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宋之神箭无敌-第7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对楼。还有尖头木驴等。而匆忙之间制好的千余辆抛石车,却只能对着其中的一段城墙猛轰,只希望在窝阔台的骑军到来之前,能够轰出点成绩来。

“喝……”万余龙卫水师发出了一声狂吼,附近破屋群上的小鸟被惊得纷纷高飞而起。

在我的首肯之下,燕京攻城战终于开始了。大风飞扬,旌旗烈烈,水师军士们伴和着抛石车地轰鸣声。排着整齐的队形跟在云梯与尖头木驴后朝宫城攻去。宫城那高得让人觉得恐怖的城墙,好像是在嘲笑着城脚下这些不自量力的人,但我看到的水师军士的勇气,却远远高过了它。

燕京宫城有四门,分别为宣曜、日泽、景风、光泰。由于宫城甚小,攻城即使是人多却也派不上用场。是以我并将四万的龙卫水师分为四队,每队一万人,其中三队日夜不停地轮番攻城,而剩余的一队,则做为后备军并兼操控抛石机弩车等远程武器。

在我身后地破屋群里,数不清的难民正隔远看着这一切。我得承认,燕京的百姓与别处的难民确是不一样。因为即使我对着他们说同一番话,即使我同样也将整袋整袋的粮食分给他们,但是,他们还是不敢公开接受这些。甚至还有人偷偷地前来告诉我:你等是什么人?难道不知道在这里拥有兵器是要砍头的?我等十户人才共用一把菜刀。尚且还是用铁链拴着地。

他们不愿与我们交流,不愿与我们接触。确切地说应该是不敢,甚至我们给他们的粮食,也全都是趁黑搬走的。这使我想起了那甘为蒙古人卖命的吴潜,那个随蒙古使者一同走进孟珙军营的汉人,那时的我正潜身于忠顺军军营之中,并借着比箭,将那叫石抹也台的蒙古使者给杀了。那个充作翻译的吴潜好像便是燕京人吧,此时我终于有些明白他为什么会那么死心塌地的为蒙古人卖命了。

我禁不住回过头来看看身后的那一片残砖破瓦,只被我这一瞧,那些在其后观望地百姓便纷纷恐慌地往后退着,却退了上百步,见我没有动静这才停了下来。他们这是被吓怕了,我不由叹了一口气。蒙古人攻下燕京不过二十余年,也就是说,他们中现在大于二十余岁地人,都亲身经历过被蒙古人破城的经历。望着那一栋栋破屋,望着那一双双惊恐地眼睛,我的脑海里不由展现出蒙古人在城内大肆劫掠、**、杀人、放火的野兽行径。

大火整整烧了一个月,蒙古人也在城内劫掠了一个月。可以想像,那时的燕京城,就是一个血与火的地狱,所有经历过这一切的人,所有承受过这一切的人,我还能责怪他们什么,我还能希望他们付出些什么呢?更何况,在其后的二十余年里,他们每时每刻都生活在饥饿、疾病与蒙古人的威胁之下,他们每时每刻都要当心着自己的性命。

不,要怪的,是那些蒙古人,要付出的,也是这群野兽。我咬了咬牙,转过头来望向那高高在上的宫城,冷冷地对身旁的传令兵下令道:“全力攻城!”

“杀……”水师军士大喊着,分成三队,每队三千余人朝宣曜东、日泽西、景风南三门攻去。围三厥一,这或许是千古不变的攻城法则。攻城,要么完全封死,就像史上蒙古围襄阳一般,一点空隙也不漏死死地围上几年。但倘若要速战速决,那么当然就只有围三面而放一面了。给守城的军士留下一点生的希望,这本身就是对他们毅力的一种考验。

我相信,即便是蒙军会受得住这种考验,但是在里面的驱口军,却是不一定。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十八章 燕京之战2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十八章 燕京之战2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十八章 燕京之战2

燕京城中,萧瑟的秋风扫落了一地的黄叶,几棵就要枯死的老树孤孤单单地挺着又黑又瘦躯干,像几个无助的老人一样独立对抗着寒风。树枝上乌鸦的叫声,更是为这副画平添了几分凄凉之色。它们能渡过这个冬天吗?没有人会知道,也没有人会去理会。因为此时,整个燕京的百姓都将他们的目光注视着宫城。就在几天前,一群看似根本就不怕蒙古人的汉人,一群让他们心中暗自佩服的勇士,正在攻打着他们平时一靠近便是死罪的宫城。

“轰……轰……”一阵此起彼伏的炮声将乌鸦惊得高飞而去,百姓也惊慌得四处躲藏,好一阵子后,他们终于确定了火炮的目标并不是他们,于是,又一个个小心翼翼地走了出来,再望向宫城,却早已笼罩在一片白色的烟雾之中。

由于宫城实在是太高,弓箭若是要仰射其上的蒙军,大多连他们的盔甲都不能射穿。于是为攻城军士们掩护的,却只能是自海鳅船上搬下的火炮和军士们手上的神臂弓。在军士们攻至墙脚之前,近千架火炮齐声而鸣,却有若天崩地裂一般。只打得蒙军躲在女墙之中,连头也不敢露出半分。

但是,我又不得不承认空心铁子也有其局限性。空心铁子轻而易爆,这就意味着它没有多大的冲击力,是以这种铁子对城墙的破坏甚至还比不上那些抛石车的石弹。明白这点后,我却也懊悔不已。我发明地这种空心铁子,虽是因其巨大的杀伤力而在襄阳等处立下了赫赫战功,甚至蒙军的怯薛军也在它的手下元气大伤。但是如今,我却痛失了可以以火炮轰塌城墙的机会。且宫城城墙又高,铁子大多都是自下而上击中城墙,蒙军只需避入女墙之内,空心铁子所产生的弹片对他们就毫无杀伤力可言。而更可恨的是,这些乱飞地弹片却更有可能杀伤攻城的已军。于是。在水师军士们将近城墙之时,火炮便只好停火了。

炮声一停,水师军士地喊杀声便响了起来。各式各样的攻城器械,像一只只大小不等的甲壳虫一样朝城墙攻去。担任掩护任务的军士手中,却举着一张张神臂弓,他们排成整齐的阵形在后方瞄准着高处的女墙垛口,只待一张丑恶的脸孔伸出丁点。便放飞手中之箭。但是,蒙军或许是被先前地火炮给吓住了,待了好久,城头上却是半分动静也没有。弩手们并不着急,因为弩不比弓,弩可以长时间地瞄准而无需用力。而且此时战友们也正在搭建云梯,时间越久,对已方部队便更是有利。

突然之间。一排排人头自女墙之间探了出来。弩手们很快就判断出了那是人,有血有肉地真人。于是,他们便不假思索地放飞了手中之箭。机括声四起,数千枝弩箭有如出膛的子弹一样,带着尖锐的啸声朝城头上飞奔而去。血花四溅,随着一阵凄历的惨叫。宫城的城头已染上了第一泼鲜血。但是,我很快就知道事情要糟了。因为我已看出这一批探出头来的,却全是身着轻盔甚至是不着盔甲的驱口军。这批驱口军,却是被蒙军逼上前来送死的。

果然不出所料,还不待弩手们反应过来,适才那些探出头来地驱口军,无论是生是死,却尽数被蒙军给推下城墙来。接着,其后便露出一张张狞笑着的脸,还有一枝枝已上足弓力的箭。弓响箭啸。他们却全然不顾正在架梯登城的攻城军。只射那些毫无防护的弩手。一时惨哼连连,只几轮箭雨下来。充作掩护的水师军士便已倒下去了一大片。只看得观战地我牙根紧咬,双拳紧握。

弩与弓相比,其优点便在于射程远,这个优点使它可以在弓箭的射程之外打击敌人。但是如今,在这种居高临下的态势下,弩的这个优点早已荡然无存。再加上蒙军又以驱口军吸引了水师军士的火力,便更显出了弩的缺点——发射间隔长。是以无论水师军士的箭术如何的精准,无论他们平时的训练如何的刻苦,此时地他们却只能带着无穷地恨意,在蒙军的箭矢下大批地死去。

他们没有撤退,这不只是因为我没有下达撤退的命令,更因为他们心里十分清楚,他们的任务是掩护那些攻城的兄弟。他们知道,只要他们一退,那么蒙军接下来要对付的,便是那些正在云梯之上的战友。于是,他们只能咬牙坚挺着,在没有任何的防护之下,他们勇敢地以血肉之躯来面对蒙军的箭矢。他们虽是身中数箭,却依旧脚踩蹬手拉弦,为神臂弓上好了弩箭,抬起双手,将自己的最后一点气力发射到城头的蒙军身上。

这完全是一场不对称战,我叹了一口气,看到了这里,我才知道这宫城要比我想像中的难攻得多。并不是说蒙军的箭术会比水师军士强多少,也不是说蒙军的士气会比水师军士高上几分。而是因为,这场战完全是以弓箭的长处对弩箭的短处。所以,这根本就是一场人力不能左右的对射,我只能目眦尽裂地看着水师的弓弩手们一个接着一个地倒下。而这其中,却还有许多人挣扎着要站起身来,但是,另一批箭矢的到来,无情地抹杀了他们的最后一丝努力。出于与这些烈士想到的相同的原因,我也没有下令让他们撤退。我只能将希望寄托于那些正在登城的军士,希望他们能为这些死去的战友报仇。

我转头望向身旁的李宝,却见他也失去了先前的乐观而眉头紧锁。不用说我也知道他在当心着什么,攻城战中,若是蚁附的军队完全失去了地面部队的掩护,那么这将是死伤空前巨大的一战,或许数十个军士的伤亡,也只能换来敌人的一个滚木或是擂石。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十九章 燕京之战3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十九章 燕京之战3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二十九章 燕京之战3

惨叫声,木块碎裂声响成一片,惨烈的蚁附之战终于开始了。钩撞车撞得城门轰然作响,但是可想而知,城门间定是加上了厚重的石板,水师军士只撞了半个时辰却依然还是纹丝不动,撞车却被蒙军毁去了好几辆。原本这撞车也不是如此不经打的,却又是因为城高,蒙军只随手丢下个皮球大的擂石,便能轻松地将撞车砸出个大洞。而云梯处则更是惨不忍睹,每一个擂石砸下,都能打断几根梯面,几位水师军士也跟着被砸下了城脚。每一根滚木飞出,都能带起一片腥风血雨,甚至有些较粗的滚木,更是将云梯一下便砸成了两载。城脚下早已布满了水师军士们鲜血淋淋的尸体,不过即便是如此,军士们还是毫不畏惧地往上冲着。

梯面坏了,很快便会有一名军士趴下,手脚承接上下,以供战友通过。云梯断了,幸存的军士便会有条不紊地退了下去,排在另一架云梯的后面,等着另一次冲锋。但是,无论水师军士们如何英勇,这座高耸的城墙却始终有如一道跨不过的屏障,眼见军士们就要登上城头,却被几个擂石、滚木轻易地打将下来。

“撤军!”一个时辰之后,我咬着牙对身旁的传令兵下了撤退的命令。建造云梯的速度要远无低于被毁的速度,随着云梯越来越少,这样的攻城再继续下去除了徒增伤亡外,已没有任何意义了。于是。龙卫水师便心有不甘地,扶着受伤的弟兄退了下来。城头上立时便响起了蒙军地欢呼声与嘲笑声,这其中甚至还有不少是与宋军同族的驱口军。

“这帮直娘贼子。”见此李程不由对着城头那些正嚣张的蒙军狠骂了一声,而后便对我拱手道:“大人,让忠顺军上吧!”

我无言地摇了摇头,在这样的情形之下,无论哪支军队攻城都是一样的。更何况。窝阔台的骑军还等着忠顺军来对付呢!

————————————

“如今却该如何是好?”帅帐之内,摇晃着的气死风灯灯光下。一抹阴云笼罩在众人地脸上,虽然龙卫水师还是士气不减,虽然今早也只是小败一场,但营内的每个人地心里都是沉甸甸的。因为大家都知道此时已到了最后关头。原计划三批军士日夜不停的攻城计划,此时却因云梯的大量损坏而被迫流产。明日就是第四日了,明日之后,窝阔台的骑军就随时有可能以一个全新的面貌出现在燕京城外。至时只怕我们这支北伐之军除了撤军之外,就别无选择了。而此时,却没有一个人有办法能在一日之内攻下这宫城。

“难道我等就这样前功尽弃不成?”徐格愤恨地一跺脚叹道:“难道真是天不助我?这些日子我等收复的数十座城镇难道都是些镜花水月?”

“可否挖通城墙?”李程有些迟疑地问着,以大宋地制度,武官向来都是不得参加军事会议的,即使参加了也只有听的份。但忠顺军如今即归我统辖,那自是另一番道理了。不过李程等一众新来的武将,却还是不甚习惯。

“对。”王坚也赞同道:“便像蒙人攻我大宋的城池一般。在宫墙上挖几个大洞。”

“不可。”徐格摇头叹了一口气,他原本是金国的军师,自然对燕京这宫城知之甚祥。

“这宫城本为皇宫。”徐格解释道:“皇宫的城墙可不比其它城墙,它全由砖石砌成不说,其横面也为上窄下宽,我等若是欲在宫墙上开洞而过。只怕没有数日光景亦不可达。”

我点了点头,其实此点不稍徐格说我也能想得到,如此高的城墙倘若没有一个十分稳固地墙基,只怕还不等我们来攻,几场大雨便要让它崩塌了。而这么稳固的墙基,即便是用上了火药,在火药威力如此之小的今天,要将其炸开也不是一日两日的事。我不由又想起了新研制的黑火药,由于会炸膛的原因,是以此次车船上所带地火炮使用的火药。却全是那威力小的旧式火药。现今全军所有的黑火药。都在骁骑军所配备的霹雳火球之中。只怕费时费力地尽数将其取了出来,却也是不足以破城。

挖地道。也不成,不说被蒙军发现的危险,时间上也不允许。我苦恼地拍了拍前额,对付这种特高的城墙,原本是有许多的方法,可是在时间如此紧迫的情况下,它却变成了一座不可逾越的天堑。

“那么……”最后还是李宝发了话,他冷冷地咬牙说道:“那便只有最后一种方法了。是生是死,明日便见分晓。”

秋雾迷漫,燕京地十月已微觉寒冷。这里地秋,却来得特别的清,特别地静,特别的悲凉。雾气为原本四处是乌黑破屋的燕京妆上了一层朦胧的白色,衣物不足的百姓,想必全都躲在屋中瑟瑟发抖。寒风一过,只带起层层雾水扫过水师军士坚毅的脸庞,刮过勇士们的冰冷的盔甲,再为它们蒙上了一层薄薄的水珠。东方微红,雾气渐散,一幢幢奇形怪状的木楼,便出现在了守城的蒙军眼前。

这些木楼是数万水师军士连夜打制的,距城墙三百步远,却有数十幢之多。与城墙差不多高,只在东、西、南三面将燕京围了起来。观其简陋程度,简直就不能说是楼,不过,其功用也确实不是让人居住的,如果守城的蒙军有些眼力好的话,便会惊奇地发现,那木楼自下而上,每层都安置了几张床弩。

“放……”

这回却是李宝下了命令,对于指挥龙卫水师他可说是得心应手,而且他既已把整个龙卫水师甚至是身家性命放在了这里,我又何尝不能让他放手一搏。

是生是死,就在这一日了,我暗叹一声,希望明天的现在,龙卫水师便能在宫城之中用着早饭。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章 燕京之战4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章 燕京之战4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章 燕京之战4

牙发响处,只见千万支巨箭破空而出,便如一群蝗虫般朝城墙飞去。接着又是铿锵声响成一片,巨箭一列列地狠狠地钉在了城墙之上。当然,这其中也有许多巨箭由于射中过于坚硬的石头而掉落到城脚下。不过这也没关系,片刻之后,又是新的一轮巨箭飞奔而来。不多时,在守城蒙军惊诧的眼神中,宫城城墙自上而下,便多出了数十道由巨箭组成的长梯。

“杀……”龙卫水师一声发喊,带上所有的云梯便往宫城攻去,声势却还要高过昨日的一战。不待一刻钟,水师军士便顶着漫天的箭雨攻至了城脚下,却见军士们一手持盾一手攀爬,顺着那箭梯就往城上攻去。原本作为主攻器械的云梯,此时只架在两道箭梯之间,成为了一种辅攻。

“此为踏撅箭。”李宝望着不远处城头的那番攻城景像,沉声说道:“此箭一床弩可同发三箭,后无箭羽,有刻纹,以其射诸城墙之上,人便可踏而登城。”

“原来床弩却还有这等妙处。”闻言我不由喜形于色,怪不得李宝一早便对攻城有着强大的信心,却原来还留着这法宝。

再往城墙处望去,却又发现了踏撅箭新的妙处。原来踏撅箭是贴着城墙的,是以相对于登云梯来说,登踏撅箭的军士却更为安全。自城头上投下的擂石、滚木可以说是云梯攻城的头号杀手,擂石、滚木有可能在云梯上滚动。甚至将云梯砸为两载而大量杀伤其上地军士。但踏撅箭梯却不然,擂石与滚木往往都会在很高的地方,便被巨箭挡着而偏离其原有的方向,就算有些砸中了军士,却也很快由于受到的阻力或是撞着城墙而弹开。一时诸如擂石、滚木的守城器械,其杀伤力便大大降低了,水师军士顷刻间便攻上了好几丈。虽说他们还是在蒙军的弓箭和擂石下不住地往下掉。但比起昨日一战来说,却也不知好了多少倍。

“但是……”随后我又很快发现了这种攻城方法的弱点。想到这个弱点有可能为龙卫水师造成地伤亡,我不由骇然往李宝望去。

李宝苦笑地点了点头:“置使大人想得不错,此法亦有其弱点。其上的军士即便是攻上了城头,亦是以侧面对着敌人,战力必是大打折扣。而且,其最致命地却还属火攻,这也正是属下不到万不得已时不用此法的原由。如今只能寄希望于那些鞑子不会太早想到这个弱点了。”

正说间。水师军士已攻上了城头,正如李宝所说的那样,此时以踏撅箭攻城的弱点便显了出来。踏撅箭上的军士个个都是以侧身面对着蒙军的守军,而且,还必须是一手攀住箭枝,另一手举起兵器对敌,许多军士甚至连腰刀还未来得及取出便被打了下来。且箭梯上的空间又过于窄小,一组箭梯却只能容一名军士通过。如此他们即便是登上了城头,其对城墙地冲击力还是不尽人意。

但可以确定的一点是,今日的战势无疑要比昨日好上许多。由于踏撅箭让不少军士攻上城头与蒙军近身作战,是以担任掩护的弩手,却可以充分地发挥了他们的作用。只见那城下神臂弓手,此时早已忙得热火朝天。踏弩、上箭、举弓、发射。几乎是一气呵成,可想而知李宝定是对这些人的训练下了一番苦功。

“嗖……”的一声,当一名蒙军正要举枪往下戳时,一枝弩箭及时地射中了他的咽喉。一股血箭喷出,那名蒙军痛苦地捂着自己地喉部,面孔扭曲成一团,拼尽最后一丝力气挣扎了几下,最后才无力地往城脚落了下去。此时,一名水师军士就趁着这个空档猛地往向上窜。但蒙军的反应速度却也惊人,还不等这名军士登上几步。另一柄长枪便无情地穿胸而过。剧痛传来。这名军士不甘地往上望了望,而后一咬牙。便死死地抱住了那柄将要夺去他生命的长枪,往下面的虚空跃去。在闭上眼睛之前,他笑了,他看到那长枪的主人已被他成功地拖出了城墙,他看到了那名蒙军眼里的惊慌,看到了他地难以置信,还有对死亡的恐惧……

“咔嚓……”一名水师军士举着腰刀的右手已被齐根剁了下来,原本在此时,他已可以退出战场了,因为他已没有空闲的手,也没有任何兵器可以对付城头上的蒙军。但是,这攻城战却不比野战,他知道自己没有退路,只要自己退一步或是止步不前,那就意味着身后所有的战友都无法继续攻城。于是,他便毅然用他那仅存的一只手,再往上攀出了一步,用他那无畏的身躯,往敌人的枪尖上撞去。

箭梯上的军士对城头地冲击虽小,却无疑能在攻城战中起到很大地作用。因为有了这种近身的冲击,城墙下地神臂弓手才得以有条不紊地往城头上放箭;因为有了这些军士的英勇,云梯才不至于在顷刻之间便被蒙军大量损毁。于是,在箭梯、云梯,还有神臂弓手的紧密配合之下,战争的天平便逐渐往龙卫水师这方倾斜。有些地方的军士甚至已攻上了城墙与蒙军缠斗在一起。虽然城脚下已堆满了高高的尸体,但是,这种牺牲无疑是值得的。李宝、徐格、王坚……每个人的脸上都露出了微笑,胜利,好像就在眼前了。

但就在这个时侯,突然一条火龙自城墙上急泻而下,众人的脸色也不由随之大变。

惨叫声四起,只见火龙过处,一个接着一个的水师军士满身是火的自城墙上跌落下来。城脚下还未登城的军士,也不可避免地受到了波及。接着又是另一条火龙,又是一条……

李宝最为当心的火攻,此时终于发生了。

————————————

闲话几句:宋军以踏撅箭攻城确实是真事,而且在当时并不是什么秘密武器。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一章 燕京之战5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一章 燕京之战5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一章 燕京之战5

人潮涌动,正当前方战事进行得如火如荼之时,我却带上了王坚的骑军来到了百姓的居民区,并以王坚数千骑军的力量,集中起了上万的百姓。不过此时我才发现,要集中上万的百姓,或是将全燕京的百姓都集中起来,或许也不要数千骑军之多。这里的百姓给我最直接的一个感觉,那就是太听话了。只要有一个军士前去敲门,令其在何处集中,那些百姓便有如被惊起的鸭子一般,携老带幼地往集中处奔去。途中还一路慌张地紧赶,只生怕落后了半分。

见此我不由苦笑了一声,在此之前,蒙军定又是对他们做了什么兽行,否则他们是不会如此害怕的。对于此时的他们,恐怕只要谁手中有刀,谁占领了这块地,就是他们的主人,就能决定他们的生死了。奴隶社会,这就是奴隶社会吗?人可以用于买卖,可以用金钱来衡量,更谈不上什么人权什么尊严。这些话、这样的社会,对于现代人或许也是耳熟能详,但是,却没有人会知道真正处在这样的一个社会下,又会是怎样的一番感觉。而现在我的身份,却好像还是他们的主人。

不过几刻钟,便有过万人集中在了我的跟前。他们望着我的眼神,那分明就是不解与恐惧。他们身着单薄的衣裳在寒风中瑟瑟发抖,但他们对此却是毫不在意,或许是因为习惯了,又或许,还是因为害怕。

“乡亲们。”我的喊声一出。人群立时便安静了下来,甚至连小孩地哭声也没有,这场景不由让我觉得十分的怪异。

“乡亲们。”我微微一愣之后,便接着说道:“郑言实话说与各位乡亲,此次……我等极有可能攻不下此城。”

我攥紧了拳头,观察着百姓的反应,出乎我的意料之外。他们的反应却只有——麻木。要对百姓们说出这番话,实则需要很大的勇气。我们本来是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在他们地面前。可是如今,带给他们的,或许是更大地灾难。

“我军若败。”见百姓们毫无反应,我便开诚布公地说道:“则蒙军或会迁怒与你等,至时……”

此时却不待我说完,人群中便不由一片哗然,因为此时他们都很清楚地意识到。当年蒙军屠城一月的惨景,或许又要在这里重现了。一想到当时那恐怖的场面,百姓们个个都给吓得面无血色,哭泣声、埋怨声,霎时便在人群中像瘟疫一样传染开来,甚至有些人已是晕倒在地不醒人事了。

“大人,带上我等一同离开吧!”过了好一会儿,才有一个声音颤颤地说道:“我等已受尽了蒙人之虐。大人带上我等,我等便是做牛做马,也毫无怨言哪!”

“是啊,大人……”

“带上我们吧……”

有人带头,其它百姓便也跟着对我喊着。

“不是我不想带上你们。”我摇了摇头,而后咬了咬牙。一挺胸膛道:“只是,我们却并没有想要回去。”

我挥手指了指护在我身旁、身后的骁骑军将士道:“因为我与我的随身将士,都将在这里洒下最后一滴血,除非我们死了,否则我们绝不后退一步。”

“喝……”骁骑军军士闻言,便个个热血贲张地大吼了一声。

“乡亲们。”望了望那些被军士的吼声镇住的百姓们,我又接着说道:“此番对你等说上这些,实则是想救出尔等地妻儿。”

“救出我等的妻儿。”面前一位胆大的汉子,不由疑惑地问道。

“正是。”我点了点头:“我等所驶来的车船,各位乡亲想必也看见了。数百艘大小船只。要将全燕京的小儿与其母一同运至西川,想必不是难事。蒙军有我等在此拖着。郑言再另使数千军士护送,车船便可顺流而下逃出险境。这也算是我郑言,为乡亲们做的一点力所能及的事了!”

我的话音刚落,百姓之中便像炸了开锅一样闹了开来。他们有地喜形于色,有的大失所望,更多的,却是在为将要与妻儿分离而抱头痛哭,他们都知道,这一分别,只怕便是生离死别了。

“事不宜迟。”我抬头看了看灰蒙蒙的天色,此时应该是巳时:“两个时辰后,船队将准时起航,只收小儿与其生母,请各位乡亲互相转告,过时便不侯了。”

带着骁骑军撤走,我的心情是复杂的。我从未怀疑过这次北伐地正确性,但是在这一刻,我的信心开始动摇了。当初只想到了这次北伐成功以后的辉煌,只想到要拯救万民于水火之中,可却从未想过若是此战失败了,那么蒙军又将对这些无辜平民展开一番怎样的屠杀,我又将会给这些百姓带来一番怎样的苦难。如果此次北伐不但没有将河北之地解放出来,反而牺牲了大批的将士,又将千千万万的百姓置身于水生火热之中,那么历史,将会怎样来评价发动这次北伐的我呢?

不知不觉中,我等一行人又回到了战场,显而易见,攻城战已再次陷入了僵局,由于箭梯紧贴着城墙,是以蒙古人所要做的,好像只是将火油沿城墙倒下,然后再将其点燃。有些地方就算火势已灭,但那城墙、那箭梯,却还是灸不可攀。这使得李宝不得不让床子弩在另一个地方重建一组箭梯。周而复始,箭梯在不断地增多,攻城军也在不断地增多,但是,却始终不能越雷池一步。死伤人数也在惊人地往上窜,此时,永远地躺在城墙脚下的已有上万人了。

燕京,望着不远处那个被巨箭插得像只刺猬一样,又满身是火地宫城,我不由苦笑一声。我在想像着亲自爬上那高墙地情景,就算是拥有现代人的智慧,拥有现代人地科学知识,但是,在那一刻,想必不会跟一个小兵有什么差别吧!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二章 燕京之战6

第三卷 端平入洛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二章 燕京之战6

第六卷 还我河山 第三十二章 燕京之战6

两个时辰后,船队终于在百姓们一阵高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