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唐-第22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迤一听吓傻了眼,问:“皇后,皇后为什么要杀你?”
“父亲,这些年有多少大臣被杀?”
王迤也不是那个以前的王迤,他身上还顶着一个李显封的闲职,也知道许多官场的秘辛,知道这几十年,死了无数的大臣,有忠臣有奸臣。就是那个魏相公,如果不是儿子的提醒,有可能都被人害死。他结结巴巴地问:“那为什么要有这么多人做官?”
“父亲,如果不做官,你以为我家还能有这份产业?”王画不答反问。
如果他抱着以前的思想,只在青山沟做一个小富翁,凭手艺吃饭,那根本不可能的。就是几个大家族垂压之下,都无法生存。更不要说想保住现在家中更大的产业。还有,他如果不做官,能掩护这么多百姓前往大洋洲?
不要说普通人家,就是七姓十家,都庞大到了不畏皇帝的地步,依然让子弟进朝为官,壮大家族势力。
但到了这地步,王画也没有必要再掩瞒父母亲,他继续将大洋洲与血字营还有真实的财产说出来。
王迤听了更傻眼,自己这个儿子不露山不露水的,居然掌控了两百多万人,血字营居然还在暗中壮大。他哆嗦地问:“那你想要造反?”
是有了造反的底子,要钱有钱,要人有人。不然沐孜李都不会产生这个野心。
“造反未必,但我会让韦氏恶心一下。”提到韦氏,王画忍不住地羞恼。自己虽然没有低视此人,可没有想到却被她反复利用。不过在这之前,必须将家人安顿好。
父母亲以及四凤、李红、沐孜李还有其他八个美婢女在送到大洋洲去。这也是最后一道考验,如果这八个少女不愿意,可以将她们送回中原,如果到了大洋洲,还死心塌地的等他,那么王画也有可能考虑一下。
公孙大娘要回河北,不然有可能连累孔黑子以及公孙一家人。
李雪君送王涵回太原,虽然她与自己关系不明,可在没有确实证据之下,韦氏还不敢对王涵处罚的。就象当初武则天害死了王皇后,可敢对太原王家下手么?老武都没有这个胆量,况且韦氏。
可是众人看着王画,李雪君小心翼翼地问:“二郎,你自己怎么安排?”
“我必须回去,好赢得大家撤离的时间。”不是那么好撤离的,一旦事情发作,韦家马上就要接手王画的产业。所以必须要有时间,毁掉相关的工具,核心技术人员转移,还要掩人耳目,这些产业主要在江南与钦州。有没有撤离出去,王画也不能立即得知,所以多腾出一些时间才能安全。
不过想到了韦家,王画同样愤恨不己。
他下了一条命令,在海外狙击韦家所有的船队。直接封杀。去年一年殖民地式的经营,为各大参与的家族带来了很多好处。如果封杀了韦家海外力量,对韦家损失将会不小。不但下了这条命令,而且等到事情发作后,调动一些军队,突然冲进广州港,将韦家那个船坞烧掉。
“那我也跟你回洛阳。”李雪君话音刚了,公孙大娘也要吵着陪王画一道回洛阳。
看到这情形,沐孜李突然灵机一动。她将王画拉到一边嘀咕了几句,王画听了有些不忍。过了半天叹了一口气,算是默认了。不管这样一来,会死多少人,可也增加了自己的安全。
于是答应了公孙大娘,但立即写了信给孔黑子与公孙父子,以及单雪峰,他们这几个人算起来,是自己真正的嫡系了。如果事情发作,他们也脱不了清洗的命运,不如早一点让他们逃到鄯南去。
但王涵不肯回去,她也要到大洋洲。
这是害怕事发后,家族又要打什么主意,到时候不放她出来了。
王画想了一下,居然也答应下来。
正月十九,王画带着李雪君与公孙大娘,返回洛阳了。
临离别前,看了一眼那个熟悉的山村,心中暗暗道:为了那么多人的期盼,我一定要活下来。
第九十九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一)
王画这次返乡时间很短,并没有引起多少人注意。
但还是有人注意到这一丝不寻常,李旦与太平公主刚得到皇宫羽林军调动的消息,然后王画离开洛阳,调动的羽林军又解散了。随着王画回到洛阳,羽林军再次开始调动。
他们已经看到其中浓浓的阴谋味道。
可还是让他们有些惊诧,王画是通过那个渠道知道的,或者是一个无心之举?
当然,他们也不会傻呼呼地通知王画,正好看一看韦氏与王画如何斗个你死我活。
并且他们听到这个消息后的反应,后世丘吉尔听到日本人袭击珍珠港那个表情,也就是他们的表情。王画掌握了多少力量,没有人知道。但有一点是肯定的,王画掌握的力量强大到常人无法想像的地步。
就象那次粮战,动用的船只不提,动用的人数以及船只上的人数,是多少人?这就以万计算了。再加上他的财富与个人的智慧名声。这样的一个人,如果韦氏将他紧紧拉在手中,自己俩个人什么指望也不要想了。
当太平公主与李旦反应过来后,太平公主为了拉拢王画,所受的耻辱,都不能向外人道出。可韦氏倒好,先是刻意的排斥,现在还要动杀机。王画当真那么好杀的?
两个人在背后乐得合不拢嘴不提。
王画刚回来,李裹儿就找上门来,看着王画怨恨地问:“二郎,你回家为什么不喊我?”
那能喊么?当时只有两天时间,王画恰准了李显瞒在谷里,所以打突击告假。如果让韦氏知道了,有可能会阻拦。自己想回去都回不去了。所以要速战速决。
但王画不能说出来,淡淡一笑说:“裹儿,想开宗族大会有的是机会。我们现在身份毕竟还没有安定下来。”
这一句说得很假。
王画也觉得愧疚,在这场战争中,李裹儿是无辜的受害者。因为自己的教导,李裹儿现在与历史上的那个李裹儿截然不同了。虽然有时候还有些骄横,贵为天下第一高贵的公主,这点娇横也在情理之中。但象史书上卖官,欺凌百姓,侵吞平民房地产业之类的事情,并没有发生。
但她等候了这么多年,这场婚姻终于没有等到。
不过这样也好,反正早迟都要摊牌,与其自己先摊不如让韦氏摊。
当然,这只是一个心里的自我暗示,走到这地步,王画并不是很想的。侥幸让他赢得宝贵的几年发展时间,不然后果更糟糕。
想到这里,王画忽然想起一个很古老的问题,于是问:“裹儿,我问你一个问题。作一个不恰当的比喻,如果我与陛下或者皇后掉到水里,你先救那一个?”
是有点不恰当,韦氏与李显怎可能掉到水里面?不过李裹儿也知道他这个问题想要表达什么,想了一下答复道:“那么谁离我近就救谁。”
这个回答让王画不太满意,可在他预料之中。历史上李隆基对杨贵妃有多宠家,王画不知道。但现在却亲眼看到李显夫妇对李裹儿有多宠爱。如果为了自己,丢弃她的父母是不太可能的。
“二郎啊,你怎么觉得你今天有些怪怪的。”李裹儿终于感到王画有些不对劲了。
王画当然不能说。现在家人还没有转移,以李裹儿火爆的性子,得知真相后,必然会吵翻了天。事情惊动李显,李显会听谁的?
其实到了今天这地步,就如沐孜李知道事情真相,对他所说的。
也有一部分是王画自找的,王画为了国家与百姓,调集了大量粮食,并且主动压价。然后又引进杂粮。粮食是国家根本,没有粮食危机。王画失去了一个最重要的保障因素。
而且又没有听朱仝的建议,利用二十个庞大的家族,再次将粮食炒作上来,让朝廷还感到一次危机。那么韦氏就是想对他动手,同样会迟疑。那么这步棋就掌控在王画手中。
边境也没有利用阙特勤的关系,如果利用好,给他一笔财物,让突厥侵犯唐朝规模更大一点。那么在边境未宁之前,同样韦氏也不得不将王画留下来,防止万一。
可王画自己却将自己的仗持失去了。
对于沐孜李的言论,王画没有反驳。再怎么说,他也不想将自己幸福寄托在亿万百姓身上。不过反驳也是苍白的,就是现在,同样不开战火也是不可能了。到时候还是有无辜百姓卷入进来。
最后沐孜李总结了一句,让他哭笑不得。沐孜李说:“无毒不丈夫,二郎,你想做大事,心软了怎么行?”
这一句无度不丈夫,窜改成无毒不丈夫,还是出自王画之口,却没有想到被沐孜李记了下来。
但事情无论怎么演变,最后最痛苦的人无疑是李裹儿。
当然所有人安全最让王画放心的却是他们母女,既然想立李裹儿为皇太女,韦氏又怎能伤害李裹儿呢?
所以王画本来想叮咛两句,也没有说出口。
连李雪君在一边都看得有些发愁。其实演变到现在,王画想要和平收场那是不可能的了。本来王画计划中,等于韦氏发难,他有了大义,将韦氏扣压起来。还能放韦氏一条生路,就象对待王迤那个小妾一样。
但得知了更多的真相,就是这次韦氏没有突起杀机,王画以后能得逞,恐怕也不会给韦氏活路。
到时候李裹儿如何处之?
现在韦氏先下手为强,对王画下毒手,李裹儿知道了,又如何处之?
想到这里,连李雪君对这个尊贵的公主都产生一丝怜悯。
但李裹儿不知道,她又说道:“二郎啊,你在我心中,与我父皇母后在我心中地位一样的。要是你对我父皇母后不好,我也会怪罪你的。如果他们对你不好,我也会怪罪他们的。何来先后?”
这一夜王画与李裹儿抵死缠绵。
李裹儿不知道原委,她数次仙仙欲死之后,紧紧的搂着王画,颤声说:“二郎,爱死我了。”
在王宅的另一端,同样也是一个不安静的夜晚。
在洛阳东南角的里仁坊,这里没有风景区,离三市又很遥远,就是离城门都很远,这里也是洛阳的贫民窟之一。
里仁坊扛夫曾义达家里,聚集了几十个人。
曾义达家中贫寒,但因为他老实勤奋,被隔壁牛家看重,牛家将他家美丽无比的女儿嫁给了曾义达。但小两口好日子不长,在曾义达到会通桥替船上人扛货物上岸时,被南边履道坊的张大郎将他媳妇儿抢走了。他多次打官司也没有打赢。他老娘一气之下,躺在病床上活活气死了。
就在这时,一个自称全真教的人找到了他。无条件答应替他报仇。当时他忽信忽疑。但没有几天,那个张大郎夜晚睡在床上被人割去了人头。这也成了一件无头公案。
张大郎一死,家中立即四分五裂,那个全真教的人再次替他将他的妻子赎回来。
这次恩情如同再造大恩。因此曾义达加入了全真教。后来他识几个字,为人机灵,又喜欢打不抱不平,慢慢提为洛阳全真教的负责人。
在座的几十人都有他类似的经历。
曾义达将上面的意思说了一遍,这条命令让他们觉得匪夷所思。
当然他们不知道这个全真教只是某个人的突发之想,现在某个人遇到危险了,需要洛阳几千名教徒引起骚动,好来脱身。
但后面一条却让他们稍作安心,因为上面说过,如果在骚动中,有教徒遇害,可以视情况拿出五十到一百缗钱,替这个人家人解决危机。如果被官府抓捕,那么可以设法营救出来。就是受伤的人,也负责陪偿所有的损失。
看到这几条,虽然对上面的安排不解,但都受过教中的恩惠,这也算是一个报答。最后都毫不犹豫地答应下来。
曾义达才开始分一条头巾,头巾正中是一朵菊花。
但这只是为了区别的,下面的人还不知道此次的行动。不然人多嘴杂。这要等到时候那一夜,菊花才能在洛阳开放。
双方都在暗下里斗智斗勇,但洛阳表面却是很平静。
第二天王画如同往常一样,继续上早朝。
不过看到宗楚客时,他的拳头紧了紧。之所以导致今天被动的局面,韦氏下定了决心,全是此人在中间挑拨离间的。王画很想很想,一拳头将宗楚客那张老脸打个稀巴烂,但最后忍住了。
毕竟现在从外面场来说,因为李显答应了他与李裹儿的亲事,他与宗楚客“和解”了。这一拳砸下去,固然解恨,再加上前几天突然回乡,韦氏马上就能判断出他知道了内幕。
现在王画还需要时间,自己亲人手下还没有安全撤离出去,更不要说孔黑子连收到信都未必,收到信后,还要想办法逃离。
王画忍住了。
但宗楚客看到王画,有些做贼心虚,刻意躲让到远处。
几天内平安无事。到了正月二十五,李显与韦氏邀请王画去皇宫“做客”。
在这上面,沐孜李也与王画发生争执。沐孜李同意王画单独一个人回洛阳,可只要时间一到,立即撤出洛阳。不论王画的身手,还是李雪君的身手,都可以保证他们平安逃离出去。一旦进入皇宫,就等于进入了龙潭虎穴。
但是王画却不同意。
只要自己这一逃,说明心中就有鬼了。到时候无论韦氏说什么,就是什么。要么自己做一辈子宿头乌龟,要么只好呆在大洋洲做一辈子土皇帝。
但不逃,让韦氏下手。
无论韦氏怎么解释,自己顶负多少名声?
论岁数自己不算很大,反而岁数太年青了。论官职不算太高。可论功劳呢?除了死去的恩师狄仁杰外,朝中那一个大臣能赶上他的功劳?况且自己还为老武守孝三年,对一个臣子来说,这是何等的褒奖?
再反观韦氏的名声呢?
只要韦氏一动手,无论自己以后怎么做,这个大义掌握在手中。大义很重要的,在这个年代,不亚于几十万精兵强将。
沐孜李无奈只好同意他以身犯险。
所以王画在杨矩回来后,将兵器取回,送出洛阳城,可人却没有离开。
接到了韦氏的来信后,王画暗叹一声,何必太急?
这也是一个无理的想法,以他现在的智谋,韦氏能不怕夜长梦多嘛?
就是这样,也迟了,给了王画宝贵的十二天时间。
还是在陶光园,但从微猷殿与崇勋殿开始,王画就看到许多羽林军。皇宫中有羽林军不错,可这是宫城,有许多后宫年青的妃子,羽林军巡逻,如果不是要事,不得作任何停留,也不得开口与宫中女子说任何话。就是现在纲纪松驰了,有些规矩还是照样执行的。
但这些士兵行走得很慢,甚至根本就没有行走。有的看到王画到来,眼中闪过惊谎的神情。这才是刚刚得到命令的,但王画名声在此,心中多少有些害怕。尽管他是一个人,如果将他拦下来,今天晚上还不知道有多少士兵丧命于此。
王画心中有数。
但他不是没有长处,今天晚上发难后,他只是逃命,不是将这些人全部袭杀,难度要低一点。况且外面还有李雪君的接应,以及城中即将到来的大乱。
虽然有危险,但生还的机率更大。
为了今天晚上一行,他还准备了两样小东西。
第一件就是盔甲。小说中的金丝软甲,他是没有遇到过,也许有这材料,但他翻遍唐朝的武器库,也没有听说过这样的盔甲。估计多半是人胡编出来的。最好的盔甲还是钢甲,然后是皮甲,再就是布甲、藤甲之类。
钢甲是不要指望了,虽然现在天气乍暖还寒时候,穿的衣服很多,可长袍里穿着一身钢甲,那怕是锁子甲,也会醒目的。但王画有一样好东西,那就是鳄鱼皮做成的盔甲。
大洋洲是无主之地不假,可也不是那么美妙的地方,毒虫无数,还有很凶猛的江鳄,为了杜绝减少这些灾害,王画让宋问他们在大洋洲颁发了一些政策,击杀这些毒物有奖。这些鳄鱼皮就是这活动中的战利品。不过王画从来没有拿出来亮相。
今天晚上不但他有,连李雪君、公孙大娘以及留下来的一些死士,一人身上一件。虽然未必比得上明光铠,可抵御力也不会亚于锁子甲,甚至还在它之上。
第二就是一把百炼钢打造的软剑。
到皇宫中带兵器,除非是特殊情况,否则就是李旦都没有这资格。
因此王画将这把宝剑当作腰带别在腰间,也不会有人注意。虽然这把宝剑用起来太轻,不称手,可有一把武器在手中,比没有得好。
但往前走下去后,王画再次在心中怨谤。因为宴会的地点在九洲池的澄华殿内。
九洲池是人工湖,面积不小,大约有五百亩。水深达一丈,里面养着鱼鸟花卉,虽然池水从洛水支流引过来的,但在上游设置了过滤装置,所以池水清洌见底。四周绿树笼罩,风景很秀丽。在九洲池有二洲,西洲面积稍微大一点,有一个丽绮阁和一个凝华殿、一个瑶光殿、一个琉璃亭。东边也就是王画登上的这个洲,面积要小一点。只有一个登春阁与澄华殿。
当然地形越简单,就越不好躲藏。
最关健是马上动手后,只有封住了通过东洲的所有水榭廊阁,王画就插翅难飞。除非王画游泳逃跑,可现在荷叶没有长起来,在九洲池内,等于自己主动做一个活箭靶子。
王画苦笑了一下,不用说这又是宗楚客想出来的恶毒主意了。
在许多大臣眼里,宗楚客一无是处。
其实他数次为相,更多的做兵部尚书,不是没有原因的。虽然他是因为是武则天堂姐儿子这个身份上位的,可也有一些军事远见能力。在老武时候,突厥沓实利吐敦降唐,部落迁居平夏,可京城里谣传吐敦反叛。当时宗楚客只是一个小小的兵部员外郎,大胆上书说吐敦忠厚,但其侄子默子狡悍,素与吐敦不和。所叛者非默子就再无他人。不过此人没有多大能力。后来果然吐敦上书,默子劫部北奔,被州兵与吐敦生擒。就是王画与张仁愿筑受降城时,议者多不同意,宗楚客却很赞成。
这几座大城现在果然为抵挡突厥入侵起到重要作用。
当然品性不行归品性,不能全部疏忽宗楚客的能力。
但王画凝然不惧,大步迈向了澄华殿。
第一百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二)
让王画感到意外的是,他看到澄华殿中,除了韦氏外,还有上官小婉,与李显,以及李裹儿母子,长宁公主夫妇。
看到王画到来,上官小婉感到十分诧异。
虽然王画艺高人胆大,可今天已经布下了天罗地网。
但王画必须要来的,他不想立即逃到大洋洲,那么这个大义他必须要争。而且未必真正是天罗地网。因为到现在为止,韦氏还在隐瞒着李显,如果使皇宫成了铁墙铜壁,李显一定会生疑。
而且韦氏认为自己蒙在谷里,这是有心对无心。
如果这样还要害怕,那么干脆不要上战场了。刀剑无情,如果怕死,王画都不知道死了多少回了。
想法不一样,态度不一样,上官小婉投过来怨恨的一眼,但王画乘人不注意时,使了一个眼色让她安心。
两个人这个小动作一闪即逝,也不可能让人注意到的。
王画施礼坐下来,李显亲切地说:“王卿,今天朕特地喊你前来,是一家人聚一聚。这也是皇后的意思。”
当然是皇后的意思了。不过李显还真没有坏心,这一家人让王画听得心中也不是滋味。
王画再次称谢。
李显让宫女替王画斟了一杯酒。王画这次前来,还带来了一个小道具,他的食指上戴着一个戒指。中间镶着一块绿宝石,有许多文臣都用玉石在做一些首饰佩戴在身上,王画戴着这个戒指并不奇怪。
但这个戒指有些特别,在手心一面有一根微突的银尖刺。因为在手心处,这根银尖刺很不显眼,加上本来天就黑了下来。如果在手拿酒杯时,食指按照着酒杯口,就可以用银尖刺碰到酒杯的酒。
银器未必能测出所有的毒药,不过现在毒药大多是以砒霜配制的,从理论上来说,能测出大多数食物酒饮中有没有被下毒药。
可王画一饮而尽。
也许韦氏能不顾场合,一心将他杀死。但现在除了她在场外,还有李裹儿与自己的儿子,李显,上官小婉以及长宁公主夫妇。虽然见识了太平公主的机关壶,王画还是认为这时候不会下毒的。
毕竟现在人类知识还是很愚昧,往往一个人超出常人,能夸大其词。所以自己的武力,也让韦氏拿不准配毒量。如果一杯酒毒不死自己,在这个场合就有些乱了。特别是李裹儿,能让韦氏命令外面那些伏兵将自己击杀?动手肯定是要动手的,只是现在一家人聚在一起,是韦氏想让自己心安,但动手恐怕要稍等片刻。
但就是这样,王画其实只喝下一小部分,大部分的酒却留在口中,看身体有没有不适的反应,才考虑下咽。
李显这才对身边太监低语了一声,太监走了下去,一会儿上来一群艺人。首先一个人在地上插了几十把宝剑,为了让大家知道宝剑的锋利,还特地用剑尖割了一根柳树枝。然后他躺在上面,吹奏筚篥。吹筚篥需要力气的,身上的肌肉都在动弹,更不用躺在这些剑尖上。
其实这是中国一个古老的杂技,不过现在的名字叫卧剑上舞,后来的名字叫躺悬,道具也在改进之中。
但对身体平衡性有着严格的要求。
一曲完毕,大家都喝了一声彩,表示认可。
紧接着两个艺人搬来两个大缸,做着滑稽的动作,引来大家一片笑声,然后一个艺人钻进第一口缸中,另一个人在边上继续做着寻找的古怪动作。其实王画也看过,这属于魔术性质了,也就是现在的幻术,现在叫入壶舞,后来叫缸遁。这个艺人正起着遮人耳目的作用。一会儿,第一个艺人却从第二口大缸中钻出来。然后将两口缸翻转过来,试意缸是好好的,没有机关。
跟后又表演了幻人吐火,神鳌负山,倾刻开花,画龟立活。
现在唐朝的杂技与魔术远是后人所能想像的。有的魔术原理,连王画都不能揭开。
不过唐朝有些小家子气。
在隋朝每年正月万国来朝的时候,必须留到正月十五,然后在端门外设置戏场,彩棚夹道,从黄昏到天明,随人观看。涌者如潮,声闻数十里,灯火通明如白昼,一直演到正月底。最多一次戏场周围五千步,奏乐的多达一万多人。宋朝也有这个风俗。
唐朝有,但多在宫内,很少让外人观看,不过民间有许多富人自发邀请一些技师表演节目,有时候还刻意与对方打檑台。但王画最想看的却是爬绳遁人。就是一个人往空中抛绳子,绳子越抛越高,好象空中有一个隐形人在拉着绳子的另一端,在往上拽一样。而且一般绳子长度达到二三十丈,钻到空中都达到了七八十米高。
等到绳子在空中立直绷紧,然后表演者顺着这根绳子往上爬,爬到顶部时,突然一股烟雾。绳子落下来,表演者却不见了。
后面很好理解,魔术中的障眼手法多种多样,主要是这根绳子是如何立在空中的?就是上面有一个隐形的事物能固住绳子,也没有力气,将绳子抛到那高的高度。
可惜王画听到这个幻术,却没有看到真人表演。
后来《聊斋》中有一篇小说,也提过此节目,却让王画不知是真是假了。
虽然在今天晚上宫宴也没有看到这出幻术,但来到皇宫表演的都是大师级别。特别是倾刻开花,表演者端出来一盆水仙花,水仙花打着几个花苞。可随着表演者将布盖上后一会儿功夫,再打开时,水仙花几个花苞全部开放。
虽然明知道是障眼术,可还是让王画啧啧惊奇。
杂技与魔术大师表演完毕,照旧是舞蹈节目。
上来一百八十个妙龄宫女,穿着五色云衣,王画一看就知道她们要表演《上元乐》。以前也看过一遍,但不能不说,一百八十个妙龄少女,个个青春靓丽,身材曼妙,看上去十分养眼。
这也是皇宫,如果放在王画家中,乐者不算,养着这一百八十个少女,不做事,整天只顾着跳舞,估计王画母亲第一个为用费而心痛。
酒过三巡,菜过五味,也表演了很长时间。韦氏终于开口了,她对其他人说道:“你们可否暂且退下去,让我与王卿单独一叙?”
李显与李裹儿以及长宁公主都没有反应过来,以为马上就要回长安了。一回长安,就要谈论王画与李裹儿的婚嫁,韦氏心痛李裹儿,这是留王画下来,叮嘱什么。
几个人含笑退下,李裹儿经过王画身边时,脸上还飞起了一道羞意。
长宁公主经达王画身边时,低声说道:“恭喜王侍郎了。”
在钦州“渡假”了很长时间,王画对她照顾有加,也没有必要盯着一个娇横的公主不放,因此平时大臣对她的不法之事多有弹劾,可是王画始终没有作声。她对王画的印象也十分好。
韦氏脸上却流露出一丝得色,也许这种气氛正是她所需要的,只有这种宽松和平的放松气氛,王画才能不设防。
但上官小婉经过王画身边时,却狠狠挤了一个眼色。那意思是说,开始了,你可得小心一点。
她心中还有些怨恨,如果王画不知道便罢,知道了离开洛阳,以他的机心找一条理由还不是手到擒来。为什么明知山上有老虎,偏向虎山行呢?第一次宗族大会倒也罢了,很巧妙的一步棋,为什么后来就犯傻了?
但她也不知道王画已经与韦氏开始来个真正的决裂。首先得将自己置于哀地,得争取这个大义。离开,往哪儿离开?
所以王画还是含笑不语。但上官小婉这份情义,他已经记在心上。
这时候天色接近二更了。
公孙大娘与李雪君对视了一眼。
李雪君本身的气质就是一个冰山,不能说泰山压顶而不失色,但遇事时,皆是秋波不兴。公孙大娘这些年跟随丈夫多次与突厥人交手,甚至敢深入突厥人的大营刺探消息,也是见过大场面的人。
但两个人脸上都有些汗迹。
王画临走时曾经招呼过的,如果皇宫中没有动静,千万不能随意而动。这是怕意外,也许时机不对,韦氏放弃此次行动。那么一旦举事,今天晚上洛阳那就是一场劫难。同时,几千名教徒,将会有许多人冤死,也有许多人被抓捕拷打流放。
这还是次要,因为随之而来的破坏,对洛阳将造成无可估量的损失。
虽然这种可能性极小。
但到了现在,派出去监视皇宫的人还没有回来禀报,两个女子终于沉不住气了。
公孙大娘手里拿着一把纸扎的菊花,向李雪君问道:“李娘子,可不可以开始了?”
李雪君犹豫了一下,也重重地点了一下头。
公孙大娘将这束纸菊花小心地塞入怀中,离开王家,来到会通桥上。
虽然临近正月末,可夜风吹在人脸上,还微微有些寒意。就是在洛水的边缘地区,还能看到一层银光,那是结了一层薄冰,反射出来的光芒。
她扭头看了看西边,西边皇宫隔着千家万户,在茫茫夜色里看不清楚。不过依稀能看到高大明堂四周挂着那一排彩灯。
公孙大娘在心中默念了一句:“二郎,可要小心啊。”
没有王画,能有她一家今天么?说不定父亲兄弟早被官府害死,自己也充为官妓,只能供人狎玩。这到了报答王画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