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满唐春 作者:炮兵(起点2014-7-29vip完结)-第141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谢皇上”
众人谢过后,一个个都站了起来,而刘远也乘机站了起来。
李二拍了拍那龙位的扶手,心情有一丝激动,虽说坐上皇位快十年了,自己还是喜欢这种高高在上的感觉,拍一下这个龙座,心里就有一种很真实、很愉快的感觉:只要自己还坐在这里,那么,国家就还在自己的掌控之下,大唐就按自己设想的道路前进。
坐在这里,就是踏在人生的颠峰之上。
“诸位卿家,今日有何事启奏?”李二扫了一眼,并没有看到程怀亮和刘远,心知他们就站在了后面,也不理会,反正封赏之事不急,先把政事处理完。
众人犹豫了一下,崔敬那老小子手拿着象笏,走出自己的队列,向李二行了一礼,然后说道:“皇上,微臣有事启奏。”
“崔卿家,有事请进。”
“皇上,大明宫第一阶段己准备就绪,工匠、材料己经到位,浑天监挑好本月甘八为黄道吉日,还请皇上主持破土仪式。”工部侍郎崔敬恭恭敬敬地说禀报道。
古代修筑房子,有一套很严惩谨的工序,如选基地、定门向、动土看日子、找方位,以及上梁等等,皇帝建宫殿,更是马虎不得,挑选优秀的工匠、把材料一一准备好,这需要大量的时间准备,还要浑天监挑好良辰吉日才能行动。
筹划己久的大明宫终于破土动工了,李二闻言龙颜大悦,高兴地说:“好,朕一定准时出席。”
410论功行赏
崔敬禀告完修筑大明宫的事后,接着户部尚书崔尚又禀报户部最近的收支情况。
然后,某某官员上报某地受了灾、某御史弹劾某某官员失德等等,可以说是五花八门,因为一个封号的问题,两个御史还当场争了个面红脖子粗,像个妇人吵架一般,唠唠叨叨吵了二刻多钟都没有消停,刘远在后面听得直打瞌睡。
不知不觉,己经站了快一个时辰了,而这朝会还没有开完,刚开始刘远还兴致勃勃地听着,不过听到后面,发觉这上朝一点也不好玩,比自己想像中无聊多了,一边听,一边倚着那殿柱打着瞌睡,而程怀亮在一旁看着,也是嘿嘿笑了二下,并没有说什么。
“刘兄,刘兄”
“哟”刘远感到有人叫着自己,还有人轻轻踢了自己脚,吓得一下子清醒了过来,这时刚好听到李二正用他那浑雄、中气十足的声音在说:
“诸位爱卿,政事己了,现对出征吐蕃有功之士进行褒奖。”
终于到了正题,刘远精神一振,好像看到那乌纱帽还有大笔大笔的银子向自己飞来一般,对着一脸喜色的程怀亮点点头,以感谢刚才他提醒自己。
程怀亮三喜临门,心情一片大好,看到刘远对他点头,也给刘远报以一个灿烂的笑容。
这时一个大嗓门的太监拿着一册记录,开始大声宣读了起来:
“上元佳节,松赞干布提兵二十万,兵寇淞州,在危难之际,兵部尚书、镇蕃将军候君集,奉名率五千精锐出征吐蕃。惩吐蕃之失德,扬大唐之军威,镇蕃军由岷州出发,攻下玛沁,以轻伤五人的代价,全歼吐蕃守军五千余人,玛沁守将于勃论,当场斩杀,完美上获,攻下玛沁后。渡过黄河,转战漠北高原,三个月间,斩敌首逾十万,击杀吐蕃将领二百三十六人。其中高千户长以上高级将军二十二人,缴获牛羊、战马、财货无数。除此之外。摧毁吐蕃秘密锻造工场一个,烧毁吐蕃军粮一大批,使用反间计,引发吐蕃内乱,镇蕃军刘远所部,俘虏吐蕃公主一名。大获全胜。”
虽说很多人都知道镇蕃军此行斩获甚大,但没有这么详细的数据,文武大臣听到都喜形于色,不少人当场就忍不住交头接耳连声叫好
这就是镇蕃军的作用。吐蕃可以说是跪地求和,割地赔款,还以臣子自居,这让大唐极为满意,现在听到镇蕃军的功劳,一个个都忍不住喝了一声彩。
厉害啊,刘远都佩服这些政治家的手腕了,兵寇淞州,吐蕃的精锐己抽空大半,在漠北高原上,多是老弱之辈,用大唐的精锐对付这些人,自然是没有压力,至于斩首逾十万,那是连普通吐蕃的老百姓也算在一起,当中有没有水份,也无从考究,特别是那些缴获,数量的确不错,但是镇蕃军就是缴获也带不走,不是就地杀掉就是就地销毁,就是那些财货,多数也在被追杀中丢弃掉,并没有入库,这些没有说出来,五千虎狼之士出征,能活着回来,带上伤残的,都不足一千人,也没有提及。
典型的报喜不报忧,无论什么时候,都是官场方面的潜规则。
“好了,诸位卿家,先静一静。”李二高兴地说。
李二一发话,太极殿中群臣一下子静了下来,一个个立正、屏气凝神的,看看李二有什么话要说,特别是程怀亮,他知道下面就是论功行赏,那耳朵伸得长长的。
“诸位将士出征,浴血奋战,为大唐的的安定立下汗马功劳,自当论功行赏,朕,绝不吝啬。”李二看了看殿中的文武大臣一遍后,对着站在武官里的候君集点了点头,笑着说:“候爱卿。”
候君集闻言离开自己站着的队列,跪在地上,恭恭敬敬地说:“臣在”
“镇蕃军战功显赫,威震边陲,候爱卿为镇蕃军之首,指挥得当、用兵如神,当记头功,实在功不可没,现改封陈国公、镇蕃大将军,加封五百户,那五百户就在吐蕃割让的那里封吧,另赏黄金一万两、美女三十名、良田三百亩,以作奖励。”
“皇恩浩荡,候君集诚惶诚恐慌,万死不能报皇恩。”李二的封赏一下,不仅满朝文武哗然,就是候君集,也激动得差点要晕倒。
后面的金银美女田地,候君集并不是很看重,对他来说,征战多年,早就身家不菲,最让他心动的,是陈国公、镇蕃大将军这两个赏赐,大唐的爵位分为公、候、伯、子、男五等,在江山己定的大势下,很难再获得分封,因来贵族的好处实在太多,现在都是想着怎么削减,封的时候慎之又慎,现在李二一下子改封为陈国公,又增加了封户,那是极为大方的。
那可以世袭的。
至于那个镇蕃大将军,那是一种肯定,以前封为镇蕃将军,那是兵力少,现在改为镇蕃大镇军,也就是说,李二有心把吐蕃事务交于候君集打理,虽说吐蕃内乱,但现时来说,吐蕃的事务还是大唐的重中之重,也就意味着,候君集在军中的地位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候君集心中极为满意,果然是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置生死于度外,把脑袋挂在腰带上,果然搏出了惊人的富贵,几个月吃的苦,一朝得到超越想像的回报,能不满意吗?
至少,没有意外的话,候家几代的富贵都不是问题,唯一有点可惜的是,那封户就在吐蕃割让的那片土地,接壤吐蕃,有可能会遭受到吐蕃的攻击,不过那些是后事,李二的目的,自然是让候君集更为用心去打压吐蕃,大唐好,他也好,要是大唐不好,他的封地先遭灾。
程咬金、李靖、尉迟敬德等武将,妒忌得双眼都喷火了。
看他们的目光,肯定是在想:当初是我去就好了,谁也没有想到,那五千人,竟把吐蕃捅了一个底朝天的。
候君集归位后,李二又叫道:“赵国公安在?”
“臣在。”长孙无忌慢慢走出列,跪在地上。
“游击将军长孙冲,战功显赫,铁骨铮铮,在吐蕃打出我大唐之风骨,特别是摧毁吐蕃秘密锻造工场,断了吐蕃武器来源,当属大功一件,可惜是天妨英才,英年早逝,赵国公少了一名儿子,大唐也少了一名好儿郎,现追封长孙冲为明威将军,赠忠勇伯封号,喜闻冲儿留有血脉,若有儿子,此爵位可由遗腹子继承,另抚恤黄金三千两,良田三百亩。”李二有点伤感地封赏道。
长孙无忌连磕了三个响头,老泪纵横地说:“皇恩浩荡,老臣代冲儿谢皇上。”
什么黄金田地,对长孙无忌来说,可有可无,长孙家族,家大业大,也不差这点东西,长孙冲死后,追封明威将军,那是四品大员,就是死,也属显赫,对无心官场的长孙冲来说,也算不错了,最重要的,给了一个可给儿子继承的爵位,现在长孙冲有两个遗腹子,机率还是很大的,这绝对是皇恩浩荡了。
不过长孙无忌知道,除了有两家人的恩情、对长孙冲的愧疚,李二这么大方再送出个爵位,也与自己主动书写了退婚文书,还长乐公主李丽质自由有关系,李二这叫挑挑报李。
长孙冲只是一个游击将军,一下子边升四阶,升为从四品下明威将军,可以说是不合惯例,赏赐的田地,竟和主帅候君集相同,除此之外,还赠予可以继承的爵位,可以说是极尽宠溺,**裸的偏袒,封的时候,李二还有点担心有大臣不服,反对,不过下面一个个大臣都眼观鼻、鼻观心,没有站出来,就是向来最多意见的魏黑子,也低着头不说话,也不知是不是睡着了。
死者为大,只是一个封号刻在碑上,不浪费朝廷的俸禄,没有加重国库的负担,长孙无忌位极人臣,在百官中威信极高,长孙皇后是长孙冲的姑姑,李二是姑父,长孙冲贵为长孙家的长子,不图富贵,不畏死亡,在战场上宁死不屈,最后战死沙场,人家的长子都战死沙场了,虽说偏袒一点,但众人亦没异义。
一对死者不敬、二得罪长孙无忌,第三又引起李二的反感,这种事,就是刚直不阿的魏黑子都不干,傻瓜才做呢。
封赏完长孙冲,接着就轮到程怀亮。
令刘远吃惊的是,虽说程怀亮是李二的准女婿,但是仅从游击将军升到正五品下宁远将军,别说四品,就是五品还是五品下,不光官升得不高,就是赏也不给力,只是象征赏了黄金一百两、名剑一柄就算了事,与候君集和死去的长孙冲相比,相差甚远。
不过刘远转眼一想,马上就明白了,长孙冲的战功大,慷而战死,而程怀亮战功一般,还成为吐蕃人的俘虏,在这一点上,己经是大打折扣,现在能升二阶,己经是卖了面子给混世魔王程咬金,也看在清河公主李敬的份上了。
“刘远安在?”
随着李二的一声发问,刘远忍不住打了一个激灵:终于轮到自己了。
411赏金万斤
“微臣在”刘远连忙跑出列,学程怀亮一样,跪在地上。
现在是收获的时刻,当时让李二推上出征吐蕃的战车,一走近四个月,有几次差点小命都搭上,最期望就是这封官加爵的一刻。
原来想着升个闲官、再多赏点财物封地什么的,那就够了,不过看到候君集还有长孙冲都获了爵位,那玩意义好啊,特权多多,还有什么封户,简直就是一个小王爷,有个二三百户来供养,一生都衣食无忧了,于是,刘远的小心脏动了动,在官和财之后,还多了一个冀望:弄个爵位什么的。
做不到异性封王,做一个小候爷,那也是相当的滋润。
其实刘远也并不是奢望,虽说没有长孙冲那样显赫的背景,可是真正论起军功,光是兴谣言,惹得吐蕃旧贵族作反,吐蕃陷入内乱这一项,就是候君集也比不上,大唐分为公、候、伯、子、男五等爵位,刘远一战成名,公爵那只是做梦,候爵机率不大,不过就是弄一个伯爵或子爵,刘远也是相当的满意。
除了有封地和封户,一跃成来大唐的贵族,那也是一件不错的事情,既然改变不了规则,那么,就好好享受规则吧。
“刘卿家,离得太远了,来,上前一点。”李二笑着说道。
大极殿极大,刘远排在武官的最后面,离李二距离很远,为了表示亲切,李二特地吩咐刘远走近一点。
“遵旨”刘远也有点意外,不过还是很荣幸地向前走近。
这个刘远,皇上对他那么亲近,估计要受皇上厚赐了,殿上的大臣不少露出羡慕之色。就是刚刚受了封赏的程怀亮也有些眼红,因为皇上奖赐他时,他跪下的位置和刘远一样,可是当场李二并没有让他再走近一些,语气也没对刘远那般和蔼可亲,待遇相差很大,这就是战胜者还有被俘者的差别。
站在前列的崔敬和崔尚对视一眼,彼此眼内都是一片喜色,很明显,刘远是崔家的准女婿。最重要的,刘远己经被他那愚蠢的族人驱逐出了宗族,成了没有根的浮萍,正好被清河崔氏吸纳。
人才啊,没想到。一段错误的姻缘,竟然替清河崔氏获得一个佳婿。也就是这样。崔氏才舍得把荒狼和血刀借与刘远出征,就是回来后,也没有急着召回。
看着刚好跪在自己的旁边的刘远,崔敬心里乐得眉开眼笑,俗话说丈母娘看女婿,越看越顺眼。可是崔敬不是丈母娘,但看刘远也越看越顺心,恨不得得刘远现在跪拜的方向不是向着李二叫皇上,而是向着自己叫“岳父大人”。嗯,崔敬心里暗暗盘算着:梦瑶也到了适嫁的年龄,得抓紧时间把两孩子的婚事办了才行。
“皇上”刘远走近到三品大员中间那距离,这才又跪下。
李二点点头说:“不错,不错,天佑我大唐,把这样的英才送到朕的身边,对了,刘爱卿,那千里目带来了没有?”
啥?不封赏,还掂记着那千里目?
“带来了”刘远没法,只好从怀里拿出那个伸缩式的千里目,放在一个铺着黄色绸缎的托盘上,最后由太监呈到李二的手上。
那望远镜的原理很简单,这伸缩形望远镜的操作方法也很简单,李二很快地熟悉操作了,然后又用刘远献上的千里目把玩了一会,大呼神奇,最后才在魏黑子的劝谏下,收起了千里目,也收起了玩心,很无品地让手下拿下去,好像忘记归还给刘远似的。
刘远张张嘴,最后还是什么也没说出来。
李二笑了笑,顿了顿说:“刘爱卿的成长真是出乎朕意料,一个小小士子,转眼间就变成一个智计百出、百战百胜的将军,士别三日,真是当刮目相看啊。”
“皇上过奖了,这些只是微臣应做的”刘远很谦虚地说:“微臣入职时间还短,对军务也不熟练,也就是将士们不弃,然后运气还不错,说百胜百胜,那真是捧杀微臣了。”
“嗯”李二点点头说:“胜而不骄,这是好事。”
“谢皇上夸奖”
“朕翻看了你功劳册,功劳甚多,烧粮草、兴谣言、擒公主,这三件可作奇功,除此之外,还设伏救了长孙冲一部,事实上,在擒摧毁吐蕃秘密锻造工场,也有你的功劳,虽说你大度,全让了冲儿,但这些功劳,朕还是知道的。”李二一脸和气地说道。
啊,这些都翻出来看?
本是属于自己的功劳,最后成就了长孙冲,刘远心里多少都有一点不爽,再加上为了长孙冲的名声,刘远在峡谷设伏救长孙冲一部之事,也并没有上报,一下子少了两个功劳,本来刘远有点遗憾的,没想到李二主动翻出来,简直就是让刘远有喜出望外之感。
一是自己的功劳没有被抹杀,二是李二体恤自己,不让自己受委屈,刘远都有感动了,多好的皇上啊,真是一心为臣子着想,再说,这一再表示亲近、拉拢自己,还不停地赞自己,这不会是要重用自己,准备封自己做一名大官吧,或给予重赏,先用这些功劳来堵住那些大臣的悠悠之口。
就是一旁的崔敬,也在心里嘀咕着:这是封将拜相的节奏,还是进爵的先兆?
李二都说成这样了,刘远还能说什么呢,早就被他这贤君给感动了,连忙说道:“皇上英明。”
在这一刻,在刘远心里,李二的形象是光明的、正大的、慷慨的,绝不是以前想的那个腹黑抠索男,心里暗暗庆幸自己碰上这么一位贤君明主,心里对升官加爵之事更为期待了。
要是像历史里的那样,能封个什么万户候,那可是大发特发了。
“刘爱卿,不知你想要一些什么样的奖赏呢?”李二突然问道。
又是这句话,刘远记得初献解决吐蕃“诅咒”,再加上李二破坏自己的婚礼,问自己要什么,当时自己心头一动,就用了一种最风光的方式,替杜三娘脱了奴籍,一举牢牢俘获了杜三娘的那颗芳心,从此她对自己就死心塌地,现在再一次问自己要什么。
这是那些有权势之人的通病,把自己当成是无所不能的神,刘远真想说,我要你的王位,你答应吗?
可是,只敢想想而己,还真不敢说出来,免得他一时发飚,小命不保,刘远压下那些不现实的想法,装作一脸感激地说:“能为皇上效劳,能为大唐出力,这是微臣的应尽的臣子本份,微臣没有特别的请求,一切全凭皇上作主。”
只要李二是公平,以刘远的军功,封官加爵,那是少不了的,总不能军功多的人,得的赏比军功少的还差吧,何况李二现在龙颜大悦,对刘远不仅表示亲近,还赞赏有加,说不定,有意料之外的惊喜呢。
李二哈哈一笑,表示满意,突然一脸严肃地说:“昭武校尉刘远上前听封。”
昭武校尉?
不是晋升游击将军了吗?
刘远楞了一下,不过很快就恍然了,那游击将军是候军战在战场上封,还有没有得到正式的承认,现在李二叫自己昭武校尉,那倒也合适,刘远没觉什么,可是站在前面候君集,则是皱了一下眉头。
“微臣在”刘远的声音,坚定、有力,还透露着几分兴奋。
升官发财兼进爵,就在此刻。
李二饶有兴趣看了刘远一眼,笑着说:“三军易得,一将难求,昭武校尉刘远,忠心可嘉、能力出众,出征吐蕃,屡立奇功,现封刘远为从五品下游击将,赏金一万斤。”
一听到只封为从五品下游击将军,刘远楞了一下,这算什么意思,自己吐蕃时,候君集就己经封自己为从五品下游击将军了,那时仅仅是攻下玛沁,而渡过黄河后,兵分四路,自己领着五百人在漠北高原上纵横驰骋,斩获巨大,战功显赫,功劳是分兵前的十倍不止,就是连被俘的程怀亮,也升了二阶,升到正五品下宁远将军,自己就只升一阶?还是候君集升的。
后面的的功劳,全都浪水了?
不过一听到奖金一万斤时,刘远一下子又高兴了。
黄金一万斤,那就是十两银黄金,换成白银,那得有一百万两,一百万两啊,那是多大的一笔巨款,换作别人,估计一脸的失望,在别人眼中,官位那是最重要的,有权,自然就会有钱,但对刘远来说,这一百万两比升官好多了,要是升了官,又得带兵又得上朝,以刘远那懒散的个性,做惯乞丐懒做官。
嗯,不错,一百万两,刘远一下子把腰挺直一点,耳朵伸得长长的。
来吧,按照惯例,说完了官职、赏银,然后就是美女、田地、府第、爵位什么的,刘远心里一阵兴奋:来吧,有什么好东西,都拿来砸我吧,哥可是难得一见的人才,砸多多都要,都好都像那一万斤黄金那样给力就好了。
。。。。。。。。半响,朝堂上鸦雀无声,那李二说完那一万斤黄金后,就再没开金口了。
“大胆”一把尖如鸭嗓子的太监音响起:“还不快点谢恩?”
412崔氏兄弟
什么?这就算完了?
刘远一下子都傻眼了,那官职不值一提,没有田地,没有美女,没有爵位,自己的那些军功,就是那么的不值钱?
不光是刘远,就是满朝的文武百官,除了长孙无忌,一个个都目瞪口呆,崔敬那老小子,心想要是女儿嫁过去,都有机会做个候爵夫人,心里正高兴着,没想到风云突变,实际上军功最显赫的刘远,竟然只是象征性地升了一阶,奖了点银子,田地、爵位什么都没有,一时间竟然不知说什么好了。
“谢。。。。谢皇上”刘远无奈,只好喃喃地说。
能说什么呢,现在是王权天下,什么事,都是李二说了算,前面的示好,只是一个“陷阱”,只为场面好过一些,有点类似后世的玩游戏,说了一大堆,最后来一个“解释权归xx”,到时说横说竖,都是别人说了算。
“皇上,臣以为此举不妥,古人有云,不患寡而患不均,刘远将军所立之军功,参照前面的标准,理应获得更多,皇上亲疏有别、赏而不均,岂不是寒了有功将士之心?”刘远没有意见,但是一直刚直不阿的魏黑子再也忍不住了,当场对李二“开炮”。
明眼人都看得出,这封赏看起来很丰厚,特别是赏金一万斤,但是官阶升得很低,像田地、爵位这些直接就没有,官升得没程怀亮高,也没长孙冲那样的受宠获得爵位,作为立功最多的人,受的赏赐反而最小,正直之士自然是全忍不住跳出来替刘远抱不平。
这魏黑子挺帅的啊,刘远楞了一下。看到魏征那张严肃的黑脸,顿时觉得越看越顺眼。
嗯,真不愧是“直谏”专业户,这种事情,由他开口是最好的,李二这个抠索男,就得魏黑子这样正直之士多骂他,让他多出点血。
“皇上,理应重赏功臣”
“皇上,就军功而言。厚此薄彼之法不妥。”
萧禹和李靖也走出列,两个正直的人,同事指责李二办事不公。
“三位卿家请起,你们的心意朕己知晓”这么多重臣反对,李二不慌不忙笑着说:“不过。刘远也说了,他从军时日尚短。军中资历不足。领军经验还不够丰富,再说他年纪太小,尚未成年,升得太快,反而拨苗助长,压力过大。他的军功不会抹杀,只是他尚需磨练一番,方能委以重用,诸位爱卿一心为国。朕甚感欢喜”
“好了,此事到此为止,刘爱卿”
“臣在”
“下朝后,你随朕到御书房,朕有话对你说。”李二淡淡地说。
“遵旨”
刘远有点郁闷的拿退回刚才自己站的位置,感觉有点失落,程怀亮对刘远摇了摇头,表示他也不理解,刘远则是耸耸肩,表现自己的无奈。
这不是街边卖菜,可以讨价还价,对了,李二下朝后还让自己去御书房,也不知有什么跟自己说,是安抚自己,还是和自己谈望远镜之事,算了,到时随机应变吧,正好自己可以吐槽一番。
封赏完刘远,李二继续对有功之士进行封赏,不过刘远心事重重,甚至说有点失落,也没心听讲了,而程怀亮的情绪也不是很高,估计他是没有估算到自己被俘对李二的影响那么大,以至封赏也不给力。
朝会又说了小半个时辰,最后在一个太监的尖叫声中退朝,刘远刚跟着前面的大臣行完礼物,就有一个面白无须的太监出在刘远面前,嘻嘻一笑:“刘将军,请随咱家来吧。”
“有劳公公了。”刘远知道这个太监是给自己带路的,也不客气,跟着他就走了。
剩下的那些官员,一边聊一边往外走,回府的回府,回署的回署,各归各家,各找各妈,现在还不到午餐时间,李二自然不会让御厨准用膳食来招持的,那又得是一笔开销不是?
这么多大臣中,崔敬的心情最低落了。
他就一个宝贝女儿,这个宝贝女儿一早也就许配给刘远了,本来早就完婚的,就是出了点事,一拖再拖,再加上舍不得把唯一的女儿这么快嫁出去,现在就拖成这样,看到刘远在吐蕃这么争气,崔敬自然是喜上眉梢,面对同僚的祝贺,表现没说什么,但心内己经是乐不可滋了,本想爱女能妻凭夫贵,就是嫁出崔氏的大门,也能过得很好。
没想到,不知皇上怎么想的,刘远得的赏赐,远远低于自己的期望,别说爵位没有,就是官阶,也仅仅是晋了一阶,从六品升到五品,至少那些钱银,堂堂清河崔氏,还会差那点银子吗?
“大哥,你说皇上为什么那么做?”崔敬再也不忍不住了,一边走一边小声和崔尚说起自己的不满道。
“你是说,皇上对刘远那小子的封赏太低了?”
“是啊,别人都是升官加爵,他立的军战最多,理应受到的封赏最重,可他偏偏得不到得用,只是赏了大笔的钱财,那不是说明不重用他吗?这样真是有失公允。”崔敬有点郁闷地说。
崔尚也点头同意说:“皇上这样做,的确有些不妥,不过,我想,其中肯定有特别的原因的。”
“特别的原因?”
“是啊,三弟,你没听出来吗?”
崔敬有点不好意思地说:“刚才走神了,没有好好听,大哥,是不是你听出什么?”
“其实,你回想一下皇上的话,你就知道了。”
“哦,什么话?还请大哥不吝指教。”
崔尚笑着点点头头,压低声音说:“你记得后上在赏赐之时,说什么吗?夸刘远忠心可嘉、能力出众,一夸就夸了二样,看起来不错,但是你仔细一思索,是不是发觉少了什么?”
“有了忠心,有了能力,差的。。。。。。是德行?”崔敬出自清河崔氏,又官拜工部尚书,对官场之事非常了解,只是略一思索,马上就醒悟出来了。
“三弟果然是才思敏捷,没错,刘远那小子,年少气盛,说不得在德行方向没有把握好,这就惹下大祸。”
崔敬吓了一跳:“不会吧,他德行出了什么大事?”
崔尚感看到左右,这才压低声音说:“告示不是说,刘远生擒了吐蕃公主赞蒙赛玛噶,那女子了不起,号称吐蕃的第一美女,高原之花,她被刘远所生擒,说不定就没把持住,介中有失仪之处,就在安功宴前夕,有人目睹有吐蕃使者给皇上递送加急信件,他不走礼部,直接让皇上样阅,肯定有什么隐秘又不方便说出来之事,看来这事是不会错的了。”
“什么?”崔敬气得胡子都翘起来了:“竖子竟敢?”
自己天仙般的女儿许配给他,还放任他身边多了两个绝色女子,这本己经极为大度了,现在那么重要的关头,关系到自己女人后半辈子的幸福,这个小子竟然还操行失德,倒在一个“品行”上面。
等等,两国交战,抓到的,皆是俘虏,那是任杀任剐的,一抓到就是奴隶的了,士兵们离乡背井,精神空虚,抢几个女子享用,这只是小事,没人在意,很多将领还许诺破城后,三天之内任所欲为呢,普通的女子自然没有问题,那么能出问题的,自然是地位极高的女子,再联系一下刘远军战。
什么?这小子,抓到公主后,把她当成普通女子一样享用,玩弄吐蕃公主?
“可怒也,这个家伙,不教训一下是不行的了,竟然。。。。。竟然如此胆大妄为,有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