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宦海风月-第2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快适应了这个现象。姑娘媳妇们见孟觉晓也不再躲,只是依旧不敢靠近罢了。
“尤姐,家里就剩下三只下蛋的老母鸡了。”庄大栓的婆娘庄嫂手里拎着一只老母鸡,多少有点下不去手的意思,正在织布机前忙碌的孟尤氏头也不抬的说:“只要晓儿能好起来,全杀了都值得。”
庄大栓一家祖辈给孟家打长工,时间长了两家人都不怎么分彼此。宅心仁厚的孟家上一辈定下的规矩,庄家人就当自己家人对待,吃住在一个院子里,年底不论收成如何还能分上当年收成的三成。
庄家一家三口还真没把自己当外人,凡事都为孟家想着,孟尤氏当初也打算让庄小六读书来着,可惜这小子自己不愿意,死活不肯才作罢。
庄嫂拎着母鸡出门时门口差点撞上正进门的孟觉晓,刚在在外面孟觉晓都听见了,家里的情况看起来并不太好。
“庄嫂,放了吧,杀了它我上哪弄鸡蛋吃?”孟觉晓找了个合适的理由,最近一段时间孟觉晓总算是明白了家中的困境。去年初秋时一场暴风把快要收的稻子吹的个乱七八糟,本来亩产不过300斤的水稻,直接减产三成。
天灾是客观原因,**就是孟觉晓在县城读书时逛窑子花了不少钱,差不多把家底都耗尽了。后来一病不起,家里为了凑药费,过年的猪也卖了。最近为了给孟觉晓补身子,家里养的十几只鸡也杀的七七八八了。
前世的孟觉晓也是农家子弟,知道下蛋的鸡意味着什么。
庄嫂犹豫着回头看看孟尤氏,孟觉晓微微一笑,伸手接过老母鸡,轻轻的放到地上道:“去吧,不杀你,记得多下蛋啊。”
“你这孩子,身子重要还是一只鸡重要?”孟尤氏忍不住埋怨了一句,孟觉晓上前伸手给母亲捏着肩膀,口中笑道:“娘,我都好了,这不来跟您商量着是不是该回县城去读书的事情么?过了年就该县试,然后是府试,院试,明年秋天有乡试,孩儿的前程都在这上头,可不敢再耽误了。”
孟觉晓要回县城读书,孟尤氏虽然有点担心,想到儿子的前程也没有拦着。当然最主要的还是孟觉晓说了“以前的荒唐事,不会再做了。从今往后只会好好读书!”
次日一早庄大栓早早起来,套上驴车,一身儒衫的孟觉晓背着书箱上了车,奔着县城而来。出村口的时候,一个少女的身影突然出现在道路上拦住驴车。
“晓哥哥,这个给你!”就在孟觉晓还在愣神的时候,少女不由分说塞过来一个包袱,然后掉头就跑。
这女孩看着也就十四五岁的样子,在清晨的浓雾中孟觉晓甚至没看太清楚她的样子,只是觉得她的声音很好听,如同画眉鸟的鸣叫。恢复了身子的孟觉晓脸上又了血色,面对镜子时看着唇红齿白的自己,孟觉晓一直挺苦恼的。这个样子在现代叫娘货,很受同性歧视的说。
有一点孟觉晓还是知道的,那就是娘货们在什么快男的比赛中很受欢迎。由此可见审美观这个东西是多元的!
孟觉晓对这个声音好听身材窈窕的少女一点印象都没有,所以多少有点茫然着目送如同小鹿一般的少女的背影时纳闷的问:“我哪来的妹妹?”
赶车的庄大栓的黑脸上看不出表情,闷声道:“她叫双儿,村东头葛老实的二丫头。~~~~早些年落水少爷救过她的命,这丫头倒是越长越水灵了。”
就冲这话,孟觉晓便断定,庄小六的闷骚是有遗传的。
路上这个小插曲孟觉晓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坐在驴车上打开包袱,里头有四个煮熟的鸡蛋,一双千层底的布鞋、一个绣着鸳鸯戏水的荷包。
荷包里透着一股淡淡的桂花清香,孟觉晓忍不住凑到鼻子前吸了一口,上面除了桂花的香味,还有淡淡的少女的**。两世为人的孟觉晓明白这个荷包意味着什么,多少有点得意之余,想到的是那个叫双儿的姑娘看着还小啊。
前世的宅男孟觉晓没有多少勾搭女孩子的本事,破处还是大三时的女友主动的。说起来有点丢人,想到刚才的小萝莉,孟觉晓有做禽兽的想法,却没有做禽兽勇气。
“庄叔,那个双儿多大了?”孟觉晓非常希望这年头的姑娘成熟的慢一点,最好刚才那个翠儿是萝莉的面孔而已。
“这个啊,过了年十四了吧?到时候说婆家了!”
十四岁,孟觉晓多少有点哀怨的叹息一声,这个年龄实在是下不去手啊。
金大师的笔下,也有一个讨人喜爱的小丫鬟双儿。可惜自己不是韦小宝,此双儿也非彼双儿,不然可以品味一番红袖添香为读书的雅致场面。
到了县城先到县学报道,县学就在衙门的边上,倒是好找的很。有趣的是比起县衙,县学的大门看起来似乎要光鲜不少,可见这个年代对教育的重视。
刚进县学的大门,一胖一瘦两个少年看见孟觉晓便大声叫起来:“孟兄,孟兄,你回来了。”这两人脸上的惊喜看着倒是满真诚的,只是庄大栓看见这两位脸色有点难看就是了。这两位倒是在记忆中出现过的,胖子叫张光明,瘦子叫曹毅。是县学里孟觉晓的损友!
所谓损友,就是当初带他逛窑子的家伙。难怪庄大栓见了他们脸色不好看,不过庄大栓出于敬畏,没敢进县学的大门,只能站在门口干着急。
说起来这二位人都不坏,都是年轻人喜欢往那种地方钻也是正常的,只是前任孟觉晓是个喜欢较真的人罢了,这二位也没少劝他婊子无情戏子无义,只是没听进去。
“二位仁兄一向可好!”孟觉晓初来乍到,熟悉情况都得靠这二位了。
“好好,都好着呢!”胖子张光明热情的搂着孟觉晓的肩膀,瘦子曹毅上下打量一番后有点不好意思的笑着说:“我和胖子去看过孟兄,奈何伯母不让我们进门。带去的东西伯母倒是收下了,说来惭愧,孟兄之病我和胖子有责任。”
没想到曹毅居然这么说,看着没心没肺的张光明也不好意思的说道:“曹毅说的没错,还好现在你没事了。”
孟觉晓感受到这二人浓浓的友情,心里有点小感动,连忙拱手笑道:“二位仁兄何必如此?福祸自招,在下之事怪不得他人。”
曹毅听了还想说啥,张光明已经大手一挥道:“好了,不说这些了。孟兄,你还是老样子,对谁都客客气气的。”
曹毅眼珠子转了转,接过话道:“孟兄,原来租赁的房子已经退了吧?找到住的地方没?”
“还没着落呢,先见了夫子再说吧。”
曹毅道:“也好,你先去见夫子,不过夫子对我等一贯没好脸色,此去孟兄可得忍着点。”
张光明道:“速去速去,我二人在此等候。”
孟觉晓笑着拱手告辞,奔着里头而来,很快找到了崔夫子的所在。敲门后进的门来,只见榻上一个手捧书籍端坐的中年男子,白脸有须,见了孟觉晓眉头微微一皱也不说话。
“孟觉晓见过夫子!”孟觉晓依着礼数行礼,崔夫子冷冷的点点头,一脸的不快道:“病好了?”
“劳夫子挂记,全好了。”孟觉晓恭敬的回答,崔夫子神态好了一些,语调依旧冷淡的说:“回来了就好好的读书,不要辜负了这高堂之期盼。下去吧!”
孟觉晓正要出门时,门口进来一个少年,见了孟觉晓不由讥笑道:“哟,孟情痴回来了?”
这鸟人说话如此不客气,倒叫孟觉晓心中一阵恼火,不过转眼看见崔夫子见到这个家伙居然笑眯眯的说:“映浩来了!”
孟觉晓要想安心读书,似乎只能忍下这口气。出了门来,张光明和曹毅立刻迎上来,见了孟觉晓张光明便挥舞着拳头道:“刚才薛映浩都说啥了?这小子就会欺负孟兄老实,待我去打他。”
孟觉晓不想生事,连忙按住张光明道:“算了,今后觉晓只想好好读书,以报高堂。”
“NND薛穷酸,仗着夫子喜欢便嚣张,迟早把他那十二岁的妹妹卖了荷花!”曹毅在边上阴森森的冒出这么一句,关键这这小子说这话的时候,一脸的敦厚老实。孟觉晓看着这家伙的表情,觉得后脊梁一阵冒凉气。
“算了算了,觉晓可不愿二位为了在下之事惹上麻烦。”孟觉晓赶紧劝了一句,这两位才愤愤的作罢。
“走走,一大早见了这厮鸟臭脸,当真是晦气。”张光明笑道,曹毅接过话道:“对,孟兄随我等走。”说着两人拽上孟觉晓就往外走,孟觉晓连忙追问:“去哪?”
“到了地方就知道了。”张光明大手一会,不容分说拽上孟觉晓便走。庄大栓一直给孟觉晓使眼色,孟觉晓看见了,但是心道这两人虽然操蛋,但绝对不是坏人,日后需要仰仗二人的地方也不少。所以没有搭理庄大栓的眼神跟着出了县学,往东走了没到一百步,在一所宅院前停下。
“二位仁兄,此为何意?”孟觉晓其实已经明白他们的意思,不过该装的还是要装一下,不然和前任的性格有不相符的地方被看破了麻烦多。
“进去看看再说!”张光明拽着孟觉晓进了屋子,地方不大,门前一个小院子,三间房,收拾的干干净净的。
“如何,孟兄觉得好就住这。”曹毅笑嘻嘻的上前,孟觉晓背过身去使劲的揉揉眼睛,确定红了,这才转身拱手道:“二位盛情觉晓心领了,只是实在不敢当!”
“有什么敢当不敢当的?这地方平日也没人来住,原来是我午休之所,反正你要租房子的,不如住下还能省几个房钱。记得给我留一间房就是,回头我吩咐家里佣人来收拾。”张光明说着拉上曹毅掉头就跑,生怕孟觉晓继续推辞。临出门时曹毅回头喊:“记得也给我留一间,我二人在教室等你。”
目送二人远去,孟觉晓面露微笑,早晨出门时,母亲给了五贯钱,这是家里最后一点底子了。孟觉晓现在不能创造财富,能省钱的时候自然不会推辞,再说也会伤了二人的一片好意。
“少爷,您看?”庄大栓上前询问,孟觉晓笑着摇头道:“住下吧。”
安顿好孟觉晓庄大栓驾车回去了,次日一早孟觉晓如往常一般起来,在院子里运动一番,出门寻个小摊点花三文钱吃了早点,慢悠悠的往。课堂里学生们交头接耳的场面,和以前读中学时那帮同学似乎也没啥两样。县学里的学生都是十六七的孩子,和前世的高中生也没啥太大的区别。
孟觉晓在县学里不算成绩优异的学生,圆球一样的张光明看身材就知道,这小子更在意的是每天吃啥。曹毅倒不胖,但是这家伙看起来老实敦厚,实际上闷骚之极,逛窑子就是这小子煽动的。这小子读书也不怎么上心,三人在县学里属于成绩还要数孟觉晓稍微好一点。
张光明家里是本县最大的地主,在县城开着最大的当铺,曹毅的老子是本县县尉,后世公安局长的干活。说起来这两位的家世比孟觉晓都要强。
眼看着平时开课时间都过去小半个时辰了,夫子还是没出现,教室席地而坐的学生们说话的声音渐渐的大了起来。胖子张光明和闷骚曹毅凑近了孟觉晓,曹毅嘿嘿一笑道:“孟兄,下午春香楼诗语姑娘开诗会,你去不去?”
孟觉晓听到诗语这个名字,顿时眉头皱了起来,张光明见状狠狠的瞪了曹毅一眼,压低声音说:“这小子哪壶不开提哪壶,孟兄别介意。不过我听说这几个月,诗语姑娘倒是一直没有让客人梳头。也不知道哪个小子运气拔得头筹!”
说话间夫子之一的崔先生总算是出现了,威严的咳嗽一声,满教室的学生顿时都安静下来,张光明和曹毅也都回到各自的位置上。
“今日夫子有要事,尔等自习吧。”
崔夫子好像有急事似的,丢下一句话便匆匆而去。一干学生顿时放了羊,纷纷离座走人。孟觉晓在县城里倒是租了房子住下,只是当时为了省钱条件房子条件差了点,回去也没啥可做的,不如在教室里呆着看看书。开春就要童生试,孟觉晓可没多少时间温习并不太熟悉的儒家经典了。
孟觉晓坐在位置上没动,反倒展开从房间里那里找到的《韩昌黎集》打算抄撰一本,张光明和曹毅见状一起过来,一贯出馊主意的曹毅开口道:“孟兄,这次病愈归来,你倒是越发的勤奋了。”
“是啊,整天读书你还没厌烦啊?跟我们一起去玩吧!”张光明也跟着劝。
孟觉晓听了笑着摇头道:“不去了,我这一病耽误了不少课业,开春就是童生试了,我得抓紧了,你们去玩吧。”张光明和曹毅见他态度坚决,也没再劝都走了。
教室里安静了下来,孟觉晓独自抄书,其实这书能买的到,只是刻板印刷的书不便宜,孟觉晓想省钱便借来抄,还可以顺便熟悉一下内容。来到县学后,孟觉晓总算搞清楚这个朝代其实就是南唐,不过历史上那个后主李煜居然成了一代明君,五代十国的纷乱居然不是赵匡胤搞定的,而是李煜。
这一段时间孟觉晓了解到所处的地方叫宁国府宣城县,隶属江南省的治下。按照后世的说法,应该是江苏省的一部分和安徽省的一部分合在一起。
现任皇帝德宗是李煜的太子,历史上那个词作的漂亮的一塌糊涂的李后主,在这里照样还是做的一手好词。偏生他还推崇韩愈,所以在科举考试中写文章,都得按照古文运动的那种格式来。并且在各级科举中,李煜因为个人的喜好,还加上了作词的内容。在科举中加入农桑的内容,也是李煜干的事情。
得知历史已经面目全非的时候,孟觉晓哀号过一阵,倒不是因为不找不到历史的轨迹作为金手指,而是哀叹李煜没有成为亡国之君,就写不出“春花秋月何时了,往事知多少”“梦里不知身是客,一晌贪欢。”之类的千古名句了。
当然孟觉晓更悲愤的是,写古文实在不是他擅长的,只好貌似想抄袭也没有太明确的目标,只好临时抓紧学习韩愈的《韩昌黎集》。
第五章为何读书?
县城之外的十里长亭,县令高大人领着一干官吏已经等了一个多时辰了,昨日州府传来消息,今日省城学政周大人到县里巡视。…====…可是眼瞅着太阳都上了头顶了,学政周大人还是没有出现,这让大家多少有点纳闷。
“大人!会不会学政大人今天不来了?”县尉曹威走进高县令低声问。
高县令听着皱起眉头,低声道:“我倒是和学政大人打过交道,按照周大人的性子,他下来巡视的时候不喜欢按照下面的人安排的路线走,你这么一说还真的有可能。”
抬头看看天,曹威苦着脸道:“州府距离县城不过六十里地,学政大人就算是走,这一大早就出门了也该到了吧?”
就在一干官吏等候学政周大人的时候,县学的教室里一个留着胡须的男子领着一个跟班的下人悄然迈步走进县学。
教室里的安静让这个面目清矍的男子脸带不悦,走到教室里看见只有一个少年在那里奋笔疾书时,男子的脸上总算是露出了微笑,轻轻的走到少年身后探头看去。
书法一道孟觉晓倒是很有信心的,宅男往往都有点长处,孟觉晓的长处就是小时候练过书法。一手漂亮的瘦金体,就是吸引当年学姐勾引他破处的元凶。
男子看见孟觉晓的字时,脸上的笑容不见了,泛起的是一种凝重。瘦金体的创始人赵佶现在还没生下来呢,就算生下来也没皇帝的命了。这年月的人没见过这个,倒也正常的很。平时孟觉晓写字不用瘦金体,都是工整的馆阁体。抄书是为了留给自己看的,孟觉晓是为了留给自己看的,所以用上了自己最拿手的字体。
“好字!”男子看了一会终于忍不住叫了一声,孟觉晓被惊扰后回头一看,本不打算理睬这个冒昧之客,回头打算继续抄书时孟觉晓突然觉得刚才不过是简单的一眼,就觉得身后之人气质高贵威严,不像是个寻常的大叔。
心里有了计较,孟觉晓回头笑道:“这位先生,有事请等我抄完这一篇再说。”
“不妨,不妨,我等得。没有打扰你就好!”气质高贵的大叔淡淡的笑着说,目光里充满了欣赏,安静的站在一边继续看。
孟觉晓抄完了一篇《师说》,放下毛笔站起身子,朝来人拱手笑道:“信手涂鸦,先生见笑了!”
来人咦了一声,好奇的笑问:“你怎知我是先生?”
孟觉晓微笑道:“先生虽一身布衣,然举止儒雅,气质高洁,晓以为尊阁下一声先生必不为过。 。”
这位大叔听了这奉承话,开始还有点不悦,不过仔细想想自己第一次到宁国府,山城县更是第一次来,这个少年断然没有认识自己的道理。想到这里大叔不禁得意起来,没想到这山城县的一个学子,见了便装的自己也如此的推崇。
“呵呵,你是这里的学生吧,我问你,为啥就县学里就你一个?”男子笑眯眯的开口,被孟觉晓奉承一番,加上之前看见这小子的字很好,周大叔对孟觉晓的印象不是一般的好。
“夫子说今日有要事,让我等自习。既是自习,在哪不是自习?只要心里有功课,何处不是课堂?”孟觉晓见这大叔说话时不自觉的带着一股上位者的威严,心道这搞不好是条大鱼,所以神态越发的恭敬有礼。
“年轻人,你很好学啊,不错!”男子笑着说了一句,没有停留的意思,转身笑着走了。孟觉晓心里多少有点遗憾,但是追上去又显得刻意,反倒不美,于是送到门口拱手道:“学生恭送先生!”
这位大叔正是省城来的学政大人周致玄,说起来周大人倒是个不喜欢官场礼节的主,所以下来巡视时一律便装轻车简从。这么做当然也是为了看见下面的真实情况。没想到看见这个场面,周致玄最初心里很不爽。不过意外的看见一个勤奋的年轻人写的一手好字不说,而且还谦恭有礼举止得体,倒也算是小有收获。
孟觉晓不知道他是学政大人,本能的认为他不简单,抱着小心无大错的态度恭敬的应对一番,没想到给周致玄留下了很好的印象。
送走来人,孟觉晓回到位置上继续抄书,没曾想不到一刻钟,教室里呼啦一下之前走的学生猛的冲进来六七个,后面跟着气急败坏满头大汗的崔夫子。
“其他人呢?都到哪里去了?”崔夫子气的直跳脚,大声骂道:“朽木不可雕也!来人啊,去找,都给我找回来。”
能上的起县学的,都是家里有点家底和关系的。这种家庭的孩子,能有几个是用心读书的。夫子抓回来的这几个倒是出身一般的家庭,他们倒是没有走远,就在县学边上的租房里呆着没乱跑。
这时候高县令一脸阴沉的出现了,看见崔夫子不满的哼了一声道:“崔夫子,你家中有事怎么不禀报一声,学政周大人刚才看见教室里就一个学生,你说他怎么看本官?”
“大人,卑职实不知学政大人今日要来!正值拙荆待产,事故……。”崔夫子自辩一句倒让高县令更加的不满了,黑着脸冷笑打断道:“学政大人巡视,与你教书育人的本分有何关联?难道说学政大人不来,你就可以不上课?”
崔夫子没说的满脸涨红,却也不敢辩驳,低声诺诺道:“今日错在卑职,学政大人处卑职自会一力承担。”
孟觉晓倒是挺同情崔夫子的,虽然平时崔夫子并不看好自己。有心想说点啥,孟觉晓见这当口还真没有自己说话的余地,只能是闭上嘴巴作壁上观。
一干出去的学生陆续的被抓了回来,张光明和曹毅也没有幸免。差不多人都到齐时,高县令匆匆离开,没一会领着之前那个大叔进了教室。
“周大人请!”
“高大人请!”
一番谦让,两位大人都进来了,一干学生纷纷站起行礼。周致玄看见孟觉晓的时候,脸上不自觉的带上了一点微笑,但是很快又恢复到面无表情的样子。
“都坐下吧,今日本官来的唐突,倒叫各位见笑了。”周致玄嘴上说的好听,看表情一脸的阴沉,哪有半点见笑的意思。
“不敢不敢!”周县令带头,一干官吏纷纷答话。
“当今圣上重视治学,实乃我辈读书人之大幸。今日到此,本官想问各位学子一个问题,在座各位读书都为了啥?”周致玄说着收起冷笑,目光朝一干学子扫了过来。
面对周致玄的威严,又见到了高县令在他面都都异常的客气,一干学生哪有上前答话的勇气。周致玄扫了一圈见没人回答,便随便一伸手指着其中一位学子道:“你来回答。”
这位学生正好是崔夫子比较欣赏的寒门子弟之一薛映浩,被点名后多少有点慌张,上前一步犹豫了一会,不敢直面周致玄,低着头低声回答:“学生以为,学好文武艺,买与帝王家。”
这个答案周致玄听了没啥表情,淡淡的说:“你倒是说了实话。”
这话光看表情,就知道周致玄心里很不满,薛映浩顿时脸色先是红起来,接着又看看崔夫子,发现夫子正在不满的瞪着自己时,脸色顿时白了。
周致玄没有多看他,随手又指着曹毅说道:“你来回答。”
曹毅这小子看似一脸诚实,还是很有迷惑性的。上前一步之后恭敬的行礼后,曹毅挠了挠头有点不好意思的说:“大人,学生读书都是家里逼的,不读书我老子真的往死里打。”
曹县尉在边上听到这话,表情顿时成了黑锅底。崔夫子在边上停着,也是心理暗暗叫苦,之前那个学生周致玄已经不满意了,没想到曹毅这个答案更混蛋了。高县令听了,心里又不知道该气还是该笑,一脸的哭笑不得。
周致玄听了先是一愣,随即哈哈哈大笑道:“孺子倒也赤诚!”接着目光又巡视了一圈,最后落在了孟觉晓的脸上。
“你叫什么?”周致玄没有直接让回答问题,反倒先问起姓名来。崔夫子平时并不看好孟觉晓,尤其是孟觉晓生病之后就更不看好了,眼下周致玄点了名,崔夫子心里顿时焦虑万分,不自觉的就露在脸上。高县令见了心里又是暗暗的叫苦,县学也是政绩的一部分,而且还占了很大的比重。今天被周致玄打了个措手不及也就算了,没想到提问还问出了一个混蛋答案,现在这个学生长的倒是不错,看崔夫子的意思学问倒也一般。高县令心里也跟着着急,生怕孟觉晓答出什么混蛋话来。
“学生孟觉晓!见过先生!”孟觉晓上前一步,恭敬的回答,在称呼上还是保留了之前的“先生”,而不是换成“大人”。
对此细节,周致玄只是微微一笑道:“春眠不觉晓,取名觉晓,倒是颇有深意。我看你倒是人如其名,勤奋的很。呵呵,你来回答我的问题吧。”
孟觉晓读书的目的自然是升官发财,“千里做官只为财”这话念了无数遍了。只是眼下真要给出这个答案,孟觉晓断定这位周大人肯定能一脚踹飞自己,可是怎么回答呢?孟觉晓犹豫着,这个问题可不好回答啊!
学周公来一句“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么?貌似时代不对。思来想去,一番沉吟,孟觉晓突然想到了答案,上前一步不慌不忙的拱手说了一句,顿时满屋子的人都呆住了。
第六章一语惊人
“学生以为,读书当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孟觉晓神态镇定,不卑不亢的说完这句话时,整个屋子里陷入了一种奇怪的安静之中。
宋代大儒张横渠给出的这个答案,为后世无数读书人视为最高境界。现在从一个后生小子的口中吐出,当真有震死人不赔命的意思。
周致玄身为学政,可没少读圣贤书,孟觉晓这个答案,可以说正是周致玄毕生追求的一种境界,只是之前没有人用语言总结出来罢了。
“好!好!好!”一连三个“好”字后,周致玄突然正了正衣襟,瞬即犹豫了一下,回头哈哈大笑朝高县令道:“高大人,山城县的县学办的好啊,出了此等出色的学子,高大人功不可没。”周致玄刚才是想玩一出高雅的把戏,临时想到自己的身份向孟觉晓这么一个小孩子行礼后来一句“闻道有先后,可以为师矣”,那还不把这孩子给吓着了。所以周致玄正了正衣襟之后停下了,这里有自矜的意思,也有点被这个答案镇住的意思。
原本以为要被黑一顿的,没想到事情居然发生了戏剧性的变化,这让高县令也是分外惊喜。同样原本以为饭碗不保的崔夫子,看见这种变化时也是心头狂喜,脸上抑制不住的笑。教出好学生,他的功劳自然是少不了一份的。
因为表现优异挽回了影响,高县令和崔夫子看孟觉晓都分外的顺眼,周致玄这时候笑着对众学子道:“诸君,孟生所言,周某赠与诸君共勉。”
说罢周致玄满意的看了孟觉晓一眼,没有再说啥,与高县令等人出去了。临出门时,周致玄突然站住,回头笑着问:“孟觉晓,为何明知本官为学生,仍不称本官为大人?”
周致玄本来心情不错,只是突然想到孟觉晓一直称自己为先生,莫不是想拜师?想到这里,周致玄心中顿时一惊,便停下来问上一句。心道如果孟觉晓顺势提出拜师,此子便是那心术不正之人,想必是事先看出端倪来,故意做作的心机深沉之辈。
孟觉晓脸上微微一怔,随即拱手一副理所当然的样子道:“大人即为学政,便是全省学生的先生。学生以为,大人做这个官,不是看重权利,而是为了做好全省学生的先生作育英才。是故,称大人反倒违背了先生的本意!”
这个答案回答的很快,一点都不像是做作的样子。周致玄这才断定孟觉晓没有在装,但还是面无表情的转身走了。周致玄虽然为官勤勉为人清高,但是在官场多年也不是白混的。确定没看走眼,周致玄才放心的离开,诚然他也不希望自己欣赏的学生是那种人。
欣赏归欣赏,周致玄出门之后再没回头,在高县令等人的陪同下四处走走看看,便回了县衙。
教室里的学院们大致分为三堆,孟觉晓、张光明、曹毅三人一堆,几个平时夫子很欣赏的以薛映浩为首的七八个人一堆,其他还有七八个中间派一堆。
平日里就属孟觉晓这一堆人不受夫子待见,虽然没有刁难,但是直接无视倒是有的。
当官的和夫子们离开后,教室很快又骚动起来。张光明和曹毅兴奋地凑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