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混在三国当军阀-第19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孙权道:“孤留下两千精兵,你们一定要守好江都。”
  徐盛、丁奉轰然应道:“末将领命。”
  孙权回头瞥了周瑜、太史慈一眼。喝道:“回庐江。”
  袁绍刚刚从河北调来五万大军,正准备南下攻打淮南时,细作忽然回报孙权已经攻陷江都!
  辛评道:“主公,刚刚得到消息,孙权率三千精兵奇袭江都,江都太守薛综战死,广陵郡现在已经是江东孙家的地盘了。”
  “什么!?”袁绍大吃一惊,失声道,“孙权攻陷了江东?三千精兵!?”
  “嗯。”辛评点头道。“孙权只带了三千精兵。”
  “老天,这怎么可能?”袁绍嘶声道,“江东猛虎孙坚何等英雄,率三万大军猛攻江都三月有余而不下。孙权仅率三千精兵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就攻陷了江都?这……这太可怕了。这个孙权岂不是比他老子还要厉害十倍?”
  旁边的谋士审配道:“早就听人说过,江东猛虎孙坚有四子,个个英雄了得,看来传言不虚啊。”
  “唉,生子当如孙仲谋啊。”袁绍仰天长叹一声,无奈地吩咐道,“即刻传令大军转回河北,进攻淮南地计划取消。”
  太史慈正与周泰、蒋钦、吕蒙、黄盖、祖郎等江东将领绘声绘色地讲述江都之战。徐庶、张昭、步骘、顾雍、张、虞翻等文官看似闭目养神。其实也在仔细聆听,其余孙翊、孙匡、凌统、孙皎、孙瑜等孙氏子弟听得连大气都不敢喘一声,待太史慈讲到精彩之处更是拍手叫好。大厅里地气氛很是有些热烈。孙坚战死带来地悲戚之色也为之一扫而空。
  徐庶、张昭相视一笑,微微颔首。
  事实上,两人当然知道江都之战的功劳其实应该记在周瑜头上,但东吴或者说孙权实在是太需要这场胜利了!因为孙坚地战死,吴军的士气已经跌到了谷底,江东六郡已经渐渐有了不稳之象,在这个危难时刻,一场酣畅淋漓的大胜无疑最能鼓舞吴军的士气和稳定江东的民心,尤其是孙权亲自领军攻陷江都,更是具有格外重大的意义。
  并不是所有人都会去追究江都之战的真相。
  孙坚率三万大军猛攻江都三月不克,而孙权仅凭三千精锐就在一夜之间攻陷了江都,这消息已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内传遍了江东六郡(丹阳、吴郡、会稽、豫章、庐江、淮南),江东百姓和吴军将士们兴奋地发现,孙权地能力其实远在孙坚之上,他们也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孙坚的战死而感到绝望,因为孙权比他的老子更加厉害!
  “主公驾到,大都督驾到!”
  厅外突然响起嘹亮的号子声。
  原本喧哗热闹地大厅立刻肃静下来,众人纷纷挺直了胸膛,把目光齐刷刷地投向了正前方,人影一闪,孙权、周瑜已经昂然而入,孙权身上仍然戴着重孝,素白地服饰将他的脸色衬托得格外清冷。
  自从孙坚阵亡后,孙权脸上就再未流露出一丝笑容。
  “参见主公。”
  肃立两侧的文官武将纷纷抱拳见礼,周瑜也飘然入列。
  孙权走到案后立定,肃手道:“都免礼。”
  “主公。”张昭率先出列道,“江东六郡的秋粮已经收上来了,因为兴修了水利,再加上天公作美,风调雨顺,各郡都获得了丰收,淮南郡更是喜获百年一遇的大丰收!今各郡府库存粮足以支撑我军两年征战所需。”
  孙权点了点头,面无表情地应道:“嗯。”
  张昭刚刚入列,张又出列禀道:“主公,吴郡、豫章、丹阳、会稽四郡地山越暴乱已经平定。交州士家也派来了使者,有意与主公签订长期停战协议,还有细作回报,袁绍已经勒令大军转回河北。”
  好消息一个接着一个,大厅中的江东文武纷纷喜形于色。
  孙权脸上却浑无一丝喜悦之色,忽然举起右臂。帐中的窃窃私语声顿时嘎然而止,众人的目光纷纷聚集到了孙权身上。
  孙权环顾众人一眼,突然喝道:“周瑜何在?”
  周瑜急踏前两步,单膝跪于孙权案前:“末将在此。”
  孙权抓过佩剑,郑重其事地递到周瑜头顶,沉声道:“自即日起为三军大都督,代孤统率三军、不得有误!”
  周瑜脸显肃然之色,高举双手接过孙权佩剑,应道:“瑜……谨遵主公令谕!”
  孙权微微颔首,霍然抬头又道:“黄盖、吕蒙、太史慈何在?”
  黄盖三将急踏步上前。依次跪于周瑜身后,朗声应道:“末将在此。”
  孙权道:“黄盖老将军为步军都督,吕蒙为水军都督,太史慈为骑军都督。皆受大都督节制。自即起尔等当各自统率步、骑、水军,日夜操练、整顿武备,不得有误。”
  黄盖、太哆慈轰然应诺:“末将等谨遵主公令谕。吕蒙迟疑了一下,脸上陡现激动之色,铿然应道:”末将必不负主公重托。“
  大厅中一片肃静,却没有人敢吭声。
  孙权任命周瑜为三军大都督虽然突兀,却似在情理之中,还不致有人质疑,任命黄盖为步军都督也无可厚非。毕竟黄盖是追随孙坚起兵、硕果仅存地老将了!任命太史慈为骑军都督也顺理成章。太史慈不但勇冠三军,而且是吴军将领中唯一擅长骑战地将领,可谓骑军都督地不二人选。
  但任命吕蒙为水军都督就有些出人意料了。吕蒙不但年轻,而且名不见经传,在今天之前还只是个小小的折冲校尉,在吴军众多宿将之中根本就排不上号!论武艺、论战功、论资历,周泰、蒋钦诸将都远在吕蒙之上,这水军都督怎么轮也轮不到吕蒙来当。
  孙权任命吕蒙为水军都督,很有些借此树立自己绝对权威地意味,早已经因为江都之战而对孙权刮目相看的张昭、张三缄其口,并没有拿出前朝老臣的架势来劝阻孙权,唯二张马首是瞻的江东文臣也就选择了沉默。
  有些武将难免心有不忿,替周泰、蒋钦抱不平。
  倒是周泰、蒋钦本人似乎毫无反应,对于让吕蒙这样一个毛头小子来当他们的顶头上司也显得有些无动于衷,事实上两人心中已经憋了口气,准备找个机会让吕蒙这小子好好地领教一下两人的厉害。
  见没有人反对,孙权又道:“徐庶,陆逊听令。”
  徐庶与一年纪与孙权相仿的白面书生闻声上前,立于黄盖诸将身后,孙权道:“徐庶为军师,陆逊为军师祭酒,两位当倾力协助大都督参谋军事,北拒强虏,两年之内,孤要一个完整而又富庶的徐州。”
  徐庶、陆逊抱拳道:“领命。”
  张昭、顾雍等人见孙权用人果断、毫不迟疑,尤为难得地是量才适度,举止间颇有乃父遗风,不由微微颔首,目露欣然之色。
  陈登向马跃浅浅一揖,唱道:“参见丞相。”
  “元龙快快免礼。”马跃急上前两步亲热地挽住陈登双手,一贯冷冽的两眼几乎笑成了一条线,说道,“来来来,快入席,孤今得元龙之助,何愁大事不遂、天下不定?哈哈哈……”
  陈登不着痕迹地摆脱马跃双手,淡然道:“替朝廷效力,替天子分忧,乃为人臣子之本份,丞相又何需多谢?”
  这话陈登可以说是说得很不客气,意思就是说我陈登是替大汉天子卖命,又不是替你马屠夫卖命,你谢个什么劲?
  “呃……”马跃碰了个软钉子却毫不生气,笑道,“元龙真乃忠臣也,孤当重赏之。来人!”
  “丞相。”陈登道,“所谓无功不受禄,元龙断然不敢受丞相之赏。”
  马跃再碰一钉子,脸色一变旋即又微笑道:“元龙真国士也,高风亮节令人钦佩。”
  陈登抱拳作揖道:“愿求天子一面,不知可否?”
  马跃道:“理当如此。来人,速引陈登大人进宫朝觐天子。”
  早有小吏上前,引着陈登去了。
  目送陈登地身影远去,马跃脸上的笑意渐渐淡去,取而代之地却是一片冷肃之色,一边地贾诩劝道:“主公,要想陈登这样的忠义之士归心,千万不可操之过急啊。”
  马跃点了点头,喟然道:“文和不必担心,孤只是感慨陈登的磊落胸怀、坦荡君子之风耳。不像有些人,既顶着大汉忠臣地头衔,又对孤卑躬屈膝,孤实在是不知道他们效忠的是当今天子还是孤?要是天下人都像陈登这般光明磊落就好了。”
  “呵呵。”贾诩微微一笑。向马跃道。“若天下士人皆如陈登,对主公而言也未必就是好事啊?远的不说,单说蜀中刘璋如果换成是陈登,主公还敢让甘宁将军率偏师奇袭成都吗?还有袁绍的三子一甥,主公还敢放心地把中原交给他们吗?”哈哈哈。“马跃长笑道,”那倒是。“
  “主公。”马跃话音方落,李肃忽然疾步而入,急声说道,“广陵急报。”
  “广陵?”马跃道。“讲。”
  李肃目露凝重之色。说道:“孙坚尸体运归庐江次日,孙权即力排众议率三千精兵秘密出发、讨伐江都,接替陈登任广陵太守的薛综完全没有料到吴军会在这个时候偷袭江都。被孙权一举偷袭得手!”
  “啊?”马跃失声道,“吴军偷袭江都得手!”
  “嗯。”李肃点头道,“江都一战不仅仅只是给孙权夺得了江东第七郡,更令吴军士气大振,刚刚有些乱象的江东六郡也很快平靖下来,南边地士燮、吴中地山越都偃旗息鼓了,袁绍甚至还没有出兵就被吓回去了。”
  “周瑜!”马跃断然道,“这一定是周瑜干的!”
  贾诩目露一丝忧色,道:“不过孙权年纪轻轻,就能有如此决断,也足见其不简单哪!”
  “周瑜不死,孤寝食难安矣。”马跃背负双手,在厅中来回急踱数步,忽又顿住脚步问李肃道,“子严,今年秋粮江东收成如何?”
  李肃道:“听说和关中一样,也是难得一遇的丰收年。”
  “这下坏了。”马跃击节道,“江都一战帮助孙权在最短地时间内树立了威信,也稳住了因为孙坚战死而摇摇欲坠的江东局势,吴军一旦缓过劲来,就该对徐州下手了!徐州若为孙权所有,又有周瑜相助,恐遗祸无穷。”
  一边的蒯越忽然说道:“主公,孙权还只是个孩子,心中未必就真的信任周瑜,何不以离间之计令孙权猜忌周瑜?”
  马跃道:“离间计?”
  李肃道:“离间计只怕是很难奏效了,庐江刚刚也有消息传来,孙权已经任命周瑜为三军大都督,江东地兵权已经尽入周瑜掌握,如果孙权没有足够地容人之量,怕是不敢做出如此决定吧。”
  “孙权竟然真把江东兵权全部交给了周瑜?他这是把自己的身家性命都押在周瑜身上了啊,难道就不怕周瑜反噬?”马跃蹙眉道,“不过,这也足以证明孙权此子极为不凡,孙坚有子如斯,当可含笑九泉了。”
  “江东局势的风云突变,很是有些出人意料,孙坚战死对东吴本来是个个致命打击,可在周瑜、孙权的连消带打之下,竟然成了因祸得福的好事。”贾诩眸子里的忧色越浓,凝声道,“孙权如此厉害,袁绍只怕难与争锋啊。”
  “军师的意思是直接出兵接管袁绍的地盘,然后和东吴争夺徐州?”法正蹙眉道,“可漠北的骑兵还没有准备好啊,十万骑兵看起来似乎不少,可要在短时间内席卷幽、并、冀、青、兖、豫、徐诸州。只怕还远远不够啊。”
  “罢了!”马跃道,“孙权虽然厉害,可与曹操相比仍是不值一提。眼下我军地战略重心仍是荆州和西川,至于徐州,就让袁绍操心去吧,更何况就算吴军攻占徐州也不足为虑。江淮虽是膏腴之地却无天险可守,待我漠北铁骑南下,不费吹灰之力便可夺回。”
  蒯越道:“请恕在下直言,曹操此时已成丧家之犬,困守新野一隅之地,兵不过数千、将不过十员,与东吴相比已经不足为患,主公何不调集重兵东出汝南以威胁庐江,如此,孙权必不敢轻易北进徐州?”
  “不!”马跃断然道。“异度难道没有听说过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
  “斩草不除根,春风吹又生?”蒯越摇头道,“不曾听说。”
  “呃……”马跃呃了一声。解释道。“意思就是说除恶务尽,曹操一日不死,孤心实难安!”
  蒯越道:“这岂不是舍本逐末?”
  马跃道:“孙权还称不上本,曹操更加不是末!”
  蒯越拱了拱手,答道:“在下明白了。”
  曹操手持一封请柬,环顾众人道:“刘表派人送来请柬,让孤前往襄阳赴宴,诸位以为去还是不去呀?”
  大将于禁道:“刘表相请未必安有什么好心。主公不可轻往。”
  张辽、张、藏霸诸将亦附和道:“于禁将军所言极是。主公不可轻往。”
  曹操问程昱道:“仲德以为呢?”
  程昱沉吟片刻后答道:“昱以为刘表并无恶意,何况纵然刘表怀有歹意,荆襄士族亦未必会答应。毕竟现在杀了主公,对于荆襄士族而言没有任何好处,因此主公尽可放心前往,不过仍需张辽将军率五百精兵随行保护。”
  刘晔、贾逵道:“若得张辽将军随行保护,主公可放心前往。”
  “呵呵。”曹操微笑道,“孤也是这个意思。”
  “报……”曹操话音方落,曹休忽疾步入内跪地禀道,“府外有一相貌丑陋之人自称是荆襄奇士,非要见主公一面,说是有要事相禀。”
  曹操道:“荆襄奇士?”
  藏霸道:“此人好不要脸,竟然自称荆襄奇士!”
  贾逵道:“自称奇士,未必就真有什么才学。”
  程昱道:“主公不妨召来一见。”
  “嗯,仲德所言正合孤意。”曹操欣然点头,向曹休道,“文烈,速召此人入见。”遵命。“
  曹休领命而去,不到片刻功夫便领着一名五短身材、形貌丑陋似猿猴地瘦小年轻男子入内,那丑陋男子见了曹操既不作揖,也不行礼,大大咧咧地往堂上一站,翘首向天傲然说道:“曹公死无当日矣,犹不自知耶?”
  “放肆!”
  藏霸闻言勃然大怒,拔出宝剑抢前两步架到丑陋男子颈上。
  丑陋男子对架在颈上的利剑视若无睹,侧目冷冷地掠了藏霸一眼,冷嘲热讽道:“将军身经百战、杀人盈野,何惧杀一人乎?可速下手,勿迟疑!”
  “找死!”
  藏霸怒极,正欲一剑杀了丑陋男子时,曹操急伸手道:“藏霸将军不得无礼!”
  “哼!”
  藏霸恶狠狠地瞪了丑陋男子一眼,这才心不甘情不愿地收剑退回席上,曹操这才向丑陋男子长长一揖,朗声道:“不知先生尊姓大名?”
  丑陋男子掸了掸衣袖,傲然道:“区区不才,庞统庞士元是也。”
  “原来是庞先生。”曹操道,“适才先生所言不知何意?还望不吝赐教。”
  庞统道:“今刘表已经设下鸿门宴,欲将曹公与荆襄三大士族的势力连根拔起,曹公不自知,此去岂非自投死路?若非友人相托,在下何必多此一举、自取其辱,今话已传到,在下这便告辞了。”先生且留步。“曹操急道,”孤心中尚有诸多不解,还望赐教。“
  “想知道更多地事情?”庞统冷然道,“曹公还是另请高人指点吧。”
  说罢,庞统便欲拂袖而去。
  “可恶!”
  藏霸怒火中烧,再次拔剑意欲斩杀庞统,曹操作色怒道:“不可放肆!”
  藏霸道:“主公!?”
  曹操喝道:“还不与孤退下!”
  “嘿!”
  藏霸闷哼一声,将手中宝剑狠狠掷于地上,扬长而去。
  曹操这才离席而起,走到庞统跟前长长一揖,诚恳地说道:“适才藏霸将军多有得罪,孤在这里向先生赔罪了。”
  庞统几番试探,见曹操始终礼贤下士,浑无轻慢之心,不由肃然起敬,转身向曹操深深一揖,朗声道:“曹公胸襟宽广、气量恢弘,令人钦佩,统方才所以故作狂妄之态,不过是想看看曹公是否真如世人所言,有常人难及之胸襟,今日一试果然名不虚传。”
  曹操道:“先生过誉了,孤愧不敢当啊。”
  庞统道:“在下此举实无恶意,还请曹公多多海涵,至于方才那位将军,待来日在下当亲自登门谢罪。”
  “呵呵,先生言重了。”曹操肃手请庞统入席,接着问道,“不知先生方才所言,究竟是怎么回事?”
  庞统一正脸色,肃容道:“马屠夫乃世之枭雄,刘表黯弱不足为敌,据在下所知,以蔡、黄、王三姓门阀为首的荆襄士族有意迎纳曹公为荆州新主,此事本极秘密,不知为何却为刘表知晓,今刘表已令从子刘磐率精兵五千从长沙攸县移驻公安,又令长子刘琦从武陵山中调来番兵两千,名为拱卫襄阳,其实意在曹公和三姓门阀。”
  “竟有此事?”曹操骇然道,“若非先生,孤几遭刘表所害矣。”
  庞统又道:“刘表定于三日后在刺府史大宴群臣,曹公、荆襄士族亦在应邀之列,待曹公、荆襄士族皆至,番王沙摩柯地两千番兵就会包围刺史府,以蔡瑁、黄祖、王威为首的荆襄三大门阀将被诛杀殆尽,曹公亦在诛杀之列!”
  “然后由刘表外甥张允接应刘磐的五千精兵渡江北上,入驻襄阳。”
  “刘表以为只要诛杀了三大门阀以及曹公就能控制住荆州局势,就能保全刘家在荆州的地位和利益,殊不知却是大谬不然,若蔡瑁、黄祖、王威被杀,荆州军群龙无首,势必军心大乱,到头来只是白折便宜了马屠夫这头恶狼。”
  庞统话音方落,程昱、刘晔、贾逵等人相顾骇然。
  曹操蹙眉思索片刻,问庞统道:“刘表居心如险恶,孤该如何是好?”
  庞统道:“统有一计,可令刘表拱手让出荆州。”
  “哦?”曹操急道,“计将安出?”
  第330章 张松献西川
  新野,曹操官邸。
  贾逵已经带着庞统下去竭息了。曹操环顾众人道:“诸位以为这个庞统庞士元值不值得信任?”
  “主公且勿轻信这个乡巴佬。”程昱未及答话。大将曹洪道。“这家伙自称是荆襄奇士。洪以为却不过如此,所献之计未必就真能助主公夺得荆州,搞不好这厮还是受刘表之命而来。主公听信于他岂不是自投罗
  曹操问程昱道:“仲德以为呢?”
  程昱道:“昱以为这个庞统不像是在故弄玄虚。”
  曹操点点头,忽然喝道:“张辽何在?”
  堂外转出大将张辽。抱拳应道:“末将在。”
  曹操道:“速速点起五百精兵,随孤前往襄阳。”
  “遵命。”
  张辽轰然应诺,领命而去。
  曹操又向程昱、刘晔道:“仲德、子扬可分头行事。”
  “领命。”
  程昱、刘晔抱拳一揖也扬长而去。
  汉献帝建安十一(198)年春。
  马跃以高顺为将领军两万出汉中扎营,扎营不久即将两万大军打散。以小股形式秘密返回关中,又令偏将仍然率领这两万军队前往汉中与高顺汇合。如此反复十余次。到了是年秋天。便造成了二十余万大军云集南郑地架势,
  高顺又派出大量细作、斥候。夜以继日地刺探西川地形、军情,又派人进入西川大肆散布消息。扬言要在入冬以前大举南下,进攻西川。
  西川局势顷刻间变得波云诡谲。一派山雨欲来风满楼之势。
  消息传到成都,益州牧刘璋大为惊恐,急召治下文臣武将商议对策,此时的州牧府议事大厅内人头攒头。川中几乎所有有头有脸地人物都已经齐聚到了一起。共商大计。
  在这里有必要简单介绍下川中士族的情况。
  中平年间马相、赵祗率众起义。川中士族任岐、贾龙为求自保联结川中豪强募集私兵镇压了起义。然后迎接刘焉入川。在任岐、贾龙地支持下,刘焉很快就在西川站稳了脚跟。但好景不长。随着任岐、贾龙势力地不断膨胀,逐渐对刘焉地地位构成了严重的威胁。
  刘焉当然不愿意成为川中士族手中任其摆布的傀儡,于是想到了利用“东州士”来反制川中士族。
  那么什么是“东州士”呢?
  所谓“东州士”,其实就是川人对外来士族地统称。
  刘焉在入川的时候带了一批能人一道赴任,其中比较有名的有吴懿(正史中吴懿的妹妹先嫁刘焉次子,又嫁刘备为后)、庞羲、赵韪、董扶、许靖等。后来因为关东连年战乱,陆陆续续有好几十万流民涌入西川。这些流民当中也很有一些人才。比较有名地有邓芝、董和、吴班等。
  “东州士”自从追随刘焉入川以来便一直受到以任岐、贾龙为首的川中士族的排挤和打压。所以当刘焉与川中士族发生矛盾地时候,他们便坚定不移地站到了刘焉一边。依靠“东州士”地鼎力支持。刘焉成功地瓦解了川中士族地逼宫。残酷地镇压了任岐、贾龙地叛乱。几乎将当时川中有名望地豪强大族屠戮殆尽。
  不过,遗憾地是刘焉从本质上并不是个很有心计、很有手腕的雄主。他的能力只能算是一般,在消除川中士族的威胁之后,他很快就犯下了同样的错误。那就是放任“东州士”的代表人物董扶、赵韪坐大。
  董扶、赵韪虽然名为“东州士”,其实却是地地道道地川人。两人利用自己地川人身份成功地整合了川中士族的残余势力。最终形成了全新地川中士族群体。
  套用一句现代术语来讲就是:东州士地革命成果。被董扶、赵韪这两个保守派给窃取了。
  但需要指出地是,以董扶、赵韪为代表的新兴川中士族与土生土长地川中士族是有区别的。
  刘焉死后刘璋继位。川中士族就形成了三个井滑分明地士族群体,即新兴川中士族、土著川中士族以及“东州士”,这三大士族群体即互相倾辄又互相勾结。共同构成了尔虞我诈的西川官场。
  就目前而言。新兴川中士族掌握了绝对地军政大权。
  董扶手握重兵。几乎所有的西川地方官都出自董扶、赵韪两人门下。而“东州士”则掌握了部分军权。比如吴懿。也是手握重兵。相比较而言。土著川中士族地处境最为悲惨。以张松、费诗、王累为首地川中土著士族只担任一些非要害地闲职。以张任、严颜为首地川将也远离军队核心层,手下最多也就两、三
  成都,州牧府议事大厅。
  刘璋环顾厅中文武,目露仓惶之色。问道:“今马屠夫寒众二十余万大举来犯,如之奈何?”
  大将吴懿出列奏道:“主公休要惊慌,马屠夫挟二十万大军来犯。其实并不足虑。我军只需谴精兵扼住葭萌关、剑阁险要,又令大将屯兵梓潼居中策应。惊军久攻不克。粮草难以接济。自然就会退兵。”
  董扶也道:“子远所言极是。此前马屠夫麾下悍将、汉中太守张绣曾数次起兵攻打葭萌关,最后不都铩羽而归?这次马屠夫虽然集结了二十万大军,最后只怕也还是不得其门而入。主公大可不必担心。”
  刘璋以袖拭了拭额际冷汗,颤声道:“然……何人可守葭萌关、剑阁?”
  “末将愿往!”
  “末将愿往!”
  刘璋话音方落。川中悍将严颜、张任先后出列。
  刘璋道:“如此,张任可领军三千守葭萌关,严颜可领军三千守剑阁。”
  张任、严颜道:“末将领命。”
  刘璋又向吴懿、董扶道:“子远(吴懿表字)可率三万大军屯驻梓潼。元助(董扶表字)可率十万大军驻阆中。居中策应。”
  董扶、吴懿抱拳道:“领命。”邸。蜀郡长史费诗、王累联袂来访。
  张松、费诗、王累都是川人。可谓土著川中士族地翘楚人物,不过,由于受到新兴川中士族和“东州士”地双重打压,土著川中士族举步唯艰。能力出众地张松也仅仅位居从事。可谓位卑言轻。
  偏厅。张松正与费诗、王累隔案而坐。
  费诗道:“马屠夫这次在汉中集结了二十余万大军。可谓来势汹汹啊!董扶、吴懿手握重兵。可一个躲在阆中,一个缩在梓潼,张任、严颜虽是川中名将,可手下只有三只怕很难挡住惊军的兵锋啊。”
  “是啊。”王累感慨道。“平时只见吴懿、董扶之流作威作福、不可一世。现在惊军大兵压境就一个个全都当起缩头鸟龟来了,又把我们川人推上前线去做挡箭牌,简直不拿我们川人当人看啊。”
  “嘘……”张松急示意两人噤声。然后起身走到门外仔细察看,发现无人偷听这才回席。压低声音向费诗、王累道,“马屠夫在汉中集结二十余万大军只怕是虚张声势,若在下所料不差。惊军很可能唱地是声东击西这一出,即先在汉中大张旗鼓、摆开架势准备进攻葭萌关。等川中大军被吸引到了梓潼、阆中一线,却暗地里派一支精兵过阴平小道直扑成都!”
  “咦?”
  “啊?”
  费诗、王累闻言大吃一惊。失声道:“果如永年所料。西川大军远在梓潼、阆中,仓促之间不及回防,很可能会被惊军趁虚攻下成都啊!”
  “不是可能,而是肯定!”张松道,“由沓中出阴平小道。自江油至涪城,过绵竹、广汉,沿途皆无天险可守,一路途经城池亦无重兵把守,马屠夫只需派出三千精兵就足以摧城拔寨、直逼成都了!”
  费诗道:“如此。可速速禀知主公。早派精兵扼守阴平小道。”
  “且慢。”张松摇手道,“子书(费诗表字。杜撰)不可!”
  “咦?”王累失声道,“永年意欲何为?”
  张松道:“吾意将西川献与丞相,两位以为如何?”
  “啊!?”费诗急道,“永年此言差矣!马屠夫在关中奉行地政策可谓大逆不道。卑贱地商人、庶人大行其道,竟与我辈士人无异,这简直就是亵渎圣人古训、背礼越制。马屠夫如此倒行逆施、数典忘祖。我等岂可与之同流合污?”
  张松也不争辩,只是冷幽幽地反问了一句:“那么两位还想继续在董扶、赵韪、吴懿之流手下夹着尾巴做人吗?属于我们川中士人的利益什么时候才能夺回?我们川中地士族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掌握川中的兵权。什么时候才能真正掌握自己的命运?”
  “这……”
  王累。费诗语塞。
  张松轻轻一拍桌案,凝声道:“吾已绘成西川地形图一幅,不日即将携此地图远赴洛阳。向丞相陈明利害,若丞相答应维护汉中士族的利益,不将关中推行的新政强加给西川,便以地图相献,然后倾尽全力助其入主西川!”
  王累道:“马屠夫若不从呢?”
  张松目露寒光。沉声道:“那就将惊军的声东击西之计上禀主公,建议主公谴一支精兵扼守阴平小道。以挫败马屠夫的阴谋!”
  “好!”王累沉声道。“自永年离川之日起,以三月为限,三月之内没有消息传回,我等即上禀刘益州派兵扼守阴平小道。”
  “嗯。”张松点了点头。说道。“吾离开西川之后。子书、子复(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