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北地为王-第4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罗东看了看这厮一副热情和急吼吼的样子,心中暗想,怎么就不记得这厮在历史上是个什么人物,确实没什么映象呢,难道不成是个喜欢打小报告之辈,真是失败,不过已经说道这里,也不可能停下来了。
历史上宋朝之后,元朝是最混乱的百年,明清的税赋政策都是在前朝的经验之上改进的,罗东自然就想到了明朝的一条鞭税法和清朝的摊丁入地的税法。
“这方法之一,我称之为一条线法,”罗东嘿嘿暗笑地篡改了历史,“税法之根本就如楼兄所说,应清量土地,把赋、役、方物、土贡等一切项归之一总,除繁趋简,把各种役项合并,并以雇役代之,除农民力役之苦;户丁的负担部分地归于地亩征收,轻农民丁银负担;徭役由按里平摊改为州县统筹!”
这一条鞭法罗东只记得大概,不过这税制的要点倒是说出了十之八九,一桌子士子都在认真回味这罗东所说的内容,旁边的罗粉韩仪更是执笔速记,恨不得把罗东说的每个字都记录下来。
罗东提的这个一条线税法,自然谈不上颠覆现在实行的宋朝两税法,但是光从简繁程度就大大提高了,这可是政令实行的关键要素之一,这些学子倒是不怎么明白这点,旁边不远处也在临窗观赏的一个中年儒袍男子听到了,倒是一愣,抬眼朝罗东看了看,然后若有所思的举着酒杯。
第166章 夜市狂奔
众人议论纷纷,吕祖谦和楼钥自然也提出了一些观点,向罗东求证,不过他们对于罗东这徭役税赋合一的简便方法还是大为认同,这方法很大程度上比两税法更要兼顾百姓的利益,非常符合儒家经世济民的主旨。
既然有了新的议题,吕祖谦和楼钥两人都把焦点集中到罗东身上了,听到罗东能提出这等变革之法,两人自然是非佩服,都主动上啦攀谈,不过罗东显然对于这种谈话无爱,他所专长的是对后世知识的融会贯通,而在这些士子谈话引经据典的玩意上,可是大大的弱项。
不过好在罗东有挡箭牌,罗粉韩仪被招过来,这厮引经据典的能耐丝毫不逊色于两位名人,毕竟吕祖谦和楼钥现在也就二十出头的年纪,要成为大儒,那可需要时间的考验。
一群士子议论了一番之后,都对罗东的一条线税法持肯定的态度,当然楼钥和吕祖谦两位还是有些不同意见,不过不影响他们的认同态度。
楼钥研究了片刻,又开口道:“罗兄,你才说了一法,我等已经觉得大受启迪,不知道还有一法,另有什么妙处?”
罗东想了想,自己貌似今天话多了点,这帮学子也是个死缠烂打型,这摊丁入地之法还是稍作保留吧,便找了个借口,转移话题说道:“还有一法,则要看官家的意思,太祖曾言永不加赋,其实我另有想法,这朝廷赋税只要是取之于民、用之于民,只要取之有道,这赋税有所增加也是百姓之福!”
他这番言论完全颠覆了前面所说的减赋税的逻辑,众人自然也多有疑虑,吕祖谦和楼钥也在低头思考,马上旁边就有个士子提出的异议,“罗公子,在下以为此言差矣,轻赋税乃是民之本,怎能再加赋税呢?”
罗东微微一笑,继续说道:“天下百姓,林林种种,圣人言,要兼济天下,何谓兼,那是有兼顾汇合之意,临安府商贸繁荣,田产丰盛,而诸位来自各地,自然知道还有很多地方,百姓穷困不堪,风餐露宿,我朝藏富于民,而民资却无法用来兼济百姓,此乃一弊!民富而国穷,此乃二弊!”
他的言论显然引起了这些士子的共鸣,年轻的读书人那是最热血的一代,若是进了官场之后,难免是考虑利益得失,瞻前顾后,但是在这研读圣人教义的时候,却有着其他人没有的热血,众人又开始议论起罗东提出来的问题,其实罗东这里根本没提出新的办法,只是抛出了一个难题而已。
又扯皮了一阵子,众人自然对罗东知识的广博颇为推崇,看看时候不早了,罗东想了想,便起身告辞了,下了楼之后,却听到后面脚本声,吕祖谦和楼钥两个匆匆跑出来,说是希望能再来拜会罗东,对于两位名人的回访罗东自然不会拒绝,马山留下了住址,客套了几句告辞而去。
下了楼,这会让天色已晚,这南宋都城的天街确是热闹非常,罗东大有现代社会热闹的夜生活的感觉,可惜四人都是初到临安府,转了一会儿也不得要领,满眼看去都是还在营业的商铺和摊贩,罗东暗笑,这时代看起来貌似没有城管,这摊贩还是很活络的。
他好奇的去询问了一个挑担卖杂物的小贩,临安府的摊贩竟然只需要到居住的里正那里登记一下,就能合法上街营业了,当然商业税那是要缴纳的,不过每月几十文而已,相对于这百万人的大城市,这税收确是低廉的很。
逛着夜市倒是蛮符合赵紫真的胃口,罗东只是东张西望而已,赵紫真倒是很新奇的买了一大推杂七杂八的东西,各式小吃、装饰品、小挂件之类的衣饰,这夜市倒是样样都有,赵紫真难的一会如此疯狂血拼,当然是兴致盎然,罗东看着赵紫真轻松的表情,心中也有一种莫名的宽慰。
几人虽然没找到什么娱乐场所,但是沿街瞎逛倒也是颇为开心,这几位说白了也就到过沂州这样的城市,想必临安那绝对是乡下地方,加上手头也不缺钱,杨毅那厮也买了好几样东西,说是准备带回去给媳妇和老娘的。
众人有说有笑罗东也是兴趣大增,这临安府那可是这时代全世界人口最密集的地方,说不准能有些有技术含量的玩意,他也考虑什么时候抽空好好来考察一番,利用自己现代知识,说不准能发挥一把。
正在罗东丫丫之时,却听到前面人声鼎沸,还有小孩、女子惊慌失措的哭喊声,杨毅这会儿虽然胳膊夹着东西,手上还捧着赵紫真买的小玩意,不过却已经站在众人前面,只见前面大路中间,竟然迎面奔过来一辆四驾马车,要命的是马车上竟然没有马夫。
那马匹显然是受了惊吓,正沿着大道一路狂奔而来,这时候大道上人流颇多,众人惊慌失措,四处乱窜,一时间不少人被奔马或者车厢碰擦倒地。
罗东一拉赵紫真的胳膊,四人立刻往路边角落跑去,到了角落里,罗东正想安慰赵紫真两句,转头却看到赵紫真这会儿满脸通红,就连耳朵都红的如晚霞一般,低着头不说话,这情形一时间倒也颇为尴尬。
看到那马车渐渐奔近,罗东在赵紫真耳边轻声说道:“紫真,你呆在这里,别乱跑,我去看看!”
说罢转身而去,算是暂时把这尴尬局面化解了,转头之时,却仍然清晰听到后面赵紫真轻声的喊了句:“罗……将军……当心点……”
他点点头,奔了过去,这会儿马车速度越来越快,罗东已经看到那车厢之中竟然还有两个人,马车奔行而来的路上,已经起码撞倒了七八个路人,而整条天街,此时也颇为混乱。
30米!
20米!
10米!
罗东站在天街大道的一侧,他的瞳孔赫然收紧了,眼光如电般的紧盯着奔马,这时候一切其他的声音都被忽略了,除了他自己舒缓的呼吸声外,就是哒哒的马蹄敲打青石路面的声音。
近了……
近了!
罗东绷紧的身体忽然间爆发出极快的速度,他飞身一跃,迎着马车高高跳起,电光火石之间,他的右脚在车厢上一蹬,右手已经稳稳的抓住了车厢的一侧护栏,眼光瞟过,车厢里是一男一女两个小孩,因为害怕正互相拥抱在一起。
几匹拉车的骏马还在疯狂的加速,罗东从车厢一侧抓住车厢顶侧的一处,耳边此时除了呼呼的风声外,再也听不到任何声音,眼角瞟过路人,他们脸上都凝结这惊恐的神情。
他大呼一声“起!!!”两臂用力一下子就翻上了车厢顶部,马车的速度越来越快,从跳上车到现在也不过瞬息的时间,马车竟然已经奔出了百多米,由于速度的加快,车厢也显得越来越不稳,罗东毫不犹豫的纵身从一侧跳到了前面的车夫位置。
到了车夫位置,罗东禁不住暗暗叫苦,马车的缰绳竟然全部被甩倒马匹中间的马护上,自己站在车夫的位置竟然毫无用处,而且在这种速度下,强行勒住奔马,这马车的惯性也会导致车辆侧翻,这一点他也很明白的知道。
考虑了5秒钟,罗东毫不犹豫的从马车夫的位置站了起来,试了试马匹之间的马护,这玩意倒是造的颇为牢固,踩着木制的马护,他谨慎的跳上了第一匹奔马的马背,这马背上可没有马鞍,若非罗东这几个月的征战,骑术提高很快,这光溜溜的马背,还真的是骑不上去,他抱着马脖子弯腰去检绕在前面马护上的缰绳。
缰绳是顺利拿到了,不过非常不幸的是,那玩意就缠在马护上,打了几个奇怪的死结,以罗东的骑术,一只手骑光背马已经算是发挥到极致了,罗东又被郁闷了一会,看来只有爬到前面的马匹上去慢慢勒停奔马了。
此时前面天街上人群已经拥挤成了一大团,罗东已经看到有巡城的士兵赶到人群前面架起了刀枪,马匹看到前面众多的人群,倒是有些害怕了,一转方向往一条岔路奔去,罗东忙抓住马脖子,才没给甩下马背。他脚踩着马护,趁着马匹直行的瞬间,他扑到了前排马匹的背上。
双腿紧紧夹住马腹,伸手拔出匕首,罗东砍断了绷紧的缰绳,轻拉缰绳之后,马匹的速度终于有所放缓了,反复几次较量之后,两匹前排的奔马终于速度降了下来,可惜罗东的驾马车技术是在不怎么样,马车歪歪扭扭行驶了几十米后,终于在一座小桥前停了下来。
这让他也颇感幸运,要是上了这拱形的小桥,这车翻马倒的情形可不难预料,罗东赶忙下马,到后车厢看看那两个小孩,那个小姑娘已经是脸色发白,而那个十来岁的男孩子虽然一路摇晃,颇为惊恐,此时倒是回过神来,冲着罗东勉强笑了笑。
“小孩,你没事吧?快下车!”罗东问道。
“没……没事!”
这时候后面已经有人骑马而来,一个四十来岁一脸虬髯的军将急匆匆奔到马车旁边,看到马车这情况,也是倒吸一口冷气,跳下马来,来到罗东面前上下打量了一番,哈哈一笑,说道:“书生,真有你的!好身手啊……”
罗东这会儿身上的袍子也给刮破了几处,低头看了看之后,忙拱拱手说道:“在下沂州军副将罗东,来临安府办事!”说罢,递上自己的告身。
那军将一听罗东自我介绍,倒是一愣,没想到罗东这身打扮竟然也是军中同僚,忙下马回礼道:“原来是军中同僚,在下京畿营副将毕进,罗副将真是好身手啊!”
两人又攀谈了几句,就看到后面奔过来一大票身穿奇怪甲胄的军将,这些人到了这里,看到马车完好无损的停下来了,惊天喜地的奔上去,两个头目模样的忙跑到那两个小孩身边躬身问这问那。
罗东站在毕进旁边轻声问道:“毕将军,这是御林军?”
毕进倒是老土地,轻声说道:“这是内卫,不是御林军,两位小公子应该是那位亲王家的子弟吧!罗将军,你今天说不准就立大功了!”
这会儿那两个内卫头目看到两小孩貌似没事,两人正在嘀嘀咕咕低声商议着什么,一会儿工夫,其中一个跑上来问话:“两位是……”
看到这家伙皮笑肉不笑的表情,罗东心里就感觉有些个不对,这厮看样子就没打算谢自己吧,他想了想,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便躬身说道:“这位将军,若是没事了,在下就先告辞了!”
那内卫见罗东要走,倒是正好遂了他的意思,今日出了这么大篓子,还好没酿成大祸,赶走这书生,那自然是最好,要是这书生想要博取些功劳,免不得要把事情弄大,便拱拱手一脸假笑的说道:“那多谢两位啦!”
说罢,又招来一辆马车,簇拥着两个小孩匆匆离去,竟然绝口不提刚才之事。
毕进本来倒有些替罗东鸣不平,不过这也不是他能力范围内的事情,便上来拍拍罗东的肩膀,说道:“罗将军,真是侠义之辈,若不是今日我军务在身,免不得请你喝上两杯,现在像你这般年少有为的军将可不多了!这等内卫还是少招惹为上!”言语间,想是劝慰的意思。
罗东拱手一笑,说道:“毕将军,多谢指点,那在下先告辞了,若是他日有闲再来找将军痛饮几杯!”
这会儿赵紫真已经带着杨毅、韩仪找了过来,罗东忙迎了上去,赵紫真紧张上下打量了他一番,确认他没什么损伤,脸上才解除了紧张的神情,倒是杨毅咧着嘴先调侃起来,“将军,这风头可不应该你出啊,你骑术还不如咱呢!”
罗东冲着赵紫真眨眨眼,转头跟杨毅说道:“杨毅,你骑术比我好,不过你这块头,撞马车倒是差不多,跳马车可不如我!”
两人相视哈哈大笑,罗东一指前面,“走啦!继续逛街……”
【前两日有些卡文,主要是写到官场斗争有些情节要调整,现已弄好,每日凌晨零点10分更新^_^】
第167章 兵部之行
这一夜,罗东几个逛到夜深之时才返回,好在住所就在西湖不远处,比较好找,否则还真有可能找到不回来的路了。
而在城南的一处不大的官邸,李公佐正坐在堂上和上首一个三十来岁微微发胖的儒生轻声交谈着什么,两人面前放着几色小菜、酒壶,堂上并没有侍女,可见是私下间的谈话。
两人互敬了一杯,李公佐说道:“姐夫,父亲大人有意让你引荐罗东给李将军,你看可有机会?”
堂上那个微胖的儒生正是李公佐的姐夫马原,他官宦子弟,他父亲原来在枢密院任职,与李宝关系不错,他也是进士出身,后来娶了李公佐的姐姐,两家可谓关系紧密,他现在的官职虽然不高,只是枢密院副承旨,不过却与军中关系密切。
他低头考虑了一下,“公佐,你说的这罗东只是个正八品的副将而已,而且是北面来的,你也知道的,这南渡之人,朝廷中都多有戒备之心,岳父大人为何执意要推举他?”
李公佐笑了笑,“姐夫,这罗东是个奇怪的人,我第一次见他,就能看出他是个真诚的人,父亲和我都相信他是朋友,我们都认为,跟他做敌人那一定是一件很痛苦的事情。”
“噢……”马原有些惊讶,“没想到岳父大人这么看重这个罗东!”
“别人有什么能耐总是希望让人知道,而他却始终只在需要时才显露出他的能力,在淮南那几天,我看得出他绝对是个聪明的人,你和他交谈,他听的时间很多,说的很少,不过你仔细研究他所说的,就会发现,他绝对是个见识不凡和绝顶聪明的人。”李公佐喝着小酒随口说道。
马原也是读书人出身,进士出身,听到李公佐的话也觉得有些奇怪,“公佐,这罗东有你说的这么能耐嘛?听你这么一说,我倒是非常想见见此人了!”
李公佐哈哈一笑,“姐夫,你没见过此人,此人行事谋划可谓步步精准,我这几日想起来,他那日随我们战船来到码头,若是没有遇上我们淮南水师的船只,这罗东恐怕还是要来我们军中拜会的,他在山东之地毫无依靠,故而第一站,必定是我们淮南军!”
“你这次来临安也是特地为此人而来?”马原自斟自饮了一杯,又问道。
“确是如此,这罗东虽然善于计划,而且颇有见识,不过他在射阳意外的跟那个黄松老匹夫较量上了……父亲说,这可是一个免费的人情,不怕罗东不领情啊!”
“黄松!这老匹夫倒是阴魂不散啊,不过他是汤相的人,有些不好对付啊?”
“恩,黄松本来在淮南就要算计着罗东来的,没想到吃瘪了,”李公佐把来龙去脉简单讲了讲,因为都是亲眼所见,倒也说得非常生动。
听过之后,马原低头想了想,“若是如公佐所言,这罗东可算是将才,应该能的李将军赏识,这事容我考虑下,找个合适机会引荐一下!不过黄松这事,你还是要提醒他多留意,汤相为人不好琢磨,而且兵部尚书于安据说就是汤相安排的。”
两人边吃边谈,其中自然也谈到那些双方的利益,这只有更坚定他们维护罗东的决心,既然这个大人情已经送出来了,李公佐自然期待罗东日后的回报能够赶上他们的预期。
第二日一早,罗东依旧保持着平日的习惯,晨曦一现,就早早起来锻炼起身体来,杨毅和亲兵一会儿也跑到院子里来开始练习了,罗东便和杨毅商议好,今日就去兵部投文书,宅子里就由杨毅负责安全。
他心中暗自念叨,最好早点完成这边的军务,他还惦记着华亭那边的事情,百废待兴,这起步阶段可是要处处留心,而且在临安府实在没什么背景,以他的后世的见识,自然明白在都城之内,没有背景那是寸步难行的,这边随手抓一个穿袍子的,估计官阶都比自己高。
用过早点,李公佐就已经来了,虽然罗东知道这厮的热情,都源自于双方的合作项目,不过考虑到这厮为人还不错,而且这次来临安确实帮了大忙,罗东自然不介意加深双方的合作,而且罗东对于双方合作的前景确实非常期待。
罗东把准备好的奏章和赵开山那边要呈报的情报都整理好了,进去又和赵紫真核对了一遍,不过今天美女上司显然有些扭捏之态,说话间,脸红了不下三次,罗东自然不是个情商为零的笨蛋,便说了些公务上的事情,才打破两人间的尴尬。
赵紫真对进衙门办事自然也是毫无经验,只是临走之时叮嘱几句,罗东便和李公佐一起赶往皇宫所在的宫城厢,那里是临安府各衙门的所在。
都说京城衙门水深的很,到了兵部衙门,罗东才领悟到什么叫水深,宋朝兵事都是枢密院管理的,枢密院负责军令、军事调动和高级军官任免,而兵部自然是管兵事的,却主要负责后勤辎重事宜,而军官的遴选确是由吏部来施行的。
不过兵部既然管后勤辎重,那也是老爷部门,罗东和李公佐一个八品武官、一个七品武官,而且李公子那在军中也是被人少将军……少将军的喊的热乎呢,不过这会儿两人来到兵部衙门口,门口几个兵丁和一个绿袍文官却把两人翻来覆去盘问了半天。
好在罗东和李公佐都是沉得住气的人,对方问什么,答什么,这绿袍文官问了一番之后,首先放过了李公佐,李公佐这厮年纪比罗东还轻,已经是正七品的淮南军正将,一看就知道是有些后台背景的,转而询问起罗东来。
“你是淮北来的?”看到罗东这等草民出身的军将,这绿袍文官立刻找到了优越感。
罗东自然不便跟这种狗眼人类一般见识,平静的回答道:“在下沂州军副将罗东,从日照来渡海而来,送呈沂州都监赵将军的奏章和紧急军情!”
那官员一本正经的神情说道:“噢……罗将军,不是在下为难你,这兵部是什么地方,大宋军机要地,你的路引、告身都拿出来验一验!”
看到这跟不知道几品的绿袍官员打着官腔,罗东也无可奈何,总不成把这垃圾狠狠揍一顿吧,那样的话自个儿就可以上山打游击去了……
拿到罗东告身、路引之后,这文官吩咐门口的兵丁,“你们在门口候着两位将军,我进去验验告身!”说罢头也不回进了衙门,留下门口罗东和李公佐大眼瞪小眼。
这绿袍官员进了衙门,便匆匆拐进了里面办事的厢房,问了两个书办后,又急匆匆拐道左进的一间大厢房,到了门口,大声通禀道:“于大人,下官苏余求见!”
听到屋内招呼后,这叫苏余的官员匆匆进了屋子,却看到里面不止兵部尚书于安一人,兵部侍郎韩元吉也在屋内,正在议事。
于安看到苏余示意他旁边先候着,转头跟韩元吉说道:“韩侍郎,今日就说道这里吧,你先去忙!”
韩元吉起身告退,临走时眼角瞟了瞟这苏余,这苏余不过是兵部一个录事,八品的官员而已,在一国都城里,这级别的官员那可谓是多如牛毛,随便哪个勋贵家里,荫功的就能有一把这级别的官员,而且这苏余历来就是个阿谀之辈,他自然是看不起此等人。
到了外面,韩元吉也就不再关心屋内两人搞什么名堂,毕竟兵部尚书找兵部里一个小官员问话那也是很正常之事,他来到前厢房,走到门口,却听到里面几个书办在悄声议论,鬼使神差的,韩元吉没有立刻走进去,而是在门口停了下来。
“伍书办,今日苏大人兴致真好,跑门口去刁难人去啦!”
“噢……平日里苏余可没那兴致,整天跟着大人们转圈还来不及呢!”
“谁知道啊,刚才我路过,看到苏大人在门口跟两个军将扯皮呢,看来外面两个人是得罪的苏大人,真是不知死活啊,谁不知道咱兵部的俗语,宁遇阎王无常,不惹小鬼苏余!”
“刘书办,你这俗语我咋第一次听说呢……”
“玩笑……玩笑……”屋内两人哈哈大笑。
这倒激起了韩元吉的兴趣,显然苏余到里面跟尚书于安汇报的正是此事,他转身出了办事的厢房,慢悠悠的来到衙门前的大堂,抬头看衙门外,果然有两个军将在门外等着,其中一个却有几分眼熟,这让韩元吉有些奇怪了。
想了想也没头绪,正要转身离开之时,他才猛然想起,这军将似乎就是昨日自己在楼外楼喝酒时,看到的那个评议税赋之政的读书郎嘛?看他昨日侃侃而谈,没想到竟然是军中将领,惊讶之余到多了几分兴趣。
兵部尚书于安此时正在听苏余陈述门口之事,这件事让他也颇为奇怪,丞相汤思退让书办送来一封淮南观察使黄松的信,上面说淮北沂州军副将罗东在淮南路之时,大放厥词,抨击朝政,矛头直指汤相。
于安自然知道这黄松为人,文官的优越性让他自然看不起这些个爱财爱色的武将,而且这封信一看就是些无根无据的东西,很显然丞相汤思退也不怎么相信这信上的内容,一个从淮北来的农夫低阶军将,也能有智商来抨击朝政,那不是大大的笑话嘛,也亏得这黄松捏造得出来,不用看,肯定是黄观察使和这个小副将有些过节吧。
不过汤相显然还是很顾及黄大人的面子,特地在信上写了两笔——“查办”转交给了于安,显然这件事对于日理万机的一国丞相来说完全是小的不能再小的事情了,自然也没有什么特别吩咐交代兵部尚书于安。
于安自然不会亲自来处理此事,转手交给了苏余去办,只交代了一句,若是这罗东来了,别让他进兵部的门。
苏余今天果然做到了,这会儿罗东还在门外溜达呢!
于安对于这苏余实在是不怎么看得起,虽然平日是指使起来还颇为得力,若是办起事来,却老是脑子缺根筋,不好使唤,这会让不是又进来请示如何处置门口那个山东乡下来的军将……这点鸡毛蒜皮的小事都搞不定。
“苏余,这叫罗东的军将,你没仔细盘问嘛?他一个淮北来的农夫,你还问不出点破绽?”
“大人,这罗东似乎不那么简单,像是个读书人,而且旁边还有个淮南路的军将陪着,我刚去查了下,是淮南路兵马指挥使李宝的公子!”
这倒有些出乎于尚书的意料,“那你就去看看,这罗东可有些什么违制或者跋扈的地方,找御史台院王则参他一章!”
苏余心领神会,点头出了厢房,直奔前门而去,要找点军将跋扈的地方,那还不容易,只要存心找茬,自然能找到对方的问题,他一路边想边赞叹自己的高智商,办妥这事后,尚书大人肯定会更赏识自己了……
罗东和李公佐在门口都快晒成肉干了,才见那绿袍文官慢悠悠从里面走出来,罗东潜意思里是想到这厮是存心刁难自己,不过他上辈子也没有进兵部衙门的经验,实在难以判断确认,只得安心等待。
绿袍文官苏余终于晃悠到门口了,摆出一副官腔,说道:“罗东,你这副将之职是何时授予你的?为何兵部查不到备案!”
这话问得罗东有些莫名,自己授副将之时,沂州之战还没打呢,和淮南路的文书往来还算正常,按理不应该没送出来啊,不过这事还真不是罗东能说得清楚的。
罗东掐着手指算了下,说道:“这位大人,在下授副将之职当在今年一月间,这奏报朝廷的文书应该不会遗漏吧!”
“那可难说的很啊……”苏余显然找到了突破口,口气怪异的盯着罗东。
“大人,这里可有沂州都监衙门的路引、赵将军开出的告身,这可做不得假,我是奉了将军将令来临安府递送奏章和紧急军情的……”
“你的身份都没搞清楚,如何能信你,你先回去吧,等我查到你的备案再来送呈公文!”苏余毫不犹豫的步步紧逼。
罗东和李公佐也看出来情况有些不对头,不过显然他们不可能呵斥着绿袍官员,两人对望一眼,跟这小官僚没啥好说的,看来只有回去商议下,看看是不是能找些个关系问问。
苏余此时也比较郁闷,这叫罗东的军将脾气还真是不一般的好,自己步步进逼,对方硬是毫无脾气,看来只有先把这两个打发走,然后再只有捏造个把柄,想到这里,也不再理会罗东,只等他们自行离去。
罗东看看这厮铁定在作梗了,想想自己总不成在兵部门口闹腾吧,正打算要转头离开之时,门口却有人问道:“苏余,这是在门口干什么呢?”
第168章 危机暗涌
苏余正侧脸看着罗东和李公佐,想着他们两个赶快滚蛋,不过听到这声音后,立刻转身忙不迭施礼,回答道:“韩大人,没什么特别的事情!是外省来的军将,我让他们回去等两天再来。”
罗东循着声音望去,只见里面走出来一个身穿紫色官袍、长须白面略显消瘦的官员,紫色官袍那可就是四品以上高官的服饰,他和李公佐忙躬身施礼。
这人自然就是韩元吉,他见这苏余在门口存心刁难,一是厌恶这阿谀之辈,二是想到昨日一面之缘,对罗东到有几分欣赏,便随便出来问上两句。
罗东倒也不认识韩元吉,见这位大人出来问话,自然不放过这个机会,躬身施礼道:“韩大人,在下是沂州军副将,奉命渡海来临安府呈送奏章和紧急军情!”
韩元吉见罗东倒是绝口不提这苏余刁难之事,倒是颇通官场世故,心中又多一分欣赏,点点头,转身冷声问苏余道:“苏余,这两位将军可有什么问题,为何还要等几日再来,他们不是说有紧急军情嘛!”
韩元吉是从三品的兵部侍郎,衙门里除了于尚书就他最大了,他发话了,苏余自然不敢多嘴,难道不成说出来是尚书大人要刁难这两个军将,脸色尴尬至极。
韩元吉等了片刻,看苏余唯唯诺诺也说不出个道理,哼了一声,转头看了看罗东,微微一笑,说道:“罗两位将军不妨随我进来再谈!”
苏余这会儿在旁边自然说不上话,也不知道这韩侍郎为何要帮这两个军将,只能眼睁睁看着罗东和李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