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琪花玉树-第7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顾氏笑着调整帽檐,让毛茸茸的镶边可以遮住阳光,又不阻挡林琪的视线。
江嬷嬷等了会儿,见两人都停手,才又继续向前。
转过两道月亮门,远远的就看到一小片开着奶白色花朵的梅树,丝丝缕缕的盈香就是从这里浮动着扩散出去的。
林琪动了动鼻子,露出一丝浅笑。
江嬷嬷便道:“小娘子你看,这绿萼梅开得多好。”
林琪点头,走到树下仰头看。
龙眼大小的梅花俱都打开了花苞,花心是浅浅的绿,仅在顶端有着一点浅浅的黄,微微的颤动。
风从远处轻轻吹过,枝丫随风轻摆,小巧花瓣飘飘洒洒的落下几片,一缕沁人心脾的香气便随之轻柔的拂过。
林琪眯着眼抽动鼻翼,只觉胸腹一阵畅快,这几天一直郁结在心头的那点情绪也随着那缕清风缓缓消散了。
顾氏见女儿流连不肯挪步,便也走过去,捻着一枝开得极为繁盛的花枝,轻轻闻了闻,才道:“这里梅花跟福州到底不同,香气也更加幽长了些。”
林琪撇嘴,暗道,哪里不同了,不就是香点,开得多点,花大点嘛。
橘生淮南淮北还不一样呢,福州和江宁那么远,能开得差不多已经是很难得了。
阿娘这种印象不过是因为她对自小长大的这片土地的偏爱而已。
江嬷嬷一直紧跟在旁,见这对母女都很喜欢绿萼便道:“这花上头开得更好,待会儿老奴让人折些送去房里。”
林琪赶忙摇头阻止。
开玩笑,这花她还有用,可不能那么浪费了。
她赶忙扯着顾氏往前走,反正前面还有好多种梅花,那些摆在屋里也挺香的。
顾氏对这些是无所谓的,便顺着她的力道走过游廊,才一过月洞门门,就见到一株极为高大,又极为茂盛的梅树,细长高挑的枝丫向四处延伸,竟然将附近的上空全部盖住,人站在下面,竟只能透过密密麻麻的红艳花朵零星看到一点天空。
顾氏仰着头,看着遮天蔽日的花海,轻轻喟叹一声,觉得只这一景今天便是没有白来。
另一个一直没有说话的嬷嬷过来,柔声解释道:“这株梅树已经长在这里千年了,少爷接管园子前,前任园主就再三叮嘱,希望能照顾好这株梅树。平日里这院子都是锁着的,除了花匠之外,等闲不许人进来的。”
顾氏点头,领情的道:“硒哥儿有心了。”
林琪搭眼看这位嬷嬷,看不出还挺会说,既说明白了这树珍贵,又给崔硒在阿娘这里拉了一波好感。
林琪转头看了圈,这便的月洞门的确是有门边的,贴着墙边似乎有一条略显窄小的夹道,想来那里是她们平常行走的距离。
忽然她眯了下眼,歪头朝那边喊:“谁:”
周围顿时一静,所有人都朝着那个角落望去。
墙角边发出一阵响动,韩守奕慢吞吞的走了出来。
林琪见是他,不由笑了起来,问他,“这天这么冷,怎么不在住处等我们?”
韩守奕规规矩矩的给顾氏行了礼,然后依恋的揪着林琪的袖口,乖乖靠过来。
林琪摸摸他的脑袋,道:“你是特地过来接我们的吗?”
韩守奕用力点头,大大的眼睛弯了起来。
觉得他跟姐姐真是心灵相通。
顾氏听了林琪这话,就知道必定是林琪安排的,她倒是没有所谓,见到这个孩子她也挺开心。
她扫了眼他身上的衣服鞋袜,见她只穿了件薄薄的夹袄时,顿时皱起眉头。
“你的嬷嬷呢?”
韩守奕被她的严肃吓了一跳,慢慢收了笑,眨巴着眼看她。
顾氏见他没有反应,眉头又紧了几分,“她没跟着你吗?”
韩守奕轻轻摇头,状似不经意的贴近林琪,小手紧抓着林琪的袖口。
顾氏则是瞧见他小手微微泛红,不由抿起了嘴,对韩远之更加不满意起来。
林琪挑了下眉,暗道,大约阿娘都没留意,她的语气有多严厉。
林琪摸了摸韩守奕有些凉的手,扫了眼他脚下的软靴,道:“你该不会是直接从屋里跑出来的吧?”
韩守奕咧了咧嘴,左顾右盼的装起傻来。
聪明的姐姐,有时候也不太可爱。
林琪摇摇头,解了罩着的披风兜头裹住他,又跟顾氏道:“八成是他要出来,嬷嬷不答应,他就犯脾气自己溜出来了。”
顾氏还是蹙着眉,很不满意的样子。
“我瞧他出来也有一会了,跟前的人却到现在还没找来,真是太不尽心了。”
林琪笑道:“这园子他们也是第一次来,大约还不熟悉路吧。”
顾氏很不赞同林琪的说法,“便是不熟悉,这园子里的人还能不熟悉?主子不见了,他们能不帮着找?”
她道:“说来说去,还是韩大人不尽心。男孩子本来就顽皮,身边起码也得四个人跟着。你哥小时候也这样,你太婆都交代她们,片刻也不能离眼。”
林琪睁大眼,从她有记忆就只记得哥哥老成稳重的模样,还不知道他也有顽劣的时候。
顾氏说着话,蹙起了柳眉,显然是想起了林。
韩守奕挣扎着从大他一圈的披风里露出脑袋,扯着林琪往夹道那边指了指。
林琪不想阿娘继续伤感,便顺着韩守奕的意思,往那边走。
边走还边欢快的招呼,“阿娘,快过来,前边好像有株重瓣白梅。”
顾氏微讶,重瓣白梅极为珍贵,大多都是小株修做盆景,能被林琪称之为株的必定不小。
“在哪儿?”她急忙跟了过去,四下张望。
林琪笑嘻嘻的往前一指,道:“就在前面呗。”
她才说完这话,就被韩守奕拉着跑了。
顾氏摇摇头,又笑了。
难得看到女儿这样开心,看来这趟来的还是值得的。
她顺着林琪指的方向走了过去。
第三百二十五章 小心机
短暂的梅园之行眨眼便结束了,韩守奕依依不舍的挥别林琪,下了阜头。
顾氏回到府里,先把林琪打发回院子,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找顾老夫人,将自己同意再嫁的决定告诉她。
顾老夫人这几天一直怏怏的,听到这一消息,她顿时振作起来。
她从歪靠的大迎枕上起来,瞪大了眼睛问顾氏,“你当真愿意嫁给韩大人?”
顾氏点头,暗道,这事还有假的吗。
顾老夫人顿时喜滋滋的跟扶着她的曹嬷嬷道:“快去给我拿身见客的衣裳,我要去袁家别院。”
她作势就要起身穿鞋。
顾氏急忙拉住她,道:“这都什么时候了,你现在过去,人家正好吃晚饭。再说这么哪有巴巴上门去说这事的,倒像是我急着嫁人似的。”
顾氏说完,有些不好意思的红了脸。
顾老夫人呵呵的笑道:“可不是,瞧我,真是糊涂了。”
她让曹嬷嬷把一直收着的草贴取出来,吩咐明天一早就去观里卜问吉凶,又交代若是大吉,一定要恭敬的添上香油钱。
顾氏听顾老夫人碎碎念的交代,觉得怎么坐都别扭,急忙忙的走了。
曹嬷嬷一直送她出了院门,回来时便跟顾老夫人分享短短几步路里打探出来的消息,合着顾氏之所以同意,是因为她已经和韩远之见了面,两人已经有了共识了。
顾老夫人听闻,真是喜得不知该怎么办才好。
韩大人这么看重慧娘,以后嫁过去,日子怎么能过得不和美?
顾老夫人心里的大石登时落了地,觉得只要把这事办完,她就是下一刻闭眼,也是愿意的。
她跟曹嬷嬷合计了下手里的嫁妆铺子还有江宁附近的良田和园子,估摸陪过去多少合适。
又在第二天一早,让人把顾博文、陈氏,还有顾博宁夫妇都请了过来,把顾韩两家将要联姻的消息告知,并让顾博宁抓紧时间准备打家具的木料,顾氏虽然再嫁,可毕竟是高嫁,一应准备必须周全。
顾博宁很为顾氏高兴,没有半点迟疑的就把事情应下。
姜氏看了他一眼,接口说她在城外还有些良田,小姑之前的陪嫁多半都是在福州,她愿意分出二百亩。
顾老夫人笑吟吟的摆手拒绝,赞赏的道了声有心了,让她把陪嫁过来的工匠尽可量的多出些,帮着把家什打出来就行,接着又把常用的被褥摆件以及床帐等零碎的交给了陈氏负责。
陈氏早些年帮着大女儿置办过一次,这两年眼见着二女儿也要定亲,她也在陆陆续续的置办着。
所以江南这一片,哪个铺子织锦缎子好,哪家金铺首饰精美,手艺精湛,珠翠镶嵌考究,她都知道的一清二楚。
顾老夫人把事情交托给她,真是托对了人。
陈氏受林琪恩惠不少,这种时候她自然不会推脱,只是暗忖之后找个合适的机会探探,看老夫人准备陪送多少,她好斟酌着置办。
顾老夫人把事情交代下去,便让她们抓紧去办,又给袁老夫人写了封信,说知道年前她的事情多,请她年后有时间过来做客。
素云赶忙把信送去袁家在江宁的别院,袁老夫人看了信,笑呵呵的写了封回信,又问老夫人精神可好,胃口可好。
素云得体的一一答过,拿了信,又带了两大车节礼回了府。
端玉苑里,陈氏也急忙的给古博彦写信,将顾氏将要再嫁的消息告知,又说她接到他过年不回来的信了,问他能不能赶在顾氏过小定的时候回来。
顾博文却是悄悄出府,去茶楼找崔硒,质问他,这件事是不是他所为?
顾博文很了解顾氏的性子,根本不相信她是自愿改嫁,起码不信她会这么快改嫁。
崔硒没有否认在里面的推手,但也坦言,这件事也要两人自愿,同时也劝告顾博文,与其在这里担心这个,不如想想怎么解决府里的麻烦。
崔硒没有提顾清薇,因为在他心里,远离了顾家保护的她就跟待宰的小鸡一样,随时可以解决。
顾博文被他说得老脸一红,嗫嗫的道:“这个我自有分寸。”
崔硒挑了挑眉毛,讥讽的扯了下嘴角,没有再说。
时间一晃,就到了腊月二十三。
黄嬷嬷提前准备祭灶王的东西,顺便也给韩家多备一份,尤其是甜得掉牙的糖瓜,足足装满了一攒盒。
林琪便把她剪下的窗花和顾氏给韩守奕准备的新衣新鞋装好,跟着一块送了过去。
韩远之从府衙回来,瞧见韩守奕咕哝着小嘴,美滋滋的看窗花,不由过来道:“剪得不错,你做的?”
吴嬷嬷忙笑着答:“是林娘子送来的。”
韩远之点头,顺手就拿了攒盒里的糖瓜,塞进嘴里。
韩守奕本来正在看窗花上的两人对弈图,猜测姐姐是不是把他剪到了画里,察觉韩远之的动作,他忙立刻把攒盒盖上,又转头要递给吴嬷嬷,只是才伸到一般又忽的顿住。
韩远之咯吱咯吱的咬了几下,一个小核桃大小的糖瓜就这么没了。
韩守奕紧抿着嘴,思忖了一会儿,很不情愿的把攒盒打开,并推到韩远之跟前。
韩远之正拿着摆在桌上的窗花看,瞧见他的动作,不由诧异。
“给我?”
真是太阳打西边出来了。
儿子有多护食,没有人比他更清楚。
韩守奕点了下头,极快的把脑袋扭过去,盯着窗花。
韩远之挑眉,捻了一块,嚼了两下,又咽了下去,接着又拿了一块。
韩守奕的余光一直瞄着攒盒,眼看着白生生的糖瓜就这么没了一小半,他瘪了瘪嘴,眼圈都要红了。
吴嬷嬷不忍心看韩守奕难过,便道:“老爷时辰不早了,该用饭了。”
韩远之看了她一眼,心里了然,不过忙活了一上午,他也确实饿了,便让她摆饭。
韩守奕瞧着他转身,立马把攒盒盖上,等到他再转回来,就连攒盒都不知道被藏去了哪里。
韩远之倒也没说什么,照比从前,今天这个待遇,已经让他受宠若惊了。
第三百二十四章 欲成亲
韩远之抬手拦下她,并在她怒瞪过来时,道:“不管他许了什么,只要你不应,不就好了。”
“况且,照比邱大人,你不觉得我更适合些吗?”
顾氏一怔,似乎没明白他说什么。
韩远之脸颊一热,古铜色的脸上显出一丝不被人察觉的暗色。
“当时发生事情时,我刚好参与其中,若你我传出定亲消息,便可以以英雄救美,美人又以身相许的方式传扬开来,这也更合情合理。”
“如今蒙得圣宠的贵妃娘娘,早年就与圣上以这样的方式结识,圣上若是知道这事,必定大喜,说不定还会颁下恩赏。到时,苏家那些人,也就不值一提了。”
顾氏垂着眼,思量片刻,觉得他说的的确是当下最好的解决办法。
只是她曾在子衡墓前发过誓,她不想违背。
“自子衡离去之后,我便打定主意,这一生都为他一个人守着,你……”
顾氏吞吐着没有说下去。
既然成亲已是势在必行,那她还是开诚布公的好,毕竟要是成亲,她是万万不会跟他过寻常夫妻那种生活的。
韩远之扬眉,怎么也没想到顾氏竟然会有这个念头,并且还十分认真的准备实施下去。
他眼前忽的闪过他此生永远也忘不了的画面,再看半垂着头,身形摇晃得如被狂风席卷的幼苗,神情却异常坚定的顾氏,他的感觉极为复杂。
“这没问题,”他极力将突然冒起的情绪压下,才道:“我本也不是看重那些的人,只是平日里我公务繁忙,奕哥儿还是个孩子,有时候又很不懂事,跟前的人便是再仔细,也不能事事妥帖。你只需帮我把他照顾妥当,便是帮了我大忙了。”
顾氏有点不敢相信的抬起头,作为形式婚姻,他的交换条件也太简单了。
韩远之见她呆呆的瞪着滚圆的眼睛,就觉得好笑,奈何他已经习惯了常年一张的冰块脸,面部肌肉接收不好,执意不愿上扬。
“怎么?这样也不愿意吗?”
他眉眼轻挑,似疑问,又似清傲,腰身微微后仰,似乎想要转身而去。
“愿意,愿意,”顾氏急忙答应,手下意识的伸出,生怕反应太慢,惹得他拂袖离开。
她有些忐忑的问他几时请人过来交换信物合适。
韩远之见她由避之不及一下子转变成小心翼翼的逢迎,不禁啼笑皆非。
他年轻时也是极受小娘子们欢迎的,便是如今身边也有人时不时的露出点意思,只是他没有心思再娶,便都佯作不知。
怎么到了她这儿,就得答应对男人来说,相当于天堑的条件,才能换得她片刻的软化。
顾氏显然也感觉到自己的失礼,她赧然的捋了捋鬓发,垂下眼帘。
韩远之的目光睃了那只嫩葱样的手指一眼,又极快的移开,喉结也跟着快速滚动了下。
“这事我会尽快传回京都,家里会有长辈过来,你……”他瞄了眼顾氏,略显低沉的道:“若是她们哪里做得不妥,你且忍忍,过后我会给你做主。”
顾氏眨了眨眼,很快想明白他是怕有人从中作梗,刻意在商议亲事时给她难看。
她一贯心软的毛病发作了,两只眼睛水意朦胧的道:“放心,我有分寸。”
韩远之矜持而有礼的点头,极力稳住因为她的同情而荡起涟漪的心跳,“我府衙还有事,犬子这两天就麻烦你了。”
顾氏赶忙说不麻烦,她都占了这么大便宜,帮着照顾一下奕哥儿而已,又有什么打紧。
韩远之朝她略一躬身,迈开长腿走了。
顾氏目送他标枪一般挺拔身躯消失在夹道之中,才轻吁了口气。
庶子不易,尤其他还是庶长子,生母又一早就去了,没人庇护的日子,他过得很不容易吧。
她缓步走上游廊,与曲嬷嬷一起来到一早收拾干净的小院。
林琪正坐在院外不远,一处小亭里和韩守奕玩双陆,瞧见顾氏回来,两人抛开骰子,过来。
“阿娘,你怎么去了那么久?”
顾氏浅浅的笑了下,道:“那株梅树跟家里的那颗有些像,我便在那里多站了会儿。”
林琪一默。
顾氏如今已经好了许多,但只要一涉及阿爹和哥哥,她的情绪还是会剧烈波动。
顾氏看着女儿天真可爱的小脸,心里想的是韩远之说话时,那种毫不掩饰的指责态度。
顾氏摸摸林琪暖暖的小手,十分的内疚。
她还真不是个合格的母亲。
林琪眯着眼享受片刻,余光瞄见韩守奕羡慕的样子,她抬手也摸了摸他。
韩守奕便弯着眼朝她愉快的笑。
顾氏见两个小的互动,不由轻笑一声,索性一手一个,揉了揉两张嫩滑细嫩的小脸,道:“好了,时候不早了,该去吃饭了。”
林琪答应一声,拉着韩守奕的手,跟着顾氏进了门。
黄嬷嬷已经将一早准备好的食材做好,等到几人洗漱完毕,刚好可以坐下来吃饭。
顾氏一如从前,坐在两人中间,给两人各盛了碗热气腾腾的鱼羹,道:“喝点热的暖暖。”
林琪笑眯着眼,舀了勺冒着氤氲热气的鱼羹,一点点喝。
韩守奕抿着小嘴,看看林琪,又看看顾氏。
他忽的从凳子上起来,抻着小手去够桌子中间。
顾氏急忙问他,“你想要什么,姨姨帮你拿。”
韩守奕绷着小脸,十分严肃的摇头,小脚用力踮着,往前猛地一蹿,晃得整个桌子都摇晃了下,才捏到汤勺的把柄。
顾氏赶忙伸手去帮。
韩守奕已费力抓住汤勺,然后艰难的踮着脚,小心舀了勺羹,又颤悠悠的晃过桌面。
顾氏见他是要往自己跟前来,急忙托着碗送到跟前。
韩守奕便将羹放在她碗里,接着又去盛。
如此几次,终于把顾氏的碗盛了八成满,他才放下汤勺,重新回到座位上,然后十分期待的看着她。
沈大叔说,什么时候成亲得看姨姨的意思,他努力对姨姨好,是不是姐姐就能跟他一起过年了?
顾氏舀了勺羹,细细品。
咽下之后,她笑着道:“真好吃,多谢奕哥儿了。”
韩守奕顿时笑得灿烂,一口雪白的小牙亮得让人眼晕。
第三百二十八章 暗威胁
前院书房,韩守奕正和大字较劲。
韩远之坐在一边的榻上,手握一卷书,悠闲的看着。
吕四从外面进来,左右瞧瞧,因为帷幔的遮挡,他只看到端坐在连脚都不能着地的椅子上的韩守奕。
他缩回头准备去别处找。
韩远之抬头淡淡的道:“什么事?”
吕四顿住脚,两个大步就走了进去。
“大人,有三个婆姨说是伯府过来送年礼的。”
韩远之挑眉,侧头吩咐韩守奕写完这张才能停,便起身跟他去了外面,边走边问为首那人的样貌。
吕四之前受了小丫鬟的气,对这三人都没啥好印象,形容起来自然也不会有什么好词。
小丫鬟自然是吊梢眼,尖嘴猴腮的,大一点的丫鬟好些,不过也是一副假模假式,表里不一的,至于那个妇人,则是自觉了不起的势力老太婆,还是特别尖酸的那种。
韩远之一听他说,就知道定是受气了,便道:“让你受委屈了。”
吕四话音一顿,不好意思的挠头,道:“其实也没有,我当时就骂回去了。”
韩远之嘴角弯起,对他的应对半点也不意外。
能跟他来江宁的,都是与他在战场上结交的生死与共的兄弟。
与他不同的是,他们大多出身市井,对人对事反应都十分直接。
伯府那些人一贯自诩名门贵胄,便是一个粗使丫鬟也自觉比人高上一等。
且不知,这些人随便一个,如今也是七品的官家老爷呢。
吕四带着韩远之到侧边角门,道:“大人,我瞧着她们来者不善,你一个大老爷们只怕应付不来,要不我去找吴嬷嬷过来,让她帮你顶着。”
韩远之摇摇头,道:“不必,若真是送节礼,也不会等到这时,这几人过来,定是找我有事。”
韩远之眼神冷冷,心里明白,这次的来人必定与他派人在京都散布的那些传言有关,只不知,来人到底是赞同还是想要阻止。
吕四背后一冷,他扭过头看了看周围,也没感觉出不对,又大咧咧的去拉门栓。
门吱呀一声拉开,之前一直站在后面的老妪此时已经站在前面。
韩远之看到此人,微微一怔,拱手道:“于嬷嬷许久不见,你老身体可还健朗?”
老妪笑着点头,道:“托三爷的福,老奴这些年还算安好。”
韩远之侧身,将她让进来,道:“不过送节礼,让个管事来就是了,怎还劳动你过来。”
于嬷嬷笑道:“如今年下,府里都忙作一团,大房不用说,府里上上下下都要靠二老爷和二夫人照应,三老爷前些时候又病倒了,三夫人也不得闲,四老爷……”
她顿了下,呵呵笑了声,而后道:“四夫人也是忙得一点闲暇都没有,跟前的人都使唤都团团转,老太君点来点去,也就我最闲,这不就打发我来了。”
韩远之神情谦和的听着,心里却是半点也不相信。
于嬷嬷是韩府老太君跟前第一得用的嬷嬷,这府里便是别人得闲,她也不可能得闲,老太君把她派来,定是要问顾氏的事,看来他在京都的布置还算奏效,能逼得老太君都坐不住了。
他把于嬷嬷送去后院的厢房,才一坐定,于嬷嬷便道:“不知六少爷可还好?”
她道:“这大半年没见,也不知变没变样。”
韩远之笑呵呵的道:“这孩子才来时,瘦瘦小小,那会儿我都以为是送错人了,过了大半年,我才确定没错,这脸庞一看就是韩家人,说起来他倒是跟二哥长得有些相似呢。”
于嬷嬷心里咯噔一声,忙笑着道:“都是叔伯至亲,哪里能不像呢。”
她谨慎的打量着韩远之,暗忖他这是不是觉察出什么了。
韩远之却从她细微的表情里探出了想要知道的答案,心里的怒火顿时涨得三丈高,之后又升起一阵荒凉。
合着全府上下全都知道怎么回事,就瞒着他一个是吗?
他就那么傻吗?
做没做过他难道会不知道?
他轻轻缓缓的吸了口气,起身道:“时辰不早了,嬷嬷先歇一歇,我还有事,就少陪了。”
“三爷,”于嬷嬷急忙叫道:“那个顾家娘子……”
韩远之站定脚步,背脊挺得如一杆即将冲入战场的长枪,“嬷嬷是要问我和慧娘的婚事吗?”
他道:“这件事我已呈报给圣上,嬷嬷若是要做什么,不妨想想欺君之罪,诚意伯府担不担得起?”
于嬷嬷嘴巴开开合合,心里的震惊让她完全无法应对。
看来这一次,三爷是动真的了。
毛毡帘子重重的落下,打得门框吧嗒吧嗒直响。
稍微年长些的丫鬟捧着暖手炉过来,道:“鸢儿去拿火盆了,嬷嬷先用这个暖暖。”
于嬷嬷接过手炉,摩挲着丝滑的织锦外罩,有些乏力的歪在椅子里,道:“亚琴,或许这次我不该来。”
亚琴走到她身后,轻轻帮她捏肩。
“这哪是姨婆能左右的,老太君发了话,姨婆就是不愿,还能违逆了?”
她道:“再说姨婆也是为了三爷好,三爷再是风光,回到府里也是晚辈。老太君尽心竭力的帮他操持,为他选了门户相当的人家,偏三爷不领情,还这样不打招呼的就私下决定,不是明晃晃的打老太君的脸吗?”
于嬷嬷叹了口气,道:“你不懂,三爷心里也苦。”
当年那些事一一浮现在眼前,一个十六岁便能高中举人的少年,文采学识自不必多说,若不是四夫人做得太过,他又怎会抛开一切,去拿那染血的长枪,在死人堆里扒出一条活路?
亚琴的确不懂。
在她看来,三爷如今功成名就,又深得圣上器重,病怏怏的妻室也亡故了,留下的儿子还有毛病,便是再娶,也不会威胁以后的嫡子地位。
若是听从老夫人的,娶了柳侍郎的外孙女,那便如踏上登天的云梯,将来枢密院也不是不能想一想的。
鸢儿提着火盆进来,烧得通红的碳发出噼啪的脆响。
亚琴皱着眉头,不满的呵斥,“怎么是柴碳?我不是吩咐你拿银霜碳吗?”
鸢儿像是有些怕她,神情有些怯怯。
“我没找到人,耳房里就有这个,我怕嬷嬷冷着,就先点了这个。”
“真是没用,”亚琴斥了声,扭身要出去。
“算了,”于嬷嬷拦下她道:“也不是什么大事,就先这样吧。”
第三百二十六章 议除名
第二天一大早,黄嬷嬷把林琪从被窝里弄出来,帮她收拾齐整,便拉着她到小厨房的灶王爷跟前,虔诚的拜了拜,并还念念有词。
大意是,请灶王爷保佑林琪接下来的一年顺顺利利,没病没灾,保佑太太平平安安,没病没痛。
末了还拿了糖瓜沾沾灶王爷的嘴,意思是已经给了甜头,求的事情可要帮着办。
做完这些,黄嬷嬷便不管她,转身去叫其他人过来,把院子里里外外都好生打扫一遍。
端玉苑里,陈氏一脸惊愕的问裘嬷嬷:“你说老爷回来了?”
裘嬷嬷点头,道:“已经到福寿堂了,夫人你看,要不要过去?”
陈氏垂下眼想了片刻,冷嘲的道:“我去做什么,他回来可不是见我的。”
她道:“福寿堂没去芝兰院请人?”
裘嬷嬷点头,道:“去了,素云过去请的,不过好像就姑太太一个人过去了。”
陈氏抿了下嘴,忽的笑道:“这世上明白人从来就不会少。”
要说顾博彦这事做得也太明显了。
当初顾氏母女归家,他连个音信都没有,八月十五更是除了例行的节礼之外,没带来一片叶子,琪姐儿是个多聪敏的人啊,即便她在其中周全,也还是瞒不过人家的眼睛。
如今见着小姑要攀高枝了,就巴巴赶了回来,小姑人呆,不会察觉,可人家会生,养的女儿可是精明着呢。
裘嬷嬷垂下眼,没有搭话。
陈氏懒懒的伸拨弄跟前的梅花插瓶,道:“去让人给旭哥儿送个信,就说他阿爹回来了,让他斟酌着回不回来看。”
裘嬷嬷点头出去,沉香进来回禀,“夫人,老夫人说今晚开宴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