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草根霸三国-第9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等的信念!我等愿意为之肝脑涂地,虽九死而不悔!”。
“谢谢……本将感谢你们啊!”,曹操饱含热泪对在座的心腹动情的说道。在座的文官武将都是同样饱含热泪施礼回敬曹操……
除掉以雄才大略、英明神武的个人魅力吸引人才之外,以曹操也会以哭的方式拉拢人心啊……
第二日,曹操把中央朝廷派往各州的使者的名单送一份给献帝。献帝大致阅览一番后,便用御笔圈定……此时,献帝虽是货真价实的皇帝,但是他没有传国玉玺,传国玉玺此时在淮南袁术的手里。最后,曹操便在公堂宣布献帝的旨意。当然献帝的旨意就是他本人的最终决策。
当宣布孔融充当使者前往荆州时,孔融立即觉得自己不配,尤其是和一个人的人品、才华、人脉相比。
等礼官宣布完旨意,孔融便从坐席站起身体,他拱手向曹操沉声说道:“曹将军,出使荆州的使者,本官可以向将军推荐一位更合适的人选!此人就是来自荆州的祢衡祢正平!”。
孔融的言语出乎所有的预料,一向眼高于顶的孔融也会承认有人比他强?此时,经过孔融的推荐,祢衡顺利顺利通过考核,在官府担任一名书记员。
“哦,孔大人,你有何理由推荐此人呢?”,曹操平静的问道。能让孔融推崇备至的人,肯定错不了。因为他本人,孔融也不放在眼里啊。
“曹将军,本官推荐此人有如下几条理由:一是此人志向远大,学识渊博,其鼓艺可以说是天下无双,二是此人来自荆州,由此人担任使者回到荆州绝对会起到轰动的效应!曹公,据本官了解,此人乃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嫡传弟子啊……”,孔融一脸光荣的侃侃而言。
“哦,司马先生的嫡传弟子?”,别人都仰慕司马徽和许邵之流的高人,曹操却认为这些人固然本性善良,与世无争,但是他们针对一些犀利的问题,表现的比泥鳅还滑啊!年轻时的曹操与这二人都有接触,二人好像都极其看重曹操,但是眉宇之间流露不喜欢曹操的神色。
没等曹操继续说话,孔融对面的陈群同样站起身体拱手说道:“孔大人,曹将军方才颁布的条文指令乃是陛下的旨意,我等怎么随意更改呢?再说出使荆州事情本身不大,却是极为慎重!现今,也只有孔大人才嫩担当如此重任!孔大人,你以为更改陛下的旨意就如翻书一样容易吗?”。
陈群的言语温和,但是眼神极为犀利,那情形就是天王老子在身旁他也不会给面子的。
曹操对陈群微微颔首,示意他稍安勿躁,而后他神情慎重的向孔融问道:“嗯,孔大人,那个祢衡,本将之前也略有耳闻,本将对他很感兴趣……祢衡能和大人相识,相必他已来许昌多日。只是,为什么本将没有在最近招募人才的官文列表上看到此人的名字呢?”,
“呵呵,用祢衡本人的话说,天下的乌鸦一般黑……祢衡出生贫寒,没有财务贿赂负责考核的官员,所以曹将军在官府正式的公文上看不到此人的名字……”,孔融无所顾忌的如实说道。




第二百四十五章 祢衡忤逆曹孟德
曹操和孔融二人你来我往,讲述有关招募人才的黑幕,如此以来,负责招募人才的陈群却是沉不住气了,因为二人所指的黑幕和潜规则都是他管辖范围的错误啊:如此人才,怎么没有通过官方的考核呢?怎么不被曹操知道呢?他寒着脸凝望桌案上的香茗……殊不知,陈群这个严肃的表情的背后,说明他内心是多么的愤怒啊。在陈群的愤怒中,几天后,便有十余名官吏人头落地啊!
曹操看着脸色犹如寒霜覆盖的陈群,而后便对孔融说道:“孔大人,出使的名单无法改变,但是在你出使荆州之前,本将愿意见一见祢衡!……孔大人,你能把祢衡介绍给本将认识吗?”。
孔融见到一向公正无私的陈群吃瘪,他心里无来由感到愉悦,同时他想到自己引见祢衡的目的已经达到,他便笑吟吟的说道:“曹将军,明日本官就把祢衡带到将军的面前!”。
“哦,孟德心存期许和祢衡相见!诸位,今日就到这里!”,曹操说着话,目光望着远方,因为据斥候禀报,今日晚上,郭嘉和张辽就要从徐州赶到许昌了。此时,他身在公堂,心已经去相伴郭嘉了。
傍晚时分,郭嘉和张辽在百人的陪伴下抵达许昌城。一座城池并不因为谁离开而不成为一座城池,但是一座城池失去一个人绝对会失色不少,对于许昌城,郭嘉就是这样一个人。
曹操见到郭嘉,情绪就如儿时过年一般喜悦兴奋。随同的张辽眼见二人如此深厚的感情,也颇为动容。郭嘉曾经对张辽说过:人身上有些东西,是有生俱来,与身俱在的,比如感情,比如喜好……这些是不分君子和小人的!而一个人最大的幸运就是在茫茫人海中,能有缘遇到与自己性情爱好差不多的知己……
在小型宴会上,曹操向郭嘉说起来自荆州的祢衡。令曹操没有想到的是,郭嘉居然能知道这个人。郭嘉对其的评价:桀骜不驯,比猛虎还要生猛;学识渊博,不次于当世名士;放…荡不羁,比郭嘉有过之而无不及;鼓艺一流,其境界空前绝后!
听说祢衡就在许昌城,郭嘉也是一脸的惊喜啊:终于又能一饱耳福了!如此,在郭嘉的介绍下,喜欢猎奇的曹操的好奇心已经十分充盈了,内心十分渴望听到祢衡击鼓。他想看看,空前绝后的鼓艺到底是何等的存在……
晚宴结束,郭嘉和曹操二人便抵足而眠。多日未见,在浓厚的友情氛围下,二人都没有玩女人的欲念。二人交谈中,郭嘉可是极力向曹操推崇张辽。也正是因为郭嘉特别喜爱张辽的缘故,时隔多年后,即便郭嘉离开曹操的身边,曹操还是爱屋及乌、倾力培养张辽,令其成为曹军“五虎上将”之首。
翌日,孔融就把祢衡带到许昌城府衙公堂。出乎孔融的意料,当今天子献帝居然端坐首位,以往空荡的公堂今日人满为患。
见到献帝,孔融发自内心的正经起来,毕竟他性情散漫,但是他的骨子里还是封建社会的三纲五常。毕竟他是孔子的后人啊。他可是毕恭毕敬的参拜献帝啊。
而他身旁的祢衡则是泰山崩于眼前我自岿然不动的坦然神色,他不但没被大场面镇住,他随同孔融参拜完献帝后,他反而抬起头巡视一遍在场的众人。仿佛他才是这个场合的最有权势者。
昨晚,曹操和郭嘉谈论过祢衡能狂傲到什么地步,怎么才能激发祢衡的狂傲之心。此时,二人已经体察到:大场合已经激发祢衡的狂念了。
陈群眼看孔融和祢衡已经参拜结束,献帝也命令他们站起身体,而曹操只是和郭嘉交头接耳,就是不出声,令二人入座。正当他想提醒曹操,不要慢待祢衡之际,公堂里便想起祢衡黄钟大吕般的声音:“天地虽阔,怎么小生没有看到一个人呢?”。
“哦,在座的都是当世英才豪杰,祢衡,你怎么口出狂言?”,这时,曹操接过祢衡的话题问道。之前,他和郭嘉交头接耳交谈,其实就是想看看祢衡怎么对待冷遇和怠慢的。
孔融眼见祢衡情绪瞬间失控,他便立即拉扯祢衡的褂襟:这可是皇帝在场的场所,可不能随兴言行啊,万一稍有差池,便被定一个大不敬罪,那可不是闹着玩的。
祢衡为了不连累孔融,便径直上前二步,双眼平视曹操,心平气和的说道:“哦,请问阁下,在座的有什么人?”。
“呵呵,荀彧、郭嘉、程昱,机深智远,虽萧何、陈平不及也。蔡阳、许褚,勇不可当,虽岑彭、马武不及也。吕虔、满宠为从事,徐晃为先锋;夏侯惇天下奇才,曹子孝世间福将。——安得无人?”,曹操满脸荣光、十分文气的说道。
祢衡闻言,神情变得极为不屑,他轻笑说道:“你是曹操吧?你的言语无异于睁着眼说瞎话,你所说的这些人,祢衡都知道:荀彧可使吊丧问疾,程昱可使关门闭户,郭嘉可使白词念赋,蔡阳可使击鼓鸣金,许褚可使牧牛放马,吕虔可使磨刀铸剑,满宠可使饮酒食糟,徐晃可使屠猪杀狗;夏侯惇称为‘完体将军’,曹子孝呼为‘要钱太守’。其余皆是衣架、饭囊、酒桶、肉…袋耳!哈哈……”祢衡说完话,便在厅堂里,狂笑不已。
被祢衡辱骂的人士如今都在场,他们面对祢衡的张狂,有点愤怒,有的惊讶,有的居然还能笑而对之……而年轻的献帝听到祢衡大逆不道的言论,则是感到有趣,他含笑望着祢衡。
这些话都是祢衡孔融杨修三人在私下里的谈论,如今被祢衡放置在台面大放厥词,孔融顿时大惊失色啊。他神情茫然不知所措。
郭嘉面带微笑对着曹操暗暗翘起大拇指,意思是说:这祢衡够狂吧?!
曹操正眼盯着祢衡,沉默一会后,故作恼怒的说道:“年轻人,你有什么才能?竟敢如此狂妄?”。
曹操包涵怒气的言语和祢衡的怪诞的言语可是针尖对麦芒啊,孔融为阻止祢衡继续发狂,便悄声对祢衡说道:“老弟,过量的饭可以吃,过头的话不可说啊!”。
孔融的言语初衷是好意的,但是在这个特定的场景,无异于点燃炸药包的导火索。祢衡脸色由不屑立即转为严肃,冷声说道:“曹孟德,小生的才能不足道也……但是小生自觉比上不足、比下有余,和在座的相比,天文地理,无一不通;三教九流,无所不晓;上可以致君为尧、舜,下可以配德于孔、颜。岂与俗子共论乎!”。
祢衡此言一出,几乎把当场的所有人都骂了一遍——都是酒囊饭袋之徒;他的言下之意:这里的所有人没有一个有资格和他对话的……
听到祢衡狂妄怪诞的言语,性格豪迈的徐晃立即从坐席站起身体,手握佩剑眼望着曹操,那一刻,只要曹操一声令下,他便冲过去,瞬间砍下祢衡的头颅。曹操瞪了徐晃一眼,示意其跪坐下来。
随后,曹操眯着眼睛向祢衡温和的问道:“呵呵,祢衡,那你口中的‘上’是指什么呢?”,
“‘上’乃是‘一’,乃是道,道化为形,就是日落月出,就是天地和谐,就是如老子,孔子那般存在……这不是尔等俗人所能了解的!”。祢衡话说一半,戛然而止。
“哦,祢衡,本将也是从孔太守的口中得知你的名字!孔太守可是不遗余力向本将推荐你……你如此才华,怎么孟德没能在官文通告上看到你的名字?”,曹操…逼问说道。曹操的言外之意是:你祢衡要不是孔融暗箱操作,你也不可能在官府谋取一官半职的……当然,曹操知道其中内幕,他不过是想借此刺激祢衡一下而已。
祢衡正想出声回答,陈群挺直胸膛拱手对献帝说道:“陛下,臣离开许昌数月,选拔人才的官员竟敢以权谋私贪赃枉法,臣已经着手查证,择日就会有结果!”。
而后,他又向曹操解释说道:“曹将军,有如此官吏当拦路虎,如祢衡这等寒士必然过不了拦路虎那一关!……这都是本官的疏忽导致的,本官愿意承受责罚……”。
陈群的表情语言告诉曹操:别和这位年轻人一般见识啊!要是认真起来,此时就可以定祢衡一个大不敬罪,立刻可以将之处死啊!……借势,造势,折磨一个初出茅庐的小伙子做什么呢?
献帝对曹操微微颔首,便正眼继续关注祢衡。祢衡的言语,他可是从来都没有听到过啊,即便他看到过杀人,体验过刀架脖子的恐惧。他对祢衡的好奇越来愈重。
曹操看着陈群,故作吃惊的说道:“哦,陈从事,如今在本将管辖之地,也发生如此丑陋的事情?陈从事,本将支持你一定要严查,一查到底,不论是谁,一定要惩治严办!不要姑息养奸!……陈从事,至于对于你的责罚,暂时不究,因为你有疏忽之罪,本将也有失察之过啊……”。
曹操安抚完毕陈群,又正脸看着祢衡说道:“祢衡,据孔太守说,你擅长击鼓,如今本将帐下缺乏一名鼓吏,只需早晚朝贺或者筵席击鼓,不知你是否愿意担任?!”。
祢衡发觉曹操居然没有对自己的狂浪不羁的言论而恼羞成怒,最后还当众封赏他官位。如此,曹操的表现超出他的想象。
祢衡一时无法应对,但是他也不愿意放下自己的尊严,最后祢衡沉默无语,转身离开了厅堂。祢衡这个怪诞出奇的行为令所有人都感到惊奇:这个年轻人胆子也太大了吧,太目中无人了吧?你可以不给曹操面子,也要给献帝面子吧!
在场的人,最焦虑的就是曹操,他急切想听祢衡的击鼓啊,可是祢衡不给他这个机会啊。他以为祢衡会接受他的封官,而后便在厅堂表演鼓艺……
孔融目睹着祢衡离开,而后便向献帝跪拜,替祢衡求情。献帝没有表示,只是看着曹操。曹操含笑不语,只是看着负责查看官员礼仪的陈群,而陈群此时也是装糊涂,只顾着看着满桌的菜肴。
最后,曹操请孔融归位,同时他宣布宴会正式开始。
郭嘉对祢衡的评价:果然是年轻气盛,颇有袁绍年轻时的风采,袁绍当年也是血气方刚,当众拔刀和董卓当面对峙啊。那时候,袁绍不过一名初级武将的修为,而董卓一个能对付二十个袁绍……个人实力如此悬殊,袁绍居然和董卓动刀子,说明袁绍和祢衡的性情差不多。
当然,祢衡狂傲的出发点和袁绍有所不同:祢衡是对德才兼备的寒士在黑暗的时代不能获得一席之地而出离愤怒,袁绍只是拥护汉室王朝和自己家族既得利益对抗弄权专政的董卓而已。
第二日,郭嘉随同张辽返回徐州城。临行前,郭嘉劝曹操不杀死祢衡,就是要杀,也要借刀杀人!郭嘉告诉曹操:此人不能留在许昌,否则必定给曹操带来许多麻烦。因为祢衡年轻,血气方刚,不知进退,容易被别人利用!容易成为攻击曹操的一把利器……
这些可能发生的事情,曹操也是一目了然,可是他真心想看到祢衡到底能狂妄到什么地步?!
曹操当时就对郭嘉说道:这么一个狂人,如果没有展示就太可惜了,他要让祢衡和他一起名垂千古!青史留名!哪怕自己背负一些恶名……
一个月后,许昌派出去的使者陆续返回。神州各地其他的英豪都有和曹操合作之心,共同维系汉室江山,但是荆州刘表一直没有和孔融见面,保持着模棱二可的态度。最后,刘表仅是传给孔融一张文书,表示他作为皇室宗亲,坚决拥护献帝,矢志不渝!由于刘表至始自终都没有和孔融照面,这说明:他没有将曹操放在眼里,更没有把孔子的玄孙孔融放在眼里。
孔融带着文书返回许昌,便将在自己出使荆州的情形如实客观的告诉曹操。曹操对刘表的反应没有什么表示,他反而特别热衷于即将举行的宴会——为返回的使者洗尘接风的宴会。
这一个月来,祢衡领着俸禄,就是不来给曹操击鼓。曹操几次要求祢衡前来府邸就职,祢衡不但不来,还出口辱骂曹操:说曹操就是欺世盗名,沽名钓誉的奸诈小人。借助曹操的宽容,和爱才之心,踩在曹操的肩膀上,祢衡的名声扶摇直上,几乎在许昌城街头巷尾的小商小贩和玩耍的孩童都知道祢衡的大名!祢衡可是当前许昌城第一风云人物啊。
功曹从事陈群已经几次上书,建议曹操将祢衡驱逐出许昌。这要是换作别人,陈群则是建议曹操将之砍头:领着俸禄,居然不参与考勤,这叫负责考核官员政绩的陈群,无法顺利开展工作啊。最近,陈群可是把当初负责选拔人才的贪官污吏统统砍头了,其中还有曹操的直系亲属……陈群之所以宽容对待祢衡,这说明言行谨慎、铁面无私的陈群从内心里也是极其喜欢祢衡的。毕竟祢衡当这天下和曹操的面,说出他内心的言论,总之一句话,祢衡的表现令他感到舒坦和透爽!
可是,由于职责所在,陈群又不得不三番五次上书曹操,建议曹操将祢衡驱逐出许昌。放…荡不羁的祢衡,影响到陈群的权威,不利于他施行职权:他连一个鼓吏都管理不了,怎么去指责王侯将相的错误?更何况,祢衡杨修等人经常聚集在一起,针砭时弊,探讨曹操的政策,指责曹操…弄权专政,置皇权不顾,专门培养忠于自己的文官武将。
面对祢衡和杨修、孔融之间的攻击言论,面对陈群的三番五次的上书,曹操则是不闻不问,任其放任自流。同时也由于祢衡杨修等人的言行,而曹操又不惩治他们,所以一些外来的英才都认为曹操胸怀宽阔,有容人之心,有海纳百川的气魄,是个干实事,不慕虚名的能臣和忠诚,值得自己仰慕和追随。
一个良辰吉日,曹操选择这一天为返回的使者接风洗尘。这样重大的庆典,献帝当然不会缺席。
宴会在新建的小型宫殿举行。今日也是献帝正式搬进宫殿居住的日子。二个庆典集中在一起,也显示临都许昌节俭的作风。
祢衡再狂傲,他也不敢拒绝献帝名义的召见。在众人的瞩目中,他和孔融联袂而行,面色从容进入宫殿。拜见献帝后,孔融进入高官席位,祢衡只能跪坐在低等官吏的席位中。
宴会正式开始后,献帝便传令鼓吏挝鼓助兴。属于皇宫的九位鼓吏从席位上站起,他们神情激动的走到鼓群中,开始槌鼓。鼓群:一张半径二米的牛皮鼓横放木架上,其四周竖着摆放半径一米的八面鼓。
皇宫的鼓吏在半径二米大鼓上身体旋飞,脚踏手挥,犹如蝴蝶在花丛穿飞,雄浑的鼓声回荡在宫殿内,其他八名鼓吏则是时而密集时而舒缓敲击半径一米的大鼓,层次分明的鼓点激荡所有人的心灵。




第二百四十六章 无双无畏之鼓艺
鼓吏们挝鼓结束,曹操隔着数十米的距离遥遥向祢衡问道:“祢衡,这些人的鼓艺如何?”。
祢衡轻蔑的咧嘴一笑,迎着曹操的目光淡定的说道:“技艺才入门,造诣一般!能蒙骗一般人的耳朵而已……”。
“哦,呵呵,祢衡,本将听说你鼓艺出神入化,是否可以当众表演一番?”,曹操不以为然的说道。他的语气好像再说:祢衡,你有点言过其实,吹牛…逼吧……
“可以!今日,祢衡就献丑了!”,祢衡回应道。而后,他连干三尊酒,便站起身体,走向鼓群。
当他拿起鼓架上的三只鼓槌,准备登上摆放鼓群中的大鼓时,献帝身边的司仪官吏便高声制止他说道:“天子面前,挝鼓必换新衣!”。
“祢衡没有新衣!”,祢衡瞪着司仪说道。
司仪为难的看着祢衡,一时无语。曹操也没有言语,他就是看到祢衡用什么办法解决这个礼节上的难题。
祢衡一不做二不休,当面脱下旧破衣服,裸体而立,浑身尽露。“哦”“啊”,坐客皆掩面惊呼。司仪顿时脑子一片空白,错愕当场。等他有所反应,祢衡已经赤身裸体站在大鼓之上了。
所有的座客,只有曹操脸露兴奋之色,他暗想:这祢衡真是狂人啊,就是自己年轻时也比不上啊……这小子成名了!
正在所有人都极度惊讶时,一些侍女已经害羞的捂上自己的眼睛。忽然,一阵舒缓的鼓声响起,彷佛清新的春风拂面,直沁心脾,那一刻,曹操不由自主的停止思绪的联想。那一刻,就算是面色冷峻的陈群也感觉身处满园的春色中,一时间,他忘记出声下令将伤风败俗的祢衡驱逐出皇宫。
而祢衡本人在大场面的刺激下,他本人也进入一种奇妙的境界。那一刻,他也不知道自己身处哪里,在干什么。
那一刻,他感觉到他与天地,与时空融合了。天地就是他,他就是天地,那一刻他可以脱离形体主宰时空……
此时,如果还有清醒的人,他便会看到祢衡只是拿着一只鼓槌在敲击鼓群,祢衡只是在试鼓而已。
沉浸在奇妙的境界中,祢衡还没有忘记槌鼓的技术:敲试结束后,他一边双手拿着二根鼓槌击鼓,嘴里还咬着一个鼓槌,在他的身体腾挪翻转之际,三只鼓槌开始依次或者同时击鼓,激越的鼓声瞬间转变为炸雷一般的声响,直如万马奔腾,肃杀之气充盈整个皇宫。
密集的鼓点之间总有一个重鼓点,重鼓犹如刺破青天的剑尖,直如超级猛将手持泛光的神兵利器。祢衡在鼓群中飘飞的身形直如波涛汹涌中的一只帆:一时被巨浪顶到浪尖,一时被巨浪冲到浪底。
在座的人生逢乱世,每个人都有刻骨铭心的经历,而祢衡的鼓艺就能激发他们这种刻骨铭心的记忆:文官想起饥寒交迫的日子,出去挖野菜还被悍兵围攻;武将想起最为惊心动魄的战斗,想到直逼自己要害的兵器……
那一刻,年轻的献帝都禁不住泪流满面。曹操更是心潮澎湃啊,他终于相信:有人的鼓艺真能达到超级武将的武技境界啊,达到文士梦寐以求的“万法全通“的境界啊。如果此人能为自己所有,其在战场的作用不下于万人将士的战斗力啊……
祢衡的鼓艺令众人经历了春夏秋冬四季,经历了悲欢离合,经历了精彩和辉煌,令每个人在七情六欲中洗涤了心灵和灵魂……
最后,祢衡的鼓声令众人沉浸在一片竹林的意境中:苍翠欲滴,清新雅致,清风在温煦的阳光下轻舞飞扬。不过最后“噗”的一声,直如放屁一般。可是绝大部分人没有注意到这个瑕疵。也就是在这个瑕疵中,祢衡结束了鼓艺的表演。
由极动转为极静,绝大部分人没有看到到在鼓群中祢衡象拉风箱般狂喘着粗气。等众人如梦初醒,他们才看到二名宫廷卫兵正在试图架起疲惫不堪的祢衡,结果祢衡就是赖着爬在大鼓上,不愿意下来。
“你们退下,让祢衡休息一会!”,曹操鼓足真气向卫兵命令道。卫兵“诺”的一声,便自行退下。之后,曹操便带头鼓起掌来,其他人也是由衷的以掌声表达自己的赞美之意,
祢衡就这样用鼓艺征服了所有的人,不过他能征服“礼法”吗?这不是在山林原始居民的庆典啊……
众人不知道,只有二个卫兵知道:祢衡居然用下身坚挺戳穿了牛皮鼓,由此,二名卫兵知晓:祢衡表演鼓艺是用四个鼓槌击鼓啊……
“三十如狼,四十如虎,五十敲破鼓……”,祢衡二十出头就能敲破鼓,功力非凡啊!
等祢衡赤体走到殿堂中间,众人也不觉得祢衡的行为怪诞了。当祢衡正在穿起衣服时,曹操便厉声喝问道:“祢衡,之前本将已经赞赏你的出神入化的鼓艺。本将很欣赏的你的才艺,但是本将也要追问:庙堂之上,为何如此无礼?”。
只要祢衡不顶嘴,不反驳,甚至当面随便找个理由搪塞,曹操便决定留祢衡在军营。只是性情狂傲的祢衡根本不给曹操面子,他根本不把曹操放在眼里。
“欺君罔上乃谓无礼。吾露父母之形,以显清白之体!何谓无礼/”祢衡振振有词反驳说道。他根本不感谢曹操提供给他的击鼓展示才艺的机会,因为他心里一点没有感激的念头……
曹操闻言,便知道祢衡的心意:此人不是自己的圈内之人,他根本不认同自己啊!如此,他只能把祢衡……
“哦,祢衡,庙堂之上,你如此作为,你是清白的,那谁为污浊?”,曹操缓声问道。
“哦,曹孟德,你也是那么的俗气啊,真令小生失望至极啊……曹孟德,你不识贤愚,是眼浊也;不读诗书,是口浊也;不纳忠言,是耳浊也;不通古今,是身浊也;不容诸侯,是腹浊也;常怀篡逆,是心浊也!祢衡乃天下名士,用为鼓吏,是犹阳货轻仲尼,臧仓毁孟子耳!欲成王霸之业,而如此轻人耶?”,祢衡挺拔裸…身,任由汗水在身体流淌,手指着曹操愤声骂道。
祢衡如此辱骂,就是泥菩萨也有三分火气啊。曹操忍住怒气,指着祢衡说道:“祢衡,正因为本将尊重名士,才任由你一而再再而三的在许昌内胡作非为,才任由你在宫殿内恣意妄为……祢衡,你的说辞也许符合其他的地方诸侯的行为,但是本将没有称霸之心,只有匡扶天下之念;虽然本将才能有限,但是本将自认比袁绍刘表之流,自认还有资格侍奉献帝……天下混乱,行非常之事,就需有非常之心和非常之手段,孟德不在乎别人怎么评说!……祢衡,既然你自认天下名士,自比孔孟圣人,那么今日本将就委任你为荆州使者,出使荆州!如果你能使刘表本人亲自前来许昌侍奉献帝,那么本将就跪请献帝封你为公卿,如若不然,你不过是‘懒蛤蟆打哈欠——口气大’,哗众取宠、招摇过市、徒有其表的小人而已!”。
曹操所言属实,比起袁绍刘表,不论从文采还是个人品质,曹操都远远超过他们。祢衡再狂,也不得不承认这个事实,面对曹操的质问,他一时无言以对。
“祢衡,你到底愿意不愿意当使者?”,曹操目光炯炯,沉声逼问道。
“小生不愿意!”,祢衡快速穿起衣服,随口答道。祢衡的回答直令孔融和杨修大惊失色啊,他们的心顿时提到嗓子眼。
他们正要替祢衡求情。曹操率先一步说道:“去不去,由不得你!御林军卫士,你们随同祢衡前往荆州!”。
“诺!”二名卫士齐声答道,之后,他们便夹持祢衡离开了宫殿。




第二百四十七章 祢衡的愤世嫉俗
此时,一向公正无私、直言不讳的陈群也没有言语。孔融和杨修眼看祢衡性命无忧,便把悬着的心放到肚子里,安坐席位上。
陈群知道曹操的良苦用心:如果不把祢衡送走,远离许昌,以后曹操就不好用礼法约束麾下文官武将了。也只有让祢衡离开,才能保住祢衡的性命,敢在大众场合,天子面前赤裸…身体,就是天子宠爱的妃子也不行啊。那不是老太太吃砒霜——嫌命长啊!
一个人狂妄能到何种程度?祢衡就给了曹操一个满意的答案。不过,祢衡击鼓骂曹,就如秋雨般掠过神州大地,没过多久,祢衡成为华夏第一风云人物。这一切都是曹操所赐啊。
等祢衡离开宫殿,出乎孔融等人意料的是:曹操向献帝一再请罪,请求献帝责罚他……当然,献帝怎么会责罚曹操呢?在曹操的搅合下。祢衡的大不敬的行为不了了之。
宴会结束后,曹操便返回府邸。密室里,曹操一边阅读文书,一边和荀彧交谈。
“曹公,你没对祢衡动怒吧?”,荀彧一边喝着香茗,一边对曹操问道。毕竟祢衡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得意门生,而司马徽曾经又倾力帮助过荀彧。
“呵呵,动怒没有!有点生气!”曹操莞尔笑道,“不过细想,祢衡的怒骂就是对着圣人,也有合理之处!本将有什么资格动怒呢?……”。
“哦,只要曹公想得开,卑职就放心了!曹公,卑职想去送祢衡一程!”,荀彧面带微笑说道。
“荀长史,你想去就去吧!本将只盼望祢衡有点进步,否则,谁也拯救不了他!”,曹操一副疼惜的模样说道。
“曹公,卑职明白你爱才之意!”,荀彧知道曹操说的是心里话,年轻时的曹操的狂傲和祢衡差不多啊,如果曹操不狂傲,他敢依法棒杀当时太监首领的叔父吗?这种狂傲,和普通人当街裸奔的力度差不多。
曹操望着荀彧离去的身影,便不由得响起有关荀彧的一切:当初曹操崇敬的毛太公离世前,毛太公就向曹操推荐了他的忘年交——荀彧……而与荀彧共事后,曹操发觉荀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