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玩唐-第19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弓箭是守城的必备武器,因此将一些百姓家中的竹子收缴上来,削尖了,做原始的竹箭。又将一些木头削尖,用标枪长矛。同时还做了一些滚木,搬来一些石头做檑石。还拆了百姓家中的大门,用锯子一锯两半,做盾牌。

对此,百姓敢怒不敢言,也常期生活在宁家淫威下,司空见惯。现在新刺史这与宁家某些人的做为,等于是换汤不换药。只是他们害怕,一旦战事起来,他们有生命危险。

夜色降临,好在城中有一些小作坊,不缺乏工具,王画手下有条不紊地制作着这些器具,同时也派了一些守卫城池。虽然人手少了,可钦州城就那么一点大,转个圈就跑过来,这反而对王画成了一件有利的事。

到了二更时分,宁家第一拨人过来了,他们喊城。

王画站在城楼上,向下面说道:“某是钦州新任刺史,现在办理要案,因此封锁城门,还望各位海涵。”

办理要案?钦州城中会有什么要案要办?如果要办,多半也是宁家犯下的案子。而且接到了宁长史送出的消息。王画不提还好,一提这些人更嚷着要王画打开城门。

王画喊了句:“你们反了不成?”

下面传来一片叫骂声,然后这拨人涌到城门前,可刚到城门前,城楼上出现二十几人,手中拿着弓箭,向他们瞄准。

这拨人只好乖乖地退下去。

一夜平安无事的过来,但也为王画营得了时间,经过轮休,这一夜王画手下,还有他们勒令一些城中百姓协助制造成了一大批守城的器械。

到了第二天上午,四百多名士兵来到钦州城下。这就是驻守在西陵让王画头痛的边兵。这些边兵虽然用着朝廷的供给,但都是蛮人,等于被宁家私养了。

来到城前,也没有多说,准备竹梯,就要攻城。

王画再次喝止:“我是钦州刺史,命令你们立即停止行动,否则将以谋反罪处执,杀无赦。”

下面士兵一阵大笑,谋反罪?这里天高皇帝远,连韦家的几个儿子都敢追杀,谁来管你一个流放过来的刺史死活?继续逼近。

王画制止,不听,没有办法。等到他们逼近射程时,下令士兵分成三班,一班用盾牌掩护,一班放箭,一班投矛。一下子倒下三十几个士兵,将这些士兵吓退了。毕竟久没有经战事,都害怕死亡。

但在宁家族长,也就是杀死韦玄贞的四个儿子宁承基逼迫下,再次向城门冲来。居然都冲到城墙与城门前,王画又命令一声,从城头上落下来沉重的滚木檑石,又将城外的进攻逼退。

可在这时候,城中传来一片骚乱声,王画回头一看,原来是那个宁长史,带着有可能是从三家宁氏家族府上集合的四十几名家丁,没有兵器,于是从府上找来木棍、铁锹,甚至连切菜的菜刀都出现了,冲了过来。他是想来个里应外合。

王画让手下继续守卫城池,自己来到城墙下,翻身上了马,手上拿着一把大铁锤,这不是王画那对铁锤,那对兵器还在海船上。这是昨天从一个铁匠铺收缴上来,王画看到它很沉重,正好做了兵器。

拿着这把打铁的铁锤,在马背上一勒,冲了过去。对付这些散兵游勇,还没有佩带盔甲,更没有兵器,王画就是砸稻草人一样。一个冲锋,十几个人倒下,有的被击毙,有的被击晕,还有的因为受伤,躺在地上嚎叫。

王画将马头一拨,再次冲了回来,又是一个冲锋,再次躺下了近十个人,连宁长史也被他砸了一锤,生死不明。看到形势不妙,剩下近二十人一哄而散。

但这让王画来了灵感,他吩咐二十几名手下将宁家三个府上的所有亲属全部捆绑起来,押到城头上,做人肉盾牌,然后又让手下收缴百姓家中的菜油与铁锅。

弓箭与长矛滚木得留着慢慢用。

听到城中凄惨的叫声,宁承基沉不住气,再次让士兵攻城。

这回王画更好办了,将宁家的人往外一推,城外的士兵没有一个人敢向城头上放箭。然后安心地等到他们来到城下,用木碗舀起烧滚的菜油,一人一碗,不能浪费。当然一碗滚油不会至人于死地。但这个滚油淋到身上会有什么后果,城下三十几名士兵中了这个油弹,一个个痛得在地上打滚。

宁承基一看,这回遇到了一个扎手的主子。

无奈之下,只好下令停止进攻,但派人回去调集更多的家丁豪奴过来。到了傍晚时,四周黑压压的一团,王画目测了一下,几乎在一千人出头。也幸好宁家苦心经营,将这个城墙修得高大坚固,反而让他们自己的吃了苦头。不然王画还是没有把握守城。

但无论人再多,也没有作用。王画将人肉盾牌往外一推,是不敢向上放箭,而对方却安心躲藏在人质后面,射箭,投矛,浇油,放石头木头。就是自己不顾城头上族人的生活,将这个城池攻下来,损失也会很严重。

宁承基想了想,命令手下人挖地道。

不怕王画看见,从四面八方开挖,就是王画在城中有准备,也不过一百来号人,堵住一个地道口,两个地道口,还有力量堵住十个八个地道口么?

想法很好,但王画看到,开心地笑了。

这一来正合了他的心意。就是宁家速度再快,因为顾忌城上射下来的弓箭,从一百多米外开挖,没有三天四天也挖不进城。还没有等到他们挖进城,大军早就过来了。

大军已经过来了。

在茫茫的北部湾上,一艘小渔船几名渔夫奋力划浆,终于在日落时分,他们在接近琼州海峡的海面上,看到几十艘大船驶了过来每艘大船上都挂着一个“王”字大旗。一名“渔夫”拿起旗帜,摇了一个旗语。这支船队舰船也有人用旗语呼应。

几人将小船摇了过去,大船上放下来一个扶梯,几人爬上去。船只上是李雪君与沐孜李,还有一名将军。看到这三人,这几人立即将钦州城发生的事说了一遍,并且说道:“二郎说只能坚守三天。”

周仁轨听说了王家的船队后,突然想起一招瞒天过海,在广州时,王家的船队旗号乘着夜色调换下去,也继续向钦州驶来,但落在后面,只有一艘船载着李雪君与沐孜李跟了过来。其他打着王家船队旗号的却是广州都督府的船只,上面载满了士兵。这五千士兵将进入钦州港,堵住宁家的逃路。但沐孜听说此事后,立即派人通知了在钦州王画的手下。

虽然王画说三天,但宁家不说那支不可用的几百士兵,有多少家丁,王画只有一百来人,面对的情况可想而知。

不但沐孜李与李雪君焦急万分,这名将军也有压力,如果救援迟了,王画可不真是一个下州刺史,而且想想李裹儿与王画的关系。立即下令,借着夜色的掩护,所有船只将帆扬满,向钦州洪出发。

到了四更,除了在琼州海峡遇到的十艘粮船,因为满载落到后面,其余船只全部到了钦州港。港口里还停着几十艘船只,但大多是小渔船。这个将军下令,将所有船只与港口派两千士兵封锁起来,带着其他士兵向钦州城出发。

在傍晚时分,另一个方向,在六万大山,横州与廉州交界处,两人骑马狂奔。终于借着夕阳的余辉,看到山道里涌过来无边无际的大军。

两个人迎了上去,来到军队前,将王画写的信交到领首的将军手中,这人正是周仁轨。

看了信,同样不敢怠慢。比起在海上他那个部下,他知道的事情更多。皇后对王画不是十分信任,但肯定没有杀机。否则李显不可能再二连三地加职给王画,连自己的广州都督之职都差点让给了王画。况且有李裹儿的垂青。

因此,他立即亲自带着三千精骑,飞奔钦州。同时分出两千精骑,顺着向北,顺着横州沿着郁水,直奔邕州向南,分成两部,向钦州包抄。剩下的一万步兵分成四部,分别从横州到廉州、陆州向钦州包抄。

这是要对钦州宁家斩尽杀绝了。

茫茫黑夜里,两万大军先后展开了行动。钦州城依然不安静。宁承基想利用黑夜发起了两次进攻,但也师老无功,直到四更时,才停息下来。

不过王画也有压力。虽然击败了宁家数次进攻,也有七名手下牺牲,十几名手下带着轻重不等的伤势。

因此,他只说了三天,这个三天是他力量的最大范围。侥幸宁承基将心思放在地道上,不然伤亡更重。

但因为王画的顽强,也将宁家视野集中在钦州城。周仁轨两万军队临近钦州居然宁家毫无知觉。这也实现了宗楚客的“战略目标”,让王画成功地做了障眼术。

天亮了,宁承基看到伤亡惨重,也没有心思攻城,于是下令征召了更多的百姓,为他挖地道。王画也借机正好喘息了一下。但到了己时,出现了转机,李雪君与三千军队率先赶到了钦州。看到了几千大军如神兵天降,宁承基赶到事情不妙,率先逃跑。聚在钦州城下的数千人看到宁承基都逃跑了,一个个也撒腿就跑。城下一片混乱。

可没有多久,东北方向,扬起了一片灰尘,一支骑兵赶了过来。

王画急切之下,打开城门,骑上马,出了城,一边奔驰一边喊叫:“切不可伤了无辜的百姓。”

本来钦州就那么一点儿人,让周仁轨放手砍杀,人更少了。以后到哪里弄百姓来建设钦州?

这不是不可能,特别是宁承基胁迫了近千无辜的百姓参与进来,周仁轨杀他们有正名,也能立功。因此,王画立即阻止。但因为王画的这个阻止,无形地为他在钦州赢得了民心。

第五十六章 基础

在王画的阻止下,周仁轨才没有乱杀无辜。

这一次周仁轨带领两万大军,光是后勤就是一笔很大的花费,也是王画,如果是别人,无法阻止周仁轨。

但在两万大军围捕搜杀之下,钦州宁家的族人、兵丁与家奴,几乎被杀掠殆尽。连几个县的官员与衙役,也大半被周仁轨杀掉。还好,王画手下提前来到钦州,得知其中有六个官员与二十几个衙役平时品行还算不错,被王画从周仁轨的刀口下抢了下来。其代价就是默许了周仁轨对宁家财产的洗掠。

可让大家感到奇怪的是周仁轨只灭掉了钦州的宁家,宁家在其他地区的支脉,却没有动弹。连在其他州县任职的宁原悌、宁道务等官员,朝廷都没有废黜。

后来太原王家那位长老问起此事时,王画没有回答,倒是朱仝替他解释了疑虑:“宁家虽然因为势力,在地方上为所欲为,但没有谋反大罪。况且就是谋反了,朝廷也只能以安抚为主。否则引起各溪峒酋首疑虑,整个岭南不稳。这个后果就是朝廷也不能承担。况且皇后也报了仇,因此就此收手。”

是报了仇,尽管王画尽力从周仁轨手下抢人,还是让周仁轨杀掉近两千人。

整个钦州笼罩在一片恐惧之中。

可事实上,有许多百姓同样拍手称快,如果不是周仁轨杀的人太多了,对钦州来说,倒是一件幸事。

也为王画带来巨大的好处。钦州宁家一除,成了一片真空地带,王画想要画方就画方,想要画圆就画圆,再没有一个势力对他干涉。

第一天王画骑着马,跟着周仁轨的军队,监视他们的作为,到了第二天,王画让这项任务交给了李雪君与朱仝,他跑到钦州湾查看地形。因为船队就要到了,其他物资还要好一点。那些禽类与小猪崽子,放在船上,时间可不能太长。这次查看地形,第一是看新城的选址,第二是查看宁家的码头,第三就是寻找盐场!

这三条将关健到以后钦州的发展。

最后他心中的新城选址与后来的钦州,不约而同地将主要城址放在钦江的西侧。必须在钦江两岸,因为考虑到码头,特别是现在的技术,码头也只能选在钦江的入海口处。好在现在没有万吨轮,百万吨轮,最大的船只,恐怕在王家,也不过一千吨略略出头。就是这样,这几艘船所过之处,皆是一片惊讶赞叹之声。

因此新城选址不能离码头太远,只有选在钦江两侧,钦江东侧地势低洼,还有许多沼泽,以及海水蔓延过后造成的盐碱地,如果水利工程得当,倒是一个适宜种植与养殖的地区。但不适合造城。相反,西侧地势更高,还有几个小山,因为地势高低不平,居住的百姓很少,适宜拆迁。而这几座小山可以作为以后的风景区。西北地带还有一些湖荡,也可以建一些水坝做水库,一是调控水利,二可以养殖,也可以旅游。

至于码头,必须要重新选址,宁家原来有一个码头,但船只小,宁家也没有王画远大的想法,只修了一个粗糙的码头,自给自足。水位十分浅,昨天凌晨,王画那十艘装粮的海船,就没有办法靠到岸边,必须借用小船,当作浮桥,才能使货物转移到岸上。这肯定不是长久之计。因此必须重新修建一个码头。

到是盐场让他很满意,在钦州湾的两侧,也就是后来犀牛角与防城市的地方,王画发现了大片可做晒盐的场所。现在却是一大片空旷的滩涂,不会因为田地与百姓产生纠纷。

王画骑着马,转了一天,还看了发现煤矿的地方,在钦江的两侧,但离新城选址都不太远。

看完了地形,王画开始下命令了。现在钦州五县政府机构几乎瘫痪,不过这个政府也只是宁家的政府,似乎与唐朝没有多大关系。当然,现在也将变成王画的政府,不过王画一两年后还会将它交给朝廷。这就是两者的区别。

所以王画,将那六个官员喊来,包括钦江县的县尉与主薄江万祚、藐巍敏,安京县的县令郑耦,内亭县的县令岑赴忠与遵化县的县令与主薄邢淠、浦拭焦,三个汉人,三个夷人,至于灵山县,因为是宁家的大本营,没有一个逃脱,连原来的刺史易事远王画本来想说情的,周仁轨拿出一叠证据,王画无言以对,也让周仁轨命人斩了。没有办法,李显给了他事急从权处理的权利。于是抛去内亭县、安京县与遵化县外,王画让浦拭焦代任钦江县县令之职,邢淠代任了灵山县县令之职,朱仝做了钦州的驾,藐巍敏担任了临时的钦州司马。至于各县主薄,让各县县令自己在当地找读过一些书,品性忠厚的长者,临时担任。

将临时框架搭起来,王画开始下令,让各县的县令派衙役与王画手下,向钦州各处传达命令。立即到钦江入海口两侧集合,参加劳动。不论男女老少,只要超过十岁无病在身身体健康者即可,一人做一天活为一工,八个工换一头小猪崽,两个工换一只鸡,或者三个工换一只鹅,当然也可以换其他生活与农耕工具,与棉布粮食等等。也就是换成钱,一个工大约二十几文钱。有点低,但王画提供一天三餐,并且不论男女老幼,壮年还可,老年人与少年人能做什么事?

这是变向地将物资向百姓手中发放,王画又不想他们不劳而获。因此让他们劳动,事实上马上钦州也需要大量的劳力去建设。

因为没有多少百姓识字,因此王画让各县令与衙役还有自己的手下,去挨村挨地喊话,让他们得知这个消息。六个官员也没有弄明白王画需要这么多劳力做什么,但对百姓是好事。

从布到粮食到生活农耕用具,再到鸡鸭鹅小猪崽子,王画几乎全包下来了。也等于将百姓所需要的东西全部包满,连副业都承包了,能不是好事嘛。几个官员立即前去执行。

但这时周仁轨军队还留在钦州继续搜捕,整个钦州仍然动荡不安,听到命令了,可百姓们都犹豫不决。直到第三天,三十艘大船与原来十艘装粮船停靠在一起。不要说沐孜李故意将物资放在甲板上招引百姓,就是这四十艘庞大的海船,也让钦州百姓狠狠地震撼了一下。

终于有百姓带着简易的住宿用品,向集合点出发。

王画依然没有让他们参加劳动,而是经过一天培训。不过也算是一个工,还提供伙食,结果后来有的百姓偷懒,刻意数次参加这个培训领工,王画听到这个消息后哭笑不得,不得不下令每一个人只能参加培训一次。

这是传授套种养殖知识。

为了让百姓留下更深的印象,王画让朱仝用海沙做了几个模型,然后找几个识字的人,按照王画写的小册子上说的开讲。讲猪与禽类与水稻、藕、鱼还有果树、麻、桑、甘蔗,多种套养。

虽然不难,但现在还真没有多少百姓意识到这个问题。即使有百姓这样做,也只是凭借直觉去做的。

这不是为王画带来财富,甚至会贴补许多经济,但这是钦州发展的基础。只有钦州所有百姓富裕了,才会使四面八方的百姓涌来。否则就是现在钦州的一万来人,还让周仁轨杀了一千多人,修道路都困难,更谈不上开创一个城市。

一天培训完了,再通知两个消息,第一是今年元旦整个钦州将选出养禽业、养猪业、种粮、种水果、种甘蔗五个冠军户,每户奖励一百缗钱,怕百姓弄不清价值,王画让人又说了,或者两百五十石粮食。这是刺激百姓劳动积极性的。

第二是今年除了向朝廷交纳的土贡金、银、翠羽、高良姜,钦州百姓税务全部免去。就是征也不过几千缗钱,对王画要做的事于事无补,不如将这个税务免去,让他们安心生活。

听到这两个消息,欢声雷动。

这才将他们带到钦州湾两个尖角,修建盐田。这不是一个小工程,必须将所有滩涂平整,筑上田坝。不过好在人多,反正王画要求也不高,拿着工具,早上太阳出来了劳动,晚上太阳还没有下山,就宣布休息了。几乎连一个监督的人都没有。而且一天三餐里还时不时夹杂着荤腥。如果不放心,随时发一个牌子,一家做了多少工,上船去领去自己需要的东西去。弄得百姓自己都不好意思了。

结果到最后,整个钦州的百姓都涌了过来,有的妇女还背着孩子在劳动。

近万人劳动的结果,很快一片片盐田整理出来。

王家的长老还莫明其妙,因为现在还没有这种晒盐方式取盐,历史上有的说是晚唐以后,有的说宋朝,有的说明朝,出现的时间无法考证,但王画现在没有听过谁有这种方式取盐。于是他询问王画。

王画答道:“取盐。”

这个长老听了脸上一喜,然后脸色又灰暗下去。沾到一个盐字,无疑代表着无数金钱,但盐业属于国家管理的,除非走私。可以王画的德性,他是不可能让自己家族走私的。

王画知道他的想法,拍了拍他的肩膀说:“伯父,这个钱,咱们不能要,会烫手的。但有了盐业,会有多少工人,还有商人前来采购,就需要定居的地方。不然就是建了新城,那个来购买房屋,这才是我们取钱的正道。”

“可靠一个盐恐怕还形成不了气候。”这个长老有些担心,来了好几天了,风景也不错,现在又不怎么炎热,连传说中的瘴气都没有看见。王画听到后笑笑不语,不是没有看到瘴气,钦州属于海边,想找瘴气当然找不到了,再往内陆走一段距离试试看?虽然瘴气没有前世玄幻小说中说的可惧,但因为里面夹杂着许多有毒的腐败气体,有的瘴气毒气含量严重,人遇上了还会九死一生的。只有人口多了,腐败物少了,瘴气也就自动消失了。

而且钦州也没有这个长老想像的落后,不过人太少了。若大的钦州,五个县,只有一万来人,也许太原边上随便拿出一个小集镇,都比整个钦州的人口多,更不要说苏常等江南各州。

因此对于王画说建城,一直很怀疑。

王画再次一笑说:“如果靠一个盐业,那是不行的,而且盐工也在海边,不可能白天到盐场,晚上到城里面来居住。但这只是一个开始。”

说到这里,他自信满满。

晒盐,也不是王家这个长者所想的那样,现在晒盐还是很笨拙的,一块很大的盐田,取不了多少卤水,再将卤水引入结晶池,慢慢让太阳蒸发与风力吹拂,结出结晶体。这就是粗盐,严格来说还有后继的工作,可惜王画不会了,但现在也没有那个百姓讲究。

只能说比煮盐效率高,但同样需要大量工人,占地还极广。如果王画不是挂着官府的名义,而以私人,光是购买这若大的地方与平整出来,就要不少钱。虽然是滩涂,如果是普通商人,不伸手是滩涂,一伸手官府就将它当作宝贝了。

王画取它的目标是拉动工商业,提高百姓就业率,让他们从农民向工人转换,同时也为钦州带来税务与财富。当然大头还会让朝廷得去。

同时另一项工程同时在开展。那就是人工孵化,后来民间的炕房。本来在海上就许多天了,虽然这些蛋是从泉州与广州购买的,到了这里,天气还不算太热,也有极少数蛋开始变质。

因此得立即进行,这个炕房就放在新城范围内。

人多力量大,一天就搭建起来,王画拿出温度计,交给招聘过来的百姓操作技术。这对新城作用还是不大,也得不到多少财富,只能说是锦上添花。主要是让钦州百姓家中多一些禽类,但由于运输不便,只好采用人工孵化的办法。这不是在钦州第一次采用,去年在大洋洲就开始采用这个办法,饲养家禽。还有为以后钦州大型养殖业创造了条件。

周仁轨也完成了扫荡,反正离这个词不远。

除了砍了许多人头,特别是宁承基的人头,用石灰放在盒子中,送到了京城,宁家几乎所有的财物洗掠一空。至于会上缴多少,王画也不想查问。只留下十几处宁家豪华的府邸,但房子里空荡荡的,什么都没有了。

王画只好派百姓打扫了一下,等到以后钦州发展起来,将它以合理的价格出售。

但也为王画带来第二个好处,那就是宁家的田地,周仁轨还没有办法将这些田地带走,在钦州地皮也不值钱,因此没有过问。但他确实动了将宁家部曲押走的念头,结果王画沉着脸说:“周都督,不要太过份。”

周仁轨这才讪讪地打消这个念头。

周仁轨前面一走,后面王画利用手中的职权,将宁家所有佃户与部曲划为良民,并且将宁家的田产平均分配下去。但留下了一部分良田。这是为迁移新城百姓做准备的。

新城依着钦江,王画规化了一个不规则的长方形,占地四万多亩,一共三十二个坊,留出了两个最大的坊作为集市交易场所,也表示了王画的雄心勃勃。

但这块地皮上还有几十户百姓,王画允诺了为他们建造新房屋,并且将宁家原来的田地拿出来做补偿,或者到盐场做工,动援他们搬迁。没有多少难度,可都选作了要宁家的良田,没有一户人家愿意去盐场。

王画只好叹息一声,毕竟这是。一个重农轻商的社会体系,一时无法扭转过来。

安顿了这些百姓,王画这才下了一条命令,凡在钦州修建新居者,必须经州衙许准,这不但是为了新城地皮升值做准备的,而且想要成城,必须统一规化,以后来的人多了,东造一个房屋,西造一个房屋,不但不好,也成不了城。没有一个大城存在,钦州还是没有办法发展起来。通过这一条强制措施,将人中集中到新城,这也是为了钦州将来着想。

命令下达了,才找来王家这个长者,洽谈卖地皮的事,虽然王画在里面占了大股份,但王画代表着官方,王家这个长者代表着买方。

奇怪的会谈开始,但王家这个长者开始退却,他担心城成不了城。

王画拿出地图,指着想那两条道路说:“伯父,你看,这两条道路修成后,将会辐射二十几个州,上百个县,虽然这一带都很贫困,但这些地方有许多特产。以前因为交通无法运输出去。现在有了道路,他们就可以将这些特产运到钦州来,然后从钦州带回他们所需要的货物。不要以后港口修好后,还有外国人来经营,就凭借这一点,钦州的将来也可以想像的。况且我还有许多好东西没有拿出来,一旦拿出来,本身就需要大量的工人,也可以成市。”

“那你为什么不修路?”

都来了近十天,王画一点动静也没有。

“不是不修,我在等几个人,他们将会带来一样好东西,会使修路难度降低。还会因为这个东西,制造出一个畅销的商品,鞭炮与烟花。”

“鞭炮与烟花?”这个长者茫然地问。

“是,不但这两样东西,还有许多你没有见过的东西,未来几个月内,将会在钦州一一出现。”

别人或者这个长者不大相信,但相信王画,王画已经创造了无数新奇的事物。于是与王画洽谈起来,但在地皮的价格上,两人又僵持了一下。王画要每亩地四十缗钱,王家长者当然不乐意了,就是中原吞并田地现象严重,一亩上等的良田也没有二十缗钱。这个岭南荒效野外,一亩地要四十缗?王画脑子是不是糊涂了,要知道里面还有王画近三分一的钱。

王画将他发布那条命令拿出来说:“看到没有?这条命令下达后,以后无论什么商贾前来修建房屋,也只能按照我的指示来。如果我将这些地皮当作了耕田出售,就算我抹着良心,以后也有子孙骂我的。”

两个人争执了许久,最后让王家的长老压到三十缗钱,还让他掉了一块肉似的。

王画无语,一年后再看看吧,对于这个价格,三十缗钱还算钱吗?要知道他前世每亩地普通的都在十万二十万块钱,换成现在的铜钱,是三百到六百贯钱。更不要说那些地价王了。而且要成城,至少得筑一个城墙,这又是一笔不小的费用。

三家一共筹了七十五万贯钱。王画的钱还是向他第三个老丈人借的,不过到了这地步,不但王画借了一屁股债,李雪君父亲手上也没有余钱了,太原王家更是将家底子淘空,勒紧肚皮渡日。这不是对王画表示诚意,无论王画两条中实现那一条,都可以将这笔资金回拢,并且还有盈余。因此王涵父亲才果断答应下来。

但不能全部用来买地了,现在卖地皮,说钦州这片荒地一亩得要五百贯钱,会让人骂祖宗十八代的,得盖好房子,卖房子,地皮是隐性出售。因此王家代表三房,吃下一万七千亩地。实际上已经吃下大头,其中一万多亩是留作公用的,比如衙门、学堂、集市、广场、道路、作坊等等,顶多只剩下几千亩是留作以后再次出售。这要划到州衙收入上。

周仁轻军队离开,百姓终于去掉担心,这时传来一个好消息。看到了钦州的欣欣向荣,开始有流民进入钦州。

当衙役将这个消息汇报,问王画要不要将他们撵出钦州。

王画高兴地说:“NO,不能撵,不但不能撵,立即让他们到衙门注册客户,去参加劳动去。”

现在正发愁钦州的人口少了,还能撵?犯傻不成。

当然不能公开说,否则四周州县都能将官司打到京城。但这个消息放出来后,更多的流民涌入了钦州。

与钦州相邻的廉州、陆州、巒州、横州、邕州、瀼州相关各县都派出使者来钦州抗议,但也都在迷惑,王画要这么多百姓做什么?靠他那个劳动,那不是做工劳动所得,是在败家,王画手上有多少钱来败?

不过使者回来带来了个消息,他们开始不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