡慕之感,现在看到自己的未来夫君了这么能干,心里那种得意劲就别提了。

  当时不知多少达官贵人、公子哥儿要包养自己,娶自己为妾,杜三娘都拒绝了,自己看中的的刘远,现在变得炙手可热了。

  刘远懒洋洋地说:“最好把我升个闲职,什么都不用干,特别是不要上朝,天天这样折腾,那命都得短几年,然后就是多赏金银财货,美女。。。。。”

  说到美女时,刘远突然感到背后被几道杀伤力十足的目光盯得毛孔都竖起,气氛一下子就变了,这是一种危险的气息,连忙改口道:“美女嘛,就不要了,家里都这么多美女了,再多也吃不消啊。”

  小娘和杜三娘这才转嗔为喜,小娘笑着说:“师兄就是太懒了。”

  “就是,大懒虫。”杜三娘也笑脸如花地说。

  刘远心中大叫庆幸,幸好自己机灵,随机应变得早,不然又得后院起火。

  409刘远上朝

  “程老将军好。”

  “赵国公好。”

  “候将军”

  “崔尚书好”

  刘远一进皇宫,马上看到一张张熟悉的脸孔,在那些老家伙前,自己只能算是一个小角色,小角色要有小角色的觉悟,连忙热情地和他们打着招呼,而程咬金他们,也笑着回应他这位政坛新贵。

  这些都是牛人啊,昨晚喝酒时,看起来一个比一个尽兴,一个比一个醉,也就是几个时辰的功夫,自己还有点迷糊,头重脚轻的,他们倒好,一个比一个精神,那修为果然是高,刘远也不得不说一个服字。

  “刘兄,看你这样子,这么憔悴,昨天晚上是不是操劳过度,与一众美女久别重逢,然后连觉都不睡,现在浑身没劲了吧?”程怀亮的心情大好,在等待上朝时,抱着刘远的肩膀热情地说。

  刘远无奈地笑了笑:“程兄说笑了,你又不是不知,在下酒量太浅,现在还有点宿醉未醒呢。”

  欠别重逢,又在吐蕃高原之花赞蒙赛玛噶身上尝到男女之欢的美妙,家里放着二位大美女,刘远也打算好好和二女温存一番,没想到程家父子心焉坏,不停地找刘远喝酒,李二敬、长孙皇后敬,就是长孙无忌,也叫着要和刘远干三杯,刘远又不是千杯不醉的高手,一来二去,最后硬生生被他们灌得趴下,别说有什么心思,就是怎么回家上床的,都不知道。

  这个这家伙,还好说呢。

  “嘿嘿,放着那么国色天香的美人儿不去享用,真是太可惜了。”程怀亮笑嘻嘻地说。

  “程兄。昨晚我看你喝得也不少,怎么还是这么精神的?”

  “刘兄,赴宴之前,你没吃解酒丸?”

  刘远吃惊地说:“解酒丸?这是什么来的?”

  “就是一种药丸子,先吃了,有解酒作用,不容易喝醉,然后在睡觉前再喝一碗醒酒汤,一觉醒来,什么事都没有。怎么,刘兄,你没吃?”

  得,看来自己还是太老实了,难怪自己一个小伙子表现得比那些老头子还要差劲呢。原来还有这弯弯道道。

  “那个,小弟不知有醒酒丸呢。难怪你们这么能喝呢”刘远笑着说:“程兄心情这么好。红光满面,好事将近啊。”

  程怀亮笑脸如花,附在刘远的耳边小声地说:“不瞒刘兄,小弟这次可以说是三喜临门,到时你又得破费了。”

  “三喜临门?”

  “我在吐蕃立了战功,升官那是肯定的。我原是从五品下游击将军,按照军功,晋升一至二两阶不是问题,可惜我没刘兄好运么逆天的军功。要不肯定能更进一步,不过也不错了,我年纪尚轻,赚取军功,指日可待,此属其一;第二,皇上己与家父商讨了程某与公主的婚期,决定在三个月后的举行,这算是第二件喜事。”

  清河公主李敬?

  程怀亮一说起清河公主,刘远马上想到那个清秀如邻家女孩,有点刁蛮,有点任性有如自家小妹的清河公主李敬,这么年轻就嫁,果然生在帝王家,也并非是一件好事,天生就是一件极佳的政治筹码,就是李二夫妇最宠爱的李丽质,没经得她的同意,早早许配给了她的表哥长孙冲,来个亲上加亲。

  一想到那个还如初中小女生的清河公主被程怀亮那家伙压在身上,刘远想到一个词:重口味。

  年纪真是太小了,那李敬怎么算只有十一岁,当然,这会不会是先结婚,然后等她长大再圆房,这个刘远也无从考究。

  早嫁在古代算是正常,像长孙皇后,也是十二三岁就嫁与李二,刘远不是卫道士,也没有能力做这个卫道士,只能感叹一句,不过继续追问道:“程兄,你不是说是三喜的吗?现在才二喜呢。”

  程怀亮一脸骄傲地说:“你不记得我和你说过,出征前留种之事?”

  “那个,记得,程兄当时是以一敌三,长孙兄更是厉害,以一敌四呢。”刘远哪里忘记呢,现在还想起那两个家伙有气无力,像软脚蟹一般,当时给自己的印象极为深刻,没想到他们出发前,一个御了三女,一个连御四女,可以说勇不可挡呢。

  “是啊,那个钱家的女子争气,一次就珠胎暗结,这也是是我程怀亮有后了,其实不光是我,就是长孙冲,也留了后,他更厉害,四个女的,二个肚子大了,厉害。”程怀亮的语气里好像有点不服气,不光数量没长孙冲多,就是命中率,也比长孙冲差远了。

  自己是一个将军,长孙冲那时只是一个文弱书生呢。

  难怪长孙无忌那个家伙死了儿子,还是不怎么伤心,在庆功宴上有说有笑,还和刘远干了三大杯,他长子留了种,而他又不止一个儿子,估计李二和长孙皇后对他的抚恤极为丰厚吧。

  “恭喜,恭喜”刘远笑着说:“到时设宴,别忘了通知刘某一声”

  “那个绝对不会忘记”程怀亮笑着说:“刘兄,你也得加油了。”

  “一定,一定”刘远一边应一边嘀咕着,不会吧,这么快厉害的,一炮就中了,自己和那高原之花赞蒙赛玛噶公主春风了“十几度”,不会怀上吧,一想到赞蒙赛玛噶有可能拖着一个流着鼻涕的小屁孩出现在自己面前说,儿,他就是你爹,叫啊,然后崔梦瑶和杜三娘,一个拿刀一个剪,追上来要把自己哪里给卡嚓了。

  一想到这个,刘远忍不住打了一个寒颤,色字头上一把刀啊。

  “时辰到,上朝”随着太监的一声尖叫,勤政殿的大门在叫声中缓缓打开,是时候上朝了。

  一个“名”字害人不浅啊,现在天还没完全亮,高大威严的太极殿点挂着一只只灯笼,灯火通明,一个个宫女侍卫严阵以待,金执吾的威风凛凛地站在两边,静候着皇帝李二的到来。

  天还没亮就要来上朝,还要点着这么多灯笼,还真是有点奢侈。”

  众人鱼贯而入,刘远都不知站在哪时好,看到崔敬那老小子走在前面,刚想跟着上去,说什么也是未来岳父嘛,没想到程怀亮一把拉住了他。

  “刘兄,你去文官那边干嘛?”

  “那个,我不知站在哪里好。”

  “前面都没我们的位置,跟着我,老老实实就排在武官的最后面就行了。”程怀亮古道热肠地说。

  刘远闻言一喜,连忙点头。

  上朝,讲求的官位之高低,资历的深浅,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位置,不能随便逾越,那些文武百官闭着眼睛也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刘远和程怀亮官阶太低,也是李二破格,他们才有机会上朝,只能排除在最后面。

  太好了,刘远站的地方有柱粗大的殿柱,刘远现在有点累,正好靠在柱子休息。

  这时殿内己经站了二三百人之多,但是一个个都是静静地站着,就是有商量的人,也把声音压得极低,一时间,殿上的人员虽多,但是纪律非常好。

  刘远看着这个殿堂,心里感概万分,就是这个殿堂,掌管着大唐的万里河山;大唐三百六十个州府,都得接爱这里发出的每一道旨令,这里是大唐的权力最集中的地方,不夸张地说,这里的一个喷嚏,有可能引起民间一次“大地震”。

  “皇上驾到!”刚站好队不久,又一个太监大声在叫了。

  话音刚落,只见李二穿着龙袍,皇冠,正缓缓从侧门慢慢走出来。

  “参见皇上”一众文武百官连忙跪下,对李地二实施跪拜之礼。

  李二的心情不错,红光满面,一脸笑意地坐上自己的位置,然后把手轻轻摇了一下:“众卿家平身”

  “谢皇上”

  众人谢过后,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