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3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是舰载预警机的指挥能力非常有限,只有在跟防空战舰配合的时候,才能最有效的引导战斗机作战。

    接下来生的事情,就或多或少让牧浩洋有点惊讶了。

    两点二十五分,美军攻击机群袭击了南下的侦察编队,一百多架美军战斗机起了集中打击。

    当时,牧浩洋收到的消息并不明确,只知道侦察编队遭到打击。

    几分钟后,一架在一点之前升空的侦察机回消息,在侦察编队南面大约一千公里处现了美军舰队,而且明确报告探测到了数艘大型航母与数十艘大型战舰,而且美军舰队的分布区域非常广阔,部分战舰在雷达的探测距离之外。

    牧浩洋收到侦察报告的时候,差不多已是两点三十五分了。

    也就在他犹豫着是否应该进行反击的时候,美军机群到来了,空战随即开始。

    几乎同时,南下的侦察编队来报告,防空作战已经结束,四艘大型综合战舰与四艘反潜战舰均无严重损伤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个奇迹。

    至少在这个时候,包括牧浩洋在内的所有官兵都觉得,这是一个奇迹。

    要知道,攻击侦察编队的美军战斗机使用的都是反舰制导炸弹,而新式末段拦截系统还没有在实战中拦截过这类小型弹药。

    只是,这次实战证明,新式末段拦截系统确实能够拦截反舰制导炸弹。

    根据海军公布的战报,当时美军至少投下了两百多枚反舰制导炸弹,没有一枚击中大型综合战舰,只有一艘反潜战舰被一枚炸弹击中舰,导致主炮前方近三十米长的一段甲板被炸飞,舰桥内的十多名官兵伤亡。因为采用了极为牢固的三体船型,所以这艘反潜战舰不但没有沉没,还能继续作战。

    两点四十分,牧浩洋打破了无线电静默,给南下的侦察编队下达了命令,向美军舰队开火。紧接着,牧浩洋让航空作战参谋联系了所有侦察机,全部飞往美军舰队,并且直接向侦察编队提供战场信息。

    三分钟后,“黑龙江”号等四艘大型综合战舰进行了轮齐射,向美军舰队最前方的两艘防空巡洋舰投射了五百多枚炮弹,并且以每分钟一轮齐射的方式,依次炮击美军舰队中的防空巡洋舰。

    显然,这是非常传统的打法。

    当时,侦察编队的指挥官只有一个想法,即为舰载航空兵清除障碍。

    事实上,侦察编队的指挥官也有点有恃无恐。原因很简单,美军舰队出动了五百架战斗机,而九艘航母最多也就只有六百四十八架战斗机。也就是说,美军舰队剩下的战斗机不足以组织起第二次空中打击。更重要的是,美军战舰的最高航不会过三十五节,而侦察编队的最高航能够达到四十五节。也就是说,只要被侦察编队咬住,美军舰队就别想逃脱炮火打击。如此一来,先攻击那些能够携带远程反舰导弹的巡洋舰,要比先攻击航母更有意义。

    从理论上讲,不考虑航空兵的话,巡洋舰的作战能力过了航母。

    对美军来说,这绝对是一场灾难。

    弗伦奇并不知道,中国海军已经获得了射程为一千二百公里的增程炮弹,也就不知道自身已经在侦察编队的炮火打击范围之内。当炮弹落下来的时候,看到附近的两艘巡洋舰在爆炸中冒起火光,弗伦奇才猛然惊醒。

    只是,这个时候,再进行规避已经来不及了。

    两点五十分,美军舰队向南转向,并且把航提高到了三十三节。

    紧接着,弗伦奇命令已经返回舰队的十二架侦察机开始拦截中国舰队的侦察机。

    可以说,这个决定,改变了这场海战的结果。

    …不到,炮击突然结束。原因很简单,最先到达美军舰队上空的侦察机遭到美军战斗机拦截,被迫撤离。

    没有侦察机提供的信息,侦察编队无法攻击正在转向规避的美军舰队。

    直到十五分钟之后,炮击才再次恢复,不过也只持续了不到五分钟,随着侦察机再次被美军战斗机驱逐,侦察编队不得不停止炮击。只是,在这五分钟内,侦察编队重点打击了美军舰队里的四艘航母,其中就包括弗伦奇的旗舰“星座”号航母,最终迫使弗伦奇在…过转移到了“列克星敦”号航母上。

    这个时候,中国太平洋舰队主力编队也遭到了美军机群的疯狂攻击。T!~!

    ..

第一百一十七章 防空作战

    攻击主力编队的四百三十二架战斗机中,有多达二百一十六架护航战斗机。

    因为美军机群得绕过南下的侦察编队,所以空战是分批次进行的,从离主力编队五百五十公里处开始,一直打到离主力编队不到两百公里处。随着美军机群进入区域防空导弹的拦截范围,空战才宣告结束。

    在长达二十分钟的空战中,双方的战斗机都拼出了全力。

    战斗打得异常激烈,可以说不分高下。主要就是,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九支舰载航空兵联队都是主力部队,飞行员的平均飞行时间在三千小时以上。虽然在此之前,美军飞行员没有多少实战经验,特别是大规模空战经验,但是长期的高强度训练,赋予了美军飞行员极高的战术素养。要知道,大战爆前,美国海军飞行员的年均飞行训练时间高达六百小时,是世界平均水平的两倍。

    所幸的是,中国海军的飞行员并不是菜鸟。

    与美军飞行员相比,中国海军飞行员的年均飞行训练时间相差不大,而且半数飞行员参加过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还有部分飞行员参加过七年前的第二次印度洋战争,拥有更加丰富的实战经验。

    在这场交战中,双方都犯了一些错误。

    中国舰队最大的错误,就是提前升空的防空战斗机只有四十八架,即这四十八架战斗机组成了第一道防空拦截线,而面对的美军战斗机多达一百零八架,结果四十八架J…33B没能挥多大作用。也就是说,离舰队五百五十公里的处的第一道防空拦截线,没能打散美军的攻击编队,更没有威胁到攻击机群。

    结果就是,第一批携带反舰导弹的美军攻击机在离主力编队大约五百公里处,在没有受到阻拦的情况下射了导弹。

    如果美军没有犯错误,主力编队的命运肯定会非常悲惨。

    要知道,在引导防空战斗机作战的时候,防空战舰很难拦截反舰导弹。如果集中力量拦截反舰导弹,就无法掩护支援防空战斗机。更重要的是,在这个时候,所有进入区域防空导弹拦截范围的战斗机,不管是美军的战斗机、还是舰队防空战斗机,都有可能遭到防空战舰攻击。

    一般情况下,防空战舰的火控系统会处于锁止状态。

    也就是说,只要攻击区域内有己方的战斗机,防空战舰就不会主动射防空导弹。要想射防空导弹,就得使用手动操作方式,而人为控制的时候,防空导弹的拦截效率将降低九成以上。

    所幸的是,美军在这个时候犯了一个严重的错误。

    击溃第一批防空战斗机之后,飞在最前方的美军护航战斗机没有继续前进,至少没有全部杀向主力编队,只有不到四十架美军战斗机在向主力编队飞去,其他的美军战斗机去追杀逃窜的防空战斗机。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第二批防空战斗机轻而易举的击溃了逼近的美军护航战斗机。

    紧接着,这些防空战斗机离开了舰队区域防空导弹的攻击区域,让防空战舰能够转为执行反导拦截作战。

    美军第二批护航战斗机赶到时,防空战斗机已在主力编队南面构筑了新的防空拦截线。

    此时,美军攻击机群投射的反舰导弹已经逼近主力编队。

    反导作战立即开始。

    必须承认,侦察编队提供的二十分钟预警时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比如让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全部机动到了最合适的位置上。

    在拦截反舰导弹的战斗中,四艘大型综合战舰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使用末段拦截系统之前,有八成以上的反舰导弹被区域防空导弹击落,剩下的也在末段突防时被击落。

    美军的这轮攻击,只是消耗掉了主力编队数百枚区域防空导弹。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美军护航战斗机没有理会那些逃窜的防空战斗机,而是集中力量向主力编队冲刺,大型综合战舰的防空作战效率肯定会大打折扣,使末段拦截系统承担更重的防空任务。因为每艘航母身边只有一艘大型综合战舰,所以掩护航母的防空网存在很大的漏洞。也就是说,航母很有可能遭到攻击。即便四艘航母的末段拦截能力都很强,其他战舰也有可能遭到攻击。

    相对而言,美军犯的最为严重的错误,还是在机群编组方式上。

    需要为此负责的不是飞行员,而是弗伦奇本人。

    在安排攻击行动的时候,弗伦奇先让护航战斗机出,然后才是携带反舰导弹与反舰制导炸弹的攻击机。

    这下,问题出来了。

    正常情况下,护航战斗机的作战载荷不会过两吨,而攻击机的作战载荷在两吨到四吨之间。结果就是,在巡航飞行阶段,护航战斗机的度比攻击机快一些,因此将一直在攻击机前方。

    为了使护航战斗机与攻击机群有效配合,在安排攻击任务的时候,一般都得让攻击机先出,然后再出动护航战斗机。如果得先出动护航战斗机,就得让护航战斗机减慢飞行度。

    可惜的是,美军机群里的护航战斗机没有减。

    结果就是,主力编队开始拦截反舰导弹的时候,携带反舰制导炸弹的美军攻击机群还没有进入主力编队的区域防空网。

    虽然只相差了几十秒,但是在快节奏的现代化战争中,几十秒足以改变结局。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如果第二批美军攻击机跟随反舰导弹逼近主力编队,攻击结果肯定会截然不同。要知道,在大型综合战舰拦截反舰导弹的时候,很难对低空突防的攻击机进行拦截。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在大型综合战舰拦截完反舰导弹的时候,美军攻击机已经到达了投弹距离。

    结果可想而知,四艘大型综合战舰根本无法应付同时到达的两波攻击。

    只要美军飞行员有足够的决心,就算不能全歼主力编队,也有很大的把握重创主力编队里的四艘航母。

    实战已经证明,美军飞行员有足够的决心。

    这个时候,主力编队犯的一个错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紧急升空的防空战斗机没有去拦截低空突防的攻击机群,或者说根本没有现低空突防的攻击机群,而是把第二批到达的护航战斗机当成了攻击机群。这也可以理解,因为谁也没有想到美军会让半数战斗机执行护航任务。结果就是,在现了第二批护航战斗机的时候,连牧浩洋都认为,这是执行攻击任务的美军战斗机。即便已经有预警机现了从低空突防的美军机群,也得先拦截从高空突防的“攻击机”。原因很简单,反舰制导炸弹在高空投放时的投射距离是低空投放时的三倍,即能在离目标大约六十公里处投下,而这正好在中程防空导弹的拦截区域之外。别忘了,在拦截反舰导弹的战斗中,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基本上耗光了区域防空导弹。

    结果就是,等到防空战斗机的飞行员现接战的不是攻击机,而是携带着对空弹药的护航战斗机时,从低空进入的美军攻击机已经突破了防空网,并且分散成攻击小组,向四支航母战斗群起冲击。

    战斗进入到了最后阶段。

    在这生死攸关的时刻,主力编队既有幸运的地方,又有不幸的地方。

    幸运的是,每支航母战斗群里,还有一艘对地打击型的大型综合战舰,而且都呆在离航母不到五公里的地方,充当航母的贴身保镖,能够用性能强大的末段拦截系统掩护航母,起到了防空屏障的作用。

    不幸的是,四支航母战斗群是分散活动的,没有聚集到一起。原因就是,在出动舰载战斗机的时候,航母需要较大的活动范围,所以分散成了以各自为中心的战斗群,间隔距离在二十公里以上。

    毫无疑问,四支航母战斗群聚集在一起,肯定要比分散活动更难对付。

    要知道,只要四艘航母呆在一起,八艘大型综合战舰就能提供全方位的防空掩护,而且在敌机来袭方向有重合区域,而四艘航母分散活动,两艘大型综合战舰最多只能在二百四十度方向上提供防空掩护。事实上,防空配置的大型综合战舰离航母较远,所以只有一艘大型综合战舰在航母附近,只能在敌机来袭方向上,提供大约一百二十度的防空掩护区域,无法做到面面俱到。

    因为在二十多分钟前,主力编队已经转为向东航行,而美军机群从南面进入,所以先遭到攻击的不是打头阵的“泰山”号航母战斗群,而是为于编队中央的“华山”号与“恒山”号航母战斗群。

    至少有三分之二的美军攻击机冲向这两艘航母。

    剩下的三分之一的美军攻击机中,只有十来架朝“泰山”号杀来,剩下的二十多架全部扑向了编队末尾的“嵩山”号航母战斗群。

    此时,编队防空已经没有用了,只能看末段拦截系统的作战能力。

    说得简单一点,就是攻击方的火力是否强大到足以刺穿防御方的反导拦截屏障,或者说防御方的反导拦截能力是否强大到顶住攻击方的打击。T!~!

    ..

第一百一十八章 壮士断臂

    南面战场上,美国太平洋舰队的处境也极为凶险。

    虽然有理由相信,弗伦奇曾经有过放弃攻击中国舰队主力编队的想法,让攻击机群去干掉威胁极大的侦察编队,但是在…十五分,随着“星座”号航母中弹,弗伦奇根本没有出这道命令。

    以当时的情况来看,弗伦奇也没有可能改变作战部署。

    原因很简单,到…十五分的时候,美军的第二批攻击机已经在攻击主力编队,根本没有办法撤出来。

    对弗伦奇来说,希望完全寄托在了返航的侦察机上。

    问题是,中国海军的侦察机也在源源不断的赶来,而且双方的侦察机都携带了必要的对空弹药,执行的是“武装侦察任务”。

    …三十分,美军舰队再次遭到炮击。

    这次,倒霉的是“萨拉托加”号航母战斗群。在三分钟的炮击中,侦察编队里的四艘大型综合战舰进行了六次短促急射,投射了一千七百多枚大口径炮弹,重点打击了包括“萨拉托加”号航母、两艘防空巡洋舰与三艘多用途驱逐舰在内的六艘战舰,并且再次取得了极为显著的战果。

    炮击结束的时候,“萨拉托加”号没有沉没,也没有沉没的危险,只是航母由三十三节降到了二十七节。更要命的是,因为有数十枚炮弹击穿了飞行甲板,在机库内爆炸,在航母上引了大火,所以要想灭火,就得进一步降低航。如果保持二十七节的度,大火迟早会失去控制。

    减?显然不大现实。

    弗伦奇非常清楚,侦察编队的度是四十五节,本来就比美军舰队快,如果因为“萨拉托加”号减,舰队就别想逃走了。

    …三十八分,弗伦奇命令“萨拉托加”号航母战斗群脱离编队。

    当时,两艘巡洋舰与三艘多用途驱逐舰已经沉没、或者正在沉没,所以弗伦奇留下了三艘反潜驱逐舰掩护“萨拉托加”号。

    必须承认,弗伦奇在这个时候已经打算抛弃“萨拉托加”号。

    准确的说,他让“萨拉托加”号脱离编队,就是希望用这艘注定要完蛋的航母吸引侦察编队的火力,让其他航母战斗群顺利逃脱。

    可以说,弗伦奇对当时的战场情况有极为清楚的认识。

    侦察编队能够构成威胁,必须具备一个前提条件,即侦察机提供的战场信息。只要能够驱逐侦察机、或者是避开侦察机、或者是等到侦察机返航,侦察编队就无法弄清楚美军舰队的情况,也就无法构成威胁。

    毫无疑问,那些侦察机不可能一直跟在美军舰队后面。

    弗伦奇要做的,就是顶住短时间的猛烈打击,带着更多的战舰返航,因此不得不牺牲部分战舰。

    到…四十分,弗伦奇已经收到了攻击机群的战报。

    虽然不是很理想,但是至少重创了三艘中国航母,而且其中两艘很有可能沉没,因此他已达到战役目的。

    换句话说,只要大部分美军战舰能够撤离战场,美军就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

    问题是,有这么容易撤走吗?

    当时,牧浩洋派出了数十架侦察机。只要有一架侦察机逼近到离美军舰队三百公里的地方,就能用雷达锁定美军战舰,在数秒钟之内为侦察编队提供炮击参数,而美军根本不可能在如此短的时间内击落侦察机。

    …四十三分,侦察编队进行了第四轮炮击。

    这次,倒霉的是“埃塞克斯”号航母战斗群。在三分钟的炮击中,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再次用一千七百多枚大口径炮弹,重点打击了航母、巡洋舰与多用途驱逐舰,使该航母战斗群丧失了作战能力。

    弗伦奇没有迟疑,让“埃塞克斯”号航母战斗群也脱离了编队。

    到此,已有三艘美国航母丧失作战能力。

    弗伦奇没有放弃,依然在与时间赛跑。

    到…四十五分的时候,已有近三十架侦察机返回,有能力把防空范围扩大到三百公里以上了。

    只是,问题仍然存在。

    在舰队遭受炮击的时候,预警机全部转移规避。更重要的是,美军舰队在转为向南航行的时候,是各自转向的,因为之前位于最前方的航母战斗群,此时位于最后方,结果遭到重创的三艘航母都位于编队后方。由此产生的影响就是,这三支航母战斗群上方的预警机都飞走了。

    对于拦截侦察机来说,仅有战斗机肯定不够。

    在防空战舰无法派上用场的时候,预警机就是唯一的指挥平台了。

    在弗伦奇忙着调整防空部署的时候,侦察编队动了第五次炮击。

    在…四十四分到四十七分之间,“大黄蜂”号航母战斗群成了重点打击对象,六艘主力战舰遭到了上千枚炮弹集中打击。

    局势继续恶化,弗伦奇的情绪也跌到了谷底。

    照这个度展下去,四点半之前,美军舰队就将彻底丧失作战能力。

    当然,弗伦奇并不知道,侦察编队的打击能力也快到顶了。不是侦察机没有提供战场信息,而是四艘大型综合战舰上的炮弹快用光了。连续五轮炮击,侦察编队总共投掷了近八千枚炮弹,而当时四艘大型综合战舰上,总共也就只有一万二千枚增程炮弹,即剩下的炮弹还能进行两次齐射。接下来,只有把距离缩短到八百公里以内,侦察编队才能让大口径电磁炮继续威。

    …五十二分,第六轮炮击开始。

    这次,倒霉的是“突击者”号航母,以及两艘巡洋舰与三艘多用途驱逐舰。

    炮火打击同样猛烈,而弗伦奇也做出了同样的安排,让度达不到三十三节的航母战斗群脱离编队。

    这个时候,美军的预警机也返回了战场。

    在预警机的引导下,返航的美军侦察机不顾所剩无几的燃油,把防空拦截范围扩大到了三百五十公里。

    只是,美军的行动依然慢了半拍。

    四点刚过,侦察编队进行了第七次炮火打击,目标是“尼米兹”号航母战斗群里的六艘大型战舰。

    炮击结束时,美军舰队里只剩下了“列克星敦”号、“肯尼迪”号与“华盛顿”号航母战斗群还没遭到打击,能够保持三十三节的度,另外六支航母战斗群中,除了没有遭到炮击的反潜驱逐舰,其余战舰要么已经沉没,要么跟不上舰队的度。按照弗伦奇的命令,这些航母战斗群全部单独撤离。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在四点过的时候,侦察编队派出了十多架倾斜旋转翼飞机。

    原因很简单,主力编队出动的侦察机要么已被美军击落,要么正在返航,再也无法为炮击编队提供战场信息了。

    只是,这些倾斜旋转翼飞机没有到达美军舰队上空,而是在起飞后不久,被返航的美军战斗机击落。受美军战斗机威胁,侦察编队暂时停止了炮击。只是,侦察编队没有减,仍然以四十五节的度向南追击。

    当然,侦察编队停止炮击的主要原因,还是用光了增程炮弹。

    虽然当时双方的距离已经缩短到了九百公里左右,但是普通炮弹的最大射程只有八百公里。以双方的度差,至少要到三个小时后,侦察编队才能追上那些减的美军战舰,再次进行炮击。

    显然,没有减的美军战舰不会留下来等死。

    更重要的是,三个小时足够生很多事情了。

    别忘了,美军舰队向南转向后,正好在牧浩洋派出的潜艇群的航线上,而在战斗爆的时候,位于编队前方的四十艘全电动潜艇就在美军舰队南面两百多公里处,这些潜艇显然不会空手而归。

    只是,弗伦奇也绝非庸碌之辈。

    四点二十分,在最后一轮炮击结束快二十分钟后,弗伦奇猛然意识到,侦察编队的炮火打击已经结束了。

    虽然弗伦奇还不知道具体情况,但是有一点非常肯定,即侦察编队的度比美军舰队快得多。事实上,当时返航的美军战斗机没有攻击侦察编队,因为没有合适的弹药,但是带回来了至关重要的战场信息,即侦察编队保持了四十五节的最高度,预计在五个小时后与美军舰队的距离就能缩短到八百公里。

    这下,弗伦奇才想到,中国海军获得了射程过八百公里的大口径电磁炮炮弹。

    侦察编队没有继续开火,一是侦察机被驱逐,二是远程炮弹用光了。而侦察编队没有放弃追击,表明还有足够多的普通炮弹。也就是说,只要让侦察编队追上,美军舰队就将死无葬身之地。

    四点半,弗伦奇再次下令转向。

    紧接着,他向遭到炮击后被迫减的六支航母战斗群下达了命令,让每支航母战斗群只留下一艘反潜驱逐舰掩护受伤的航母撤退,另外两艘驱逐舰切最短航线,即向东南航行,与舰队会合。

    可以说,这道命令十分及时。

    更重要的是,弗伦奇这种壮士断臂的决定,最终拯救了美军舰队,或者说拯救了三艘还没有完全丧失作战能力的航母。

    要知道,杀回来的中国潜艇离美军舰队已经不到五十公里了。

    在接下来的战斗中,弗伦奇的战术部署,产生了不可替代的重大价值。T!~!

    ..

第一百一十九章 无心恋战

    战后,很多人就弗伦奇抛弃六支航母战斗群提出了质疑,认为他的这个决定,几乎葬送了美国海军。更有人认为,在接下来的三个小时内,弗伦奇完全有能力集中起返航的战斗机攻击南下的侦察编队。

    可是这些人忘记了一件事情,即在这个时候,中国舰队里至少还有一艘航母没有遭到打击,即舰队旗舰“泰山”号,另外“嵩山”号也有一条降落跑道与三部弹射器能用,航也能保持在四十节左右。更主要的是,在防空作战结束之后,牧浩洋手里大概还有一百六十架战斗机。即便在只有“一艘半”航母的情况下,最多只能出动一百架战斗机,也足以为南下的侦察编队提供防空掩护。

    也就是说,如果弗伦奇留下来,即便把返航的两百多架战斗机组织起来,攻击正在追击的侦察编队,情况也不容乐观。如果再拖几个小时,向东航行的侦察编队就能赶到,美军舰队将遭受灭顶之灾。

    到时候,损失的就不是六支航母战斗群,而是九支航母战斗群,美国海军的所有家当。

    除此之外,所有质疑弗伦奇的人都忽视了一点,即交战地点是牧浩洋选择的,美军舰队还得考虑来自海面下的威胁。

    这场战斗结束之后,弗伦奇没有遭到处分,反而被认定做出了正确的决策。

    主要原因就是,他在战斗后期的部署拯救了三支航母战斗群。最重要的部署,就是从其他航母战斗群抽调了十二艘反潜驱逐舰,增强了全撤退的三支航母战斗群的反潜力量,不然结局肯定会非常悲惨。

    要知道,“黄貂鱼”级全电动潜艇的最高航是三十五节,而美军舰队只有三十三节。

    五点刚过,潜艇的威胁就变成了现实。

    先遭到攻击的是“肯尼迪”号航母,六条重型鱼雷全部射向航母。虽然航母成功避开了鱼雷,但是威胁已经存在。

    当时,攻击“肯尼迪”号的是“锯齿鲤”号,在五十公里外射了鱼雷。

    显然,这个距离确实太遥远了一点。虽然六百五十毫米重型电动鱼雷的最大射程过了一百公里,但是在追击以三十三节度航行的战舰时,最大射程也就只有五十公里出头,而五百三十三毫米重型电动鱼雷还不到五十公里。也就是说,威胁到“肯尼迪”号的时候,这些鱼雷差不多已经达到了最大射程。

    这个时候,弗伦奇没有命令舰队减。

    毫无疑问,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决策。

    虽然在进行反潜作战的时候,舰队应该减,因为只有减低航,反潜战舰才能探测到逼近的潜艇,如果保持较高的航,反潜战舰自身的噪声就能掩盖潜艇的噪声,也就无法现潜艇。但是在当时的情况下,弗伦奇显然不应该让舰队减,因为北面的侦察编队正在迅逼近。

    当时,弗伦奇还做了另外一件事情:命令正在赶来的十二艘反潜驱逐舰在舰队后方大约三十公里处组织一道反潜网。

    也就是说,让十二艘反潜驱逐舰掩护舰队撤退。

    随后,这十二艘反潜驱逐舰,以及航母出动的反潜巡逻机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美军舰队受到的威胁并没消除。

    最大的威胁,仍然来自紧追不放的侦察编队。

    对此,弗伦奇做了两手准备。一是组织起返航的战斗机,以便在必要的时候攻击侦察编队。二是在一个适当的时候,再次转向。

    显然,后者更加重要。

    原因很简单,中国潜艇能够攻击“肯尼迪”号,也就知道美军舰队已经由向南航行转为向东航行。要不了多久,中国舰队指挥官就能收到潜艇的报告,并且及时做出调整,让侦察编队转向。也就是说,如果美军舰队不再次转向的话,肯定会被侦察编队追上,也就在劫难逃了。

    当然,关键就是在什么时候转向。

    不能太早,不然会被追击的潜艇现。也不能太迟,不然会遭到炮击。

    按照弗伦奇的安排,要等到驱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