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琪花玉树-第7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裘嬷嬷点头出去,沉香进来回禀,“夫人,老夫人说今晚开宴,给老爷洗尘。”
陈氏摆摆手,示意知道了。
沉香斟酌了片刻,吞吐道:“还有,老爷带回来两个姨娘,你看……”
陈氏半点也不意外,“这还用问,收拾两个房子,塞进去就是了。”
沉香道:“小的本也那么打算,只是她们两个仗着怀着身孕,说那边见不着太阳,不肯过去。”
陈氏闻言,一挑眉峰,陡然现出几分凌厉。
“一些不知道天高地厚的东西,还以为自己怀得是金蛋呐!爱去去,不去就在外边待着,”她随手把梅瓶递给沉香,转身去榻上歇着去了。
等到她起身,已是将要正午,她命人去叫来管事婆子,吩咐置办晚上酒宴的事,等到一切安排妥当,才想起来问那两人如何。
木香出去看了眼,回来禀告,说那两人带着两个婆子都在游廊里抖着呢。
陈氏哼了声,道:“这院里老爷的种多了,多她两个不多,少了也不碍着什么。”
木香抿了嘴笑。
裘嬷嬷从外面回来,瞧见那几个冻得跟鹌鹑似的家伙,再看撩着帘子偷着看乐子的木香,顿时沉了脸。
木香赶忙撩了帘子,老实的道了声嬷嬷。
裘嬷嬷瞪她一眼,进了正房。
走进里间,她就劝陈氏,老爷既然把人带回来,那就不会带走,左右不过个把月,犯不着在因为这个惹得老爷不高兴。
陈氏哼了一声,虽然还是不虞,但也命木香去收拾两间光线好的屋子。
傍晚,宴会开席。
林琪和顾氏一块来到花厅。
顾老夫人今天来得早,正和三个儿子在说话,瞧见林琪过来,忙招手让她过来。
林琪随着顾氏来到跟前,顾老夫人拉着她的手,道:“快来见见,这是你大舅。”
顾博彦捋着下巴上的胡子,微抬着下颌,严肃而又威严的看着林琪。
林琪浅笑着行礼,之后便站在顾氏身后,全然不在意他眼底的不满。
顾博彦微皱着眉头,淡淡的嗯了一声,问她可有读书。
林琪便说只小时候被阿爹督促着读了些,如今便偷个懒。
这下顾博彦眉头皱得能打起个结,张嘴就要呵斥。
顾老夫人急忙揽过林琪,笑着打圆场道:“这孩子身子弱,养这么久也还是照比那几个差些,我想着等她身子骨结实些,再跟四娘她们一道读书。”
顾博彦看了眼顾老夫人,到底没拂了母亲的意。
门外,顾明昕摇摇晃晃的走了进来,左右看了看,便两眼无神的往惯常位置上去。
顾博彦一眼就瞧见了他,本还准备等他过来行礼,不想他竟径直去了靠窗的桌子,连个余光都没瞟过来。
顾博彦顿时大怒,好在他还尚有理智在,忍了又忍,才把到了嘴边的喝骂憋了回去。
陈氏一直都注意着这边,瞧见顾博彦额头不时暴起的青筋时,她终于舒心的笑了。
林琪跟着顾清菲和顾清菱说着闲话,她现在还在吃药,有些吃食是有禁忌的,所以席上的东西她只略沾了沾,便放了筷。
散了席,林琪和顾氏回了芝兰院。
顾博彦肃着一张脸,把顾博文、顾博宁一并叫到书房。
顾博文席上喝了两杯酒,此时有些上头。
他叫了人送来醒酒汤,喝了几口才算缓过来。
顾博彦便冷声问他,“三娘是怎么回事?我怎么听说她去了京都?”
顾博文顿时心头一梗,他顿了顿道:“过了年,我便亲自去把她带回来。”
“不必了,”顾博彦一摆手道:“这事我跟阿娘商议过了,左右她抱病的消息已经传开,京都那边我们大可以不认,明天你跟我去祖宅,将她名字抹去。“
“大哥,她还是个孩子,若是被除名,以后该怎么办?”
顾博文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无情,那好歹也是顾家的骨血,怎么能说舍弃就舍弃了。
顾博彦冷冷的看了他一眼,道:“你可知道她在京都做了什么?”
他道:“若不是我偶听同僚闲话说起,我都不敢相信,那人竟然是出自我们顾家。”
顾博文嘴唇剧烈颤动,“她做了什么?”
“她在威远侯府做客,不知检点,竟然与外男有了牵扯,好在单家娘子发现及时,差人将她送走,”顾博彦鄙薄的道。
顾博文虚虚的吐了口气,若只是这样也还好,毕竟已经有了苏氏做先例,听到这个顾博文半点也不吃惊。
顾博彦冷声道:“你以为这就完了?”
他道:“偏她还不知好歹,不但辜负了人家的一番好意,还反而诬赖人家,说是被人陷害。”
第三百二十七章 来远客
“这事在京都都传遍了,就连我那里都有不少人知道,”顾博彦道:“我知道你不舍得,可是你也要为别人考虑考虑,难道你要让大家都为了她蒙羞?让阿爹维系一辈子的声誉全部扫地?”
顾博文嘴角抽动,许久说不出话来。
顾博彦十分强势的道:“你准备准备,明天一早就启程。”
顾博宁看了看顾博彦,又看看颓丧的顾博文,抿紧了嘴。
他膝下没有女儿,不必担心嫁娶之事,但哥儿是要去京都的,若有个那样的堂妹在身后拖后腿,便是中了进士,前程也是堪忧的。
所以,即便不忍心,为了寒窗十年的儿子,顾博宁决定沉默。
顾博文摇晃着起身,一步一步的走了出去。
顾博彦摇摇头,侧头跟顾博宁道:“劳烦你帮着安排一下,把病逝的消息传出去,另外再跟老宅那边打个招呼,明天一早,我便和二弟过去。”
顾博宁点头,借**代事情,退出了书房。
翌日,顾家阜头,一叶平底小船无声无息的出了城。
内宅里,林琪正和雪姣两人在房里闹腾着怎么贴窗花,黄嬷嬷进来脸上带着明显的喜色。
“姑娘,二郎来信了。”
林琪一听,顿时住了手。
“在哪儿?”
黄嬷嬷把信从袖袋里拿出,递了过去。
林琪打开信读了一遍,又细细看了一遍。
略过顾清薇频频出入花会,一个不慎着了道,被弄得臭名远扬的蠢事,她看到自己最为关心的内容,才算露出笑容。
“姑娘,二郎说了什么?”
黄嬷嬷见林琪这样,不由心生好奇。
林琪将信递了过去,等她看完,才道:“没想到正琨哥这么厉害,不但站住了脚,还招来一群帮手。”
黄嬷嬷听林琪发自内心的赞叹,不由骄傲的笑了。
林琪起身去书房给王正琨回信。
首先对他能在短时间内就在京都那等寸土寸金的地方置办个宅院,表示钦佩,同时也很赞同他收养流浪儿,并将他们派去苏府,以及与其密切接触的人家,另外提醒他多多注意威远伯府,即便如今两府的关系有些僵,但林琪相信,一旦有利益牵扯,两家很快会亲如一家。
雪姣贴好窗花,见林琪准备收笔,便有些吞吐的道:“姑娘,我这两天听说了点事情,你看是不是也让王大哥打听一下。”
林琪挑眼,道:“什么事?”
雪姣赶忙上前两步,道:“我听说太太好像答应韩大人的求亲了。”
林琪微讶,“你确定?”
难道奕哥儿真的卖萌成功了?
林琪脑子里瞬间产生这样的想法。
雪姣用力点头,道:“我问了曲嬷嬷,听说游园那天太太见了韩大人了。”
林琪眨巴下眼,没有说话。
就算结果是她希望的,可当知道能让阿娘改变主意的人既不是她,也不是奕哥儿后,她这心里怎么就这么不是滋味。
但下一刻,她便想到,是不是韩大人说了什么,才让阿娘突然改变主意。
黄嬷嬷见她若有所思,也猜得差不离,只是这件事不管如何都要这么做,太太知道了,并能够接受,这就够了。
“姑娘,韩家那边最快也要年后才能来人,二郎如今人手得用,不如打听一下,也好知道那边长辈的喜好,咱们一并提前准备着。”
黄嬷嬷将话题生硬的掰了来。
林琪看她一眼,默默提笔,把韩家的事情也加了进去,而后道:“嬷嬷再拿五百交子来。”
黄嬷嬷咧嘴,有点心疼。
“姑娘,这是不是也太多了,”二郎走了也才两个月不到,之前零零总总一共带了也差不多一千交子呢。
林琪道:“京都那边什么都贵,咱们都不在跟前,正琨哥手里有钱,心里才不慌。”
黄嬷嬷只好取了交子,等林琪放入信封里封号,才去请人送信。
……
黄昏时分,一艘有细又窄的客船静悄悄的停靠在韩府的阜头。
一个扎着丫髻的小丫鬟出来,问立在船头的船夫,“可是到了?”
船夫点头,道了声生是,布满老茧的大手抽出搭在舷上的搭板,正往阜头上面送。
厚重的木板碰撞着,插在坑槽里,随着船夫将搭板放下,甲板上立刻溅起一丝灰尘。
小丫鬟嫌弃的皱了下眉,冷哼道:“轻着点,”转身回去时,面上已是谦卑恭敬的笑容,“嬷嬷,咱们到了。”
屋里传出一声极淡的回应,很快有个年约十二三的丫鬟扶着个身着八成新的如意暗纹褙子,外罩福字镶边的灰鼠毛披风的老妪从里面走了出来。
小丫鬟殷勤的撑起她背后的风帽,讨好的道:“嬷嬷,这边靠水,风大,小的帮你把帽子搭好。”
她才一说完,就引来那丫鬟的目光。
小丫鬟缩了下肩膀,脸上露出些许惧色。
老妪倒没注意,她顿了下脚,等着帽子戴好,才继续前行。
下到阜头,小丫鬟赶忙跑到前面去叫门。
门很快被人打开,长相十分彪悍的吕四疑惑的看着三人。
“你们找谁?”
吕四一手搭在半开的门板上,铁塔样的身子将半开的门口挡了个严实。
小丫鬟气势凌人的挑着眼睛道:“你长得眼睛是干什么的,没看到船上的标记吗?”
吕四浓眉一皱,顿时也没了好声气,“你愿意说就说,不愿说就滚,老子还懒得伺候你呢。”
小丫鬟长这么大都没被人这么直白粗俗的骂过,气得浑身哆嗦,指着吕四跳着脚骂道:“好你个泼材,你……”
“住口,”她话没等说完,就被老妪身边的丫鬟厉声喝止。
那丫鬟松开扶着老妪的手,上前两步,屈膝一礼道:“我们是府里派来给三爷送年礼的,还请你帮忙通传一声。”
吕四斜着眼睛,上下打量三人一圈,嘀咕道:“这倒是新鲜了,大人都在这呆一年了,这时候才想起来给送节礼。”
吕四的声音不大不小,刚好让三人听得清楚,接着他丢下一句“等着”就‘咣当’一声关上大门,顺着游廊,大步流星的朝前院走去。
第三百三十一章 换人选
回到府里,于嬷嬷识趣的提出要回京都。
韩远之正忙着往顾家送财礼,听说她要走,他神情还是很淡,但因她带了长辈的信物过来,还很痛快的就交换了的份上,他也就领了她这份情,命吕四多备些节礼送到船上。
于嬷嬷回到屋里,便去里间躺着歇息去了。
待到第二天一早,天还没亮,她便带着亚琴和鸢儿静悄悄的踏上归途。
没几天,便是除夕,家家户户张灯结彩,顾家也是同样如此。
一顿极为丰盛的晚饭之后,三房人俱都聚在福寿堂里守岁。
顾老夫人陪坐到戌时,便有些撑不住了。
曹嬷嬷忙扶她去里间歇着。
其他人便去了福寿堂边上的小花厅。
顾博彦端坐在正位,教考顾明旭和顾明功课。
顾明旭这几年一直都不敢懈怠,对于亲爹出的题目,不管是诗赋还是策论,俱都答得可圈可点。
待到顾明时,顾博彦便有些不太满意。
顾明旭见顾明露出赧色,忙帮着打圆场:“府里的先生教授的与书院不同,二弟才刚入院,还需适应些时日。”
顾博彦冷哼一声道:“府里的先生都曾在书院授过课,便是略有差异也是相差不多,二郎这赋词藻浮华,与时下推崇的质朴平实完全背道而驰。”
顾博彦毫不留情的点评,让顾明红了脸。
他本就喜好这种风格,前些日子又频频向崇敬许久的刘先生请教,他本以为自己平时注意些,便不会被带跑,却不想,大伯的眼光这般犀利,只一眼就看出了内里精髓。
顾博文皱了皱眉道:“之前我不是说过吗?当今喜欢脚踏实地,肯做实务的,考官们在阅卷时,会以这个为原则审阅。刘先生的诗赋看着花团锦簇,可究其内里,却是夸夸其谈,没有半点用处。这种词赋,吟风弄月倒是能博个满堂彩,若入考场,则是必定落榜的。”
顾博宁也是拧起了眉头。
大哥二哥俱是考取了一榜进士的,大哥又一直浸淫官场多年,对时局把握自不必多少,二哥更是终年研究诗赋,便是策论也做得极好,相比那位刘先生,顾博宁还是相信两位兄长的眼光。
他问顾博宁,“二郎年纪尚轻,性子还不定,不知二哥可有合适的老师引荐?”
顾博文想了片刻,道:“有倒是有,不过那人性子古怪,需得弟子随侍身侧才肯教,也不知二郎能不能吃得了那个苦。”
“能吃得,能吃得,”顾明忙抬起已经羞得垂到胸口的脑袋,急忙忙的道。
顾博文挑眉,道:“你先别说大话,那人住的十分偏僻,所食所用俱是自己动手,你若真愿意,就从明天起,所有的事情都不假旁人之手,待到正月过后,你若还能坚持,我便帮你说合。”
他看了眼顾明旭,道:“大郎也是一样。”
顾明旭闻言顿时大喜,急忙拱手道是。
又过了大半个时辰,姜氏轻轻揉了揉太阳穴,露出一丝疲态。
顾博宁便起身告辞。
顾博彦年纪大了,见这时已经过了子时,便说大家都散了。
大年初一,天还没亮,街市上便热闹起来,宽敞的官道上打着色彩艳丽的花棚,摊贩们将一早准备的冠梳钗环、抹领绢花等物俱都摆了出来,只等出来游玩的人们前来购买。
林琪从睡梦中醒转,迷糊听到外面有人说话,她推开床围,坐起身。
床帐外的雪姣听到动静,急忙进来,道:“姑娘你醒了。”
林琪点头,慢悠悠的下了床,“外面怎么了?”
“是她们再说下午会有关扑过府来耍,正闹腾着串换去看呢。”
林琪倒也不意外,大户人家每逢年节,都会请关扑杂耍等过府热闹,大胤朝风气便是如此。
雪姣伺候她洗漱完,便手脚麻利的摆饭。
才刚吃到一半,就听紫霜给人请安的动静。
毡帘被人挑起,顾清菲耷拉着脑袋走了进来。
林琪咽下嘴里的鱼羹,得知她已经用过,便示意雪姣把饭撤了,而后道:“这大清早的,你这是怎么了?”
顾清菲坐在一旁的榻上,低落的道:“没事,你让我缓缓。”
林琪挑眉,让雪姣去小厨房看看,有没有蜜糕,若有就配些玫瑰水拿来。
依她的了解,要想安慰这位,没什么比这个更有效。
雪姣急忙忙走了,片刻端了一小碟枣泥山药糕和一碗玫瑰露来。
顾清菲唉声叹气的拿起山药糕,懒散的咬了一口,才嚼两下,她眼睛就亮了。
“这什么枣子,怎么这么好吃?”
她三两口解决掉一块,又拿起一块。
林琪见她又重新生龙活虎,心里暗笑一声,道:“比起这个,我更关心你到底怎么了?”
一句话说得顾清菲又耷拉下去。
林琪顿时一讶,看来这事还不算小呢。
“别提了,顾三真是个害人精,人跑了还丢下个麻烦,结果要别人顶缸。”
顾清菲开始咬牙切齿。
“怎么回事?”
林琪有些诧异,听这意思,袁家这门亲事还不会退?
顾清菲叹了口气,道:“顾三不是跑了吗,前些天阿爹和二叔一块去了老宅,把她从族谱上划去了。”
林琪点头,估计过些日子就要放出暴病而亡的风声了。
难怪府里过年还如此冷清,如此那些小丫头期盼的关扑算是泡汤了。
顾清菲又道:“二叔说袁家那边不能不交代,阿爹就说让六妹顶上。可是你也知道,六妹和那个姓程的事,她怎么肯,今早阿娘才一说这事,她便不同意,还出言顶撞了阿娘,”她道:“阿娘便说让她去找阿爹说,她又不敢,便求到了我这儿,可我又有什么法子呢。”
“然后就躲到我这儿来了?”林琪轻笑一声。
顾清菲苦着脸点头道:“我也是没有办法了,她说要让她嫁,她就直接悬梁,我是又怕她有事,又有点害怕。”
林琪斜了她一眼,道:“你该不会真想帮她去说情吧?”
顾清菲道:“不然怎么办?”
巧月闻言大惊,赶忙道:“姑娘,万万不可,这事老爷已经定下来了,你若是去说,没准会被骂的。”
林琪接口,道:“大舅母也会受牵连。”
“那该怎么办?我总不能看着她去死吧!”顾清菲放下甜糕,一张脸皱成一团。
林琪道:“要不这样,你让她过来一趟,我跟她讲讲道理,若是实在讲不通,那也就没辙了。”
顾清菲顿时大喜,赶忙屁颠的跑过来道:“我就知道你会帮我,”她忙朝外面走,边走还便道:“你好好帮我劝劝她,我嘴笨,说不明白。”
林琪点头,示意她赶紧去。
第三百三十章 换信物
他赶忙拱手回礼,并与顾博宁寒暄着一同入了府。
顾博宁只是听说过韩远之剿匪灭贼的威名,如今还是第一次见到面,本着见妹婿的态度,他十分谨慎的打量着。
韩远之来了便是有心给人相看的,察觉顾博宁隐晦的打量,他做派更加落落大方起来。
顾博宁见他仪表堂堂,谈吐大方,神情温雅,若不是他挺直如开锋利箭般的背脊,倒像个饱读诗书的学士。
顾博宁不由对他起了一丝好奇。
韩远之与他攀谈了几句,也是十分惊讶,万没想到顾家唯一一个跟阿堵物打交道的子嗣竟然也如此博学。
两人并肩进入院子,守在门边的紫儿惊讶的看着两人。
顾博宁皱了下眉,沉声问道:“老夫人可是在待客?”
紫儿急忙行礼而后点头,眼睛下意识的看向韩远之。
韩远之明白她看过来的意思,十分有礼的抱拳道:“劳烦通禀,就说韩远之特来拜望。”
紫儿点头,撩了帘子进门。
韩远之朝顾博宁淡淡一笑。
片刻,紫儿高高的挑起帘子,道:“老夫人请两位进去。”
韩远之淡定的走了进去,绕过绣着鸟语花香图的屏风,他看到坐在下首的于嬷嬷,以及端坐在她对面,冷着脸,但还强装着不生气的顾氏。
韩远之不禁觉得好笑,心说就算要装也要像一点嘛,她这个样子,任谁都看出她在生气。
他跨步上前长揖一礼,道:“末进晚辈拜见老夫人。”
顾老夫人有些惊讶,她急忙示意曹嬷嬷把人扶起来,道:“老身哪里当得起大人如此大礼。”
韩远之起身,道:“早年,晚辈尚在苦读之时,最为欣赏的便是顾老先生的理念,但我更加佩服的是他肯放弃权势地位,甘愿投身学府,以毕生的精力教书育人的情操。”
“老夫人甘于跟随先生归于平凡,这份情操便值得所有学子感激,晚辈不过行了一礼而,老夫人如何当不起。”
顾老夫人被他的一席话带到了几十年前,她不由想起顾老太爷当年的风光。
弱冠之年入翰林,汲汲营营了三年,才要正是步入光明仕途,他却想着先祖天下初定,需大批人才辅佐,辗转奏请返乡办书院,为圣上、为朝堂贡献更多人才。
老夫人还记得当年圣上特地派人颁下圣旨褒奖,并封了顾老太爷从四品虚职,她也捞得了个夫人当。
一转眼,就是几十年,老头子已经入了土,她也是不知什么时候就要随他去了。
顾氏察觉到顾老夫人很是伤感,不由抬眼瞪韩远之。
真是哪壶不开提哪壶。
韩远之很无辜。
他还真是诚心诚意的施礼,他所说的都是发自肺腑的,他本来以为顾老夫人会高兴,毕竟顾老爷子仙逝多年,竟然还会有人仰慕并钦佩他,这不是很值得骄傲的事吗。
可他毕竟还年轻,又只在军营里打转,并不明白将将老去之人极容易被往日的时光勾起负面情绪。
于嬷嬷冷眼瞧着顾氏和韩远之之间极快的眉目闪动,心里顿时了然。
看来两人是早有纠葛,便是没有什么英雄救美,两人也是迟早会走到一起的。
她想起当年的那些事情,心里轻轻一叹,没再做什么多余的,直接从亚琴手里拿过匣子,打开之后,递到曹嬷嬷手里,道:“这是我来前,老太君交给我的。”
曹嬷嬷将匣子反手呈给顾老夫人看。
于嬷嬷就道:“这是韩家老姑奶奶赏下来的,老太君一直没舍得拿出来,听说顾娘子与三爷的事之后,便说这是天赐良缘,特地找了这物件出来,作为定亲的信物。”
顾老夫人听她说完,才搭眼看匣中之物。
那是一根莹白到近乎透明的发簪,尺许长的簪子通透水润,簪头的梅花开得纷繁绚烂,离得近些竟然还能闻到一抹冷香。
顾氏离得远,看了一眼便不以为然。
子衡从前送过她至少两块都跟这差不多的,不过是玉珏和镯子,她都扔在妆匣里呢。
顾老夫人个懂货的,一打眼就明了这是香玉。
听说是前朝陛下一奶同胞的兄弟偶得之物,后来请了能工巧匠雕出了十来个物件,俱都送给关系亲近之人了。
不过自打前朝灭亡之后,那些人逃的逃,散的散,香玉也就只能成为传说了。
顾老夫人将匣子合拢,让曹嬷嬷去里间也拿了个小匣子。
等于嬷嬷接手,她便道:“这是我家老头子早年无意间得来的,听说也是前朝之物,如今便用它作为信物正好。”
于嬷嬷起身,郑重的道:“此物老奴定会亲手交到老太君手里。”
韩远之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于嬷嬷竟然忽然这么好说话了。
他酝酿许久的情绪竟然没有机会表现,本打算让顾氏更加怜惜自己的目的没有达成,这让他有些遗憾。
顾氏坐了一会儿,见没她什么事,便抿着嘴,朝他和于嬷嬷行了一礼,起身离开了。
顾老夫人对女儿是没有办法的,只好帮着打圆场,道:“慧娘脸皮薄,嬷嬷还请包含一二。”
于嬷嬷笑着说“没事,”心里暗道,她便是不包含,眼前杵着一位帮着撑腰的,她又能如何。
亚琴转着眼珠看淡定落座的韩远之,心里不由激起一阵浪花,没想到三爷竟然是个怜香惜玉的,人长得俊朗,又会疼人,还真是个不错的人选。
她不禁有些意动,但是很快她又冷静下来。
时下三爷瞧着不错,可本是重文轻武的,三爷是被圣上看重,才会地位斐然,可圣上毕竟老了,一旦有个什么变故,只怕顷刻间就会打落谷底,若论以后的前程,还早已入了翰林的二爷更好些,且二爷膝下尚未有子嗣,只要自己肚子争气,说不得有一天比这顾氏还要强上几分。
亚琴垂下眼,想着韩二爷似是而非的许诺,再不去看韩远之。
于嬷嬷与顾老夫人寒暄几句,便要告辞。
韩远之本就是来帮顾氏撑腰的,如今事也成了,他也便跟着走了。
第三百二十九章 来拜访
翌日清晨,韩远之一早去了府衙,韩守奕被他塞进了演武场,命他跟着沈震玩儿。
于嬷嬷梳洗完毕,问亚琴,“六少爷在哪儿?”
她来一趟,好歹也得看看人怎么样,不然回去跟老太君也交代不过去。
亚琴道:“我刚才去问过,说是去了演武场了,一时半会儿的回不来。”
于嬷嬷回头斥道:“胡闹,六少爷不管怎样都是主子,哪有下人等主子过来的道理。”
亚琴微撅着嘴,暗道他算哪门子主子,一个连话都不会说的小崽子,哪配做她的主子。
于嬷嬷眉头皱起,两眉之间顿时皱起深深的川字,不管府里旁人怎么对待这个孩子,她和她跟前的人却是不能如此的。
“我真是太纵着你了,竟让你连起码的尊卑都忘了。”
亚琴一惊,忙连声认错,并急忙出去询问。
鸢儿蹑手蹑脚的从外面进来,道:“嬷嬷,我拿些了些甜糕和肉羹,你用一些再去吧。”
于嬷嬷点点头,起身往外间走。
鸢儿赶忙扶着她,小心坐到椅子上,又把冒着热气的肉羹盛出一碗,摆到于嬷嬷跟前。
于嬷嬷侧眼打量她一会儿,道:“你在亚琴手底下也有些日子了吧?”
鸢儿忙答:“差不多将近一年了。”
于嬷嬷点头,暗道时间还有些短,不过眼力见还是够的,就是心性还不好断定。
鸢儿瞄了眼于嬷嬷,忙把她目光扫了到的玫瑰卤做得卷子夹到她跟前。
于嬷嬷夹起来吃了两口,又喝了几口滚热的肉羹,便放下筷子。
亚琴从门外进来,带来了一股凉气。
“姨婆,六少爷跟着护卫出府了。”
于嬷嬷皱眉,这什么意思?
三爷这是不想让自己跟六少爷照面吗?
她想了想道:“既然如此,那就带上那个匣子,咱们出去转转。”
亚琴迟疑了下,只是她被于嬷嬷不轻不重的训了句,这会儿也就不敢说什么。
于嬷嬷等着她捧了一直带在身边的那个嵌宝匣子出来,抬手理了理鬓角。
鸢儿机灵的撩了帘子,恭顺的等着两人出门,才紧紧跟了上去。
穿过素净的只有几颗香樟树的院子,于嬷嬷几人从正门旁的角门出去。
冯二正巧从游廊边过去,瞧见几人,他好事的扯了扯才刚换班下来的吕四。
“那谁呀?”
吕四打着呵欠,迷迷瞪瞪看了眼,便不在意的道:“伯府派来送年礼的。”
冯二比吕四鬼,一下子就想到大人一大早就把小少爷拎到练武场,还交代沈震莫要让他乱跑的事。
他摸摸下巴,拐了拐吕四,道:“走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