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福满花香-第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李果儿听李花儿这么说,手中洗着衣服,脸上露出了的惊讶的表情:“草灰呀。”

    李花儿皱了皱眉头,草灰?唔,应该是草木灰吧……

    “那,一直都是用这个洗的吗?”李花儿试探着问。

    李果儿却只当姐姐的傻病又犯了,笑道:“当然用这个,不然要用什么?”

    李花儿捻了一撮,道:“为什么不用皂角?”

    李果儿没听懂:“皂角?那是什么?不过我听人说城里有人会做什么澡豆,用来洗澡洗衣服的,可好了。不过我却没见过。”

    澡豆?这个她却知道。李花儿更是有些奇怪了。

    那为什么……会没有皂角?

    看来,她真个要早些去奉山看看了。

    “姐姐怎么了?”李果儿见李花儿不说话了,就有些担心地问了一句。

    李花儿回过神儿来,笑道:“没事儿,就是好像忘了要怎么洗衣服。”

    李果儿听她说得有趣,笑道:“哪里是姐姐忘了?姐姐以前也不喜欢做这个的。”

    “……”李花儿无语凝噎。

    “那我以前都会做什么?你说给我听听,好久没动弹,我都忘记了。”李花儿道。

    李果儿一点儿都不生疑,边洗边道:“姐姐会种地、会爬树、还很会打架的,姐姐的力气还很大,挑水都比别人挑得多些,姐姐还曾经帮爷爷补过屋顶呢。”

    “……”李花儿继续无语,她低头看了看自己这瘦弱的小身板,怎么都想不到本来的李花儿,还是个有力气、甚少做女儿家活计的姑娘。

    难怪自己动手打了齐小五,别人都只奇怪她为何不怕得罪大王氏和陶家,而不奇怪她为何会打架呢。

    这样子也好,也省了她担心怎么不让李果儿起疑了。

    想着,李花儿也学着李果儿的样子,抓了一把草木灰,开始洗衣服:“以前不爱做,以后可不能不爱做了。你教姐姐吧。”

    姐妹二人一起洗衣服,肯定比李果儿一个小人儿慢慢地洗快很多。

    再加上今日雨后的微风习习,二人虽然觉得累,却不是很热。

    待都洗完了之后,李花儿依旧抬着那盆,而李果儿依旧捧着那罐草木灰,有说有笑地向家去。

    等晾干了,就能送去吴家了。

    不过,二人还没走多远,就又看见了陶恶少的小伙伴们,往河边走。

    不过这次,可没了陶大少爷。

    李花儿并不知道的是,因着昨天的事情被陶家大娘子之后,陶大少爷再次被关在了家里了。

    没了陶大少爷领着的狗腿子,也就是村里最最普通的顽劣孩童罢了。

    李花儿和李果儿看见了他们。

    他们也看见了李家二姐妹。

    顿时就有些仇人见面分外眼红的意思。

    只不过主要还是李花儿对他们分外眼红,而这几位顽劣对着李花儿,就没有那么足的底气了。

    毕竟昨儿那一场架,令人记忆深刻呀!

    尤其是齐小五,一天被李花儿收拾了两次,现在再看见李花儿,就开始有些畏缩。

    本来也在河边浆洗衣服的妇人们,也都知道李花儿昨日才刚打了齐小五的事儿,都挤眉弄眼的,颇有看热闹的意思。

    李果儿靠在李花儿身边,李花儿自己则皱起了眉头,脸色不太好。

    若在别的地方看见这几个顽劣,她最多无视他们就好。

    可是偏偏是在清水河边看见了他们。

    看见他们,李花儿就会想起陶大少爷,而一想起陶大少爷,李花儿就会想起李家的悲剧来。

    去年,就是在清水河里,她成了李花儿;也是在清水河旁,李家人的悲剧就没停过。

    真正的李花儿,已经死了,死在了清水河,死在了她来此的那一刻。

    而原因,就是这个陶大少爷。

    李花儿突然有一丝心疼,不知道疼的究竟是自己的心,还是李花儿的心。

    她气过之后,就暗暗压住了自己的火气。眼皮儿一翻,只当没看见这群人,只是对李果儿笑道:“我们回家晾衣服去。”

    李果儿不比李花儿,她对这些人有着更刻骨的讨厌和害怕,所以只能嘟着嘴,跟在姐姐后面往家去。

    几个顽劣见李花儿带着李果儿,昂首挺胸地从他们身边走了过去,不知怎的,都有一些庆幸的感觉。

    庆幸之后,几个人中的钱敬祖就对着李家姐妹二人的背影啐了一口:“呸,小娘皮,傻子。”

    他如此做后,其他几个人顿时也觉得出了气一般,就都对着李家姐妹的背影啐了一口。

    尤其是齐小五因着昨儿的事儿,已经被小伙伴们嘲笑了,而方才又弱了声气,所以更是一握拳头,道:“早晚让这两个小娘皮知道我的厉害。”

    话音刚落,就听见有人嗤声笑道:“哈哈哈,昨儿也不知道,是谁被个小丫头打了,又被自家娘提着耳朵抓回去了。”

    众人循声一看,就见孙三贤带着妹妹孙小小,一人脑袋上顶了个荷叶,看起来很是好笑的样子,正站在村子的路中间,对着他们做鬼脸呢。

    齐小五最恨别人提昨天的事情,所以顿时气极,撸袖子就扑了过去,要打人。

    孙三贤可不打算和他们打架,立刻对孙小小说了一声:“快跑!”

    不过哪里用他说?孙小小一做完鬼脸,立刻就跑了。

    孙三贤骂了一声:“就你会跑!”说着,也向家跑。

    几个人你追我赶的,再次给清河村带来了好多的热闹,不一会儿,就已经跑回了孙家。

    彼时,李花儿和李果儿也刚刚进门罢了。

    孙三贤和孙小小气喘吁吁地,但头上顶着的荷叶还没掉,进了自家院子后,就隔着篱笆墙,对着几个顽劣做鬼脸,孙三贤口里说道:“被丫头打的笨蛋们!被丫头打的笨蛋们!”

    孙小小也在一旁拍手给自己三哥助兴。

    几个顽劣没办法,也只能隔着篱笆墙,对着孙三贤骂了两句后,转身走了。

    李果儿看得真切,不由笑了出来,对李花儿小声道:“姐姐,你看见了没有?”

    李花儿将盆放在地上,寻了块麻布先将院子里晾衣的绳子擦了一下,淡淡道:“听见了。”

    李果儿以为她是气那群顽劣,就安慰道:“姐姐别生气了,那些都是坏人。”

    李花儿擦好了绳子,冷哼一声,道:“我也不是生气,只是一想到以后可能天天看见这群人,就心烦。”

第十四章 入山

    她是想以李花儿的名义,好好地活下去,好好照顾李果儿的,可不是来天天和一群小孩子打架,或者打嘴架的。

    李果儿不知道李花儿的心思,但是自想想,却也是这个道理,也叹了口气,道:“也是,好讨厌的他们。”

    不过此刻,气走了一群顽劣的孙三贤自觉给李花儿报了仇,就回头邀功一样地对李花儿道:“傻花儿看见没,我给你报仇了。”

    李花儿晾着衣服,听见孙三贤这句话,不免一笑,道:“是,多谢了。”说罢,又问他:“你今儿没去地里?”

    孙三贤嘿嘿笑着:“在家带小小呢,这孩子今早看见下雨了,定要我陪她去采荷叶。”说着,他指着自己头上的荷叶,问,“你要不要,要的话,我也给你采一个去。”

    李花儿摇摇头:“不必了。”

    孙三贤一吸鼻子,又笑问:“不过傻花儿你真厉害,说下雨,还真的就下雨了呢。”

    李果儿如今很不喜欢别人叫李花儿傻子,嘟嘴道:“你不傻,你不知道要下雨。”

    孙三贤摆摆手,对李果儿道:“小孩子一边儿去。”说着,他狡黠地一笑,先将孙小小赶回了屋,再小声问:“傻花儿,昨儿的肉,还有没?”

    李花儿听见他这么说,不由笑出了声。

    果然还是惦记那点子吃的呢。

    她笑道:“有,不过还没做呢,等今儿做好了,我再给你家送些。”

    孙三贤眼珠一转,笑道:“你别送,只叫我来就好了。”说着,还加了三个字,“偷偷地。”

    李花儿还没说话,李果儿就先笑了:“孙三哥要吃独食。”

    孙三贤白了李果儿一眼:“什么叫吃独食,我给你换的,我有糖,四叔从扬州带回来的呢。”

    李花儿也笑了,摇头道:“我不要糖,你要是真心想换,就给我些麻绳子,越结实越好。”

    孙三贤愣了一下。

    麻绳子换肉?

    “还说不傻,好好的糖不要,你要麻绳子做什么?”

    说话间,姐妹二人已经将衣服晾得差不多了。

    李花儿甩了甩手上的水,道:“你别管,只说你换不换吧?”

    孙三贤眼珠子一转,道:“好!你说的,可不能反悔。”说着,立刻自家里寻了一团麻绳子,过来递给了李花儿,“瞧瞧,够用吗?”

    李花儿接过来,估量这一团麻绳子足有五丈有余了,点头笑道:“好,你回去等着吧,晚饭的时候过来找我就好。”

    孙三贤是个无肉不欢的人,听见李花儿答应得这么干脆,立刻点头应道:“好好好!我等着。”

    待孙三贤走了之后,李果儿却不明白了,她抬头问李花儿:“姐姐要这个做什么?”

    李花儿嫣然一笑:“姐姐想做一柄弓箭,也好去打些野物回来,或卖或换,”李花儿说着,看了一眼院角蹲着的老母鸡。

    那老母鸡四周,还有些残存的糙米。显然是孙婆子又替她家喂鸡了。

    李花儿笑道:“总比如今事事都要靠着别人强。”说着,她自厨房,将家里的那把破镰刀拿了出来,以一段麻绳将其绑在身上,笑道,“你现在好好在家中待着,姐姐去一趟奉山,等下就回来了。”

    李果儿一怔:“姐姐去奉山做什么?都说那山上有鬼怪的。”

    李花儿失笑,也不知是村中谁编出来的唬孩子的话,这小丫头倒是信得真。

    是以,她摸着李果儿头发,笑道:“你放心,记得姐姐昨晚给你说的话吗?”

    李果儿连忙点点头。

    “所以,姐姐就要去做有本事的事情。”李花儿道。

    李果儿此时对李花儿很是崇拜,又听她说得这样笃定,立刻点了点头:“是,都听姐姐的。”

    李花儿叮嘱完了,转身出门,就去了奉山。

    绵延的奉山就如蜿蜒的清水河一样,滋养着这附近的人。

    如今夏至时节,新雨过后,偶然一阵夏风吹过,就将奉山吹得绿意盎然,身处其中,听风抚树,听百兽声,听猎户穿越期间的声音,都是种享受。

    李花儿握着凿子,向着深山里,慢慢地走着。

    她在观察这座大山,而越看就越觉得,这山可当真算得上宝山了。

    李花儿不由感叹。

    要说这清河村的人,也算是得天独厚了。

    这沿着清水河,靠脚程能走到的村子有四个,而方才上山的时候,李花儿观察了一下山下,目所能及的村子,则有五个。

    而这些村子里,清河村的地势是最高的,土地是最肥沃的,清水河在清河村这里,是最平坦、最无曲折的一段。

    所以,清河村人吃着清河赐的水,守着清河赐的田,就足以富足地过着。

    而同时,清河村的人距离奉山,也是最近的,虽然奉山相当陡峭,但清河村却处在奉山坡度更缓的一侧,便是有个山石掉落的,都滚不到清河村去。

    不过,当朝以农为首要,能种好田,交足粮,便是最好的。

    所以奉山对于清河村的人来说,就是个做家具盖房子时,才会想起来的地方。

    至于打猎什么的,他们才懒得去呢,反正有猎户。

    不过对于家中已无隔夜之米的李花儿而言,这奉山,就是真正的宝山。

    “想不到,我还对山林挺熟悉的。”

    一直爬到了山半位置的李花儿,站在自己想寻的柘木之下,笑着自言自语道:“李花儿,我究竟是谁呢?”

    不管自己是谁,起码如今的这身本事,足够自己带着果儿,过上好日子了。

    如今李花儿面前的柘木并它四周的那些,都至少有二十多年的树龄了,可算是少见的珍贵。

    能出一柄好弓,李花儿心中感慨着,只可惜以她现在手头的那便宜爹留下的工具,碰了这树,才是糟蹋好东西了。

    “以后再来见你。”李花儿拍拍树干,又往深山处走了走,最终又发现了一片竹林。

    就是这个了。

    李花儿一笑,拿着那破镰刀,斩了几杆,又比量了一阵子,将其修成了自己想要的长短。

    妥当后,李花儿擦了擦汗水。

    那制弓的流程,非常自然地就从她的脑海中流淌了出来,虽然这竹弓竹箭透着股子原始与质朴,李花儿又没有好的羽毛,想保证准头都难保证,但好歹也是个工具了。

    待做出来后,就可以入山打猎,到时候送到清远县城,总能换着米来下锅。

    想着,李花儿终于有了些开心,便转身下山,顺路又在途中寻了皂荚树。

    看那树,总也有上百年的树龄的。

    可惜如今尚未结果,李花儿拍了拍树干,遗憾地想着。

    不过这山中如此多的好东西,也算是没出了她的意料。想到这儿,李花儿又振奋了心情,抱着竹子,又采了些能吃的果子,下山去了。

第十五章 做弓

    待李花儿下了山之后,李果儿已经将衣服晾在了院子里,开始做饭了。

    而孙三贤也不知道什么溜进了她家院子里,扒着厨房门往里看,边看还要边说:“多切些,要厚厚的才好吃……你少放些菜,吃肉呢,要不我拿些家中的酱过来吧。”

    李果儿被他念得烦躁,一拍勺子,气道:“三哥哥再这么念,那你来做。”

    孙三贤听说,立刻挽了袖子就要往里进:“这个好,我来!”

    “出去!”厨房里的李果儿和刚进了院子的李花儿齐声说。

    孙三贤吓了一跳,回头看见李花儿进来了,还抱了粗细不同的一堆竹子,不由觉得好笑,问道:“你这是要什么?难道要吃竹子不成?明明笋子才好吃。”

    李花儿将那些竹子放在地上,过来把镰刀放下,又从怀中将果子放在灶台上,过来推着孙三贤往外走,边推还边道:“要吃好的话还那么多,你烦不烦。”

    孙三贤被她一边推着一边往外走,边走还要边说:“别推别推,我自己走,傻花儿,你答应要给我肉的。”

    李花儿一气把他推到了院门那里,才放了手,笑道:“知道你是来要肉吃的,不知道的以为你是来抢劫呢。哪儿有往别人家厨房翻东西的道理?等做好了你再来。”

    孙三贤瘪着嘴,对着李花儿做了一个很难看的鬼脸。

    李花儿也不理他,而是将李大留下来的那套木匠工具拿了出来,开始比量着削那竹子。

    “竹子做弓箭,其实是最次等的,然而这上古时候的人,都是用竹做箭,而后慢慢地寻到了那更好的木料。”

    李花儿的脑海里,突然就回忆起了一个老者温厚的声音。

    这个声音令李花儿熟悉万分,可偏偏这么熟悉,也想不起到底是谁。

    李花儿幽幽叹了口气,开始制弓。

    孙三贤本来就好奇她在干什么,如今见状,就趴在李家的篱笆之上看着。

    院子里,李花儿心无外物一般,认真地做着。

    直废了两段竹子,才终于做出了令李花儿满意的样子。

    李花儿松了一口气,又削细了两节竹子,好做箭。

    接下来,就是最费力气的烤火阴干了。

    想着,李花儿对着厨房道:“果儿,做好了饭之后,灶火先别熄灭。”

    如今大热的夏天,李果儿在厨房里守着灶火,早就是满头汗珠子了,听见李花儿说,探出脑袋笑道:“听见了。”

    李花儿又给那竹子除了除毛刺儿,一抬头,这才发现孙三贤还在篱笆外,有些发呆地看着自己。

    “你看什么呢?”李花儿笑问。

    孙三贤侧了侧头,道:“傻花儿,你刚才……真像李大叔。”

    李花儿一怔,不说话。

    孙三贤却感觉不到自己说错了话,只以为李花儿不信,继续道:“以前李大叔帮我们家打家具的时候,我有看见的,和你刚才的样子一模一样,特别认真的。”

    李花儿低下头,她知道孙三贤并没有恶意。

    她看了一眼自己要做的弓箭,浅浅一笑:“是吗?认真些,是好事儿。”

    孙三贤嘿嘿地傻笑了一声:“傻花儿你认真的时候,还挺好看的。”

    李花儿方才因着孙三贤提起李大的小感慨,又因为孙三贤这句莫名的话,瞬间变成了白眼一翻。

    这哪儿跟哪儿呀?挨得上吗?

    “不过你这是要做什么呢?”孙三贤的话却不是一般多。

    “做把弓箭,好去上山打猎,也算个营生。”李花儿笑道。

    孙三贤的眼睛一下子就亮了起来:“是吗?傻花儿,你打了猎回来,一定要给我吃肉呀,我拿家里的菜馍和你换。”

    李花儿噗嗤一笑:“你还真是会做生意。孙四伯在外跑商,应该带着你才对,这样子天南地北的肉,可就都能吃到了。”

    李花儿这句话,实在是对孙三贤三句话离不开一个“肉”的玩笑,哪知孙三贤听完之后,却撅起了嘴,嘟囔道:“我也想和四叔去,可我娘不让。”

    说着,从来都是情绪外向的孙三贤,也长长地叹了一口气:“娘说,我再走了,她就真没指望了。”

    李花儿默然不语。

    在这个问题上,她很能理解孟氏。

    李家之所以会如此遭殃,也是因着家中独子李大去服了兵役,留了一屋子老弱妇孺在家。

    如果这一屋子老弱妇孺是能立起来的也好,偏偏除了个李婆子之外,一个比一个脾气软和,才会在遇事的时候,走到了家破人亡的境地

    以前每每想到这个事情,都让李花儿慨叹,也让李花儿很疑惑。

    她总记得,家中独丁是不需要去出兵役的……李大恰好就是独丁,又怎么会被征了兵役?

    至于孟氏,也和他们家的情况差不多,都是顶梁柱被抽了丁。

    不过,虽然一样,却也不很很一样。

    李大是独子,孙二伯不是,而且孙家比较团结,又没有分家,一大家子人住在一起,总有照应。

    但到底是走了丈夫,所以孟氏怎么可能让唯一的一个孩子再离了自己的眼前。

    孙三贤感慨完自己完了,见李花儿眼神怔怔的,忽然就想起了她家里的事情,这才意识到自己说错话了。

    奶奶可是叮嘱过,不许他在李家两个“苦命的姐妹”——孙奶奶语——面前提丁役和李大的事情。

    尤其是李花儿昨儿好了之后,娘和奶奶还说了好久悄悄话,说的时候,还不停要打量他。

    今早的时候,奶奶又叮嘱了他一次,让他好好待李花儿。

    真是奇怪,傻子好了就好了,为什么自家人那么紧张?

    只不过,孙三贤虽然淘气,却也算个孝顺的孩子,奶奶如此叮嘱了自己,那就听着好了。

    所以,如今看李花儿这样的表情,孙三贤忙岔开话题笑道:“好花儿,你到时候打了猎回来,一定要给我肉吃。”

    李花儿将心思从李家往事身上收回来,笑道:“再说吧,还不一定能成呢。”

    这时候,李果儿已经自厨房出了来,笑道:“姐姐,做好了。”

    没等李果儿将那“了”字说完,孙三贤已经冲进了院子,道:“给我给我。”

    李花儿和李果儿,相对无语一笑。

    笑够了,李花儿道:“你们先吃吧,我用一下灶火,把竹子烤了。”

第十六章 送衣

    等到李花儿将竹子烤到自己想要的状态的时候,时间已经不早了。

    孙三贤早就被孟氏叫回家去了,但因为吃得一嘴油,被孟氏问出了真相,追着他满院子地跑。

    李花儿听得真切,却只是专心致志地做着自己的事情。

    她很享受自己专注地做事情的感受。

    李果儿本来想叫李花儿吃饭的,可是看着她专心致志的侧影,不知怎的,就不敢说话了。

    非但如此,李果儿海觉得,这样子的姐姐,熟悉而且陌生。

    以前,姐姐很少这么认真地做一件细致的事情,但是父亲会。

    其实,李大这个人,在李果儿的脑海中已经有些模糊了。毕竟李大被征了劳役的时候,李果儿才四岁。

    但是就是李果儿的那点子关于亲爹的模糊记忆,都是不善言辞的父亲,从田间回来之后,坐在院子里,用着那些工具,给村中的人做着木工活。

    那时候,娘亲张氏也很少说话,就是坐在父亲身边,柔柔地笑着,趁着爹爹停下的时候,为李大擦擦汗或者递一杯水。

    那时候,金宝还没出生,姐姐带着她,坐在地席上,听奶奶说着好玩的掌故,爷爷也坐在旁边,跟着笑。

    这是李果儿心中最美好的记忆。

    而今天,看着李花儿的样子,被勾起回忆的李果儿,心中带着小小的感慨。

    直到看见李花儿停下手,晃了晃肩膀,李果儿才开口道:“姐姐歇歇吧,你瞧这一身的汗。”

    李花儿将那竹子放下,揉了揉肩膀。

    被这样热的灶火烤了许久,她身上的汗早就打湿了衣服,额发也贴在了脸上,有些难受。

    不过李花儿心中却觉得很高兴,因为她总觉得,自己在做的事情,有一种熟悉的感觉。

    想着,李花儿对李果儿笑道:“烧些热水吧,出了这一身汗,总要擦擦身。”

    李果儿立刻走进来笑道:“嗯,我来。”

    李花儿并不与她争,而是将烤好的竹子拿回到屋后阴凉的地方。

    如此阴干两天,最重要的一步,就算完成了。

    此时,李果儿也已经烧上了水,自厨房出来,笑着对李花儿道:“姐姐快吃饭吧。”

    李花儿一笑,拉着李果儿回到了屋里,坐在地席之上,用一块满是补丁的干布,擦了擦脸上的汗,看着矮桌上李果儿留给自己的饭菜,笑道:“你可吃饱了?”

    李果儿摇头:“等姐姐呢。”说着,她抱怨道,“三哥哥吃了好些肉呢,这些还是我抢下来的。”

    李花儿确实是饿了,可是一看这见模样就知道无甚滋味的肉,就又觉得饱了。

    可总不能糟蹋了东西。所以李花儿哄着李果儿先吃了大半,剩下实在吃不了的,李花儿才勉强都吃进了肚子。

    她是要早些学会灶上的事情了,李花儿摸着不很满意的肚子,心想。

    饭罢,姐妹二人将院门和屋门都关上,在家中擦了擦身子,去了汗意后,便双双睡了。

    一夜无话。

    次日清早,心里记挂着那竹子的李花儿,又是早早地起了床,去屋后看了看,心中更觉得满意了。

    看来自己脑子里的念头,并没有骗人呢。

    李花儿想着,又回来院子里,将吴家的那些衣服仔细收了起来,放在那木盆里。

    此时,李果儿也起了床。

    自从李花儿不傻了之后,李果儿每日倒是睡得舒坦了。

    “姐姐。”李果儿顶着惺忪的睡眼,跪坐在地席上,从窗子看向院里,见李花儿将活计都做了,就甜甜地叫了一声。

    李花儿见她醒了,也是一笑,道:“快些起来吧,等下吃了饭,我们把东西给吴家送去。”

    李果儿点点头,穿好了衣服,走了出来。

    不过李果儿出来的时候,先去看了一眼那老母鸡,喜道:“姐,咱家母鸡下蛋了。”

    说着,李果儿将捡起来的鸡蛋举给李花儿看。

    李花儿见状,点头笑了。

    原来家里这只老母鸡,还会下蛋呢。

    她笑道:“好,那等今晚回来,我们炒了吃。”

    李果儿举着鸡蛋,震惊地眨了眨眼睛:“炒了吃?姐姐,咱家的鸡蛋都是要留着换米的。”

    李花儿一顿,她倒不知道还有这一茬……怪道以前不能动的时候,从没听李果儿说过鸡蛋的事情。

    想着,李花儿一笑:“那是以前,以后,咱们留着自己吃。”

    李果儿将那蛋握在手里,看着李花儿平静的表情。

    就和之前,姐姐说以后会穿绸缎衣服的时候,一模一样。

    想着,李果儿也笑了,她点点头:“好,都听姐姐的。”

    姐妹二人相视而笑,吃了些野果子充饥后,李花儿就抱着那木盆,由李果儿领着,向吴家去了。

    李花儿在清河村的西北面,而吴家在村东面,所以这一去,相当于横穿清河村。

    这也是李花儿第一次感受到清河村……还真是一个很大的村子。

    如今还是早上,但是绝大多数人家的村民,都已经去了田地,留下的最多就是些妇人和孩子。

    妇人们三三两两地聚在某一家的院子里,或者村中的各种树荫之下,做着针线,聊着村中最新的趣闻——最大的趣闻,也就是李花儿的事情了。

    所以,李花儿这一路上,每经过一处,就要接受一次别人的瞩目,答一次别人的“哎哟,花儿这是大好了?”的问话。

    不过也好,如此走一圈,倒是把人都认清楚了。

    而村中的孩子们,则都在外面疯跑着,可他们一看见李家两姐妹,就都有些惧意地躲开了。

    李花儿知道,主要还是那场架的功劳。

    想着,她也不觉得有什么尴尬的。

    而李果儿生性单纯,更想不到那么多,。

    待姐妹二人到了吴家门前的时候,李花儿顿时明白了吴家为什么能在清河村里,有大户的美名。

    只从外面看,连排的大屋,飞扬的屋檐,而这一排大屋之后,还能见一座正在建的绣楼。

    哪怕是远远地看,李花儿都能知道,那绣楼在这乡舍之间,也当得起雕梁画栋了。

    李花儿正看着出神呢,忽而就听见了一个尖利刻薄的声音道:“你这傻子怎么站在这儿?”

    李花儿微微一皱眉,看了声音的主人一眼。

    就见草儿站在那儿,叉着腰,一脸的不耐烦。

第十七章 吴家

    求推荐!求收藏!求评论!么么哒

    今天的草儿,还和前几天在李家见过时候的那样,穿了一身绿色的细布衣裳,梳着双髻,看人的时候,眼睛都在头顶上。

    唯一不同的是,耳朵上多了两个丁香。

    还没等李花儿说话,李果儿就先陪着笑道:“草儿姐姐,我姐姐好了的。”

    草儿这几天,早也听说了李花儿的事情,只不过她天性就爱刻薄人,如今听见李果儿这么说,草儿撇了撇嘴,道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