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玩唐-第1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王父立即明白王画意思,现在王画是钦州刺史,而新城地区,只是一片荒山野岭,多少钱,王画大笔一挥就不存在问题了。可成了城市后,这些地皮会升值多少倍?几十倍不止,最少得几百倍。而且这一次分成很合理,波斯人只占了四分之一,自己家族占了百分三十五,虽然王画还是占了大头,但只多了百分之五。虽然王画继续隐型操作,可他是刺史,而且划分新城时,王画拥有无限权威,甚至怎样将荒地变成城市,并且还有百姓迁居进去,这需要王画去运作。这个分成很公平。
王父噎了噎口水,终于动心了。这两项收入,在未来一两年内将会给自己家族带来多少收入,现在不能沽算,也无法沽算。但这个收入能让自己家族随同王画一道谋反。并且不是谋反,都是利国利民的实事,他说道:“我们同意了。”
管他郑家、崔家,这么多钱,将良心卖了也值得的。
王画微微一笑,如果第二发炮弹抛出来,王涵父亲再不同意,岂不是傻子?
既然同意下来,王画将朱仝与李红、王涵喊来商议。朱仝是要带走的,到了钦州,王画会让他担任一些小官职,让他有一个建功立业的机会。况且钦州事务将会很多,有他存在,自己多了一条左膀右臂。
但李红要留下来主持大计,一旦开战,想瞒也瞒不住,只要李红不公开站出来,堵住大臣的弹劾就行了。王涵也要留下来,作为与王家一个联系人存在的。可沐孜李要带走,王画最不能曝光就是沐孜李管理的宗教力量,一曝光就死。正好借着前往钦州,逃过所有人,特别是李旦与太平公主有可能派出的监视力量。
商议了好久,几个人制订了一套完整的计划,才将王父送走。
外人不知道将要发生惊天动地的大事,还以为太原王家在商议王画与王涵的事。毕竟王涵现在留下王家,身份很古怪。王涵父亲连续来到王家两次,就是李旦都没有想到其他方面。
王画继续命令下人采购货物,有些货物很古怪。但有许多生活用品。此事传了开去,许多百姓一起在议论,王画如何创造这个奇迹。至于这些生活用品,无疑是改善当地百姓生活的,这使得一些逃户动了心。可惜钦州离中原太远了,没有几个逃户过去。倒是许多人理解王画做法,但不明白了,王画钱越用越少,他怎么有钱实现修建道路的承诺?
四五天后,货物装上了船只,王画再一次进了皇宫。但这一次他要求只与李显韦氏面谈,让宫人全部下去。
李显有些奇怪,韦氏同样好奇,虽然王画不会为她所用,但两人之间没有矛盾冲突,王画一走,韦氏也有些歉意。她挥手让太监宫女们退下,说:“王卿,你可以说了。”
“陛下,臣明天就要离开京城。但臣预感到有些事情要发生,因此留下两个锦囊。当然如果不发生最好。但发生了,请陛下与皇后喊我府上的李红到皇宫来。但此事不能向任何人透露,就是心腹大臣都不行,否则前功尽弃,国家危矣。”
国家危矣?李显与韦氏吃了一惊。
王画不顾他们的表情,继续说:“当粮食涨到每斗七十五文到八十文时,陛下与皇后不要惊慌,按照我第一个锦囊实施,那么就可以化危为安。不但如此,如果实施得当,臣将会顺利的将五百万石粮食交给朝廷,而且不要朝廷一文钱。”
李显与韦氏一起糊涂了。王画购买粮食,需要钱,建设钦州与两条道路更需要钱,现在五百万石粮食,一百七十五万缗钱,王画居然说不要朝廷一文钱。难道他真会变出钱来?
如果不是两个人头脑还有一些清醒,都想马上粮价涨到七十五文钱,看王画有什么妙计。
“第二个锦囊出现的可能极微。”这是王画谦虚的说法,不是极微,而是必然发生:“但防止万一,臣还做了布置。那就是朝廷与国家无钱可用的时候,找李红前来,拆开第二个锦囊。”
李显与韦氏脸上更加古怪,国家无钱可用?怎么可能?虽然棉花的普及,造成了许多纷忧,但也为朝廷带来巨大的税收,去年一年,虽然遭受洪水灾害,税务情况也比武则天执政时最好的光景好。国家怎么能没有钱用?
第五十四章 下马威?
十五艘船只依次在洛河排行,每艘船只都不小,看上去十分气派。而且每艘船吃水线压得很深,证明都装载了沉重的货物。
这恐怕是唐朝建国以来,第一次带这么多货物上任的官员。
王画站在洛河边,与李裹儿说话。李裹儿似乎感觉上当了,现在后悔。王画只好安慰道:“裹儿,真需要你帮助,看到没有?连李红都留了下来。”
李裹儿还是不说话,王画只好又说道:“裹儿,等到事情完成后,我派十八艘大船接你去钦州。”
“拉勾。”
拉吧,王画与李裹儿拉了一个勾,而且粮食一事完成后,有可能就出现短钱的事,自己连树两个大功,未必是好事。留下一个不痛不痒的缺,让大臣弹劾一下,对自己也有利。而且等到李裹儿去钦州时,都是近一年后的事了,那时候钦州也建设得有些模样,不是委屈李裹儿。
李裹儿这才放王画上了船。
同时李持盈站在会通桥上,只是隐在马车里面,没有人察觉,看着王画上了船,然后船只开始起航,她忽然觉得心中一痛,伏在车帘上,身体几乎软绵绵的倒下去。
茗儿立即将她扶着,问:“小郡主,你怎么了?”
王画没有看到这一幕,即使看到了他也只能一声叹息,无可奈何。
这艘船上有许多人,除了王画与朱仝、李雪君、沐孜李外,还有接到王父快信后,从太原赶来的王涵一个叔父,他是要跟王画一道去钦州的。但王画只将府上的护卫带出了一部分。这些人还要继续保护家人的安全。
除了他们外,还有太原王家几个掌柜,他们是到苏州坐镇指挥。
船只一路向南,日夜兼程,几乎没有休息,十几天后就到了苏州。在这里,河船上的货物要卸到更庞大的海船上,这是王画家的船舶。一共是二十艘巨大的船只,有的船只上在苏州已经采购了一批货物,装上了船。
看着这些船只庞大的身影,朱仝低声问道:“小候爷,咱们府上一共有多少船只?”
“不好说,因为每天都是新船下水,但我最近得知的数据,是在正月,象这样的海船大约在三百三十几艘。”
朱仝虽然有了心理准备,还是吐了吐舌头。
但在苏州,王画耽搁了两天。
太原王家已经陆续派出了人选,王画也派出了人选,叫叶坷。这是掌管王画家几座瓷窑的大掌柜。原来是一个落第贡生,因为屡次科考不中,心灰意冷,在乡间教书谋生。日子过得很艰难。后来被宋问发掘出来,因为他在算术上的天赋,虽然是一个外人,在王画授意下,开始接管王家几座瓷窑的经营与账目管理。这几年心存感谢,对王画一家忠心耿耿。这也是王画现在唯一能拿出手的掌柜。
所以王画需要时间,无论他再有钱有势,底蕴不足。
王画与这个叶老夫子共处了两天,这两天,王画一直向他讲解一些原始的资本操作知识,以及这一次操作所注意的事项。叶坷听得很仔细,有时候怕忘记了,还用笔记了下来。王画看到后很满意,也许叶老夫子天赋不是很好,但勤能补拙,这份认真也能将天赋弥补一点。难怪当初宋问与萧亚轩两人都鼎力推选此人。
直到第三天,王画才在苏州转悠了一下。
即使是现在的苏州,也是唐朝重要的城市,抛去逃户,还有六十多万人口,几乎是钦州的六十倍。当然,这时候除了六朝古都建康没落成一个县城外,其余的如润州、扬州、宣州、杭州,都有五十万以上的人口,在整个唐朝各州县中,除了近两百万人口的长安与近一百二十万人口的洛阳外,也是一个个怪兽的存在。
主要是得自这里是天然的渔米之乡,气候四季分明,适合百姓居住导致的。而且向外州县输送粮食,这一带几乎达到这个总量的三分之二。因此,郝鹏飞选择这里,作为主战场。既然郝鹏飞选择了这里,王画也选择在此处,与他交锋。
为了以后有人找麻烦,王画还特地拜见了苏州刺史。
也许岭南还不知道王画为什么到岭南,但苏州离京城也不是很遥远,苏州刺史早知道王画去岭南的内幕。这不是贬职流放,而是王画主动前去的。因此没有怠慢。王画隐晦地说了来意,并且带着几个负责的人,替他们做了引见。
苏州刺史也不想到其他,经营粮食嘛,也不是王画一家,苏州粮商不知凡几,立即答应下来。
然后王画才回到船上。
这时候船上的货物几本上装卸好了,只是多了三百多个人,上了船。这是王画从各地调来的心腹,带到钦州的。除了一些身手好的护卫外,还有各个能工巧匠,以及一些读书人。王画也不隐瞒。结果李显在洛阳得知后,过了半天才挤出一句:“大手笔。”
是大手笔,只是王画如果变不出钱来,估计要不了多长时间,家中积余下的钱,将全部用完,老魏在心中担心。
但事情到此并没有结束。
船队浩浩荡荡地沿海向南,到了泉州与广州陆续地有十艘船只加入,但这些船只上却装满了鸡鸭鹅蛋,以及近万只活的禽类,还有三万头小猪崽子。到了琼州海峡后,又有十艘大船加入进去,但这十艘船上全部装满了粮食。
早朝时先后听到这个消息,君臣倒吸一口冷气外,然后久久不语。
倒是这个消息传开,许多百姓听到后,对那个什么什么州的百姓艳羡不己。但这个消息渐渐南传,终于在南方的一些逃户与贫困的百姓,开始向钦州流窜。
但王画却在苏州船只将要启航时,悄悄下了船。
带着朱仝与四名护卫,骑着马,拿着王画利用在户部任职时,做的过所,一路飞奔,直奔永州。实际上从衡州向南,即使没有到岭南云贵,因为山区多,居住的多是少数民族,朝廷就不怎么看重了。这就包括永州,所以柳宗元在《捕蛇者说》中,将百姓写得那么凄苦。但湘江自永州始广,如果能将这条道路打通,将会使无数人受益。
海路漫长遥远,王画提前从永州发出,途经道州、桂州、昭州、象州、贵州(广西贵县)、浔州、横州等州府,或者因为变动,经过的州府更多。王画提前做一个初步的考察。
虽然自永州后,速度放慢下来,但前期六人赶得急,当王画来到钦州时,船队还没有到达。
王画带着朱仝翻过了十万大山,就到了钦州境内。
来到了钦州州城,一看,朱仝都傻眼了。
一条“大街”,街道两边很少能看到象样的房屋,特别有几户人家格外显眼,其余大多数是茅草棚与吊脚竹楼,估计钦州人嘴中的一年两风,龙舟风与泛秋风一吹,一半房屋会吹跑。如果不是看到一个破落的州衙,两家小客栈,以及一个小妓院,还有两个小酒馆与两间小杂货铺,朱仝都怀疑不如王画家乡青山沟来得繁荣。
朱仝默然了半天说:“小候爷,你真挑了一个好地方。”
王画笑笑,朱仝反应在情理之中。这是不好的一面,但也有好的一面,不说钦州的天然地形,这个港口就已经让人垂涎三尺了。就说当地的百姓,到了这里,真正汉人很少了,大多数是黎、壮、苗、京族人,但现在没有这些说法,朝廷几乎统一称为蛮人或者夷人,洞人。或者带上地名,比如罗辨洞、蔡龙洞、抚水蛮等。
这些夷人因为文化落后,有时候很野蛮,这是缺陷,但能吃苦,手都很巧,就象黄道婆的纺织机,就是从黎族学来的。王画也在街上看到了,虽然有些少女衣服布料很差,但绣的图案很精美。
百姓手巧,能吃苦,这也是一种优质资源。
还有一条优点,就是这个小州城,居然建造了高大坚固的城墙。但知道内情的王画与朱仝却不认为这个城墙是好事。
他们找一间客栈住下,这时候两名中年男子找上门来。这是王画提前按排进入钦州的人手之一,总共一百二十多人。他们比王画又提前了七八天赶到这里。两个人向王画行过礼,其中一人拿过来一大包东西。
这是当地的材料,王画将这包东西打开,翻看了一下,眼中有了一些喜色。他看到陶瓷土与高岭土,还有砖瓦用的粘土,除了这些土质,还有石膏、石灰岩、花岗岩,最让他感到高兴的是看到煤。有了煤,许多事情就好办了。
王画说声:“辛苦了。”
让他们坐下,另一个大汉又递过来一包文书,这是这几天,这些人听到的一些消息。
王画将文书打开,一一翻看,同时也给朱仝阅览。
王画看完后将公文合上,有不少坏消息,但也有一些好消息,至少没有王画想像的那样糟糕。
正因为这些文件,王画原本打算再在钦州观察几天的,但现在改变了主意。
第二天,王画就来了州衙。
换作其他州府,一个州除了刺史外,还有别驾、长史、司马各司参军司,捉笔刀吏、幕僚与衙役,有的州府还是府兵与驻军。但钦州除了一个刺史外,只有一名长史与一名司马,还有几名衙役。其他的一律没有。至于下属五县,情况更差。正常的县除了县令外,还有县丞、县尉、主薄,甚至还有各曹曹史,钦江、安京、内亭、遵化与灵山县,除了一名县令,还有一名主薄以及几名衙役,其他的也没有了。
当然钦州一个县只有两三千人,如果象巩县那样养活上百个官员与衙役,老百姓全体会破产。除了这些,在钦江县西零有一处戍所,里面有几百名士兵,可就是这些士兵,却是王画执政后,最大的难题。
王画递过信符,与钦州刺史易事远交接官印。王画看到他眼里有些惊慌,不是对了符,交了官印就了结的。还要检查官府公文账目,现任官员检查无误会,才能将官印接过来。但如果没有检查出来,前任有什么问题,现任必须承担。
王画通过易事远闪烁的眼神,知道他心中有鬼。
不过王画知道他只是一个傀儡刺史,就是贪也贪不了多少。况且钦州现在的状况,又能从百姓头上搜去多少油水。因此王画将公文账册接过来,交到朱仝手上,并没有查看,顺利交接。
易事远又在暗中松了一口气,开始悄悄打量王画。对王画前来钦州的内幕,钦州还不大清楚,但知道他前来了,于是谣传纷纷。但最多的谣传就是王画因为对付武三思,被皇上流放到钦州。
但当地的百姓对王画因为离中原远,不太清楚,可易事远却知道王画一些底细,因此心中有些好奇。
敢情将王画当作大熊猫。
王画没有理他,既然接手了,他开始召集八名衙役,只有两名衙役在衙门里面,但不远,一名衙役站在衙门门口一声大喊,钦州城整个百姓都听到了。几名衙役一起走过来。除了钦州州城就在灵山县城中,王画让他们到其他四县,将四个县的县令与主薄一起召集过来。
到了下午,一个人都没有来,倒是王画一个手下进来禀报,说是几个县令来是来了,但正在城里面一家酒馆里与宁长史喝酒。
大约因为王画没有翻看账目,揪他的尾巴,易事远低声说道:“小候爷,得过且过吧。这是他们在有意给小候爷下马威。”
“下马威吗?”王画嘿然一笑,好象是有那么一点本钱儿。
宁长史,出身于钦州最大的豪族宁家。自南陈时,钦州宁氏与番禺吕氏、高凉冼氏齐名,史称“百越大姓”,占有无数财富奴隶,称雄割据一方。在宁睦与长子宁猛力经营下,到陈末隋初控地东西达千里,南北达五百里。曾经以一家之力,几乎使隋朝无法统计广西,还是隋朝官员令狐熙用了安抚手法,使宁猛力归顺。钦州得名也是隋文帝取钦顺之义,将安州改成钦州的。到其孙宁长真兄弟更加凶猛,曾与欢州刺史李晕率兵一路攻入林邑国都,自此林邑国对中原朝贡不绝。
到了唐高祖手中,命宁长真为钦州总管,统领钦州、南亭州、玉山州等3州8县。宁长真死后,李渊又任命其子宁纯为姜州刺史,族人宁道明为越州刺史。使宁氏势力扩大到雷州半岛。
当然,也带来了许多好处,比如因为宁氏,许多落后山区得以开柘,一些先进文化得以引进。再比如推动了一些手工业的发展,在钦州现在出现了一些陶资器制造业、造船业与冶炼业。这些工业虽然落后,但为王画治理这个地方带来了一些基础与人才。还有宁氏家族喜欢创建城镇,这个州城的城墙,就是宁家修建的。不然交给朝廷,不要说这个高大的城墙,有可能只是一堵泥巴墙。
但相比于这些利处,宁家滔天的权焰,成了王画治理钦州最大的阻碍。
至于宁家权焰到了什么地步,还要从韦皇后说起。
李显想让韦氏的父亲韦玄贞做侍中,被裴炎反对进谗,结果被老武流放到房州。韦玄贞流放到钦州,韦玄贞在钦州忧郁病死,宁家嫡系宁承基兄弟,乘机强娶他的两个女儿。玄贞妻崔氏不答应,于是宁承基将崔氏杀死,她的四个儿子,也就是李显的四个大舅子逃命到容州,还是被李承基追踪杀死,仅剩下两个女儿侥幸逃回京师。
虽然当时韦家是流放,但也是皇亲国戚,但宁家照样生杀予夺,为所欲为,可见宁家的权焰。
因此,象易事远这样的小人物,只能做一个乖乖的傀儡刺史。
但易事远看到王画说完这句话后,与他身边的那个幕僚朱仝相视一笑,笑完了,朱仝从怀中拿出一面锦旗来,让衙役挂在衙门门口。微风吹来,旗帜打开了,一面旌旗,上面书着一个血红的唐字,旁边还有两个小字:威武。
这一两小三个腥红的字,在南海的微风吹拂下,格外的醒目。
易事远不知道,随着这面旌旗挂出后,王画到钦州第一件大事即将拉开帷幕。
他更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但他从王画眼神,隐约地察觉出什么,这让他很担心。
王画却若无其事地,在易事远交出来庞大的公文中翻找。一会儿找出来一个卷宗,王画打开。
易事远看到王画翻看这份卷宗,脸上更是色变,心想这回善不了了。
果然善不了,王画让他两名手下出去将民女张翠一家与佃户刘大壮一家带到衙门。
至于钦州的八名衙役王画根本就不相信。
两户人家都在钦州城里,不一会儿就带了过来。
但这时候,衙役进来禀报:“王使君,大事不好。”
王画早就听到外面的喊声,他没有提问,走了出来,看到一个黑黝黝的中年大汉带着十几名家丁,手中还拿着武器。
看到王画走出来,这个大汉斜着眼睛,轻蔑地问:“你就是新上任的王刺史?”
王画也不生气,抱拳说:“正是。”
“那你难懂不懂规矩?”
“什么规矩?还有,请教阁下尊姓大名。”
“某就是宁长史,为什么要翻审此案,难道你想与我宁家为敌?在钦州,天是宁家的天,地是宁家的地。这就是规矩。”
说完了,他让下人将那面旗帜扯了下来,还用脚狠狠地在上面踩着。
王画还是微笑,让他踩完了,他说道:“宁家的规矩我不懂,我知道的规矩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我是你的上司,你身为属下,已犯不敬之罪。现在明知道旗帜上有国号,还如此践踏。那我让你明白什么叫规矩!”
第五十五章 障眼术
大约这个宁长史听过王画一些威名,看到王画说完走过来,连连后退。
但这些家丁不知道王画是何人物,毕竟这是岭南偏远之地,有可能连王画的事迹知道的百姓都不多。
主人受侮了,家丁一涌而上,有的还张开弓。
王画看着这十几人,如果他高兴,顶多十分钟,就会让他们全部趴在地上。当然,进入山林了,他们利用熟悉的地形,也许还能给自己带来一些麻烦。
王画身体只是闪了几下,一名家丁手中的弓就到了王画手中。
他将弓拉开,一把铁臂弓,但铁的质量很成问题,王画连力气也没有用满,“叭嗒”一声,弓就断了。
王画身体又闪了闪,这回抢过来两把弓箭,再次伸出手臂用力一拉,两把弓的弓弦再次从中间断了。
王画的神力,使这些家丁吓了一跳。王画扯断了弓,说了声:“滚!”
将他们吓走,对于这些人,王画都怕脏了自己的手。而且即使到来的风暴,王画只是作为朝廷这次安排的一个障眼术,没有必要,因为朝廷这次血腥的行动,如果自己处理不恰当,将来在钦州多少留下一些不好的印象。
而且这一次韦皇后也让他心寒,对朝廷让周仁轨带兵镇压宁氏家族,王画赞同的。而且是李显自己向王画透露的,如果王画不到钦州无所谓,这是宁氏家族与韦家的私仇,象这样的土霸王在岭南很多。但王画到了钦州,宁家就碍了王画的事了。但也幸好王画点醒了韦氏,韦氏发难,不然王画这一次到钦州有可能因为宁家的存在,会有许多的麻烦。
但这一次用兵,韦皇后的旨意,居然与王画一点关系也没有。并且因为宗楚客的建议,居然用自己做障眼术,使宁家将视线集中在自己身上,让周轨好一网将宁家打尽。
这让王画十分不爽。
到底还是李显忠厚一点,为了弥补王画,让王画担任钦州刺史基础上,再次担任了钦永钦昆两路观察修建大使,可以事急从权处理。也就是在钦州拥有更多的实权,甚至在修建两路上可以处置相关不力的官员。有了这一条圣旨,就是王画以后有逾制的地方,只要不是谋反,朝廷都可以宽宥。
但王画还是不爽,好歹自己还是她的半个女婿,而且自己还与李旦父子开始敌对。
不过宁家的事始终要解决的,本来王画还准备观察几天,但看到手下递来的文件,意识到宁家在钦州的地位,就如同这个宁长史所说,钦州的天就是宁家的天,钦州的地就是宁家的地,连自己手下这几天都是小心翼翼地渡过的。有可能他随时都能被宁家发现,所以提前发难。
不过宁长史与他的手下还没有离开,王画叹息一声说:“宁长史,就是你的族兄宁原梯见到我还恭恭敬敬,我不知道你那来的胆量,敢带着一群下人,就想对我不利?”
宁原梯是宁长真的孙子,在十七年前,赴京殿试,考中进士第九名,朝野震动,认为他出荒服,得上第,就象一个英国人,来到中国与全中国人比赛说普通话得了冠军一个,很了不起。老武立即破格让他担任秘书省校书郎,累官至正五品的谏议大夫。
这是宁家最大的光荣。
听到王画这样一说,宁长史一脸狐疑,终于带着人退了下去,但临走时还丢了一句狠话:“希望你识相一点。”
王画也懒得与一个死人计较。
他回到公堂,向张刘两家人问道:“如果你们有冤情,请向本官奏来,我会替你们还一个公道。”
这是一起双命案。张翠因为长得漂亮,被宁长史的儿子看中,抢到宁长史的府上。钦州城中那几间引人注目的房屋,几乎全是宁家的。其中除了最好的府第就是宁长史的府第,但宁家的祖宅却在另外一处。
但张翠自幼与刘大壮相爱,因为刘家是佃农,张家人一直没有同意。遭到此难后,刘大壮跑到宁家要人,让宁家活活打死了。听到这个消息后,张翠在宁府自杀。
于是两家人到衙门打官司,结果可想而知。官司没有打成,让易刺史判了一个诬告,各打了二十大板,打出公堂。轰出公堂后,此事还没有了结,宁家的人再次找上门来,将两家人一顿毒打,于是两家噤若寒蝉,再也不敢上告。
所以王画前面将两家人传来,后面宁长史就得知了消息,带人找上门来。
但两家没有一个人吭声。
王画叹了一口气,虽然他们子女惨死,可畏惧宁家的威势,竟然有冤都不敢说出来。
他说道:“你们退下去吧。”
宁长史退回酒馆,开始还有些害怕,但一会儿心中后悔起来。因为王画只是扯断了三张弓,并没有动手。难道王画只是色厉内荏,虚张声势?
当听到他前面离开,后面张刘两家的人就放了出来,更是坚定了这个想法。但心中多少有点不爽,因为王画折了他的面子。他立即安排人回到家族中,调几个身手好的人过来,这是准备折辱王画的。到了这时候,他还没有真正对王画动杀机。毕竟王画是朝廷的刺史,如果能不杀最好。
但前面的人刚出城,后面又接到一个消息。
不知道从什么地方冒出来一百来人,虽然没有穿盔甲,但都骑着马,手拿着武器,先后涌进钦州城,将钦州城的两个城门封死。然后王画带着这些人,在城中开始搜捕,不是抓人,而是收缴所有武器。
宁长史吓了一跳,王画这是什么意思,难道想对付宁家?但也不像,就是王画再有本来,想带一百来人对付宁家,那是天方异谭。正在猜测间,二十几名大汉闯进了酒馆,将他手下家丁手上所有的武器收缴了。
宁长史不服气地说:“你们好大的胆子。”
话音未了,一个彪形大汉走过来,一把将他按在地上,让他沾了满唇的泥巴,大汉说道:“当心你的臭嘴,喷大粪会丢掉你的小命的。”
宁长史才不敢吭声。
在州衙里,易事远吓得呆若木鸡,过了半天哆嗦着说:“王侍郎,慎重啊。”
你胆大包天,也要等我离开钦州再胡来啊,现在我还没有走,弄不好连我的小命也丢了。
“我很慎重啊,不然你以为那个长史还能站着离开衙门口?”
“可是,可是。”
“不要可是了,还是想一想,怎样写一个谢罪呈吧。”王画怜悯地说道。
这一次为了对付宁家,韦氏让周仁轨动用了两万大军。想一想整个广州都督府下辖的十一州总共多少人口吧。不但将广州都督府的军队全部调了出来,还秘密抽调了福建的一些军队。
可想而知,韦氏对宁家的仇恨。
在韦氏滔天的雌威下,不但钦州宁家,就是钦州这些官员,都有可能难逃一死。
不过王画没有说,否则他有可能因为胡思乱想,利用一些小手段,将这个消息透露出去。
看到城中武器收缴得差不多了,王画才在城中发出布告,说因为钦州政纪混乱,所以暂时封锁城池。几天后处理完毕,会将城门打开,请居民不用惊慌。
贴出了告示,怕不识字的百姓占了多数,又派人喊话。还好,因为宁家的管理,城中百姓大都会说唐朝官话,能听懂王画手下喊什么。
不过他们还是人心慌慌,因为他们看到新来的刺史大人,又让手下削竹尖与木尖。
王画一百来号人怕引人注意,只带着一些横刀佩剑,即使有二十几人带着弓箭,也是普通猎户用的弓箭,箭矢也不多。但从城中宁家几个府上与猎户手中收缴了三十几弓箭,但箭矢还是严重缺乏。
弓箭是守城的必备武器,因此将一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