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声大师-第64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好。”
就这样,三个被歌厅冲晕了头的年轻人,兴冲冲地往入场门那里跑去,现在下场门那里有记者蹲着,他们不好过去。
台上则是已经开演了,旁边就坐着京剧的乐队,各种京剧演出的三弦、锣、鼓、京胡等乐器都准备好了,正热火朝天地演奏着。
何向东换上了包公的服装,勾着黑脸,带着长长的黑须,两手端着腰带,慢慢踱了几步,气势十足。在舞台上耍弄身段,微微抖袖,裘派唱腔极为老道熟练:“驸马爷不必巧言讲,现有凭据在公堂,人来看过了,香莲状。”
立刻有一黑脸衙役把状纸摊开。
进场门那三个热血少年都看傻了,何向东还真能上场唱戏啊。
唱陈世美的张复钦迈步向前,和何向东两人双手一搭,拉扯起来,何向东虽说年纪尚轻,还是相声演员,可在这京剧舞台上的气势和身段却完全不输张复钦这种老戏骨,甚至犹有过之。
一把甩开张复钦的手,何向东大步向前,双手一摊,头微微向上一扬,一个正脸亮相,大义凛然,这一瞬间,何向东的气势到达了巅峰,最**的一句来了。
“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她状告当朝驸马郎,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子良心丧,逼死韩祺在庙堂。”
极具气势的裘派唱腔,何向东完全把包公的神韵给唱出来,正气凛然,大气磅礴。
“好……”观众席上响起了叫好声。
进场门三个都嘴巴都合不上了,这人真的是何向东?这么正气凛然的人真的是何向东?这么正气凛然的包公竟然是想去歌厅找小妹妹的何向东?
我靠,真的假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五章 是啊,是啊,何老师太累了
“将状纸押至在了某的大堂上,要定了牙关你为哪桩?”唱完最后一句,何向东一个转身正气凛然地怒视张复钦
之前何向东唱的那一句,京剧乐师们配得是西皮快板,现在唱完了,变成了西皮散板。
唱陈世美的张复钦使动身躯,唱道:“既然有人将我告,你何不升堂问根苗?”
何向东和张复钦开始对唱,你来我往,这种对唱是最见功夫的,你要是水平不够,一下子就不知道被人甩到哪里去了:“你劝我升堂有什么好,霎时叫你的魂魄消。”
衙役王朝开始击鼓带原告了,鼓声响,王朝念白:“击鼓升堂。”
四衙役,四刽子手分别从两边场上。何向东端着袍带,缓缓扫视一眼,他身上的气场本就很足,以前说相声的时候就自然而然地把观众的目光全都集中在自己身上。
现在又是扮演包公这样正气凛然的主角,何向东丝毫不掩饰自己的气场,目光睥睨全场。
有那么一种人天生就是舞台的主角,只要他在台上,观众便不会再把目光再投向别人,无疑,何向东就是这样的人。
何向东龙行虎步极具气势地走上堂前而坐,端正坐下,目光直视着张复钦,所谓飙戏其实就是这样,后世那些拍电影飙戏,这些名词都是从传统戏曲里面衍生过去的。
西皮散板响。
何向东唱:“带上了香莲,看他招不招。”
王朝念白:“香莲上堂。”
秦香莲使着古代女人的身段,款款上场,本来这里应该是母子三人上场的,但团里面这次京剧队人来的少,没有小孩子,就把两个年纪差不多但是身材矮小的演员扮上孩子相就上场了。
秦香莲唱的是旦角,是京剧队里面一个叫韩丹的女人唱的,唱功很不错:“包相爷与我把冤伸。”
何向东迎着西皮散板唱道:“那旁坐的陈世美,上前对峙这负义人。”
秦香莲唱:“你如今来到开封府,包相爷不饶负义人。”
陈世美不甘示弱,唱道:“你冒认官亲将我告,公堂之上还敢放刁?”
秦香莲凄婉又决绝唱道:“我身上穿的是公婆孝,你身上穿的是蟒龙袍,恨你不过剜尔眼!”
陈世美唱道:“一足要你命一条。”
何向东念白怒喝:“大胆。”
……
三人开始对唱飙戏,这一场这三人是主角,唱词和戏份都在他们身上。
张复钦唱道:“纵然有人将我告,你把我当朝驸马怎开销?”
何向东义正言辞唱道:“慢说是驸马到,就是那凤子龙孙,我也不饶。”
“头上打去乌纱帽。”唱罢,何向东一把把张复钦头上的乌纱帽击落在地。
“身上再脱他蟒龙袍。”四个刽子手齐力把张复钦身上衣服扒了下来。
何向东单手一指,唱道:“人来捆绑陈世美。”
四个刽子手就这鼓点把张复钦举了起来,两人举手,两人举脚,高高抬起。
何向东念白:“陈驸马。”
张复钦被抬在半空,念白:“包明公。”
何向东怒斥念白:“陈世美。”
张复钦也是大怒:“包黑贼。”
何向东怒气冲冲一句念白:“呀呀呸。”西皮散板响起,他唱道:“杀妻灭子罪难逃。”
又是一句念白:“刽子手。”转西皮散板唱道:“将陈世美押至在二堂道。”
四个刽子手齐力将张复钦抬了下去。
其余在场上的衙役全都站在了何向东的左侧,张复钦是在右侧被抬下去的,那里正是下场门,何向东怒视着下场门,唱道:“铡了这负义人再奏当朝。”
京剧乐队却没有听下来,依然在奏着,何向东在台上迈腿动身,使出一连串身段来表现人物内心的坚决。
鼓板一变。
何向东率先迈着步子往下场门跑去,后面的衙役跟上,所有人下场,这一场演出结束了。
下一场就是皇姑等人来救陈世美了,因为时间不够就不演出了,演完这一场就好了。
一直出了下场门,何向东才收了身段,大松一口气,累得舌头都快吐出来了,直道:“哎呀,累死我了,好几年没上台了,我差点没累死在台上。”
张复钦也没有走远,他笑着说道:“挺好的了,还别说你这唱的可真是够味啊,简直让我们大开眼界,不管是身段还是唱腔,都是完美无缺啊。”
何向东笑笑:“您太客气了。”
唱秦香莲的韩丹刚刚接受完采访,往回走了过来,笑着对何向东说道:“是你太客气了,今天你可是让我们这些人大开眼界啊。”
何向东淡然一笑,现在他脸上涂着浓重的黑色脂粉,这一笑,黑漆漆的一张脸上露出一口白牙,看起来很是诡异。
韩丹笑了笑,说道:“别愣着了,前面记者等着呢,快过去接受采访吧。”
“您先请。”何向东很客气地对张复钦说道。
张复钦更加客气:“别别别,今天你是功臣,你先请。”
何向东推辞道:“别,我就是一个年轻晚辈,这样不合适。”
“没什么不合适的,今天就你先走。”张复钦不容分说地推着何向东往前走。
何向东也只是苦笑,其他人也没有丝毫意见,反而都露出理所应当的神情。何向东今晚在台上的完美演出,终于把京剧队里面所有人都征服了。
记者摄影师还有沈月琪三人早就在那里等着了,见着演员过来了,记者首先把话筒给了何向东,他们都知道包公才是主演。
“请问您对您今天的演出满意吗?”又是这样老套的开场。
何向东微微笑了一下,说道:“还行,就是有点累。”
记者又问:“作为这场晚会唯一的一个戏曲节目,你们在编排了多久啊?”
京剧队人的齐齐一僵,都把目光看向了何向东,他就是来救场的,排练多久,他哪儿知道啊。
谁知何向东面不改色,也改不了色,太黑了,他很淡定说道:“排了很久很久,我们准备了好几个月,就是为了把最完美的演出奉献给观众,尤其是我们这些上场的演员,都是在台下磨练了无数次的,每一个都是,那种累是你们行外人难以想象的。”
京剧队面面相觑,韩丹这种女孩子耳根子红了,看着何向东的眼神那叫一个精彩。张复钦也长大了嘴,这就是那个急公好义的何向东?
太不要脸了吧,我们排练是有些时间了,可你是什么时候排练的啊?你不是好几年没唱了嘛。
可京剧队这些人也没法说,还要帮何向东掩饰,何向东是捧了自己一下,可关键他也捧了他们这些人啊。
“是啊,是啊,可累了。”
“累得都没有人样子了。”
“我妈都差点没认出我来。”
张复钦也捏着鼻子说道:“是啊,尤其是演包公的何老师,那是一个没日没夜地操劳啊。”
韩丹看着京剧队这些人,眼神中充满了惊讶,像发现新大陆似得,这群人什么时候这么不要脸了啊?
好嘛,何向东一句话,把所有人的画风都带的跑偏了。
何向东看着镜头,露出一个憨厚的微笑。
沈月琪看着画着浓妆的何向东,不知道为什么她老是觉着眼前这人有些眼熟。(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六章 一颗为了艺术的心
面对这样一群不知羞的京剧队,记者也不知晓其中内情,反而为他们的认真和执着感动。在传统戏曲如此式微的今天竟然还有这么多人可以为之如此努力如此奋斗,尤其是唱包公的何老师,唉,多么感人啊。
想着想着,记者的眼眶已经渐渐红了。
他把话筒递到何向东面前,动情说道:“何老师,所有为传统艺术坚守的艺人都不应该被时代忘记,请您为我们介绍一下这里的演员好吗?”
真不愧是唯一的一个戏曲节目,采访的力度果然大了很多。
何向东自然是满口答应了下来:“好,我来为您介绍,来。”
何向东用手示意了一下身旁的张复钦,摄像师带着摄影机转了过来,正对着张复钦的脸。
张复钦露出微笑,对着摄影机含笑点头。
何向东介绍道:“这就是我们团里著名的京剧演员,张复钦,张老师,人家是从小在戏曲学校里面坐科学艺的,基本功非常扎实,现在是唱老生,在我们铡美案里面唱陈世美。”
张复钦露出灿烂的笑容,他对何向东对自己的介绍非常满意,心里顿时对何向东大为感激,如果前面他感谢何向东是为了这出戏,那这次就是为了自己了。
结果谁知何向东还没说完,继续说道:“电视机前的观众朋友也都看到了,我们张老师演陈世美特别传神,除了脸长得不像陈世美,其余哪儿都像陈世美,你看看,人家这个追求,这个作风……”
“等会,哪儿就像了。”张复钦跳着脚急了。
后面京剧队的人都憋不住在笑,什么叫脸长得不像,其他地方都像啊,是说人家长得丑然后想吃公主的心还不小么。
韩丹脸上顿时也大为精彩,谁也没想到何向东居然来了这么一句。
电视台摄制组那边的人也都无语了,记者举着话筒都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你一个京剧演员怎么会那么贫啊。
沈月琪更加疑惑地看着何向东,不知道为什么,她越看何向东越觉得眼熟,这人应该是自己认识的,而且这声音也是好熟悉啊。
何向东赶紧安抚张复钦:“我说错了,我说错了,张老师您怎么娶得了公主呢。”
张复钦道:“诶,这才对嘛,诶,不对,这叫什么话?”
何向东赶紧解释:“不是不是,我的意思是你是有娶公主这个心的。”
“这……这是什么话嘛。”张复钦很崩溃,关键是他还不知道该怎么接。
后面京剧队有人没忍住,直接笑了出来,连摄像的摄影师都没忍住,强行憋着笑,身子在那里抖啊抖啊,拍出来的画面都有点颤动。
这两人实在是太逗了,你们俩哪里是在唱京剧啊,明明是在说相声嘛。
其实何向东刚才也是在特意捧张复钦,他是用相声里面的法子在捧人,你要是直接向观众介绍,这人叫张复钦,他是唱陈世美的,观众哪个能记得啊。
可加上刚才这样几个小笑料,效果就很不一样,别人对张复钦这三个字,包括这个人的形象就会深刻许多。
张复钦也是老演员了,也知道相声演员里面这些门道,知道何向东刚才是在故意捧他,所以他才特意配合了几句。
说起来相声演员里面捧人的方法简单,其实这里面的学问很大,尤其是火候要掌握好,太过火了,惹人家生气,观众也会对这个人产生不好的印象。但是火候太小,又完全没有效果。这真的不是一般人能来的了的。
介绍完了张复钦,何向东冲站在一旁的韩丹招招手,道:“来,丹姐,快过来。”
韩丹一愣,她刚刚前面已经接受过采访了,她前面下台的早,但看见何向东朝她招手,她也依言过去了。
摄像机也对准了她,再录一点也没事,反正后期都是会重新剪的。
何向东介绍道:“这是我们京剧队里面著名的旦角演员,韩丹,韩老师,韩老师跟张老师一样,都是从小坐科学艺,唱功各方面都十分了得。但她跟张老师不一样的就是她不想娶公主,因为她娶不了。”
“噗。”韩丹一下子没忍住,捂着嘴笑了出来。
张复钦一脸崩溃,我也没说我要娶公主啊。
何向东继续介绍道:“韩老师在刚刚的铡美案里面唱秦香莲,秦香莲的故事大家都知道啊,她还有两个孩子东哥和秋妹,但现实中韩老师就只有一个孩子啊,因为她要严格执行我国改革开放的基本政策。”
韩丹无语地纠正道:“是计划生育。”
何向东才恍然明白过来:“哦,计划生育啊。”
韩丹道:“不然你以为呢?”
何向东很不好意思说:“嗨,弄错了,我以为是土地承包呢。”
“什么呀。”韩丹笑喷。
记者也憋着笑,被何向东这样胡乱打岔,他都快采访不下去了,第一次感觉憋笑也能憋出内伤来。
何向东却是非常主动,把一个大汉拉到镜头面前,介绍道:“这是我们京剧队里面的演员,是唱王朝的,他叫……”
要命了,他是来救场的,哪里知道人家叫什么啊,他就知道张复钦和韩丹两个人的名字啊。
所有人都在看何向东。
谁知道何向东并不惊慌,很淡定说道:“这是一个非常优秀的演员,嗯,没错。”
他就直接给下了结论了。
王朝眼珠子都瞪大了,你倒是说我叫什么啊,光优秀有什么用啊。
何向东拍拍王朝的肩膀,说道:“来,小王,给观众做个自我介绍。”
王朝都快崩溃了:“我……我叫马福奎。”
王朝介绍完毕,何向东又把演秦香莲儿子的春哥叫上来:“来,春哥快过来,他在戏里面唱秦香莲的儿子啊,在戏里面他是孩子,但在现实中他年轻稍微大一点了,他四十年前刚二十。”
春哥:“……”
“这也是一个优秀的京剧演员啊,来做个自我介绍吧。”
春哥:“……”
何向东倒是一个厚道人,他把京剧队里面十来号人全都介绍了一遍,一些跑龙套的刽子手,一句台词都没有的,他都没有遗漏。
最后说完,何向东也累得够呛,别看开玩笑逗闷子好像很轻松,其实特别累,也就是何向东的脑子转得快,换了旁人,谁能在这么短时间,拿十几个完全不认识的人逗闷子啊,而且还不带重样的。
何向东现场抓哏,砸现挂的本事是无敌了。
沈月琪问道:“何老师,您都介绍半天了,我们还不知道您的名字呢。”
何向东这才回过神,一拍脑袋,对着摄像机说道:“哦,我叫何向东,一个很普通的小演员。”
“何向东?”
“何向东!”
一声惊讶一声惊叹分别从记者和沈月琪嘴里面发出,原来是你啊,我是说谁这么逗呢,把一个唱京剧的弄得跟说相声似得。
沈月琪这才明白过来,原来这人竟然就是前面采访过的相声演员何向东啊,她对何向东的印象挺好的。
记者惊讶发问:“你不是相声演员吗?怎么来唱京剧了?”
所有人都在盯着何向东,包括京剧队的人,他为什么来唱京剧,他们这些人是最清楚的。
何向东微微叹一口气,略带惆怅略带坚定道:“一颗为了艺术的心。”
“好。”京剧队热情鼓掌。(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七章 四个智障
唱完铡美案,做完采访,何向东是马不停蹄,马上到后台开始卸妆了,没办法,他接下来还有一场相声要说,要抓紧时间,京剧队里那些人也都在帮他弄。
衣服饰物都好处理,关键是那张大黑脸,何向东卸了好一阵,脸都弄红了,才弄干净了,薛果也早就在门口等他,两人顾不上说话,何向东拿起大褂,边走边穿,直接便上了台。
何向东笑眯眯对观众说:“哈哈,又见着了,这是今晚我第三次出台了。”
薛果道:“这叫什么话,什么叫出台啊。”
何向东笑笑:“出台说的是出现在舞台上,这是简称,你不懂吗?”
“懂。”薛果果断应道:“简称嘛,我能不懂吗?”
何向东大笑地指着他道:“哈哈哈,你学坏了。”
薛果也在仰头笑。
何向东最大的特点就是放松,这可能跟他从小学艺经历有关系,从小就是跟着师父在民间卖艺,都是观众爱听什么说什么,不会有什么僵硬死板的定式。
而且他很机灵,特别擅长现场抓哏,砸现挂,从小就是这样,他会根据观众不同反应随时来调整自己的表演、包袱、尺寸、裉节,所以他在台上的表演都非常自如。
薛果也是如此,他从小是坐科学艺的,他的捧哏的特点就是没有特点,就像是一杯白水一样,逗哏是什么颜色的,他这杯白水就能给你衬出什么颜色来。
所以他能给任何人捧,能适应任何风格,属于是在温温吞吞中见真功夫的。
他的这种捧哏是好,但是有一个很大的缺陷,就是逗哏,他在很大程度上是要看逗哏的水平的,他能完美配合好逗哏的演出,甚至能帮逗哏把演出效果推上一个新的高峰。
但是如果逗哏的水平不行,那他就完了,效果铁定出不了的。打个比方逗哏的水平如果只有五十分,他捧得再好,顶多让现场效果到55分,那还是没及格。
当然这样已经很了不起了,都说三分逗七分捧,你单让逗哏一个人来,他连20分都出不来,或者换一个捧哏的,估计连五十分都保不住。
所以薛果之前在团里面一直没有固定的搭档,原因就在这里,石先生和侯三爷都知道年轻一辈没有人能配得上薛果,强行搭配就是浪费了。
何向东的捧哏风格就和薛果不一样,薛果是稳稳地捧着逗哏的往下说,何向东除了捧着人家说,他还要反着回去逗人家,他的舞台风格很霸道,不管是逗哏还是捧哏都是一样。虽然他这样可能有点抢逗哏的风头,但是并不会像薛果那样受逗哏水平限制。
薛果也幸好碰上了何向东,他的一身才华才得以发挥出来。何向东是一个惊才绝艳的人物,薛果身上了也有了几分捧哏巨匠的影子了,而且两人天生有一股难言的默契,配合起来可谓是相辅相成,真是祖师爷的恩赐啊。
所以这两个人搭档说相声的效果那真是绝了,现场反应没有哪一次是差的,所以侯三爷和石先生等何向东一进团,就把两人弄成固定搭档了。
薛果又问:“哪儿就三次了,咱们这不是第二次出来说相声嘛?”
何向东解释道:“前面那唱铡美案的那包公就是我唱的。”
“哦,那是你啊?”薛果惊讶说道。
都卖了力气了,何向东也没有藏着掖着,他是要在观众面前露一露脸的,要把自己给观众推荐一下的。
“哦……”台下响起此起彼伏的惊讶声音,他们也是现在才知道何向东是前面的包公。
虽然有些惊讶,但是这些人却并没有觉得何向东有多厉害,或者说是他们根本不喜欢前面的京剧节目。
现在传统戏曲比传统曲艺还要式微,根本没人喜欢看,说的难听一点,春晚上面放戏曲节目的时候,就是换台的时候。
悲哉。
其实说真的,现在不是戏曲人才辈出的年代,而且受到外来各种流行文化的冲击很大,但是戏曲还是比较好听的,但它需要的是你静下来心来用心去听。
传统艺术之所以传统,是因为它的的确确是以前那个时代的人听得东西,有其特定的历史性,是有些不合时宜了,但是我们如果能安安静静泡上一杯香茗,轻轻拍着大腿,慢慢去欣赏一出戏曲,其实还是会觉得非常有意思的。
王子晨还在一号机的位置,他皱眉惊讶说道:“这个相声演员还会唱戏?”
杨哥也道:“虽然我不懂戏,但还是觉得这人蛮厉害的。”
“倒是个多才多艺的人啊。”王子晨微微颔首,深深看了何向东几眼,似是要把何向东这个白白胖胖的样子刻在脑海中。
无疑,今晚的何向东给王子晨还有沈月琪留下来极其深刻的印象,而且都是正面印象。
说完这一场,何向东和薛果在观众热情的掌声中鞠躬下台,下了场,何向东差点没累趴下。
两场相声大活儿,再加上一场京剧演出,他都快累虚脱了。
按理说他们都是第二次上场了,之前都采访一遍了,这一次是不用采访的,可沈月琪还是记者上去又给他们采访了一遍,可谓是人情难得啊。
采访结束,两人刚刚在往后台走,也不知道从什么角落冲出来两个彪形大汉,还不等何向东回过神来,两人不由分说架起他的肩膀就往外走。
“干嘛?”何向东惊叫。
丁锦洋激动喊道:“去歌厅。”
郭云冲也很激动捧哏:“找小妹妹。”
这两人对前面何向东上台唱戏的事情一点都没过问,在他们看来现阶段除了实现四个现代化之外,再没有比去歌厅更重要了。
何向东还在挣扎:“不是,你们得让我换身衣服啊。”
丁锦洋一点都没理他,直接喊道:“来不及了,等会都关门了。”
“救命啊。”何向东惨嚎。
“哈哈哈……”薛果大笑几下,也赶紧跟上了。
但是很可惜,这四个人最终还是没能去成歌厅,因为他们找不到买门票的地方。
妈的,四个智障。
ps:还有一章可能要过12点了,大家明天早上起来看吧,爱你们的吴彦祖。另外请支持正版阅读,谢谢。(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八章 小站演出
满怀着无奈和悲愤,四个热血少年一步步委屈地往回走,刚刚去问门卫票房在哪里,门卫居然骂他们白痴。
悲愤之下,四个人都往回走了,作为团里面优秀青年演员的他们果断打消了这种不良念头,回家去也。
并且狠狠唾弃了那种肮脏的地方,呸。
第二天晚上还有一场演出,他们白天做了最后一次排练,晚上正式登台演出,这一回倒是没有电视台跟着拍摄了。
摄制组今天一大早就回去了,那些年轻的演员又是一路相送,恳求王子晨他们到时候手下留情能把自己的采访留着,连丁锦洋和郭云冲也去凑热闹了,团里面年轻人就是何向东和薛果比较淡定一些。
王子晨对那些演员说他会尽力的,但是最后的决定权在电视台里面,他只有建议权,这些年轻演员也不明白电视台内部的运作程序,就只能是说让人家多费心了。
沈月琪这一次很清晰地看见没有何向东和薛果两个人,再细细一回想好像前天晚上这两人也没有来串门走动啊。
她对何向东的印象特别好,而且也特别烦这些青年演员缠着他们不放,与此一对比,她反倒是更欣赏何向东跟薛果两人这股子清高了。
“是艺高人胆大么,还是手艺人对自己有足够的自信。”沈月琪嘴里琢磨着味道,不禁露出了笑容。
平心而论,这一次回去的剪辑工作,何向东和薛果两人的相声还有采访是一定要放进去的,无论是从收视率方面的考虑,还是从影响方面来考虑,这都脱离不了他们两个人。
何向东还唱了这次晚会唯一的戏曲,这不能不报道吧,现在上面给他们的电视台的要求就是要多扶持中国的传统艺术,他们不能不听吧。
还有就是后台采访,何向东那极具特色的介绍方式,为了收视率考虑你也不能不去播放吧。
还有要播放这一次的相声表演,年轻一辈的除了何向东和薛果他们还能放谁的啊,台上就属他们的相声最逗了。而且两人功夫还特别扎实,采访的时候薛果还唱了一段十三香呢,多好的卖点啊。
当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沈月琪和王子晨都很欣赏何向东和薛果两人的才华,对他们的印象太好了,所以这一次跟踪报道,他们俩是绝对跑不了了。
这年头还是用实力说话的,就像何向东说的那样,手艺人凭能耐吃饭,不搞花招。
晚上最后一场演出结束,第二日团里的演员也没有多待,就直接坐火车去了山西。
西线大型慰问演出第一站圆满结束,接下来就要正式踏上这条漫长的巡演道路了。
不过还好团里面的待遇都还不错,后勤保障安排地特别好,交通住宿饮食啊什么的,都提前安排好了,基本上演员只要跟着团里面走就是了,演出自己弄弄好,其他事情都不用他们操心。
下一站到山西了,在大同演了两个个晚上,团里面也没有火急火燎地让演员们走,还多歇了一天,也让大家到处去逛逛看看。
薛果就拉着何向东还有丁锦洋和郭云冲到处去吃东西了,这是一个会享受的人,这些年跟着团里面跑演出,除了上台他就是在到处混吃的了。
这次薛果也带着几个人到处去寻摸山西的美食,各种好吃到忘记初恋的美食都让薛果从犄角旮旯给翻出来了,几人算是对薛果刮目相看了,直接称呼果哥了。
自从上次的歌厅事件过后,这四个人关系算是越来越铁了。不是都说男人有四大铁嘛,一起同过窗,一起蹲过牢,一起扛过枪,一起嫖过娼。他们属于犯罪未遂的那种铁,哎呀,也算铁了。
大同演出两天,何向东和薛果依然是要来四个相声大活儿,丁锦洋和郭云冲也有三个了。
团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