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混在大唐-第1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武氏一脸悲切地说完,瘫坐在地上,泪流满面,痛哭不已。
武清早已被那一巴掌打醒了,他内心自责,他为什么要这样说,千错万错,他作为人子都不应该这样说,哪怕所有的罪过都在武氏的身上,他都不能这样说啊。
等到武氏怒斥完后,武清跪在了地上,扑在了武氏的怀中,而后嚎啕大哭。
武清确实伤心了,他想哭,他非常想哭,不是被那一巴掌打哭的。自穿唐以来,他殚精竭虑,想尽一些办法让自己生活好过点,甚至不惜拜干爹求生存,抄袭名诗谋求名声,救百姓而差点成为造反的同谋,开馆说书被说成了聚众蛊惑百姓,屡次受武敏之羞辱,在狱中差点被武敏之打死,为博得皇帝欣赏,更是苦心孤诣,他这是为了什么?
真正的目的,还不是为了生存,为了能够好好地生活,为了报答武氏那养育之恩,如今他竟然说出这样的话,实在是让人伤心。他哭,大声地哭,他哭他的命运,哭他的前世,哭他的今生,哭他还没有开始便被人为折断的爱情。
皇权,这个世界最高的权力,就那么一句话,让他的一切幻想都变得破灭。
他开始有些恨武则天,以他认知,武则天一定有什么目的,不然怎么会让上官婉儿进宫呢?
母女俩的哭声感染了一旁的秋菊,秋菊这个十六岁的侍女也悲声哭泣起来。一时间梧桐院中哭声连连,那些杂役和仆从们都选择了沉默。
第六十五章 武清的心思
第二日,西内苑依旧举行着蹴鞠比赛,但武清却是没有再去,他彻底伤心了。
想了一晚,也自省了一晚,总结了自穿唐以来的人生经验。发觉自己还是太在乎一些不切实际的东西了,什么女神,什么荣华富贵,什么道德尊严,在威势赫赫的皇权面前,一切都是土鸡瓦狗。
这或许就是千年后,君主立宪制在革命的浪潮中无法施行的一个重要原因吧,人们畏惧皇权,故而想彻底消灭它。
皇权没有永恒,但身处这个时代,武清自知无法去消灭,也无法去争夺,这是一个和平的盛世,天下百姓思安,战争是无法解决任何问题的,只能让天下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大唐梦,又何尝不是一个中国梦呢?
秋菊是一个好侍女,也是一个好女娃儿,昨夜一宿陪着武清发呆,直到天明后才昏沉沉地睡去。
武清起身,看着这个小女孩子,虽然没有让人惊艳和心动的感觉,但确实也是一个标致的人儿,武清看着趴在床头的秋菊,给秋菊披上了被子,而后走出了房间。他走到立在院中兵器架前,取过一把木制短枪,紧紧地握在手中,感受到一股肃杀之气充盈脑际,武清默记枪术心法,枪身一抖,便开始习练枪术。
枪头一颤,竟然出现了两个枪头,武清一喜,而后按着套路施展“铁锁横江”这一式,只见武清如行云流水,舞动着短枪,须臾间枪影重重,颇有一点初成的味道。
武清如今也只能习练一下《百鸟朝凤枪》第一式,往后则是没法施展的,消耗的体力太大了,以他如今的身体条件是不可能的,如果强行施展,说不得会损伤根本,这也是清风真人的警告。
武清把短枪插回木架,转身一愣,只见秋菊端着一个木盆,站在门口注视着他,木盆里热气腾腾,显然里面是热水,在她的臂弯里是一块帕子。
武清感慨万千,这做婢女的也实在是太敬业了,不过武清承认了秋菊,已经升级为贴身婢女,何为贴身?自然是包括暖床之类的。
“秋菊,你怎么不多睡会呢?”武清问道。
秋菊欠身道:“公子都已经起来了,身为奴婢,应该服侍好公子才行啊,公子是要沐浴还是?”
武清也没多少好心情,加上一点点**丝心理,看到秋菊端着的木盆,便说道:“洗把脸就可以了!”
于是这一天他便在梧桐院中度过,除了写《封神》之外,便是教秋菊识字,只是秋菊稍微笨了些,服侍自己时非常聪明的女孩儿,可学起字来实在是笨了点。好在武清无聊,也颇有耐心,就当是教授学生了。
也是这一日,他没有去给荣国夫人杨氏请安,也没有去给武氏请安,倒是杨氏送来了皇后赏赐的尚食局的糕点和食物,其中偏偏有一道扬州红烧狮子头。
武清盯着热气腾腾的红烧狮子头,久久不语,感慨万千,发生的这一切,放佛梦一般,当真是如真似幻,叫人好不伤感。
一场游戏一场梦,大唐的游戏何时才会完呢。
武清让秋菊把徐小樱王修老李头叫来,等到三人到来,大家坐下之后。
武清看到三人的笑脸,也感受到了那份信任,心中的不快驱散了不少,便轻咳一声,说道:“小樱,王修,李叔,你们辛苦了,武清这里谢过了。”说罢,武清拱手一拜。
三人如今是共济会的主要成员,所以对于会首这样一拜可不敢受,连忙还礼。
徐小樱欠身说道:“清哥,这段时间你都不来看我们。”
武清嘿嘿一笑,说道:“本来是想看你们来着,可实在是走不开,今日不叫你们来了嘛。”
老李头是一副热心肠,对于武清这孩子还是比较疼爱的,看到这么小就如大人一般,可见心智之成熟,说道:“公子啊,如今生意都还不错,每月的进账都有小樱汇总而后交给了夫人。”
徐小樱则是从背后的布袋中取出三个卷轴,用红绸包裹,看来保护地十分完好,从某一面可以看出,徐小樱做事之细致。武清心中赞叹。
武清接过卷轴打开一看,里面记录的茶坊的收益,看到每日盈利至少在五两银子以上,武清还是颇为满意。而后打开第二只,里面是砂糖葫芦的盈利,看到每日盈利竟然达到了十两,武清露出了笑容,很期待地打开第三个卷轴,里面是新开没多久的包子铺和油条等铺子,就这不足一月的盈利,竟然达到了一百两银子,武清心中笑了,照这样发展下去,那么一月的盈利将是非常可观的数字。
武清把卷轴又递给徐小樱,说道:“很不错,如今圣上早已下旨正月要临幸东都,估计也快了。我看要辛苦李叔你先到洛阳,租好铺面,你们在洛阳也把分号开起来,多雇些人。但记住一定要雇老实本分,身世清白的。”
老李头笑着说道:“公子你就放心吧,如今虽说外面闹饥荒,但长安的生意还是很不错的,要是再开到洛阳,那肯定会更红火的。我这把老骨头还硬朗着呢,为公子跑路那是心甘情愿的。”
武清对李老头很放心,不说别的,就说教徐小樱和王修记账算账之类的,要知道这不仅是一门学问,更是一种生存的技术。不然后世的注册会计师怎么会那么难找呢?而且还是高薪都聘请不到。
“嗯,王修,你今日怎么不说话呢?”
武清对王修是很看重的,从小就暴露出生意的天赋,这样的人才,怎么说也要好好培养。
王修挠了挠头,小眼睛里放着精明地光芒,说道:“他们两个都说个不停,哪有小弟插嘴的份儿,公子问起,小弟倒是要说个建议,如今公子在长安的生意总共分布在十二个坊里面,有二十四个生意,两处茶坊,十家砂糖葫芦和糕点铺子,十二家包子油条铺子,都是以青记命名,如今生意刚开,不会引起别家的注意,若时间一长,肯定会有人惦记上。以小弟之建议,公子应该以不同的名字命名,或许才是最好的。”
听了王修的话,在场四人都陷入了沉思,世事难料,这确实不失为一个可行的办法。武清更是心中惊叹,古人果然不简单,就这王修这小屁孩都能懂得“鸡蛋不能放在一个篮子里”的道理,实在是让人震惊不已。
武清沉思片刻,便说道:“王修说的有道理,这样吧,往后所有增开的铺子就以‘青天白日满地红,济世安民保家国’其中一字作为开头吧。”
听到武清已经定下了往后的铺子名,几人便又谈论良久,并总结这段时间的得失,而且武清也承诺,若往后三人做得好,可以直接分红,毕竟如今开铺子的钱都是武清的,三人只参与了经营。
武清留三人在梧桐院用餐,就美好的未来作了畅想和计划。
宫中已经在收拾行装,朝廷一些重要部门已经开始收拾。高宗也下达了口谕,要求务必在上元节前临幸东都洛阳。长安的皇族国戚们也行动了起来,吩咐下人们收拾行装,准备随高宗和武后到洛阳过逍遥的日子。
因为高宗已经临幸洛阳多次,达官贵人王公们在洛阳也是购有宅第,而且也有仆役照看,到了洛阳直接入住就可以了。只是一些下层官员则就有些烦恼,他们薪俸本就低,在长安置不起宅子,在洛阳也一样置不起,于是只能打发仆役到洛阳先租一处宅子,免得到时候露宿街头或是住客栈了。
武府中也有行动,高宗皇帝口谕已经下来了,叫武清随驾到洛阳,武清也只好开始准备。至于武敏之,则是没那个资格的,他还在奉旨闭门思过呢。荣国夫人杨氏倒是可以随驾,毕竟女儿都是皇后,但身体不是很好,此去洛阳,颇多颠簸,正在犹豫要不要去。
第六十六章 梅香园惊变
荣国夫人杨氏经过一番深思熟虑,再加上身体已经不比前几年了,几乎是每况愈下,所以便决定这一次不陪着皇后去洛阳了。于是便让武清到宫中告知于武后。
武清这几日没有去请安,杨氏也不曾怪罪,依旧是一副慈眉善目的模样,对武清的喜爱完全是有增无减。武清也只能抛弃那些不堪的想法,重新一次认识杨氏。
或许从某种意义上来讲,跟武敏之那点事情在她眼里不算什么吧,虽然被道德所不允许,但杨氏做就是做了。对于武清的慈爱可从不落下。
这或许也就是大唐能够容忍这样的事情发生吧。
武清领了杨氏的命,便来到了大明宫,向守卫出示高宗那枚带有“御”字的玉佩,一路畅通无阻。
到了宫内才知道,这一日是沛王府和英王府的蹴鞠比赛,魁首就在这两个队之间产生,高宗自然要去观看。武后可没那么多时间,临幸东都洛阳也是她提出来的,所以她得处理宫中事务,此刻正好在太液池边上的蓬莱殿中。
武清被宫人引到蓬莱殿,一路穿过紫宸殿,走过数道回廊,便踏入了蓬莱殿中。
远远地望见武后正坐于殿中绣墩之上,品着茶,侍女一旁伺候着。她身着一件百花拽地裙,秀发浅绾作半翻髻,发间点缀几样宫绢珠花,面敷薄粉,自是有一番清丽之姿,柔美而脱俗。看到武清到来,便已眉目含笑。
武清到得跟前,参拜道:“微臣见过皇后娘娘。”
武后伸手轻轻一摆,柔声说道:“清儿不用如此多礼,平身吧。你今日来宫中倒是所谓何事?”
武清往那些婢女脸上瞧去,却不曾看到上官婉儿,心下一阵黯然,听得武后问话,便拱手说道:“回皇后,祖母让侄儿来是要告知皇后您。祖母说,她年事已高,身体每况愈下,此去洛阳,颇多颠簸,她便不能陪皇后您去洛阳了。”
武后听到这话,略一沉思,便对旁边的侍女说道:“阿莲,你去告知太平,本宫去平康坊看望她祖母,让她也去。”
阿莲盈盈欠身,而后退出了蓬莱殿而去,武清很想问武后,上官婉儿在什么地方,但他还是忍住了,在不清楚武后有什么目的之前,最好还是别问,免得让武后猜忌。
“皇后娘娘,侄儿告退了。”武清也不想跟武后呆在一起,他感到压力山大。
武后啜饮一口茶,面露微笑,说道:“你这小家伙的心思,本宫早已猜到,那上官婉儿陪着太平去了西内苑看那蹴鞠,若太平要到了平康坊,你也能见到。再说本宫让婉儿留在宫中,总比在教坊司好吧。”
武后的话,让武清有些不好意思,自己还怪武后掐断了他的爱情,没想到武后竟然是这样的意思,可是他总感觉有些奇怪。
“原来是这样,侄儿替婉儿谢过姑母了。”武清拜道。
武后心中则是一动,果然自己这侄儿非同一般,还好让你们分开,不然往后待太平成年,不是苦了我那闺女吗?“好了,咱们这就回平康坊。”
武清心结一解,整个人忽然轻松了许多,轻装简行,便陪着武后回到平康坊,一路之上,武清坐于武后马车之上,武后对武清颇多考校,见武清《孝经》和《论语》都能对答如流,应对得体,不禁心中大悦,叫武清好生读书,切莫骄傲,若能取得进士,他日封官封爵不在话下。
武清自然高兴,心道武媚娘啊,你要是当了皇帝,你肯定得封我王了,即使我不努力,我吃喝嫖赌样样来,你还不是得封我王。但此时的武清为了在武后面前能有个好印象,是非常地恭顺谦和。
不多时便已经到了武府,自有杨氏和武氏到府门迎接武后,陪着武后到了暖阁之外的时候,武清心里有疙瘩,便借口如厕向着梧桐院走去。
要到梧桐院,还要经过梅香园,曾经在这里武清拜见过武后。如今却听到了哭喊声。
“武敏之,你个畜生,你祸害了我好几个婢女,你还想祸害我不成,你就不怕母后惩罚你吗?”一个小女孩子怒斥道,武清听得有些熟悉,但确定的是武敏之又在祸害皇家公主呢。
“母后?”武清一愣,这天下间那个公主还能有母后?
武清急忙走到花窗前向里面望去,只见梅香园中,一个小女孩被捆绑着手脚,昏迷不醒,不远处太平公主衣衫有些不整,地上躺着两个婢女,不省人事。
武清瞬间血脉膨胀,怒发冲冠,他看到了那个被绑缚手脚的小女孩儿竟然是上官婉儿,他的女神啊!也不知道何时在墙角立着一根木棍,武清抄起木棍,怒喝一声,翻身进了梅香园。
武敏之听到身后怒喝,不禁一惊,待看到来人竟然是武清。仇人见面分外眼红,武敏之抬起一脚便向武清踹去。武清迅速躲闪而过。武敏之满脸涨红,酒气熏天,怒笑道:“好好好,原来你这杂种也来了,正好今日个我来个武李全宴,一锅烩了,以解我心头之恨!”
武清听到这话,浑身一震,果然如此,自己抓住又抓不住的东西果然就是这武敏之对武家和李家心怀仇恨。
“武敏之,我奉劝你快些停手,不然被皇后娘娘知晓,你小命不保!”
武清说着,躲过武敏之一拳。武敏之如今醉酒,武艺发挥不出平时的一成都不到,根本奈何不了武清,但武清也降服不了武敏之,一时间竟然僵持不下。
“婉儿,婉儿!”武清大声对着那小女孩儿喊道,那女孩儿纹丝不动。武清便问太平公主,“表妹,婉儿她怎么呢?”
太平说道:“婉儿是吓晕过去了。”
看来这畜生定是要对婉儿做什么,婉儿那么坚强的女娃儿竟然被吓晕过去。于是大骂武敏之,双手挥动着木棍,专打武敏之下盘,不过一会儿,武清便气喘吁吁,汗流浃背,这实在是太消耗体力了,反观那武敏之虽然醉醺醺的,但力气有的是。武清不禁大急,冲着太平说道:“你在那看着干嘛,还不快去通知你母后,你母后在暖阁!”
太平公主啊了声,连忙跑出去了,有武清牵制,武敏之虽然想阻拦,但脚下不稳,被武清一阵连攻,摔倒在地,武敏之反应迅速,一个鲤鱼打挺而后飞起双脚,来了个连环双踢,武清哪能抵挡地住,被蹬飞十多米远,差点没摔死,口中感到一甜,一口鲜血喷涌而出。
武清大惊,没想到武敏之竟然如此厉害,难道自己要死在这里来吗?抬头望了眼上官婉儿,此时上官婉儿苏醒过来,正好看到吐血的武清,不禁大呼“清哥”。
武敏之也不知何时握了把匕首,狞笑着朝着武清走来,而后一脚踩在武清头上,笑道:“哼,哼,哈,哈,哈,杂种,今儿个,爷爷送你登极乐去!”
说罢,匕首扎下,深深地扎进了武清的肩膀,武敏之竟然刺偏了。
疼痛,尖锐地疼痛,武清痛地眼泪直流,大骂着武敏之。
“我草尼玛,你给老子来个痛快的啊!啊,啊!”武清骂出了前世的语言,太疼了。
片刻,武清的肩头被血浸透了。上官婉儿哭出了声,她从没见过如此血腥的场面,大声叫着,“清哥,清哥!住手啊,国公爷!”
武敏之大笑,拔出匕首在武清变形的脸上蹭了下。瞬间,武敏之眼神变得极为冷冽,就仿佛是在看一个死人一般,而后举起匕首,直插而下!
别了,大唐,别了,婉儿。
武清眼前一黑,昏了过去。
第六十七章 洛阳城中思
黑暗,痛苦,仿佛坠入了无尽的深渊一般。
武清奔跑着,疯狂地逃亡着,在他的身后是无穷无尽地怪物,它们张牙舞爪,拿着武器砍向了他。他似乎有一种信念,只要不停地向前跑,就一定会找到出口,一定会重见光明。
亮光,一点点亮光出现在了前方,武清加速跑动,那些怪物更加疯狂,更加残忍。就在清晰地看到那出口时,一个异常高大的怪物射出了一箭。
“啊,痛死了!”
武清瞬间睁开眼睛,看到胡床的纱帐,肩头那钻心地痛传遍全身,令他冷汗淋漓。
“公子醒了!”秋菊欣喜地大叫一声便跑出去了。
须臾,老娘武氏等一大家子挤到了的武清的床前,眼中露出关切之意,武清感动不已,自己还是会有人关心的啊。
武氏看起来有些憔悴,眼泪簌簌往下流,俯身贴着武清的小脸蛋,悲戚地道:“我儿终于醒来了,你若有事,叫为娘如何活下去呢?”
武清心中叹息一声,对于这个娘,这辈子他只能好生孝敬了,这份爱,这份恩情,实在是太沉重了,武清忍着肩头的痛苦,露出一丝笑容,说道:“阿娘,孩儿命硬,好着呢,往后我还要穿娘做的衣服呢,好了,阿娘别哭了。”
武氏见武清这么小就如此懂事,如此聪慧,心中泛起一阵难过,本该快乐的童年,都怪自己当年矜持,要是早回长安,也不会让武清这么小变得跟个小大人似的,心中对武清的愧疚之意越浓。
武清侧头看去,除了秋菊之外,还有徐小樱王修等人,却不见上官婉儿和太平公主,心下不禁黯然。
武清很想知道自己昏过去之后,到底发生了什么,但肩上的疼痛,立刻让他差点又昏过去,不觉间一阵困意袭来,便沉沉地睡去。
待到醒来,只见天依旧漆黑异常,武清感到饥饿,侧头一看,只见一个少女伏在床头,那轻微地鼻息说明已然熟睡。武清稍微一动,那少女忽然惊醒,抬头一看,武清一愣,竟然是秋菊,她一直守候在身旁吗?武清有些感动。
“公子醒了啊,饿了吗?”
武清微微点头,而后问道:“秋菊,你一直在我身边吗?”
秋菊露出赧然地表情,轻轻点头,说道:“奴婢给公子炖了莲子羹,如今应该好了,我去给公子盛来。”
武清忽然之间有一种冲动,难道这就是爱?一种发自内心的感动和欢喜充盈了武清的心田。
或许安安乐乐就是福,平平淡淡才是真。财富权力只不过是身外之物,而情义才是人生的根本。
也是这一瞬间,武清的心境竟然发生了质的转变,他忍受着疼痛,撑起身子,而后下床,披衣站立窗边,双手推开窗户,一阵寒风扑面。只见夜空漆黑如墨,星光灿烂无比,紫微星晦暗不明。此时,北斗偏移,斗柄向东,春天已临。
武敏之并没有被怎么样,正如他大气运加身一般,而这一次武后却是出奇的平静,在大内侍卫救了武清之后,便把武敏之关在了房中,而后并传御医给武清治伤,直到御医确定武清无事,她这才领着太平公主和上官婉儿等宫女侍卫离开武府去了大明宫。
但府中有仆役看到荣国夫人杨氏和武氏还有武后曾在一起密议良久。
武清让秋菊探得这些消息后,苦笑一声,心里却是憋着一口气,他一拳打在了梧桐树上,树没怎么样,他的手却是血流如注。秋菊连忙包好。
三日后,高宗皇帝正式下旨临幸东都,即日启程。
武清和晋国夫人武氏也随驾而去洛阳,当然武清也需要一些仆役和婢女,这些人则是乘船沿广通渠顺流而下,进入黄河再转入洛水,便可以直达洛阳城。
高宗皇帝御驾则是走陆路,从长安到洛阳,则是有一条非常宽大的官道,道路平整,适合马车行使。相较于水路行程也短,快马一日便到洛阳,故而高宗皇帝便选择了陆路。
皇帝的御驾自然不能跟快马相比,所以晓行夜宿,不过三日,洛阳城在望。
一路行来,武清得到恩宠,与高宗武后太平公主等皇子坐于御辇,真切地享受了一回帝王级座驾,也满足了一下小小的虚荣心。当然武清可不是白坐,每日里除了休息睡觉的时间,武清都得说书,以至于写书的进度完全跟不上说书的速度。因为右肩受伤,不能动笔,所以每日他休息的时候都要想很久,以便能够说书不至于丢三落四。
三日下来,伤口发炎流脓,晋国夫人武氏心疼不已,秋菊也是泪眼汪汪。这让武清大呼情何以堪。
洛阳城虽然雄伟壮丽,但比之长安却要逊色几分。一路跟随高宗车驾从定鼎门而进入洛阳,到了这里,百官便可以自行离去,皇帝的车驾将一直沿着大街过天津桥而后进入端门穿过皇城,进入则天门,便是禁内,也就是高宗皇帝和武后的居所。
武清自然不必跟着高宗过天津桥,早有老李头在城门口等着,看到武清等人下马张望,便过来拜见武清和武氏。
“老头子见过夫人和公子,宅院已经收拾妥当了。就等夫人和公子了。”
武氏自然十分喜欢,那处宅子也是武后赐给荣国夫人杨氏的,杨氏这次没有来洛阳,自然要把宅子交给武氏,正好老李头先来洛阳,便叫他让仆役们先收拾一番。
武清坐在马车中,掀起窗帘,看着洛阳城的景致,不禁对这个地方产生了好奇。历史记载中当年隋炀帝命宇文恺督造洛阳城,征民夫便用了二百多万,耗时一年就完成了,这种速度也是古今罕见的,而当时死去的民夫达到了四成之多,可以说洛阳城下埋葬着累累白骨。大唐开创之初便继承了隋朝的洛阳城。
武府在积善坊,临近洛河,取水方便,武府占地面积又大,比之平康坊的武府至少大了一倍,所以当武清踏进府中后,便感到进入了原始森林的感觉,这一处宅院竟然没有开发完全,林木都还是原生态的,没有丝毫的人工痕迹。
如今高宗临幸东都,真不知道还会不会回去,这几年关中饥荒严重,有愈演愈烈的趋势,若就此在东都扎根,那积善坊这样靠近皇城的坊,地价将会直线蹿升。
若在街边做生意,会不会更好呢?那么一些在这个时代可以推广的东西是否可以引入呢?武清开始考虑得失。未来好几十年的政治中心将会在洛阳,而自己要么在这几十年间飞黄腾达,**美妾成群,要么就只能躲进邙山或是上嵩山当和尚去了。
第六十八章 二王斗鸡
武清的伤势被武后极为关注,第二日便派了御医来诊治,并用了皇家内库的珍贵药材,仅仅一日一夜,伤势陡然好转,结了硬痂。
武清也颇为庆幸,武敏之那一匕首刚好错过了琵琶骨,不然伤到了琵琶骨,这辈子也别想练武了。也是这一次,武清真正意识到武功的重要性。
这一日,太平公主跑到武府,算是来看望武清,武清虽然对这个表妹没什么好感。但毕竟是表妹,而且这个表妹将来那也是权势滔天的主,若能搞好关系,将来未尝不是一大助力。至此他还不知道武后和武氏已经商量过,将来太平公主要下嫁给他。若是知道了,武清不知道作何感想呢?
“微臣见过公主!”武清拜道。
“切,好了,表哥,这里又没外人,你哪儿来的这么多礼节。”看到武清往她的婢女脸上瞧去,太平便笑道:“你是在找上官婉儿吗?”
武清也不隐瞒,便问道:“表妹,婉儿怎么没跟你来?”
太平没什么心思,说道:“婉儿是我母后的婢女,又不是我的,再说,一个婢女而已,表哥你为何如此上心?”
武清无语,他很想怒斥一下,但看到太平毫无心机,于是苦笑道:“婉儿自幼没入掖庭,吃尽了苦头,关心她也无可厚非吧。”
太平像是明白了一般,点了点头,而后说道:“表哥你伤势怎么样呢,可恨那武敏之!”说着话,太平的眼眸中闪过一丝恨意。
武清也对武敏之比较痛恨,但经此一事,他也想通了很多事情,于是便说道:“伤倒是没什么大碍了,就怕以后落下病根。”
“说起这事,我真的要谢谢表哥你了,要不是你,那日还不知道会怎么样呢?”太平说着便盈盈一福,“表哥既然无大碍了,我们便去英王哥哥的府上吧,而且也在这个坊里。”
武清一惊,这英王府也在这坊里,这不是没事找事吗,往后还得绕着走?武清很不爽,但没办法,于是便跟着太平公主出了武府,向着英王府走去。
临近英王府,便看见对面人声鼎沸,武清抬头一看,竟然是沛王府,这也太刺激了吧,一个坊里竟然有两座王府。
只见大街中央搭起了高台,一大群王府的奴婢们正在大声叫嚷。
“快,快,上啊,大将军!”
“哈哈,二哥,你今日可要输了,你的大将军今日要被我这中郎将要打败了,中郎将,给我杀过去!”只听得一个少年郎大声呼喊的。
武清抬起头,只见沛王和英王坐于高台两边,两拨王府人马分立周围,群情激奋地关注着场中央。武清和太平公主上了高台,自有仆役让开道。武清朝高台中央望去,只见两只雄壮的斗鸡一扑一啄,缠斗在一起,在奴婢们的高呼声中,仿似那面红耳赤的仇人一般,疯狂地向对方攻击。
这就是斗鸡?久闻大唐流行的斗鸡,原来就是这样的吗,很快,其中一只斗鸡落败,自有奴婢抓住放进笼子里。
而后英王李哲笑道:“二哥,今日我中郎将获胜,你可得输我一百两哦!”
沛王李贤脸色阴郁,但还是颇有风度,说道:“三弟,不就一百两吗,你急着做什么,我还有骠骑将军没上呢,你嘚瑟什么啊。”
听到李贤说他的骠骑将军,英王李哲脸色一暗,那骠骑将军已经连续赢他十场了,好在这几日那骠骑将军仿佛状态不佳,今日没有上场,所以他这中郎将才赢了。
李贤看着那笼中的大将军,恨恨地说道:“把大将军给我拉出去砍了,以正军法!”
武清没理会这些东西,倒是与王勃攀谈起来,两个人都对对方的才华颇为佩服。王勃特别喜欢那《霓裳羽衣曲》的歌词,想知道武清所描述的是哪家女子。武清这才明白,王勃这个年纪不正是青春期发展到高峰了嘛,而且王勃刚行了冠礼,已经可以娶妻生子了。
武清只有心中一叹,杨女神恐怕他们是等不到了,即使等到,也只能留下此恨绵绵无绝期了。武清只好回答是睡梦中梦游仙阙时所见。
王勃也明白,若武清不是梦游仙阙,以武清的年纪也确实作不出那样**悱恻的诗来。但心中对武清非常佩服,而且就以《三侠五义》来说,当他翻开第一页之后,便深深地被里面的故事吸引住了,以至于他彻夜畅读。
武清只能谦虚一番,与王勃的探讨更是集中在帝王与百姓之上,可惜的是王勃的一套还只是站在士大夫们的普遍认识上,没有什么新奇的东西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