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福满花香-第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花儿长眉轻挑,问:“我以前……不做针线?”
这可,更是意想不到了。
李果儿没听出李花儿语气中的疑问,笑道:“可是呢,每次娘亲叫姐姐做针线的时候,姐姐都要跑的。”说起张氏的时候,她的眼神微微一暗,旋即又笑道:“说起来,姐姐更喜欢干地里的活。连娘亲都说,等姐姐再大些,一定是个种地的好手。”
不过说到这儿,李果儿就又说不下去了。
李花儿明白李果儿的心情。
如今她们家,哪里还有什么地呢?早都被族人瓜分去了。
不过也因为这一节,那缝衣服的事情,就算是翻过去了。
李花儿淡淡一笑,将那补好的衣服放回到盆中,对李果儿道:“会有地的,以后我们不但会有很多的田地,还会有好看的房子住,好看的衣服穿,到时候,姐姐给果儿买绸缎衣服穿,好不好?”
本来心情还郁闷的李果儿,噗嗤地笑出了声:“吴大娘子都只有几件绸缎衣服呢。姐姐,以后只要能天天穿这样的细布衣服,我就很高兴了。”
李花儿笑着摸了摸她的头,道:“是,一定会的,我们先吃饭吧。”
李果儿甜甜地笑着,坐在了李花儿的对面,道:“姐姐吃。”
李花儿看了一眼矮桌上的碗。
不小的木碗,里面飘着几片肉,一些野菜,清汤的水儿上,泛着点点的油花。
李花儿拿起筷子,捡了一口野菜吃下。
索然无味。
李花儿在心中叹了口气,对李果儿笑道:“果儿也吃。”
李果儿笑着点头,坐在桌上,也捡了野菜,吃了一口。
“真好吃。”她的眼睛里闪着光芒。
李花儿却笑了,真是个容易满足的小丫头。
是以,她又夹了一片肉给了李果儿。
“这个你吃。”她笑道。
李果儿对着李花儿一笑,小心翼翼地尝了一口。
眼睛里的光芒,更亮了一些,不由一口气地囫囵吞了下去。
李花儿见状,忙道:“你慢些,还有好多呢。”
长时间不吃肉的人,突然遇见荤腥,就容易暴食,而后可能出事的。
李果儿抬眼对着她嘿嘿一笑,见李花儿只是坐在那儿,偶尔吃几口野菜,忙道:“姐姐也吃。”
说罢,就要去给李花儿夹肉。
李花儿忙阻止了她:“你吃就好了,不用管我。”
李果儿缩回了手,奇怪地看着李花儿:“姐姐不爱吃肉吗?”
李花儿一笑:“不,姐姐喜欢吃的。只是现在不饿罢了。”
并不是不饿,只是肉不应该是这么做的,而如此做的肉,她真个吃不进去——饿了太久,也吃不进去。
从自己醒来那天,李花儿就发现她似乎对吃的东西很挑剔,以前不能动没办法,如今能动了,她却……不会灶上的活。
心中有再多的菜谱,不会做也是白搭,而连饭都不会做的人,在如今这样的境地,自然也没有资格去挑剔东西的好坏。
所以,李花儿岔开了话题,问李果儿:“家里还剩多少肉?”
李果儿忙道:“还有好些呢,我就切了一点儿。”
李花儿点点头,起身到了厨房,将从孙婆子家借来的碗拿出来,切了一块肉,放在了里面。
李果儿觉得奇怪,就咬着筷子跟了出来,见状忙问:“姐姐要做什么?”
“孙奶奶对我们一直照顾着,如今有了好东西,要给她家送些才是。”李花儿笑道
李果儿恍然大悟,忙放下筷子道:“是了,我这就给孙奶奶家送去。”
这次,换李花儿将她推了回去。
“好了,你快多吃些吧,”李花儿笑道,“我去借的盐,自然要我去还。”
说着,不由分说,拿起了碗,就往外走。
李果儿坐在地席上,嘴里咂着筷子,侧头看着李花儿出门的背影,开心的想着:姐姐醒了,真好。
此时,孙家的男人们也都从地里回来了,一大家子正吵吵闹闹地吃饭呢。
李花儿端着碗,刚到孙家门口,就见孟氏端着个碗,满院子追着孙三贤跑,边跑还边说:“你个没成算的小畜生,不好好吃饭,到处跑什么?”
孙三贤边跑还边回头对他娘说:“就不吃!天天吃菜叶子,烦都烦死了,我就要吃肉。”
孟氏啐了一口:“吃屁吧你!前儿才刚吃了肉,今儿还要吃,当自己是什么天皇老子下凡?”,
孙三贤对着她一吐舌头,转身就往外面跑。
结果这一转身,恰好看见李花儿站在门口,唬得忙停住脚步,转身往屋里跑:“了不得了,奶奶!李家的大傻子跑出来了!”
孟氏看见了李花儿,也停了追儿子的脚步,不耐烦地问道:“怎么又来了?”
李花儿也不生气,而是笑道:“二婶子,我来还碗了,今儿吴家赏了果儿些肉,我切了拿了些给你家尝尝。”
孟氏微微一愣。
清脆利索的说话声音,哪里还是那个连笑都显着僵硬的傻子?
此时,孙家几个小辈儿听见傻子跑出来了,都挤到了门外看光景,捂着嘴偷笑。
谁知一听见有肉吃,几个小孩子立刻眼睛都亮了。
尤其是孙三贤,立刻冲了出来,道:“好好好!给我,还是傻花儿你好。”
孙大贤此时也刚到了门口,见孙三贤如此,立刻拎着孙三贤的衣领,将他拖住,口中喝道:“你出息些。”
孙三贤拼命挣脱着:“傻子家送我们的,怎么不能吃?”
孟氏站在院门口,被儿子气得不清。
没出息就罢了,当着人的面一口一个傻子,这像什么样子!
孟氏混似忘了自己养的儿子,嘴当然就随她的道理,走过去将孙三贤拉过来,用力拍了两下,道:“就你这畜生没出息!”
孙三贤满不在乎地被他娘拍着,眼睛还望着李花儿手中的碗,口里说道:“你如今打了我,就得多给我一些肉吃!”
孟氏差点儿气仰倒过去。
她怎么就生了这么一个不成器的儿子!
第十章 打的是贼
孟氏是有心病的。
以前看还是“傻子”的李花儿,就记起来那个亲事,怎么都看不上;
如今病好了的李花儿,孟氏也终于记起来,李花儿是个多好看的小姑娘。
弯眉杏眼,笑起来的时候,脸上还有两个小酒窝。
而且,以前的李花儿可是很能干活的人,小小的年纪,在地里的时候,已经能顶一个成年妇人用了。
这样孟氏更容易想起那个“亲事”。
这让孟氏纠结死了。
到底要不要重提这门亲事?虽然李家并不富裕,但是孙家如今好了呀。而且就瞅着李家这家破人亡的劲儿,娶了李花儿回来,恐怕不但不用许多钱,还能得个好劳力呢。
可是偏偏,她的妹妹——就是之前那个珍儿——想给孙三贤和她婆家嫂子的二闺女刘杏花说亲。
更纠结了!
李花儿看不见孟氏内心的各种盘算,只是见她眼神闪烁。不过她也只当没看见,笑盈盈地开口:“东西也不多,三贤要是想吃,我再拿些过来。”
孙三贤刚要说好,就已经被先被孙大贤堵了口。
“花儿你别听他胡说。”孙大贤笑道,又小心翼翼地问道,“你真个好了?”
李花儿点点头,笑道:“是,好了。孙大哥哥。以前我病着,你们多照顾我们姐妹,所以理应请你们一同吃的。”
孙三贤听说,忙扒开他哥的手,看着李花儿道:“傻花,你真个把齐大个儿给打了?”
齐大个儿是齐小五的外号。这样的村子里,没有什么秘密,这种村西头发生的事儿,不消一个时辰,就能村南村北村东都知道,不消两个时辰,只怕连隔壁村都知道了。
李花儿再是一笑:“我不认识什么齐大个儿,只知道有贼来我们家,被我打了。”
孙三贤听见,拍着巴掌笑:“你可真是傻子,不过也真厉害。”
这时,就听见孙家的大伯在屋子里喊了一声:“你们这群小崽子,不吃饭都在外屋做什么!你去把这个给花送去。”
一声雷霆吼,震得屋顶颤抖了。
比起孙大贤,孙三贤更怕这个大伯,所以听见他说话了,哪儿还敢闹腾,忙缩了脖子,不敢再言语,由着孙大贤拖着领子,拽回了屋。
孟氏见儿子终于老实了,也放了心,这才走到院门口,从李花儿手里接过碗,笑道:“哎哟,也怪不好意思的。”
这时孙家的老大媳妇童氏也走了出来,脸上堆着笑,手里也拿了个碗,里面放的是一块菜饼子,道:“哟,花儿如今可真是大好了呢。”
童氏是外乡嫁过来的人,口音和清河村的人不太一样,长得也是胖胖的,圆圆的脸,带着喜庆。
不过李花儿却知道,这位孙家大嫂如果发起火来,就是孙大伯都要畏惧三分的。
李花儿正要说话,突然就听见了一个尖利的嗓子,一声叫喊,划破了此地的平和。
“杀千刀的小杂种,瞧把我小五打的!看我不撕了你!”
还没等李花儿抬头,就觉得耳朵边有一道风扑了过来。
李花儿连忙一闪身,躲开了。
只见一个个子甚高,膀大腰圆的中年妇人,张牙舞爪地,就扑在了孙家的篱笆墙上。
因着力气太大,那篱笆墙猛地一晃。
孟氏吓了一跳,捧着碗就往后躲,边躲还边说:“了不得了,这哪儿来的老虎?可没摔了碗。”
屋子里孙三贤一直竖着耳朵听呢,一听她娘如此说,忙冲出来,道:“娘,肉呢?”
孟氏大怒:“呸!就知道肉,不知道问你娘,养你还不如养块肥肉。”
童氏也皱了眉头,叉着腰问道:“她齐婶子,你说话就说话,撞我们家篱笆做什么?”
那齐婶子好容易站稳了,腰一叉,指着李花儿骂道:“你个克爹死娘没人教的傻杂种,敢动手打我儿子!看我今儿不把你给撕了算!”
此时,李果儿已经听见了声音,连忙跑了出来,见那齐小五的娘亲发狂中,正要过来,却发现李花儿对着自己轻轻地摇了摇头。
李果儿微怔,站在了原地。
而那齐婶子,也没看见李家姐妹二人的眉眼官司,只是********认准了李花儿,又要扑过来。
李花儿眉头轻轻一挑,再躲开这齐婶子的冲撞,头一偏,看向其后站着偷笑的齐小五,一笑,却指着他,问那齐婶:“他是你儿子?”
齐小五被李花儿这一指,顿时就不敢笑了,缩了缩脖子,就要往他娘身后躲。
这位齐婶本家姓王,因着妯娌也姓王,而她自己长得也是人高马大的,脾气甚是暴躁,所以村中人叫她大王氏。
大王氏被李花儿躲了两次,心中更怒了,指着齐小五道:“他的脸是不是你打的?你敢打我儿子,我今儿就拆了你的骨头!”
说着,第三次扑向李花儿。
李花儿摇摇头,再一次躲开。
她身量并不高,还很是瘦弱,但是胜在灵巧,而大王氏虽然高大,但却很笨拙,所以躲开很容易。
这次躲开后,李花儿站定,笑道:“哦,原来他是你儿子,我还以为是个不知道父母为何的贼头呢。”
大王氏愣在了那儿,听不懂李花儿这话的意思。
今儿她刚从地里回来,就看见自家儿子捧着个肿脸在那儿哭,只说被李家的傻子打了。
大王氏一贯最疼这个小儿子,所以一听儿子被李花儿打了,连个缘由都没问,就赶来兴师问罪了。
李花儿看着大王氏的表情,道:“他今儿跑我家院里偷鸡不说,还将吴家让果儿洗的衣服弄坏了,本来我还愁找不见贼首,如今婶子既然来了,就和我一起到吴家大太太前说道说道吧。”
李花儿那连珠炮一样的嘴,说了这样长的一段话,语气温温柔柔的,语速却最快得容不得别人插嘴。
而等她说完了之后,大王氏却愣住了。
什么偷鸡?又是什么吴家的衣服?
那吴家可是和陶家齐名的大户,断断不是好得罪的。
想着,大王氏看了齐小五一眼。
齐小五的肿脸,这次变得又红又肿了。
自己的儿子自己知道,一看齐小五这表情,大王氏便知道了。
她心中不免一哆嗦。
第十一章 姐妹
要怪也要怪她,今儿刚从县城回来就见儿子被打了,还说是村里的傻子打的。
大王氏这样的暴脾气,哪里能忍?当下都没有多问上一句,就急忙跑来找李花儿的不是了。
不过即便如此,大王氏也不是吃亏的人,事情到了现在,难道她还能认了不成?
所以,大王氏索性再次扑过来,口中还要道:“好你个傻子,还敢来攀诬我!我今儿非打死你个傻子不行!”
童氏见状,立刻将碗放在了孟氏的手里,出来拦在了大王氏的前面:“你儿子惹了祸,不说教训儿子,还要打别人,这算什么?”
大王氏对着童氏啐了一口:“呸,我打傻子,你急什么?难不成她是你肠子里爬出来的?”
童氏那暴炭性子,一听大王氏这么说话,立刻倒竖了眉毛:“你再说一次?”
这时,孙发财也出了来,道:“这是干什么?有什么话不能好好说?”
李果儿终于抓住了机会,也跑了出来,抱着李花儿问道:“姐姐,怎么了?”
李花儿却比别人都淡定,她揉了揉李果儿的额发,笑道:“果儿你说有趣没有?我这被偷了鸡的苦主还没闹,那偷鸡的贼却先倒打一耙,还真是没个天理了。”
说着,李花儿再次瞥了齐小五一眼,见齐小五对她的眼神又怒又怕,不由笑问:“你自己同你娘说,我冤枉了你不成?”
齐小五捂着脸,梗着脖子道:“我今儿只是和陶大少爷…”
齐小五本来想说是和陶大少爷一起来看傻子的,哪知还没等他将后面的话说完,李花儿就先截断了他的话,皱眉问道:“哦?是陶大少爷让你来坏了吴家的衣服?”
齐小五语塞。
他吃拧了才敢接这句话。
孙三贤却在一边亮了眼睛。
想不到这傻花儿不傻了之后,比以前还能说呢。
他少年心性,本就不喜欢齐小五那些常跟在陶大少爷的人,只不过清河村人都畏着陶家的声势,不敢十分说就是了。
可是现在陶大少爷不在这儿,只一个齐小五,孙三贤可就不怕了。
是以,孙三贤拍巴掌做惊吓状:“这齐大个儿可是糊涂了,陶大少爷做什么要做这样的事情?”
说完,还要对着李花儿挤了挤眼睛。
李花儿回以微笑。
这次,大王氏脸色更阴沉了。
孙大贤见状,拎着孙三贤的领子,往屋子里拖:“哪儿都有你。”
李花儿则看着大王氏,无害地笑着:“婶子还有事儿吗?”
大王氏心中那个气呀,虽然很想扑过去把李花儿撕成碎片,可是如今的她,先是被李花儿的嘴皮子抹去了锐气,再被童氏那虎视眈眈的样子震得没了底气。
最终没法子,只好一跺脚,呸了一声:“丧气的傻子!”
之后,将满腔的怒气都撒在了齐小五的身上,边捶着齐小五的背,边拖着他往家去,边走还边说:“就你个小牲口,专门给我丢人,还不给我回家去。”
齐小五连句话都不敢说,由着她锤,蔫蔫地往家走。
李花儿看着那母子二人远去的身影,一笑,对童氏道:“多谢孙大婶子护我。”
童氏摆了摆手:“没事儿的。”说着,将那放了菜饼子的碗从孟氏手中拿回来,放在了李花儿手中,“快回家吃饭吧,莫理她。”
李花儿接过来谢过,回头就看见孙家对门的温寡妇,倚着门看笑话。
温寡妇今年三十岁,正是风韵犹存的时候。李花儿知道,她年轻的时候,也是邻村依水村的一朵花儿,只可惜刚出嫁半年的功夫就没了丈夫。
婆家嫌弃她不吉利,就抢光嫁妆给赶了回来。而她的兄弟家人更是不愿意留一个寡妇,也把她赶走了。
还是吴家老爷的亲妹子、吴老太爷那已出嫁的大娘子,因着从小和她好,可怜她,才助了她,让她在清河村落了脚。
这温寡妇平常很少说话,只是很喜欢看热闹,任谁家有点子事儿,她都得扒门扒窗看着才高兴。
所以今儿下午的热闹,温寡妇也是扒着院门看了的,晚上这一出,又怎么会错过?
只是如今见李花儿看向自己,温寡妇白了她一眼,扭着胯回屋了。
李花儿一笑,带着李果儿就要往家去。
只不过刚走了两步,她就停了下来,侧头看了看孙家院子里晾着的衣服,对童氏道:“大婶子,今晚有雨,别湿了衣服。”
童氏一听,不由奇道:“有雨?”她抬头看看那只剩余晖的太阳,“这可不像。”
李花儿并不争执,而是笑道:“有防备总是好的。”
说着,一手端碗,另一手拉着果儿回家了。
等姐妹二人进了自家的院子,李果儿立刻满眼崇拜地看着李花儿道:“姐姐好厉害。”
李花儿见她鼻子上有些脏,就俯下身子给她擦了擦,笑道:“怎么厉害了?”
李果儿道:“那齐婶子可厉害了,可她却没吵过姐姐呢。”
李花儿听着这孩子气的话,扑哧一笑:“能吵架可不算厉害。”
李果儿却听不懂了。
李花儿拉着她坐回到炕边:“刚吃了一半的饭,就闹出这么多事情,快些吃吧。”
李果儿听话地拿起了筷子,却一直在想李花儿刚才的话,还是疑惑地问道:“那姐姐觉得,什么才是厉害?”
李花儿并不直接回答,而是问:“果儿知不知道,陶家为什么厉害?”
李果儿侧着头想了想:“因为陶家有钱。”
李花儿继续笑问:“那孙奶奶一家并不如陶家有钱,为什么齐婶子也不敢十分惹他们?”
李果儿的五官都皱在了一起,迷茫地看着李花儿,摇了摇头。
李花儿这才笑着,用李果儿能听懂的话说:“陶家厉害,是因为陶家祖辈是个厉害的人,不但在乡里吃得开,还会给长子嫡孙选个厉害的大娘子,那大娘子的娘家人,是县城里的读书人,凭谁都会高看一眼。而孙奶奶家里厉害,是因为孙家的四个伯伯,除了在边疆服劳役的二伯之外,其他的几个也有出息,甚至孙三伯还是个童生呢,孙四伯走镖跑商,见的也都是人物,”李花儿笑着一顿,“这就是有本事的人了。”
李果儿听到这儿,眼睛顿时一亮:“我知道了,是因为他们有本事,所以才厉害。”
李花儿点点头,又吃了一口菜叶子:“是,有本事,才能兴家、守家。所以我今天这样子,不过是让他们暂时欺负不到我们,等以后我们也有本事让家里兴旺了,他们就真的不敢欺负我们了。”
李果儿似懂非懂地点点头,笑道:“嗯,等我们厉害了,就没人敢欺负我们了。”
李花儿看着李果儿亮闪闪的眼睛,再次笑了。
第十二章 洗衣
李花儿看着李果儿的样子,就觉得心情不错,便放下筷子笑道:“是,等我们有本事了,就不怕了。”
李果儿笑得更开心了,突然又问:“姐姐,真的要下雨吗?”
李花儿顿了顿,点头道:“是。”
李果儿侧着头,怎么也想不通姐姐这理所当然的样子是为什么,就笑道:“下雨好,这样热的天,下场雨凉快。”
李花儿噗嗤一笑:“好了,今晚虽然有雨,但明儿天气可好,到时候,姐姐陪你去先把吴家的衣服洗了。”
李果儿再次点点头。
这天夜里,姐妹二人的短榻靠得紧紧的,二人抵足而眠。尤其是李果儿,睡了这一年以来,最香甜的一觉。
不过李花儿本就睡得极浅,偏又有那蚊虫叫着,更是扰得李花儿难睡,这一晚上,半梦半醒的,天尚未亮,就睁开了眼睛。
侧头看了一眼睡得正香的李果儿,李花儿有些唏嘘。
前段日子动得不利索的时候,李花儿每日睡得倒挺香甜,如今都好了之后,反而睡不着了。
既然睡不着,李花儿索性起了身,到窗边向外一看,嘴角轻轻勾起。
昨夜果然下雨了。
她想的并不错,昨日看那天上云彩的变换,就觉得这两天必然有雨。
有些东西,就像是刻在自己脑海中的习惯一样,自然而然地,就是知道了。
不过……李花儿回头看了一眼李果儿。
此刻,李果儿翻了身,咳了一声,继续睡着。
还是先顾好眼前吧。
李花儿收起了漫无边际的心思,将那个尖头的凿子并匣子里的小磨石取了出来,去了院中,开始认真地磨着。
磨完了这凿子,又自厨房寻出了家中唯一的一把破镰刀,继续打磨。
磨了一会儿,就听见李果儿在屋中,有些惊恐地叫了一声:“姐姐!”
李花儿听见,忙回到屋中,道:“果儿?怎么了?”
李果儿还坐在榻上,眼中流露出了恐慌,像是受了惊吓的兔子一样。
不过她一看见李花儿,就长长地舒了一口气,安心道:“吓死我了,姐姐你去哪儿了?”
李花儿笑道:“磨些东西,不要紧的,你先睡吧。”
李果儿方才睁眼,却发现李花儿不在自己的时候,就已经被吓醒了,哪里还能再睡得着?
她连忙理了理身上的衣服——如今姐妹二人,连床被褥都没有,晚上睡觉的时候,也只能穿着那身都是补丁的破衣服了——走到院子里,一看湿漉漉的地,惊讶道:“哎呀,真的下雨了。”说着,看着李花儿,崇拜地说道,“姐姐真厉害。”
李花儿一笑,继续去磨她的镰刀了。
李果儿看见李花儿竟然在动这些东西,吓了一跳,忙道:“姐姐小心伤了手。”
李花儿道:“没事儿,我有用。”
李果儿一脸的莫名其妙,正要问,却听见李花儿先问她:“这些东西,都是谁的?”
李果儿被李花儿问得愣了:“都是爹的呀。”
哦?那个音讯全无的便宜爹,李大的?李花儿心想。
也不怪她不知道,从她成为李花儿那一天起,李大这个失踪了的爹,就一直活在别人的话里。
“哦?是吗?好久没见,有些忘了。”李花儿平静地说。
李果儿则真当是姐姐忘记了,道:“爹爹以前就用这些做木匠活的,家里的东西都是爹做的呢。”
倒真是一手好活计。李花儿虽然对这个爹没有好感甚至没有印象,但却很是叹服他的手艺。
李花儿点点头:“嗯,现在记起来了……只是,爹是从哪儿学的这些?”
李果儿听不懂了,她侧着头道:“爹会就是会,还要学吗?”
李花儿失笑,只得点头道:“是,想必是爹爹做过学徒吧。”
李果儿依旧摇摇头:“不知道,没人说过这些,”说着,她有些泄气地嘟着嘴:“以前,娘亲在的时候,这些东西都是经常磨的……”
李花儿的手微微一顿,又继续开始磨镰刀了。
“果儿想娘了?”李花儿问。
李果儿点点头,神色黯淡。
李花儿也记得张氏,一个温温柔柔,带着几分刚强,却最终还是输给了世道的妇人。
想着,李花儿见那镰刀上的锈迹已经被磨得差不多了,就将东西收了起来,对李果儿笑道:“等将来,我们有了本事,就将娘接回来。”
李果儿一听,眼中再次有了希冀之色:“姐姐,你说真的?”
李花儿笑道:“当然,你看,我说今天要下雨,不就下雨了吗?”
李果儿的悲伤情绪一下子就被冲淡了,也跟着李花儿笑了起来。
李花儿起身将东西收拾好,又抬了那盆衣服道:“好了,我们先快些把应承了别人的事情做好。”
李果儿嘿嘿一笑,自屋中捧了个罐子。
李花儿不明所以,也没当回事儿,就与李果儿一起去了清水河边。
这也是李花儿第一次看见清水河。
滔滔江水,奔涌而来,奔涌而去,向前看不见头、向后看不见尾,留下的只是两岸的沃原。
此刻,岸边有些妇人,也在那儿洗衣服,本来聊得正好,看见了李家姐妹来了,先是收了声,转而对着李花儿指指点点,窃窃私语。
李花儿对这些人就并不是很熟悉了,也不说话,只是跟着妹妹,到了岸边的一处大石旁。
倒是李果儿,刚走到地方,就对着旁边丈远地方也在洗衣服的妇人笑道:“刘家小婶好。”
说着,又对李花儿道:“姐姐还记得吗?这位就是孙二伯母的娘家妹妹,如今嫁在村里村南边的刘家。”
李花儿这才知道,原来这位就是孟氏的妹妹,小孟氏。
小孟氏正在那儿拧衣服呢,听见李果儿叫她,就上下打量了李花儿一眼,旋即又对李果儿道:“哟,果儿,你姐姐还真个好了?”
李果儿甜甜地笑着,点头:“是,真的好了呢。”
小孟氏撇了撇嘴,将洗好的衣服收起来,起身道:“好了就好,我可要先回去了,你们慢洗。”说罢,抱着东西,就走了。
李花儿轻轻蹙起了眉头。
李果儿看不懂小孟氏的样子,她却很清楚,小孟氏这是摆明了讨厌她呀!
真奇怪,自己不能动的那段日子,终日在家待着,都没见过这位小孟氏,哪里就得罪了她?
难道是以前的李花儿?可看着又不想。
不过既然想不通,就先不想了。所以李花儿淡淡地笑着,对李果儿道:“我们快些做事吧。”
李果儿点点头,立时开始动手。
而等到李果儿动手的那一瞬间,李花儿又发现了一个问题:她也……不会洗衣服。
就和烧灶火一样,在她的脑海里,压根儿没有洗衣服这件事情。
第十三章 天天见
所以李花儿有些手足无措地站在岸边,看着李果儿从那罐子里抓了一把东西在那脏衣服上,开始洗了。
李花儿也蹲在一侧,看着那罐子黑不黑、灰不灰的东西,小心翼翼地问:“这个……是做什么的?”
李果儿听李花儿这么说,手中洗着衣服,脸上露出了的惊讶的表情:“草灰呀。”
李花儿皱了皱眉头,草灰?唔,应该是草木灰吧……
“那,一直都是用这个洗的吗?”李花儿试探着问。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