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蒙山军-第12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家。起初不过是租了一处院子。后来才盖了那栋小洋楼。倒是那栋小楼的兴建和装饰,让陈超看到了龙谦的另一面,那就是他其实是个很懂享受的,无论是饮食还是居室布置。都有着极为精致的品味。平素展现在大家面前的。不过是他精心的掩饰而已。
只有胸怀大志的人才会如此隐忍,如此的“虐待”自己。陈超甚至想到了一个历史长河中的人物——葬送了西汉王朝的王莽。
龙谦会是王莽吗?他会亲手将大清王朝葬送吗?龙谦会建立自己的龙家王朝吗?这个不能对人言的残酷问题,残忍地折磨着陈超。最为令他惊恐的是自己竟然隐隐希望出现不忍言的那一幕。希望亲眼见证一个崭新王朝的诞生,但那个新王朝,可千万不要是王莽的新朝。
龙谦有本事走到那一步吗?陈超无数次问自己。当龙谦占据鲁南两州,神奇地培育出两个名震全国的实业集团后,对于那个问题,陈超便有了自己的答案。当蒙山军扩编为北洋新军第五镇后,陈超便坚定地认为龙谦会实现那个目标。当初蒙山军才几个人?执掌山东军政的袁世凯就拿龙谦没办法,陈超可是亲眼见识了蒙山军连战连捷的人。当初龙谦凭着手里那么点力量便可以对抗袁世凯。如今龙谦的军力比原先至少壮大了几十倍!如果从地盘上讲就更为惊人。袁世凯就算接掌直隶又如何?就算除第五镇外的其余新军全部效忠袁氏又如何?龙谦能用两年时间将鲁南建设成如今的局面,如果再给他两年时间,龙谦难道不会将山东省打造成鲁南一般的铁桶江山?如果龙谦有了四五个鲁南,实力将扩张数倍!就算袁世凯有六七万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新军,一样不是龙谦的对手!
自从举家迁入沂州,亲身参与了华源实业的创建并亲眼见证了鲁南工业化的崛起的陈超,学会了用完全不同的角度去观察和研究社会。这个角度,就是经济的角度。
从鲁南实业的形成到逐步壮大,带给陈超的不止是震惊,而是崭新的认知。鲁南实业的崛起,带给陈超最大的震撼是资本那沛然难御的力量。几次扩股,将鲁南官场彻底绑上了华源及中兴的战车,在鲁南,没有哪一级官府会刁难华源及中兴。因为刁难华源和中兴就是刁难自己。谁会与钱过不去?在鲁南,华源及中兴涉及到官府的事务,比如征地,比如募集员工,比如官司纠纷,公司无需向任何一级官府打点,也可求得公正。而陈超曾经认为,大清朝已经成为不打点关节便一事无成的关节社会。而这个判断,在鲁南出了意外。
为何会这样?龙谦一句话便道破了秘密,“当他们认为实业集团的发展更有利于自己,超越了索贿所得,他们便会不遗余力不求贿赂地支持实业集团。毕竟索贿受贿是有风险的,即使腐败已不可救药的满清政权,很多索贿还是摆不上桌面并且会受到政敌的攻讦。而入股实业集团,是他们看到了实业集团辉煌的未来。合法地谋求超过索贿所得的红利,自然就会成为他们的选择。”
“这样就可以杜绝行贿受贿?”陈超疑惑道。
“不,不会。你想的太简单了。打造一个干净的社会,干净的政府,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但是,用经济手段永远比用政治手段更为有效。”
说这句话时,龙谦神色凝重。
资本的威力不止在于鲁南,自周馥以下,山东官场的很多人成为了华源和中兴的股东。华源和中兴付出的代价是股权的稀释,换来的是大量的现金和鲁南乃至山东官场的支持。像赠与周馥那样赠干股毕竟是少数,要想获得两大实业集团发行的新股,官员们还是要掏真金白银的,但华源及中兴强势发展的势头及第一年的分红打动了官员们,在判断两大实业集团红利所得远高于将银子存于票号钱庄后,他们自然选择了购买鲁南两大实业集团的新股作为牟求财货的手段。
中兴的情况不晓得,但华源仅去年中元节内部发行新股便募集了白银120万两!其中80%是来自于官员的购买,只有20%是针对华源实业员工的。
鲁南两大实业集团的投资已经非常惊人,身处其中的陈超反而不觉得有多了不起了。当他次日见到山东机器局的总办徐建寅并做彻夜长谈后,他才意识到华源和中兴的实力。
第二十一节整编前后十一
第二天,龙谦带宁时俊去巡抚衙门拜会周馥,陈超则去了城北的山东机器局,去拜会总办徐建寅。
有关山东机器局及徐建寅的情况,龙谦跟情报处提供的资料并不多,只知道他是江苏无锡人,青年时期曾跟随其父徐寿在曾国藩创办的安庆军械所任职,后来转战南北,在金陵制造局,天津机器局都干过,算是这个时代屈指可数的军工专家。特别是在化工方面,大概受其父徐寿的影响,造诣尤深。曾受李鸿章之委托,以其父在金陵探索出的制造工艺,在天津机器局造出了镪水(硫酸),解决了镪水依赖进口的窘境。要知道,硫酸及硝酸是现代火炸药的主要原料,以前都是依赖进口,既费钱又费事,十分的被动。徐氏父子根据其学识,摸索出了制造工艺,对于基础工业极为落后的中国,可谓功莫大焉。
徐建寅一生最大的成就在山东机器局。其三十岁时,应其时山东巡抚丁宝桢之邀,创办了现在的山东机器局。值得称道的是,其创办山东机器局没有聘用一个洋人,全部是用的中国人。虽然徐建寅在山东创建山东机器局只有四年多时间,但纵观其六十岁的生涯,创办山东机器局应当是其一生成就的高峰。所以,周馥以山东机器局相招,立即打动了在汉阳的徐建寅,第二次来到济南打理他曾付出巨大心血的山东机器局。
陈超并不知道徐建寅四年前被张之洞请到了湖北督办全省营务,差点死在山东。其时恰逢庚子国难。列强禁止了无烟火药对中国的出口,张之洞便请徐建寅帮助汉阳兵工厂研制无烟火药,徐建寅以极大的热情主持其事,但次年出了一次重大事故,火药发生了爆炸,现场死了十几个工人,当时在现场主导其事的徐建寅因为去厕所离开工房而逃过一大劫,但刚走到工房门口的他还是受了伤,后背严重灼伤,将息了数月方好。今年夏天。徐建寅应周馥之邀返回了山东。重新就任山东机器局总办。
徐建寅今年整六十岁。三年前的那场事故似乎摧毁了他的健康,精力也变得差了。这几年不在山东,只是听说了鲁南突然冒出了两个以生产民用产品为主的实业集团,其产品销到了武汉三镇。来自山东的轿马车和式样新奇的女式服装成为了风气已开的武汉三镇官绅的最爱。
服装不甚关心。但鲁南竟然能生产如此精美的轿马车引起了徐建寅的兴趣。出于本能。徐建寅开始关注鲁南的实业,仔细了解,方知华源和中兴的核心竟然不是那些讨好富绅的新奇玩意儿。而是钢铁和煤炭。这可是重工业的基础啊。兖州有煤,沂州有铁他是知道的,但短短两年鲁南竟然修筑了铁道连接了大运河,竟然炼出了钢,造出了火炸药,甚至制出了数种西药!这就令徐建寅刮目相看了。于是他托张之洞收集有关鲁南实业的所有资料,开始研究这两个突然冒出来的实业集团,资料越多,他越吃惊。由于华源和中兴的神奇出现,曾经引以为傲的山东机器局黯然失色了。两个巨大的问号横亘在徐建寅心头,兴建如此规模的实业集团,资金从哪儿来?它们与主持鲁南军事的盛胜军右翼统领龙谦有何关联?这一切似乎都是在威胜军右翼进占鲁南才发生的啊。
庚子国难中与恩铭一同逃出京师的在汉阳兵工厂做事的张之洞的妻侄王崇烈常来探视徐建寅。解释了他的部分疑惑,主要是龙谦的发迹。就是因为龙谦率领的山东勤王军救驾有功,才屡获升迁,其部被扩编为兵部直辖的威胜军右翼。王崇烈曾见过龙谦,毕竟那次死里逃生的惨痛经历留给他太深的记忆了,父母均死于庚子国难,随后他一直托庇于姑父,谈起当初在京城西郊与龙谦的会面,宛如昨日。王崇烈对徐建寅说,鲁南实业一定与龙谦有着直接的关系无疑了,尽管我们只说了那么几句话,但我肯定,那是个不一般的人,绝对不是一个鲁莽无知的武将。
龙谦是不是与一般的武将不同,徐建寅并不挂在心上。他再次回到山东,接管了他一手创建的山东机器局,去发现情况很不乐观,机器局虽然已创建二十余年,产品及规模却没有什么发展,差不多依旧是他当初的规制。表面上看,限制了发展的原因主要因为资金短缺,实际上,后任的几任总办缺少魄力,另外,官府的支持也不够。
机器局的一部分骨干是他当初从金陵制造局带来的,老上司重新主持机器局业务,这些人很高兴,表示您老人家回来,机器局就有前途了。徐建寅不爱听这个,而是向他们了解鲁南两大实业集团的发展奥秘。这是他最关心的事。
这些人说,鲁南飞速发展,主要是省里大力支持之故。据说主持鲁南军事的龙镇守使与周抚台交情莫逆,抚台大人甚至将其子周学熙从山东大学堂总办的位子上拿下来,将其送至鲁南。如今周二公子已是华源实业的总裁了。咱们机器局在山东,可不比当初丁大人当抚台的风光啦。
这就是说,机器局发展受限制主要是两个原因,一是领导人无能,二是官府支持不够。
官府缺银子是事实。光绪登基那会儿,朝廷财政可比现在要宽裕的多。至少不需要每月向列强支付战败赔款嘛。甲午、庚子两场战争,耗尽了国朝的元气。特别是经过庚子国难,朝廷本来就捉襟见肘的财政更加困难了,有限的资金主要用于编练新军了,地方兴办实业,只能得到朝廷政策上的支持,几乎得不到实际的助力。便是如张之洞,也是自筹资金。支持他在汉阳的局面。
徐建寅认为,机器局要振兴,必须得到山东省的大力支持。省里不掏银子,机器局就难办了。于是徐建寅向周馥递交了振兴机器局的专门报告,列明了机器局的一揽子计划,要求省里每月拨付二十万两银子用于购置设备及招揽培训人才,以便扩大现有产品的产量,两年后,机器局当可以取得盈亏平衡,不再需要省里贴补银子而是可以向省里上缴利润了。另外。徐建寅还提出了一个特别的要求。那就是请巡抚衙门下一道命令,让山东驻军,不管是北洋新军第五镇还是巡防营,凡是在山东地面上的官军。所需的子弹火药。全部向机器局订购。不再购自外国。山东驻军弹药能够自给,将为机器局打出招牌,如果近在咫尺的北洋新军有一半部队采购机器局的子弹和火药。机器局马上就能盈利。
这两个要求提出来,巡抚周馥却很为难,表示爱莫能助。省里每年拨付240万两银子肯定做不到。部队弹药采购机器局的产品是好事,但巡抚衙门却不能直接下令。且不说第五镇是中央直辖的新式陆军,省里没有指挥权,就是各地防营,也需要跟提督龙大人打招呼。
周馥的态度令徐建寅失望,感到被周馥耍了。心说,你这么个态度,干嘛将我从汉阳召回呢?徐建寅便提到鲁南实业,认为省里不应该将资金全部投入鲁南,毕竟那边是山区,发展前景远不如平原地区。要发展山东经济,应当布局济南、青州、莱州三府,而不是鲁南。周馥回答说,鲁南实业的兴建,完全是地方自筹,省里几乎没有向鲁南投一分钱。既然鲁南可以做到资金自筹,机器局为何不能学一学鲁南?
省府竟然没有向鲁南投一两银子?徐建寅根本不信。怎么会呢?据我所知,鲁南两大实业集团,其资金投入是千万两的规模了,他们如何筹措到如此海量的资金?
周馥微笑着说,这就是他们的本事了。据本官所知,资金来源大致有三个渠道,第一是票号的投入,崛起于庚子年的晋源票号是山西人所办,其当家人与龙谦将军有旧,大笔的银子投了进去,换取了鲁南实业的股份;其二是外国资金的投入,比如美国人就投资不少,但不控股,算是小股东。其三是个人入股,鲁南士绅,几乎都将投资实业视为美事。好在两大实业公司自组建以来,没有辜负股东们的信任。
徐建寅是个技术型官员,若是研究攻关技术问题很有信心,但对于经营企业真的不算内行。听了周馥的话,问道,抚台大人,您的意思是要机器局出售股份以换取资金?不,决不能将机器局卖给个人,特别是洋人!
周馥捻须微笑,仲虎(徐建寅字)老弟,你的本心是好的,本官完全清楚。创建机器局,老弟实为首功。但本官建议你去趟鲁南,实地看一看鲁南的局面。洋人的资金不好用,但控制得当,未尝不是一条路子。鲁南建西药厂,若不是有美方的技术,哪里会建起来?如今他们生产的阿司匹林等西药,销路好的了不得。他们生产的新式炸药,也是来自洋人的技术啊。一些道理,本官也是看了鲁南的实业兴建才悟出来的。如今龙谦将军带兵在黄河沿岸抗洪,实在是没空,不然,本官一定叫他为你讲解下兴办实业的妙法。
原来王崇烈说的不错,那位因庚子勤王蒙太后青眼有加的年轻人真的是鲁南实业背后的推手。
陈超前来拜访的这天,徐建寅刚从天津返回济南。听说华源实业的老板陈超拜会,当即亲自迎出门。好啊,正想了解华源实业的运作秘籍呢,当家人便上门了。徐建寅很是热情,与陈超置酒长谈,听陈超详细介绍了华源的发展过程基股本运作方式,徐建寅深受启发,极为感佩。陈超提出的邀请他去鲁南实地考察的邀请,他当即一口答应。而对陈超提出的联手发展山东实业,以增国力的建议,徐建寅深表赞同。
只有向列强招商一事,徐建寅表示了自己的疑虑。
陈超来之前已经打定了主意,华源既然要来济南发展,并且龙谦有谋划山东机器局的打算,那么在某些问题上,比如华源的发展史就没必要对徐建寅隐瞒了。但与机器局进行合作的计划,却不要急着提,最好等徐建寅认识到了华源公司的实力后再说。但看到徐建寅的态度,便试探性地提出了合作的要求,表示鲁南实业和山东机器局各有优势,应当建立充分的合作,避免恶性竞争。
徐建寅竟然立表同意。
陈超自然不去将合作的细节,第一次见面,能谈到这个地步已经非常令人满意了。而且,如何合作,华源目前也没有具体的方案。
谈到最后,陈超拉出了龙谦,“徐大人,北洋新军第五镇统制官、山东提督龙谦就在济南。鲁南实业的兴建,大多出自龙将军之手。他曾亲口对陈某讲过对徐大人的仰慕之情。说当今之世,像徐大人这样有眼光而务实的官员实在是凤毛麟角。其实,龙谦将军对列强有着极深的戒心,但又深知吾国在科学技术上的落后,不引入洋人的资金,特别是技术,一切全靠自己摸索,恐怕来不及。他主张以自力更生为主,引进洋人技术和资金为辅。特别是在关系国计民生的钢铁,军火等领域,决不能受制于人。”
“好,提督大人有此见识,徐某放心了。陈先生,什么时候为吾牵个线?徐某想拜会下提督大人。”
“这个却方便。我可以让他来此。”陈超见徐建寅疑惑的眼神,“不瞒徐大人,龙谦是我侄女婿。”
“原来陈先生是提督大人长辈,失敬了。”徐建寅恍然大悟,重新见礼。
“不敢不敢,徐大人既是长官,更是前辈。将来振兴山东实业,还要多多仰仗徐大人提点。”
第二十二节整编前后十二
陈超拜会徐建寅,相谈甚欢。龙谦在周馥的签押房里,与这位六十六岁的封疆大吏谈的也不错。
龙谦来巡抚衙门,门子早已晓得龙谦现在的身份,飞快地报与周馥,老巡抚亲自迎出门来,说,盘算着你也该回来了嘛。周馥制止了龙谦的行礼,牵了龙谦的手来到自己的办公室,吩咐下人沏了茶,等待着龙谦的汇报。
龙谦首先向周馥汇报了进京的情况,这是周馥最为关心的。尤其是与慈禧的对答,周馥问的很仔细,揣摩上意是做官的基本功,周馥当然不放过这个机会。尽管慈禧召见龙谦所谈的内容,和周馥并无多大关系。
接下来龙谦汇报山东的军事问题。第一个是第五镇的整编及部队展开,第二项是对全省各地防营的整顿方案。
对于龙谦第五镇的整编及军事展开,周馥并无意见,只是提醒龙谦要严格按照兵部的批复办事,不要超编。特别是第五镇开赴青州、莱州及登州的部队,尤其要注意不得与德国人发生冲突。胶济铁路正在紧张施工中,因为涉及祖坟迁移,村庄整体搬迁等问题,屡屡因筑路与当地民众发生冲突,一再阻碍修路,进度令德方很不满意,德国驻青岛总督数次行文并且亲自到济南与周馥交涉,对沿途官府的行政效率低下十分的不满。如果第五镇部队再介入其事,周馥深恐矛盾激化,万一发生武装冲突。局面将不可收拾,他这个巡抚怕是当到头了。
自庚子事变后,各地的地方官已是畏洋如虎,倒不是周馥一个人的问题。龙谦不由得想起后世列入中学课本的一本讽刺小说节选,堂堂制台(总督),在洋人面前卑躬屈膝如一条狗。这就是晚清官场的真实写照。
“大人,胶济铁路的修筑从长远看有利于我们,铁路的筑成,必将提升我省的经济实力。而且,此路德国人势在必得。绝不可能中断了。所以。卑职倒是认为应当饬令各地,做好沿路百姓的工作,不要提过分的要求,更不要聚众闹事。阻碍铁路的修筑。另一方面。应与德方充分协商。力争为沿路百姓争取最大的利益。这两年我部在军火购置上与驻青岛德军多有合作,关系还算不错。德国人办事亦有优点,凡是谈定的事项。彼方一向认真履行,从无拖延反悔。不如将与德方交涉之事交给下官如何?”龙谦乘机请缨。
龙谦所部在武器购置上与德国人的密切合作周馥是知晓的,可以说第五镇目前一半的装备是自行向德方采购的。就是现在,龙谦军中的德国教官至少有几十名。
“唔,这倒是可以。不过,亦不能多加退让,不然清议对你我都不利呀。”
说清议还不如说舆论。朝廷的言官压力可不如现今雨后春笋般冒出的报纸,“大人请放心。龙谦当然不会损害百姓的利益。”
“好,那就这么办。明儿我给东面几个州府发一道命令就是。”
“多谢大人信任。”
对于各地防营的整编,周馥甚为关心,“唔,退思你如今已是一省之提督了,各地的防营整顿有无良策啊?”如今龙谦已是朝廷正式委任的山东提督,品级甚至超过了周馥。但龙谦一如既往地对周馥表示出足够的尊重,这种尊重既是下级对上级应有的态度,也是晚辈对长辈的恭敬。这点让周馥深为满意。
有清一代,官场品级分为九级,每级又分正副,实际是十八级。提督已是从一品的大员,而周馥这位巡抚却只是从二品。受重文轻武的传统思想印象,武将的品级不如文官值钱。正如现在龙谦和周馥的关系,他这个从一品的提督要受从二品的巡抚的辖制。
如果龙谦没有这个提督之职,他以第五镇统制官的身份是不能对山东防营发号施令的。因为两支部队隶属不同。但现在龙谦有了提督衔,就是山东省驻军的最高长官了,对由绿营改编的巡防营有着直接的领导权。
“大人,良策谈不上。不过是善加整顿,淘汰老弱劣员而已。此事是我份内之事,请大人放心。下官思考此事久矣,认为巡防营存在还是有必要的,第五镇满打满算也就万把人,散开到全省,难以承担维持地方平静的职责。所以,下官认为,山东驻军,应当分为野战部队和地方部队两种,野战部队自然以第五镇充当,其职责是应对突发事件,特别是保卫国土,应对列强武装侵略。而地方部队,则以巡防营改编,平时承担剿匪的职责,战时作为第五镇的补充和后援。但眼下省内巡防营良莠不齐,需要优胜劣汰,勤加训练。下官准备在第五镇下设立一个机构,对各地巡防营逐个点验,下官思虑,巡防营官兵,多半不愿解甲归田,那么,通过点验,将其分为四类。第一类是适合第五镇要求的,全部吸纳至正规新军之中;不适合第五镇但适合做地方部队者,整编为地方部队。但不再隶属各地州府而是归省府直辖;第三类可效仿直隶的做法,成立警察局,变兵为警,承担缉兄刺奸,维护地方平安的职责;第四类就需要勒令退役了,可发给遣散费令其回乡。为保证平和完成整编,鲁南实业准备招收一批退役巡防营官兵,以保证顺利完成整编。下官预计,经过整编后,各地的负担将进一步降低,总体的军费开支亦可缩减三成以上。”
“唔,这样处置,听起来很不错。不过,兹事体大,还要从长计议才是。”周馥没有答应,也没有拒绝,而是玩了个太极推手,准备将事情先挂起来。他意识到了龙谦整顿巡防营的目的是从现在的双重指挥改为由他这个山东提督直接指挥,变为了第五镇的后备军。这就超出了龙谦的职责了。他必须慎重。
但龙谦是决心将这个权力争取到手的,不拿住巡防营的改编权,将全省武力归于己手,就不可能真正控制山东。
“大人,直隶总督袁大人已经着手整顿巡防营了。下官的做法,大体是按照袁大人的规制。纵观西洋各国,设立警察局维护治安已是通例。朝廷对袁大人的改革是赞同的。而且,下官离开京师前,太后她老人家谆谆教诲,对我山东期望甚深啊。下官以为。新政之核心。在于增收节支而已。办实业以增税收,厚国力,此为增收,裁汰冗员。乃是节支之要务。顺着这两条去做。万无一失。大人何必顾虑?须知成大事者。不破不立,大人何故迟疑?难道不信任下官吗?”
“退思何出此言?太后器重退思,老夫岂有不知?老夫不过是觉得此事事关重大。需要审慎而行而已。”周馥陡然想到一个传言,“退思啊,你这回去京师,有关官场传言可曾听说?”
“下官涉世未深,只晓得尽心做事,以报太后厚恩。与京师官场,实在是没有多少交接。除了庆王……对了,大人,下官曾听庆王说,两江李督病体沉重,怕是不久于人世。说不得两江又要有新总督了。”
周馥砰然心动。两江之重要,不亚于疆臣之首的直隶总督,自前年湘军宿将刘坤一病故,朝廷为稳定两江这个财赋重地,调湖广总督张之洞临时代了一段时间的两江总督,旋即回本任,换上了魏光焘,没有几个月,因得罪了满洲贵族铁良,被李兴锐所代。但李兴锐据说已病的不能理事了……
巡抚已属封疆,但毕竟比不得总督。周馥早就惦记着两江了,若是做云贵或者陕甘总督,不去也罢,但如果总督两江,真算是不枉此生了。周馥盘点现今疆臣,能比过自己的还真不多。
“下官听到这个消息,深感两难。以大人之才,总督两江是一时之选,但山东又离不开大人。实在是为难啊。当时与庆王谈及第五镇整编,庆王心情甚好,下官认为机会难得,便断然在庆王面前提及大人,认为总督两江,大人是不二之选……”
周馥腾地站起来,指着龙谦道,“退思!你!”他本来要说如此重要之事,你为何不早些告我?话到嘴边,却变成了这番,“退思!朝廷重器,岂是我等可以随便觊觎的?鲁莽了,太鲁莽了!”
“无妨,”龙谦微笑道,“自太后而庆王,皆知下官出身,不过是一赳赳武夫而已,有啥说啥。庆王听下官推荐大人,颔首微笑,说周玉山还真是个人选……”
“庆王真这样说?”
“下官岂敢欺瞒?说实话,山东真离不开大人。说了这番话,下官好生后悔……”
“罢了。退思,关于巡防营整编之事,你且拿一个章程出来吧。”周馥回到自己座位,“老夫听说退思军中最近出了一档子事,竟然有几个高级军官不满任命,叛逃了,可有此事?”
“正要禀报。确有此事。若是下官在军中,绝不会出现这等丢人之事。不过是走了几个人而已,连武器都没带。大人勿虑。”既然让江云放出风声,周馥注定会听说,龙谦早知有此一问,轻描淡写地挡了回去。
周馥不想深究,若论在庆王那边的面子,他或许比不上眼前这位青年重臣,想到李兴锐,再想想自己已是奔七十的人了,而龙谦尚不到三十岁……
“那就好。朝廷要派要员点验第五镇,这个当口,退思还是要将精力放在军中才好,万不可再出事了。”说完这句话,周馥换了种口气,“退思呀,除开开国年代,以你这般不足三旬年纪便执掌一省之军务,真是异数了。我老了,你却前途无量,以后做事更需小心在意,千万不可自毁前程呀。”
“多谢大人教诲。大人对下官的提携教导之恩,没齿不敢忘……”
“言重了,言重了。犬子虽年长于你,以后却要你来帮衬。你能在庆王面前为老夫美言,老夫要谢谢你呀。”
“大人若是需要,下官将竭尽全力为大人打点庆王那边……只是,两江是本朝财赋根本重地,非得如大人这般老成谋国的重臣镇守不可。下官是担心,山东新政局面本好,就怕朝廷派来一个不晓事的抚台,山东之大好局面……”龙谦摇摇头,一脸的凝重。
龙谦认定周馥定会离开山东,以他那点可怜的历史知识,竟然想起了袁世凯手下一对重要的臂膀杨氏兄弟,其兄杨士骧可是当过山东巡抚的。至于何时出任,龙谦认定就是现在!袁世凯苦心经营山东,却落入自己手中,一定不甘心,借周馥高升,派自己的心腹出任山东巡抚,是再顺理成章不过的事了。
“退思何必杞人忧天?八字还没有一撇呢。”
“大人,整军之事自然由下官全力操持。但还有两事须禀报大人。”
“退思,你我忘年之交,何必客气?说吧。”
龙谦于是将组建华源银行及将华源迁出沂州,来济南并与山东机器局展开全面合作之事讲了出来。
第二十三节整编前后十三
周馥在华源有龙谦所赠的股份,每年的分红足够他这个巡抚一家的开销,而且最器重的儿子还担任着华源的总裁,所以周馥听了龙谦整顿华源的打算,心思立即高速运转起来。
由华源出资,联合晋源票号组建华源商业银行是好事,这个不消说了。跟随李鸿章办洋务几十年,对于银行的作用清楚的很。就算以前认识不到位,晋源票号高调介入鲁南,其发挥的作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