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红楼之林海-第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你逼我的……”可声音小得他自己都听不见,遑论他人。

厅中诸人惊惧不已,景德帝却在太子被按住叩了头以后,只在屏风后淡淡道,这人目无君父,大逆不道,已经不是皇太子了。

平王和秦王本来就跪着,几个大臣闻言也不由自主跪倒在地,齐大学士连连叩头,道:“陛下,陛下,这,这……皇太子,不,不,皇长子,做了什么……”他委实太过惊讶,连话都说不利落,却是宦海沉浮多年,即使年老体衰,也能听出景德帝心意已决,便不敢再对司徒遥称皇太子,只称其排序。

景德帝并不理会老臣,又道:“王金利,好好看管这个逆子。”王统领立时领命,两个锦衣府的差官便将司徒遥左右架起,拖了出去。

半晌景德帝又道:“今日之事,回朝自会有诏书。你们且散了吧。”

众人跪拜起身要走的时候,兰台寺大夫林海从屏风后走了出来,道:“平王留步。”

众人都不知道林海原来一直就在屏风后边,连司徒逸见到林海也是一脸惊讶,听了林海的话,他站住不动。余者见林海并没有旁的话,也只好鱼贯退出,司徒迪走在最后,他不敢在父皇面前显出什么,可看向平王和兰台寺大夫的眼神也着实不善,司徒逸和林海只作不见。

这一年的秋狩便如此草草结束,回京之后的第二日,景德帝便发诏书,以司徒遥性情狂悖,行事乖戾为名,废了他的皇太子之位,另封义忠亲王,并指了天京城内城里离禁宫不远的一处宅子作为义忠亲王府,这处王府周围都由近卫军护卫安全,司徒遥名为休养,实在和圈禁无二。

诏书里并没有再提那天景德帝说的“大逆不道”,于是景德帝出猎时遇袭的真相,始终没有公布过。他积威甚重,便是废太子之举,也绝不拖泥带水,不待朝中议论便定了旨。满朝上下都对这雷霆之举震懵了,回京的路上,司徒遥到底干了些什么,是众臣僚猜测的重点,可那日除了兰台寺大夫林海和锦衣府王统领及十几个景德帝的心腹外,并无其他人跟随,这些人显然不能套出话来。于是,景德朝最大的谜案就此诞生。

而司徒遥自从被看管起来,又回复到以往的老实模样,从皇太子变成了义忠亲王,他也沉默领旨,带着家眷从禁宫里的东宫搬到了半旧不新一看就是临时收拾出来的王府,甚至不曾给养母吴贵妃道别。

朝中虽出此大事,可并没有怎么混乱,各官员仍旧任事,殷勤奉圣,便是被目为太子党中坚的几个人,也在礼部尚书告老还乡,工部侍郎突发疾病回乡养疾之后,很快消停下来。身在王府的司徒遥经由几个人手,还是能知道些外边的消息的,听闻朝中竟是没什么大事发生,仍旧按部就班之后,唯有苦笑。他早就知道父皇御宇多年,那些所谓的太子党,其实哪一个都不是他主动招揽的,也不是他能支使得动的,父皇一个眼神一句话,这些人立刻就不再是太子党了……苦笑之余,他思量着自己是没用了,可也不能就这么看着老三老四安稳度日不是?于是便写了三封折子,辗转送到吴贵妃处。

==========================

作者有话要说:累死我了,三更太累了……

求乃们给花给分给鼓励呀!

嘿嘿,下一章乃们猜标题几个字?

继续请各位支持一把,在首页鼓励创新奖的评选里投这文一票吧~~

创新投我一票吧

71第 71 章(修)

第七十一章父子与君臣

那日秦王司徒迪带着一帮子人;不是这个国公家的小公子;就是那个列侯家的大儿子;在众人簇拥之下,于御用围场一忽儿放鹰斗狗;一忽儿搭弓射箭,大呼小叫个不停。司徒逸不耐烦去凑热闹,只带着几个随从随便寻一处草甸子遛马,远远地避开四弟。正对着风吹草低的塞上秋色感到心境平和之时;被急匆匆赶来的锦衣府使者手持景德帝手谕召到这处行宫;待秦王司徒迪、齐大学士等皇子、重臣陆续来到;而林海竟迟迟不曾出现;他心中实在是有些担心。可谁知司徒遥忽然穿着平民衣饰被押过来;景德帝先是说大哥目无君父;司徒逸心惊之下,不由得想到是不是林叔出了什么事才让父皇如此发作,而景德帝紧接着又说司徒遥“大逆不道”,这四个字一出,其中的含义实在太重,让他立时忘了林海在哪里,只去深思背后之意。

而直到众人被遣散,林海从屏风后走出来,司徒逸方才了悟,原来林叔一早就在父皇身边了,那么刚才所有情境,林叔只怕全都看在眼里。司徒逸刚要上前迎上林海,林海却一抬手,道:“请殿下先在这里候着。”司徒逸只得停步。

林海转回屏风后,看着张友仁和太医早已经处理好徒景之的右手伤口,高有道为徒景之换了身衣裳,他见几个小内监清理了各处脏污,上下打量了一番,方上前握住徒景之的左手。徒景之一脸疲色,以眼神询问,林海摇了摇头,表示从外表上一点也看不出徒景之右手不适。徒景之狠狠地回握了一下林海的手,松开后,林海退了几步,站到一个臣子该有的距离处,徒景之看着他一步步后退站定,方才对高有道点了下头。

高有道引着平王来到御前,司徒逸见景德帝虽然神色疲惫,却并无大碍,心中悬着的大石终于落地。景德帝看着三儿子眼神澄澈,对自己身子无碍的高兴毕竟出于真心,那被大儿子打击到的心情总算稍稍平复。他先问了这一日司徒逸的行程,又问秦王在来之前做了些什么,司徒逸对自己的行踪事无巨细一一道来,却实在不知道四弟出来行猎前在做些什么,又知今日看管了大哥,赶走了四弟,只留下自己,只怕是父皇心中有所疑虑,便不愿横生猜测,徒增父皇的猜忌,在提到司徒迪时只道看着四弟带着些人出来,之前在哪里并不知道,想着含糊过去。

景德帝却不放过,只道:“你们兄弟住在一处,朝食也是一起用的,怎会不知他后来去了何处?”

司徒逸口唇动了动,他不意父皇竟追问至此,心思稍有些活络。自从他回到京城,即使明面上仍然是个朝堂上的礼服柱子,被景德帝指派去做的也都是些于朝政大局无关的事务,但他因心中再无杂念,便勤勤恳恳专心做事。自然随着嘉禾培育成功,加上翰林院的修建采纳了些新式算法,使得工程进展甚快,连带着以前因监修前朝国史在士林中攒下的名声,让他在一些朝臣眼里成了香馍馍,可他除了林海的府上,哪里也不招惹,竟将林海的慎独学了个十成十。虽然景德帝没有什么表示,可司徒逸也知道父皇心里并非没有自己。今日之事,分明是大哥不知做了些什么,让父皇竟说出“大逆不道”之言,而今只怕是要一个个儿子审过来的意思。先留下自己问话,说不定还是林叔维护的缘故,四弟本就不是出污泥而不染的白莲花,若是自己趁机说些什么……他转头看向林海,林海却站在烛火照不到的阴影里,他根本看不清林海的神色,却是心头悚然一惊,想起了那年初二的事情。

景德帝见三儿子还想找如海求援,哼了一声,道:“回话。”

司徒逸转回头看向他的父皇,他本就是跪着回话的,这时更伏下/身磕了个头,直起身子郑重道:“儿臣朝食之后就回了自己院子,后来因想清静一下,便去了大草甸子那里。四弟朝食之后出猎之前去了哪里做了什么,儿臣实在不知。”

景德帝深深看了司徒逸一眼,看着三儿子坦荡的样子,他点了点头,道:“既如此,你退下吧。”

司徒逸离开之后,高有道极有眼色地带着小内监也退了下去。林海走回徒景之身边,徒景之在司徒逸觐见时本是坐在软榻上的,这时再无外人,他放松下来,用还能活动的左臂环抱于林海的腰间,将全身的重量慢慢靠到林海身上。

林海知徒景之心里苦,感到爱人的左手抓着自己的后背的衣襟越抓越紧,连带着后背的肌肤也被抓得越来越疼,他只忍着依旧轻抚爱人的肩膀后背。今日惊/变,这一番当着两位皇子和内阁重臣对司徒遥的处置,显见徒景之对太子已经决定放弃了,于此既是朝堂大事又是皇家私事,他自觉并没有立场去和景之说些什么,只要想到那时徒景之为了躲飞来的箭矢竟摔下马来,倘若不是徒景之确实弓马娴熟,又临机应变得快,只怕……如今虽然景之受了点伤,可还在他身边,至于其他的,林海实在不愿多想。

第二日,景德帝也召见了秦王,依旧是除了兰台寺大夫,并无其他朝臣在场。结束秋狩回京的路上,平王首先被留在御前,且兰台寺大夫林海显然是早就在陛下/身边之事,朝中各家自然议论纷纷。

自从平王回京,再不复闲王模样,而其师林海先是在江南时就被景德帝召见,结束丁忧回京官复原职不久,竟被升为历来是皇帝心腹才能得任的兰台寺大夫。反观秦王那里,这两年来差事越做越少,而太子那里更不用说,本就是个十分尴尬的地位,朝中早有些暗流涌动。既有向太子和秦王表忠心的,太子和秦王自然安抚笑纳,也有想对平王抛媚眼的,却是俏媚眼做给瞎子看,平王一概不予理会,更有些官员想明白了,不再依附哪一个,只求老实做事。

可再怎么猜测,心里活动最多的,自然还得算是秦王司徒迪。

司徒迪小时候就在刘贵妃的指点下,很会讨景德帝的欢心,待到行了冠礼、出宫开府后,因着景德帝不愿让太子一派独大,他更是声势日显,如此便很有些飘飘然。虽然汪次生重病之时,曾跟他细细分解过皇帝陛下的心思,让他万万不能被眼前的威风迷了眼,皇太子毕竟是元后嫡子,又占着长子名分,轻易不能动摇,加上景德帝春秋鼎盛,放任秦王不过是为了敲打太子,便是真的对太子不满,为了朝局稳重,也不会轻易换人,让司徒迪一定要行事谨慎,万事以尊奉景德帝之意为上。司徒迪嘴上诺诺,心里却不以为然。

可汪次生临死前心神激荡之下,并没有遵照约定为司徒迪说好话,竟然让司徒迪失去了一个绝好的机会。而此后司徒迪身边虽然依附的官员不少,但再没有一个重量级人物,能和汪次生与景德帝的亲密关系相提并论。

本来司徒迪并不在意,因为太子那里,虽然也是官员不少,可还不如自己身边的臣子多,至于平王那里更不必说,只一个知制诰林海算是他的人。可是任命林海为兰台寺大夫的诏书一下,刘贵妃对司徒迪说的密语让司徒迪终于从半空中落到了地面上。这些年来,徒景之和林海之事,再怎么隐蔽,虽然外朝不知,可后宫里的女人最为敏感,终究有些蛛丝马迹让两位贵妃察觉。吴贵妃若无其事,连太子也不告诉,可刘贵妃不能不去想自己的亲生儿子,她的话,一开始的确让司徒迪悚然。可司徒迪长于深宫,耳濡目染之下,实在不能理解父皇心里真的有人,那个人又真的是林海么?若是从那年南巡算起,都这么多年了,朝中实在没有什么风声,何况,倘若林海和父皇真是那种关系,父皇为何不将人拘在身边宠幸,就像忠顺亲王和太子那样?

司徒迪想了又想,翻出从小和司徒逸争这个争那个的过往,最后只觉得是司徒逸在南边呆了几年,可能向父皇进献了些好处,又显了些能耐,才让父皇对他有所改观,加上如今太子势力比不上自己的,父皇为了平衡才提拔司徒逸的人吧?

却是司徒迪因为从小与司徒逸竞争,到底了解三哥不是那么真的没用,这一番心思,于平王的境遇上,竟是对景德帝之意猜中了。

等回到京城,废太子的诏书一下,举朝大哗,而秦王司徒迪那里,更是一喜一忧。喜的是皇太子之位唾手可及,忧的是如今的境况,只怕自己便是做了太子,平王也会是第二个秦王。

不过看着皇太子立了这许多年,一朝被废,满朝竟没几个为他说话的,仅有一个礼部尚书上了个折子,却立时被逼致仕,工部侍郎据传也要上书,可又突发疾病,也被赶回老家。朝堂如此,以往那些自命太子党的人都哪里去了呢?那一个个以往在皇太子面前卑躬屈膝的人,忽然摇身一变,竟都成了皇帝陛下的纯臣……司徒迪在王府里暗暗沉思,方觉出了当初汪次生的话有几分道理,景德帝既然都不愿让堂堂正正的“国之副君”皇太子分他的权柄,又怎么会容忍平王或者秦王得权呢?

==============================

作者有话要说:嗯哪,本章开始,都是五字标题啦~~

感谢茜茜的投雷!

还有,乃们随便说点啥也好啊……不然我老觉得自己自说自话好难过的说……

另外,继续请各位支持一把,在首页鼓励创新奖的评选里投这文一票吧~~

创新投我一票吧

72第 72 章

第七十二章红莲映山雪

却是司徒迪正有些自我反省;又去回想自废太子之后;景德帝紧接着第二张圣旨就是将司徒遥封为义忠亲王;显然是既断了他登上皇位的念想,却又许了儿子王爷尊荣。义忠亲王既然是景德帝亲封;那日后无论是谁登上皇位,除非司徒遥疯了心智还要去造反,不然他这个亲王之位轻易动不得,也是景德帝给儿子留了条后路。司徒迪在王府里沉思;又想着自己以往那么高调地与太子打擂台;只怕在父皇眼里;不过都是些跳梁小丑罢了……

于是景德三十七年的冬天;大夏朝堂之上;平王司徒逸也好;秦王司徒迪也好,都只有老老实实地低调再低调。可树欲静而风不止,在废太子、义忠亲王司徒遥辗转给吴贵妃送了三份折子后,因着司徒迪在义忠亲王府也有眼线,不多时便知道了此事。他心中更加忧思不止,这些年来,他和司徒遥势均力敌,互相的把柄着实不少,然而既然司徒遥已经被废,那他手里的那些把柄就没了用处,可司徒遥要是拿出些东西来,他又该如何招架?

吴贵妃接到这三封请求她看在养母子的份上,帮忙呈给景德帝的折子,实在是有些为难。吴贵妃在宫里经营多年而不倒,自然有些心得,她虽是司徒遥的养母,景德帝从热河回宫后只将她单独召见了一次,说了些话,在废太子的诏书里,毕竟把她摘了出来,就连她原先以为必然失去的协理六宫之权也没有被夺。景德帝对她如此体恤,让吴贵妃在收到司徒遥的折子后,摒退宫人,独自一人枯坐在寝阁内间,从太阳初升一直到夕阳西斜。

自从那年吴贵妃知道自己永远不能拥有亲生的孩子之后,便对养在身边的司徒遥生了嫌隙,便是司徒遥那时候粉妆玉砌的小可爱模样,一口一个母妃叫得软软的,又喜欢靠在她的怀里听故事,她也没法对这个孩子再度亲近起来。总是想着,若不是因为这个皇长子,自己只怕早就儿女成行了吧?即使后来皇长子变成了皇太子,她心里的那根刺也无法消除。虽则后来随着太子长大后,最为亲近的嬷嬷提醒自己,即使不为自己,也要为了家族考量,毕竟太子将来是下一任皇帝,如今既然和太子是一体的,倘若不好好相处,将来可怎么办呢?

只是即使司徒遥那里也如此想,两人面子上仍然是母慈子孝的模样,可心里的裂痕已经无法弥补。更兼太子入朝之后,于公事上,总是与秦王抢差事做,做得好了,景德帝不阴不阳地夸两句,做的不好,劈头盖脸骂一顿,她也曾劝过几次司徒遥:“秦王有盼头,他要做事给陛下看是自然的,可你已经是皇太子了,不用在陛下面前争着做事,只好好好地侍奉陛下就是。”

可司徒遥看不透,总是怕四弟做得好了在父皇面前加分太多,自己若是什么都不做更遭厌弃。

而在私事上,司徒遥对太子妃毫无好感,几个孩子都是侍妾所出不说,而且还亵玩娈童,甚至曾经传出过整死人的事情,让景德帝对他更生恶感。

吴贵妃虽然知道自己和司徒遥是一体的,不能不去提醒他,可心里也渐渐察觉景德帝对太子越来越不满,又想着景德帝春秋鼎盛,如今几个皇子长起来,要是太子有一日当真惹怒了陛下,只怕被废的可能也不是没有。

若真如此,那自己又该如何自处?

待到晚膳时分,吴贵妃方才正装请求觐见景德帝。头一次被高有道拦下,只道陛下正在用膳,要贵妃娘娘先回宫候旨,等到月上中天,她又派人去跟高大总管说了几句话,高有道方才通传。景德帝本不欲见她,却是高有道也不知转述了什么,竟让景德帝亲自到了昭阳宫去见吴贵妃。

而刘贵妃的永和宫里,在吴贵妃第一求见时也得了消息,刘贵妃自从太子被废而吴贵妃竟没有被牵连到以后,并没有高兴起来,反而总觉得心里惶惶,如今见吴贵妃果然出了手,得了消息竟有松了口气的感觉。她思前想后了半晌,正要派人出宫给秦王府传个信,却是正在叮嘱传信人的时候,已经有内监带着景德帝的口谕过来,要永和宫诸人,无论上下,无陛下之意,皆不可随意行动,竟是将她禁了足。

第二日,景德帝在朝会后召见了几位内阁重臣,道是要前往西山行宫居住。待几个大臣拿已经深秋,西山已经有些寒冷,恐不适合居住进行劝阻时,忽然大发雷霆,扔下了份折子。齐大学士战战兢兢拿起来看了看,手抖了又抖方才稳住心神,将折子在几个内阁大臣手里传了一遍。众人见了折子的内容,自然不敢再多话。

原来折子上写的是秦王司徒迪之母刘贵妃如何陷害七皇子司徒远王嫔,先是下药,又是命太医故意耽误治疗,竟生生害死了王嫔之事,其中证人为何证物何在一一详列。后边还有些秦王的斑斑劣迹,不过有了这一出,其他的实在不足论。再看落款,竟是义忠亲王所书。

几个大臣心里这些时日以来也都有所思量,知道皇太子被废,若然毫无动作也不是个事儿,如今果然出手,还是拿出这么一件足以致人死命的大事,足见司徒遥已经被逼到绝地了。

景德帝问他们该如何处置,从齐大学士往下,不过唯唯而已。于是景德帝便乾纲独断,命锦衣府彻查王嫔之死,更说昨夜已经命秦王无诏不可出府,又道宫中他住不下去,终究去了西山行宫。

景德帝去了西山行宫,朝廷自然也得跟着过去,于是朝官们纷纷举家前往西山别院,好就近侍奉君王。

而锦衣府查案,素来秉承上意,有时一个案子拖上好几年也查不清,可有时却行动迅捷,十天半个月就能结案。此番锦衣府的行动,不快也不慢,查了一个多月,锦衣府便有了结论,道是王嫔之事全是刘贵妃一人所为,与秦王无涉。至于其他秦王不法之事,大多与折子上所述相符,要如何处置,还得圣裁。

可在景德帝还没下旨的时候,刘贵妃在宫里得了些流言,扛不过去,竟自己喝了药,临死前留下一封遗表,要为儿子求一条生路。可这遗表终究被一个永和宫的小内监拿去烧了,不但景德帝没有看到,便是一直盯着永和宫的昭阳宫那里,也没有看到。可看不到也没关系,随着向西山传信的使者飞奔出皇城,也有几个人跑到秦王府,想尽办法终究见到了秦王。

那日西山落了雪,乃是景德三十七年冬天的第一场雪。徒景之正在华棠院里,和林海在亭子里赏雪,看着徒七带着黛玉玩雪,正自有些悠闲的感觉时,得了刘贵妃自尽的消息,那满腔的怒意实在遏制不住。

司徒遥毕竟当了许多年的皇太子,对景德帝也有很深的了解,便是前朝大臣他把持不了几个,可禁宫之中,还是有几个忠心的。他自己落败也就罢了,想到将来,往常和司徒逸总是淡淡的,好歹维持着兄弟之情,但司徒迪却是他万万不能放过的对手。他也知道养母早就生了异心,三封折子只怕不能全都被父皇看到,但无论怎样,哪怕只有一封被景德帝看到,也足以让刘贵妃和秦王乱了阵脚。景德帝的处置和刘贵妃的慌乱都在司徒遥的算计之中,可司徒迪的反应却出乎所有人的意料。

司徒迪得了母妃自尽的消息,那一时的狂怒无法遏制,他召集了一批心腹,竟冲出王府直奔西山而来。

这一夜,无论京城还是西山,京师四营之兵和禁宫近卫军调动来往不断,唬得家家户户门窗紧闭。更有从西山脚下开始燃起的大火,映着雪夜格外红亮。

徒景之回了行宫处置些事情,徒行之从秋狩回来就一直住在西山。这时过来找林海,两人在华棠院看着山脚下的大火延绵,徒行之道:“林叔,四弟已经被抓住了,这火很快就会扑灭,不必紧张。”

林海于废太子的事情上,一个字也不去问徒景之,徒景之和他倒是分说过,如今看着徒行之那张年轻的脸,他心里想着这个孩子到底知道多少,嘴里说出来的却是:“虽是如此,但看火势,只怕不少人家的别院要毁了。”说着心中一动,道:“荣国府的别院似乎就在那里,虽然让他们回城了,不过,”林海一笑,“岳家的别院着了火,我也不能无动于衷。”

徒行之先是一愣,也跟着笑道:“自然,自然,既然林叔要去探看,小王向来尊师,定然要陪侍才对。”

两人带着几个随从赶到荣国府的别院时,大火已经被扑灭了,两人本来早知道荣国府的人得了消息早回了城,这里不会有伤亡,来这里不过是做个样子。谁知到了竟发现一个年轻妇人抱着个小孩子,身边只有一个小丫头,一起灰头土脸坐在被烧了一半的院墙前,任怀里的孩子哭个不停,却是目光呆滞,没有去安抚。

林海与徒行之对视一眼,走上前去,那妇人看到有人过来,待看清林海的样子,忽然抱着孩子冲到林海面前大哭起来:“林姑爷啊……”

林海一愣,道:“你是……”

“我……我姓赵,是荣国府贾政贾老爷家的……”

林海方知她是贾政的妾室赵姨娘,他有些疑惑道:“不是派人传了话了么?怎么你还会留在这里?”

原来从得了锦衣府的调查结果,景德帝这里就有应对。林海知道最近几日只怕西山不太平,便派人告诉带着家眷住在西山别院的贾政,让他带着家人回城去。

赵姨娘一脸呆滞,断断续续道:“什么传话?我不知道……没人告诉我啊……”她忽然想明白了什么似的,死命抱着孩子,恨声道:“一群丧良心的,我们娘儿两个才不会死在这里!”

林海和徒行之不知道她在嘀咕什么,只是看着那孩子被箍在赵姨娘怀里,大概是因为母亲力气忽然大了许多,竟被憋得脸都红了。

徒行之忍不住道:“你先放开孩子吧。”

赵姨娘回过神来,忙把贾环抱好,又是拍又是哄,可贾环大概是吓坏了,一直哭个不停。赵姨娘安抚了一回不见成效,也不顾林海和徒行之就在身边,烦道:“哭,就知道哭,你老娘差点死了……”

林海带着黛玉,知道是赵姨娘那么死命箍着才让贾环难受,他自然不能上前去,可环顾四周,除了个一看就不中用的小丫鬟,自己带来的都是大男人,也没旁的人了。正为难时,徒行之忽然走过去将贾环从赵姨娘手里抱过,道:“小孩子懂得什么,你这么说他作甚?”

却是徒行之听到赵姨娘的话,竟想起了自己和七弟,又见林海为难的样子,知道林叔不好上前,他便前去给贾环解围。他这几年,自己也有儿女,又常和徒七、林忆、黛玉在一起,对付个哭闹的小孩子也早有心得。果然贾环到了他的怀里,不多时便安静下来,又因哭了半晌早就累了,到了个感觉安全的怀抱,竟沉沉睡去。

===========================

作者有话要说:决定了,贾环不是穿越的,就是原装的!不过会有个不一样的人生。

呐,这就是司徒逸和贾环的第一次见面啦~~

还有,阴谋苦手,所以西山大火将成为景德朝的第二大谜案……

还有,孤单寂寞冷啊…………(在墙角面壁画圈ing)

73第 73 章

第七十三章何以慰君心(上)

林海和徒行之本是骑马来的;因着要安顿好赵姨娘和贾环;如此深更半夜的也不好送到城里,便只有先让华棠院那里派出一辆车来接人;再跟着一起回华棠院;待到天明送回城里去。这一番折腾用了些时辰,正在回去的路上,锦衣府的王统领亲自找了来,见了林海和徒行之,他翻身下马,先向平王跪拜行礼之后;又对林海道:“林大人;请速去行宫。”

林海见是王金利亲自来找他;知道必是徒景之那里有要紧事,便让徒行之带着赵姨娘等自回华棠院,他和王统领转往行宫。

自从景德三十七年的深秋,景德帝司徒偃来到西山行宫起居,终其一生,他再没踏入过大内禁宫半步。

皇帝到了行宫,整个朝廷自然也要跟着过去,原本景德帝夏秋之时都会在西山行宫居住,朝中行事早就习惯了半年大内禁宫半年西山行宫,如此在朝政上,也不过是都搬到西山而已。

从秋狩回京之后,除了内阁重臣,就只有兰台寺大夫能够随时面圣。大夏内阁本无定员,少则三两人,多则六七人,在皇权日盛之时也不过是高级秘书而已。目下内阁,自首辅齐大学士以下,共有五位大人,平日里看着似乎有一个太子党一个秦王党,不过废太子之后,这两个人都迅速表示了对陛下的忠心,满朝方知五位大人都是陛下的纯臣。而兰台寺本就有风闻纠察之责,在此非常时期,皇帝要用到兰台寺的地方自然很多,林海在御前守候,也不算出奇。

林海手下的御史们都是科举清流出身,本就看不惯太子和秦王对那些世家的亲近,此番太子倒台,便有不少出头揭发太子门下的不法之事的。更有些人心思活络,知道林海既然是平王的人仍然能当上兰台寺大夫,必然是景德帝那里对平王有所重视的缘故,便在太子之外,更要去寻秦王门下的龌龊之事。林海对于手下的这些举动并不阻拦,徒景之那里时时都需要他在身边,对御史们要找司徒遥或者司徒迪的麻烦,即使有些欲加之罪,只要不是往诛九族的事情上扯,他也不去处置。只有一日,对着个要彻底打压义忠亲王但又自觉分量不够,找上门来想让他连署的御史疾言厉色了一番,让兰台寺众人往义忠亲王身上泼脏水的行径稍稍收敛了些。

而更从这一夜西山大火之后,转过天来,内阁诸人面圣时,见到兰台寺大夫和平王都在御前,秦王司徒迪也老老实实地跪在那里。景德帝道刘贵妃突发疾病在宫中去世,虽然刘贵妃有些不妥的往事,但仍命礼部谥个嘉号。秦王为报母丧才不得以从王府出来,深夜出城到西山面圣,念在其出于一片孝心,景德帝并没有怪罪他明明没有奉诏却出府的行为,只让秦王以后不可再犯就是。

待景德帝命人带走秦王,又对众人道,冬至将至,理应祭祀上天,但他最近身体不佳,太医嘱托不可轻动,便要平王代祭。平王一如以往得了嘉禾培育之类的差事一般,郑重接旨,而内阁诸人却实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