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草根霸三国-第1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曹操望着荀彧离去的身影,便不由得响起有关荀彧的一切:当初曹操崇敬的毛太公离世前,毛太公就向曹操推荐了他的忘年交——荀彧……而与荀彧共事后,曹操发觉荀彧的确是百年一遇的人才……可以说,没有荀彧的帮助,曹操向取得今日的成就,至少要多花费十年的光阴,人生中有几个十年呢?……
曹操虽然没有和荀彧“食则同席,寝则同榻”,但是二人也是无所不谈啊。当年,曹操向荀彧问起:一个人“读万卷书,行千里路”到底对一个人有何作用时。荀彧只是说道:那些不过令人胸怀宽阔,说话做事无所畏惧而已,那些经历还不能令人不做噩梦……
怎么才能使人不做噩梦呢?这个问题无人回答。就算是后来身居经天纬地才能的郭嘉都不能提供准确的答案。
祢衡表现的再精彩,言行再出格,对于雄才大略的曹操而言,不过是其生命中的一朵浪花,一段玄幻的经历而已,一段华彩的乐章而已,毕竟还有许多性命攸关的事情等待他处理……
生活的束缚,现实的逼迫,曹操也身不由己啊!即便他本人内心里也是极其渴望自由的生活,象祢衡那般洒脱飘逸、无拘无束……
离开曹府,荀彧听闻祢衡并未离开许昌,他便聚集许昌城一些有脸面的人物,在南城门外为祢衡送行。荀彧此举是给他的恩人司马徽的面子。十里长亭下,荀彧嘱咐众人:祢衡来时,众人都不要起身相送!
众人明白,荀彧想看或者想听祢衡还有什么大逆不道、怪诞狂妄的言行。面对荀彧和众人的好奇,孔融和杨修只有一脸的苦笑,他们没有劝止:因为他们也想知道祢衡还有什么出格的言行呢?……反正曹操已经不治祢衡的罪了,满天飞的祢衡还能怪诞狂妄到何种程度呢?愤世嫉俗、叛经离道的祢衡会让他们失望吗?
等桌案上摆放的饭菜凉透后,祢衡在在一队侍卫的护送下到达南城门的凉亭。
祢衡下马,昂说阔步走进凉亭,他也没有和众人打招呼,端起桌案上的酒壶就牛饮起来,而后,他便嚎啕大哭起来。这个行为令众人不解。
“祢衡,你为什么痛哭啊?”,荀彧跪坐桌案后,仰脸问着祢衡。
“本人行于死柩之中,如何不哭?”,祢衡端着酒杯,任由热泪流淌。
荀彧气极而笑骂道:“呵呵,我等都是死尸,你就是无头狂鬼!”。
“荀彧,本人不是无头鬼,而是汉室之臣,本人不做曹孟德之党,安得无头?尔等才是无头之鬼!”祢衡猛摔酒壶,指着荀彧恶骂道。
眼看荀彧受辱,徐晃站起身体,拔出佩刀作势就要砍杀祢衡。荀彧见状,连忙出声制止说道:“徐将军,莫要动怒!祢衡乃是鼠辈,不必将军亲自动手!”。
祢衡转脸对着愤怒的徐晃骂道:“吾乃鼠辈,还有人性,尔等只是顽石,毫无人性而言!”。
“徐将军,随本官离开!”,荀彧面对不可理喻的祢衡,万般无奈的说道。其他人更是脸露愤恨之色,一个个拂袖离去。
孔融和杨修看着祢衡,暗想:祢衡是不是疯了啊……
“哈哈,大儿孔融,小儿杨修,祢衡去也!”,祢衡一阵狂笑,翻身上马绝尘而去。
就算孔融和杨修对祢衡有深厚的感情,他们听到如此言语,也有点承受不住:这祢衡真是疯了……只有他们二人呆在原地,一边摇头,一边叹气看着绝尘而去的祢衡。
面对祢衡的骄纵和狂妄,很多和曹操不是站在同一立场的官员,一致认为:曹操不愿意背负杀死名士的恶名,估计是要在半路将祢衡暗杀……谁受到祢衡如此的辱骂,能受得了?更何况,曹操此时已经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存在?!
结果呢?祢衡在十名侍卫的护送下安然到达荆州州城襄阳城。
面对祢衡的到来,刘表只是按照常规接待祢衡。刘表没有当即同意曹操一方的要求:曹操以献帝的名义要求刘表本人奔赴许昌,亲自侍奉献帝。在刘表看来:曹操的这个要求不是把自己变相的当人质吗?……这样的要求,刘表万万是不能接受的。
也许平民百姓还把献帝当做神圣不可侵犯的天子,而在刘表这样的汉室宗亲的眼里:献帝不过就是一个傀儡,毫无利用价值。太平盛世有地方藩王,如今,我刘表就算当个藩王也不成吗?……同时皇室宗亲,身处幽州的刘虞,管理青州的刘繇,都先后被地方势力诛杀,刘表不得不小心应对衮州的曹操。
在曹操前后派来二拨使者的同时,翼州袁绍也派来使者,翼州的使者一只都呆在刘表的身边啊。
要不是祢衡是水镜先生司马徽的弟子,刘表根本不会召见他的。即便是召见,刘表和狂傲的祢衡也是例行公事谈着无聊的话题。
见面结束后,祢衡带着丰厚的赏赐便离开州府,去拜见自己的恩师司马徽了。听闻祢衡在许昌的表现,司马徽见到祢衡,只是一副疼惜的模样,也没有指责祢衡,当然也没有赞赏,全当没有发生这些事情。
祢衡觉得刘表身为汉室宗亲,顶着这个荣耀的光环,刘表的所作所为并不合格,领祢衡倍感失望。为了督促刘表为刘氏江山出力,祢衡离开师门,又去刘表的身边了。
在襄阳城,祢衡一天一封信送给刘表,劝奉刘表重振汉高祖雄风,力挽狂澜,恢复太平盛世。当然文书中还有讽刺的言语。
刘表实在是不堪其忧,便将祢衡派遣到江夏城,委任其为江夏太守黄祖的文书主薄了。祢衡离开襄阳城,刘表顿感清静许多……
第二百四十八章 地头蛇压制强龙
刘表如此放过祢衡,令麾下心腹感到不解:这样的人,留在世上有何用?刘表坦言对众人说道:“祢衡数辱曹操,操不杀者,恐失人望;故令作使于我,欲借我手杀之,使我受害贤之名也。吾今遣去见黄祖,使曹操知我有识。”。
安置好祢衡后,刘表为了在当世二大豪杰之中,把一碗水端平,为了不引火烧身,他便分别派遣二名亲信分别奔赴翼州和临都许昌,代表自己回访袁绍和曹操。
出身皇族,当今献帝的皇叔,正宗的汉室宗亲,刘表出身尊贵,同时他本人又是博览群书,聪慧过人,所以他看问题的高度和立场与大部分人不同:首先,他自己也认为汉室江山气数已尽,华夏山河等待新主人的出现;其次,隔着历史和现实的浓雾,不看春秋战国时期,光看汉朝的历史,他知道汉朝后来的皇帝手中根本没有权力,权力都被皇帝身边的宦官或者外戚和地方门阀宗族分割,尤其是地方门阀和宗族,就是汉高祖刘邦都要礼让三分。
这就是刘表离开繁华京都的深刻原因:他要当一名地方门阀,拥有实权的门阀。如今,他只要拥有荆州即可,如果新的王朝诞生,他便会主动投降,将势力收缩到襄阳城,而后只要逢年过节向上面送礼打点即可。如此,即便江山易人,他也可以过着太平日子……
所以按照刘表的心思,他根本不想搭理袁绍和曹操,因为他知道这二人根本没有机会建立新王朝,这二人穷极一生,不过是给他人做“嫁衣裳”而已。但是碍于形式,他要宽慰麾下文官武将担惊受怕的情绪,他只好派遣使者回访翼州和衮州,做足场面,应付袁曹二人。
前些时日,他的三儿子刘磐顺利进入先天境界,成为一名超级猛将。如今,刘表麾下也有黄忠、黄祖、刘磐三名超级猛将,这等实力,放眼天下,也只有翼州袁绍和衮州曹操与之相比……(此时,其他地方诸侯霸主还不知道江东孙氏集团也有太史慈、周泰、周瑜、高顺和苏尔曼五名超级猛将的情况)。
如此令人震撼的实力,刘表有时心里也产生争霸天下的念头。可是为了最终的梦想,他极力将这个念头扼杀摇篮里。
以文应付袁曹,以武对抗江东孙家,以兵威慑寿春袁术,维护荆州地界的稳定和繁荣,这就是当下刘表策略的核心。如此保守的策略,以至于他最近听说江夏城又出现一位擅长箭艺的超级猛将(甘宁),他也不感兴趣。这样的武将,在他认为,只要用名利和美女就能搞定。
刘表不知道甘宁曾经拒绝黄祖将之招为女婿的事迹,这样的丑事,黄祖能让它流传出黄府吗?如果刘表知道这件事情,他一定会注意甘宁的。
刘表没有关注甘宁,可是黄祖却把甘宁软禁起来。至少是变相的软禁起来。
甘宁在江夏城很自由,但是他一旦要离开江夏城,就要亲自向黄祖请示报告。
尽管甘宁只是个部司马,但是在公众场合,即便是三品将军看到他,也要主动向他打招呼请安。由此,甘宁根本不敢在大众场合抛头露面。
后来,黄祖抱着“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原则,又安排甘宁充当麾下武将的陪练,用甘宁培养麾下武将的战斗力,同时偷学甘宁的武技。
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甘宁虽然万般不愿意,但是他不好拒绝黄祖的命令。由于甘宁的刻意的隐瞒,以至于和甘宁过招的荆州武将,最后累的像狗,汗流浃背,也没有摸到甘宁武技的门路。他们不知道,甘宁和他们过招,就抱着让他们胳膊酸,同时将所会的武技大杂烩,令他们如入云里雾里,看不清甘宁武功招数的门道。
甘宁如此的出力,也不是没有好处,至少他为麾下将士换来了丰盛的饮食。甘宁麾下族兵看着自己敬爱的统帅干着与人陪练,如此下贱的活计,一个个都愤愤不平。甘宁自然知道他们的情绪,他打趣的对忠心的属下说过:诸位,莫要生气!兴霸现在就是放高利贷,假以时日,兴霸会让黄祖连本带利奉还的……黄祖不如此对待兴霸,兴霸日后还不忍心日他娘来,哈哈!……不日他娘,他不会喊兴霸一声爹的……哈哈。
甘宁的这样的解释,才令麾下将士感到心理平衡。为了以后能顺利向黄祖收取本息,在甘宁的督促下,他们投入更加刻苦的训练当中。同伴甘火的死亡,也让存活的苗寨族兵认识到高超箭艺的杀伤力,为了提高在实战中的战斗力,他们便自觉的习练箭艺。有名师甘宁的指点,加上充足的箭矢供应,他们的箭艺可是一日千里啊。
为了极力属下练习箭艺的兴趣,甘宁许诺:谁要率先达到“无影破空箭”的境界,从敌将手里缴获的“连体无影宝弓”就归谁所有。
达到“无影破空箭”的境界,即便不是先天之境的修为也可以啊,这让所有的苗寨族兵看到了希望。
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甘宁在江夏城还没有看到祢衡本人,他也从其他人的嘴里得知:祢衡在许昌裸…身击鼓骂曹,那可是在当今天子的面前啊……真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啊……
甘宁在内心里极其佩服祢衡啊,这祢衡真是人才啊!一个文弱的文士居然能干出如此惊天动地的事情,真是人不可貌相啊!当然,甘宁和其他人一样纳闷:那曹操怎么就轻易饶过犯上的祢衡呢?据说当时献帝也在场啊,只要一个“大不敬”之罪,就足以让祢衡人头落地了……
祢衡光凭超绝的鼓艺就能获得曹操的青睐,那么有一技之长的士子,肯定也会得到曹操的认可,从而升官发财,光宗耀祖……于是,偏僻的江夏城一些郁郁不得志的官吏开始心生向往临都许昌之念。有些胆大有魄力的官员举家迁往许昌了!
这就是立竿见影的事迹效果啊,曹操放过祢衡一人,从而获得更多的人才啊!
饱览群书的甘宁,通过在荆州的数月生活,理论结合实际,他最终也判断出刘表的核心政策:刘表的所作所为,一切的努力不过就是试图做一个四平八稳的地方门阀而已。尤其是刘表的三儿子刘磐进入先天之境后,刘表还是表现如先前那般四平八稳,低调的处理儿子的成功和傲人的表现。
要是换做一般的地方军阀,麾下拥有四名超级猛将,早就挥兵直指淮南的袁术了。而后,与四方诸侯争霸天下。就如江东孙氏,一直都在南征百战:一边征讨淮南的袁术,同时还抽空进攻荆州江夏郡,结果取得骄人的战绩……
通过掌握的信息和情报,甘宁也知道,当今天下形势正处在整合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只要他能投奔一名明主,那么他的未来,也是不可限量的!
虽然得不到黄祖的赏识和重用,还被黄祖穿小鞋,可是甘宁的生活的很有色彩很有滋味:闲暇时,在军营里有苏飞陪聊……今夜又是一个月圆之夜,每月的这个时候,苏飞都是都是雷打不动前来探望甘宁。
一处静谧的山谷里,相对而坐的甘宁和苏飞,举头仰望明月,他们只要一侧脸就能看到远处白银匹练一般的瀑布。如此优美的环境中,喝着美酒,谈着开心的话题,甘宁和苏飞直觉得心旷神怡,身心直如月光通透。
第二百四十九章 甘兴霸偶遇祢衡
风从瀑布的方向吹来,一阵隐约的鼓声顺风传到甘宁和苏飞的耳朵里
“哦,谁还有那么重的口味,居然深夜击鼓?”,苏飞眺望着瀑布的方向,疑惑的问道。和甘宁经常厮混在一起,苏飞都学会甘宁惯用的词语:比如此时苏菲不说“雅兴”或者“闲心”,而说重口味,以此描述深夜击鼓之人。
“呵呵,飞哥,兴霸知道击鼓者是谁!这鼓声苍凉,饱含苍凉寂寞,还有些许愤怒……”,甘宁侧耳聆听,悠然回应道。
“是的!此人的击鼓造诣深厚通透,鼓声的确饱含无亲的寂寞和压抑的愤怒!”,苏飞聆听一会后,由衷的附和说道。
“飞哥,相见不如偶遇,我们去拜见这位奇人吧!”,甘宁微笑说道,“飞哥,你要提前有思想准备啊,这位奇人会骂人的!”。
“哦,无所谓啦!能亲眼目睹奇人的风采,就是挨骂也值!”,苏飞坦荡的说道。
苏飞的轻身术一般,甘宁一手扶着苏飞的胳膊,脚踏天龙步,二人御风而行,数息后便飘飞到瀑布之上。
月光下,一个赤身青年正在跳跃中,双手舞动的直如蝴蝶飞跃花丛,不停的击打挂在腰间的牛皮鼓。青年鼓艺娴熟,动作潇洒飘逸,借助击鼓表达自己的情绪。超乎寻常的准确表达也令听者产生共鸣,令听者明晓鼓声背后的寓意。
寂寞,是因为鼓艺达到一定程度,无人可以比肩;愤怒,是因为凭借才能在现实屡次碰壁,遭到不公平待遇。这就是击鼓者的现状!
击鼓者在转身中突然发现月光下静立的二人,在皎洁月光的映衬下,风流倜傥的二人更显清新脱俗。击鼓者停下所有的动作,目光平静的看着二人。
“祢衡?”,甘宁含笑说道。
“正是在下!你们是谁?!”,此人正是祢衡,赤身击鼓就是他自己最好的娱乐方式,自我调节的良方。
祢衡也是胸怀天下,心忧天下。可是其没有刘表袁绍曹操的出身背景,也没有郭嘉司马懿的沉稳,即便如此,天纵奇才的他,经过努力,其鼓艺达到了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界。
敬仰祢衡的后人也分析:如果祢衡是武学高手,如果祢衡安分守己当一名谋士,他的结局应该怎么样呢?
可是历史没有假设,祢衡就是祢衡,独一无二,成为华夏历史上一朵奇葩!以至于许多后人不知道当时的皇帝是谁,都知道祢衡的大名!
甘宁和苏飞注视着神色警惕的祢衡,甘宁侧脸看了苏飞一眼后,便拱手向祢衡说道:“祢先生,在下甘宁,这位是苏飞!甘宁乃是荆州军队部司马,苏大哥则是本司马的顶头上司!……”,
不等甘宁说完话,祢衡便一脸傲慢的说道:“我不管你们是谁,但是你们冒犯了我……那里你们不能去,你们怎么没有经过本人的同意,非得钻进本人的裤裆里?”。
“裤裆里?”,苏飞听到祢衡的怪诞言语,一脸的错愕说道。而甘宁也没有被祢衡的傲慢动怒,他盯着祢衡硕大昂扬的阳…具,缓声说道:“祢先生,你与我们萍水相逢,我们是被你的鼓声吸引而来,你怎么说我们钻进你的裤裆里?即便此处是你的领地,我们也只是有冒犯之处,也没有钻进你的裤裆啊?这从何谈起?”。
甘宁一向做事不喜欢对人解释,这一次他情不自禁对祢衡破了先例。能在天子面前,能在一代枭雄面前裸…身击鼓,也确实值得甘宁多说二句。
“哦,你们没有钻进我的裤裆?那我怎么感觉到你们都在我的裤裆内呢?”,祢衡极其肯定的说道。
“日哦,祢衡,你是不是有毛病啊!依照的你的逻辑,我们还说:你还在我们的裤裆里来……”,苏飞脸色一变,愤声喝骂道。他心想:这个祢衡真是不可理喻啊。
祢衡当然看到二人是从瀑布下飘飞而来的,但是他不害怕身怀绝技的二位陌生人。面对苏飞的据理力争,他就是一副欠扁的模样,手指着二人说道:“你敢说我在你的裤裆里?你的衣服呢?一派胡言……我说你们在我的裤裆里是有事实根据的,我的衣服就是鼓声,你们听到我的鼓声,又走到我的身边,这不就算是走进我的裤裆里,哈哈……”。
祢衡说着话,便仰天狂笑起来。
祢衡够狂,但是他有资格狂,甘宁面带微笑注视着情绪失控的祢衡,心想:如果能用此人的鼓艺训练士兵,绝对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啊,因为祢衡可以用鼓艺刻画塑造刀光血影的战场的氛围,令听者身临其境,如此,可以极大提高士兵的作战素养啊。可是,祢衡能认同他吗?这可是连皇帝和当世豪杰都不放在眼里的狂人啊……
“嗯,古人有‘以天为被,以地为席’的英杰,当今也有以鼓声为衣服的才俊!”甘宁用眼神安抚被激怒的苏飞,同时向祢衡温和的说道,“弥先生,是我们有错在先,不该随意打扰先生的清修!请先生原谅……”。
甘宁温和的反应令祢衡感到诧异:这人面对自己的张狂和恶骂,怎么不像其他人一样生气呢?莫非此人本性也是狂傲之人?心态也愤世嫉俗?要不然,此人一定有求于自己,“无事献殷情,非奸即盗”,但是自己能有什么吸引对方呢?……
本来,祢衡准备一肚子的恶毒话语,可是甘宁以礼相待,他顿时没有言语回应甘宁,一时语塞,僵立原处。
苏飞本来想发飙的,身为五品将军,他什么时候受过这个鸟气啊。可是他看到甘宁逆来顺受,便知道甘宁肯定十分敬重祢衡,于是他也爱屋及乌,忍住心头的怒气。
祢衡没有理会二人,收拾好牛皮鼓后,便自行穿起衣服。将自己套进衣服后,祢衡潇洒的打了一个响指,一个毛驴从林间跑了出来。
“哎,弥先生,相请不如偶遇,你就这样离开?”,甘宁看到祢衡就要骑驴,出声问道。
“哦,甘司马,你我素不相识,你有何企图?意欲为何?”,祢衡一手抚摸毛驴一边回头问道。
“哦,弥先生,请不要误会,我只是有心和先生做个朋友,别无他意!”,甘宁态度谦恭的说道。
祢衡冷冷看了二人一眼,没有搭理甘宁,径直骑上毛驴,趁着皎洁的月色,沿着山路赶回江夏城了。
苏飞看着渐行渐远的祢衡,愤懑的说道:“兴霸,这个祢衡真够狂傲的。要不,我给他留个纪念?”。
“飞哥,万万不可!祢衡把献帝和曹操都不放在眼里,何况我们这等默默无闻之人?飞哥,千万别和祢衡一般见识!”,甘宁连忙出声劝慰钟宇说道。甘宁知道,苏飞嘴上说不过祢衡,但是一旦动起手来,十个祢衡也不是苏飞的对手啊……
虽然和祢衡偶遇,没能进一步深交成为朋友,但是祢衡的鼓艺还是给甘宁极为深刻的印象:能用噪声一般的鼓艺塑造各种悲欢离合、喜怒哀乐的场景,用鼓艺传递血战沙场、刀光剑影的凛冽气息……祢衡的狂傲不羁确实有支撑点,有目空一切的资格。
祢衡停留在江夏郡的岁月里,期间刘表的儿子刘磐特意从前线赶过来,专门观看祢衡的鼓艺,一来二去,祢衡居然和刘磐成为朋友了,后来因为前线战事吃紧,刘磐不得不返回前线,应对淮南袁术的侵犯。
袁术怎么敢侵犯荆州呢?原来,曹操一方通过里应外合顺利拿下徐州城,结果被落网之鱼的西凉铁骑兵向外界透露曹操一方的实际军情:曹操麾下六员超级猛将被吕布打成重伤……淮南袁术听到这个消息,当时懊悔的肠子都青了:如果当时他知道徐州被围攻时,曹军的实力是大打折扣的,他怎么也能派出数万精兵强将去支援吕布的……
第二百五十章 太史慈劝降杨奉
于是袁术麾下超级猛将纪灵率领二万精兵强将侵犯荆州,袁术的盟友杨奉则是率领一万铁骑兵赶赴定远县城,迎战江东孙氏军队……
于是,当下华夏各地几乎没有大型战事,而迫于粮草危机的袁术开始主动挑起战事。老天爷这次好像又站在袁术的身后了:神州南部蛮夷生活的区域,竟然遭遇天灾——各种山果树光开花不结果,蛮夷种植的庄稼也是只长个头不结穗……生存遭遇严重威胁的蛮夷开始聚兵造反,攻打靠近蛮夷部落的城池。
声势浩大的蛮夷部落造反,从益州一直波及到了荆州和江东的南部。益州方面,刘璋可以集中兵力清剿镇压蛮夷部落的造反,而荆州和江东孙氏集团则是面临南北二路作战的紧张局势。
当然,由于信息闭塞,淮南袁术并不知道南方蛮夷造反的消息。不过这并不影响他的军队对荆州和江东的侵犯。尤其是在淮南南部的合肥地界的战场上,当主将纪灵看到敌军的将领只是刘磐一个人,另外一名老将黄忠不知去向,他便率军出城主动迎击敌军。
结果在五百招之内,纪灵把刘磐打败,随后,纪灵率军乘胜追击,一直把刘磐的军队赶到荆州地界的县城里。一场追击战后,攻守双方便互换了角色:荆州军由攻转守,依托城池对抗淮南军的进攻……而淮南军作战的意图并不是攻城掠地,而是抢夺粮草。于是,在抢夺粮草的作战意图下,纪灵派遣麾下骑兵在荆州北部边界地带,四处烧杀抢掠啊,其行为罪恶滔天罄竹难书啊。
这个时候,袁术一方才知道荆州南部蛮夷部落造反的实情,由于荆州面临二线作战,无法集中优势兵力对抗袁绍的军队,如此情形,袁术的军队便为所欲为肆意侵犯荆州北部的城池
而在淮南东部的定远县城的二军对抗中,驻守定远县城的杨奉虽然拥有一万多精锐骑兵,但是他还不敢出城迎战敌人,因为与之对抗的军队人数虽然不多,仅有数千人,但是对方居然拥有三名超级猛将。这三名超级猛将,杨奉都是认识的:青州东莱太史慈,陷阵营主将高顺,匈奴骑兵首领苏尔曼。
也许杨奉一方拼掉所有的将士,能拉对方一名超级猛将当垫背的,但是那种的情形代价太大,更何况二方并没有不共戴天的仇恨啊。二军对抗多日,由于粮草极度短缺,杨奉一方渐渐吃不消了。
这一天,正当杨奉心生退意之际,敌军的三名主将居然通过吊桥直奔城门楼而来。已经消瘦一圈的杨奉,强打精神头,站在城门门楼上关注敌军的三名将领,从头盔顶门的军衔标徽来看,中间身披星月战甲的将领应该是主将,而身穿寒月战甲和紫金雀翎锴的将领应该是副将。
三名将领,杨奉都认识:居于中间的正是青州太史慈,身穿寒月战甲的正是陷阵营将领高顺,而身穿紫金雀翎锴的则是匈奴首领苏尔曼了。
三人抬头看着百十米开外的杨奉,太史慈微微对右边的高顺点头。而后,高顺对太史慈顿首回礼。之后,高顺拱手鼓足真气含笑对杨奉喊道:“杨将军,别来无恙啊……”。
杨奉一看对方的情形,好像是来和自己谈判的,由此,他身心顿时轻松起来。他站在城门楼上,同样拱手对高顺回礼说道:“哦,原来是高将军啊……幸会幸会!”。
“呵呵,杨将军,我们都是熟人,曾经在西凉军团共事过,那本将就开门见山长话短说了……”,高顺轻笑对杨奉说道,“杨将军,本将如果猜测的不错的话,你准备率军弃城而去吧?!”。
“然……”,杨奉面对高顺的质问,思忖一会,长出一口气说道。
“呵呵,杨将军果然够爽快……”,高顺对杨奉竖起大拇指赞叹说道:“杨将军,那你准备率军去向何处呢?”。
杨奉看着神情和善的三名敌军将领,目光茫然的摇摇头。那一刻,杨奉倍生“天下之大,无处容身”的凄凉感:想当初,西凉军团纵横天下,那里去不得啊?……
此时,也只是高顺和杨奉对话,太史慈和苏尔曼只是陪衬而已。面对杨奉的沉默,高顺继续说道:“杨将军,自从你跟随董卓从凉州进驻到关内,南征北战,到如今也有十余年了吧?……”。
杨奉不知道高顺的话语背后的意思,但是高顺的话题让他的思维顿时穿越到十几年前了:一幅幅淡忘的画面在他的意识里逐渐清晰起来……没过多久,杨奉的眼眶便湿润了。
高顺见状,便趁热打铁说道:“杨将军,如今十余年过去了,你麾下的将士大部分都是三十出头了吧?……哎,乱世中连年征战,那些兄弟们如今也没有成家立业吧?!”。
高顺温和而又充满情感的言语,立即如同利箭射中杨奉心中最柔软的部位,在内心强烈的情感起伏刺激下,杨奉双眼赤红,顿时流出二行热泪!他身边的将士也被他的情绪感染,也都是热泪纵横,有些情感脆弱的,控制力差的,由于瞬间的思乡情感的冲击,他们已经抽泣哭出声了……
此时,高顺也是眼眶湿润,转头看了太史慈一眼,太史慈含笑对他颔首:示意他继续……
等杨奉太守擦去眼角的泪痕后,高顺这才饱含深情的对杨奉说道:“杨将军,如果你信任兄弟,不如就听兄弟的劝告……”。
杨奉听到此处,强忍内心翻涌的波澜,神情期待的看着高顺,缓声说道:“高将军一向以忠肝义胆、义薄云天闻于三军,有什么建议,请您直言……”。
“嗯!好吧……杨将军,请恕兄弟直言不讳了……”,高顺再次对杨奉拱手说道,“杨将军,你也知道你的麾下将士年纪都已经三十多岁了,针对这个现实情况,杨将军你不如把你的军队迁徙到青州平原郡和渤海郡交界的地方,在那里或经商或种田……只要物资充裕,加上中原大量人口也迁徙到青州地界,你的麾下将士还愁娶不到媳妇吗?”。
高顺的建议立即让杨奉眼前一亮,当时他同时也想到:青州地界都被曹操和公孙瓒以及江东孙氏集团瓜分了,那里还能容许他们插上一脚吗?
仿佛知道杨奉的疑虑,高顺和颜悦色对杨奉进一步解释说道:“杨将军,据本将所知:曹操一方消灭徐州吕布势力后,其军力便从青州地界收缩,曹操的用心就是想平定衮州以西区域的异己势力……杨将军,只要你愿意率军进驻青州地界,不再依仗武力四处征战,安心休养生息,幽州公孙瓒那边,由本将的上司太史将军与其交涉!……”。
此时,太史慈也配合高顺的言辞,应景的对杨奉点点头。作为曾经的对手,杨奉是深知太史慈和公孙瓒之间亲密关系的,当初要不是太史慈率领精锐部队及时夺下洛河石桥,被袁术十余万大军围追堵截的公孙瓒真是吃不了兜着走啊。
杨奉听完高顺的言语,又看着城门下三位超级猛将真诚的脸色,最后神情极为激动,声音颤抖的对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