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满唐春 作者:炮兵(起点2014-7-29vip完结)-第13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长孙祥闻言,就一五一十把事情的经验说了一片,那李二连连点头,先放开那层助纣为虐,其它方面则做得还不错,至少,他说的和秘卫上交的报告并没有什么出入。

  长孙祥的能力只算一般,不过一个“亲”和一个“忠”,足以让他在李二眼里加足了份,把京城治安的重任交托给他。

  “哼,还算你老实”李二冷哼一声,接着冷冷地说:“你的事,晚点再跟人算帐,现在有几件要你去做。”

  “请皇上旨”

  “蜀王李愔己被朕遣去益州,省得他再在长安里为非作歹,寒了军民之心,你要看住她,三天之内,一定要让他离开长安。”

  长孙祥马上应道。

  “还有,他是去磨练,不是去享社,每人就二个侍女就好了,不必带那么多人过去。”

  “是”

  李二突然冷笑地说:“平日嘴拙的蜀王,今天的表现倒是让我感到很不一样,背后肯定人,这些人,为恐天下大乱,不好好教导愔儿,而是不学无术,以致他养成嚣张、自以为是的性格,说不定强抢民女,就是他们出的馊主意,这些人,留不得了,你看着办好了。”

  “是,皇上,微臣这就去办。”长孙祥马上应允道。

  这一次,李二再一次把自己轻轻放过。

  等长孙祥退了下去,长孙无忌知道这事己经处理得差不多了,晚上要宴请出征吐蕃有功之士,李二也得抽时间处理一下公务,于是站起来,准备告辞了。

  李二在批奏章的时候,喜欢安静,虽说长孙无忌也是一个安静的人,但他怎么也替代不了自己的妹妹长孙皇后。

  “皇上,臣还有事要处理,先行告退了。”

  “也好,国舅辛苦了,晚上记得准进入席,为出征吐蕃的有功之臣接风洗尘。”李二也不挽留,不过还是细心的提醒他说。

  长孙无忌心头一暧,连忙应道:“微臣领旨。”

  说完,长孙无忌就慢慢退了出去,可是等他刚走到门口时,门外突然冲进一个太监,差点撞到长孙无忌,可是他没有停上来道歉,而是一下子又向前走了几步,一下子跪在地上,大声地说:“皇上,有一位吐蕃信使带了加急的密信前来,请求皇上接见,他要亲手看到这信落在皇上的手上。”

  什么?

  从吐蕃来的加急信件?难道吐蕃出了什么重大的变故?

  李二一下子放下笔,而长孙无忌也撤回那迈了出去的一脚,他们都想知道,吐蕃发生了什么事,竟然这么焦急,还要亲手送到李二的手上。

  404长孙使坏

  “扎利拜见伟大的天可汗,祝天可汗身体安康,大唐国力日益强盛。”那吐蕃使者一进御书房就恭恭敬敬地下跪,不但神色恭敬,对李二还以天可汗相称。

  很快就入了附属国的角色,和以前的来使相比,多了几分恭敬。

  630年三月;西域和北部边疆各族的君长来到长安;请尊奉唐太宗为各族共同的首领“天可汗”。从此;唐太宗不仅是唐朝的皇帝;还是各民族的“天可汗”,吐蕃一直有点抵触这个称号,不愿承认,事实上,松赞干布遣使求公主不成,一怒之下兵寇淞州,就看出他的野心和狂妄,但今事不同往日,大唐找出克制“诅咒”的方法,在过去,神秘的吐蕃高地不再是大唐虎狼之师的噩梦;而现在,在大唐军队前,吐蕃只是一块漏洞百出的苦寒之地罢了。

  作为一个皇帝来说,没有什么比开疆拓土、四荑来朝、名流千古更让人向住了,吐蕃的扎利恭敬有加的样子,大大的满足李二的虚荣心,看着那吐蕃的使者也顺眼多来了。

  “平身吧”李二和颜悦色地说。

  “谢天可河。”扎利站了起来,单手放在胸前,按吐蕃的习俗给他行了一个礼。

  见的时候,先是按大唐之例,行跪拜之礼,然后再以吐蕃的礼结束,显得诚意十足。

  李二微微一点头,笑着问道:“扎利,你不是说有加急密信吗?这么急着见朕,所为何事?”

  按着常规,有事也是在朝会上求见,这样一来,有什么事。文武百官也可以参与讨论,有些事就可以当场解决,现在扎利却绕过朝会,直接求见李二,很明显,这事不是很大,就是很隐蔽,越少人知道越好。

  “天可汗,赞蒙赛玛噶公主,也就是赞普大人的亲妹妹。吐蕃最尊贵的公主,有一封密件让小人亲手交与天可汗亲启。”

  “呈”

  很快,一个太监恭恭敬敬地把带着火漆的密信双手呈给了李二。

  吐蕃公主?

  不是赞普啊,难怪不走朝堂,直接给自己送信了。这也真是奇怪,这个吐蕃公主到底想干什么?

  李二熟练地打开信。那信只有一页。还不错,写的不是吐蕃文,而是一笔清秀可人的字,字如其人,能写出这样字的女子,给李二留下一个不错的每一印象。绝不简单,李二单手持信,一边看一边拿起一旁的茶杯喝水。

  “哺。。。。。咳咳。。。。”

  李二看着看着,突然忍不住一口茶水喷了出来。因为喷得急,都呛得咳了起来。

  “皇上,你没事吧?”那太监连忙轻轻给李二揉背,而一旁留下的长孙无忌也吓了一惊,连忙上前观看。

  李二摆摆手说:“没事,没事,呛了一下没事了,好了,你们都退下吧,派人送吐蕃使者到驿站憩息,我和国舅商量一点事情。”

  “是,皇上”

  “天可汗,扎利告退。”那扎利虽说是一个吐蕃人,不过对大唐的规矩还是很熟悉,闻言也不敢多待,向李二行了一礼,跟随着大监走了出去,对他来说,信己平安送到,并且交到赞蒙赛玛噶指定的大唐天子手中,也算是完成了任务,现在要做的,就是老老实实在驿站里等候大唐的回讯即可。

  他可不敢催李二尽早回复,再说那封火漆密信里说的是什么,他也不知道。

  “皇上,发生了什么事?”当御书房里只有自己和李二两个人时,长孙无忌忍不住发问道。

  自众做了皇上,坐拥天下之后,李二把昔日在战场上的杀伐之气收敛了起来,把他的宝刀入库,良弓挂墙,说话办事,越来越王者的气派和风度,没想到此刻他看着信,竟然当着使者的面把茶水喷出来,一下子把原来严肃的气氛给打破了,显得有些不正经了。

  对李二来说,简直就是失仪,就是和李二走得很近的长孙无忌,也是第一次看到这种情况。

  李二有点头痛的揉了揉自己的额头说:“这个刘远,还真是够折腾的,让朕头痛啊。”

  什么?刘远?

  长孙无忌心里一个激灵:难道这封吐蕃的密信,竟然与刘远有关?

  “国舅,你也看看”李二把信递给长孙无忌说:“这混小子,比朕年轻时还要胡闹啊。”

  这涨小子?听起来像是骂人,其实更是一种亲近的意思,光是凭这四字,长孙无忌就知道,李二越来越爱惜刘远的才华,刘远在皇上心目中的地位越来越牢固,当然,一个有能力、没野心、又能为他所用,给他李唐打山、赚好处,谁不喜欢呢?

  长孙无忌接过来一看,一下子像被点中穴一样,揉了揉的脑门,同样有点头痛地说:“这个事情真有点难办啊。”

  这信是赞蒙赛玛噶公主亲笔所写,里面除了控诉刘远洗劫千年古刹,在生擒她后,不顾两国友谊,多次把她奸污,赞蒙赛玛噶在信中恳请天可汗,也就是李二看在两国交好的份上,一定要严惩刘远,以免影响两国的友谊。

  尼玛,这事难办了。

  “这个刘远,还真不会分个轻重,真是太令人失望了。”长孙无忌把信放在案几上,他终于明白为什么李二突然喷水了,那刘远还真够大胆的,抓到这么重要的敌国大人物,别人都是严加保护,然后再想办法怎么索取最大利益,他可好,看到别人漂亮,就是公主,也敢霸王硬上弓,说推倒就推倒,不服还不行。

  就是李二,也没有这般魄力啊。

  如果松赞干布答应割地赔款,还俯首称臣,现在那地还没正式接收,那赔付的银子还没到位,说好的进贡,一次还没收到呢,现在李二还有大唐的文武群臣心里高呼的就是“开战吧”“动手吧”,巴不得吐蕃最好就是打得元气大伤,几十年也恢复不了生机,这样大唐少了西面最大的劲敌,可以腾出手来,对付新罗和百济。

  当然,当时的情况,无远刘远做什么,众人也无可非议,因为当时仅仅的俘虏。

  问题是现在的关系有点奇怪,虽说各怀异心,但是现在大唐都要维持着和平,至少是表面的和平。

  冲动是魔鬼啊。

  “皇上,那现在怎么办?”这个关系到大唐和吐蕃的关系,就是长孙无忌,也不好随便下什么结论了。

  李二无奈地说:“一回来,先是弄了几百人来请愿,才刚刚把事件平息,现在马上出现了这件事,麻烦啊。”

  一个是吐蕃最尊贵的公主,一个是大唐刚刚凯旋而归的将军,哪个都不好处理,就是李二都头痛。

  很明显,要是不处理刘远,那么这表面的平静肯定不能长久,到时吐蕃大唐兵戎相见,这对两者来说,都不是好事,现在大唐是大兴土木,疏通河道,吐蕃战乱四起,急需平定,吐蕃公主关系太大,到时一条筋的吐蕃人吞不下这口气,来个鱼死网破,那绝对不是什么好消息。

  要是真处理了刘远,那大唐的颜面怎么办?刘远是在战时擒拿的,当时两者是敌对关系,无论干什么都无可厚非,而大唐为了树立典型,一早就把镇蕃军的功绩在各地公布,刘远现在的身份是大唐的英雄,此事大唐人尽皆知,如果不对奖赏,还对他处罚,他不是寒了天下军民之心吗?要是让人知道,这是迫于吐蕃的压力而不赏的,那不是抽李二的脸吗?

  一时间,两人都不和道怎么处理好了。

  “国舅,你向来足智多谋,你帮朕想一下,这事到底要怎么办?”李二头痛地说。

  长孙无忌眼睛转了一下,很快就有了主意。

  “皇上,此事说难办,其实也难处理,说好办,其实也不难。”

  “国舅,你话就直说吧,朕现在真是头痛死了。”李二连想都懒得想,揉着脑门说道。

  长孙无忌笑着说:“这么大的战功,罚是不可能的了,要不,我们借口他年龄尚小,不足以晋升太快,不给他升官,就把他压在游击将军的位置上即可,到时暗中多赏赐一些田地财货补偿,这样一来,就是吐蕃公主,也不好说什么了。”

  田地财货?

  李二听,牙缝直抽冷气说:“这,这个不太好吧,国舅你又不是不知,刘远所立的那些战功,每一件都是大功,现在国库用紧,疏通河道、修理官道、增建驿站、修筑大明宫,样样都是银子,而这次出征吐蕃,斩获甚多,这又是一笔巨大的开支,要是折成田地财货,这得花费多少银子啊。”

  小的战功可奖银子,可是像刘远的战功,那得赏多少银子?赏多了,国库告急,要是赏少了,也容易让将士非议,这不是李二抠门,而是确实不好办。

  战功不值钱,到时傻子才去舍命相搏呢?

  长孙无忌笑着说:“皇上,其实你一点也不用担心,你看”

  说完,把那密信中的几行字指给李二看,李二一看,先是吃了一惊,不过很快就眉开眼笑,那像子,好像捡到一百几十万巨款一般。

  405爱与自由

  “哈哈,国舅果然是朕的在膀右臂,妙,妙,此计甚妙。”听到长孙无忌的献计,李二高兴得眉开眼笑。

  长孙无忌笑着说:“皇上仁慈,一向厚侍将士,对有功之士,更是优待有加,这里需要的打赏都不少了,而事前的约定,那也是必需遵守的,刘将军这次赚大了,估计也不会太在乎那点奖金的。”

  “对,对,朕不拿他法办,这己是额外开恩了。”

  两人相付一笑,几句言语中,己经找到一个解决这个问题的最佳方法。

  刘远作梦也没想到,那个赞蒙赛玛噶对自己怨恨这么深,像被人奸污一事,别的女子都是有多密掩多密的,而她可好,敢爱敢恨,拼着声名不要,也不让刘远好过,竟然写信向李二申诉,请求他惩罚自己,刘远更猜不到的是,那长孙无忌这只老狐狸,心里一直放不下长孙冲的死,虽说不下黑手,但也有心给他添点堵。

  看着李二,长孙无忌犹豫了一下,从怀里掏出一封书信,轻轻放在案几之上,有点落寞地说:“皇上,请看这个。”

  李二惊讶地地看着长孙无忌,有点狐疑地拿起那封书信,打开一看,吃了一惊,原来一份解除婚约的文书,长孙无忌在文书写明,因长孙家的长孙冲在吐蕃战死,人都死了,自然无法再按之前的约定,结为亲家,亲上加亲,现在是主动解除婚约。

  人都死了,对方还是公主,长孙家自然要识相一点,归还长乐公主长丽质的自由。

  “唉,国舅,你说。冲儿怎么就。。。。。。”李二也说不下去了,生怕触痛长孙无忌的伤疤,于是有点后悔地说:“早知这样,就不让冲儿上战场了,此事怪朕。”

  长孙无忌连忙说:“皇上,与你无关,是冲儿想建功立业,证明给别人看,他是一个顶天立地的男子汉,是他坚持要去的。这是好事,皇上也皇后也劝过他,但是他还是坚持要去,战死沙场,马革裹尸。还好,没给长孙家丢脸。臣亦以他为傲。”

  “冲儿是好样的。朕跟他说过,允许他们投降保命,没想到冲儿死战不退,宁死不屈,是我大唐的好男儿啊”李二拍了拍有点瘦削的长孙无忌,有点动情地说:“国舅。朕欠你们一家的,实在太多了。”

  “不,不,皇上。长孙一家,在皇上的眷顾下,己是享尽富贵荣华、生活富足、锦衣玉食,微臣也算是位极人臣,皇恩浩荡,冲儿走得早,那是他福浅命薄,时也,命也,怨不得人,又怎么能怪皇上呢?”

  李二犹豫了一下,终于下定决心说:“要不,国舅再在族中选一年青才俊,闲时让他与长乐亲近亲近,我们两家亲上加亲。”

  现在看来,长孙无忌的能力和人脉还在,大唐的还离不开他这名贤臣,长孙皇后虽说不理朝政,但对长孙家没有突出之人接班感到忧虑,生怕长孙无忌一倒下,长孙家就要衰落,有心想把一名公主嫁入长孙家,多少也多一层保障,长孙皇后贤惠、长孙无忌是开国功臣、又有从龙之功,堪称李二的左右手,只是一名公主,李二哪时舍不得呢?

  长孙冲不在,那就找一个人顶替长孙冲也好。

  “不,不”长孙无忌连忙摇头说:

  “皇上,冲儿的那封信,你也看了,他死前最牵挂的,就是丽质这个孩子,他在信中最后的请求,就是让我们放手,不要给丽质任何压力,也不要乱点鸳鸯,让丽质自己寻找属于自己的幸福,这是他的遗愿,死者为大,就是我这个做父亲的,也只能迁就于他,皇上当初看到信时也答应过的了,皇上,此事不要再提了。”

  长孙冲知道难逃一死,生命的最后时刻,以血为墨,写了遗书,除了对亲人的不舍,然后最放不下的,就是他那貌美如花的未婚妻子,为此,他在信中请求,希望长孙无忌看在父子的情缘、李二看在他所立战功的份上,请他们放开长乐公主李丽质的束缚,让她寻找自己的喜欢的人,自己想要的幸福。

  李二听了,沉默了一下,收好文书,点点头说:“好的,冲儿的心意,朕己知晓,丽质的幸福,就让她自己去争取,朕以后,不再干涉她的婚事了。”

  “老臣代己故的冲儿谢皇上了。”长孙无忌有点老泪纵横地说。

  。。。。。。。。。

  夜幕刚刚降临,长安城的城门、坊门在悠扬的钟声中一一关闭,街上除了偶尔巡过的武候或步兵衙门的士兵,空无一人,辛劳了一天的百姓,吃过早饭后,也早早入睡。

  早点抱着自家的婆娘,在胡床上翻滚也好,这样还可以多省点灯油呢。

  今晚,夜幕下的长安城,最热闹莫过皇宫了。

  今晚是李二宴请大唐出征吐蕃有功之臣的大日子,为此,皇宫内张灯结彩,歌舞升平。

  候君集、刘远、程怀亮、张大强、赵福、陈平等人受邀进入皇宫,接受李二为他们举办的欢迎晚宴,就是那个普通的士兵王强,他在出征吐蕃时被敌人砍断了一只手,然后被蜀王一脚踢翻在地,给李二夫妇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不知是不是安抚他,这次也破格受邀进宫与李二一起用安歇。

  “哗,原来皇宫是这漂亮的。”、

  “对啊,你看那宫灯,那点着蜡烛有小孩子的手臂那么粗呢”

  “就是,就是,你们看到了吗?那扇屏风真是太精美了。”

  “脚上踏着的,那是白玉啊。”

  “我的乖乖,刚才我看到那池里有一只龟,脸盆那么粗呢。”

  “那些站着的宫女,一个个都像花一样漂亮”

  “嗯,像仙女一样,这里真是漂亮,好像仙境一般”

  众人在前面那太监的带领下往前走,绝大多数的人还是第一次来到皇宫,倍感激动,新鲜,他们一边看,一边好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左看右看,那皇宫五步一景,十步一变,把他们的眼都看花了:那一盏盏漂亮的宫灯,把皇宫照得光如白昼,那一条条的柱梁,雕梁画栋,景致精益求精、摆设件件考究、装潢美轮美奂,奢华中彰显着高贵,高贵中透着大气,大气中暗隐着低调,就是一个个宫女,在烛光的照耀下,也是极尽妩媚迷人。

  不少从吐蕃来的英雄,不少人都看得呆住了,好像土包子进城一般,都有点不知所措,就是走路的时候,也是小心翼翼,生怕走错了路,撞坏了里面的东西。

  当然,像候君集、刘远还有程怀亮这几个,己经多次来过皇宫,对此也没什么大惊小怪,候君集自持是名将的身份,一个人走在面前,而程怀亮则是一边走,一边和刘远交头接耳。

  “刘兄,怎么你一点兴奋也没有?”

  刘远笑着说:“既来之,则安之,来了就来了,也没什么好兴奋的。”

  “那么多宫女对你笑,你却视若无睹的?哦,对了,忘了你府上还有几位国色天香的绝世佳人了,啧啧,在吐蕃之时,听说你好像不近女色的,原来不知不觉中,收了这么多美女在府上呢。”

  “哪里,程兄说笑了,现在人人都知程兄桃花运旺,清河公主秀外慧中,是长安少有的美女,公主出马,一个顶十,程兄难道还不满足?”

  嘻嘻,程怀亮一边傻笑一边不好意思的挠着头说:“刘兄,你真会说话,你未过门的崔家女子,也是士族之首清河崔氏的世家小姐、工部尚书之独女,你的也不差啊。”

  说完,两人相付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406园中设宴

  “刘兄,你此行斩获甚多,你说皇上会封你什么官呢?”程怀亮是一个闲不住的人,只是沉默了一小会,突然开腔问道。

  把脑袋挂在马上,在漠北高原上纵横驰骋,英勇杀敌,追求的自然赫赫的战功,然后用赫赫的战功,换取功名利禄,在青云之路上更进一步,谁不想身穿紫袍、骑着高头大马,衣锦还乡、光耀门楣呢?

  刘远摇了摇头说“这个不知道,不怕程兄笑话,刘某这叫半路出家,很多军中之事都不知,更别说怎么计算军功了,就是那么官职,也是一知半解,程兄不同,将军后人,自小就对军中之事知之甚详,此事还想向程兄请教呢。”

  “哈哈哈,好说,好说。”程怀亮拍着胸口说:“既然刘兄开口了,那我就讲解一下,我大唐晋升主要靠的就是战功,到时也可以给你推算一下,你可以晋升到什么位置。”

  “善,那刘某就洗耳恭听。”

  “咳咳”程怀亮这干咳二下,然后开始介绍道:“我大唐的武职官阶大约分为三十一级,第一级是从一品骠骑大将军,第二级是正二品辅国大将军、第三阶是从二品镇军大将军,第四阶是正三品上冠军大将军、怀化大将军,一直排下去,第三十一阶是从九品下陪戎副尉、归德执戟长上,刘兄原来正六品上昭武校尉,在三十一阶中排在第十六位”

  “但是刘兄刚入吐蕃就立了大功,候将军当场封你为从五品下游击将军,这算是升了一阶,位于第十五级,刘兄在吐蕃腹地大显神威,烧粮草、兴谣言、生擒公主。这功劳一件比一件大,更别说斩首众多,这个真不好算,依我看,连升三阶,那己经是保守的奖赏了,十五阶再进三阶,不得了,那是正五品上定远将军,刘兄可以增添了几个新的记录了。”

  刘远好奇地说:“记录?什么记录?”

  程怀亮笑着说:“别的就不说了。刘兄未没行成人之礼,就己经官居正五吕,任定远将军,程某书读得不多,不知前朝可有先例。不过前朝和大唐,还真是鲜见。第二个记录是。刘兄从入伍到现在不足一年,官阶从无品到第十二品,简直就是芝麻开花节节高,升迁之快,可以说超乎想像。”

  “现在说这些,言之过早。还没影呢。”

  “放心,肯定跑不了的,连升三阶,那是最保守的估计。要是皇上一高兴,说不定,一下子就是四品高官,那更了不得,估计大唐刘兄也是独一份了,前途不可限量啊。”程怀亮有点妒忌地说。

  出征吐蕃,程怀亮并不甘心做一个打酱油的,事前也做了精心的准备,进入吐蕃的也主动出击,寻找战机,兵力损耗完了,就大量收编新兵,前后收编之人,少说也在五千之数,效果也是很明显的,在战功册上,添了一笔又一笔的华丽记录,程怀亮又注了不少水分,可是,和刘远的一比,还是逊色多了。

  人比人得掉,货比货得扔啊。

  刘远笑着拍了拍程怀亮的肩膀说:“程兄言重了,你有做大将军的父亲,很快又要迎娶清河公主,做了皇上的女婿,走到哪里都有人照应,自然会是委以重任,你的前程才是不可限量,他日还要程兄多多关照了。”

  “哈哈,好说,好说。”程怀亮闻言心中一乐,连忙谦虚道,刚才对刘远的那一丝妒忌,一下了就扔到九霄云外了。

  两人有说有笑,很快,一众将士就在一名太监的带领下,来到了这次庆功宴的举办地,皇宫的御花园。

  用李二的说法,在皇宫中摆,显得有些严肃、不太自由,不合那些豪气冲天的将士,于是,就安排在御花园里设宴。

  真是香!

  刘远进了几次宫,但都没能好好地观赏,这御花园,也是第一次来,远远就闻到一股奇特的花香,应该不止一种花,而是几种花混合起来的香味,很好闻,闻了给一种心旷神怡的感觉,刘远也分辨不出,估计都是一些奇花异草。

  从火光来看,那御花园布置得极为精美,奇花异石、珍禽异兽,琼台楼阁,在能工巧臣的布置下,设计得非常漂亮,精美,就是一株小小的树木,也打理得很好,真不愧是皇家园木。

  此时的御花园,己成了一个欢乐的海洋,在那漂亮而又宽大的长亭里,一早就的摆了六大桌,远远就闻到饭菜的香味,一坛坛宫中佳酿,己摆在桌上,除了酒菜,还有一些难得一见果品,在长亭的不远的空地上,十几只肥羊在篝火的炙烤下,滋滋的冒着油花,一滴滴在那火堆上,发出滋滋的声响,那一只只烤得焦黄喷香的肥羊,晚风一吹,那种香味往一众将士的鼻子时钻,引得众将士口水直流。

  细看那羊,羊肚子缝有细线,不用说,大唐的顶级厨师们,正在烹制达官贵人最喜欢的名菜:浑羊殃忽。

  “啊,那羊烤得好香啊,不过在吐蕃几个月,天天吃羊,我都吃得要吐了。”赵福有点可惜地说。

  刘远一行的活动区域大多漠北高原,那里是吐蕃的“肉大仓”,畜牧业发达,镇蕃军出发前,只带了几天的粮草,其它的,都是就地补给,那些牛羊都吃得想吐,赵福无聊之下,还搞什么百牛鞭宴,百羊鞭汤这些,现在看到又在烤羊,忍不住说了出来。

  龙肉吃多了,也会腻啊。

  “那不是烤羊,那是一道名菜,叫浑羊殁忽,在羊的肚子里放上肥鹅,肥鹅的肚子里先清理干净,填充了各式的香料,然后缝好,放在火上面烤,等烤熟后,羊赏给那些下人吃,我们只吃羊肚子里的肥鹅,那是天下一等一的美味,一会上菜的,记得动作快些,也不要把舌头都咽下肚子里了。”刘远笑着给他解释道。

  “啊,这,这太浪费吧”赵福舔了舔舌头说:“将军说得我口水都流了,嗯,一会得多吃二块才行。”

  刘远笑而不语。

  “好了,精神点,皇上和皇后过来了。”刘远看到穿着龙袍的李二还有长孙皇后身穿凤冠霞帔走了过来,连忙提醒道。

  实际上,除了李二夫妇,尉迟敬德、程咬金、陈叔宝、萧禹、魏征等朝中重臣有出席,显得非常隆重,刘远甚至看到崔家的崔尚和崔敬也位列其中,崔敬看到刘远,嘴角露出笑意,而崔尚对刘远轻轻点了点头,以示鼓劢。

  看样子,六部尚书也有份出席。

  “臣候君集参见皇上,参见皇后娘娘”走在前面的候君集看到李二夫妇走过来,连忙单膝跪下,以军礼的形式给二人行了一个礼。

  今晚是将士的庆功宴,一个个都穿铠甲赴宴,不过为了方便,像绑脚、保护关节的那些绑甲己解下来,方便从将士活动。

  “参见皇上!”

  “参见皇后娘娘”众人也着候君集大声叫了起来。

  李二笑着扶起候君集,一脸感概地说:“候爱卿亲苦了,黑了,人也清减了,快快请起,今晚你我二人一定要好好喝上二杯。”

  “微臣一定奉倍到底。”候君集喜出望外,连忙答应道。

  “诸位将士请起,今晚是属于你们的应功宴,千别不要拘礼,来,来,都平身。”李二哈哈一笑,让众将士平身。

  长孙皇后也笑着说:“时间刚刚好,诸位请入席吧,不然那饭茶凉了。”

  于是,众人就在太监的安排和带领下,一一坐在一早就己经分好的座位上,刘远的位置不错,和李二、程咬金、候君集等人坐在同一桌,算是坐了一个首席,而长崔尚和崔敬那老小子,只能坐在第二张桌上,那算是“次席”,待遇有别呢。

  最令刘远吃惊的是,那长乐公主出席了,和几个皇子坐在一桌上,穿着一袭雪白长裙,脸色有点不好,不过美女就是美女,虽说状态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