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汉生指南-第2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PS:谢谢大家,现在排第九了,不过,与后面的只差三十票,还请诸位多投几票
第三十九章 婚礼'上'
“涵表哥,讲个故事吧!”
“好啊,不过,讲什么好呢?”
“嗯……就讲那个美人鱼的吧!”
“行。
在遥远的地方,有一片大海,被称为……”
一弯新月悬在天边,满天的繁星点点,闪烁着迷人的光芒,稍远的地方燃起了几堆篝火,木材爆裂发出“辟辟啪啪”的声音,微风温柔地扶过身体,带来草木的芬芳,张涵坐在王眸的漆车旁边,轻声讲起来海的女儿。
在宁静的夜晚,张涵的声音也多了几分缥缈,王眸忍不住把布帘撩开条缝隙,偷偷打量张涵。夜色朦胧,篝火的火光明灭不定,张涵的脸庞忽明忽暗,时隐时现,王眸应该看不清楚的,但她分明看到了,也许是这张脸已经刻在她心中,张涵的眉毛很浓,眼睛黑黝黝的,温润有神,她经常从里面看到过自己,鼻梁不高,一张大嘴……
王眸呆呆地凝视着这张熟悉的面孔,听张涵讲述着,那美人鱼救了一位公子,就爱上了他,为了他舍弃了尾巴,放弃了声音,忍受着刀割一样的痛苦,只为了陪在他身旁,心里忽然起了一阵恐慌,她知道结局,她看过很多遍这个故事,她不要那样……
“怎么啦?”
王眸的偷看早就暴露了,她闪闪发光的大眼睛出卖了她,张涵一边讲着故事,一边悄悄看着那双会说话的眼睛,忽见王眸眼睛一阵迷离,流下了眼泪,不由心中一痛。
王眸这才惊觉自己流泪了,她并没有避开张涵的手,那手火热温暖,握住她冰凉的小手,轻轻拭去她的眼泪,很安心,很舒适,她的脸庞滚烫,眼睛却更加明亮。
“怎么忽然哭了?”
王眸听见一个浑厚的声音问自己,然后一个清脆的声音回答说:
“没~没事,那美人鱼太可怜了……”
“好,我就讲个好结局的……”
张涵轻手轻脚的把王眸从车上抱下来,夜晚的地上很凉,他就用外袍把她裹好,把她抱坐在怀里。这样的软香温玉抱在怀里,柳下惠是怎么做到坐怀不乱的,真是想不明白,抱着王眸,张涵只觉兽血沸腾。这里的环境不适合,她就要成为自己的妻子了,她还小……想到王眸只有十六岁,张涵总有种邪恶的快感……停,这么想下去很是危险,张涵决定继续刚才的故事。
张涵就心不在焉地讲起了故事,海的女儿随机转变成了蜀山,公子变成了剑侠,美人鱼变成了妖仙,奸妇淫妇打败了老巫婆……
王眸被张涵抱在怀里,只觉得心如擂鼓,身体软棉棉的,一点力气也没有,羞的把脑袋也缩进了袍里,小脸紧贴在那宽厚的胸膛上,不肯抬起,至于美人鱼啊,早都被抛在了脑后……
不知过了多长时间,王眸才回过神来。
“……,从此,公子和美人鱼过上了幸福快乐的日子。”
“我们也会过上幸福快乐的日子吗?”
张涵一低头,正好看到王眸从袍子里露出来的眼睛,热切地注视着他。未等他开口,王眸的脑袋就从袍里钻了出来,轻轻地问道:
“卿会对我好吗?”
王眸从领口钻出来,距离张涵很近很近,近到能感受到彼此的呼吸,看着明眉皓齿的小脸上涌起层层红霞,眼睛定定地注视着他,眼神理由信赖,有迷茫,也有恐惧,张涵的心都要融化了,说不出的怜爱,从此以后,她的幸福快乐,就都要寄托在他身上了。
望着王眸的眼睛,张涵用最坚定的声音宣誓:
“阿眸,我一定会让你快乐的!”
他看到喜悦在她的眼里泛起点点涟漪,随即便变成了汹涌的巨浪,张涵有点愧疚,哎……他微微俯首,用他的嘴堵上了她的。
王眸惊谔地瞪大了眼睛,像一头慌张的小鹿,张涵被看的好生不舒服。
“闭上眼睛!”
张涵的声音有点沙哑,他满意地看到王眸听话的闭上了眼睛,就要继续此前的行动。
“咳!”
就在这个关键的时候,不远处传忽然来了一声咳嗽。
王眸慌慌张张地要推开张涵,但她被裹在张涵的袍子里,没能如愿,挣扎了几下,又重新跌倒在张涵的怀里,她的额头重重地磕在张涵的下巴上,令两人都发出了痛哼声。张涵万分不舍,也只得放开王眸,并站起身来遮掩住她,王眸象受惊的兔子一样,飞快地钻进了车里。
“该死的!”
张涵的怒火都快要把他点着了——是哪个不识相的,他要吃了他。
“表~表哥,家父有事,叫你过去一趟……”
王嘉实在很尴尬,顶着张涵的怒目而视,好不容易传完了话,飞也似的赶紧溜掉了。只留下欲焰方炽,怒火高涨的张涵不知如何是好,一片树叶在夜风中飞舞了一下,慢慢飘落在张涵的面前,令他没来由的想起了漫画中的某个常用场景。
“该死的,”张涵低声嘀咕了一句,“阿眸,我去了。”
“……,嗯!”
王眸的声音几不可闻,张涵等了一会儿,才听见这一个字,微笑了下,才匆匆赶去应付老丈人。
王烈很是通情达理,并没有说张涵什么,只是拉着张涵说起了闲话。张涵心里有鬼,也不敢说什么,只好“嗯嗯啊啊”的与老丈人说着闲话。
就在张涵软玉温香抱满怀的时候,远在千里之外的驺县,若若却辗转反侧,无法入睡。若若清楚地记得,他已经离开两个月,整整六十二天了。平生第一次,若若不知道,自己是否盼望他回来。他一离开,她就开始数日子,每天总是空落落的,碧桃那小丫头笑她丢了魂似的,也许碧桃说的对,她就是丢了婚了,可她又害怕这个魂回来,因为去的是一个魂,回来就不再是一个了。
士人的婚礼分为纳采、问名、纳吉、纳徵、请期、亲迎六礼。前面四礼早在多年以前就已经完成了,请期就是约定婚期,张王氏也已经安排人办完了。张涵这次到平原,进行的是最后一个环节——亲迎,即迎亲,迎接他的新娘——不是她。平原至驺县约一千五百余里,其间还要越过黄河,一路往返需要三个月时间。也就是说,张涵快回来了。
从很早很早以前,若若就知道,她不会是他的新娘,可知道归知道,她却不能不想,不能不怨,也不能不痛彻心脾……
今夜又是个无眠的夜晚,若若掀开被子,翻身坐了起来。
推开窗户,清冷的月光,与清爽的夜风一起,一涌而入,是如此的凄凉,这风不知能否带来他的消息……若若幽幽的叹息了一声,人生不如意事十之七八——他还有什么不如意的?总爱念道这话。
张涵走后,若若总觉得孤单,就把儿子张慎由外屋挪到了她的房中,睡不着的时候,看看儿子,也会令她安慰一点儿。若若转身打算去看看儿子,一回头却看到了一个大大的布偶,不由怒火狂生,忍不住狠狠的,恨恨的踩了它好几下,随即她又心疼了,软软的触感,一下子触动了她心里最柔软的地方——这是他的提议,她照着他的模样亲手做出来的。
“我不在的时候,就让他来陪你吧!”
若若潸然泪下,她紧紧地咬住被子,不想令自己哭出声来。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第三十九章 婚礼'下'
“哇~”
恍惚了一下下,若若才发现,是儿子醒了。胡乱擦了把脸上的泪珠,若若把儿子抱起来,不养儿不知父母恩,养个孩子真不是件容易事,这个小东西,又拉了,若若小心把儿子擦干净,就抱着儿子在房中踱起步来,该给孩子喂奶了。
月光照在她丰满白腻的乳房上,格外动人,又大了一点儿,他一定会喜欢……唉,她可真是没出息,没有一刻不想他……
‘王眸,王眸~,王~眸~,王…眸…,王眸……’
她在心里,一遍一遍地念着这个名字,揣测着,猜想着。
她会长成什么样子?她的脾气如何?她会容下自己吗?她会怎样看孩子呢……
一切的一切,都没有答案,至少现在不会有,若若时而乐观,时而悲观。有时侯,她真希望王眸能立刻出现在她的面前,以结束这种永远也不会有答案的猜测,结束这种煎熬,但她又不由自主的感到恐惧,期望那一刻不要到来。
时间是最无情的,它不会应若若的希望而加速,也不会因若若的期望而放慢,一刻刻,一天天,稳步向前。熹平五年(176年)六月十日,张涵回来了。
六月初,迎亲车队进入鲁国,张涵立刻驱车急赶,载着王眸的车队反而减缓了速度。新郎要先赶到家中,等候新娘的到来。再过三天,王眸才会抵达。
看到若若,张涵吓了一跳,三个月未见,若若清减不少,生育张慎后,略为丰满的腰枝,重现恢复如初,盈盈一握的腰,更衬托出她跌宕起伏的曲线。
当夜,若若放开了羞涩,施展出了浑身的解术,全力迎合张涵,只求能让张涵尽兴。细细的柳腰使那浑圆、柔软丰盈的臀部绽放出惊人的美丽,饱满的酥胸,有如堆雪,晶莹修长的大腿笔直似玉柱,并在一起,不见丝毫缝隙,张涵狂野的压在若若身上,刚健与柔腻交缠在一起,配合的天衣无缝,在如泣如述的婉转娇吟中,给张涵带来了无穷的欢娱……
“若若,你们都是我的女人,我们是要过一辈子的,我希望,你们都能快乐……”——这话一点也不动人,但若若已经满足了。在张涵的心里,她和她的地位是一样的。
一夜颠狂,可长久养成了习惯,天刚亮,张涵就醒了过来,果然适当的运动有益健康,他只觉神清气爽。放下了心事的若若却睡的正香,整个人绻缩在薄被里,只露出张白嫩的小脸,安静的像个孩子。
六月十三,黄道日吉,宜嫁娶、纳采、求嗣,忌出行、动土。
若若服侍张涵穿好爵弁玄端,下裳为纁色(浅红色),镶有黑色的边,上衣则是玄色(黑中扬红,象征天),三尺三的大袖,头戴水苍玉组佩。张涵的脸上薄施了脂粉,在晨光的辉映中,英姿勃发,若若凝视着他,心里满是酸涩。
“你呀!别想太多,净为难自己……”
张涵宠溺地刮了刮她的鼻子,若若不好意思的笑笑,笑的有点沉重。张涵也没有办法,媳妇娶多了,就是这样,能否处好,他也是忐忑不安,脚踩几条船对他来讲,还要把船都安置好,他也没多大把握。
匆匆亲了下若若,张涵就离开了。今天,他是主角,要做的事情很多。男方和女方的宾客颇有点儿水火不相容的架势,气氛有点儿紧张——一方是当权的实力派,一方是党人的坚定支持者,很多人的亲朋好友因此破家,双方要是能心平气和的坐到一起,那才怪了。张涵和王眸又都是小辈,来的客人也都是年轻人,双方能维持在冷若冰霜、视而不见、唇枪舌剑,那是宾客素质好,有涵养。
张涵脚不点地地来回跑了一天,迎亲车队总算在昏时抵达了。
从役们手持烛炬,在马前开道照明。张涵来到墨车前,做了个揖,王眸才下了墨车。她身穿镶有黑边的玄色纯衣纁裳,亭亭而立,莹莹如玉,盈盈十六七,仍是个未长大的女孩子,见张涵目光灼灼地看她,王眸羞喜交加,眼帘下垂,密密的睫毛遮住了明亮的眼睛,一幅娇憨可爱的模样,张涵不禁微笑起来。
在大汉国,婚礼是件庄严的事,没有那么些乱七八糟的事,张涵与王眸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注',便完成了礼仪,而后携手步入洞房。
如果说若若是一朵娇艳的玫瑰,已然绽放;那王眸就是纯洁的百合,花蕾初开,那惊人的美丽,另张涵赞叹不已。如云的青丝披在赤裸光滑的身体上,黑的更黑,白的愈白,一片夺目的白腻,胜似堆雪,雪尖两抹嫣红。王眸的淑乳不大,但乳形优美,笋形的乳房不堪一握,白腻的象瓷一样光滑细腻,尖挺结实的乳房上两颗红樱桃鲜艳欲滴。
王眸羞的不敢看他,小脸红扑扑的,明媚的大眼笼罩了一层朦胧的雾气,两条修长浑圆的大腿,羞涩地交缠在一起……
张涵看的目驰神摇,王眸动人心魄的美态,他无法自持,也毋须自持,血液下行,海棉体的容量明显有限,张涵觉得自己要爆炸了,忍无可忍就无须再忍,一声狼嚎,就扑了上去,把眸儿压在身下,淑乳在他的爱抚中挺拔结实,娇艳的樱桃含口中是芬芳的,凝脂般的身体温润如玉……
“看着我……”
张涵的声音沙哑干涩,王眸无限娇羞的望着他,红嘟嘟的小嘴丰润动人,她有些不知所措,小手紧紧抓住褥单,她是他的妻子了,她应该尽妻子的义务,可她早已忘记如何尽责了,婚前三个月学习的知识早已不翼而飞,一点也想不起来了……
“涵~涵哥~~夫君……”
缠绵的身影起起伏伏,王眸的呢喃低吟中,隐隐带着一丝痛苦,不知过了多久,在张涵的温柔中,王眸苦尽甘来,低吟也变的急促而欢快,缠绵婉转如泣如述……
次日清晨,王眸早早起身沐浴,拜见舅姑(即公公、婆婆)。王眸行礼如仪,很有大家风范,张王氏和张何都很满意。
接下来,就轮到若若给王眸行礼了。张涵对多娶几个并没有反感,但娶了以后,就都是他的女人,他的责任,日子总要过得好。张涵很重视家庭,家是休息的地方,家和万事兴,如果妻妾剑拔弩张、勾心斗角,这家里的日子可就难过了。不过,这事他再有力气也使不上,说的越多错的越多。张涵只好眼巴巴的坐在一边,一句话也不说,想做个观察员。
然而,张涵这个小小的心愿,并没有达成。母亲张王氏有事找他,张涵心中暗恨,却毫无办法,只得匆匆赶去,陪着母亲说了阵儿闲话。待他匆匆赶回来的时候,两女已经行完了礼,人早没了影。事后,张涵偷偷的打探过几回,两女却都不肯细说,时间久了他也就忘记了这事。
其实,张涵走了以后,还真的什么也没发生。
若若一夜只没睡好,却早精心打扮过了,眼睛里也黑白分明,没有一丝血丝。若若和王眸互相打量了几眼,若若就很恭谨地行了拜见礼,而王眸也温和地接受了,两人便绝口不提此事,两人说笑着,相携去看张慎宝宝。
有时候,话不用说出来。高手过招,点到为止,不必实砍真杀,就已知道胜负。王眸是张王氏的侄女,得到了她的支持,把人调走就已经说明了,毋须多言。但若若也是冰雪聪明的人,事到临头反而镇静自若了。王眸这一摆开阵势,若若却从中看出,她是有顾忌的。
张涵是个念旧之人,若若从他五岁陪伴至今,又生有一子,于张涵也好,张家也罢,都有功劳的。梁家身份是上不了台面,梁氏却在张家做了两代大管家,积累了深厚的人脉。若若睡不着觉的时候,已经把这些事分析个通通透透。王眸在身份上占了上风,若若就顺其自然,本份的行了礼。见无法压服若若,王眸惊觉自己心急了,就顺水推舟,收了招式。两女切磋了一下,便恢复了一团和气。
不过,两女都是聪明人,张涵的日子可就难过了。
战争才刚刚拉开帷幕。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第四十章 社会主义'上'
七月的阳光灿烂的令人厌倦,好在张园的道边树已经种下两年多了,郁郁葱葱,颇为繁茂,张涵在树荫下,还能感受到一丝清凉。不过,在大乱临近的时候,搬到这所庄园里,真是疯狂的想法。
张园就是张家新建的,用来接待宾客的庄园。它距离张坞不远,只有五六里路,远远的抬头眺望,就能够看到彼此。像所有的大型庄园一样,张园也是以一座堡坞为中心。但是,张园的设计目的是为了接待宾客,一切以舒适优美为为原则。张昭的设计很成功,奇花异树怪石山溪构成了一座美丽的花园。独特的水塔等自来水系统,及下水道系统,也为张园增色不少。张涵刚刚结束的婚礼,宾客间的气氛多少有些怪异,却都对张园交口称赞。
然而,张园美则美矣,它的防御能力却实在让人放心不下。平坦的地形,众多的树木,为美丽让步的堡坞,众多来访的宾客,还有他们的随从……张园就像个大筛子,张涵随随便便就能想出七八种方法来攻克它。
经过冠礼和婚礼两件大事,张涵已经被认为成年了,有资格正式出席张家的决策会。
在张家,能够决定所有人命运的,只有张昭。项让每天都与张昭坐在一起,充当张昭的影子。项让今年七十多岁了,头发胡子全白了,连眉毛都是一片雪白,看起来比张昭老不少。张昭也已六十有一了,这几年来生活极为顺心,他的身体依然很好。
张王氏管理家事十多年,她一直是三人委员会的一员。去年年底,张昭觉得张家基本稳定了,张何总算可以功成身退,便以病去职。随后,张何无官一身轻,整天围着媳妇转。今年年初,张何加入委员会,使委员会扩大为四人。目前,张何基本不负责实务,就管着张园,主要是招待来访的宾客。张涵这一加入,委员会再次扩大。
张昭的房子是整个庄中最美的景致之一,四周有溪水环绕,山山水水具体而微,地板下建有地龙,冬暖夏凉。对祖父的设计构思,张涵也赞叹不已。
张王氏先说了下家中事务,无非是农庄收成、作坊进项、商队经营、家里开销等等,张涵坐在那儿,安静地听母亲说话。这些事情说来繁琐,却没什么大不了,张王氏轻车熟路,不过是打个招呼,张昭听了就算,都按她的说法处置了。
张王氏说了半晌,张何自动自觉给妻子倒了杯水,张王氏随手端起来润了润嗓子,继续说下去。一个倒的体贴,一个喝的自然,夫妻二人配合的天衣无缝,张涵看了,不觉微笑起来。
说来说去,张王氏说起了船队的事。张家这两年凭着船队,也借着船队的名义,挣了不少钱,家里有些惹眼的东西,也人不知鬼不觉的,顺着着条线路出了手。实在不方便在国内出手的,还可以卖到海外去。但是,船队也有不少为难的地方。
海曲的造船场建成也有四年多了,已经能够生产些儿三五百石的船只,正在尝试着制造更大的船。然而,跑马行船三分险。船队一次运气好,却不能回回如此。张平百般小心谨慎,出海的每十艘船里,也会有两三艘遇险沉没。张家有钱挣,自不在乎。张家的奴仆谁愿意冒这个风险,能活得下去,谁也不愿意出海冒险。待遇给的再好,一旦人死了,也享受不到,想到家中妻儿老小,愿意去的人更少了,不时有自残身体逃避出海的,渐渐已成为船队的一大难题了。
船队出海,挣钱的是张家,奴仆再有钱,也不会变成平民,且奴仆们只能靠捎点儿货物,挣些小钱,但张家待奴隶向来不错,在对比了“冒着生命危险的丰衣足食”和“吃饱穿暖”之间,选择前者的寥寥无几,而出海在外,一味强制的话,很容易出问题,张王氏对此也没想出什么好办法,只好把这个问题提上来。
这还真是个麻烦,别看张家掌握着奴仆一家老小的活路,但强扭的瓜不甜,一时还真拿不出个好主意来。
“涵儿,有什么想法?”
张涵若有所思的模样,瞒不过张昭。
“涵儿还真有个想法,不知道可不可行。不过,这个想法很啰唆,恕涵儿先卖个关子,先说说其它两件事,稍后再说它。”
张涵停顿了一下,看看祖父、母亲都没有意见,才继续说下去。
“孙儿这里有几件事情。
首先就是族学。经过几年时间的学习,学子们可以说,识文断字,略通典籍,武艺熟练,熟悉军阵,粗知骑射了。但是,涵儿出去游学,发现族学也有个很大的问题——那就是缺乏实战经验。
训练再刻苦,也不能替代实战。涵儿周游边郡,深有感触。北地民风彪悍,不要说塞外胡人,就是边民,如果一对一拼命的话,学子们也不会有多大胜算。
所以,去年离开族学,进入家中的学子,涵儿让他们都进入商队担任护卫,以获取实战经验。根据近来陆续反映的情况看,效果还不错。有三分之一的人有了实战经验,七分之一的人直接参与了厮杀,还有几人受了点儿伤……
涵儿打算以后都坚持这种策略,每个在族学学习过,并为家中服务的学子,都必须先参加商队,担任一年护卫,才能进入其他行业。同时,族学也将不定期,派遣族学学子进入商队担任护卫……
此外,张家在豫州还是显眼了些儿,有些事情很不方便,学子们的骑术很不过关,不知能否设法在边郡找个合适的地点,以训练学子们的骑射……”
张涵说的很含蓄,照他的意思,没有杀过人受过伤的,就不能算合格的战士,巴不得利用一切手段来获取实战经验。这是正事,老兵与新兵的差距,也许在座的几人不清楚,但百战雄师与新编军队的差距,几人还是知道的,张涵稍为解释,张昭就同意了。
“这趟去迎亲,孙儿遇到一件事情……”
原来,有一日车队行于一片空旷的原野上。张涵百无聊赖中,忽然看见一个奇怪的景象。远远的,有一群人聚在旷野之中,在一个人的主持下,向四方叩首。车队渐行渐近,张涵看见那个主持的人身穿黄衣,头带黄冠,手中持有一根节杖。不由大为好奇,张涵这辈子见过了不少祭祀的场面,却没有看过类似的。
细一打听,张涵才知道,那是信奉黄天泰平的信徒,并听到了一个熟悉的名字——张角。
这个黄天泰平就是太平道。太平道的历史源远流长,本是出自于黄老之学。最先提出来太平道的,是甘忠可的《包元太平经》。顺帝年间,琅琊宫嵩献上其师于吉的《太平青领书》,把十二卷《包元太平经》发展到一百七十卷之多。但其中参杂了许多巫术,荒诞不经,并没有得到朝廷认可。巨鹿张角自称大贤良师,托言黄老,拜中黄太乙,但观察他的行事就知道,黄天泰平还是承自《太平青领书》。
那些信徒举行的仪式是‘叩头思过’,就是把自己的错误秉告天地,请求宽宥的意思。太平道还用符水给人治病,痊愈了的,就说是‘此人信道’,不治身死的,就说‘此人心不诚’。所以,没有不灵验的,从而蛊惑了许多民众。太平道发展迅速,信徒增长很快,张角便由秘密传教,转为公开行事,不再避人耳目了。
“……,天下动荡不安,流民日重,民心思变,张角于此时大肆传教,实在是心怀叵测。
太史公曾经说过,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此言一针见血,纵观古往今来,世事莫不如是。张角聚敛钱财,秘密传教就够了,他如今还要蛊惑人心,恐怕所谋甚大……
太平道的影响很大。涵儿略查了一下,在青、徐、冀、兖、豫五州,太平道传教不过五年,信奉太平道的信徒,就超过了十万人。”
张涵停顿了一下,以加强语气。
“在张家中,也有信奉太平道的!”
在座的几人没有一个傻瓜,最笨的张何,为官多年,也历练出来了。听闻张涵强调此事,脸色全变了。五年就拥有十几万信徒,再过十年,就算是有几百万信徒也不希奇,这是一股可以翻天覆地的力量。
“涵儿,你就别卖关子了,有什么想法,就说出来。”
“孙儿这回可不是卖关子,孙儿是想问您,真准备在张园住下去?”
“嗯……张园的安全是不如张坞,但张坞也好不了多少,不是没有破绽,难道真像你说的那样建堡坞?”
张涵愣了下,才明白,张昭是在说《守城录》。在今年的两部天书里,一本记载了《守城录》——此《守城录》非彼《守城录》,张涵前生闲来无事时曾经研究过陈规的这本专著,十分佩服,却也不能尽记下来。天书所记录的《守城录》,无非是说些护门墙、女头墙、羊马墙、三城两壕等等。而另一本天书,则是一本医书,主要内容是讨论免疫的,如,种牛痘防治天花。
【做人要厚道,看书要砸票】
PS:真是服了大家了,俺不要票,诸位就不给,又把俺从榜上扔下来了,票啊~
第四十章 社会主义'下'
“那倒也不是,不过,多少可以参考一下……”
张家势力再大,也不敢明目张胆的建坚城要塞,那不等黄巾之乱,大汉官军就先杀过来了。而张涵说的参考也是胡扯,待天书出来,张园已经建完了,马后炮如何参考?所以,他越说声音越小,归根到底,他就是觉得不安全,不愿意家人搬过来。
“好吧!过一阵儿,再在张园修个内坞。把宾客都安排在庄中居住,亲朋好友才安排在外坞,这总行了吧?”
张昭也知道孙子的心意,再者说,君子不立于危墙之下,就顺势松了口。
“嗯,嗯,全听祖父的安排……”
“哼!是听你的安排,还差不多。”
“孙儿可不敢当,不过是关心家里的安全而已。”
张涵可不怕祖父,笑嘻嘻的应了句。说了几句闲话,张涵重新回到正题上来。
“太平道的事,说难办是难办,说好办也好办。
张家的摊子铺的很大,根基却在鲁国。只要鲁国稳定,张家就不会有大事……”
张昭点点头,这话是对的,回头给丁跬买个鲁国相,应该就可以了。张涵不知祖父是怎么想的,但见他点头,就知道他有了主意,便不多说。
“剩下的,就是张家内部事务了。这个不难,宗教给人的好处都是虚的,张家掌握的却是实实在在的好处,张家赶走几个信黄天泰平的,绝大多数人都会放弃。可虑的是,只怕有人暗地里与人通消息……”
张家见不得光的事情不在少数,这话一说,几人脸色都不怎么好看。
“当然,鲁北(钢铁)、卞东(琉璃)、卞南(小作坊)、海曲(盐、船)、海东(蔗糖)、博东(瓷器)和牟中(蒲陶酒),还有几个养马的庄子,都很重要。不过,农庄里大多数日常用品都能自给自足,在商队成立以后,这些庄子与外界基本就隔绝了往来,外面有家兵把守,往来的自己人也很少能直接接触到庄户,应该不会有事。
其它庄子,出了问题,也不会是大问题。
但说到底,堵不如疏。家里的下人们,总要给他们找些事情才好。
涵儿有个想法,不知合不合适?
……”
张涵的意思很简单,就是把家里的下人都分成级别,待遇福利都与级别挂钩,有心思的,让他们都用在这上,以免想这想那的。
“具体说来,涵儿把级别分为十五级,也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