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地主婆的红火日子-第5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方氏闻言竟然厚颜无耻的接了句:“还有我们眼下住的这栋大院子啊!大哥您怎么把这几间屋子给忘了?”

方氏此话一出,大房一家都一脸惊讶的看向方氏,似乎她先前说的不是人话而是什么让人难懂的语言般,就连杨二柱都因方氏的话而呆怔在原地,回过神来后赶忙上前扯了方氏一把:“你在胡说什么呢?!”

“我哪里胡说了?我们眼下住的这座大院子本来就还没分啊!”

杨二柱还未开口、鱼儿就一脸愤然的说道:“这房子又不是阿公留给我们的,凭什么要分?”

林三娘自是不希望自己这一房人被二房的人占去便宜,因此很快就出声给鱼儿帮腔:“哟,这脸皮儿厚的人我是见过不少,可却从没见过脸皮厚成这样的人!连我这新嫁进门的媳妇儿都知道这座大院子是怎么来的,难道婶娘您还会不知道?”

林三娘的话让方氏顿时有些心虚,但一想到把房子争个一、两间到手可就是占了大便宜,方氏当下就毫不示弱的瞪了林三娘一眼、装傻说道:“不管这房子是怎么来的,只要它是大哥在阿爹还健在的时候买的,那它便是我们杨家的产业……”

方氏那副无耻的嘴脸气得刘氏差点冲上前煽她一巴掌,鱼儿怕刘氏真煽了杨大柱和杨二柱几十年的兄弟情马上就没了,于是鱼儿一边拉住刘氏劝她不要动气,一边不动声色的同方氏周旋起来:“婶娘这话可就说得有些不对了,这院子虽说是我们大房在阿公还在时买的,可却不是拿公帐上的银子买的……”

“既然这院子不是拿公帐上的银子买的,那眼下自是不用拿出来分了,这是我们大房一家的物事!先前分的那些物事我们大房已是吃了不少亏了,婶娘您若是坚持要分我们眼下住的这座院子,那闹到最后指不定连先前分好的那些物事都得重新分一遍!”

鱼儿最后一句话说得斩钉截铁的,借着这语气把大房一家的态度表现得十分清楚,让方氏最好是乖乖的打消占房的念头、别再纠缠下去了,否则连先前那点好处二房都得不去。

但先前的那点便宜、和房子这个大便宜比起来可是差远了,这一点方氏又岂会不明白?况且方氏提出要分家,冲的就是眼下杨家一家人住的这座大院子……

而这方氏既然敢开口要房子、自是早早就想好了对应的法子,因此鱼儿话一说完方氏不但不懂得反省,还立马就大着嗓门说道:“你们别拿话来吓唬我,我早就同人打听过了,晓得只要双亲有一方健在且家里还未分家,那子女就不得有私藏的产业……”

原来方氏为了霸占杨家大房的房子,早早就四下打听过一些分家的规矩,可以说是为这次分家做足了准备。说来这方氏也是走了狗屎运,竟凑巧从城里一位老秀才口里打听到了“父在子不立”这个规矩,因此一谈到房子这件事、方氏就一直咬着这个规矩不放。

“大哥、大嫂,我说的这个规矩你们也都听说过吧?既然这座院子是大哥在阿爹还健在时买下的,那按照父还在、子就不能置办产业的规矩,这座院子当时可就得算到阿爹的名下,大哥您可不能私藏下来……”

方氏先是说了一大堆歪理,最后才得意洋洋的说道:“既然这座院子得归到阿爹的名下,那我们二房要求把这几间屋子拿出来分,也是于情于理不是?”

鱼儿等人没料到方氏会搬出这个规矩来,一时也找不出话来反驳、只能暗自着急,最终还是林三娘展现了泼辣本色、当下就用比方氏还大上一倍的嗓门回敬了方氏一句……

“婶娘你说的那什么规矩我可没听过!我只知道老爷子还在时,曾经说过这房子是我公爹一人出钱买下的、今后只归我们大房一家所有,日后分家时不必算进去!”

杨老爷子的确是有说过这样的话,但却是在一次大家闲聊时随意说起的,后来也没再同杨大柱和杨二柱提过。因此方氏早就当这话杨老爷子没说过了,就算她心里记得杨老爷子的确曾经说过这样的话,眼下方氏也没打算照办。

因此方氏很快就一边装傻、一边大声的同林三娘嚷嚷起来:“老三媳妇儿,你可不能为了不把房子拿出来分就胡乱说话!老爷子什么时候说过这样的话?我怎么一点都不知道?!老爷子可是走得有些突然,我只知道他什么话都没留下就走了!”

这林三娘也不是什么省油的灯,且早因方氏先前在刘氏面前说自己的坏话而心存不满,于是当下就拿出她的胆大和泼辣、同方氏大吵了一架。这林三娘其实也没占住什么理儿,而是故意学着方氏厚脸皮、胡乱的扯出一些话来同方氏胡搅蛮缠的一顿……

而这平日里只有方氏同别人胡搅蛮缠的份、从没她被人胡搅蛮缠的份,因此她一时有些反应不过来,以前那些对付正常、要脸面的人的法子,使在林三娘身上却是一点都不奏效,因为林三娘可以比方氏还更不把脸面当一回事。

这林三娘一胡搅蛮缠,方氏再拿什么规矩来威胁鱼儿一家也没用了,毕竟杨大柱夫妇纵容林三娘出面对付方氏、便算是决定不同方氏讲道理了。反正这方氏从头到尾就没讲过道理,房子一事明明是一件两房人都心知肚明的事儿,可方氏却硬是能搬出一堆歪理出来、厚颜无耻的把事实给扭曲了。

而方氏见大家都不讲道理了,最终索性心一横耍起赖、撒起泼来:“反正这屋子得按照规矩来分,你们大房一家休想独占了去!”

鱼儿一听这话当下就怒骂了方氏一顿:“婶娘你都这么大岁数了,怎就不知道人是要脸面的呢?什么叫‘你们大房一家休想独占了去’?这几间屋子本就是我们大房一家的,哪来什么独占不独占的破事?”

“你们眼下住的几间屋子,是我阿爹当日念及兄弟之情,借给你们住的!这一点请婶娘你分清楚好不?你们只是借住在我们家的屋子里!”

这二房的人可没人同方氏一条心,杨二郎和杨五郎见自己的阿母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说出那样厚颜无耻的话来,再一听鱼儿说的那番话,当下就觉得无地自容、主动带着各自的媳妇儿躲开了。

这杨二郎和杨五郎都是明白事理的人,他们见方氏这般胡搅蛮缠、倒是想出言劝一劝方氏。可“为人子女不可言父母之过”,这方氏就是做得再过分、杨二郎和杨五郎也不敢多说什么,况且他们就是说了方氏也不见得会听……

因此杨二郎和杨五郎最终选择躲得远远的,免得日后见了杨大柱一家抬不起头来,也借着这样的方式来向大房一家表明他们的态度。

而杨二柱是唯一有资格劝说方氏的人了,他也在一旁拉了方氏好几回、说了她好几句了,可方氏今儿是打定主意要把屋子给争到手,因此无论杨二柱说什么、做什么,方氏都不予理睬、只一意孤行的坚持到底。

而鱼儿说出来的那番话虽然是在骂方氏厚颜无耻,但杨二柱听了心里却越发的愧疚,觉得杨大柱念及兄弟之情把屋子借给他们二房一家住,但到头来事情却变成了这样,方氏不但不知道感恩还硬是要把屋子抢去……

这让杨二柱今后如何面对杨大柱?面对刘氏和鱼儿兄妹?

因此杨二柱见方氏越说越不像话,当下就加重力道狠狠的拉了她一把,同时再一次粗着嗓子训了方氏一顿:“你别再打这座院子的主意了行不?这房子怎么来的我们心里不是都一清二楚吗?这房子不是阿爹留下来的物事,我们不该争!”

“杨二柱你给我闪一边去!你不想争我一人来争!你也不想想这房子不争,你就只能带着你的儿子、媳妇儿和孙子回到船上去住!那一条船能住得下我们眼下这些人吗?”

方氏说完还不忘恶狠狠的瞪了杨二柱一眼,随后也不再理会杨二柱了,而是直接冲到堂屋外头的那块平地上、身子一弯就躺了下来,方氏躺下后大声的冲杨大柱夫妇说道:“大哥、大嫂,你们要是不同意按照规矩把这几间屋子拿出来分,那我就一直躺在这儿不起来!”

鱼儿一家听了方氏这话不由面面相窥,似乎没料到方氏除了自私自利、厚颜无耻外,还能没皮没脸到这个程度!她就这样横躺在堂屋外头不走,被人看到像什么话?

第六十八章     分家(三)

这杨大柱和杨大郎几人都是大老爷们、最是不能拉下脸面来,因此方氏没皮没脸的同他们闹起来、他们自是无法同方氏多说些什么。而鱼儿和刘氏虽然平日里算是同方氏吵得最多的人,可这方氏真是没皮没脸的耍起赖来、鱼儿和方氏还真是不知道该如何对付她……

总不能让鱼儿和方氏比无赖,方氏躺在堂屋外头不起来、鱼儿就躺到二房住的屋子外头不起来吧?

而这李二娘打小就在城里的长大,她周围的人虽然会使些小手段明争暗斗,但说到底却都是些爱脸面的人,李二娘对付那些喜欢勾心斗角的人有法子、但对付方氏这种没皮没脸的人,她可是一点法子都没。

一时间大家伙儿都有点“秀才遇到兵有理讲不清”的感觉,且这方氏可是比那蛮不讲理的兵还要无赖几分……

倒是这林三娘因成长环境的问题、性子同寻常人有着较大的不同,加上林三娘一向是个胆儿极大、什么都不会顾及的主儿,处理起事情来也有着自己独特的一套方法。

因此就在鱼儿等人都面面相窥、不知所措时,林三娘先是冲鱼儿等人使了个眼色、随后懒洋洋的往前站了几步,一边抬脚踢了踢还赖在地上不起来的方氏、一边笑嘻嘻的说道:“婶娘,您若是执意要躺在这儿,那叔叔身边可就空了个位置喽!你们家的床少了半边可就不大好了……”

林三娘只笑嘻嘻的说了这么一句,方氏当下就从地上坐了起来,一脸警惕的盯着林三娘问了句:“老三媳妇儿,你说这话是什么意思?你想干什么?”

林三娘见方氏突然坐了起来、便知道她心里对自己的“坏名声”很是顾及,于是笑容越发的娇媚灿烂起来,一边似有似无的扫了杨二柱一眼、一边继续笑嘻嘻的同方氏说道:“我这个晚辈能干什么?我只是想提醒婶娘您一句,别光顾着躺在这儿不走耍赖,反倒把叔叔身边的位置给空了出来,让别人有了躺到叔叔身边的机会……”

林三娘说完这句话便故意不再多说、把这话里的意思留给方氏自个儿去想歪,只扭着腰肢慢慢的从杨二柱的身边经过、风情万种的回到了杨三郎的身边。而单纯老实的杨二柱似乎无法明白、林三娘怎么突然说了这有些轻浮的话儿,目光更是因心里的疑惑而下意识的随着林三娘移动,一直到林三娘回到杨三郎的身边了、杨二柱也还没回过神来。

而一旁的方氏听了林三娘的话后、早就一脸警惕的盯着杨二柱,见了杨二柱那样子、再想想林三娘没嫁进杨家前的行事作风,当下就误以为杨二柱是被林三娘给勾了魂,于是方氏马上就认为这林三娘有勾引杨二柱的心思。

于是方氏以小人之心度君子腹后,马上就一骨碌的从地上爬了起来,一边紧紧的拉着杨二柱的胳膊,一边大声嚷嚷道:“我就算不躺在这儿了,这几间屋子也还是得拿出来分!否则我们二房一家就不答应分家,我们两家就一直这样耗下去。”

方氏说着脸上又有了得意的神色,边把杨二柱挡在身后边说道:“反正眼下我们已经住到了这几间屋子里头,这家若是不按照规矩分、我们就是继续住下去也不亏……”

而鱼儿等人见方氏不再坚持要躺在堂屋外头了、都下意识的松了一口气,且鱼儿见方氏不耍赖了也就能用正常的方法对方她了,当下就开口说道:“分不分不是婶娘您说的算的,只要我们把老族长和里正请来,这家不分也得分!”

方氏闻言不甘示弱的回了句:“你就是把老族长和里正请来,他们也得按着规矩来分!这屋子我们是要定了!”

鱼儿才不会被方氏的这番话给吓唬住,马上就伶牙俐齿的顶了她一句:“是吗?婶娘就这么有信心能把我们的屋子占去?那好,那我们就等老族长和里正来了,再重新商讨一遍分家之事吧!”

鱼儿说着就不再理会方氏,一边把刘氏往屋里扶一边对杨大柱说道:“阿爹,这里正和老族长一时半会儿也没那么快赶到,我们还是到屋里头等着。”

“嗯,我们进去等。”杨大柱说完便带头往屋里走去,而鱼儿等人也先后进了堂屋。

站在外头的方氏见了毫不示弱、故意大声的冲杨二柱嚷嚷道:“当家的,我们也到堂屋里坐着等,免得里正和老族长来了被他们抢先讨好了去,分起家来对我们不利!”

方氏说完就使劲的把杨二柱往堂屋里拉,但杨二柱却死活不肯进去只肯蹲在堂屋外,方氏最终无奈只能自个儿进了堂屋寻了一角坐下,眼珠子更是一刻不停的盯着门外看、似乎生怕里正和老族长来了她没瞧见。

而两房人先前已经为了房子的事吵闹成那样了,眼下再同坐一屋时自然也都是彼此都冷眼相待、没人愿意再开口同对方说话。

倒是蹲在屋外的杨二柱看着屋内的情形、有心说些什么话来缓和气氛,但他见了杨大柱和刘氏那阴沉的脸色后,最终也只能把到了嘴边的话咽了回去,也深知方氏这么一闹、他和杨大柱的兄弟情已然受到了损害。

而两房人相对无言了大约一刻钟后,杨四郎终于把里正和老族长给请到了杨家,这里正和老族长一进门、方氏就抢先迎了上去,抢在大房一家前头同老族长套起近乎来:“老族长您来了啊,快,快请到屋里坐。”

没想到老族长却理都不理方氏、径直越过她独自往堂屋里走去,一见到被方氏挡在后面的鱼儿、当下就展露出和蔼的笑容:“八娘子,来,扶杨阿公一把。”

鱼儿闻言马上冲老族长甜甜一笑,边细心的将老族长往屋里搀、边乖巧的应道:“杨阿公您小心门槛儿……”

这闽南一带的人管自个儿的亲祖父喊“阿公”,管岁数大的老人家也喊“阿公”、只在前头加个姓来同自家的亲祖父做区分。

而老族长很快就在鱼儿的搀扶下、坐到了堂屋里左边的主位,随后被杨大柱迎进来的里正则坐到了右边的主位,杨大柱则坐在了老族长的下首,紧跟着他坐的是刘氏、随后才是鱼儿兄妹等人,而杨二柱和方氏则坐到了里正的下首。

待大家伙儿都坐定了,德高望重的老族长才开口说道:“听说你们两兄弟要分家?”

杨大柱十分尊敬老族长,因此答话时语气里也多了几分恭敬:“是,我们两兄弟的父亲去世已经满百日了,加上两家的小子也都成了亲有了儿子了,是该分开来单独过日子了。”

杨大柱这番话说的合情合理、老族长听了后轻轻的点了点头,道:“大柱和二柱连孙子都有了,是该分家单过了。”

这里正虽然算是官方的代表,但他的年纪却比老族长要小上许多,因此他也十分尊重老族长,见老族长开口表了态才敢开口接着往下说道:“既然老族长也认为你们两兄弟该分家了,那你们就把家里的产业都报上来,我们这就开始分吧!”

杨大柱闻言马上把先前拿出来分家的物事再一一列了出来,物事都列出来后,杨大柱便当着老族长和里正的面、把物事的分法重新说了一遍。而老族长和里正听了则连连点头,最终在老族长的授意下由里正开口说出了结论……

“我和老族长都觉得,大柱先前说的分法合情合理、还算是公平,”里正说着顿了顿,转而看向杨二柱、问道:“二柱,你阿爹留下的那些物事按你大哥说的这样分,你可有什么意见?”

杨二柱闻言立马答道:“没,我什么意见都没。”

“没意见那就这样分了,我这就替你们两房人立个字据为证。”

里正说着就让杨大柱替他准备笔墨纸砚,而方氏此时也终于逮到机会开口了:“慢着!里正您不必急着帮我们两房人写字据,我们阿爹留下的物事还有一样没分……”

“什么物事?”里正问道。

“就是我们两房人眼下住的这座大院子……”

于是方氏便开始滔滔不绝的讲了起来,把鱼儿当时是如何获得采珠人的馈赠、这房子当时又是怎么买的,以及她打探到的那个“父在子不立”的规矩,一五一十的同里正和老族长讲了一遍。方氏讲到最后自然也把两房之间的矛盾都给抖了出来,并强烈要求里正和老族长替他们二房一家做主。

而方氏把事情原原本本的讲了一遍后,里正当下就觉得有些犯难了,就连原本有些偏向大房一家的老族长、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替杨大柱一家讲话。毕竟这方氏说的那个规矩一点都没错,若真是按照那个规矩来分,那眼下杨家两房人住的房子、还真是得拿出来平分。

但另一方面,这房子是鱼儿受到采珠人的馈赠、继而才能有珍珠拿去典当成银子买房子,按理说这房子不是从公帐里拿出银子来买的、自是可以不必算到公帐里去。且杨大柱一家还说杨老爷子在世时,曾经说过这房子不必归公中所有……

只是,杨老爷子眼下已经不在了,就算是老族长和里正相信杨大柱没说谎,可也无法向杨老爷子求证啊!

第六十九章     杀手锏

方氏见一直帮着大房一家的老族长说不出话来了,当下便以为自己彻彻底底的占了上风,很快就一脸得意的说道:“我早说我们二房占了个‘理’字,大哥、大嫂你们偏偏不相信,非得请老族长和里正再来帮着分一回家……”

“眼下把他们两位请来了,不照样的照着我先前说的规矩分吗?早知道一定得这样分,大哥、大嫂你们先前就得爽快些,老族长和里正一来就请他们立字据、眼下事情也肯定早就办完了!”

方氏见鱼儿一家都答不上话来、心里越发感到得意,当下就出言逼了里正和老族长一句:“老族长、里正,既然我们家的情况你们都一一知晓了,那就赶紧替我们二房一家说句公道话儿,说说眼下我们两房人住的这座院子究竟该不该拿出来分……”

老族长和里正见方氏逼着他们表态、当下脸色变得有些为难,先前打算替杨家两房人立字据的里正、一时间说话也变得有些支吾:“这……这……”

里正的支吾让方氏听了心里有些不悦,嘴上立刻得理不饶人的再逼了里正一句:“这什么这?这房子该不该分也就一句话儿的事儿,里正您就按照历来的规矩说句公道话儿,这有什么可为难的?”

里正也不傻、很快就把这个皮球踢回给杨大柱:“大柱,你看这事眼下该怎么办?你们两房人各执一词、各自说的也都有道理,有些事还涉及到杨老爷子生前的嘱咐,这让我一个外人如何替你们做定夺?”

杨大柱也明白里正和老族长的为难之处,一时间也不知该如何回答,也想不出什么话来把方氏提的那个规矩扳倒。于是事情再度陷入了双方僵持的局面,且这一次局面对鱼儿一家十分不利,让鱼儿在一旁看了忍不住暗暗着急起来。

而就在大房一家都为此事犯愁时、方氏因占了上风而得意洋洋时,刘氏突然站了出来、开口对老族长和里正说道:“老族长和里正不必犯愁,就按照先前说的那样来立字据就好,这座院子不必考虑在内。”

里正闻言脸上满是不解、问道:“这座院子不拿出来分,得二房一家同意才行,你们大房一家说了不算。”

刘氏闻言脸上神色未变、只从身上掏出了一纸地契,展开后边拿给里正过目、边一字一句的说道:“眼下我们两房人住的这座院子、乃是我嫁到杨家时从娘家带过来的嫁妆,这张地契上也清清楚楚的写着我的名字,不信老族长和里正可以仔细瞧瞧。”

老族长和里正闻言自是拿起刘氏拿出来的那纸地契、细细的查看起来,很快里正就点头说道:“没错,是这座院子所在之地的地契,上头地契所有人那一栏上写的也是大柱媳妇的名字……”

里正细细的看过刘氏拿出来的地契后、心里也马上有了底儿了,仔细的斟酌一番后很快就摇头晃脑的说了一通文绉绉的话语:“既然大柱媳妇儿你说这座院子是你的陪嫁,那按照我朝律法的规定、这夫家是没有权利处置妇人嫁妆的,且妇人嫁妆也只归她一人所有……”

原来在北宋,女子对自己的嫁妆有着绝对的处置权,且当朝律法名言规定,若是女子不同意、夫家不得动用她的嫁妆,女子愿意把嫁妆拿出来补贴夫家就拿出来、若是不愿意拿出去夫家不得强占了去,否则被强占了嫁妆的女子可以将夫家告到官府去。

也就是说北宋女子的陪嫁物事,只要她本人不允许谁也动不了,这条规矩可以凌驾在一切规矩之上,哪怕是嫁为人妇的女子死了,倘若她膝下没有一儿半女、也没明言将嫁妆留给夫家,那那份嫁妆夫家还得乖乖的送回女方的娘家,否则女方的娘家人是可以上门前来索要的。

因此刘氏既然说眼下杨家两房人住的院子乃是她的嫁妆、且还拿出了地契作为证据,那可以说是给了里正一个解决杨家两房人分家纠纷的好办法。因此里正自是聪明的不再提什么鱼儿受赠珍珠、典当珍珠买房的事儿,而是直接顺着刘氏的话做出了最公平的决定……

“既然这座院子是大柱媳妇的嫁妆,那自是不必拿出来平分了,”里正话说到一半抬眼看向了杨二柱和方氏,道:“那就按先前大柱说的分法立字据了,房子一事你们就不要再提了,二柱这个当小叔子怎么能要求分大嫂的陪嫁之物?”

这杨二柱已因分家一事不敢在杨大柱面前抬起头来了,眼下再被里正这么隐晦一指责、当就就愧疚得面红耳赤,也没再往别处多想、直接连连说道:“就按大哥先前说的那样分吧,麻烦里正大人替我们两房人立字据为证,我们二房什么意见都没了。”

里正闻言一脸满意的点了点头,随后故意不再过问方氏的意思、直接让杨大柱备文房四宝去了,打算赶紧把字据立了让杨大柱和杨二柱按上红手印儿、好早点将此事给了解了。

而这方氏却不像杨二柱那样只一心想着快点把家给分了,且这么多年来杨家一直是个什么样的状况、方氏心里自是一清二楚,她更是十分清楚这刘氏嫁到杨家带来的那些嫁妆,早在杨家穷得揭不开锅时、刘氏就把能变卖换钱的都变卖了,哪还有可能有余钱去买这么一座大院子?

因此方氏从“嫁妆”一事中回过神来后,当场就扯开嗓门大声嚷嚷道:“不可能!眼下我们住的院子不可能是大嫂的嫁妆!这座院子明明是用鱼儿得来的珍珠换回来的,同大嫂的嫁妆一点干系都没……”

“再说了,大嫂嫁过来时带的那点嫁妆,早几年就已花得一分不剩了、哪可能拿来买什么房子?况且大嫂的那点嫁妆,就是一分钱都没花、也不够买上一间屋子,别说是用来买这么大的一座院子了!”

这方氏虽然比刘氏晚嫁进杨家,但当初她刚嫁进门时,可没少打探刘氏进门时带了多少嫁妆、以此来进行妯娌见的相互攀比。

因此方氏对当年刘氏带了多少嫁妆进门可是一清二楚,加上刘氏的娘家并不是很富裕、甚至比起方氏的娘家还要差上一些,这些原因加到一块儿、自是让方氏打死也不相信这座院子是用刘氏的嫁妆钱买的。

而里正虽然知道方氏说的未必不是真话,但这个时候他却选择睁一只眼闭一只眼,毕竟这座院子是不是用刘氏的嫁妆买的,眼下已经不重要了、毕竟既然这地契上写着刘氏的名字、那这座院子就只能归刘氏一人所有,况且也只有装傻相信刘氏的话、里正才能迅速把杨家分家一事给解决了。

因此里正也不理会方氏在一旁嚷嚷个不停,而是直截了当的说了句:“二柱媳妇,你们眼下分家只能分杨老爷子和大柱、二柱名下的物事,你和大柱媳妇儿这两个媳妇的嫁妆是不能算进去的,你不会连这点规矩都不懂吧?”

“你们眼下两房人住的房子既不在杨老爷子的名下,也不在大柱和二柱的名下,那自是不能拿出来当成公中的物事平分了。”

里正这一席话说得方氏再也拿不出什么话来反驳,只下意识的重复着一句话:“不是说‘父在子不立’吗?不是说父亲还在世时,儿子挣下的所有产业都是父亲的吗?怎么这座院子就不算了呢?”

一直关注事态发展的鱼儿眼下算是明白了刘氏留的后招了,当下就语调轻快的冲方氏说了句:“婶娘,‘父在子不立’这句话没错,可这房子既然是我阿母的嫁妆、那便不是我阿爹挣下的,同这个规矩也就没什么干系了。”

“你们……”

方氏张了张嘴想要反驳,但却最终什么话也说不出来,那一直被她当成凭仗的规矩,眼下也管不到房子这上头来了。

而鱼儿见方氏吃瘪后总算是出了一口恶气了,随后亲昵的挽着刘氏的手、一脸佩服的夸奖道:“还是阿母您有先见之明,知道会有这么一天提前做了防备!”

一直到此时此刻,鱼儿才明白为何当初买房时、杨大柱说地契上写刘氏的名字,刘氏听了没像以为那样劝杨大柱以他的名字写地契、而是一口就答应下来。原来刘氏当时就料到新买的房子将来分家时会引出一系列麻烦来,所以才会想了把那房子变成自个儿的嫁妆这一招,彻彻底底的杜绝了方氏想要霸占大房的房子的心思。

而刘氏也是因为早就留了这个一个后招,先前杨大柱答应让二房一家也住进自家买的院子里时,刘氏才会吭都没吭声、任凭杨大柱做了主。

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方氏就是再有不甘也没有办法了,只能怏怏的退到一边、看着里正按照先前两房人议定的法子,把分家的字据给立了下来。

而杨大柱毕竟是大哥,眼下大房一家的生活状况也比二房一家要好上许多,加上杨老爷子在世时、曾叮嘱杨大柱要对唯一的弟弟多加照拂,所以最终把家分完后杨大还是退让了一步,答应继续把房子借给二房一家住。

反正眼下杨家大房的人也不多,杨大郎他们替杨老爷子守完孝后、还是要赶去东京再领一次缺,因此这座院子这么大、大房一家人也住不完,而没住人的那些屋子空着也是空着、还不如借给二房住。

于是分家一事最终以方氏的如意算盘全盘落空而落幕了,此后杨家大房和二房的关系比以前差了许多,虽然还是同住在一个门内但却少了许多来往。而这家既然已经分了、那今后就要各过各的了,两家人也不能再在一个锅里吃饭了。

于是杨二柱便带着两个儿子、在眼下住的院子对面搭了两间简陋的茅屋,一间当成厨房用来做饭,一间做茅房供二房一家如厕,平日里二房一家也都继续住在大房借给他们的几间屋子里,一到做饭的时候才上外头的茅屋里做……

……………………………………………………………………………………………………………………………………………………………………………………………………………………

忽忽,这一卷的家长里短终于写完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