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声大师-第63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看这样子,何向东上一趟电视应该是问题不大了,看来这年头还是用实力说话的,什么关系没跑就得一机会了。

    接下来就看采访能不能上了,单靠节目露脸那两分钟,观众根本不知道你叫什么啊,采访的后期制作可是会把名字打出来的,那就值钱了。

    一场相声说完,何向东和薛果两人对着观众一个深鞠躬,便退场了。

    刚出下场门,二号机就在那里等着了,摄影师把摄像机扛在肩膀上对着何向东和薛果两个人,记者拿着话筒就迎上来了。

    问的还是千篇一律的开场:“你们对今天这场相声还满意吗?”

    何向东看了看摄像机,笑着道:“还行吧,就是挺累的。”

    记者问:“你们刚才说的相声是叫……”

    何向东答道:“学叫卖,一个传统的相声。”

    基本上都是何向东在跟记者答话,薛果只是微微笑着,在旁边站着,这个人很老实,不会去抢着说话出风头的。

    记者又问:“刚才您学的那几声叫卖把我们都给惊住了,您的嗓子是真好啊,能再给我们来一回吗?”

    何向东笑了笑,说道:“这都是相声演员的基本功,不止我能来,薛果也可以,他来的好,他小时候卖过菜。”

    薛果也笑道:“您别胡说。”

    沈月琪就在旁边看着,用眼神示意了一下记者。采访相声演员的时候都是采访逗哏的居多,捧哏的随便问一句就过去了。

    毕竟逗哏的在舞台上表演的会多一些,受到的采访和关注自然也会多一些,所以逗哏成名立腕的都多,捧哏的几乎没有。

    遇到有良心的逗哏演员,会在采访时或者各种活动里面多提一提自己的捧哏,让人家也多曝光曝光多露露脸。没良心的逗哏演员就完全不管了,甚至还会抢捧哏演员的机会。

    不过幸好何向东很有良心。(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一章 十三香

    话筒递到了嘴边,薛果还推辞道:“叫卖菜我可来不了。”

    何向东帮着他打圆场:“那你来个别的。”

    其实薛果不是不会喊卖菜的那几样,关键是他的嗓子没有何向东那么高那么亮,这要是喊出来一对比,就肯定是露了怯了,这不好。何向东也明白这一点,所以帮着圆了过去。

    薛果稍一思索,说道:“要不我来个十三香吧?”

    记者疑惑道:“十三香?不是炒菜的吗?”

    沈月琪在旁边也看的皱起了眉头,很是疑惑。

    何向东帮着解释了一下,并且捧了一把:“他要唱的以前走街串巷卖十三香的买卖人唱的小曲儿,现在是没人唱了,也差不多快失传了。”

    一听是快失传的东西,沈月琪眼前当时就是一亮,做电视节目就一定要有话题性,这样才能吸引观众,像快失传的这种东西是特别好的话题。

    记者也赶紧说了一句:“那您给我们唱两句吧。”

    “好,那我就来两句打包小唱啊。”薛果稍微清了一下嗓子,薛果在平时在舞台不怎么唱,他一点都不抢逗哏的风头,自己的本事都是藏着掖着的呢,其实他唱的特别好。

    “包了一包又一包,三国不和把兵交。

    曹操他把中原占,西蜀刘备把兵招。

    东吴的孙权占地利,三国鼎立就动了枪刀。

    诸葛亮他把东风借,赤壁大战把战船烧。

    曹孟德大败途径华容道,捉曹放曹就在这一遭。”

    唱罢,薛果听了下来,笑了一下,道:“唱两句就差不多。”

    “好。”何向东带头喊了一声好。

    采访的那几个人都有些意犹未尽的,沈月琪也竖了竖大拇指,记者也说道:“唱的真好听。”

    何向东帮着解释了一下:“他刚刚唱的这个叫打包小段儿,就是在打包十三香的时候,买卖人嘴里唱的。还有正本的大套,也有随口小唱,随口小唱就是买卖人走街串巷的时候,边走边唱的那种,这里面有很多番。”

    听到这话,沈月琪稍微想了一下,她知道王子晨想把节目录得完整一点,到时候再从里面挑选出来精华的心思,而眼前这个十三香的确不错,好听又很新鲜,也没什么人唱过。

    “好,您都给我们唱唱吧,全本的,还有随口小唱,都来唱上几句吧。”沈月琪发话了。

    薛果微微有些错愕:“全唱?这要很久诶,你们拢共才播二十分钟,那里还有时间啊?”

    沈月琪解释道:“不会全部都播的,你们这里唱完了,我们倒是挑一小段儿剪出来就好了。”

    薛果还是有些迟疑。

    何向东说道:“全来肯定是不行了,大套的,打包的还有随口的,这些加在一起,一个小时都唱不完。这样,果儿你每一番都来个两句尝尝就得了。”

    沈月琪想了想,说道:“这样也行。”

    薛果问道:“东子,要不你来唱吧。”

    何向东赶紧道:“别,你别客气,十三香我可不会,你赶紧唱吧,人家还等着呢。”

    “好吧。”薛果笑了一下,他知道这是何向特意把机会让给自己,他哪有不会唱的啊。

    沈月琪看的也是极为羡慕。

    这年头没有别的宣传渠道,不像后世还有网络微博,各种自媒体,花十几万,就有专门团队来帮你炒作。现在就只有电视,想红只能上电视,没有第二条路好走了。

    虽说还有报纸和广播,但这两样已经是没落了,真的没有造星能力了。也正因如此,这些演员都是打破了头抢着上电视的,僧多粥少啊。

    单从昨晚上那么多演员来走动关系就可见一斑了,可是有这么好的机会摆在面前,这两个相声演员还互相推辞着,这可真的不是什么人都能做到的啊。

    薛果也不再推辞了,稍微一清嗓子,就唱了起来,也不多唱,每一番儿挑了两句唱了一下就结束了。

    再聊了两句,他们也就走了,后一场的演员也演完退场了,那人倒是也机灵,没急着走,就一直在下场门那里等着呢,等着何向东和薛果一离开,他才若无其事地慢慢走了过来。

    这也是一个人精啊。

    走的路上,薛果的嘴还没消停:“东子,这次还是要感谢你啊。”

    何向东反倒是笑了:“什么叫感谢我啊。”

    薛果道:“人家电视台来采访都是优先采访逗哏的,我是感谢你肯主动把机会让给了我,其实你一个人采访完也是一点问题没有的。”

    何向东无所谓地笑了笑,道:“你别跟我客气,咱俩谁跟谁啊,再说相声舞台都是三分逗七分捧,你本来就是应该多露露脸的啊。”

    薛果笑道:“等会演出完了,我请你去吃宵夜去。”

    何向东问道:“那吃完之后呢?”

    薛果不假思索道:“回来睡觉啊,不然你还想干嘛啊?”

    何向东搓着手,不好意思地说道:“听说这里有什么歌厅啊,舞厅啊,什么的,好像挺好玩的。”

    薛果像是发现新大陆似得,惊奇地盯着何向东,眼睛瞪得很大:“你还有这爱好啊?”

    何向东一本正经道:“我这主要是为你考虑,万一你在歌厅给我领回来一嫂子呢,这不是好事吗?”

    薛果没好气说道:“好什么呀,你才在歌厅领嫂子呢,诶,呸,不对。”

    “哈哈哈……”何向东仰着头大笑。

    两人就这样说说笑笑往后台走了过去,到了后台,两人就把大褂脱下来挂在一旁了,等会还有一场演出,这衣服不能弄皱了。

    还不等两人喝完一口水,侯三爷还有黄主任两人就急匆匆找来了,黄主任见着何向东就问:“小何,你会唱京戏吗?”

    何向东端着茶杯还愣了一下,自己会唱京剧不是大家都知道吗,干嘛还突然问了这么一句,虽然疑惑,但他还是答道:“会唱啊,您不是知道吗?”

    “嗨,瞧我给问糊涂了。”黄主任拍了一下脑袋。

    侯三爷赶紧补充着问道:“老黄的意思是问你能不能换上戏服就去登台演出,不是咱们随口唱的这种。”(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二章 铡美案

    何向东还有些没有闹明白,他疑惑问道:“上台我是能上,可是这,这到底发生什么事儿了啊?”

    黄主任跟他解释道:“出了个小意外,今晚本来是安排了一个京剧节目的,都是排的好好的,结果顾喜飞皮肤好像受不了新进的那批脂粉,突然就过敏了,浑身都是疹子啊,都刺挠地站不住了,这根本没法子上台表演啊。”

    何向东又问道:“来的京剧队伍里面就没人能顶上去吗?”

    黄主任摇摇头,无奈道:“哪里有人啊,咱们团里就这么一支京剧队伍,都跟过来了,谁想到能出这事啊,这临时让我上哪儿找人去啊?”

    何向东皱皱眉道:“这演员都不齐了,这节目应该是拿下了才对啊,这还有临时找人救场的啊?”

    黄主任也叹了一口气,说道:“还不是这次电视台给闹得,人家都说全程拍摄了,京剧节目就这一个,到时候肯定会报道一下的,这时候谁肯放弃演出啊,唉……”

    侯三爷抿抿嘴,皱着眉头问何向东:“东子,你到底能不能上?”

    何向东答道:“可以是可以,但是您也看到了,我现在身材都变成这样了,武生我肯定是来不了的,旦角儿也不行了,没哪个青衣有我这么胖的。”

    侯三爷宽慰他道:“放心吧,今儿就演一出《铡美案》,你演包公,没有什么大动作的。”

    黄主任也道:“小何,你要是会这出戏,就救救场子,我到时候肯定给你记上一功。”

    何向东稍微寻思了一下,觉得自己应该是没什么问题,这出戏他学过,也真正登台唱过,应该是能应付下来的,他道:“唱黑头应该是没什么问题的,现在唱的是那个版本的啊。”

    黄主任把目光看向侯三爷,这种太过专业的问题他是答不出来的。

    侯三爷说道:“现在舞台唱的铡美案基本上都是北京京剧团改的那一版,这版的你会唱吗?”

    《铡美案》这出戏是选段自《秦香莲》,秦香莲和陈世美的故事在民间流传很广,也被很多曲种改编演绎过,还有电视电影,特别多。

    《铡美案》只是其中一出戏,这一出只演包公审案铡陈世美,所以叫做《铡美案》,也有名字叫《明公断》的。

    这出戏最原始的本子是由荀慧生先生送给张君秋先生的,荀慧生是当年的四大名旦之一,而张君秋先生则是四小名旦之一。

    这出戏是见证了两位大师的友谊的,也见证了荀慧生先生提携晚辈的情谊

    在最原始的本子的基础之上,后来马连良、谭富英、张君秋还有裘盛戎,这四位大师在50年代的时候,在京剧团里面排演了完整的《秦香莲》,当时便轰动了海内外,成为了经典之作。

    这一版的秦香莲是改编过的,是京剧团的新版,后来再在舞台上演出《秦香莲》基本上都是跟着的都是这一个版本的,毕竟是经典嘛。

    黄主任也把期待的目光看向何向东,他要是说会,那就可以直接化妆换衣服上台了,要是来不了的话,那这个节目就只能拿掉了,后续还要安抚京剧演员的情绪,多了许多麻烦事。

    幸好,何向东真是一个见多识广的艺人,什么都能来,他点了点头道:“这版我会,我能来。”

    黄主任大松一口气,道:“那就好,那就好,演出结束我一定给你请功。”

    侯三爷却对黄主任说道:“请功先不急,东子这回可是救场的,又一点没有排练过,万一到时候有一点什么演出事故的话……”

    黄主任立马拍着胸脯道:“保证不会追究到小何身上,不管有没有问题,只要这孩子能主动去救场,那他就是一件功劳。”

    “好,算你老黄够意思。”侯三爷露出了笑意。

    三人谈完了就到第二后台去了,这里有两个后台,小一点的给何向东这些相声演员,还有歌曲演员这些人准备的。

    还有一个大一点就给舞蹈演员还有京剧演员们准备了,因为他们的东西比较多,上台还需要化妆,换上各式各样的服装,所以他们每次出去演出都是大箱子小箱子带着很多的,特别麻烦。

    而相声简单太多了,只要人去了就好了,有没有大褂其实并没有什么特别大的影响,有没有桌子也是照样说,甚至没有折扇醒木和手绢都不是特别要紧。

    只是后来为了规范演出,给观众更好的享受,才弄得越来越规范,越来越讲究,东西和规矩也慢慢多起来了。

    相声最初形成的时候,艺人们都是撂地演出的,穿的衣服就是平常的衣服,往大街上一站唱两句,圆好了沾子就开始说了,就是这么简单。

    所以在抗日时期解放战争时期,相声就被称为**这边称为是文艺界的轻骑兵,很适合做文艺慰问和文艺宣传,就因为简单,只需要人到了就可以演出了。

    何向东到了第二后台,黄主任过去对京剧队里面的人说了,何向东就是他找来的救场的人。

    京剧团里面的人对何向东也不熟,严格说起来,这还是何向东在团里面参加的第二次演出,说相声的可能都没几个认识他,更不要说是唱戏的了。

    “不会吧,这人也太年轻了吧,这能来的了包公吗?”有人质疑何向东的岁数。

    “黄主任,您帮我想想办法吧,您也不能弄一个半大孩子来吧。”

    黄主任脸色当时就沉下来,自己累死累活的帮他们找人救场,结果把人找来了,这群人还是这个态度,他沉声喝道:“什么帮你们想办法,我这不是帮你们把人找来了啊,你们还想怎么样?”

    “不是,黄主任,这人也太小了吧,我们……我们这是要上台的,再说……再说,他是唱京戏的吗?”

    听了这话,何向东答道:“我是说相声的。”

    “啊?”

    “不是吧。”

    京剧队没人相信何向东的实力,关键还是何向东那张脸,太年轻了,又不是专业的京剧演员。而且又是要演包公,这是这出戏里面最重要的一个角色,所有戏都在包公身上,万一上台露了怯怎么办?

    黄主任沉着脸,心里也有些冒火:“哪来这么多意见啊,这么短时间你们让我上哪儿去找人啊,团里也就这么一个能上场唱戏了,你们愿意就要,不愿意你们这个节目就拿掉,就这么简单,也没有别的办法了。”

    京剧队的人面面相觑,都拿不定注意,这是个好机会,但要是演砸了,那就是个丢人的好机会了。

    侯三爷皱眉想了想,说道:“东子,你给他们唱两句吧。”(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三章 裘派唱腔

    何向东看看侯三爷,又看看黄主任,再看着面前的京剧队,苦笑了一下,唉,也不怪人家,自己确实太年轻了一些,又是相声演员,人家有所疑虑也是正常事。

    轻轻一叹,既然决定要上台了,自然是要取得这些演员的信任的,唱戏是一个团队活动,一定要大家的配合好了才能行的,任何一个人掉了链子都可能毁了一台戏的。

    何向东看着眼前一群并不信任自己的京剧演员们笑了一下,说道:“京剧我学过也真正上台唱过,前些年在民间卖艺的时候,也跟人搭班唱过几年戏。当然了,跟您这些位专业演员还是没法比的,那我也就稍微来个一两句,几位老师也给我指点指点。”

    何向东这番话说的还是相当客气的,京剧队的人面色顿时也好看许多了,虽然这些人脸上都是油墨重彩的,但何向东还是明显感觉到了人家的释放的善意。

    何向东笑了一下,丹田开始运气,从小腹丹田一直往上到喉咙这一块绷得跟铁一样硬,双手微微搭在腰间,做出端带的样子,双目怒视前方,踱步向前,气势已经微微凝聚起来了,这一刻他仿佛真的是正气凛然的包龙图。

    京剧队还有侯三爷等人都看的微微有些讶异。

    何向东微微一顿,抬头亮相,然后一嗓子便出来了:“驸马爷近前看端详,上写着秦香莲她三十二岁,她状告当朝驸马郎,欺君王瞒皇上悔婚男儿,招东床,杀妻灭子良心丧,逼死韩祺在庙堂。”

    “好。”侯三爷带头叫了一声好。

    黄主任也马上鼓掌了。

    京剧队里面那些人倒是一个没动,全都傻眼了,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刚刚何向东唱的这一句就是《铡美案》这一出戏里面最经典的一句,哪怕是放在整个京剧里面,也算的上极为经典的一句唱腔。

    这一句慷概激昂,非常具有观赏性,难度也相当高,能唱的很多,但是能唱的传神的极少。你不仅要唱对味,更重要的是要把包公的那种正义感愤怒感义正言辞唱出来,还要激发听众的共鸣,这太难了。

    可何向东刚才那一句却是完全做到了这一点,从唱腔技巧上完全找不出任何瑕疵,而且气势磅礴,京剧队的人一下子全给震住了。

    京剧队里面有一人叫张复钦,是唱老生的,在铡美案里面唱陈世美的,长得白白净净的,非常帅气,现在妆容是画好了,髯口没有戴上,他惊讶地张着嘴,都合不上了。

    “到底行不行?”黄主任黑着脸又呵斥了一声。

    张复钦这才回过神来,急忙点头,眼中满是惊喜:“太行了,这唱功也没谁了吧,太厉害了。”

    如果单单是唱功,倒还不至于让他这么惊喜,相声演员里面唱的好的也有,关键刚才何向东端带走动的那几个动作,让张复钦眼前一亮,一瞬间,他便认定了这是一个能上台演出的演员,是有身段的,而不是只会唱那么几句。

    这次演出有救了。

    何向东依然很客气,只是微微笑着说道:“唱的一般,您太客气了。”

    张复钦赶紧摇头说道:“不不不,我还真没客气,您刚刚这几句裘派唱腔实在是太绝了,真有裘盛戎老先生当年的风采啊。”

    “您太捧了。”何向东矜持地笑着。

    包公是勾黑脸的,黑脸是花脸里面的一种,而花脸则是属于生旦净丑里面的净行。净行里面最著名的演员就是裘盛戎先生了,其尤擅演出包公,他在铡美案里面饰演的包公更是被人称为活包公。

    传统的净角演员主要是讲究声音洪亮,就是所谓的“实大声宏”,这种唱法唱出来的感觉就非常豪迈、朴素,唱腔见棱见角,古朴平直,是以声为主韵味次之的一种唱法。

    而裘盛戎在继承了传统的这种唱法之后,博采众长,把老生、青衣的唱腔里面低回婉转的特色给融入了进去,带上了几分抒情的特色。

    如果说原先净角是以刚为主,那么裘盛戎先生就把柔加入了进去,刚柔并济,韵味醇厚,含蓄细腻,把花脸唱腔推向了另外一个高峰,所以也有梨园行里面也有“无净不学裘”之说。

    何向东不是专业的京剧演员,可他从小嗓子就好,可以说任何一派唱腔他都能完美演绎,并不会有什么障碍。

    而方文岐也根据了何向东这个天生优势,在教导他唱戏的时候,都是每一行每一派都教的,所以现在的何向东生旦净丑各个行当,各门各派的唱腔,他一人全都能来。

    “你们还有没有什么意见,小何要是唱不了,你们这个节目就只能拿下了。”黄主任又说了一句。

    这回,京剧队的人可是不敢再含糊了,张复钦赶紧说道:“别别别,韩主任,我觉得这个这个何……这个何先生就太行了,就他了,就他了。”

    黄主任鼻头哼了一下,还有些不高兴:“我都把人给你们找来了,你们还挑三拣四的,我做事有不靠谱过吗?不是真正的好演员我能把人领过来吗?”

    张复钦忙不迭道谢道:“是是是,这次多谢黄主任您了。”

    黄主任道:“哼,别谢我,要谢就谢小何吧,人家可是顶着压力给你们救场的。”

    “是。”张复钦也是老演员了,他知道给人救场也是有风险的,你演出成功还则罢了,要是演砸了人家虽然嘴上不说,可心里一定是骂你这个来救场的,尤其是来的这位还是一个相声演员。

    张复钦看着何向东,心头也很是感动,动情说道:“真的感谢您了,你放心,不管最后结果怎么样,我老张都欠你一个大人情,谁敢嚼舌根子就是跟我过不去。”

    黄主任的面色这才好看了起来。

    何向东也只是淡然地笑了笑:“您别客气,我会尽力的。”

    几人相视一笑。

    侯三爷催促道:“别干站了,赶紧化妆去,这马上就要上场了。”

    “好嘞。”何向东也不敢怠慢,立马在凳子上坐了下来,然后看了看镜子中的自己,摸摸脸,然后右手轻轻拿起画笔,沾上黑色胭脂,在脸上十分果断又熟练的一勾一画,一抹黑色长线便印在了脸上。

    看着何向东极为纯熟的勾脸,张复钦心里也放松多了,戏曲演员一定要会自己勾脸的,从来没有哪个是靠着别人帮忙化妆上台,都是自己弄的。

    这是一项基本功,所以看你演员的勾脸功夫就知道你这个演员是不是能上台卖钱的,无疑,何向东是值银子的。(未完待续。)

第二百四十四章 包公和歌厅

    “哎,东子人呢?”薛果刚上完厕所回到后台,就找不见何向东了,他找到丁锦洋问道:“丁锦洋,你看见何向东没?”

    丁锦洋正坐在凳子上喝水休息呢,他道:“没有啊,你们俩不是在一块吗?”

    薛果道:“没有,前面侯先生和黄主任把东子找出去,我这上完厕所回来,就找不见他了,他人呢?”

    丁锦洋把茶杯放下,说道:“没看见诶,你干嘛这么急匆匆找他啊。”

    薛果答道:“我说演出完找东子吃夜宵的,他还说要去歌厅玩,我正打算找他商量去哪儿玩呢,结果人不见了。”

    “歌厅?”丁锦洋眼睛发亮,搓着手猥琐地笑了笑,用意味深长的眼神示意了薛果一下,问道:“你们还去歌厅啊。”

    薛果看他一眼,笑了笑道:“去啊,我主要是带东子去见识见识,他没去过。”

    丁锦洋又问道:“你去过好多次了?”

    薛果理直气壮地说道:“那当然了,我在北京啊,晚上没演出的时候都是在歌厅里面玩,熟的很。”

    “来来来,你坐你坐。”丁锦洋赶紧把薛果让到自己座位上,脸上带着讨好的笑容,腆着笑脸问道:“果哥,跟兄弟说说,那歌厅里面都是啥样的?”

    薛果大马金刀地坐着,拽的跟大爷似得,他舔一舔嘴唇,说道:“有点渴啊。”

    丁锦洋特别灵醒,马上就把自己茶杯端来,道:“果哥,您喝水。”

    薛果却摇摇头,说道:“你喝过的,我才不要。”

    “嗨,您茶杯不就在那儿嘛,我给你拿来。”说完,丁锦洋屁颠屁颠地跑过去把薛果的茶杯拿来,双手恭恭敬敬地递给了他。

    薛果笑眯眯地接了过来,十分惬意地喝了一口水,被人伺候的感觉真爽啊,又看见丁锦洋眼巴巴看着自己,他也就不再吊人家胃口了。

    他道:“小丁啊。”

    好嘛,这称呼都变了。

    “哎,您说。”丁锦洋却半点不在意,这孩子也是想去歌厅想疯了。

    薛果老神在在道:“这个歌厅啊,就是唱歌的地方,咱们买了门票进去啊,就可以唱歌了。”

    丁锦洋疑惑道:“还要买门票啊?”

    薛果道:“这不废话嘛,你没门票谁让你进场啊?你看电影不要票啊?”

    丁锦洋又问道:“看电影叫电影票,进歌厅这叫什么啊?”

    薛果白了他一眼,说道:“当然是叫歌票啊。”

    丁锦洋不好意思地笑了笑:“我没进去过,不懂哈,您多见谅,然后在里面是怎么玩的啊?”

    薛果笑笑:“玩那就简单了,就大伙儿唱歌呗,一群人站成一排,然后一人唱一句,轮到你唱再唱,千万不能抢着唱,没有轮到的,千万不能上场。”

    丁锦洋都傻眼了:“啊,这玩意也怕冒场啊?”

    “对咯。”薛果露出一副孺子可教的样子。

    “那个那个。”丁锦洋挑了挑眉毛,很不好意思地问道:“听说歌厅里面有女人,就那种的哈,有没有啊?”

    薛果笑了一下,也很暧昧说道:“你这有什么不好意思的嘛,有啊,多了去了,都是那种穿的很简单很节约的,啧啧,基本你想干嘛都可以,人家都不反对的。”

    丁锦洋听得口水都留下来了,脑子里面也不知道在意淫什么场景,脸上的表情****至极,他大叫一声:“哎,那我们快走吧,还等在这里干嘛啊?”

    薛果道:“我们等会还有一场演出呢,演出再走,另外要先找到东子啊,我们商量商量去哪一家啊?”

    “哦,哎,云冲来了,郭云冲快过来。”丁锦洋招着手喊道。

    郭云冲看见这边了,立马快步走了过来了,问道:“什么事啊?”

    丁锦洋赶紧问道:“你见着何向东了吗?”

    郭云冲疑惑道:“何向东,你们找他干嘛?”

    丁锦洋和郭云冲是相声搭档,特别熟悉,他凑过去,很暧昧地说道:“去歌厅啊,演出完了咱们去歌厅玩,就是好多小妹妹穿的很少的那种。”

    郭云冲一听口水也下来了,这货也快没救了,他惊喜道:“真的啊。”

    丁锦洋还责怪他道:“你这叫什么话,我还能骗你吗?”

    郭云冲马上认怂,高尔基曾经说过,去歌厅的力量是伟大的,郭云冲可以为它付出一切:“丁哥,丁哥,我错了,我错了,带我一个带我一个好不好?”

    丁锦洋道:“肯定带你啊,咱俩谁跟谁啊,关键现在是要找到何向东啊,他人去哪儿了啊?”

    郭云冲道:“他上台唱戏了啊,我刚从那边过来,刚见他画好妆上场去了啊。”

    “啊?”

    “啊?”

    丁锦洋和薛果两人齐齐发出惊讶的叫声。

    郭云冲弱弱道:“你们都不知道的吗?我以为你们都是知道的。”

    薛果惊愕道:“他怎么唱戏去了?还是上台唱?”

    丁锦洋也问薛果:“他还能上台唱戏啊?”

    薛果道:“我不知道啊,我就知道他唱功好,我也不知道他能不能上台啊。”

    郭云冲道:“那要不咱去看看吧。”

    “好。”

    就这样,三个被歌厅冲晕了头的年轻人,兴冲冲地往入场门那里跑去,现在下场门那里有记者蹲着,他们不好过去。

    台上则是已经开演了,旁边就坐着京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