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玩唐-第22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公孙大娘在心中默念了一句:“二郎,可要小心啊。”

没有王画,能有她一家今天么?说不定父亲兄弟早被官府害死,自己也充为官妓,只能供人狎玩。这到了报答王画的时候。

想到这里,她先从怀中拿出一条方巾出来,这块方巾正中间也有一朵菊花,随着她系在脑门上,这朵菊花十分地显眼。

随着她将那束纸菊花扎在会通桥的桥栏杆上。

其实王画还是很反对她这次参与的。如果公孙大娘不参与,孔黑子与公孙父子以及她的丈夫虽然有可能受到牵连,不过也不会有多大事情,最少不会有死罪。血字营那么将士,韦氏现在还没有正式得权,她敢向老武那样大开杀戒么?就是李显也不容允她这样做。

只要她不参与进去,孔黑子进可以到鄯南与他汇合,退可以继续回幽州。相信薛讷也会给他们一个庇护。

可无论王画怎么劝,公孙大娘就是不听。王画也是无奈,只好由她。

看到会通桥上这朵菊花,黑暗中好几条身影,又看了看公孙大娘头上方巾上的那朵菊花,立即飞快地离开。

澄华殿中,除了王画韦氏,还有四个人,四个太监。两个太监站在韦氏与王画身旁伺候,另外两个太监却站在韦氏前面。

王画打量了一眼,两个太监相貌普普通通,跨着横刀,可是眼睛里却闪着精光,而且两个人站的方位,正好阻在王画前方。如果王画暴起发难,虽然未必能挡住王画。可有这一刻功夫的缓延,足以让韦氏退到安全的场所。

而且经历过杨思勖之后,王画也不敢小视这些太监。天知道会不会冒出来一个牛叉人物。不过王画今天晚上也不是准备决一生死,打不过就跑。不相信每一个人都是杨思勖了。

一个太监替韦氏斟了酒后,又替王画斟满了酒。

经达过太平公主春药门事件事,王画对这个酒壶格外小心了。他面带着谦虚的微笑,但耳朵立了起来。甚至可以听到外面有士兵涌过来的脚步声,还有兵器摩擦的声音。知道外面羽林军开始集聚。而且因为今天晚上大型的表演,从澄华殿开始,一直到东洲,甚至到廊榭上,都挂满了彩灯,使九洲池附近亮如白昼。

这亮如白昼是假的,好等会儿,毒不死自己,士兵对自己狙杀时,好有一个清楚的视线。

这时候他就听到壶中轻微的转动声,王画笑了一下。这好象是魔术一样,揭开了就不稀奇了。本来还以为韦氏使出了什么多高明的下毒方法,原来还是如此。

韦氏开口说道:“王卿,孤今天留下来,是有些话儿要对你说。”

说完了,很自然地遥祝了一杯。

正常情况下,刚才大家欢欢喜喜的,她这个动作做得也很自然,王画自然将这杯酒一饮而尽。

可现在,王画怎么敢喝这杯酒?

但他还是举了起来,这是试试他准备那根银刺好不好使唤的。

银刺按入酒杯,拨了出来,果然白亮的银刺上出现了一些灰色。

这个动作做得很快,连站在他身边殷切盼望王画立即将这杯酒喝下去的太监都没有过注意。

王画站起来说道:“皇后,你也知道臣的酒量的,今天晚上臣已经喝了不少酒了。”

说完了,转过头来看着这个太监,忽然说道:“不知道这位内侍可否替臣代饮一下。”

这个太监还没有反应过来,王画已经一把抓住他,将这杯酒倒入他的嘴中。

留下来的四个太监,不用说无一不是韦氏的心腹,自然了解事情的原委,看到自己喝下这杯酒,他眼中露出恐惧的神情。当初配药时就考虑过王画的身体,而且以王画的机灵,只要一口喝下去不对劲,就能立即发觉。因此这杯酒药量配得很重,不能说毒死一头大象,至少一匹活马能让它倾刻间倒下去。

这个太监只是恐惧了一眨眼功夫,药性发作,嘴中吐出白沫,倒了下去。

到了这时候,已经图穷匕现了。

王画看着韦氏,讥讽地说:“皇后赐的好酒。”

韦氏也不在意,王画种种神奇,她也不是一天所闻,因此除了准备毒酒外,还有大量精兵。至于那个死去的太监,韦氏看都没有看一眼,继续面带微笑地说:“王卿,你是什么时候知道的?”

王画将这个酒壶拿起来说道:“皇后,臣说是臣听到里面机关转动的声音,你可相信?”

“孤不信,如果仅凭这一点,你顶多不喝,不敢做出这种无礼的事。”说完了她叹了一口气,这一次布置那么巧妙,王画也发现了。是一个好人才,可惜不能为她所用。

王画也叹了一口气。现在他对这个韦氏要重新认识了。

连旁边三个太监脸上神情都有些古怪,这种情形,两人在这口叹气声,居然流露出浓浓的英雄惜英雄的味道,至少是枭雄惜枭雄。

第一百零一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三)

“不过我可以告诉你,我早就知道宗楚客对我不满。因此我在他四周布置了一些眼线,得到了蛛丝马迹,知道今天晚上有可能是一场鸿门宴,皇后,你相信吗?”

王画不得不撒一个谎,不然就是说听到转壶的声音,马上自己前面一逃脱,后面一查,连一家人都不见了,也让韦氏知道自己分明提前得到消息的。所以这样回答。至于宗楚客嘴严不严实,有没有与谁透过口风,这个要韦氏与宗楚客扯皮去。

至少有一点,上官小婉是好心一片,不能将上官小婉牵连进来。

“你知道孤为什么要对你动杀心吗?”韦氏显然没有把他话当作一回事。信也不信,得以后自己慢慢分析去。

“我也想过。”既然如此了,王画也不需要低三下四地自称为臣,他答道:“无非就是因为我去了沙州一次,从吐蕃大将扎合陵嘴中得知当年他撞那件漆雕是皇后主使的。然后怀疑邙子巷一案是不是,也是皇后指使做下的。毕竟当时局面一乱,对皇上与皇后地位十分有利。于是我派了家中的护卫,前往韦家查看了一下,有可能露了马脚。”

王画还是半真半假的回答。

这是上官小婉通知的,但同样不能说,连天津桥上的那一刀一箭都不能说。至于出卖了扎合陵,那也无关紧要,现在王画反而希望韦氏能逼迫沙州那一群吐蕃人,好被自己收留。

“是孤指使的,不但这两件事是孤指使的,你在兵发洛阳时,天津桥上的事也是孤指使的。不过那时候孤没有想你死,只是让江明威给你重伤。而使局面对孤与陛下有利罢了。”

韦氏这句同样也是半真半假。

她不会武艺,对出手的轻重可不知道。当时的事王画历历在目,如果不是自己躲闪得快,那一刀正冲心窝而来,这怎么能说不想他死呢?况且他一死,事情更大条了,穷追下来,当时五王就没有好日子过。首先还呆在京城的人,肯定认为是五王做下的,到时候韦氏只要一引,说是五王做的,五王能让愤怒的血字营士兵立即杀死。引到李旦身上,李旦同样也危在旦夕。

如果是自己,也会做这样的选择。只是以前自己一直低看了这个女人。

王画也不同她辨驳,又问了一句:“那么小郡主是不是皇后指使人绑架的?”

这同样是一个不解之谜,王画一度怀疑是张质王申指使的,而且那个张仲坚的后人也说过,王碱曾经打过李持盈的主意,还派了人到延州一带活动过。可事后想想,他们却没有这能力,后来两家人全部落网,经过严刑拷打,也没有人承认此事。

主要怀疑对象是李旦,太平公主后来发誓不是李旦做的。当然,太平公主的誓言,王画也没有当作一回事。不过也有疑点。现在怀疑到了韦氏头上。

“不是。”韦氏坦然答道。现在生死相见,也没有必要向王画隐瞒。

“那么会是谁做的?”王画不解地问了一句,然后迅速恢复理智,他又说道:“但是我不懂了。对皇后所做的事,我一直很反感,不过因为裹儿,我并没有干涉。就是以前皇后做过对我不利的事,我只是验证一下。与韦家有些恩怨,皇后也十分清楚,对韦家我十分不薄。后来粮价一事,虽然获利很多,可担当着巨大的风险。这是以小博大,所以我才没有将韦家牵连进去。可是韦家一再地贪婪无厌,我是做了一些回击,可那是家事。皇后是国,回到朝中我看不惯,可也没有开口。为什么皇后要杀我?”

这还是半真半假。

但绝不是废话,今天晚上有些凶险,可逃脱后,自己将力量展现出来,逼迫韦氏。现在自己又说了这番话,到时候韦氏一定痛恨她将王画逼得太急,才导致这个局面发生。

可最后会怪谁?那么只能怪宗楚客心胸狭小,出的馊主意。两个人一离心,宗楚客政治生命将会终结,韦氏同样会少一个助力。

“你说得也不错,孤是这么考虑过。可你掌握的力量,连孤都看不透,这一点你千万不要否认。这一支力量游离于孤掌握之外,而且对孤有敌意,所以孤不得不下此决定。”

“如果皇后这样说,我也无话可说。不错,我手中是有些人手,可那是为了方便做事,为了自保。皇后,你可想过,这些年我遭遇过多少危险,多少势力对我敌视,如果没有一支力量掌握在手中,我怎能放心?如果我是这个鼠目寸光的人,会不会值得今天晚上皇上大动干戈?”

“孤能不能问你几个问题?”韦氏显然不想在这个问题上扯皮,扯到最后,自己没有道理。不要问王画利用这力量做过什么事,至少现在为止,他是为了国家为了百姓。如果没有这力量,那一次粮战与钱战,王画就不能翻云覆雨,现在自己也不能安稳地坐在这个皇后位置上。

“皇后尽管问,知无不言。”

“那个玛雅国有没有这回事。”

“有,但没有象臣所说的那么强大,文明程度与骠国相仿佛,与天竺国以及我们唐朝,还有一段距离。”

“这么说来,你已经犯下欺君之罪了?”

“皇后,如果你这么说,周亚夫在细柳营,早就被砍死了。我不承认有欺君之罪,相反,我一直认为皇上是一个忠厚的长者。我之所以撒了谎言,是君子无罪,怀璧有罪。连一个小小的烟花爆竹,造船技术,都有人垂涎三尺,连皇后都支持此事,况且臣拥有的其他东西?”

“你还拥有什么东西?”韦氏现在胸有成竹,显然产生了兴趣。这也是难得能掏出王画真实口风的时候。平时太狡猾了,半点口风不露。

“做烟花爆竹主要配料就是炸药,可现在我让手下研究只是一种低等的炸药,后面还有更好的配方,这种威力比现在炸药强大十倍百倍。而且可以用它来做很多武器。这些武器同样会献给朝廷,只是害怕怀璧之罪,我还会托玛雅国这一借口。”王画说到这里,神色很坦然,这也是他的心里话。他继续说道:“不但这个,还有一种植物,我已经在海外种植,数年后它收成以后,同样对唐朝有巨大贡献。”

这是橡胶。

不要小瞧了它,有了它简单的,可以做车轮子,有了橡胶轮胎,会提高现在马车的载重量与速度,第一个贡献就非同小可。还有民用上的,如各种橡胶制品。就是在海上,也可以做一些简便的橡胶小筏子,以及救生圈。还有雨衣、胶鞋等等。

当然,王画到时候获利更丰厚。

“还有,已经摆出来的杂粮,是我让手下废了千辛万苦,从海外找来的种子。以及皇后也知道的棉花。我的名声也够了,不需要再增加虚名。但这些事物将会一一归还给朝廷,给国家,给百姓,只不过方法不同而己。”

“那么说,太原王家卖的那种新式药玉也是你研究的?以及十八家那种水泥,还有你船上用的钢制龙骨。”

“不错,那都是我让手下研究出来,这才是一个开始,后面还有更好的东西。”听到这里,韦氏嘴角冷抽了一下,心想,过了今晚,你还有以后?但现在听到这些内幕,也是一个女人,有着八卦之心,好奇之下,都差点忘记了正事,很想一一从王画嘴中掏出来。王画继续说道:“水泥与药玉只是一个商品,无关轻重。这也是我与太原王家以及十八家达到的一个妥协。对国家上来说,只是那种新钢,都有可能产生重要作用,不过现在技术还没有达到圆满地步,开采的也是海外富铁矿冶炼的。所以我还没有将它交给朝廷。”

后面这句话是假的了,就是技术成熟了,王画也不会交。现在朝廷是谁的朝廷?明义是李显的江山,实际上一大半是韦氏的江山。王画犯傻不成?不过这项技术早迟要交出来的,这对整个民族有巨大的好处。不过有一个前提,得要到时候,最少不能成为某一家人的好处。所以不但现在不能交,有可能十年二十年后都不会交出来。反正王画才二十出头,以他现在的身体,如果没有意外,活上一个四五十年,这是最起码的。

至于供出太原王家与十八家,那又有何妨?

韦氏顶多不开心罢了,在她没有正式得势之前,能将这些庞大的家族奈何?

就是王画自己,也因为家族力量单薄,否则有太原王家一半人力资源,再加上他掌控的力量,韦氏也不会犯下今天的错误。

韦氏也得到了验证,可是她目光略微呆滞了一下。

如果这些东西是王画因缘机巧从玛雅国得来的,还不值得可惜。但是王画一手研发出来,王画智慧就非同小可了。这样的人才居然没有被她所用,反而逼得她现在将要斩杀他,不能不说是一件很可惜的事。

不过这个女人终是王画所想的,一朵黑牡丹,美丽固然美丽无比,尊贵更是尊贵无比,天下还有谁比她更尊贵的。可心肠歹毒也是无人能及。

这个可惜只是瞬间而过,立即恢复了理智,她继续问道:“那你所说的海外,在什么地方?是上次你灭了韦家船队的那个岛屿上?”

“那只是一部分,不但在那个岛屿上,周围所有岛屿皆被我控制。在更远的东南方向,还有一个更大的岛屿,面积与我们唐朝面积相仿佛,至少比我们唐朝实际控制的面积还要大,这都是已经被我实际控制。”

“那你手下得有多少人?”韦氏终于吃惊地站起来,不但她,就是她身旁两个护卫的太监都出现了一个短暂的失神。这让王画产生一个想要立即扑过去,将韦氏抓起来的念头。不过这两个太监立即平静下来,而且用更警惕的眼神盯着王画,王画这才作罢。

“两百多万人,可都是掳掠而来的奴隶,唐人很少。这都是为朝廷准备的,包括一大部分低价运过来的粮食,全是这片土地上种植的。但这是海外,可以掳掠,但朝廷经营,反而有可能造成不好的后果,就象夷洲一样。所以臣没有交出来。”

王画这是为自己辨护,但是朝廷如果对他不薄,朝堂清明,他都动过交出来的念头。就是这样,也自觉地将这些地方划到唐朝的管辖之下,顶多是一个属国而己。

这一点他在制作九州之鼎时就考虑过,不但大洋洲,其他的地方也划到新九州范围内。而且九鼎的式样图纸,王画并没有毁去,刻意留在家中,等着明天早上朝廷搜家,将它搜出来,证明自己一片“忠心”。

可王画却没有完全“掏心窝”,上面不但有奴隶,也有不少唐人了。去年一年又源源不断地运出去几万唐朝百姓。现在大洋洲以及南洋数岛上正宗的汉人已经不少了。不然王画也没有本事控制这么多人口。

“那你为什么在得知有可能孤要伤害你的时候,不逃离海外,至少能做一个海外王?”韦氏问这一句话时,嘴中泛起浓浓的苦涩。今天晚上听到的消息太惊人了。

“皇后,说到底,我还是一个华夏人,生就华夏之人,死也想做一个华夏之鬼,就是海外王再风光,也是一个海外的王。我不想。况且我对帝位真的不感兴趣。虽然得到了消息,也只是一个猜测。我将家人送到哪里了,但我还是留下来,看事情能有没有转机。况且与裹儿等候了这么久,我也不想发生意外。”这句话到是王画的真心话。不过有一点,他没有说唐人,而是说华夏之人。我只是一个中国人,不是你李家的,更不是你韦家的臣民。

现在王画说出来也没有关系。二十全家人就登上了船只离开巩县,不过借口到了嵩山拜佛。实际上去嵩山的只是一个不相干的奴仆,又分成了好几批,连这些下人因为这一打乱,都不知道王家一家人以及相关的人员,并没有去嵩山。

这是乘座自家最快的船只离开的。走的也是捷径,直奔黄河入海口。出了海,自有自家的海船接应。现在早到了入海口处了,就是韦氏现在下诏追赶,也追不上。

至于前往吕宋群岛剿灭自己的手下,朝廷有这么多船只么?而且在海上不是在陆地上,士兵能适应么?就是能登陆,供给呢?如果这样,唐朝早将疆域开柘到了波斯,而不是等着大食人前来侵吞。

而且这一句最关健作用是王画逃出皇宫,不是前往大洋洲,而是到鄯南。可韦氏听到这个消息,那么会立即派重兵封锁东边所有关卡。李重俊的事将会再次上演。只是自己不会犯下李重俊的错误,不是一路向东,而是一路向西,沿途都是大山,可以做他的掩护。

所以王画在与韦氏对答,看似吐出了许多消息内幕,但也是在斗智斗法。

“可是你现在打算怎么办?”韦氏有些心虚,到现在为止,王画侃侃而谈,一点也没有紧张害怕的样子。她很怀疑王画有什么后着。

“现在怎么办?那要看皇后的意思。如果皇后认为臣不当死,对皇上皇后多少有那么一点功劳的份上,我还是皇后的臣子,陛下的臣子。就是皇后以后怎么样,我看在裹儿的份上,也继续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只要皇后不放狗咬我就行。”

王画说的狗就是宗楚客。

不过王画也不指望这句话能打动韦氏。就是韦氏真相信他的话,到了王画出手的时候,他同样会出手。但不管怎么说,今天晚上做得有些仓促了。如果时间再给他宽限一个月,他悄悄将数万精兵带到洛阳。那不是韦氏想击杀他了,反而是王画能不能饶恕韦氏?

但因为李显没有莫明其妙的死去,就是王画得手,天下也立即瓦解,兵火不休。不过从韦氏杀想死自己开始,这个天下就不可能再太平了。

“如果孤不放过你呢?”

“既然皇后不放过我,我只好抱着侥幸的心理,看能不能逃出去。”

“我好象听某人说,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为什么现在不愿伏道就擒?”韦氏讥诮地说。

当然,如果能活捉王画更好了,大刑之下,不要说一个王画,就是十个王画也能逼出口供。这样就能掏出王画更多有用的消息。当然,这也是想想,王画也不是那个能让她生擒活捉的人。

“那也要看情况。现在我无罪,相反是皇后数次对我陷害,让我死,我不情愿!而且皇后,虽然你现在很想做这个君,可还不是君。更没有这个资格说这句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的话!”

这一句让韦氏恼羞成怒,她冷声说道:“既然这样,多说无益!”

“就该如此了!”王画说完后,朗声一笑。然后脱下外面的大红官服,露出里面黑色的皮甲,抽出了软剑。这身大红官袍是不能要的,穿在身上不便于行动,而且在夜色里又格外引人注目。王画看着韦氏又说道:“那今天晚上就看皇后,布下罗网有没有那么严密,能不能将我留下来。”

说着,站了起来,从桌上了上跃而起,长剑拖在地上,虽然是一把软剑,可在他用力之下,剑尖从地板上划过,带起了一道道星光,以及一阵阵清脆的剑鸣声。

随着剑尖地拖过,地板上出现了一道十分明显的裂纹。

这才是王画杀敌时的样子,星眉横竖,眼含愤意,都能听到他全身关节发出的咯啪咯啪的响声。

韦氏吓了一跳。

王画看她哆嗦的样子,再次大声笑道:“皇后,你害怕了吗?”

第一百零二章 那一夜,菊花满洛阳(四)

韦氏还真没有见过这场面,吓得依然答不出话。可怜她身前两个太监抽出横刀,紧紧地将她保护着,并且不停在推着她往后退去,她都没有反应过来。

王画继续放肆地笑道:“皇后,你何必害怕?说到底,你是皇后,我是臣子,怎能伤害你呢?如果这样,我何不求裹儿替我求情?”

这是漂亮话,外面已经有士兵涌了进来,而且既然有胆量保护韦氏,也听说自己名声,这两个太监的身手肯定不弱。王画想短时间拿下韦氏,根本不可能。相反没有等他拿下韦氏,早让外面涌进来的士兵围困了。

既然没有作用,王画也不会做无用之功,而且他更加落得大义。

王画再次大声说道:“我只想活命!”

说完了,一转身,向大殿的后门杀去。

“王画,慢。”韦氏突然喊了一声,又对士兵喝道:“请慢动手。”

王画本来打算动手的,让韦氏这个暂停弄得有些郁闷。

韦氏站下来说道:“孤还有一句话要对你说,也许你现在还蒙在谷里,以为安乐对你一往情深。当年你从繁畤回来的时候,如果不是孤看重你,那时候安乐就不想与你来往。之所以还有后来的事,是孤苦劝她的。你到了丰州后,如果不是孤力劝安乐,她早就垂青别人。”

韦氏说完后就退出去了。

其实当时王画与李裹儿闹了小矛盾,韦氏是劝说过的。毕竟王画当时在老武心中红极一时,而且也得到老武让他重建与掌控血字营的消息。那时候李显夫妇如同风雨中飘摇的一朵小花,就是得不到王画的帮助,也不想与王画为敌。因此听到女儿烦恼心思后,韦氏是耐心劝说过。

但也到此,后面韦氏明显指的是武延秀,李裹儿只是好奇,一个人关在异国他乡那么多年,加上武延秀这个小白脸确实长得好看,本身能歌善舞,所以走得很近。也仅于此,却与韦氏劝说无关。如果李裹儿对王画真那么薄情,不会为武三思要抹脖子。不管是真抹还是假抹,那把剑确实割破了一些皮肤。

不过当时事情没有定落,李显夫妇还是需要王画帮助。韦氏这句话说出来也比较合理。

可就造成了一个后果。

王画这些年似乎还真没有让人看出来有什么追求,唯一的追求,就是与李裹儿结合。但付出多少,李裹儿身在局中,感受不出来,但太平公主或者韦氏,或者李旦都明白,就连李显也知道一些,不然也没有那么容易应允将李裹儿嫁给王画的。

付出了这么多,现在李裹儿却出现了这个严重问题,会让王画考虑值得不值得?

当然后来不管了,后来王画在京城,对她百般宠爱,又回拒了李持盈,李裹儿有了王画的长子,自然死心塌地。

可这段本来美好的感情,现在出现了一个缺口。一旦王画考虑不值得,他甚至会想,如果以他的本事与力量,一心娶下李持盈,帮助李旦,能轻易地将李显夫妻推翻。做为皇帝,李旦肯定会比李显好,更不要说后面的李隆基。就是李隆基登顶,只要王画将力量交出来,以李隆基对李持盈的宠爱,王画能平安的富贵一生。

这也合乎了王画的本性。

所以这两个人都不简单,看似无用的话,却是刀,却是箭。

韦氏虽然被王画吓了一下,可只是简单的一句话,却极重地打击了王画的信心。现在王画气势如虹,连笑声中都充满了自信,而且提前得知了消息,天知道他有没有后手?一旦让他逃出去,想想他的本事,以及身后两百多万百姓。就是十抽一,也能迅速地组织一支二十多万的大军。只是几千的血营士兵,都让强大的默啜数万人,不得不与他议和。二十多万大军,在王画手中能发挥多大威力?

可是韦氏算对了前面,却没有算对后面。

王画是受了打击了,可也激发了他的死志。

王画拖着长剑,一声声剑鸣,铮铮嘣出。

眼看就要与涌进来的士兵撞在一起,他举起了剑,在剑刃上弹了一下,朗声道:“好久没有杀人了。”

对这些士兵他没有怜惜,为什么韦氏要数天时间,才召他进宫,正因为她对羽林军不放心。畏于王画的名声,羽林军不是铁板一块,有的士兵有可能对王画产生好感。而狙击王画,是不能有一丝漏洞的。必须是对韦氏忠心的士兵,才可以召进过来。又要瞒着李显,所以必须要几天时间安排。

如果连这样的士兵王画都要怜惜,今天晚上他真正死无葬身之地。

两把长枪扎了过来,同时还有一个长相粗壮的士兵持着陌刀,横扫过来。

王画身体比风中的细柳还要灵活,闪了两闪,长枪刺空了。然后剑尖在陌刀上一点,人象大鸟一样飞了起来,然后钻入这个粗壮士兵的怀中。

唐初的陌刀营所向披靡。后来渐渐不多了,陌刀固然凶狠,可需要士兵有勇力才能掌控。不然沉重的陌刀,几米长的刀柄,反而会拖了后腿。不过皇宫羽林军却依然有这武器,这是做仪仗用的。

但今天晚上捕杀王画,大多数士兵量力而行,多选用长枪、横刀以及大槊。当然离不了弓箭,不过弓箭因为地形的原因,设在了九洲池的两岸。

这个士兵既然选了陌刀,力量肯定不小的。

可力量只是一个方面。就是比力量也不会及上王画。

王画今年二十三岁,眼看就要进入身体的黄金时期,而且与李雪君的双修,多少会起一点帮助,有时候还与李雪君这个高手,做一些比划。现在的王画,武艺已经远远超过数年前的王画。只是文职在身,轮不到他展现出来。

王画也没有与他较力量,而且利用了身体灵活,凌空扑入他怀中。也不是真正进入这个士兵怀中,身体没有到,长剑已经抹向了这个士兵的脖子。但基本在空中也没有停息,另一只手已经抢过来这个士兵的陌刀。

他手中这把剑是百炼钢打造的,所以才有了这个柔软性,如果出售,价值连城。但王画使用得十分不称手。因此抢过陌刀后,将手中的剑立即丢在地上。

双手握住陌刀,大喝一声:“杀!”

陌刀在空中带着一道冷森的刀光,只是一刀,三个士兵就被他砍到在大殿门口。

听到皇宫中的喊杀声,太平公主对李旦说:“开始了。”

睿智,这对兄妹比韦氏更睿智。

早就察觉到有大事发生,而且王画家人一个没有回洛阳,这中间就有古怪了。并且王画只带了李雪君与一个消失在人们视野里很久的公孙大娘回来,这两个女子是什么样的身手?为什么偏偏带她们回来?

今天晚上王画赴宴,前面到皇宫,后面两个兄妹就得知了。

但这只是猜测,听到喊杀声,才能证明他们判断是正确的。

“虽然王画武力超群,可仅凭他个人,很难从皇宫里逃出来。相信,他还有另外的安排。你们全呆在家中,今天晚上洛阳将会有大乱。”李旦后面一句话是对李隆基李持盈他们说的。

王画可不是李重俊那个毛头小子,就是逃命,排场也远远非一般人所能想像的。况且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