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相声大师-第6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大同演出两天,何向东和薛果依然是要来四个相声大活儿,丁锦洋和郭云冲也有三个了。
团里面青年相声演员最优秀的四个人都在这里了,团里对他们的培养力度还是相当大的。
山西演完,继续出发,这一次是直接北上,到内蒙古去,内蒙演三站,乌兰察布一站还有一站在,呼和。浩。特,最后一站是包头,演完就要南下到陕西去了。
时间安排的很紧,刚到乌兰察布这边住了下来,侯三爷就把团里面的演员集中起来讲话了,他是演员也是这一次的带队领导。
讲话的地方,就在火车站里面的会议室里,团里面的演员在坐的满满当当的,台上就坐着侯三爷和黄主任。
侯三爷对团里面的演员说道:“客套话我也不说了,这一次内蒙的演出时间紧任务重,十天的时间,咱们要跑三个地方,还有几个小型慰问演出,基本上是演出结束立马就出发,肯定会很辛苦的,这一点大家心里要做好准备。”
所有人脸上都凝重了几分,三个站点都是每个地方都要演出两天的,这一下子就要六天没掉了,十天要全部演完,这就等于演出结束立马上车走人,甚至于说吃饭睡觉都可能要在火车上进行了。
黄主任也安慰道:“这次可能是辛苦了一些了,大家也要多多体谅一下,咱们坚持好把这场硬仗打完,等到了陕西了,咱们再好好休整一下。”
众人都苦笑着点点头,没办法都是累活儿啊。
侯三爷继续说道:“三站的演出基本上就都是这样了,演出的安排我们之前都定好了,现在要说的就是几个小站的单独慰问演出,这里面有些职工因为工作原因没有办法来大站这里观看演出,所以我们决定拍几个精兵强将去进行小型的慰问演出。”
这话一出,所有人脸色一僵,跑小站是最累人的了,脱离了大部队,没人管没人顾的,又没有什么别的福利,完全是吃力不讨好啊。
而且这里又是内蒙,有几个小站很偏僻很荒凉的,条件很差的,根本没人愿意去,全都是苦差事啊。
侯三爷看着台下众人的反应,他的脸色也渐渐不好看起来了,想当年他们跑演出的时候都是抢着去最苦最累的地方,现在这些人一听要去小站立马就低下了头,真是不像样。
黄主任也无奈摇了摇头。
现场这么多人就何向东一个人东张西望的,他才刚进团,什么都不懂,所以很淡定。
侯三爷也瞧见何向东了,便说道:“第一站,哈拉站,何向东、薛果你们俩去。”
何向东点点头,薛果都快哭了,哈拉站啊,五等小站啊,那地方好荒凉的,什么都没有啊,晚上睡觉估计都只能跟他们职工挤挤了。
丁锦洋和郭云冲两人顿时幸灾乐祸起来,对着何向东和薛果两人挤眉弄眼。
薛果没好气地怒气冲冲瞪着他们,丁锦洋却是一点都不怕,反而瞪回了过去,露出欠揍的幸灾乐祸的笑容。
“还有丁锦洋和郭云冲,你们俩也去。”侯三爷又说了一句。
丁锦洋和郭云冲两人笑容一下子就僵在了脸上,差点没哭了出来,这反转也太突然了吧。
“哈哈哈……”薛果一下子大笑了出来。
侯三爷看他一眼,没好气问道:“你笑什么?”
薛果脸都快憋红了,他憋着笑道:“我……我高兴啊……终于终于可以为小站职工服务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九章 小强哥
“你信不信我死给你看。”
“关我屁事。”
“嘿呀,要不是你,我能去哪个破地方吗?”
“关我屁事。”
“不管,你要赔我。”
“陪几晚?”
“……”
丁锦洋对阵薛果,结果完败。
何向东和郭云冲都在旁边大笑,这四个人被侯三爷派到哈拉站去慰问演出了,头一天他们在乌兰察布演完了,第二天他们就直接出发去哈拉站了。
一般去边角小站慰问演出,基本上都是相声队或者是歌曲队,没办法这些人是文艺界的轻骑兵啊,人到了就可以开始演了。
你要是派一支戏曲队过去的话,那就太麻烦了,单搬运各种砌末就能把人给累死,砌末是梨园行的行话,就是各类道具的统称。
现在团里面这么多演员也就是歌曲演员和相声演员最方便,小品也太麻烦了,各种舞台道具太多。
侯三爷这次就把这四个青年相声演员给派过去了,反正何向东多才多艺,吹拉弹打说学逗唱他全部都会,分分钟顶的上一整只曲艺团。
除了何向东,还有另外三个货呢,这几位都是团里面最优秀的青年相声演员,这就足够了,他连歌曲演员都没派。
其实去边角的小站演出,条件是稍微艰苦了一点,什么都没,是个苦活累活,但其实就是这种苦活累活才能出成绩。
你抢着去这种地方的演员,上面领导是会看见的,以后给你的机会同样也会多一点,尤其是在现在演员们普遍怕苦怕累的大环境下。所以侯三爷把这四个人派出去也算是用心良苦了。
哈拉站在卓资县哈拉村里面,89年建成的小站,是五等站,平时也就是乘客上下车,然后就是送邮局的快递和包裹,连货运都没有。
实实在在的一个很小的站点,说是可以让乘客上下车,但其实也没几个人在这边下车,九十年代这里就显荒凉了,后世到稍微好一点。
虽然是小站,但还是有职工在这边工作的,这个站里面加上领导员工一起八个人吧,反正何向东他们过来看见的是这些人。主要也是这个站太小了,这些人就足够了。
这一次的小队慰问演出是薛果带队,他在团里面的资格老一些,年纪也稍微大一点,为人比较稳重,这一次带队的任务就交给他了。
这个站配得人本来就很少,虽然平时没有事,但是也是不能擅离岗位的,所以团里面这次在大战的大型慰问演出他们是没有办法去看了,这就是为什么会有单独的慰问小队的原因。
哈拉站里面的领导叫伊德日布赫,一个蒙古中年男人,一看就是常年吃牛羊肉的人,特别魁梧雄壮,走起路来虎虎生威,不过他倒是没有穿蒙古族的服装,还是穿着铁路职工的工作服的。
头发打理的也特别顺直,还带着一顶铁路职工的帽子,他的普通话还挺标准的,他对薛果说道:“欢迎文工团同志们的到来啊,我是站里面的主任,我叫伊德日布赫。”
薛果和他握了一下,笑了笑,说道:“你好,主任,我叫薛果,是团里的演员。”
“这位是何向东,也是我们团里面的演员。”薛果开始介绍了。
何向东也很聪明,和伊德日布赫主任握了一下手:“你好,主任。”
那主任这才明白过来,在内蒙古汉族人是很多的,很多汉人都记不住他们的名字,不过他们内蒙人也都有汉族的名字的。
伊德日布赫主任笑笑道:“我汉族名字叫赵小强,你们叫我赵主任,赵大叔,都可以。”
四人齐齐倒吸一口冷气,全都被赵小强这个名字给惊住了,眼前这个彪形大汉竟然叫做小强,我的天,好吧,这四个人应该都被星爷的盗版碟给毒害过了。
赵小强也把留在站里面的员工介绍给了何向东他们几个人认识,何向东他们都是年轻人,这一次过来,又没有领导带着,他们没聊两句就熟络起来了,一点都不揣着端着。
丁锦洋还缠着团里面的一个汉人名字叫曹志华的男职工,非让人家开着摩托车带着他去兜风,那人都快崩溃了,现在还在上班呢,另外领导也都还在呢。
何向东倒是也闲不住,谈事情就让薛果和赵主任谈就好了,他背着个手,到处在走在看,大城市有大城市的特色,小山村也有小山村的风光。
浪迹江湖的那些年,他和师父也算是走南闯北了,只是这内蒙古,他倒是真的是第一次来,大蒙古草原对他来说还是很新鲜的。
尤其是在哈拉站这边,一个小村子,很安静,空气非常清新,放眼望去全都是一片碧绿的草原,清风吹拂在脸上特别舒服。
还有一个郭云冲,找厕所去了。
薛果也快无语了,这几个人都不听他的,赵小强也在哪里笑,他倒是一点都不介意。
薛果尴尬一笑,对赵小强说道:“赵主任,要不我们先谈谈慰问演出的事情吧。”
赵小强嗓子很粗,很豪放地说道:“先不谈了,我们这里就这么几个人,有什么好谈的,先吃饭,演出随时都可以。”
说完,他脑袋冲后扯着嗓子喊了一句蒙语,意思薛果没听懂,但是大概是在问午饭准备好没。
因为他刚喊完,房子后面就出来一个拿着尖刀的男人,手上全都是血,和赵小强说了几声,就又回去了。
赵小强这才对薛果说道:“拉克申刚刚宰了一只羊了,来,跟我们过去吧,远道而来的客人们。”
薛果都懵了,这就直接宰了一只羊了啊,这待遇也太好了吧。面对这么热情的蒙古同胞,他感动地擦了擦嘴巴。
“快走吧,厨房需要我们的帮忙呢。”薛果非常热情,喉结非常灵活地上下耸动。
“哈哈哈……”赵小强大笑,拍了薛果肩膀一下,大笑道:“好,走吧。”
薛果眼泪都快出来,这次是真哭了,疼的,赵小强,小强哥的手太重了,他严重怀疑自己肩膀是不是脱臼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章 跟在家一样
厨房不大,里面就摆着一个煤气灶,外面还架着一口大锅,准备要煮羊肉。
厨师拉克申十分麻利地把羊排斩成大块,因为是刚杀的,上面还带着血迹,看上去非常新鲜。
厨房门口支起来大锅里面烧着清水,一大块一大块带骨带血的羊肉被拉克申直接扔到锅里面去,开水都溅出来了,特别豪放。
不一会儿就是满满一锅,这里面除了清水就是羊肉了,别的什么配料都没有了,内蒙的羊其实膻味并不是太重,也不需要各种乱七八糟的香料,加进去反而会坏了羊肉原本的味道。
不过拉克申还是削了两个白萝卜放了进去,如果从中医角度来看,这叫阴阳调和,羊肉是温热性质的,而白萝卜则是寒性,两相交加,不燥不寒,刚好调和。
从厨艺的角度来看,白萝卜和羊肉是绝配,能调出羊肉的鲜味,还能把羊肉里面膻味给去除了。
拉克申把羊肉炖下去就不管了,等熟的时候,再拿起来沾上细盐或者是韭花酱就可以吃了,典型内蒙古的豪放吃法。
拉克申回到厨房后拿了一只宰好弄干净的鸡,开始做卓资县当地特色的熏鸡,哈拉站的职工实在是太好客了,这顿饭做的特别丰盛
薛果则是在大锅面前绕了好几圈了,口水哗哗地往外流,都快馋的不行了,一般爱吃的人厨艺都不会差的,爱吃就一定爱做。
然后又去厨房逛了一下,发现自己好像没什么帮的上手的,赵小强,小强哥一直跟在他旁边,魁梧的身子走起来带起飒飒风声。
“赵主任,要不我也来做一个菜吧。”薛果笑着说道。
“好啊。”赵小强答应的非常痛快:“也让我们蒙古人尝尝你们北京人的手艺啊。”
薛果大笑了几下,特别官方地说:“这是我们两地饮食文化的交流和促进啊。”
赵小强楞了一下没有反应过来,但还是非常豪爽的笑了几下。
薛果也不含糊了,卷起袖子就准备开干了,瞥了一眼厨房,发现还有一条羊脊骨没有扔到锅里,他立刻兴冲冲跑了过去,把羊脊骨拿在手里,兴奋地说道:“要不我做一个羊蝎子吧。”
“蝎子?啊,好啊。”
薛果笑了几下,也没有多解释,直接从拉克申那边借了一把小斧头把羊脊骨按照骨头节剁成大块,放进清水里面浸泡一下去血水。
然后又拿过来一直羊腿骨,斩了几段下来,一锅真正的好羊蝎子是一定离不开羊腿骨的。
这里的香料也不齐全,薛果就只用了花椒、茴香还有桂皮,这几种了,不过幸好这里有干辣椒,他倒是可以弄一个红汤羊蝎子。
考虑到何向东不怎么吃辣,他也没有多放,放了一点出颜色就好了。然后就开始做菜了,薛果十分利落的把羊蝎子下过炒出了油脂,加入各种调料之后,然后把羊腿骨垫在下面,羊蝎子在上面就开始炖了。
不一会儿,满屋飘香。
哈拉站平时也比较闲,现在站里面的职工全都围到厨房外面好奇地看着北京来的客人在展示他们的厨艺。
见到有这么多观众,薛果双手负在背后,脑袋微微扬起四十五度,做出一副高深莫测的样子,面前就是正在沸腾的大锅。
拉克申看他一眼,用蒙语不知道说了一句什么,赵小强便开始大笑,厨房外面围着的人也开始笑。
薛果这副死样子有点快维持不下去了,他虽然听不懂拉克申在说什么,但他知道这一定不是什么好话。
何向东这个时候也从外面逛完回来了,见着薛果在做羊蝎子,他也忍不住技痒了,非要下厨做吃的。
薛果倒是挺好奇的,他认识何向东两年多,但是也从来没吃过他做的东西,他非常怀疑何向东是不是真的会做饭。
事实证明,何向东的厨艺还是相当出色的,他把羊杂卤熟了之后,一盘干切,又用辣椒炒了一盘,最后还做了一个爆炒羊脸。
丁锦洋也来了,他也不甘示弱,抱起电饭锅就去做饭了,那不可一世的高人气势立刻把现场所有人都给震慑住了。
至于郭云冲,还在上厕所,还没出来。
午饭也很快就好,都很随意,就在外面支了一张桌子,上面放着一锅羊蝎子,还有几个小炒菜,还有当地的熏鸡,当然还有丁锦洋做的白米饭,这个要重点强调,桌子旁边还煮着一大锅羊肉。
接下来就是热火朝天的吃饭了,本来赵小强还拿出酒来了,说是要跟何向东他们几个人好好喝一场。
薛果说等下还有演出,就婉拒了,他虽然好酒,但是很能分轻重,说是演出结束之后,一定要和赵小强痛快喝一场,好好分个高下。
赵小强欣然应允。
因为没有领导跟着,这四个年轻人就很放得开了,薛果和何向东本来就不喜欢在饭桌上面太过客气,最烦那种你敬我两杯,我谢你两口。
他们就特别放松地吃起来了,哈拉站的职工都是内蒙人,在饭桌也是一点都不拘束,大家在一张桌子上吃饭显得特别融洽,没有半点客套。
说实话,这些菜还是相当美味的,豪放清炖的手把羊肉,沾上细盐,又香又嫩,羊肉的里面瘦肉都炖的酥烂,还有肥肉也是满口流油,但是一点不腻。吃炖羊肉一定要带一点肥的,纯瘦肉完全没有那个味道。
薛果做的羊蝎子非常具有北京风味,一人一块吃肉吸髓,辣鲜味道完全把内蒙同胞给征服了。
还有何向东做的几道羊杂也特别受欢迎,内脏特有的鲜味被何向东完全发挥出来了,他也是从小就是开始掌勺做饭人,厨艺也不是盖的。爆炒羊脸更是味美非常,深谙中原炒菜的精髓。
还有丁锦洋做的饭,他自己吃的挺开心的。
众人这一顿猛吃,何向东汗都吃出来了,他倒真是半点都不见外,本来外面就是穿着一件短袖汗衫,现在一热,就直接脱了光膀子了。
薛果也是大胖子,现在也是满头大汗,他见何向东都这副样子,再瞧对面那几个内蒙汉子,也都脱了,他自己也就果断光膀子了。
丁锦洋还说这两人:“你说说你们啊,有没有一点形象,脱成这个样子,想把老北京的膀爷带到内蒙来啊?”
何向东说道:“你懂什么,我们这叫坦诚相见。”
薛果是带队领导,说话就有水平了:“大家都是铁路职工,到这里来了就跟到家里一样的,你在家里还拘束着啊。”
赵小强也点头称是,他自己也脱了,胸毛特别壮观:“是嘛,热了就脱嘛,跟家里一样嘛。”
“好。”丁锦洋一口答应,他自己也是一身汗了,说着就开始脱衣服。
见状,赵小强急着大喊:“裤子别脱了。”(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一章 普通话和相声
这一顿饭大家吃的都很开心,原本来的时候还满腹怨言的丁锦洋和郭云冲都没话了,这种小站的演出真的跟大站不一样。
这里很随意,真的就是跟在朋友家里一样的,几个老朋友一起聚聚餐聊聊天,等会儿再表演几个小节目,大家一起乐呵乐呵,多好,多舒服啊。
在大城市大家一起出动就真的没有这种光景了,都是演完直接收工,偶尔有铁路领导来慰问他们的,也是站在前面大家讲话,或者自己团里面的领导和人家对接。
这四个都是年轻人,又没有什么职位,领导来慰问也没他们什么事,都是在很活泼的年纪,那里受得了那么多沉闷的规矩和讲究啊。
这里多好啊,风景又好,环境又好,吃的还好,这一桌子的好菜,人家多热情,小强哥是领导却一点架子都没有,拉着他们的大吃大喝的。
还有哈拉站里面的那些职工都是很直爽的人,非常热情,大家其乐融融的,一群大男人光着膀子喝酒吃肉,何向东他们是没吃,不过对面那几位倒是喝了酒了,内蒙男人都离不开酒。
还有几个女职工就一直很安静的吃饭吃菜,还时不时从大锅里面拿一些煮好的羊肉出来再添上。
一顿饭一直吃到午后,才慢慢落下帷幕。
通过这一顿饭,何向东他们跟哈拉站的铁路职工彻底熟悉了,就像认识了很多年的老朋友似的。
从相声的角度来看,何向东他们四个人已经和这里的职工交上朋友了,上台就没有丝毫生涩感了,这样效果出来就简单很多了。
下午过后,稍微歇了一会儿,就在哈拉站里面的大厅里说相声了,反正观众也就那么几个人,也不用什么设备什么场地。
这几个观众自己搬了凳子坐了过来,何向东和薛果两人带的东西稍微多了一点,他们要穿大褂说传统相声,丁锦洋和郭云冲是要说新相声。
不过这几人都准备的很认真,丁锦洋和郭云冲都换上了一身笔挺的西装,站在几个人面前便开始表演了。
何向东和薛果事情多一点,他们还把红色绒布带来了,现在在后面抬桌子,其实有没有桌子并不会有特别大的关系,但是他们还是想给这几位新认识的老朋友更好的感受。
两人把桌子抬到旁边等着,然后找了个没人的地方开始换衣服,把大褂换了上去,然后就在一旁看着丁锦洋和郭云冲的表演。
他们说的相声之前在北京的时候就是已经排好的巡演节目,名字就叫铁路职工,一个新式相声,从河北一直到内蒙来,他们俩反正每场都要说。
相声就是这样的,你要写一个新相声很简单,但是能搬上舞台的却是很少,能用在大型舞台上的更少,能经久不衰成为经典的更是凤毛麟角。
像这种大范围的演出都是拿着已经很成熟的作品再过去的,现在是九十年代,电脑网络还没有普及,所以尽管是已经演出过无数次了,但是这里的人还是听得很新鲜。
在后世就不太行了,办什么商演演出,台下随便一个观众拿着手机就给录了,然后传到网上了,还不等你到第二站,那里的观众已经会背这个节目了,你还怎么演?
人家早就知道你的包袱点在那里了,效果就出不来了,相声这艺术或者说是喜剧,它很客观,你看个三五遍之后,你就想吐了,一点都笑不出来了,这对演员的要求就很高了。
丁锦洋和郭云冲这一对是团里面非常优秀的青年相声演员,裉节尺寸拿捏得很有几分火候了。相声演员跟观众的感觉其实是一样的,你听三遍都快听吐了,人家都说三百遍了,你说要不要吐。
观众能吐,演员不行啊,不管说多少次,但还是要像第一次听见一样,那样新奇那样热情。喜剧演员最怕的就是熟悉,不管是表演了多少次的段子,在台上千万不能表现出你很熟悉的样子,你要是熟悉了,观众就难受了。
这一点丁锦洋和郭云冲做的很好。
两人说完,鞠躬下台了。
几个观众给与了热情的掌声,还有拉着丁锦洋闲聊的。
何向东和薛果也没闲着,两人抬着桌子就走过来了,稍微整理了一下,把折扇醒木还有手绢按照顺序摆好。
薛果在桌子里面,何向东在桌子外面,两人穿上青色大褂,非常有味道。
何向东见丁锦洋还在跟这里的职工曹志华说话,在说等会下班,这两人骑车都兜风的事情,曹志华还说他家有马,问丁锦洋要不要骑,这两人算是聊开心了。
何向东看着他们,笑着打趣:“这还聊没完了啊?晚上回家去被窝聊啊。”
丁锦洋一挥手,骂道:“一边去,我们正聊骑马的事情呢,你们要骑马可别求着我啊。”
一听这话,何向东可急了,赶忙道:“别别,你可别骑马。”
“怎么了。”丁锦洋看了过来,有些不明所以。
何向东急忙解释道:“你这一骑,你老丁家的骨血可就留在大草原上了。”
“噗。”郭云冲正在旁边喝水,结果一口给呛出来了。
面前那几个观众也是笑得前仰后翻的,尤其属小强哥笑得最厉害,笑声浑厚有力,震得地面灰尘扑嗽嗽在抖。
相声在什么人面前能说,包袱在什么人面前能出效果。答案就是能说普通话的人,相声是一门传统的语言艺术,他的适应性很广,但也很窄。
男女老少咸宜,但这门艺术是以北京话为主音的一门艺术,这就是它的限制性,像在以前没有推广普通话的时候,相声前辈李德钖曾经去到了上海演出,结果反响惨不忍睹。
人家是多么大的角儿啊,那个年代最优秀最出名的相声艺人啊,在北京在天津在东北,都红的不成样子了,可是一到南方就扑街了,何也?就是语言不通啊。
所以新中国成立后的普通话推广对相声来说,真的是一次功德无量的机缘。(未完待续。)
第二百五十二章 没办法,就是这么厉害
现在内蒙人上学也是用汉语教材的,这里的职工也都会说普通话,所以何向东和薛果才能在他们面前说相声,如果换一个不懂普通话的,那他们俩就要抓瞎了。
这就是语言喜剧的局限性,任何一种语言艺术,都只能为懂这种语言的人表演。在喜剧里面,也只有肢体喜剧能突破语言的限制,这就是为什么卓别林和憨豆可以红遍世界的原因。
丁锦洋和曹志华也终于结束了他们的谈话,何向东和薛果的相声也终于可以继续往下说了。
何向东笑了笑:“这是咱们第一次来哈拉站说相声。”
薛果捧着说道:“没错。”
何向东继续说道:“我们哈拉站的职工对我们这也么热情,还特意给宰了一只羊。”
薛果也说道:“这是人家热情好客。”
何向东继续捧着说好话:“那羊肉,啊,多好吃啊,尤其是大锅煮的手把羊肉,我都快吃的停不下来了,这是我们拉克申做的,多好呀。”
听了这话,拉克申粗犷的脸上露出了开心的笑容。
薛果也点头说道:“对,我也爱吃。”
何向东道:“这羊肉炖的是酥烂,轻轻咬上一口,那个嫩呀,就跟薛果他媳妇似得。”
“这叫什么话?”薛果一下子急眼了。
现场反应倒是极好,哈拉站这几位职工全都笑喷了。
丁锦洋则是惊讶地长大了嘴,吃惊地看着何向东和薛果。
郭云冲手上的茶杯都掉在地上了,他都尤未察觉。
关键是何向东和薛果说的包袱给他们吓住了,在团里面谁敢说这种包袱啊,疯了吧,抓到就是一个处分啊,严重一点甚至可以开除,这两人的胆子也太大了吧。
丁锦洋和郭云冲咋舌不已。
何向东来自民间,说起相声来从来都没什么顾忌的,他只看观众的反响,观众喜欢怎么听,他就怎么说。
进了团里面,各种规矩都在压着他,其实完全限制了他能力的发挥,早就憋不住了。
现在就他们四个人到了哈拉站,又没有哪个领导跟着,都是自家兄弟,难不成还怕自己人举报啊?
再说了,哈拉站的人都这么好,虽说大家才相处了半天,但是就像是跟老朋友似的,他就更加没什么顾忌了。
何向东今天是打定主意要好好说一场相声了,没有什么别的目的,就是想让哈拉站的这些朋友们笑,放开一切,大声的笑出来。
薛果是一个很随和的人,基本上没有什么个人的意见,何向东怎么说,他就怎么听了,反正不管何向东来哪种风格的,他都能捧得住。
相声还在继续,薛果侧着身子骂道:“没有你这么说话的。”
何向东还在跟人家解释:“误会,都是误会,我跟嫂子的关系太纯洁了,我对嫂子只有尊敬,没有别的什么心思。”
“这就对了。”薛果点头说道。
何向东对薛果说道:“我要恭喜你啊。”
薛果疑惑道:“恭喜我什么?”
何向东道:“恭喜你能娶到那么好的一个媳妇啊。”
尽管薛果现在还是单身,但为了相声演出,他还是乐呵呵地说道:“还行还行。”
何向东指责道:“什么叫还行啊,多优秀啊,嫂子身上几乎没什么缺点。”
薛果还问道:“为什么加上一个几乎啊?”
何向东道:“因为嫂子还有一个缺点。”
薛果问道:“什么呀?”
“她睡觉爱打呼噜。”
“哦,这样啊。”薛果点头表示了然。
观众这时候却笑了出来了。
听到观众笑,薛果才反应了过来,惊叫:“你是怎么知道的?”
何向东不假思索道:“我跟嫂子一起睡过觉?”
“什么?”
“不是不是。”何向东急忙解释:“我跟嫂子是同事,我们在办公室午睡的时候听到的,办公室,趴在桌子上睡的,还有好些人在呢。”
“哦。”薛果大松一口气:“吓我一跳。”
何向东擦擦头上的汗水,说道:“也吓我一跳。”
现场这几位观众特别吃何向东这一套,都笑得前俯后仰的,都是粗犷的汉子,平日子私底下也开这种玩笑,现在听起来特别有亲切感,而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