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燃烧的海洋-第3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当然,关键就是在什么时候转向。

    不能太早,不然会被追击的潜艇现。也不能太迟,不然会遭到炮击。

    按照弗伦奇的安排,要等到驱逐舰在后方建立起了反潜网之后,并且确认中国潜艇没有继续追击,才能让舰队转向。

    所幸的是,十二艘反潜驱逐舰在六点半就赶了过来。

    反潜作战立即开始,情形也让弗伦奇大吃一惊,在美军舰队后方,竟然有十多艘、也许有二十艘中国潜艇,而且这些潜艇的航都达到了三十五节,正在全追击。所幸的是,反潜驱逐舰及时到位,并且立即起了攻击。为了增强反潜力量,弗伦奇在第一时间出动了固定翼反潜巡逻机。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在七点之前,至少有五艘潜艇被美军击沉。

    这个时候,北面的战斗也再次打响了。

    追上了六艘航不到二十节的美军航母之后,在倾斜旋转翼飞机的引导下,南下的侦察编队再次开火。

    这次,使用的是普通炮弹。

    之前的战斗已经证明,增程炮弹的威力确实是个大问题。

    在第二次迪戈加西亚海战中,大口径电磁炮炮弹能够砸穿航母的数层甲板,而在这场战斗中,增程炮弹只能击穿航母的飞行甲板,大部分炮弹在机库内爆炸,只有少数炮弹幸运的击穿了机库甲板。也就是说,六艘美军航母的动力系统并没受到严重损坏,只是为了控制火势才不得不减。

    显然,降低了弹丸质量的增程炮弹在对付大型战舰时,确实有点力不从心。

    随着距离缩短,大口径电磁炮的威力再次得到证实。

    在持续十五分钟的炮击中,侦察编队的四艘大型综合战舰总共投掷了一万多枚炮弹,对六艘美军航母与六艘反潜驱逐舰进行了致命打击,还顺带击沉了三艘即将沉没的巡洋舰,结束了炮战。

    这场战斗,也让南下的侦察编队耗光了战斗力。

    炮战结束的时候,四艘大型综合战舰剩下的大口径电磁炮炮弹不到两千枚,而且为了引导炮击,损失了近二十架倾斜旋转翼飞机。

    当时,弗伦奇的舰队就在一百多公里外,而美军舰队的防空区域为三百五十公里。

    也就是说,前去引导炮击的倾斜旋转翼飞机将进入美军舰队的防空区域,不可避免的遭到美军战斗机拦截。

    有趣的是,牧浩洋没有在这个时候出动战斗机掩护侦察编队。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牧浩洋正在考虑是否起空中打击,因此对舰载战斗机的应用比较保守。牧浩洋还有另外一个选择,让舰载战斗机执行“武装侦察”任务,负责监视与跟踪美军舰队,然后让侦察编队攻击美军舰队。不管是哪种选择,在七点过的时候,牧浩洋都来不及出动舰载战斗机。

    七点四十五分,弗伦奇命令舰队转向。

    此时,他已经知道滞后的六艘航母遭到攻击,丧失了生还的希望,而且后方的反潜作战已经开始。

    考虑到侦察编队正在高逼近,弗伦奇别无选择。

    美军舰队没有直接南下,而是向东南方向航行,航向大概为一百三十度,目的地是卡平阿马朗伊环礁。按照弗伦奇的设想,在脱离了接触之后,再向东航行,从赤道南面前往吉尔伯特群岛,再返回珍珠港。

    这个决定,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时,牧浩洋认为美军舰队要么向南、要么向东,因此在战术安排上,南面的侦察编队继续南下,东面的侦察编队则向东南航行。虽然从理论上讲,只要有足够的时间,东面的侦察编队就能追上美军舰队,但是实际上两支舰队的距离在一千七百公里以上,只要美军舰队在二十个小时内再次转向,就能避开从西北方向逼近的侦察编队。到时候,就算牧浩洋现美军舰队已经提前转向,也来不及在茫茫大海上展开全面搜索了。当然,牧浩洋还有可能做出错误判断,即美军舰队不会返回珍珠港,而是去了澳大利亚,也就有可能在错误的方向上展开搜索。

    只是,这些事情都没有生。

    弗伦奇得考虑来自海面下的威胁,牧浩洋也有同样的顾虑,而且中国舰队受到的潜艇威胁并不小。

    别忘了,美军舰队里至少有十八艘攻击核潜艇。

    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只有八艘攻击核潜艇随同弗伦奇撤退,其中六艘在前方进行反潜警戒,两艘在后方对付追击的中国潜艇。另外十艘潜艇全部在战场上活动,至少有八艘潜艇在向主力编队逼近。

    更要命的是,主力编队里只有八艘反潜战舰,还有两艘遭到轰炸。

    也就是说,只有六艘反潜战舰还能作战。除此之外,牧浩洋派出了所有潜艇,即没有得到潜艇的直接掩护。

    当时,“华山”号与“恒山”号已经遭到重创,航降到了二十节以下。

    虽然“嵩山”号的损伤情况不是太严重,但是度也降到了四十节。只有“泰山”号保持了完备的战斗力,能以四十五节航行。

    结果就是,牧浩洋在七点过,也就是南下的侦察编队攻击了美军滞后的战舰后,就下令转向规避,“泰山”号与“嵩山”号以四十节的度向北返航,用度来对付美军潜艇,另外两艘航母则在六艘反潜战舰掩护下,以十八节的度向北返航,并且得到了舰载反潜巡逻机的全力掩护。

    显然,打到这个时候,牧浩洋已经无心恋战了。T!~!

    ..

第一百二十章 余波

    从事后的角度来看,如果牧浩洋没有在四月九日清晨撤退,而是继续追击,有多大的把握歼灭美军舰队?

    结果肯定不容乐观。

    随后生的事情证明,牧浩洋在清晨下令撤出战场绝对不是错过了机会,而是保住了中国海军的最后一支舰队。

    四月九日上午九点半左右,“华山”号与“恒山”号遭到潜艇攻击。

    这是整场海战中最后一场战斗,主角是美国海军的“克利夫兰”号攻击核潜艇,受害者则是“华山”号航母。在被四条重型鱼雷击中之后,这艘已经挨了十四枚重磅炸弹、舰体进水量过两万吨的航母再也坚持不住了。一个半小时后,在拯救完全无望的情况下,舰长下达了弃舰令。十一点十五分,“华山”号被“狗鱼”号潜艇射的鱼雷击沉。在此之前,偷袭“华山”号的“克利夫兰”号潜艇已在反潜巡逻机与全电动潜艇的绞杀下被击沉,也算是抵偿了性命。

    当时,“恒山”号没有遭到暗算,与及时返回主力编队的全电动潜艇有很大关系。

    在“克利夫兰”号偷袭“华山”号的时候,已有六艘全电动潜艇返回,另外两艘离主力编队也不过一百公里。根据战后披露的资料,当时有三艘美军潜艇追上了主力编队,可是只有“克利夫兰”号抓住了机会,“费城”号与“西雅图”号在出手之前暴露行踪,结果只能落荒而逃。

    可以说,如果不是全电动潜艇及时返回,“恒山”号也在劫难逃。

    四天后,“恒山”号回到那霸,经过简单修理之后,于四月十七日回到大连,进行了长达四个月的修复工作,在二零三五年八月下旬再次返回舰队。似乎在“密克罗尼西亚海战”中用光了坏运气,在随后的岁月里,“恒山”号三次遭到重创,但是三次都挺了过来,成为在战争爆前服役的航母中,唯一坚持到战后的一艘,成为中国海军中,参战次数与战果最丰硕的航母。

    事实上,这场海战的余波没有就此结束。

    四月九日夜间,“嵩山”号与“泰山”号分道扬镳。当时,牧浩洋已能断定,美军舰队不会返回马里亚纳群岛,所以率领“泰山”号航母战斗群开赴登陆场,“嵩山”号则在四艘反潜战舰与四艘全电动潜艇掩护下前往那霸。按照安排,这艘航母将前往江南造船厂,预计能在一个月内修复。只是在返航途中,即在四月十二日进入东海之后,“嵩山”号遭到美军潜艇伏击,被三条重型鱼雷击中,两条命中左侧的平衡舰体,一条集中了主舰体末端,导致舰体严重损伤。四月十四日,“嵩山”号进入长江口的时候,进水量已达三万六千吨,吃水深度高达十八米,比正常值多了六米,航也降到了十节以下。可以说,这艘航母是在沉没的边缘返回了港口。结果就是,“嵩山”号直到二零五三年十月底才得已修复,在十一月中旬返回舰队。

    毫无疑问,中国海军的损失非常惨重。

    除了“华山”号被击沉、“恒山”号与“嵩山”号遭到重创之外,还有两艘反潜战舰被击沉,一艘大型综合战舰被击伤,伤亡官兵近两千人,其中仅“华山”号就伤亡了七百余名官兵。

    只是,与对手相比,这个损失并不大。

    在这场海战中,美国海军损失了“星座”号、“萨拉托加”号、“埃塞克斯”号、“大黄蜂”号、“突击者”号与“尼米兹”号航母,以及十二艘防空巡洋舰、十八艘多用途驱逐舰与八艘反潜驱逐舰;伤亡官兵一万二千余名,另外还有大约一万四千名官兵被俘,其中绝大部分来自六艘航母。

    更重要的是,美军丧失了继续打下去的斗志与勇气。

    弗伦奇在四月十七日率领舰队回到珍珠港,此时美国海军还有三支编制较为完整的航母战斗群,舰载战斗机也有近三百架,而中国海军只剩下“泰山”号一支航母战斗群,舰载战斗机不到一百架。也就是说,如果美军有决心,仍然有希望夺回制海权,甚至有把握干掉中国海军最后一支航母战斗群。

    根据战后公布的资料,弗伦奇在十五日,即还没有返回珍珠港的时候,就给五角大楼了一份电报,要求率领舰队前往马里亚纳群岛,击退中**队。可惜的是,马歇尔上将否决了他的提议,让他率领舰队返回珍珠港。

    结果就是,四月十六日,中国陆战队攻占了阿纳塔汉岛。

    一天之后,美国海军才收到消息,“恒山”号航母回到大连,并且受损严重。

    几天前,美国海军已经收到了消息,即潜入东海的“菲利克斯”号潜艇偷袭了“嵩山”号航母,并且击沉了该航母。虽然随后的情报证明,“嵩山”号没有沉没,而是在即将沉没的时候回到了江南造船厂,但是美国海军有足够的理由相信,这艘遭到重创的航母不可能在短期内出海。

    也就是说,直到四月十七日,美军才知道,中国海军只剩下了一艘航母。

    问题是,这个时候,中国陆战队已经占领阿纳塔汉岛,而且根据CIA提供的情报,中国陆战队向前线运送了大批工程设备与大量工程物资,能在两天之内,修建一座足以供上百架战斗机驻扎的野战机场。显然,弗伦奇的舰队不可能在两天之内到达马里亚纳群岛,也就不可能在此之前干掉中国海军最后一艘航母。更重要的是,在马里亚纳群岛附近作战,美军舰队还有可能遭到战略轰炸机与反潜巡逻机攻击,与中国舰队单独作战的机会不大,也就没有多少取胜的希望。

    也就是说,等到美国海军反应过来的时候,已经错失了夺取制海权的机会。

    事实上,两天后,也就是四月十九日,在陆战队已经建立起野战机场之后,牧浩洋就率领“泰山”号返航了。

    以阿纳塔汉岛为基地,中国陆战队基本上控制了马里亚纳群岛。

    利用部署在阿纳塔汉岛上的巡逻机,陆战队能够监视方圆上千公里的海域,并且用远程炮兵攻击前往关岛、塞班岛与提尼安岛的船只。加上潜艇的封锁,美军运输船队根本到不了阿拉普港。

    事实上,在四月十四日,美军就取消了向关岛运送物资的行动,那支早已准备妥当的船队也在四月十五日离开珍珠港,驶往澳大利亚。月底的时候,这些运输船开到了所罗门群岛的霍尼亚拉。

    也就是说,美军放弃了马里亚纳群岛,开始在西南太平洋上加强防御部署。

    按照马歇尔将军的判断,中**队接下来要攻打的不是夏威夷群岛,而是西南太平洋上的澳大利亚。

    原因很简单,只有占领了澳大利亚,中国才能消除美军对本土与东南亚构成的威胁。

    更重要的是,只有占领了澳大利亚,才能把美军赶出印度洋。

    从整体战略上讲,澳大利亚也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因为这个国家不但有一亿两千万人口,还有大量的战略资源,更有显赫的战略位置。更重要的是,澳大利亚是美国最重要的核心盟国之一。即便不考虑军事因素,在政治上,只要占领了澳大利亚,就能让那些中立国家相信,中国才是最后的赢家。

    可以说,有太多太多的理由让中国出兵西南太平洋了。

    这样一来,所罗门群岛就显得至关重要了,因为这条群岛是澳大利亚的屏障,除非中**队不打算直接攻击澳大利亚的核心地区,即东南部地区,而是在荒凉的北部登陆,再横跨澳洲大陆。

    在马歇尔上将看来,中**队在澳大利亚北部地区登陆的可能性几乎为零。

    要知道,在澳洲大陆腹地,不但没有铁路,连高等级公路都没有,地面部队必须跨越一千多公里,才能攻占澳大利亚东部地区的港口,也才能够获得有效的后勤保障,而在没有后勤保障的情况下,再强大的地面部队都不可能跨越一千多公里起攻击,更不可能取得任何程度的胜利。

    显然,中**队只有走所罗门群岛,控制珊瑚海,再南下进入塔斯曼海。

    必须承认,在战略层面上,马歇尔的判断非常准确。牧浩洋在回到北京之前,就在考虑攻打澳大利亚的作战行动。只是在战役层面上,马歇尔明显低估了中**队,特别是中国陆军的远程攻击能力。

    四月二十日,牧浩洋回到总参谋部。

    当天,他除了向黄瀚林汇报作战情况之外,还提到了澳大利亚攻略,即希望集中地面部队攻打澳大利亚。

    问题是,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决定。

    要知道,攻打澳大利亚,陆战队肯定不够,必须动用陆军,而戚凯威当时正在策划向乌拉尔山进军。

    可以说,不但黄瀚林有点犹豫,戚凯威也不会答应。

    别忘了,在分工上,戚凯威负责大陆战场,牧浩洋负责海洋战场,而澳大利亚方向上的作战行动明显属于海洋战场。即便作战行动失败,牧浩洋不会推卸责任,戚凯威也没有理由在自己的事情还没搞明白之前去帮助牧浩洋。

    毫无疑问,这又是一件免不了扯皮的麻烦事。T!~!

    ..

第一百二十一章 中亚剧变

    对交战双方来讲,密克罗尼西亚海战都打得有点不明不白。

    主要就是,这是一场典型的遭遇战,战斗打响的时候,双方的准备工作都不足,也就不可避免的犯了不少的错误。如果不是突然遭遇,而是有所准备,这场海战的结果肯定会大不相同。

    从战略的角度讲,这场海战没有胜利者,也没有失败者。

    虽然在海战结束之后,美军没能守住马里亚纳群岛,到了五月底,关岛、塞班岛与提尼安岛上的守军在弹尽粮绝之后,向阿纳塔汉岛上的中**队投降。但是美军至少稳住了西太平洋防线,而且使得中国海军在未来两年之内,丧失了进军夏威夷群岛的能力,只能把战略重点转向西南太平洋。

    对中国海军来说,最大的损失就是丧失了战略进攻能力。

    虽然到二零五三年底,在第二批“泰山”级航母服役、以及“恒山”号与“嵩山”号修复之后,中国海军取得了兵力上的优势,但是这点优势还不足以动战略进攻,因为美国海军在年底的时候获得了第二批“美国”级航母,有足够的力量守住西南太平洋防线,遏制中国的战略进攻。

    也就是说,到这个时候,太平洋战争进入了战略僵持阶段。

    对中国来说,这不是什么坏事,因为这意味着,美国通过突然动战争所取得的战略优势已经荡然无存。

    要知道,到此,战争才打了不到半年。

    更重要的是,中国海军是在折损了三分之二的舰队之后,取得了如此辉煌的战果,而美国海军是在战斗力没有任何损失的情况下,在不到半年的时间内,从优势变为劣势,而且丧失了战略主动权。

    从政治上讲,这绝对是一个巨大的胜利。

    对那些处于观望状态中的中立国而言,这更是难以用言语表达的重大影响。

    四月二十四日,中国与哈萨克斯坦的谈判工作正式结束,在中国承诺派遣三个集团军帮助哈萨克斯坦守卫边境防线、以及接受了其他的政治条件之后,哈萨克斯坦将以中国盟国的身份参战。

    第二天,中**队就越过了中哈边境。

    当天,就有一个集团军进驻哈萨克斯坦,先头部队在当天下午抵达阿斯塔纳。到了四月二十六日,三个集团军都进入了哈萨克斯坦,控制了阿拉木图、卡拉干达、乌斯季卡缅诺戈尔斯克、阿列克谢耶夫卡、科斯塔奈等战略交通要地,并且按照中哈协定,控制了哈萨克斯坦的主要军事基地。

    可以说,中**队在哈萨克斯坦的行动非常迅。

    这也是有客观原因的。

    主要就是,哈萨克斯坦是独联体成员国,属于俄罗斯经济体,与俄罗斯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虽然在过去几十年里,中哈关系不算太糟糕,但是在哈萨克斯坦国内,亲俄份子肯定比亲华份子多得多。特别是在哈萨克斯坦军队里面,大部分军官都是亲俄份子,而且有不少极端份子。

    所幸的是,中**队的行动非常迅,没有给哈军中的极端份子任何机会。

    事实上,这也决定了哈军在这场战争中不会为中**队提供多大帮助。

    从某种意义上讲,如果不是哈萨克斯坦具有极高的战略价值,中国很有可能不会策动哈萨克斯坦参战。原因很简单,为了控制哈萨克斯坦,中国至少需要在这个拥有数千万人口的国家部署十五万地面部队,并且时刻提防着驻扎在附近的“友军”,而在二零五三年,中**队的规模并不大。

    对中国来说,哈萨克斯坦的最大价值,就是为战胜俄罗斯开辟了捷径。

    要知道,通过哈萨克斯坦,就能绕过西伯利亚地区,而且哈萨克斯坦国内拥有较为完善的铁路系统。按照戚凯威的估计,哈萨克斯坦的铁路至少能够支持六个集团军,加上正在展壮大的战略空运力量,到二零五三年底、或者二零五四年初,就能在里海北部地区投入十个集团军。

    以俄军的表现,十个集团军足够取得最后的胜利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策划哈萨克斯坦参战,也正是戚凯威的用意,甚至可以说是他在向外交部施压。

    只是,事情总有正反两面。

    四月二十五日,哈萨克斯坦宣布参战后,俄军立即采取行动,出兵占领了哈萨克斯坦西北部地区,即里海北岸地区,控制了乌拉尔、阿克托别与阿特劳,沿乌拉尔到阿特劳、即乌拉尔河建立防线。

    由此引的结果就是,大陆战场上出现了第三条战线。

    对戚凯威来说,这既是好事,也是坏事。

    好的一方面是,获得了绕过西伯利亚、直接进军俄罗斯腹地的进攻线路,也就不用在西伯利亚上鏖战了。

    坏的一方面是,戚凯威手里的兵力非常有限,在暂时还不能从西伯利亚战场上抽调兵力的时候,只能用战略预备队来填补这条战线。

    当时,戚凯威手里的战略预备队就是第四十二集团军。

    事实上,这完全在戚凯威的预料之外,或者说他没有为此做好充分准备。

    按照他的计划,第四十二集团军将用来替换第三十八集团军,而且在四月初就已做出了安排。虽然受牧浩洋在西太平洋上动进攻影响,戚凯威暂缓了换防行动,但是在他的部署中,第四十二集团军有更大的用途,即在控制了哈萨克斯坦之后,让第四十二集团军在西伯利亚战场南面动进攻,包围退守鄂木斯克的俄军,从而把第三十八集团军与第十五空降集团军解脱出来。

    随着俄军主动进入哈萨克斯坦,戚凯威的设想汤了。

    四月二十七日,第四十二集团军开赴哈萨克斯坦,并且在一天之内完成了长达一千五百公里的急行军。

    必须承认,这是个奇迹。

    在战争史上,还没有一支地面部队能在一天之内行军一千五百公里,即便是同样装备了地面战平台的其他集团军,也没有过类似的记录。

    当然,第四十二集团军能够做到,并不是常挥。

    在此之前,陆军司令部就制订了一份备用计划,主要内容就是在俄军主动出兵哈萨克斯坦的情况下,紧急向哈萨克斯坦西北地区派遣作战部队。虽然在这份计划中,准备调动的是预备集团军,而且用铁路进行运输,但是至少有了一份可以采纳的行动计划,不用临时制订计划。

    更重要的是,前期进驻的三个集团军,为第四十二集团军提供了帮助。

    这三个集团军都是预备集团军,只不过都是拥有完整建制的预备集团军,而且都已接受了三个月以上的作战训练。在四月二十六日,这三个集团军就控制了哈萨克斯坦的大部分军事基地,特别是空军基地。如此一来,在第四十二集团军开赴哈萨克斯坦的时候,可以用大型电动运输机把后勤设备提前运送到前线,让快行军的部队能够及时获得补给,特别是为地面战平台补充电能。

    如果没有这么多的基础条件,第四十二集团军肯定无法在一天内行军一千五百公里。

    闪电般的行军度,起到了出预料的效果。

    当时,俄军正准备从阿克托别向东扩张防区,其前锋部队已经到达十月城,驻守该地的哈军并没抵抗。如果一切顺利,俄军将在四月二十八日上午到达咸海北面的阿拉尔斯克,把占领区向东延伸数百公里。结果是,第四十二集团军在二十八日凌晨到达阿拉尔斯克,另外两路部队则推进到了卡拉布塔克与伊尔吉兹,对俄军的侧翼构成了威胁,最终迫使俄军退回到了十月城。

    如果第四十二集团军晚到一步,今后就得多推进数百公里。

    只是,到这个时候,戚凯威手里也没有可以用来动大规模进攻的预备队了,甚至没有足够多的预备队围歼鄂木斯克的俄军。

    事实上,随着战线拉长,戚凯威也暂时没有办法组织起新一轮战略进攻。

    要知道,到四月底的时候,中国陆军在大陆战场上的战线已经长达六千公里,最东端在贝加尔湖西岸,最西端在哈萨克斯坦西北地区。在如此漫长的战线上,中国陆军总共只投入了十二个集团军,其中还有五个集团军为方面预备队,也就只有七个集团军在前线作战,兵力不到三十五万。

    对于维持一条长达六千公里的战线来说,三十五万地面部队明显太少了。

    即便俄军的战斗力非常低下,也需要大约七十万地面部队才能维持这条战线。

    如此一来,戚凯威接下来要做的不是动战略进攻,而是如何缩短战线,以提高战线上的兵力密度。

    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陆军肯定无法在上半年翻越乌拉尔山。

    事实上,到这个时候,大陆战争也进入了僵持阶段。

    也正是在这个时候,牧浩洋提出了西南太平洋战略,即在二零五三年底,大型电动运输机的保有量过一千架、舰队实力得到回升之后,投入五十万地面部队,动攻打澳大利亚的作战行动。

    戚凯威肯定不会答应,因为他的计划是在下半年进军俄罗斯欧洲地区。T!~!

    ..

第一百二十二章 拖后腿

    以二零五三年中期的形势来看,牧浩洋与戚凯威都有点好高骛远。

    虽然进入五月份,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都已参战,而且都成了中国的盟国,只剩下土库曼斯坦还保持中立,主要是美俄联军在五月初屯兵土伊边境,使得土库曼斯坦当局不敢轻易变卦。

    当然,这也与中**队有关。

    原因很简单,当时进驻中亚的中**队,中国也就只有五个集团军,只有一个集团军在吉尔吉斯斯坦、塔吉克斯坦与乌兹别克斯坦,其余四个集团军都在哈萨克斯坦,因此在土库曼斯坦方向上,中国的军事实力非常有限,根本无法为土库曼斯坦提供必要的安全保障,也就没能说服土库曼斯坦。

    从某种意义上讲,中**队在大陆战场上的战略扩张已成强弩之末。

    当时,连戚凯威都认识到了这个问题,即在军队规模仍然较为有限的情况下,扩张的风险急剧增加,必须放慢脚步。

    事实上,到二零五三年五月,中国陆军的总兵力已经过了三百万。

    问题是,中国陆军的战线也比五个月前扩大了两倍以上。更重要的是,征召了三百万军人不等于获得了三百万能够作战的战士。原因很简单,武器装备的产量跟不上,很多部队都没获得必要的主战装备。

    当时,中国陆军中,总共只有十八个集团军获得了主战装备。

    在这十八个集团军中,只有十二个集团军装备了地面战平台,另外六个集团军的主战装备都不够先进。

    更重要的是,这十八个集团军都已派上战场。

    在大陆战场上,已经投入了十二个集团军、中东战场上有四个集团军、伊朗战场上还有两个集团军。

    也就是说,中国陆军实际上没有多余的作战部队可用。

    虽然地面战平台的生产度已经加快,但是要到二零五三年七月份,才能达到国务院制订的战时生产标准。如此一来,要到年底的时候,才能武装六个集团军,即每个月武装一个集团军。

    显然,在年底之前,陆军得停止前进的步伐。

    事实上,这也证明牧浩洋的战略设想不够现实,即到年底的时候,就算陆军不再动战略进攻,也只有六个集团军可供调动,而攻打澳大利亚至少需要五十万作战部队,也就是大约十个集团军。也就是说,要到二零五四年四月份,才能凑齐十个集团军。问题是,到了四月份,已经是春天了,戚凯威不可能放弃在二零五四年击败俄罗斯的想法,也就不会同意在澳大利亚用兵。

    当时,牧浩洋也认识到了这个问题。

    虽然戚凯威在五月份的时候,向黄瀚林提交了一份报告,声称只要获得了足够的支持与保障,陆军能在二零五四年攻占莫斯科,牧浩洋也没有提出异议,但是牧浩洋并不相信,陆军能在二零五四年彻底打垮俄罗斯,因为俄军很有可能放弃莫斯科,退守圣彼得堡,从而使陆军继续在大陆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