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声大师-第11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三国第一段在何向东嘴里有条不紊娓娓道来,现场有不少人都已经把眼睛闭上了,闭上眼之后他们的脑海中更加清晰浮现出了一个个人物,一幅幅场景。

    这是何向东嘴里说的书和观众脑海中里自动浮现出来的印象相结合的产物,这里的灯光是全世界最棒的,这里的演员是全世界演技最好的,这里的场景是全世界最华丽的,因为这是观众脑海里面诞生出来的,必定是最被那个观众所接受和喜欢的。

    而成就这一切的全都是坐在椅子上的何向东的那一张嘴。

    外行听得是热闹,内行人听得是滋味,评审团那些人是越听越惊讶,因为台上这个小伙子说的的确很不错啊,虽然还没有袁老的那份火候,但是也够瞧的了。

    这人谁徒弟啊?

    这些人还是处在欣赏和略微惊讶的状态。

    真正对何向东抱有期待的傅盛和白阔山还在沉着气等待着。

    杜岳峰眉头大皱,他先前还觉得这人比自己还稍微差了一点,但是才听了这么一会儿他就感觉此人不弱自己了。

    何向东也终于让杜岳峰重视起来了,不过杜岳峰也没有太担心,毕竟他是评书界的当红小生,除非是实力稳稳压过他,否则出线的一定还是他自己。

    何向东目光一凝:“玄德一瞧,那边有个侧门啊,我从那边进去好了,他摆手让百姓快走,随后自己转身就进了那个小巷子。百姓在外面也听见院子里面的哭叫声,有耳朵灵的,他们听出来这是孔先生的声音啊。他们这是要干什么,打我们的师爷还要打我们的县令吗?”

    “这些百姓就忍不住了,连冲带撞的就要进去救孔先生,有大声叫喊的,还有不少人跪下央告的。天使军一瞧这还得了,拿起鞭子就是连抽带打,现场黎民百姓瞬间就是哭叫声连连,惨叫声不绝于耳。”

    观众的情绪早就被何向东带着走了,听到这里观众们唿吸都加重了,他们都怒了,弄死那些天使军的心思都有了。

    评审团众人也集中了精神看何向东的表现,接下去就是一个节点,就要看他说的怎么样了。他情绪是调动的不错,接下来就要看他能否满足观众惩恶扬善的心思了,要让观众舒坦了才行。

    白阔山露出期待的神色,他知道张氏评书的拿手好戏就要来了。

    何向东语速一重,陡然而快:“就在这时候,忽听得东南角骏马急奔之声,……”

    口技使出,一批骏马由远而近奔驰而来,马蹄子在青石板的地面上撞击发出清脆的声音。

    观众全都入了神了,倒是没有发现这绝活。

    评审团却是一惊:“这……”

    何向东继续往下,嘴唇翻飞,贯口即来:“飞来一匹乌骓宝马,马背上坐着一人,此人下了马往那儿一站身高在八尺开外,晃荡荡黑泱泱像镔铁塔一样。面皮黑,黑中透亮,一双扫帚眉斜叉八叉插额角入鬓边,大环眼狮鼻阔口,大耳朝怀,颔下一部暴长钢冉,扎里扎煞二尺多长迎风都吹不倒,压耳毫毛像排笔相仿。他没穿盔甲,头上戴着匝巾,身上穿着软铠。这人是谁啊?张飞张翼德。”

    “好……”观众大声叫好。

    又是一个人物开脸,这个开脸比之前督邮开脸难得多,当然观赏性也更好,何向东还用上了贯口就让开脸变得更加精彩了。

    当然杜岳峰的脸也变得更加精彩了。

    何向东再说几句,到了打斗的情节了,他便使出了张氏评书真正最厉害的功夫:“张飞问清楚原由之后,心头大怒,哇呀呀呀,敢欺辱我大哥,某家岂能饶你。一声怒喝,就像是半悬空中炸了一个闷雷似得。”

    “站着的天使军当时便是一惊。张三爷那里能饶得了他们,三爷双臂一晃便有千钧之力,双腿一蹬,地面上的青石板都裂了开来。张三爷冲上前去,一把便像抓小鸡崽子似得把一位天使军举了起来,用力一甩,就把那人扔在墙上,没了生息。”

    “旁边天使军一瞧这还得了,纷纷上前围攻张翼德。张三爷半点不慌,双腿如磐石一般岿然不动,手如猿臂一般灵活却有千钧之力,天使军是挨着就死,触着就伤……”

    张阔如最擅长描述战争打斗的场景,每每说来都让观众热血沸腾激动不已,所以也因此得到金口银舌的外号。

    何向东描述的就是打斗场景,他的一张嘴仿佛把真实的战斗场面搬到了观众眼前,观众仿佛就是勐将张飞在天使军中大杀四方,所有人都激动兴奋了。

    这就是张氏评书最精髓的地方,把一切虚幻的场景真实地展现在每一个观众的眼前。何向东是一位相声名家,非常擅长调动观众情绪,他先充分煽动了观众的愤怒情绪,再把张飞这位杀神引了出来,观众愤怒之下瞬间便带入到人物之中,随着张三爷大杀四方,现在效果好的出奇。

    评审团的人却是瞪大着眼不敢置信。

    “又是一位名家?”

    古老师更是见了鬼一样,惊叫一声:“金口银舌?”(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五章 挖坑**

    关于打斗场景,每个说书人的处理方式都不一样,像张阔如就特别喜欢细致描述,精彩的打斗场景都变成了张氏评书的典型特色了。

    但是也有特别不喜欢说打斗场景的,评书门的袁氏三杰之一的袁杰英老爷子就特别不喜欢说,老爷子最擅长说《施公案》,这种短打公案书也会涉及到很多打斗的。

    老爷子以前在茶馆说书都会抽水烟,民国那时候抽水烟特别流行,水烟就是比旱烟多了装水一个槽子。吸烟的人把烟吸过来要先通过水之后,才会进入到嘴里,这叫水烟。

    老爷子一说到打斗场景,边上的水烟就拿起来了,说了一声“两人打起来了”,然后就开始抽烟了,一分钟过后,老爷子老神在在又说了一声,“嗯,还在打”。紧接着又开始吞云吐雾了,五分钟过去,老爷子又说,“嘿,还没打完呢”。

    这是抽烟上瘾放不下烟枪了。

    处理方式不一样并不会影响效果,人家不喜欢说打斗的照样是一代名家,响当当的大角儿。

    说书人有千千万,风格自然更是万万千了,虽然有袁老的三国珠玉在前了,但何向东说的三国也非常有自己的特色,他学过三国,但并不是原模原样就搬到舞台上的。

    何向东也根据自己会的东西进行了一些改编,只有适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他这段三国也加入不少笑料包袱,也惹来不少笑声。

    他还用了自己非常擅长的情绪调动和张氏评书的长处结合在了一起,相辅相成,效果出奇地好,当然他还有一大杀器没有用出来。

    是长处就要好好发挥出来,这一段打斗何向东就说的特别精彩,完全把张飞的勇勐都展现出来了,非常完美地满足了现场观众的需求。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却是极难,那些有场景有灯光有演员又剧本的电视剧尚且很难做到这一点,就更不要说单纯只靠着一张嘴的说书先生了。

    所以这种地方是最能瞧得出演员的水平的,很显然何向东做的是非常完美的,这也让评审团的腕儿吃了一惊,这人的水平不输上一场的演员啊。

    可是这人才多大啊?

    这谁徒弟啊?

    诸位腕儿们都感觉自己头皮有点麻烦,心里也在暗自震惊,真不愧是牡丹奖啊,高手遍地走啊。

    古老师更是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白阔山老爷子更是抚须长笑,这孩子的进步真是太大了,火候拿捏的也是越来越好了,半年前还是和杜岳峰差不多水平,这才过去多久啊,就完全超越了。

    这速度真是有点吓人了,怎么会这么快呢,感觉好像是又被另外一个大高手操练过一般,不然火候不可能突然变得这么好。

    “呵呵……”白阔山摇头笑笑,又觉得自己的想法有点荒唐。艺人都说宁给十吊钱,不把艺来传。不是人家的徒弟,人家怎么可能把真本事教你?

    再说何向东都已经是张阔如的徒弟了,艺人行有艺人行的规矩,在没有经过对方师父同意的情况下是不允许随随便便教导别人徒弟的,这是行业大忌,这种行为是会被认为是对对方师门的一种挑衅,很容易出事情的。

    所以白阔山老爷子也只是脑子里面突然闪过这个念头,但是迅速被他否定了,这玩意儿有点扯淡。

    古老师傻了眼,扭过头不敢置信问道:“他……他是他徒弟?”

    闻言,白阔山微微颔首。

    古老师还是难以相信:“可是……可是张师叔不是……他不是……”

    白阔山微微一叹,道:“他只是退隐江湖了。”

    ……

    杜岳峰都要疯了,你大爷哟,又来一位名家,搞什么鬼啊?

    陶师叔面色沉重,若是站在公心上来说,评书界出来这样的人才是评书界的幸事,但是从私心的角度来看,自己的亲师侄杜岳峰要怎么办?

    “师叔?”杜岳峰艰难喊了一声。

    陶师叔沉着脸摇摇头,没有说话。

    杜岳峰脸色更是黯淡。

    傅盛长吐一口气,有欣慰也有感慨,听到这里他就发现了何向东的水平已经不在自己之下了,真不愧是王老爷子的传人啊,这进步真是让人叹为观止。

    “没想到今天还是没能击败你,或许以后都不会有机会了吧。”傅盛自嘲一笑,站起身来就想走到外面去,可是何向东接下去的几句话却是让他愣在当场。

    说话间,何向东的评书也差不多到最后了:“关云长言道‘大哥你休要劝阻,待得某家杀了这贪官,咱们兄弟远走高飞。’督邮一听连连磕头‘玄德公饶命啊’。”

    “刘备叹了一口气,心知自己的三弟已经犯下大错了。这督邮乃是十常侍的心腹,今日三弟把他打了,自己几人岂能讨的了好。罢了罢了,这安溪县是待不下去了,可刘玄德毕竟心善,也下不了这个狠手,当时就想要饶上这督邮一命……”

    书说到这里就已经是接近尾声了,常听三国的都知道后面故事的发展,刘玄德骂了督邮几句,兄弟三人便另投他处去了,扣子就留在这里。

    大概再说三五句话就结束了,好多人都在都在等着何向东说完最后几句话。

    谁知何向东突然话锋一转:“正在刘玄德正欲开口之时,一人策马扬鞭急急赶来。”

    这话一出,现场好多懂行的人全都愣住了。连白阔山老爷子也傻了眼了,这是什么鬼?

    古老师、杜岳峰、陶师叔、傅盛这几人眼珠子都快瞪出来了。

    观众也全都被吸引了。

    何向东却完全没管,继续绘声绘色道:“那人打马扬鞭而来,嘴里高声唿喝道速速放开督邮大人。刘玄德闻声抬头一看,愣在当场。”

    “啪……”醒木响。

    书结束了。

    他把扣子给改了?

    评审团所有评审包括后排坐着懂行的人全都傻眼了,这……是闹什么?

    再看现场观众,书听完了现场却没有掌声,所有观众都在大眼瞪小眼,疑惑声连连,还有不少人在大声喊“继续说”的。

    这就是王弥苇的拴扣绝活,俗称“挖坑**”。(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六章 评书一门的半壁江山

    长篇的传统评目,虽然每个说书先生说的风格不一样,但是内容是基本一致的,扣子关子这些东西都是经过无数老先生千锤百炼过的,所以基本上也不会有什么大变动。

    当然了,这不是说评书就是一成不变的了,你可以改,包括里面的扣子关子,或者是其中的一些内容。

    但是一定要改的好,如果更改之后的东西还不如原版的,那就是徒增笑话了。

    何向东刚刚是把三国第一回的扣子给改了,仅从这个扣子来看还是非常不错的,现场效果很好,但是真的要验证这个扣子的水平,还得要听他的下一段书,要看看他下一段书对这个扣子的解释程度如何。

    但可惜,这一场比试是看不到了。

    现场观众不干了,这个扣子可比袁老留的那个狠多了,袁老留了一个刘关张三人要投向何处的扣子,而何向东正好是掐在节骨眼上,这种扣子叫做缺德扣,真缺德啊。

    “来的那人是谁啊?”

    “不说了啊?”

    “再说一段嘛。”

    ……

    反正喊什么都有,还有好多人大声嚷着叫何向东不要走的,这些观众全都被何向东的缺德扣子挠在了痒处,这些人都被憋得不行不行了。

    评审团的腕儿们先是被何向东突然改的扣子弄得一愣,现在一看现场观众的反应,他们都傻眼了。

    古老师往后看了一眼现场观众的反应,吃惊化作惊叹,再看台上那个平凡无奇的身影,眼神中充斥着惊艳,这一刻他又想起了评书界曾经私底下的一些戏言:“张家一枝,人丁不兴,但每一位都是惊才绝艳之辈。”

    张阔如曾经的那几位徒弟也都是年少成名,是同辈人中最顶尖的角色,现在又出来一位,这人比他那些师兄还要强啊。

    古老师惊叹不已。

    白阔山也是长长一叹,真是不知道说什么好了,也没必要说了,看看现场观众的反应就知道了,观众都要开始撒娇央求了,他还要怎么评论?

    “这孩子真是进步神速,突然开了窍了?”白阔山无奈摇头。

    傅盛浑身一松,面上全是复杂的笑意:“真不愧是王先生的传人啊,这扣子留的……唉……没想到我还是败给了你。”

    傅盛苦笑不止,何向东最后一个精彩的扣子奠定了这场比试的胜局,他败了,但是败的心服口服。

    杜岳峰已经不忍再看了,他扭头望着陶师叔胖胖的脸上,喉头发出声音:“师叔……”

    陶师叔无奈地摇摇头:“唉,小峰,明年还有机会。”

    闻言,杜岳峰如遭雷击,面色瞬间便白了几分,他拧着脖子摇摇头,眼神中充斥着不甘:“不,我是现在评书界最当红的演员,他是什么东西?我师父是曲协的副主席,他是什么东西,他凭什么跟我比,难道捧我不比捧这个小子更有价值吗?”

    杜岳峰话语中饱含着怒气,先前来了一个高手傅盛他还能沉得住气,可是现在冒出一个比他还年轻的何向东,他就忍不住了,他可是年轻一辈的第一人啊。

    给他几年时间,让他到傅盛的那个年纪,他未必就会比傅盛差了。可是何向东比他还年轻,居然都完全超越他了,这让被吹捧长大的杜岳峰怎么能忍?

    陶师叔颇为诧异地看着杜岳峰,杜岳峰虽然心中有傲气,但是他展示给外界都是风度翩翩和善文雅的一面,现在怎么突然变成这样了。

    “小峰。”陶师叔语气稍稍严厉了起来,眉头紧皱。

    杜岳峰却是半点都不服气,他是从小就在蜜罐里面长大的,年少成名受尽吹捧,根本没有吃过半点苦头,现在稍微受了一点挫折就受不了了:“我不管,他就是一个无名小辈怎么跟我斗?我已经成名了,捧我难道不比捧那个货色容易?”

    陶师叔语气严厉道:“杜岳峰,你知道你自己在说什么吗?”

    杜岳峰红着眼睛,不服气道:“我师父是曲协的副主席,也是这次评书牡丹奖评选的负责人,他难道不帮我这个徒弟,去帮一个外人?再说这人是什么师承,我就没见过哪个名家前辈有这么一位徒弟。”

    陶师叔厉声喝道:“他是金口银舌的唯一传人,你难道不知道他们这一脉在评书界的分量吗?”

    “什么?”杜岳峰大吃一惊。

    出身名门的杜岳峰自然是知道金口银舌的大名的,也是知道他们这一脉在评书界的恐怖分量的。

    张家一枝儿是的确就只有何向东一个传人了,可是张阔如还是有师兄弟的啊,不说别的,台下坐着的白阔山的老爷子就是其中之一,杜岳峰的师父古老师在人家面前可是要执弟子礼的啊。

    还有当代评书四大名家之一的袁老就是张阔如的亲师兄弟,人家是什么人物,袁老现在是退居二线了,可是人家在观众心里的号召力是当红小生杜岳峰的好几十倍。

    就更不要说张阔如本身了,人家退隐江湖数十年了,但评书界谁敢小视此人?

    张阔如这一脉可谓是名家辈出,每一代最不缺的就是惊才绝艳的传人。

    他们这一脉可以说是评书一门的半壁江山,现在又出了何向东这样一位变态的后辈,他们怎么可能不尽力捧他。

    杜岳峰想玩黑箱?他倒是玩玩看,何向东的师门可不是吃素的。

    何向东的相声师门的确不怎么样,但是在评书一门里面,他的出身可不要太显赫哦。

    杜岳峰面如死灰,目光呆滞。

    陶师叔看着杜岳峰深深一叹,只能祝愿这孩子经这次挫折之后能尽快成熟起来,这孩子太顺了,就他现在这心态,他的路子可长远不了。

    陶师叔复又看着台上的何向东,眼神中依然难掩惊艳之色,金口银舌啊,那可是他的偶像啊,陶师叔开始学评书之后自己就经常听张阔如的录音,可以说张阔如的录音他都听烂了,不然他也没法一下子就能听出来何向东的师承。

    “唉……这一枝儿的传人啊……”现场听出何向东师承的腕儿们纷纷在心中感叹,脸上神色各异。(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七章 你捞过界了

    何向东终究还是没有把这个缺德坑填上,他冲着观众深深一个鞠躬就下了台了。

    观众席上那些听书的观众却还是依依不舍,有几个都快要跳起来咬人了。

    今天这一场说书比试,最强的三位都已经出场了,后面的那些演员的表演水平就很一般了,倒不是说这些人就真的很弱,而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

    观众的胃口被这几个人给养刁了,后面那些说书先生可满足不了他们,等到后面几个人上场观众席上都没人了,倒是也还有几个剩下的,但这些都是演员的家属,属于啦啦队性质的。

    怎一个惨字了得啊。

    牡丹奖的评选是炸出来不少高手了,可是有名有姓的高手大家都知道,像何向东傅盛这样完全没有名气的高手实在是太少了,能出来两位就已经是祖师爷保佑了,哪里还敢过多奢求啊。

    果然后面几天的演员就都没什么看头了,这一次评选最强的那几人都在第一天出来了。

    牡丹奖发生的事情自然也是瞒不住的,评书一门就那么点大,没过两天傅盛和何向东这两匹黑马的消息就传出去了。

    复试是全程录像的,评书一门有很多老前辈都要了比试的录像回去看,当然就有更多人开始打听这两人的门户了。

    傅盛的资料比较好打听,一下子就知道了这人的来路了,他也是有评书门户的,他的师父也是一位评书名家,只不过一直在南方活跃,再加上死得早,所以北京这些评书艺人都不知道傅盛是那人的徒弟。

    消息传出去之后,当时北京就有傅盛的同门师长联系上了他,一起交谈吃饭。

    传统行业就是这样的特色,它讲究师承门户,师徒如父子,师门就跟家里人一样,师叔师伯也就是叔叔伯伯,现在他们认出来自己的子侄晚辈了,马上就联系上了,所以傅盛这段时间还是比较忙的。

    传统艺人行有有人情的一面,也有非常功利的一方面,若是傅盛只是一个没有半点本事的小艺人,就肯定不可能成为这么多同门大腕儿的座上宾了。

    他们也是看出了傅盛的实力,也看出了他的潜力,正好现在又有牡丹奖这个机会,说不定这人一飞冲天都说不好,现在提前打好关系总是没错的。

    何向东的底也被人查了,首先查出来的是他相声演员的身份,相声演员拜入评书一门的传统古已有之,现在出名一点的相声演员好多都有评书师承,这并不是什么稀罕事情。

    现在需要弄清楚的事情就是何向东的评书师承门户到底是什么,他到底给哪个说书先生磕了头了。

    结果一查之后,发现完全查不到。

    这一下子评书界的大腕们就傻了眼了,这人不会就是一个海青吧?说相声的跨界打脸评书一门?

    这就让好多老先生感觉不舒服了。

    对何向东师承知情的那几位也纷纷保持了沉默,张阔如都退出江湖了,谁知道他愿不愿意复出啊。

    ……

    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原本大家都没有放在心上,可是有些参加了评书比试的人却有点受不了了,眼瞧着通关名额没自己份了,这些人都要跳起来了。

    现在眼瞧着一个没有评书师承的相声演员居然跨行来打脸了,这群孙子算是逮着理了,这几天是谣言四起,还有一些比较固执的老先生也说了不少闲言碎语。

    很多人都想通过他们这些人的私底下抗议来影响评审团最后的裁决,他们也只敢私底下弄,光明正大的可没人敢。

    “杜师哥啊,这何向东可是您的劲敌啊,您虽然实力很强,可也保不齐人家万一走了狗屎运啊,所以您不得不防啊。”

    “是啊,杜师哥,古老师是您师父,您说话肯定好使。咱们可不能让这个说相声的来打咱们评书门的脸啊,放在旧社会他可是犯了大忌啊,咱们携了他家伙走他都没话说。”

    “杜师哥,我们可都是为了您考虑啊,您要是一出力,这事儿肯定就成了。”

    “杜师哥……”

    “杜师哥……”

    ……

    这是北京一家饭店的包厢,杜岳峰端坐在上座,右手紧紧抓着一个酒杯,骨节泛白。

    大圆桌上坐着的都是评书一门的年轻一辈,也都是这一次一起参加牡丹奖评选的人,杜岳峰一直以为这只是一次普通的聚会,谁成想这群人居然全都是来鼓动自己的。他是越听越怒啊,脸色阴沉,黑的都快能滴出水来了。

    “杜师哥……”

    又是一人要劝,杜岳峰终于忍不住了,右手酒杯重重砸在桌子上,醇香的白酒勐地溅了出来,他大喝一声:“够了。”

    满桌人当时就是一惊。

    杜岳峰环顾几人一眼,也没有半点要解释的心思,怒而起身,愤然离席,留下一桌人面面相觑。

    好半晌之后,现场气氛才慢慢缓解。

    “这人干嘛呀?”

    “什么狗熊脾气啊,真是的。”

    “马哥,他杜岳峰不愿意出头,咱们怎么办啊?”

    那位长着一张长长马脸的年轻人面色也不好看,很显然这人就是带头的:“哼,他杜岳峰不愿意就算了,我们自己来就好,这回一定不能让这个死说相声的上去。”

    “好……”

    “好。”

    ……

    评书界接下来几天就热闹了。

    着名评书演员黄书张在某私下聚会表示不希望看到一个相声演员捞过界。

    评书名家马子涛亲自登门拜访古老师,谈话内容不详。

    评书演员方振宇表示没有师承就不算是评书演员,更不能来参加评书比试。

    ……

    林林总总,鸡飞狗跳。

    白家客厅,白阔山坐在主位上,古老师和杜岳峰在客座上坐着。

    古老师道:“事情就是这么个事情了,师叔,您看怎么办?”

    杜岳峰缩在沙发角落上,一言不发,神色萎靡。

    白阔山微微一叹,眺望着窗外风景,悠悠道:“名利最是动人心啊,唉,这都还没有开始决赛,这些人就忍不住了,唉……”

    古老师眉头紧皱,他最近也被这件事情弄得挺烦的,按照规定何向东来参加比赛是没有关系的,可是这种传统曲艺行当,他就有很多传统观念残余,你也说不好这种观点是好是坏。

    他虽然是曲协的副主席,可也不代表评书界就是他的一言堂啊,比他辈分高的腕儿大的有的是,古老师想了想,道:“白师叔,您看我们能不能说一下何向东的师承啊,他本来就是我们同门啊。”

    白阔山眉头皱着:“我倒是问过,老张那边还没有给我答复。”

    闻言,古老师眉头皱的更厉害了,一旦公布何向东的师承,那张阔如就不得不出山了,可现在不知道人家愿不愿意啊。

    事情难办啊。

    杜岳峰脸上滋味更是难明,自从出了何向东这么一个妖孽之后,他身上笼罩的光环仿佛一夜间就消散了,杜大少爷想哭的心思都有了。

    古老师也没理他,这件事也让他发现了自己徒弟心理上存在着的巨大缺陷,他现在就打算给自己徒弟狠狠摔打几下,不然这孩子以后肯定得出事。

    就在这时候,屋外面跑进来一个小年轻,他小跑到白阔山身边,把一个大信封递了过去,说道:“师爷,邮局送来的信,是给您的。”

    白阔山接过来,一打开来,眼睛瞬间一凝。(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八章 一门三杰

    “哈哈哈哈……”白阔山老爷子拿着手上的大信封仰头大笑。

    古老师和杜岳峰都有点莫名其妙,不明白老爷子怎么突然就笑得这么厉害了。

    “师叔。”古老师好奇地唤了一声,走到了白阔山身旁,打眼一看,发现老爷子左手拿着信封,右手拿着一张红色的请柬。

    古老师就更纳闷了,看到请柬这么高兴啊,谁结婚啊?老爷子的孙子?不会啊,那孩子还在上大学呢。

    白阔山老爷子笑完之后,看了身旁的古老师一眼,把手上的请柬塞到他手里,高声笑道:“来,你快看看,哈哈……”

    古老师也有点好笑,自己白师叔的性子可沉稳啊,今儿怎么这么不淡定了,他接过请柬开着玩笑道:“师叔,莫不是你家枫枫在大学里给您找了个孙媳妇吧,要不然您怎么这么开心呢。”

    “去。”白阔山大声呵斥了一下。

    古老师也没在意,脸上笑容依旧,打开信封一看,他笑容瞬间凝固在脸上,眼睛越瞪越大,嘴巴也吃惊地张开了。

    杜岳峰终究还是个年轻人,见着两人都是如此表现,他也忍不住了,马上站了起来,走到自己师父面前一看,他也傻了。

    这是一封请柬,上面写着的内容很简单。

    抬头自然是白阔山老爷子的名字了,然后正文写了一句话,“定于1999年4月10日上字9时,为小徒何增东(何向东)入摆知之期,敬候茶茗,恭请台驾光临,张阔如携小徒何增东同拜。”下首写的是摆知的酒店。

    这三人都是评书界人士,一眼就瞧出来这张请柬的含义了,这是何向东出师的摆知啊。

    传统艺人行当一般都有两次摆知,一次是拜师的时候,这叫入门摆知,简单几桌酒席就行,邀请同行前辈见证一下。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