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大秦帝国风云录-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夜无话。天亮之后,斥候再传消息,两军在宜安打起来了,决战开始了。

众人忐忑不安,多派斥候打探消息?到了中午,一个斥候带回来的消息让众人预感到秦军正在一步步滑入败亡的深渊。代北骑军分为两队,部署于战场两翼,至今还没有投入战场,很明显,李牧在等待机会,他正在利用材官车兵的疯狂攻击持续消耗秦军的实力,等到秦军筋疲力尽伤痕累累的时候,他就要投入代北骑军了,利用代北骑军无坚不催的威力,给秦军以致命一击。

疯狂的野牛群,决堤洪水一般的代北骑军,摧枯拉朽一般的无敌气势,任秦军的战阵如何顽强,任秦军的箭阵如何密集,都无法阻止这雷霆一击。

一想到成千上万的秦军将士将在代北骑军的铁蹄之下悲惨死去,一想到十几万秦国勇士将就此埋骨异国他乡,宝鼎等人就心痛如绞 痛苦不堪。

宝鼎彷徨无计,沮丧失望,同时也陷入了深深的自责。

自己的一时冲动,不但给虎烈具带来了厄运,还让他们毫无价值地战死在鸿山,先前自己拼死争取来的一点优势也因此荡然无存,尤为严重的是,对自己寄予厚望的那些势力在极度失望的情况下可能就此抛弃自己,而自己假如没有这些势力的支持,也就没有任何利用价值,那将来怎么办?自己所肩负的使命如何完成?来到这个世界的抱负理想又如何去实

就这样放弃?就这样等待着失败的来临?就这样束手无策地坐在这里。眼睁睁地看着十几万秦军将士死在宜安城下?不,绝不,绝不能放弃。前世我已经失败过一次,已经放弃过一次,今世老天爷又给了我一次机会,我还要放弃?还要再次成为失败者?不,绝不,我即使死,也要轰轰烈烈的死,我即使失败,也要轰轰烈烈的失败,我要做个人,做个顶天立地的人,我宁愿站着死,也绝不芶延偷生。

宝鼎站了起来,在众人注目之下,走到旁边堆放武器甲胄的大树下,找到一具重铠穿到了身上。他解开头上的玉冠,披散开头发,又拿起一个兜餐戴了上去。他披挂整齐,伸手拿起一根长矛,大步向远处的山谷走去。那里有数千匹战马,他要骑上战马,他要赶赴战场,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他要和十几万秦军将士同生共死。死,也要死得轰轰烈烈。

此仗大败已成定局,桓酶和十几万秦军将士难逃全军覆没的命运。历史的长河奔腾咆哮,非人力开以改变。自己这辈子的人生还没有开始,就突然结束了。结束得好,所谓改变历史,所谓抱负理想。都是南柯一梦。梦总有醒的一天,或许我本来就在梦中,待我醒来,我又回到了那间小屋,我又看到了胖子,我又回到了家人的身边,我又开始了自己的生活,但我绝不会放弃了,我会加倍努力,我会活得更好。

死吧,在这个时代,在这个梦里,轰轰烈烈的死吧。

大旗在风中猎猎作响,仿佛吹响了进攻的号角。

宝鼎停下脚步,抬头看着这面迎风狂舞的大秦战旗,忽然间,他感觉自己已经不复存在,他和大旗融为了一体,他和天地融为了一体,他已经死了,他正站在历史长河的边上,背负着双手,衣袂翻飞,遥看星河岁月,天地变迁。

宝鼎一把握住了战旗,将它从地上拔起,高举着,义无反顾地走向了山谷。

唐公和公孙豹默默地看着宝鼎的背影,忽然相视一笑,双双站起,穿上甲胄,拿起武器,紧紧追随。

曝布和黑鹰锐士跟了上去。司马断、白公差、乌重跟了上去。王离、王蕃也跟了上去。

山林里的虎烈卫站了起来,拿起武器,加入了队伍。苍头老军们也三五成群地站了起来,他们毫不犹豫,拿起武器,义无反顾地赶赴战场。

队伍越来越庞大,渐渐汇成了一道洪流,在山野之间涌动奔流。

“公子,你不能去,这是送死,是送死啊。”唐仰和几个军吏追了上来,“将军,豹率,求求你们了,不能去啊,你们都去战场了,插重怎么办?这里的人怎么办?”

宝鼎心意已决,一心求死,根本不为所飒

豹丰和其他人也是一脸肃穆。反正都是死,那还不如轰轰烈烈地战死。

“如果我们回不来,你就烧掉辐重,带他们走。”庸公停下脚步,指着从山林中聚拢而来的人群,大声说道,“我们即将失去军队,没有军队的保护,我们无法回家。从这里向西,是巍峨耸立的大山,我们走不过去;从这里向北,是井险要塞,但赵军断绝了道路,我们冲不过去。”

“愿意与赵军决一死战的,就跟着公子走,那好歹还有一线生机。不愿意跟去的,你带着他们选择一条路,能否活着回家,就看你们的运气了。”

庸公说完之后,再不停留,大步而去。

唐仰茫然无措。前天,大家为保护辐重而战;昨天,大家为保全性命而战;今天,这帮人却放弃生命,义无反顾地冲向了战场。为什么?这到底都是为什么?翻山越岭返回太原为什么不行?最起码可以救活一半人,但这样杀向战场,一个也活不了。

“老秦人”公孙豹突然振臂狂呼。“老秦人,三十里外。你们的亲人在战斗,你们的家人在流血,你们的孩子在奋勇杀敌,赵人包围了他们,正在屠杀他们,他们需要我们,需要我们的支援”老秦人,拿起武器,跟着公子,跟着大秦战旗,我们去战斗,我们去救自己的亲人,救回我们的孩子”

叫声在山峦中回荡,在密林里回响。

更多的人加入了队伍,更多的人在叫喊,更多的人拿起了武器,他们要救回自己的亲人,救回自己的孩子。

“咚咚咚,”战鼓擂响,山野震撼。    “呜呜呜”号角连天而起,激昂的声浪撕裂了灰嚎嚎的天空,耀眼的阳光突然冲破了厚厚云层,霎时照亮了大山。

宝鼎飞身上马,高擎着战旗,飞速冲上山岗。

山谷里,八千多名老秦人全副武装,他们高举着武器,催动着战马,紧紧跟随。

宝鼎的血沸腾了,他用力摇动着战旗,仰首向天,纵声狂呼 “老秦人,杀敌去,”



        第九十六章 攻

秦军战阵。桓腑摆了一个阵中阵,他知道李牧肯定要把代北骑军放到黄昏时分,在秦军精疲力竭之刻,发动致命一击,所以他在战阵之中以辐车设障,内列两万弓弩手,将所有的弩全部拿了出来,打算给代北骑军以重击。

外阵他交给了辛胜和六万将士,内阵他亲自指挥四万将士,大约五万随军民夫披挂上阵,配合两万弓弩手发动箭阵。

此亥他就坐在阵中华盖下,白衣竹冠。意定神闲,沉醉于棋局之中。

两军将士经过数个时辰的厮杀,渐显疲态,战场上的杀声正在慢慢减弱。赵人的攻势在秦军顽强的防守面前难以为继,尤其随着伤亡的不断增长,正面攻击的军队已经无法组织起有效的攻击,对秦军的威胁越来越

桓腑忽然抬起头,目光顺着华盖的阴影缓缓移动,嘴角处悄然浮现出一丝笑意。

幕府长史乘机上前,恭敬说道:“辛胜将军禀报,已经日西中了。”

桓龋微微颌首,目光从阴影里延伸到前方的弓弩军,延伸到一面面迎风招展的战旗,延伸到灰凛嚎的天空上,良久,他忽然轻声说道,“今天没有太阳。”

长史抬头看天,厚厚的云层虽然遮蔽了阳光,但空气异常闷热,风中更有一股难闻的血腥味。

“有些闷,或许要下雨。”长史随口说道。

“下雨?”桓腑摇摇头,收回了目光,“也许有场暴雨。”

长史没有心情陪着桓腑闲聊今天的天气。他再度躬身说道:“上将军,辛胜将军报,赵军攻势不继。疲态已显。”

“我们的伤损大吗?”桓腑捻起一颗棋子,漫不经心地问道。

“赵军两倍于我。”长史神色微冷,傲然说道,“李牧雪藏主力,拿代北无辜送死,试图消耗我实力,痴心妄想。”

“嗤,”桓腑鼻子里发出了一声轻蔑冷笑,“遂他的心愿,攻出去,杀!”

一面麒麟令旗冉冉升起,张牙舞爪的神兽在风中咆哮,仿佛要踏空而去。

蓦然,外阵传来惊天动地的战鼓声,跟着号角连天,一面面令旗冲天而起,在风中肆虐狂舞,烈烈战意如狂飙一般掠过战场,掀起阵阵惊涛。

秦军发动了潮水般的攻势,前军、左军、右军同时从三个方向杀向了赵军。后军前移,沿着中军从左右两翼展开,以便给三军以有力支撑。

赵人死守战阵,但双方实力悬殊,战阵连续崩裂。赵人悍不畏死,战阵虽裂,却至死不退,依旧奋勇拼杀,死不休战。秦人疯狂了,将士齐心,前赴后继,如浪涛击岸,永不停歇。双方的伤亡骤然激增,尸横遍野,惨不忍睹。

李牧双目圆睁,脸颊上的肉不停地抽搐着,强自按捺住心里的诣天愤怒。

幕府长史急匆匆跑了上来,气喘吁吁,脸色异常紧张,“大将军,前军右翼战阵给秦军撕开,现在秦军骑士正在向其中阵突进。秦军车兵则紧紧缠住了我前军左翼,无法给中阵以有力支援,这导致前军整个战阵随时都有崩溃的危险。前军将军庞漠恳求大将军急速支援,以便让前军及时稳住阵脚,确保中军的安全。”

李牧脸色阴沉,一言不发。

荆柯犹豫了一下,对那位长史摇摇手,示意他不要再对李牧说话了。

“我左右两军如何?”荆柯主动问道。

长史心领神会,接着荆柯的话说道:“右军两翼战阵全部被秦军摧毁。

左军正面战阵三次被秦军攻破。两军损失惨重,已经难以支撑。”

荆柯的脸色也变了,没想到秦军一旦展开反攻,威力如此强大,竟然把代北军打得狼狈不堪。本以为秦军在赵人的疯狂攻击下,即使守住战阵,也是伤痕累累,哪想到秦军强悍如斯,转手就是狂风暴雨,把赵人杀得血流成河。

荆柯抬头看了一眼李牧,见他没有反应,只好继续问道:“后军应该及时给予支援,后军冯安将军有五万人马,只要他及时推过,

“后军五万人马已经用尽。”幕府长史急得大汗淋漓,说话声音不知不觉就提高了,“几位将军恳求大将军,马上把代北骑军投进战场,否则只要任何一个战阵给秦军击溃,那后果不堪设想。”

荆柯没了主意,转目望向李牧小心翼翼地喊了一声:“大将军”    “桓腑为什么集中主力打我的前军?”李牧忽然问道。

荆柯愣了一下,眉头微皱,觉得这里有问题。按道理桓腑要突围,既然要突围,那当然首攻赵人侧翼,以便造成突破,打开撤退的通道,哪有像秦军现在这样的打法,猛攻赵军的正面,摆出了一副要与赵人同归于尽的架势。这样打下去,就算秦军攻破了赵军前阵,自身的损失也是非常惊人,这对突围没有任何好处。

“老匹夫要与我同归于尽啊。”李牧咬牙切齿,凌空一拳打出,怒声吼道,“既然你要死,我就成全你。”

秦军发力猛攻,不是意图突围,而是要决心打出个胜负,初始李牧…二蕊不解。但旋即他醒悟讨来,自只中计腑心亏竟然以十几万秦军将士的性命做诱饵,硬是把自己拖到了决战战场。这一仗打下去,打完了,赵军就算全歼了秦军,自己还能剩下多少人?

李牧犹豫了,第一个念头就是要撤军,但秦军正在反攻,铺天盖地一般,气势如虎,这时候赵人撤军,纯粹是自取败亡。赵人已经掉进了陷阱,已经和陷阱里的恶狼打了起来,这时候你想跑,想爬出陷阱,根本不可能,唯一的办法就是死战,直到把这头恶狼打死为止。

李牧愤怒,怒不可遏,他强迫自己冷静下来,强迫自己想出一个妥善的办法。这仗肯定要打下去,但必须减少伤亡,保持实力,否则这一仗打完了,秦国很快就能恢复元气,而赵国却耗尽了国力,再也爬不起来了。

“传令,左右两军相机后撤,尽快向中军靠拢。

”李牧断然下令,“告诉庞漠,请他坚持下去,援军马上就到,请他务必坚持到最后一刻,即使战阵破裂,士伍死尽,也绝不能后退一步。”

幕府长史怀疑自己听错了,他瞪大双眼,吃惊地问道:“大将军。如果左右两军后撤,前军就陷入了秦军的围杀,前军就完了。”

“把前军给他。”李牧用力一挥手,厉声说道,“不把前军丢出去,整个战阵都将崩溃,孰轻孰重,你分不清?前军坚持到最后,将给我们赢得稳住阵脚、调整部署的机会。”

前军都败亡了,这仗还怎么打?难道大将军不打了,要撤军?幕府长史不懂李牧的意思,目瞪口呆地望着他。

赵军虽然在兵力上远远超过秦军,但若想围而歼之却是实力不足,所以一开始李牧并不想决战,而是想在夺取鸿山辐重后,把秦军团团包围,把秦军活活困死,谁知战局的发展从一开始就偏离了他的预期,接着桓懈急速扑来,连口气都不喘,挥拳就打,迫使李牧不得不全力决战,结果现在陷入被动,打吧显然中计,赵人的损失将极其惨重,不打吧,秦军已经疯狂,想退都退不下去,所以目前唯一的办法就是与秦军僵持,一直僵持到天黑,然后利用代北骑军的威力给疲惫不堪的秦军以致命一击。

荆柯冲着幕府长史摇摇手,示意他赶快去传令,时间耽搁的越长,赵军死伤的人数就越多。

秦军的反攻卓有成效,在激烈的厮杀中,秦军急退了赵人的左右两翼,其主力成功包围赵人前军,然后四面扑上,疯狂围杀。

赵军左右两翼刚刚退下,李牧就指挥中军果断推进。中军战阵坚固,人数众多,其猛烈的反击迫使秦军在围杀赵人前军的同时,不得不分兵阻截,于是又一场激烈的攻防大战开始了。

桓腑听到幕府长史急促的呼喊声,缓缓抬头,目光又一次移到华盖的阴影上。阴影拉得很长,天色渐渐黯淡,黄昏已经悄然临近。

“上将军,赵军全线反扑,我前军遭受重创,左右两军正在退却小

桓腑放下棋子,手捻长须,脸上挂着一抹淡淡的笑意,“赵军反扑了?”

“上将军,我后军已经全部投进战场,但赵军攻势太猛,形势十分危急,匆促间难以扭转战局。故辛胜将军打算集结骑军,从东北方向进行突进,将赵人中军与其左军彻底分割。继而给其左军以沉重一击,一举扭转劣势。”    桓腑想了一会儿,慢慢站起来,穿上玄雇抽,负手绕着华盖转了两圈,然后举起了手。

幕府长史毫不犹豫,当即转身就走,但他的眼角余光却突然看到桓腑的手并没有挥下,而是摇了摇。

“上将军,”长史一扭腰又转了回来,“我前三军阵脚已松,伤亡越来越大,如果不及时扭转局面,整个战阵恐怕要被赵人击破。”

“天已经暗了。”桓腑抬头看天,语调轻缓,“太阳就要下止 了。”

“上将军,今天没有太阳。”长史情急之下,脱口说道。说完他就后悔了,这种愤懑的话也能说?

桓腑不以为意,笑着点点头,“没有太阳,天黑得更快。”说完他挥挥手,对长史说道,“告诉辛胜,收缩战阵,前三军尽量靠拢,以密集防守阻杀赵军,不惜代价稳住阵脚。另外,即玄集结骑军,将其部署于阵后,但现在不是骑军发力的时候。再等等,等到战局突变的时候,骑军再动。”

长史稍加迟疑,旋即想到李牧马上就要发动最为凌厉的一击了,桓腑如此安排必有深意,于是再不说话,匆忙下令去了。

在山峦与平原之间的丘陵地带,一支骑军正在山野间行军,但因为地形起伏不定,速度并不快。

唐公和公孙豹考虑到这支军队实力太差,如果被赵人发现,派兵阻杀,那根本到不了战场,更不要说帮助大军突围了,所以两人决定绕止 而行,小心翼翼地接近战场,然后伺机出击,最大程度地发挥这支军队的作用。

天色渐渐黯淡,骑军距离战场越来越近。

几名黑鹰锐士飞马而安激战正酣两军纠缠…起,杀得难分难解,从洲来看,两军要挑灯夜战。

“代北骑军在哪?”唐公最关心的就是代北骑军的动向,代北骑军一旦出动,疲惫不堪的秦军必遭重创,此刻再把这支由苍头老军拼凑而成的骑军拉出去,追在代北骑军的后面狠狠打一下,才能起到出其不意攻敌不备的效果,才有可能打乱赵人的攻击部署,给危难之中的秦军以帮助,让他们趁乱突围。

“还是没有动。”一个黑鹰锐士说道,“不过从号角声判断,他们已经开始做攻击准备了,不出意外的话。黄昏之前,代北骑军要发动攻击。”

“不知道桓腑上将军是否知道李牧手上有这支无坚不摧的骑军。”司马断担心地说道,“如果桓腑上将军事先没有准备,措手不及之下,给代北骑军雷霆一击,大军极有可能崩溃。”

众人心情沉重,沉默不语。虽然唐公已经数次派人向桓腑报讯。但派出去的人都没有回来,也不知道消息是否送到。

“听天由命吧。”公孙豹冷声说道,“既然已经来了,就不要瞻并顾后,杀出去,不死不休。”

“传令,就地休息。”庸公用力一挥手,“黄昏时分,我们杀出去,与赵人决一死战。”

众人轰然领命。

黄昏渐至,暮色已临。

赵军在李牧的指挥下,全线反扑,将士们齐心协力,浴血奋战,虽然损失惊人,但他们还是踩着袍泽的尸体,顽强推进,终于在黄昏来临之前,把秦军的疯狂攻势打了下去。    秦军的损失同样惊人,他们在辛胜的指挥下,以六万主力与数倍于己的赵人奋战了整整一天,但因为桓腑要保留精锐与代北军主力作战,他们得不到有力支援,更缺少兵力的补充。最终不得不收缩战阵。被动防御。

至此,赵军占据了绝对优势。秦军战阵虽然首尾相连,但因为损失太大,兵力严重不足,两翼防守异常薄弱,基本上形同虚设。

李牧下令,代北骑军出动,两翼攻击。直杀秦军中阵,摧毁秦军中军。

这一击如果成功,秦军必定崩溃。

战鼓擂响了,地动山摇。号角吹响了,杀气冲宵。

代北骑军出动了,野牛群在前,骑士在后,浩浩荡荡,以摧枯拉朽之势冲向了战场,冲向了秦军。

李牧已经到了前阵,他驻马于高岗之上,望着前方的秦军战阵,心中的愤怒阵阵喷涌,难以遏制,他想吼,想咆哮,想亲自挥剑斩下秦人的首级。这一仗胜了又如何?即使全歼了秦军又如何?这场决战让自己付出了惨重代价,让赵国付出了惨重代价,将来拿什么戍守国土?拿什么保卫家园?赵国需要多少年才能再一次站起来?

战场在颤抖,轰鸣声由远及近,两股巨大的声浪撞击到一起,霎时将战场上所有声音全部吞噬。天地为之动容,风云为之色变,这庞大无比的威力以翻江倒海之势轰然而来,人世间的末日仿佛就此来临。

桓腑盘腿坐在华盖之下。两眼盯着棋秤。手中捻着棋子,脸上的皱纹渐渐挤到一起,呼吸声变得悠长而缓慢。生死来临的这一玄,他也无法保持平静的心,他感觉有些紧张,他在想像着万马奔腾的磅礴场面,想像着野牛冲阵的震撼一幕。

“上将军,距离八百步”将军任嚣抱着令旗,站在高台顶部,放声狂呼。

桓腑手指捻动的速度越来越快,棋子急剧转动着。

“前阵如何?”桓腑转头望向侍立一侧的长史,从容问道。

“大阵已成,三军锋矢列阵,攻守兼备。”长史躬身说道,“辛胜将军打出旗号,人在阵在,人亡阵亡。”

“屠睢将军呢?”桓腑又问。

“屠睢将军以号传讯,一万七千骑军列阵完毕,随时可以发动攻击。”

“上将军,距离六百步    ”任嚣的吼声再度传来。

桓龋微微颌首,然后两指轻拈棋子,重重放到棋秤上,“攻!”

“攻,”长史仰首向天,高举双臂,纵声狂吼,“上将军令,攻

任嚣猛地举起令旗,声嘶力竭地叫了起来,“攻击,攻击”

“嗡,”一声低沉的轰鸣突然在中阵爆响,跟着万箭齐发 两团乌云骤然腾空,刺耳的厉啸声穿透了惊天轰鸣,撕裂了暮色,如同两只从地狱里冲来的猛兽,张开了血盆大嘴,一口咬向了野牛群,咬向了代北骑军。

秦军的箭阵发动了,两万弩手,两万张弩,五万名民夫为他们上弩、进弩,一时间箭矢如蝗,片片乌云腾空而起,遮天蔽日,战场霎时暗淡无光。

代北骑军遭到了迎头痛击,即使他们有铁盾护体,但在如此密集的箭阵覆盖下,根本无处躲藏,死伤无数。

李牧的怒火终于爆发了,“擂鼓,攻击,全力攻击,”



        第九十七章 最后一刻

汇骑军婪阵了,以匪夷所思的速度变阵,滚滚洪流八河中撞上了砥柱,蓦然一分为二。接着一分为四,然后划出一道道美妙的弧线,如同雄鹰突然展开了双翅,在千钧一发之刻,掉头转向。呼啸而去。

屠睢指挥的大秦骑军发动了,骑士们沿着前三军锥形战阵的两翼向赵人发动了猛烈攻击。

锥形战阵随之起动,车兵率先出击,材官、弩手步步跟进。

秦军再一次发动了凌厉反击,他们就像一位伤痕累累的勇士。拼劲了最后一丝力气,怒吼着,咆哮着,完全不计代价,不计伤亡,誓死血战,不死不休。

赵军再一次受到重击,他们的力气已经耗尽,他们抵挡不住了,只能竭尽所能去杀,去砍,以命搏命。

就在他们行将崩溃之刻,援军出现了,庞大的援军出现了,几万代北骑军杀了过来。

代北骑军改变了攻击方向。他们打不动秦军中阵,继续攻击只会让他们遭到毁灭性的打击,于是他们把满腔愤怒发泄在秦军前阵上 他们就像大漠上的狼群,从四面八方扑向了精疲力竭的秦军将士。    黄昏来临,暮色苍茫,血肉横飞的战场让天地骇然失色,苍穹更加朦脑,仿佛夜幕提前拉开。

李牧失算了,他的代北骑军在发动雷霆一击的时候竟然成了秦军箭阵的活靶子,雷霆一击随即化作乌有,他只能眼睁睁地看着全歼秦军的机会从手里溜走。

桓酶也失算了,他过低估计了代北骑军的实力。他完全没有预料到代北骑军在攻击受阻后还能突然变阵,从箭阵的血盆大口里逃出去。几万骑军发起冲锋,洪流已经形成,再想变阵难于登天,但代北骑军竟然做到了。桓酶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重创代北骑军的机会就这样消失。

李牧下令,攻击。攻击,肆意攻击,能杀多少杀多少,过了今夜,他就再也没有能力发动决战了,但是。如果今夜赵军在付出惨重代价后撕开了秦军的中阵,那他依然还有全歼秦军的希望。

虽然这仅仅是希望,但他还是不计代价地拿出了全部的力量。

桓腑下令。前阵各军后撤,以中军庞大的箭阵为后盾,协防死守。只要守住中阵。只要不给代北骑军突破中军战阵的机会,那么过了今夜,只有是活下来的将士,都能安全撤回秦国。

然而,桓腑再一次低估了代北骑军。一直以来,中土骑军在战场上的作用非常有限。赵武灵王胡服骑射让中土骑军的战斗力有了质的飞跃,其后武安君白起创演骑阵。又让骑军正式成为战场上的主要兵种之一。秦国骑军更是因此雄居北方三国骑军之首。一眨眼,三十年过去了,李牧在代北打造了一支综合了南北两军之长的骑军,骑军的战斗力再次有了飞跃,但秦人固步自封,妄自尊大。在宜安秦军全军覆没之后,虽然对代北骑军有所重视,却依旧没有认识到李牧的这支骑军已经在攻击力上跃居为诸兵种之首。

李牧凭什么横扫大漠?同样都是骑军,为什么他就能击败十万匈奴人,却匈奴七百余里?显然,他的骑军比先辈们的骑军更厉害,他让骑军的攻击力有了质的飞跃,可惜,代北不过弹丸之地,李牧不过是一个,戍边将军,谁也没有注意到这支骑军。

此次李牧南下作战,当然也是以这支骑军为绝对主力,他有绝对的自信让代北骑军名震天下。代北骑军做到了。当他们发动的致命一击失败之后,他们调转马头冲向了秦军前阵,于是秦人的灾难降临了。

秦人已经疲惫不堪,这是他们最后一次反击,但战局因为代北骑军的超凡实力骤然改变,他们还没有完成最后一击,撤退的金钰之声便响了起来,他们停下脚步,转换战阵,就在这个时候,代北骑军杀到了。

秦军措手不及,短短时间内战阵便被代北骑军击破了,协防被他们撕裂了,前三军被他们穿插分割了,很快,一支庞大的秦军就被这支狂飙般的惊天猛兽撕咬得七零八落,鲜血淋漓,根本没有还手之力。

秦军陷入混乱,他们茫然失措,不知道战阵怎么会轻易破裂,也不知道各军之间的协防怎么突然失灵,更不知道自己怎么会突然失去了攻击方向。他们完全不适应代北骑军的打法,很快陷入了极度被动,他们甚至感觉自己突然就变成了羊圈里的羊,而代北骑军则是冲入羊圈里的狼,他们毫无还手之力,只有任其宰割了。

秦军中阵毫无办法,他们根本没办法撤阵上去救援。一旦撤阵,他们必蹈前阵的覆辙。遭到代北骑军的迎头痛击。他们只能眼睁睁地看着自己的袍泽在敌人战马的践踏下哀嗥,在代北骑军的冲杀下死去。

任嚣和一帮稗将都尉们冲到了桓腑面前,向他咆哮,向他哀求,恳求他撤阵支援。

桓腑的心在滴血,他愤怒,他痛苦,仇恨在他心里熊熊燃烧。他睚眦欲裂。恨不能将李牧千刀万剐。将代北骑军朵成肉泥,但他不能撤阵。阵内有四万将士,有五”火,此刻他只能舍弃前阵的将十以保住阵内的生命。他次愕择

桓龋痛不欲生。蓦地仰天悲啸,一脚踢翻了棋秤,厉声痛呼,“天啦。请救救他们,救救我的孩子,”

老天仿佛听到了他的呼唤。答应了他的哀求。突然间,风起了。云动了,天地骤然一亮,一道血色霞光撕裂了厚厚的云层,将眩目的光芒照射在血腥的战争上。

这一瞬间,所有人都抬起了头,向西天望去,那里有夕阳,那里有光彩夺目的炫丽霞光。

奇迹发生了。血色霞光之中,突然出现了一名骑士。他高举着战旗。仿佛踏着霞光而来,他屹立于山岗之上。全身沐浴在美丽的霞光之中,仿若天兵神将。

他举起了牛角号,仰首向天。

“呜呜”号角吹响,冲锋的号角响彻了技毛。

奇迹再一次将临。

号角声里,夕阳之中,一队队骑士如翻滚的浪潮涌上了山岗,铺天盖地。霞光抚照在他们的甲胄之上,映射出道道耀眼的金光。这是天兵天将,他们沐浴着神光,他们越过了山岗,他们冲进了平原,他们就象奔腾的怒潮,挟带着咆哮的风雷,以排山倒海之势杀向了战场。

李牧骇然变色。    赵军厮杀了一天,损失惨重。刚才秦军的最后一击虽然没有完成,但已经攻破了他们的战阵,就在他们行将崩溃的时候,代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