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7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二章 燕京之战6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二章 燕京之战6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二章 燕京之战6

两个时辰后,船队终于在百姓们一阵高过一阵的哭喊声中起航了。数百艘战船,载满了一个个瘦骨嶙峋的小孩和他们的生母,带着燕京百姓们无限的眷恋,缓缓地顺流而下。那沿河奔跑着的人潮,还有那响于天际之间而久久不绝的呼喊,便是让那正在攻城的数万龙卫水师的喊杀声也要相形失色。

不少水师军士回过头来望向那渐渐远去的船队,因为船队的离开,也就意味着撤军已成为不可能。蒙军也同样目送着船队的离开,因为他们知道,那将意味着宋军将对他们展开空前激烈的攻城战,当年西楚霸王的破釜沉舟也不外乎如此。

于是,当最后一片帆影,最后一声呼喊消失在天地之间时,燕京上空的杀伐之声便越发响高。与之前有所不同的,攻城之军已全体换成了轻盔,有的甚至是不着盔甲。他们已经意识到,在敌人的火油面前,重盔与轻盔几乎是没有什么区别的,而轻盔则可以让他们以更快的速度攀城而上。他们手中的武器也由盾牌和大刀,换成了弩箭和小刀。在大多数人都不能攻上城墙的情况之下,大刀和盾牌显然不是好的选择。虽然弩箭在箭梯之上无法张弦,致使他们不得不在使用过一次后便将其抛弃,但它至少还可以给蒙军造成一些伤亡。

“大人。”这时王坚不无忧虑地策马来到我的跟前,对我拱手道:“我军骑哨已在西面十里处。发现了蒙军阿赤勒斤地踪迹。”

“唔。”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窝阔台的速度倒要比我等想像的还要快上几分。想必,他也是当心燕京被攻破,是以不待全军休整完毕,便迫不及待地赶往此处吧。不过就算如此,我想我军也是承受不了这内外夹攻之势。

我抬头看看天色,此时虽才到申时。但秋季天色入黑极早,只怕再过一个时辰。我等便要转入夜战了。这对于攻城军来说,无疑又是一个不利的因素。

“着伙头军埋锅造饭。”想到这里,我冷冷地抛下了一句话:“有多少米粮,便造多少饭,让所有的军士和百姓都尽情地饱餐上一顿。”

“是。”王坚只点了点头,什么话也没有多说便打马回走。王坚并不是不知道我这句话后面的意义,也并不是不知道此战或许是最后一战了。但是,对于像他这种久经沙场的勇士来说,想这些也许都是多余地。

“大人……”让我颇觉意外的是,不久之后王坚便大声朝我喊着。我疑惑地回过头去,却发现身后已出现了黑压压一片地百姓,只如乌云般扑天盖地朝我所立之处涌来。那些百姓手里,有的拿着菜刀,有的扛着木棍、扁担。甚至空手的也不在少数。

“这却又是为何?”见此我不由愕然地策马迎了上去,王坚等一众骁骑军唯恐有变,也紧跟了上来紧紧地护在了我的身旁。正在攻城的龙卫水师此时也发现他们,李宝只道是民变,只一声令下,后方的军士便纷纷转身。张弓搭箭做好了战斗准备。

“切莫放箭!”见此,百姓便七嘴八舌地大声喊了起来:“我等是前来助尔攻城地,切莫放箭!”

“此话当真?”闻言我心中不由一喜,便加了几鞭跑到了百姓的跟前。

“千真万确。”人群中闪出一人,此人岁数只怕还不足二十,虽是衣裳褴褛且面有菜色,但两眼却是炯炯有神。

“我等已商议过。”那人对我拱了拱手道:“正如大人所言,宋军若败,蒙军必将迁怒于百姓,那么当年燕京的一月血火。想必便要重现于今日了。横坚是死。为何不助大人攻城?何况现今大人又将我等妻儿送走,无所顾虑之下。我等敢不以死效命?”

“说得对……”

那人话音一落,人群中便纷纷响起了一片赞同之声。

“我全家都死于蒙军之手,只余我一人,正好与鞑子拼个干净!”

“我要为父母讨还血债……”

……

一时群情激涌,人人都高举着手中的“武器”大声叫喊,他们半日前那副软弱恐慌的样子,此时早已不知跑到哪里去了。跟风,或许也是汉人的特色之一。自宋军进驻燕京之后,以蒙军的凶残,燕京百姓便注定与宋军命运同系。百姓之中当然也有不少人很清楚地知道这点,但是,却没有一个人敢站出来,所有人都在看着别人。直到有一天,有人高呼一声:“直娘贼子,为何我等不与那些鞑子拼了?”于是,趋之若骛,应者云集。

就像现在我所看到的一样,攻城地军士已全由那些“暴民”取代了,他们就像是一群群蚂蚁一样,毫无章法、不顾生死地往城墙攻去。不要怀疑他们的勇气,即便是城头上不断倾泻而下的火油,也没有让他们后退半步。一来他们平时就生活在地狱之中,早就见惯或是经历过了各种惨痛。二来,有句话叫做舍得一身剐,敢把皇帝拉下马,他们的妻儿已被送走,在没有后顾之忧和几乎必死的情况之下,选择拼死一搏也是常理之事了。

“如此攻城,岂不是枉死?”李宝见到百姓攻城的模样,不由皱了皱眉头。

由于百姓身上完全没有盔甲,是以攀爬箭梯地速度倒也不慢。只不过这些百姓即便是登上了城头,却由于手中装备与技巧的原因,只轻易便被蒙军砍翻下来。但这些百姓却是有数十万之多,便有如排山倒海一般,不断地朝宫城涌去。

“并非枉死。”闻言我不由轻轻一笑,我等待这一刻,也可算是等得久了,倘若那些百姓当真不来助我攻城,或许我也只有学蒙军那样,以武力相逼一途了。不过如今……

我不由又露出了一个得意的笑容,尔后讳莫如深地对李宝说了两个字:“北城。”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三章 燕京之战7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三章 燕京之战7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三章 燕京之战7

夜色早已降临,天上厚厚的云层根本就不给星月抛头露面的机会,此时本该是万籁俱寂风息草掩之时,但燕京的上空依旧是喊杀震天。宫城东、西、南三面城墙的火光,照亮了偌大的半个燕京城。

宋军将彻夜攻城,没有人会怀疑这一点,因为无论宋军还是蒙军都知道一个清楚的事实,宋军只有这一夜的机会了,过了这一夜,此战便将会是另一番光景。

“兄弟,你说宋军能攻得下这城吗?”漆黑的北城城头,一个声音颇为紧张地问着。其它三面城墙传来的若隐若现的喊杀声和惨叫声,使得这里的黑暗和寂静显得特别的怪异。

“看样子很难。”另一个声音的口气里,却好似还带着几分失望:“宋军虽是人多,但是蒙军居高临下,白日尚且攻不下来,更何况夜晚?如今看来,只待明日大汗骑军一至,胜负便立见分晓了。”

“看来又没指望了。”那人忍不住地叹上一口气:“说实话,我心里却想着宋军能……”

“嘘……你不要命了?这要让蒙人听到了,非剐了你不可。”

“剐就剐吧!”一声苦笑传来:“都活到这份上了,倒还不如死了干脆。何况城内的百姓都反了,都随宋军攻城了,往后鞑子还不将同是汉人的我等视为肉中之刺?”

一片沉默,接着又转化成一阵唏嘘。随后,显然又有更多的人加了这个话题。

“说地也是,此次只因是守城战,倘若是攻城战或是野战,只怕我等早就死透了。”

“直娘贼子,还不是一样。”更有人咬着牙低声骂道:“数日之前,老张他们一伙还不是给用作了挡箭牌?我等平时便抬不起头做人。吃不饱穿不暖不说,一个不小心便要陪上性命。旦有战事。更是不把我等当人看。”

“停……”一个喊声再次让他们静默下来:“听听,什么声音?”

空洞洞的,像是无底深渊一般的城脚下,传来了几声并不明显的木轮滚动声,偶尔还有几声金属的嗑碰声。

“是,是宋军?”牙齿上下打架的声音不争气的自这位说话地兄台口中传了出来。

“或许不是,发几枝火箭看看。”所幸还有人保持着清醒。于是,几点火光便撕开了黑幕,颤悠悠地往城下落去。火箭那几点零星的火光本算不上什么,但在这无穷地黑暗之中,要照出城下的状况倒也不是难事。

不过还不等那几枝火箭照清地上的状况,城脚下便突然爆出了震天的喊杀声,倒委实让城头的守军受到了不小的惊吓。宋军在此攻城的猜测,也终于得到证实了。

北城。光泰门。站在城墙脚下,我望着在黑暗中有如潮水般朝城墙涌去地水师军士,不由发出了一声轻笑。所谓兵无常法,常人均以为黑夜不适合攻城之时,我却偏要在这黑夜中发起这决定胜负的最后一战。地点,便是这至今还末受过战火洗礼的光泰门。

光泰门从未燃起过战火。也就意味着这里的守军必然会掉以轻心。其它三面城墙的攻势也由于数十万百姓的参战而丝毫不减,若我所料不差,五千蒙军守那三面城墙都要赚人手不足,那么这一面,当然便是由驱口军来把守了。只要水师军士速度够快,能够赶在蒙军前来增援之前登上城墙,那么此战便稳操胜券了。

我就不信那些几乎是在马上过一辈子的蒙古鞑子,会想到我用的声东击西这一着;我就不信他们那自长期猎杀野兽总结出来地兵法,还可以用在这守城之上。

“轰……嘎……”但听一阵参差不齐的怪响,数十架云梯便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架上了城墙。这些已是水师军士所有能动员的云梯了。修好的、新制的、幸存的。全部都调到这里,力求以迅雷不急掩耳之势一击成功。否则此战便是打草惊蛇。至时当真要考虑全军葬身于此了。

如果说水师军士之前是以水战为主而不熟悉攻城,那么这几日惨烈地攻城战,便是他们以鲜血和生命换来的经验。却见那云梯还未搭稳,便有数十名军士往云梯上冲去,待云梯架至城墙之上时,他们却已冲至了云梯正中。

为了能够达到最大的攻击力和速度,此番攻城的军士多数都除却了盔甲,个个都是身着便装,一手握盾一手持刀狠命往上冲去。

而守军的情形却正如我所料的一样,在毫无准备之下突逢此变,此时早已是一片慌乱,只零星地丢下几个擂石和滚木,黑暗之中也不知丢到了何处,对攻城的军士和云梯根本就没有造成什么伤害。

或许有人会以为,守城之军只是往下抛重物尔,素质好差无甚区别,但事实却是不然。便如此时一般,城头的通道本就较窄,驱口军一乱,则擂石与滚木便无法自城下及时运送到城头的军士手中。更何况,在这黑夜里守城,他们最先抛下的本应是火把才对。

“杀……”近身搏杀再次在城头展开,这代表攻城方已取得了惊人地成功,一旦攻城军靠近城头与守军展开近身搏杀,也就意味着守军很少有机会再使用擂石与滚木了。

水师军士地盾牌与腰刀,以雷霆万钧之势迎上了守军的长枪,盾牌挡开了枪尖,脚步不停,腰刀顺枪而上削断了持枪地手,跟着再无情地砍向一张张惊慌失措的脸。

在众人兴奋的眼神中,水师军士只用两刻钟的时间便顺利地攻上了城头,城头上的驱口军只象征性的抵抗一番便崩溃了。

“大人不会早想过有此一战了吧!”望着城头上或死或降的驱口军,李宝脸色微显不快地问道。

“瞒不过李大人,正是如此。”见此我不由略带歉意地回答道。

望了望李宝更显阴沉的脸,我不由叹了一口气,我知道李宝在为什么而生气,为了今天这一刻的胜利,为了这光泰门的成功,龙卫水师已在其它三面城墙丢下了近两万的尸体,还有五、六万的百姓。他们的死,说白了不过是我的一粒棋子而已,虽然最终还是取得了胜利,但是无论如何,李宝都会有一种被利用的感觉。

想到这里,我心下不由隐隐一痛。我又何尝想这样,但要在这残酷的战争中取得成功,必然就要舍弃一些东西,比如说——人性。这或许是天下凫雄都不可避免的一种悲哀。

惨叫声、求饶声在城头此起彼伏,水师军士一旦登上了城墙,那些驱口军便再也没有能力阻挡住他们了。虽然这其中有许多驱口军早已丢掉了军器跪地求饶,但我的命令却是不得接受投降。原因无它,我不能冒险让他们危涉到这来之不易的胜利。攻城战不比野战,城头并不宽敞的空间,使人数上的优势很难发挥出来。倘若我接受他们的投降,那么这些驱口军势必会与水师军士混杂在一起,当蒙军反扑的时侯,水师军士便有再次被赶下城墙的危险。

于是,一场疯狂的屠杀便在城头之上展开了。只听一声紧过一声的重物自城墙上咚咚落下,惨叫声也变成哭喊,在这黑暗中却有如鬼哭狼嚎一般。寒风吹过,一缕血腥味便扑鼻而来。这,就是胜利的味道。我情不自禁地深吸了一口气,心头有若放下了一块巨石般的畅快。

“咔……”一阵怪响,城门缓缓地在黑暗中打开了,早就集结在城门外的一万水师军士,只一声发喊便往城内冲去。他们的任务,是自后方夹击其它三面城墙的蒙军。那些蒙军充其量也不过五千人,连日来不停的作战早使他们疲惫不堪。反观水师军士,却由于人数众多和百姓的助战而得到了充分的休息。以逸攻劳,又是两面夹击,这回蒙军真是想不败也难了。

“属下恭贺置使大人一战即得燕京。”见战局已定,李宝便下马对我恭敬地施了一礼:“自有宋以来,未尝有人领兵至此,然大人却在轻描淡写之下,以数月时光便收复故土,驱逐鞑虏之日想必亦为时不远。大人之才,实乃大宋之幸!百姓之幸!”

“李大人何出此言?”闻言我不由皱了皱眉头,这李宝可以算得上是我的恩师,此次北伐,李宝的龙卫水师可以说是居功至伟,而如今他却一古脑地把功劳全推给了我,而且还严格以属下的身份对我说了这一番话,这不得不让我觉得眼前的李宝已变得陌生了。

“大人。”李宝并不答话,只对我拱手道:“属下突感身体不适,恳请大人准许小人先行退下稍事歇息。”

“嗯。”我默默地点了点头,同意了李宝的请求。

望着李宝蹒跚离去的背影,我突然觉得他老了许多。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四章 不辞而别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四章 不辞而别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四章 不辞而别

“长生天啊,难道我对你还不够赤诚么。”

按:蒙古人讲究‘以诚配天’,他们认为只有对长生天至诚,才能得到它的佑护

天色微明,窝阔台领着那数万受够了窝囊气,急着前来复仇的蒙古骑兵,终于来到了燕京城外。但是,闯进他们耳中的是百姓们振天的欢呼声,映入他们眼帘的是站在宫城上纷舞的刀枪,还有那城墙上未熄的火焰,勿自往上冒着一缕缕黑烟。

“这是你的火焰吗,是你愤怒的火焰吗?”窝阔台歇斯底里地举起双臂对空高呼一声:“为什么?为什么我们草原的勇士,竟会败给这些软弱的南蛮子,你让我如何回去面对我的子民?如何面对宝格德乌拉山?”

按:宝格德乌拉汉译为“神山”、“圣山”。亦即成吉思汗山,位于新巴尔虎右旗阿拉坦额莫勒镇正南45公里处

“大汗……”

“大汗……”

见到窝阔台过激的行为,身旁的将领纷纷围了上来,义奋填膺地叫道:“大汗,我们草原的勇士从来就不说失败,请给我一万兵马,述合台愿为大汗将燕京的男人杀光,抢回属于我们的财物,将他们的女人带到你的面前。”

“还有塔忽都……”

“还有我……”

应者云集,不断有人在窝阔台身前立下誓言,但是。身为大汗的窝阔台却始终无动于衷,因为他手下地三名万夫长:塔察尔、阿里海牙和史天泽都没有说话。

窝阔台的脾气虽是暴烈,但身为大汗的他,知道有时侯并不是只要勇气就能解决问题的。于是,他就将目光转向了对大宋最为熟悉的史天泽。

“无比尊贵的大汗。”史天泽见此只能接过这个烫手的山芋:“属下以为事到如今,我们只有撤军才是正确地选择。”

果然,史天泽这一句话立时便引来了无数愤怒的目光。

“胆小地南蛮子。”有人小声骂着。

“说不定是南蛮子派来的奸细。”

……

“说出你的理由。”窝阔台目露凶光地冷声说道:“否则我就把你的头颅丢给那些南蛮子。”

窝阔台虽然料定史天泽必会这样回答。但他还是想上前撕杀一番,好平息心中压抑多日的怒火。

“不需要什么理由。”史天泽不由苦笑了一下:“大汗只需看看宫城之上站着的人。就知道此城是绝不能攻了。”

“哼,只是些奴隶而已。”窝阔台往城头上望了望,随后不满地说道:“万夫长以为凭那些奴隶就能挡得住我们的铁蹄吗?”

“燕京有多少这样地奴隶呢?只怕不下百万吧!”史天泽不答反问道:“姑且不论燕京城中的宋军就与我等平分秋色,这些奴隶也不是轻易能对付得了的。他们就像是一群饥饿的乞丐,一群没有自由的牲口,今日宋军突然将大批的粮食分发到他们的手中,将自由还给了他们。而我们,却是要将这些粮食夺回,要将他们重新关回到牢笼里,大汗以为将会发生什么?”

“哼……”窝阔台心知史天泽说得是理,但心中依旧是郁闷已极,只咬牙强忍,脸色一时难看至极。

“是啊,我尊贵的窝阔台大汗。”塔察尔担心窝阔台会意气用事。便也同声劝道:“草原上流传着一句老话:猛虎不与饿狼争夺食物。更何况,这群饿狼还有狮子相助。蒙古地勇士都说大汗的心胸像草原一样宽广,都说大汗的眼界像苍鹰一样开阔,我大度的窝阔台大汗,现在,正是您展示胸怀的时侯了。”

若说只是史天泽反对进攻。那么蒙军或许还会有人不服,但这回说话的却是塔察尔,一位陪待在成吉思汗鞍前马后地勇士,一位连窝阔台也要敬畏三分的元老,于是,便再也没有反对的声音了。

“撤军。”过了良久,两个生冷的音节才从窝阔台的嘴里吐了出来。说完之后,这位曾经不可一世的大汗,便猛地往嘴里灌着烈酒。

大汗下了命令,其它人自是不敢有丝毫的违抗。于是个个头也不回地勒马便走。没有人注意到的是。史天泽却是策马立于原地,望着燕京。望着遥远的南方,想着窝阔台适才的那番话,久久不肯离去。

——————————

“大人神机妙算,窝阔台等果然不敢攻城。”

宫城之上,徐格望着渐渐远去地蒙古骑兵,不由万分敬服地对我躬了躬身。

城内地百姓与军士,自然也将这一切收入眼底,不由再次爆发出一阵欢呼声。

“其实,我倒希望窝阔台能够攻城。”我轻笑一声道:“不过倘若当真如此,那窝阔台想必早已死过十次八次了。”

“鞑子终究还是被我等逐出中原了。”徐格大舒一口气道:“徐格便是做梦也没有想到会有这么一天,也着实没想到便是如此轻松,只付出了区区数万人的代价,不过数月地时光,便完成了我等数百年的梦想。”

“郑言又何曾想到过?”想起史上南宋的最终结局,我不由苦笑一声道:“此次北伐多半还是靠运气,倘若蒙军不是因轻视大宋而将大部兵力用于西征,何至于会因兵力不足而让我等一路穷追猛打,一口气便被我等逐出了中原?”

“置使大人不必妄自菲薄。”徐格摇头笑道:“若没有郑置使的连施妙计,环环相扣之下让蒙军无力还手,我等哪还会有今天?”

我不置可否地笑了笑:“正所谓打江山易,守江山难,窝阔台经此大败之后,必定不会善罢甘休。蒙古西征之军若是因此而回,只怕又将会有一场大战了。”

“大人倒不必为此当心。”徐格呵呵一笑道:“大人难道忘了宫城之中那堆积如山的粮食,还有数也数不清的金银玉器?”

“这倒也是。”闻言我不由一愣,旋又想起了昨晚进城之后,在那仓库中看到的粮食和宝物。粮食不稍说,光想想金库中那金色的、白色的、绿色的……就足以让我头晕目眩了。

这些粮食,这些财宝,该可以招揽多少兵马啊。修长城拒鞑子,与民生息,国富民强……一副大好的前景便摆在了我的面前,我从未感到成功离我如此近过,也从未感到如此自信过。

“置使大人。”这时王坚行色匆匆地挤过了人群,来到了我跟前报道:“置使大人,李宝李大人已不辞而别了。”

“什么!”闻言我不由大吃一惊,李宝若是走了,那么龙卫水师……

“快追。”徐格也知道事态严重,一时竟也慌了手脚。

众所周知,龙卫水师是由李宝一手组建的,他想当然的便是龙卫水师的直接领导人,其在龙卫水师里的威望也是任何人都无法替代的。虽说他名义上已将龙卫水师交给了我,可如今他却一声不响地走了,这很容易便会让人怀疑是因为受到什么不公平的待遇负气而走,或者是我郑言不放心他的权力而将其逼走。这不但会在军中造成极坏的影响,而且龙卫水师还很有可能因此而集体哗变。

“等等。”我略作思考后,又叫回了正要退下前去追赶的王坚,小声问道:“龙卫水师可有何动静?”

王坚眼里不由闪过了一丝异色,他盯着我望了一会儿,才摇头道:“并无任何不妥,与平时无异。”

“嗯。”我点了点头:“那么张猛呢?他还在军中吗?”

“这个……”王坚迟疑了一下:“这个属下倒也不知,待属下前去查明。”

“暗中行事。”我小声交待道:“张猛若不在军中,便不得声张,我自有安排。若在军中,便唤其前来见我。”

“是。”王坚拱了拱手便退了下去,但在他转身的一霎那,我还是注意到他眼里闪过一丝不悦之色。

“大人,你看是不是……”待王坚走后,徐格便小声地在我身旁问着。

我举手阻止徐格继续说下去,我知道他要说什么,张猛是李宝的徒弟,也是龙卫水师的第二号人物,李宝即走,那么最大的变数就是张猛了。以徐格曾在金国政治圈里打滚多年的经验,他定是想布下伏兵,待张猛来时便一举将其制伏。至时龙卫水师群龙无首之下,要将其完全控制在手中亦并非难事。

但是,我不相信李宝会做出这样的傻事。如今的形势很明显,宋军在燕京的阵脚未固,倘若此时发生内乱,那么蒙军很快便会卷土重来,所有的一切努力都将付诸东流。

即便是李宝恨我在燕京之战时利用了龙卫水师,即便是其恼我无视两万水师军士的死伤,但是,李宝也不该如此不识大体吧!

倘若这个假设不成立,那么结论便只有一个。想到这里,我才定下心来,苦笑着摇了摇头。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五章 冰释前嫌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五章 冰释前嫌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五章 冰释前嫌

“张统领,李大人已走了么?”当张猛一跨入帅营,我便直截了当地问道。对于张猛,我相信任何拐弯抹角的话都会让他心生反感。要与他这样豪爽的汉子冰释误会,最好的方法便是打开天窗说亮话。

果然,张猛见到满脸疑惑的我,原本冷若冰霜的脸庞,此时也不由随之一缓。

“张兄。”我拉着张猛到圆桌前坐下,并顺手递上了一杯热茶:“今趟李大人定是恼我了,张兄定要帮郑言说声好话,否则莲儿那我可要吃不消。”

听到翠莲的名字,再见我一副惧内的模样,张猛的嘴角便不自觉地多了一丝微笑。不过,随后他很快又皱起了眉头。

“置使大人。”张猛冷冷地对我拱了拱手说道:“燕京一战虽说是我军得胜,但是死伤的两万弟兄,张猛却难以对其家人交待。”

“哦,何难之有?”闻言我不由苦笑一声道:“张统领定是以为他们只是受郑言利用,死得不值,死得无甚荣耀,而尊师同样也是这么以为的,然否?”

“正是。”张猛冷声说道:“家师与属下,都对大人的计策佩服得紧,大人以东、西、南三面的强攻不断让北墙放松警惕,在强大的压力与兵力不足的情况之下,蒙军自会将北墙的兵力一点一丝地抽空,最后大人再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强攻下北墙,一场燕京大战便自此而终。所谓兵不厌诈。置使大人对敌使诈自是无可厚非,但大人却不该连我等亦蒙在鼓里,不该让水师的弟兄也蒙在鼓里,如此却让我等如何向那些阵亡地兄弟的家人交待,让我如何向幸存的弟兄交待?”

“郑言也是不得已而为之。”我摇头笑道:“张统领不妨想想军士们攻城时的情景,擂石、滚木、弓箭还有火油,死在城脚下的军士不计其数。倘若张统领知道那只是佯攻,张统领会作何感想?”

闻言张猛不由一愣。半天也说不上话来。是啊,倘若当时知道那只是佯攻,却眼看着兄弟们为此死伤惨重,任谁也会受不了的。

“张统领不妨再想想。”见张猛已动摇,我自是不会放过这个穷追猛打的好机会:“尊师年事已高,对其一手组建地龙卫水师可说是感情深厚,倘若他也知道这只是佯攻。尊师可会受得了?或者,攻城的军士自己,同样也知道这只是佯攻,那又将会发生什么?”

张猛眉头紧皱,不发一言,显然已陷入了沉思之中。

“士气不振,勇气不足,一触即溃。”我继续说道:“无论水师军士是一支多么精良地部队。但在其知道他们只是佯攻之后,必定也会出现这般状况,最后的结果,只能是燕京之战的失败,我等必将全军覆没,张统领以为然否?”

“属下知罪。望大人责罚。”只听扑嗵一声,张猛已跪倒在我的脚下。

“请起,请起。”我暗松了一口气,知道张猛终于放下了心中的芥蒂,相信了我也是不得已而为之,而不是他所想的那样,以为我对龙卫水师只有利用而已。

“张统领率军攻下燕京,郑言奖赏还来不及呢,又何罪之有。”我呵呵一笑。

“为民舍命,这本是我等份内之事。如何还敢讨赏。”冰释前嫌之后。张猛也开朗起来:“更何况,置使大人给予我等攻打燕京的机会。这本就是龙卫水师莫大地光荣。如今驱骑军、忠顺军,却个个都以羡慕且敬畏的目光看着水师军士,好不快活。”

“原来还有这等好处。”闻言我不由哑然失笑:“不过奖赏却还是要的,所谓赏罚需分明,龙卫水师立此大功,倘若不赏,世人都要怪我郑言小气了。郑言便赏每人白银十两,阵亡将士每人另加十两黄金作为抚恤。而张统领,以后便为龙卫水师的统制了。张统制可自百姓之中优先挑选健壮者入军,龙卫水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