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家养小首辅-第3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那粮官是武胥的人,武胥有没有对他说过什么,谁也不知道。还有钦差说盘了广济仓历年来的账目,这些账目他们平时从没关注过,账目上会反应出来什么,会不会跟他们扯上什么关系,这些都是未知数。
事到临头,他们才发现百密总有一疏。而这一疏就像头顶上悬着的大刀,谁也不知会不会掉下来。
姜志毅心情不好,项竘心情何尝好。
为了避嫌,他才刻意没出面,即是心存给钦差一个隐晦的下马威,也是想安抚下面人心。
不要惊慌,就算钦差来了,还是他来见自己,而不是自己去见他。钦差要想把赈灾的差事办好,必然要求到他头上。
既然求到他的头上,就说明对方不想大动干戈,还会去用下面的人,下面自然可安枕无忧。
可如今倒好,钦差一听说他抱病,就好像避瘟神一样避去了布政使,连巡抚衙门都不踏。而吕延寿建议要不要去请巡抚,钦差竟然说既然项中丞病了,那就好好养着吧。
这话里的意思太多,让他养病,是不是想架空他?
现在已经有这么个趋势了。
项竘倒想跳出来说一句,本官宝刀未老。问题是钦差竟布置下这种差事,若他病愈了,对方会不
第238章 第238章
==第二百三十八章==
嘉成九年?
那一年阴雨绵绵,到处都是水,到处都是湿漉漉的。
那一年发生了一场事,改变了项竘和章世复的命运轨迹。
两人一个从知县升到了知府,另一个从知府一路攀升至一省巡抚。
不过就是那么一场事,却顶上别人奋斗一辈子。
那一年也是两人最不愿回首的一年,每一次回想起都是心惊胆战,恨不得能像割肉一样,把那段记忆割掉,这样才不至于屡屡从噩梦中惊醒。
浑浊的洪水,有山那么高,就那么喷涌而来,夹杂着乱树枝和石块肆掠而过,而他们就站在距离洪水没有多远的一处山坡上。
哀鸿遍野,到处都是被泡的肿胀的尸体,哭声、喊叫声,还有轰隆隆的流水声……
大片阴影从两人对视的眼中闪过,随着一个惊醒的同时,另一个也惊醒了。
“大人!”章世复感觉一阵口渴,又忍不住润了润唇,他的脸色近乎哀求:“就这一次,最后一次。”
项竘看着他,看着这个看似卑微低贱,实则贪婪无厌的人。
若是目光可以物化,章世复大抵会被眼刀子戳死。项竘冷笑:“本官该怎么信你,上次你也说最后一次了,这才多久又反悔了?”
章世复也不去看他,只是低头喃喃道:“下官实在没办法,不然也不至于来求大人。大人您信下官,真是最后一次了。下官,不敢试图试探您的底线,真是最后一次。”
“你最好记住你说的话!回去吧,过两日会有人去找你。”说完这句,项竘收回目光,静静地躺在那里。
章世复心中先是一喜,可这种异常地安静却让他有一种不安感。
可他想了又想,还是觉得项竘不敢拿他如何。要知道他可是留了后手,就是因为这后手,项竘才一直不敢动他,而不至于像……
章世复不禁打了个寒颤,心中也清楚项竘的心狠手辣,又一次跟自己说,这是最后一次。
等章世复被领下去后,项竘才叫了人。
“……找些灾民,等他离开开封的时候……”
薛庭儴把该安排的都安排下去了,就等着坐着看戏,所以这两日也是挺悠闲的。
见胡三从外面进来,他好奇问道:“你这两日在做什么,怎么神神秘秘的?”
胡三目光闪了闪,道:“大人,属下没忙什么?”
除过招儿,胡三可是薛庭儴最了解的人。
只见他这模样,就知胡三说了谎。倒不是胡三露出什么破绽,而是薛庭儴对胡三实在太熟悉了。
“真的没什么?”
“真的没什么大人……”
相对于薛庭儴对胡三的熟悉,胡三何尝对他也不也是如此。一见大人的眼神,胡三就知道没瞒过对方。
他颓然地叹了口气,道:“其实是有件事的……”他顿了下,有些复杂道:“我在开封碰到一个熟人。”
薛庭儴一个激灵道:“仇人?”
胡三点点头,眼中绽放出一抹仇恨的目光:“大人可还记得当初属下跟您说的,我爹与那虞城县知县交好,可惜……”
听完后,薛庭儴摸了摸下巴:“这可真是因缘际会,不是冤家不聚头啊。那你打算怎么办?”
胡三也没瞒他,一把攥紧拳头:“他马上就会离开开封府,我准备半路……”
“你准备半路杀了他?他堂堂一个知府出行,如今外面这么乱,至少随扈也有几十人,你一个人能打过几十人?”薛庭儴打断道。
胡三被说得一愣:“属下、属下会想办法,大人您放心,属下一定不会牵连上您……”
“行了,别说牵连不牵连了,这些年你也帮了我不少。当初我本就答应要帮你报仇,虽是如今对象换了,但若是利用好,也不是不能……”
天色熹微,东方刚泛起一抹鱼肚白,一行车队悄悄从开封城离开。
章世复在开封又等了两日,就等来了自己想要的东西。
这趟他先带回五千石粮食应急,之后会有人将剩余粮食送到归德府,这下他终于可以安心了。
押送粮食的是他带来的二十多个衙役,和他的十多个随扈。如今外面正乱,没有人保护,他也不敢在外行走。
开封府离归德府并不远
第239章 第239章
==第二百三十九章==
这大抵就是报应。
旱灾也就罢,洪灾历来多疫病,且疫病大多都是又急又凶。
章家便有人染上了疫病。
只可惜章世复正忙着赈灾,忙着如何保命,根本没及时发现。等发现的时候,小孙子已经没了,接着是自己的独子、妻子……
这些年章世复倒也再娶了,也有了孩子,却是几个闺女,一直没能生下儿子。他知道这是老天要让他绝后,让他赔命,给胡家一家人赔命。
章世复一面呛咳着,一面语无伦次地说着当年的事。说自己当时的恐惧、悔恨,种种种种。
胡三也就那么听着,自然情绪难免会有波动,可到最后却成了一片死寂。
“……我说这些,不是想让你原谅我……就是累、咳、太累了……很累很累……这些事藏在我心里多年,我每年都会去你爹的坟上一趟……跟他说说……可那只是衣冠冢……我不、我不知道你爹听不听得见,愿不愿意听……”
“我爹不会听的,他也听不见。”
章世复脸色先是潮红,再是一片死灰,良久才喃喃:“听不见也是对的,咳咳,我只能下去……再跟他说了……”
说着,他抬头,有些欣慰地看向胡三:“茂生,知道、知道你活着……真是太好了……我有时也会想,会不会有这一天……可、可我想了想……竟是……是高兴的……”
胡三深深地看着他,从这张脸上他几乎已经认不出当年的痕迹。
就如同他一样,十年的岁月,足够让所有人面目全非。
“难道你不好奇,为什么我会出现,为什么明明能出现,却不早一点,为什么……”
胡三的目光放在章世复的胸口上,那里有一个洞,正不停的往外淌着血。
本来他就没给章世复认真包扎,就是随便拿布绑了一下,因为对方情绪太过激动,伤口又裂开了,那深蓝色的长袍,胸口处有一块黑色面积正在慢慢扩大。
章世复艰难地撑坐起来,他大口地喘着气:“这是我欠你们的,还了也好……欠了这么多年,我累……还了也好……知道你还活着,老胡家的香火还没断……我在下面、下面,也不至于没脸、没脸见你爹……”
胡三突然笑了起来,满是嘲讽和复杂:“你觉得你死了就能还清欠我家的一切?还不清,你一辈子都还不清,你不要妄想了!是的,我就是故意等着那些人对你下手,我才出面阻止,我就是想看你明明可以逃出生天,却无奈不得不面对死亡的下场,我想看看你这张脸该是如何的恐惧和精彩……”
只可惜让胡三失望了,他想象过很多次,有一日他大仇得报之时的场景,却万万没想到会是这样。
一切的仇恨竟是起源于一次行差就错,章世复生了攀附之心,他本来也没想这样,可偏偏事情朝着最不可挽回的结局发展。
胡家人死得只剩他一个,章家的下场也没好到哪儿去,还有那些无辜的百姓……
而这一切都是因为一个人。
一个手眼通天,不过轻描淡写一句话,就毁了这么多人的人。
“我要你手里的东西!”
章世复下意识看向他,目露震惊。
“你手里若是没有东西,以他们的性格不可能留着你,你把这东西给我。”
章世复嘴唇翕张了几下,才道:“……茂生,我不知道你这几年经历了什么,可你斗不过他们的……斗不过,就剩你一个了,你别傻,别傻……”
“斗不斗得过,那也是我的事!”胡三低咆着。
&n
第240章 第240章
==第二百四十章==
十月的天已经开始有些凉了,越往北走,冬天的痕迹越是明显。
赶在京城下第一场雪的时候,薛庭儴一行人终于回了京。
按照惯例,入京后要先进宫面圣。
招儿回去收拾细软,薛庭儴入了宫,就像上次一样。可这次又和上次不一样,招儿一直等到天黑,都没见薛庭儴回来。
之后让人出去打听,才知道出事了。
具体出什么事不知道,总而言之不是小事,据说现在内城一片风声鹤唳,似乎是嘉成帝发了怒。
“娘,爹怎么还不回来。”
招儿走得这几个月,全凭着招娣两口子照顾两个小的。弘儿还没回来,他赶八月院试,现在十月初,大概再过几日就回来了。
“你爹还在宫里呢,宁宁是不是饿了?娘让人去做饭。”
宁宁摸了摸小肚子,想了想还是道:“宁宁不饿,咱们还是等着爹吧。”
可薛庭儴注定要让女儿失望了,直到厨房那里准备好晚饭,一家人等了半天,还是没见他回来,最后是招儿说先吃了不等他。
此时内城里何止是风声鹤唳,说是人人自危也不为过。
也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锦衣卫就出动了。
已经被抓走了好几名朝廷大员,有的是在府部衙署被抓走的,有的则是在家中。其中就有权倾朝野的吴阁老。
至此,众人才明白,这是吴阁老犯了什么事。
可到底是什么事,没人知道。
而这些被抓的官员也没有送进宫,或是刑部、大理寺,而是直接被关进位于承天门附近的锦衣卫北镇抚司。
随着司礼监在朝中慢慢崭露头角,嘉成帝几次想将锦衣卫推到台面上,都招来群官抵制。
这些文官们对‘锦衣卫’一词,似乎特别敏感,他们能容许司礼监,但并不代表能容许锦衣卫。
毕竟在他们眼里,宦官再是为害,到底是阉奴,顶多也就是些口舌和义气之争。可锦衣卫手里却有刀,可以危及性命。
只是嘉成帝想做的事,又怎么可能会做不到。
所以如今锦衣卫虽很低调,但也有自己单独的衙门,而北镇抚司就是其下负责侦缉刑事的机构。
这个地方很久没出现在人前,久远到人们都忘了,这北镇抚司就是传说中专司皇帝诏狱的地方。
此事引起一片哗然,一些朝臣四处奔走,之后联袂来到宫中求见。
嘉成帝正是大怒中,又怎会见他们,更是引来一阵恐慌。
都怕开了这个头,以后人在家中坐,不由分说就被锦衣卫收押。当然,也少不了吴阁老一系人私下活动。
薛庭儴到了半夜才回来,此时招儿已经睡了。
两人也没说什么话,便歇下了。
次日一大早天还没亮,薛庭儴就出了门。
而与此同时,早朝上正因吴阁老等人为何被收押之事,引起了一片轩然大波。
谁都没有想到,竟是十多年前的一件事,将吴阁老牵连了进来。虽事情暂时还不明朗,但若没有真凭实据,以嘉成帝的性子也不会动这么大的干戈。
当然也少不了有些朝臣提出,就算吴阁老犯了大罪,也不该是锦衣卫收押,而是该交由刑部或是大理寺审理。
嘉成帝也不说话,只是看着说出此言的朝臣冷笑,对方的话自然再说不下去了。
这么大的案子,牵扯的还是位高权重的阁老,谁敢说刑部和大理寺不会徇私。毕竟吴阁老可是以门生遍天下而著称。
早朝罢,群臣的心却并不安稳。
若事情真是属实,这可是抄家灭族的大罪。
吴墉他可真敢!
而同时薛庭儴也?
第241章 第241章
==第二百四十一章==
天越来越冷,离年关越来越近。
明明刚下了一场大雪,外面冰天雪地的,京城到处一片喧嚷热闹,连寒冷的天气都无法阻挡快新年的喜气。
大街上行人如织,都忙着置办年事。
这办年事里的讲堂可多了,大到请酒待客,小到家里各种应备的年货。幸亏招儿和薛庭儴这趟从广州回来,也带了不少下人,有下人帮着操办,总不至于自己劳累。
就是宅子小了些。
如今薛家一家人还住着当年初进京时,置办在井儿胡同的小宅子。
当年毛家搬走后,隔壁的宅子就给了招儿他们。招儿让人把两间宅子从中打通,加上对面以前置办给高升他们住的宅子,也就将将够自己住。
之前回京那趟,她就让人在京里置办了一座三进的大宅子。
不过这宅子位置不好,在北城三圣庵附近。那里离皇城太远,薛庭儴进一趟宫都不方便,只能还先住在这处,就把多余的下人和车马都放在那处宅子里。
这些日子招儿一直让人留意着买宅子的事,可惜地段好的没人卖,地段不好的还不如三圣庵的宅子。
按招儿想,宅子最好买在宫门附近,这样薛庭儴进出宫也能方便些,不用起得太早。薛庭儴笑她,说这种地方的宅子可没人买,都被一众王公贵族朝廷重臣占了,这种地方也没人敢卖,都是陛下赏的。
招儿这才歇了心思。
不过小宅子有小宅子的好处,那就是热闹、暖和。不用一家人见面,还得九曲十八弯走很久的路,出了房门站在院子里喊一声就能听见,幸亏招儿和薛庭儴也不是挑剔的性格。
这日,薛庭儴从外面回来。
他身穿深青色丝绒鹤氅,脚踏黑色翻毛皮靴,随着他的进入,一阵寒气跟着卷了进来。
屋里烧着炕和火盆,暖意融融。
招儿穿着玫瑰紫吉祥如意纹样的对襟小袄,底下是一条银灰色鼠皮裙子,正坐在炕上和挺着肚子的招娣说话。
招娣自打和沈平成亲后,一直没怀上身子。她本想莫是年纪大了不好怀,不过这事沈平倒是并不在意,只把葳哥儿当亲生的看待。哪知今年薛庭儴他们出京时怀上了,明年三四月的产期。
招儿就在和招娣说孩子这事,正说着薛庭儴回来了。
她穿了鞋下来服侍他脱掉鹤氅,招娣也从炕上下来了,道:“庭儴回来了,我就不陪你了,回去睡会儿。”
“姐,你走路小心点。”
“就两步路,你还怕我摔着不成。”招娣一面说着,就掀开棉帘子出去。招儿这才转头看薛庭儴,道:“瞧你这身子冰的,去雪地里打滚了?”
薛庭儴倒没去雪地里打滚,不过是在回来的路上被人拦住了。
提起这个人,招儿也认识,不过薛庭儴并不打算跟招儿说。
“路上耽误了会儿。对了,这东西给你。”
“什么?”
招儿接过来看,发现好像是张地契。
至于为何会说好像是,这是因为招儿也不确定到底是不是,与她寻常见多的不大一样。
“这是圣上赏的宅子,之前就说了,只是我一直没空去户部。今天去户部一趟,顺道拿了回来。”
“赏的宅子?”
“你不是说想上宫门口弄套宅子,如今也不用弄了,就在东华门附近。我刚才去看了下,地方不大,也就三进,不过也够住了。”
“也就三进?”招儿眉眼都是笑的,调侃薛庭儴:“现在我们薛大老爷口气越来越大了,是谁之前说这种地方的宅子有钱都买不到,都被一众王公贵族朝廷重臣给占了?现在我们薛大老爷成了朝廷重臣,倒是嫌弃宅子小了。”
“我说话的口气像你这样?你胆子不小,敢笑话你家老爷。”
薛庭儴就去挠招儿的痒,招儿最怕痒了,笑着直躲。两人嬉闹着就上了炕,一阵耳鬓厮磨,薛庭儴半趴在招儿身上,一下一下地啄着她红艳的小口。
&nbs
第242章 第242章
==第两百四十二章==
陶寡妇的话让外面两个女人都尴尬了。
吴宛琼僵着脸,桂花却是脸刷得一下就红了,手足无措解释道:“嫂、嫂子,你别误会,我、我……”
‘我’到最后,那句话还是还说出口,桂花捂着脸跑了。
吴宛琼看了正房一眼,又去看跑掉的桂花,慢慢走回房。
她在房里坐了一会儿,等手脚都捂暖了,才去了厨房。
厨房里,桂花正在做饭。
灶膛里的火苗,将昏暗的厨房照出一大片橘红色的光。桂花头上包着头巾,鼻尖上隐隐有汗珠。
厨房里很暖,一阵热气迎面扑来。
桂花看到吴宛琼,吓得就是一抖,瘦弱的肩膀垮了一些,头也深深地埋下了。
吴宛琼也没说话,去了灶前烧火。
桂花偷偷看了她一眼,小声说:“嫂子,我其实没想……我男人你也见过的,从胎里就带着病,没熬两年就死了。我家里嫂子不待见我,姨妈可怜我没有依靠,才说接我来京里侍候她。我没想、我没想的……”
吴宛琼轻轻地嗯了一声,说不清什么意味。
“嫂子你放心,过两天我就走了,我……”
桂花哭了起来,是那种无声的哭,肩膀一颤一颤的。
吴宛琼这么哭过,知道什么样的情形才能哭成这样,她心里莫名的浮起一股悲凉感。
“其实你就算想,也没关系。”她轻声道。
桂花诧异地抬头看她,清秀的脸上还悬着泪珠:“嫂子你……”
“他总归需要一个孩子。而我,嫁过两次,都没有孩子。”
说到这里时,吴宛琼不禁又想起记忆中的那个奶娃子,软嫩嫩地拉着她喊宛姨。
可同时她又想起那个孩子长大的模样,睁着一双清亮乌黑的眼睛看着她,声音清清冷冷:“我记忆中的宛姨不是这样的,你以后不要再来了,我也不会叫你宛姨。我知道你想干什么,你让我觉得很恶心。”
吴宛琼紧闭了一下眼睛,才发现眼眶里没有泪水。
她站了起来,又回到那个小房间。
她感觉很累,就睡下了,做了一个梦。
梦里,她也是这么满身疲倦,身上似乎压着一座大山,而她每天最常做的事,就是坐在窗前看那棵芭蕉。
看它叶黄了,看它叶绿了,看外面的雪,看外面的雨,看外面的风。
好像一直都是她一个人,没有别人。
“如果有来生,我希望自己不要再碰见你!”
……
她一个激灵醒了过来,看看窗外,才发现天已经黑了。
她感觉有些饿,便爬了起来,穿上衣裳,出了房门。她刚走出去,突然从正房里蹿出个人,瞪着她:“你做什么!”
“我饿了,找些东西吃。”
陶寡妇忍了忍,才嫌弃地看了她一眼:“灶上有剩饭,去吃吧。别去打搅同儿,他在看书。”
她的口气有些不大对劲,吴宛琼下意识看了她一眼,顺着她闪烁的目光看向西厢房那里,心里突然明悟了。
晚上,陶邑同一直没回房。其实吴宛琼已经习惯了,陶寡妇一直管着她和陶邑同同房,认为房事过多会掏空儿子的身子。
又是一个黎明升起,吴宛琼以为这一天与以往的无数天,不会有什么区别。可当安伯来看她时,她的心却跳动了两下。
“安伯,我想离开这里。”
安伯诧异地看着自家姑娘。
同时他也看见从正房棉帘子后伸出头的陶寡妇,他堆起笑,道:“老太太,府上给姑娘送了些东西来。”
陶寡妇的眉眼这才洋溢起来,走出来兴奋地看着安伯身后那一车东西,甚至体贴地让吴宛琼把安伯请进去喝茶。
其实她的意思很明显,就是想自己安置这些年礼。
第243章 第243章
==第两百四十三章==
明明已是深夜,京城的大街上却并不平静。
负责巡夜的兵丁已经连着拦下了几拨人马,先是拦了锦衣卫的那些爷爷,再来竟是刑部尚书和大理寺卿的车轿,很是挨了一通训斥,却也知道可能刑部那里出事了。
因为这些人去的方向正是刑部。
刑部大牢里,此时一片灯火通明。
之前那些暴动的犯人全部被捆住堵了嘴,隔离到其他牢房去了,之前出事的牢房都空了出来,薛庭儴等人面色暗沉,气氛压抑至极。
已经找来大夫看过了,项竘等人并没有什么大碍,就是受到些惊吓。
尹年暴跳如雷,刑部关于负责大牢这一块儿的官吏,都被叫了过来。
“查,让他们给本官好好查,人刚关进来,就发生了这样的事,你们让本官以后有何颜面见人!”
刑部一干人俱都噤若寒蝉,不敢搭话。
杜继鹏上前一步,道:“此事还是不有劳尹大人了。”
尹年看过来:“杜大人是为何意?”
杜继鹏一点面子都没给他,道:“本官是何意,尹大人应该懂才是。在你刑部大牢发生这样的事,尹大人让本官和陛下如何还能信任刑部?”
尹年颇觉得没有脸面,僵着脸道:“这次意外,以后不会再发生这种事。”
“尹大人还想以后?您有没有想过,若不是薛大人实在不放心,亲自前来坐镇,这次项竘等人真有个万一,恐怕你、我、薛大人、王大人,都脱不了干系。”
“好了,你二人也别在争吵了,同为主审官,谁都不愿发生这样的事情。这次大抵也是意外,经此尹大人肯定会彻查整顿一番……”
“这不是意外!”不远处,薛庭儴的声音突然响起。
附近几条甬道的牢房被全部清空,是薛庭儴的意思,之后他就在四处查看。因为也没看出个什么来,大家也都没在意,没想到他会突然说出这种话。
“你们过来看。项竘等人的牢房都是单独一间,为了防止他们串供,他们所在的牢房是分散开来的。可你们看看项竘所在的这间牢房,还有这锁,锁上没有砸痕,牢房的栅栏也没有遭到破坏,那些发了疯的犯人,是怎么进入这些牢房的?”
说着,薛庭儴又去了一处牢房的门前:“你们再看这间牢房,这间的铁锁上也没有砸痕,牢门也完好无损。可再看看这间,这间的锁上有砸痕,明显是有人砸开了锁,才把里面的人放了出来。”
随着跟随薛庭儴查看了几处牢房,杜继鹏脸上凝重起来:“薛大人的意思是,有人刻意砸开了锁,才把里面人放了出来。”
薛庭儴摇了摇头。
杜继鹏端详他的脸色,突然冷吸一口气:“薛大人的意思是有人刻意没锁牢门,所以里面的犯人跑了出来。项竘的牢门也没锁,也就是说有人想借着牢里犯人之手,害死对方,所以他牢门的锁上才会没有砸痕。”
薛庭儴点点头:“是也不是,查看过其他案犯的牢门,就能有所结论。”
杜继鹏微微一抬手,便有锦衣卫的人四处查看去了,连刑部的人都没有动用。
不多时,锦衣卫的人回来禀报,说从河南押来的一众案犯牢门上的锁,都没有被砸过的痕迹。
至于其他犯人的牢门,有的锁被砸了,有的没砸。
“薛大人、杜大人,你们这是什么意思,意思是我刑部内部有人刻意串通他人想杀人灭口?”
“这——”薛庭儴顿了下,含蓄道:“本官可没有这么说。”
“是尹大人你自己说的。”杜继鹏插言。
“你们——”
“其实要想查明,也挺简单。人们在做事的时候,都会有一种下意识的心态。杜大人,若是你想借犯人之手杀人,你会怎么做?”薛庭儴问。
“这——”杜继鹏略微沉吟一下,道:“自然就是像今天这样了,有人查起完全可以推说是意外,是那些犯人发疯暴动,为了他们便宜行事,最好不关牢门。”
薛庭儴无视尹年难看的脸色,笑着道:“光是这样还不够。怎样才能做得不露痕迹?自然是让这一切看起来像自然发生。可这些都是人,是人就没那么容易操控,难道你让他们去杀人,他们就会杀人吗?这个时候就需要有引子了。”
“如果是我的话,我不光会做到你说的这些,我还会刻意选几个脾气暴躁,以前有过袭击他人记录的,有这些人带头,自然水到渠成。你说是不是,尹大人?”说到最后,他含笑的看着尹年。
尹年愣了一下,旋即斥道:“薛大人,你问本官做什么?本官怎么知道他人怎么想,难道你是怀疑本官就是那背后唆使之人?”
“本官当然不是这个意思,只是尹大人做了刑部尚书多年,想必没少看见一些奇案,本官想尹大人应该见多识广才是。”
尹年寒着老脸:“本官不知道!”
第244章 第244章
==第两百四十四章==
宽敞的车厢中,薛庭儴肩披黑色的鹤氅,盘膝坐于青碧色的地毡之上。
车厢一角放着只鎏金的熏笼,里面烧着上好的银丝炭,烤得整个车厢里暖意融融的。
他单手扶着车帘,墨色的宽袖蜿蜒垂了下来,眼中含笑,又带着一丝疑问:“你是?”
安伯半垂眼帘:“大人应该见过老夫,当年在定海城……”
“如若说定海城,本官见的人多得去了,本官并不认识你,如若没事就退开,不要拦着本官的去路。”薛庭儴打断他。
“大人……”
“听见没有,还不速速离开,我家大人乃是朝廷命官,若再是唐突,就送你去五城兵马司。”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