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相声大师-第11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实力比杜岳峰高很多,可是他却完全没有杜岳峰腕儿大。

    杜岳峰听到这句话,他皱着眉头站了起来,看了来人一眼,沉声说道:“我知道了。”

    旁边围着的几人,稍稍一滞之后,马屁依旧,杜岳峰毕竟是现在当红的评书艺人,人脉广路子宽,艺人想成名光靠自己本事可不成,所以这些人全都围着杜岳峰拍马屁,想搭上关系,求人家日后提携自己一下。

    “嗨,什么高手啊,能比我们杜师哥厉害?这一次咱们门内那些老前辈可都没报名啊。”

    “是啊,我们杜师哥的本事在这次比赛里面算是最顶尖的啊。”

    ……

    一群人又开始吧了。

    何向东在一旁无语地翻了个白眼。

    “好了。”杜岳峰打断了这群人的马屁攻势,他虽然自傲但却也不是目中无人的货,既然自己师叔叫自己过来,想来定然是有他的道理的:“诸位先在后台好好准备,杜某就不打扰了,我先过去看一眼,诸位,告辞了。”

    “慢走,杜师哥。”

    “慢走啊。”

    “慢走。”

    ……

    何向东再次翻了一个白眼,他和这群人还真是有点格格不入。何向东非常看不惯这种行为,倒不是看不惯拍马屁,如果杜岳峰是评书门内非常厉害的高手,何向东也早就凑上去拍人家马屁,向人家问艺了。

    他看不惯的就是这群人又不是冲着好好问艺来的,也不是真心实意佩服人家的艺术水平,就是因为人家的名气大,所以就一窝蜂冲上去狂拍马屁。

    虽然现在这种情况很普遍,但是何向东还是感觉很不舒服。

    ……

    杜岳峰跟着那人出了门之后,就问道:“小高,师叔怎么说?”

    那人就是杜岳峰的同门师兄弟,是古老师新收的小弟子,他没有参加这一届的牡丹奖,但是古老师也把他带了过来让他见见世面,这人年轻也不大,比何向东还小两岁,他特别佩服自己这位师兄,所以说话就非常恭敬了:“师哥,师叔说他看到刚刚上台的那个说评书的很有水平,他让我把你叫过去看看。”

    “刚上去的?”杜岳峰皱着眉头琢磨了一下,后台就十一个人,他都有印象,第一个上场的是那对唱竹板书的师徒,他是第二个,第三个是和那个胖子在一起的那个人。

    杜岳峰脑海中一下子就浮现出傅盛的面貌了,后台围着他拍马屁的那些人他倒是没仔细瞧,孤零零站在一旁的那几位他倒是看了好几眼。

    “嗯。”杜岳峰重重点了点头,脚底下的步子也快了几分,那人水平究竟如何去看了就知道了。

    他表演结束了,就不能从后台直接上场了,他要走出剧场绕到前门去,从前面进来到观众席上看演出,他师叔也坐在观众席上。

    说话间,两人绕到了前门了,票房都是认识的人,不需要检票就直接进来了。

    到了观众席上,小师弟领着杜岳峰就过去找他们师叔,在第三排中间位置中间坐着的大胖子就是他们的本门的陶师叔。

    杜岳峰挤了进去,坐在了原先小高的坐的位置上,小高则很识趣地另外找地方了,今天剧场才来了一百多观众,这里空的要死。

    杜岳峰坐下来之后,先是看了台上正在说书的傅盛一眼,然后侧头问陶师叔:“师叔,小高说您找我。”

    陶师叔是个大胖子,他和古老师是同门亲师兄弟,他虽然没有古老师那份能耐和地位,但是他在评书界也是大腕儿,这一次他没有做评委,自己闲着也没有事情干,就帮着两家领孩子了。

    他带着自己和古老师的几个小徒弟过来见世面了,牡丹奖汇聚了全国各地的年轻高手,这种大型比赛对这些还没出师的孩子来说是个见世面的好机会。

    但是还没看几个节目呢,就突然冒出来傅盛这么一位高手了,陶师叔当时就是一惊,就赶紧让小高赶紧去找杜岳峰,让他赶快过来看看。

    陶师叔看着台上的傅盛,沉声道:“是我让小高去找你的,你听听台上这人说的书,这人应该是你这次竞争牡丹奖最大的对手。”

    “嗯。”杜岳峰认真点了一下头,他知道自己师叔是不会无的放矢的,随即他便全神贯注地看着台上那个身影。

    不消片刻,杜岳峰心中一片骇然。杜岳峰能被人推崇是评书界年轻一辈的第一人,自然也不是等闲之辈,短短几分钟,他就发现了台上这人的说书功夫竟然比自己强得多。

    这人是谁?

    不是说老一辈的名家都不参加这次比试吗?

    不对,这人这么年轻,不是老一辈人。可是他怎么这么厉害?

    这么厉害的评书艺人,为什么在评书界一点名气都没有。

    这人到底是谁?

    “师叔,他是谁。”杜岳峰看着身边的陶师叔,喉咙里面勉强挤出一点声音。

    陶师叔神色同样凝重:“不知道,我也没见过此人,不知道是从哪儿冒出来的高手。”

    “师叔,连您也不知道吗?”杜岳峰有点不敢置信。

    陶师叔摇摇头:“评书界卧虎藏龙,我哪里都能认得。不过这人实力确实很强,我都不一定能说得过他,这人肯定是一位评书名家,更关键他年轻好像也不大啊。”

    “倒也是奇了怪了,老艺人可能有很多不演出了,退出江湖了。但是这么年轻又这么有实力的艺人,怎么也这么沉得住气啊,也没蹦几下,搞得我们都不知道评书界还有这么一位高手。唉……小杜,你要上心了,这人肯定是你这次比赛最大的竞争对手。”

    杜岳峰沉重点头,傅盛给他的压力太大了,刚刚还有点飘的他一下子就被打回来了。他知道自己的实力很不错,可是傅盛却比自己更强,甚至于比自己师叔还强。

    “这应该就是这次评书比赛最强的了,幸好就出来这么一位,幸好幸好。”杜岳峰在心惊中也还带着一点庆幸。(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一章 何向东出场

    “小古啊,回去之后把这个人的资料给我一份,他的师承还有工作单位。”白阔山向身边的古老师嘱咐道。

    “好。”古老师知道台上这个演员是入了白老爷子的法眼了,不过这人真的厉害的可怕,哪儿冒出来的啊?

    杜岳峰脸色也甚是难看,傅盛给他的压力太大了,他几乎在一瞬间就给傅盛下了断定,最后的牡丹奖肯定有这人的一个名额。

    不过也幸好啊,这次评书比赛也就出了这么一位。牡丹奖是面相全国曲艺界的,今年拢共才十个名额,给评书的最多也就两个吧,所以自己还是有机会的。

    这次评书比赛应该再没有这样的高手了吧,应该没有了,这样不知名的高手有一位就够瞧的了,其他老一辈的高手这一次都没有参赛的。

    想到这里,杜岳峰稍稍心安了一点。

    傅盛是在观众震天响的掌声中下了台的,观众虽然没有专业的评书演员那份眼力见儿,但是他们也是能分得出好坏来的,或者说观众的主观感受才是评价演员的唯一标准。

    至于那些行内人所谓的专家眼光反倒是其次了,艺人归根结底是为观众服务的,观众说好,不好也是好;观众说不好,好也是不好。

    “下面请您欣赏评书《三国演义》,表演者:何向东。”

    主持人报幕。

    现场好多观众在交头接耳聊天,接连听了三段书了,这些人都有点乏了,还有不少人起身去上厕所的,现场乱糟糟的。

    虽然接下来又要出来一位评书艺人,可是也没人管这个,他们又不认识接下来的评书演员。

    观众不在意,评审团的大腕儿们也没上心,他们都还震惊于傅盛的精彩评书呢,心里激动的情绪还没平静下来呢,那里管得了接下来的是谁啊。

    白阔山老爷子眉头却是勐然一挑,眼睛一下子就集中在上场门那里了。

    “他来了!”

    白阔山老爷子脸上露出了笑容,他和张阔如是师兄弟,两人是几十年的老朋友了。

    自从张阔如以前收的那两个徒弟去世之后,张家这一枝儿的评书可就没有传人了,连张阔如这个人都不知道去哪儿了。

    在十年前,张阔如再次回京,白阔山这才见到自己这位老伙计,也是在那时候他才知道张家评书又有传人了。

    可惜那传人居然是相声一门的,而且还跟着相声师父去闯荡江湖了,到后来居然都联系不上了。

    白阔山知道自己老伙计心里难受,艺人艺术的传承也是传宗接代,好不容易老来得子,结果儿子还失踪了,你说崩溃不崩溃,这还怎么传宗接代啊?

    可是也没办法啊,自己老伙计当年在收那个小弟子的时候就说是收关门弟子的,从此张家一枝儿的山门永不再开了。

    自己老伙计眼光也高,也看不上其他人,而且也不愿意破誓,就不再收徒了,但老伙计心里苦自己是知道的。

    也是在前年,他那个游在外的小弟子终于回来了,白阔山是对这个孩子很有意见的,他做的事情也太不像话了。

    可是真正见到之后,他才发现难怪自己老伙计对他这个弟子一直念念不忘,这孩子的天分简直是高的可怕,高到超过自己想象。

    刚刚来北京的时候,这孩子的评书说的还是一般,毕竟当年自己老伙计只教了他半年多,可是这才过了两年,这孩子水平就已经跟杜岳峰差不多了。

    杜岳峰从八岁就开始学评书了,今年都三十多了。可是那孩子才多大啊,才学了几年评书啊。

    白阔山到现在还是有点惊叹。

    今天既然这孩子决定来参加牡丹奖的评书比试了,那他就是作为张阔如这一枝儿的传人来的,这孩子站出来了,那自己老伙计自然也不会再隐匿江湖了,张氏一枝儿必定会在评书界大放光彩。

    白阔山眼睛里面全都是期待,但心中也稍稍有点遗憾,前面那个说评书的太厉害了,完全不输他们老一辈的名家,比这两个年轻人自然更是厉害的多。

    假如刚刚那人没参加的话,那么这一次的评书比试必定是张阔如的徒弟和杜岳峰两人交相辉映,成为评书界最闪耀的两个明星。

    可惜啊……

    张家的那个小子的水平和杜岳峰在伯仲之间,想来这两人肯定会有一场大战啊。

    “龙争虎斗……呵呵……”白阔山老爷子嘴角笑容复杂。

    此时何向东也走出来了,他今天穿着一身青色的长袍,足底蹬着一双崭新的布鞋。

    右手放在跨边微微提着一点大褂,这是戏曲程式里面的提袍端带,脚下也是迈着典型的四方正步,左手随着步子前后摆动。

    何向东扫了观众席上一眼,发现观众对自己的兴趣缺缺,想来也很正常,他们早就乏了累了,更何况刚刚上场的还是一代名家傅盛。

    观众就如同是刚刚吃了一顿丰盛的满汉全席,人家都已经吃的肚子鼓鼓的了,接下来端上来的菜就很难吸引到他们了,哪怕接下来同样是一桌满汉全席。

    所以何向东这一场很不好干。

    观众好多在聊闲天的,还有好多人已经听腻了准备走了,起身上厕所的也有不少。

    评审团的评委也都在讨论刚刚上场的傅盛,傅盛给他们的惊讶太大了,这么厉害的评书艺人他们居然没有一个听过他的名字的。

    这也太奇怪了吧。

    包括古老师也还在回味:“唉,真是藏龙卧虎啊,有机会我一定要和这个叫傅盛的人多聊聊,也不知道他师承何人,他师父肯定是一位很厉害的前辈,对吧,白师叔。嗯?白师叔?”

    古老师扭头看去,发现白阔山一直盯着台上那人看,他也好奇看了过去,只是一眼,当时就给愣住了。

    “唉……”杜岳峰深深一叹。

    陶师叔坐在一旁安慰他:“小杜啊,你也不要气馁,那种高手这次比试来一位就嫌多了,你还是有机会的。”

    杜岳峰沉着脸点了点头。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二章 咱们今天说三国

    表演完的傅盛哪里也没去,他直接从后门出去,绕到前门然后进入到观众席上,在靠后位置随便找了一个地方坐了下来。

    他来这里就是来听何向东的评书的,上次西安一战,何向东还略输他一筹,现在已经大半年时间过去了,他真的很想看看经过王弥苇老爷子的悉心教导过的何向东究竟会成长到什么地步。

    “来吧,让我看看你现在到底是什么水平?”傅盛在后座上目光深邃地看着台上的何向东。

    何向东走到舞台中间,环顾了现场一眼,见现场乱糟糟的,他心中也微微一沉,现在这种情况说书是最难的。

    今天是比赛,决定他们这些演员命运的是坐在评审团上的那些人,如果是一般的评书演员他们肯定就不管现场观众了,只要能打动评委就可以了。

    但是何向东却不一样,他只要往舞台上一站,那他就是给观众表演的艺人。包括今天的评书比试,何向东首先认为这是一场演出,其次才会认为这是一场比试。

    所以他不可能不去管现场观众的。

    何向东在舞台中央先朝着四方观众行了一礼之后,施施然走到了桌子后面拉开椅子坐了下来。

    何向东也没拍醒木也没开书,居然先开始整理起了桌子上摆着的三样东西,连白色手巾都被他理出棱角来,三样东西放的整整齐齐。

    整理好桌子上的东西之后,何向东又开始弄铺在桌子上的绒布了,他倒是沉得住气,一点都不慌。

    他是没慌,下面坐着的那些人倒是觉得奇怪了。

    观众还有评审都知道台上来了新演员了,但是没有人在意,他们都还在谈论傅盛的演出呢。

    可是新演员上场这都半天了,怎么还没说话呢,观众们也都好奇了,纷纷看着台上,一看之下他们更弄不清楚了,因为台上那人正津津有味地整理桌布。

    搞什么鬼啊?

    他们见过有演员上场整理折扇醒木的,但是从来没见过还有人整理桌布的,而且还整理的这么投入,这是什么路子啊?不会是打扫卫生的工作人员吧?

    观众好奇之下居然都安静下来了。

    评审团的评委也都皱着眉头看着台上那人,他们也闹不清啊,这货干嘛呢,整理一下就得了,这人怎么还上瘾了呢。

    要不要这么慢性子?

    古老师也很意外,但是越瞧他越看不懂台上那人,刚刚何向东出场的时候的范儿是很让古老师有些侧目的,可是这人怎么上台就没言语了呢,这倒是怪事了,可是瞧人家这么淡定也不像是紧张啊。

    白阔山老爷子脸上倒是露出了笑意,嘴里轻声念叨了一句:“倒是个机灵的小子。”

    听到白阔山老爷子说话了,古老师也好奇问道:“老爷子,台上那人什么路子啊?怎么不说话呢?”

    白阔山呵呵一笑,道:“你看后面。”

    古老师往后一瞧,发现后面观众都在看着台上的何向东,倒是也有几个交头接耳的,但目光一直是放在台上那位演员身上的,可见他们谈论的话题就是在说台上那人。

    可是刚才这些人不都是都在聊傅盛的嘛,现在注意力怎么这么快就转移了。台上那演员可是连一句话都没说啊,这……

    古老师再看何向东的眼神就不一样了。

    后座傅盛露出了不出所料神情,何向东如果连这点本事都没有的话,那他可真的是要大失所望了。

    杜岳峰依然沉浸在患得患失之中,也没有管台上的何向东。只是坐在他身边的陶师叔却在狐疑地看着台上的何向东。

    整理了好半天之后的何向东终于停下了动作,抬头看了一眼现场的观众,发现大家都在看自己,何向东心里就安定多了,他对着观众笑了一下,说道:“刚才肯定很多人都在纳闷为什么我一上场不说书就光整理桌子是吧?”

    “嗯。”观众齐齐应了一声。

    一法通万法通,说相声需要台上台下交朋友,说书也同样如此,开场前的三两句话就得让观众喜欢上你,愿意听你说才行。

    何向东尴尬一笑:“其实我就是一个清洁工,说书那演员上厕所去了,我们领导让我顶一下场。”

    “噗。”这话一出来,全场瞬间笑喷,他们是说这人怎么那么像清洁工呢。

    评审团的大腕儿们也愣了,他们更搞不清楚了,这人到底是干嘛的。

    连自我哀伤的杜岳峰也诧异地看着台上。

    何向东苦着脸道:“我也不会说书啊,我们领导死活非得让我上来,还非说让我把绝活拿出来,你说我能怎么办?”

    “哈哈哈……”观众再次哄堂大笑,所以你就上台打扫卫生了,清洁工的绝活可不就是打扫卫生嘛。

    之前还有好些观众去上厕所刚回来的,突然听到这满堂哄笑声,他们也都好奇地望着台上。

    甚至还有许多准备回家的观众,人家都走到门口了,一听这笑声,一下子就又都愣住了,还有不少往回走的。

    评审团的腕儿们也都愣住了,他们说评书可很少跟观众闲聊,现在说评书都是在广播上说,真正的现场表演很少,广播都是录制为主的,也没法和观众交流。

    而且今天还是比赛,比赛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前面上场那几人不都是非常正经的说书嘛,这位爷怎么这么不正经。

    古老师也觉得有点好笑:“这人怎么像说单口相声似得。”

    白阔山老爷子瞥了古老师一眼,老脸上满是笑意:“你眼光真毒。”

    “啊?”古老师一愣。

    傅盛心中也不得不暗暗叫了一声精彩,刚刚现场观众是什么样一副情景,现在又是如何。台上那人不过才说了两句话而已,就算是把自己放在何向东同样的位置也绝对不可能比他做的更好。

    见现场观众的注意力都被自己吸引过来了,何向东心中一松,总算是可以开书了:“那么既然我被上来了,那就让我这个清洁工给大伙儿说一段书,咱们今天……说三国。”

    “啪……”

    (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三章 张家一枝,今日出世

    正式开书了,说书有说书的规矩,没有开始说书之前,说书先生可以和观众聊天,观众们在茶馆书场里面也都是嗑着瓜子闲聊天。

    但是只要正式开书了,说书先生手上这醒木一响,观众就要安静下来了,说书先生也不能闲聊了,就要开始说跟今天要说的书有关的东西了。

    现在全场观众都被何向东吸引了,何向东和观众也交上朋友了,观众也愿意听何向东说话了。

    这就已经可以开书了。

    何向东先用右手摔了一下醒木,然后左手拿着折扇,嘴里先说引场词,他说的是醒木的赞:“一块醒木七下分,上至君王下至臣。”

    一句话出来,评审团众人一愣,所有人心中同时升起了一个念头:“好传统的做派啊。”

    以前旧社会时期说书先生在茶馆说书,尤其是评书一门,他们在开书之前通常要先说一套引场词,一般是说桌子上面摆着的三样物件中的一样,行话叫赞,就是用一套词句来描述一样东西,何向东说的这个就是醒木的赞。

    引场词的作用和定场诗比较类似,都有定场压言的作用。但是随着时间发展就已经很少有评书艺人还说醒木赞之类的引场词了。

    到了现在评书艺人都在广播里面说书,定场诗很多都不说了,因为不需要定场压言了,还有就是没一段书之后的“欲知后事如何,且听下回分解”这也是强行给加上去的。

    因为说书的时候在末尾留扣子的时候是不必须!说这个的,因为有些扣子留的很巧妙,比如九头案的第一段山西掌柜抬头看着自家幌子上突然挂着三个人头,这里就很巧妙了,再多说一个字就会破坏掉这种巧妙,当然就更不会有什么所谓“欲知后事如何”了。

    有些扣子没有那么巧妙的,说书先生也会说“咱们今儿就说到这儿了,想知道后面怎么样了,咱们下回再说”,所以这是有区别的,不会一概而论。

    台上何向东依然在继续说着他的引场词,声音顿挫有味,洒洒脱脱,风范十足:“君王一块辖文武,文武一块管黎民。

    圣人一块警教儒,天师一块警鬼神。

    僧家一块劝佛法,道家一块劝玄门

    一块落在江湖手,流落八方劝世人。

    湖海朋友不供我,如要有艺论家门。”

    “啪……”一声断喝之后,再拍一下醒木,何向东放下手中折扇,他这就要开书了。

    “好……”也不知道是谁带头喊了一声,现场就有不少观众大声叫起好来了。

    先前开书前何向东跟他们开的几个小玩笑就让观众喜欢上这个演员了,现在又听到这么棒的引场词,掌声一下子就都响起来了,这就是跟观众交朋友的好处。

    今天何向东说的是三国,纯正评书,是没有经过相声技巧加工过的。三国是属于袍带书,这个不好说,因为三国的故事太广了,戏曲曲艺都很多,小说流传也很广,而且三国的电视剧也出来了,更掀起了热播浪潮。

    换句话说现场这些观众都知道三国的故事,他们都快能背得出来了,说一个人家很熟知的故事就难了,大家都知道后面的故事发展,就不容易被吸引了。

    而且评书名家袁阔成老爷子就是说三国的高手,他当时在广播上说的《三国》红的都不行了,可以说是万人空巷。

    人家已经珠玉在前了,何向东就更难说了。

    其实何向东可以讨巧,他也可以说一段谁也没听过的,张阔如也有几手不外传的道口活儿的,但是他不肯。

    因为他今天站在台上是以张家评书传人的身份来的,张阔如最擅长的就是说袍带书,金口银舌的名头也就是从这上面讨来的,所以何向东决定今天就说三国,就说袍带书,就从最难的做起。

    何向东开书了,气从丹田而起,声音打远而出:“东汉末年,朝局混乱,桓帝刘志继位,当时外戚专政,什么是外戚呢……”

    行家一出手就只有没有,何向东一张嘴就把每一个字都送到观众耳朵里面脸,评审团当时就一惊,连自怜自哀的杜岳峰也傻住了,呆呆看着台上的何向东,陶师叔更是惊讶莫名,心里隐隐有不好的念头。

    评书的三国和小说和电视剧不一样,评书不是背书,他是把书目重新编造过的,有评有论,才是评书。

    “世上行当甚多,唯有说书难习。庄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评书三国的第一回就是说刘关张三兄弟惩戒贪官督邮闯了祸出名的故事。

    何向东有条不紊地往下说:“从远处来了好些车辆,前面有二十几个天使军,中间有个红罗伞,伞下一匹黄骠马,马上端坐着一个人。此人四十几岁的年纪,身量不高,长得很瘦,他是两眉如秃笔,二目似枣核,鼻如大蒜,口呲蹦鼻,是双眼如锥,一副短髯胸前飘洒。”

    这是评书的开脸,也是评书艺术最基本的技巧之一,当然这也是极为见功夫的。何向东一个开脸,就把一个猥琐丑陋的的形象活灵活现地展现在观众面前了,这就是能耐。

    懂行的人一瞧自然能分得出演员的水平了,评审团就有不少人惊呆了,前面就上来一位大高手了,难不成这又是?

    不会吧,这人也太年轻了吧!

    “他……”古老师惊讶无言。

    白阔山目光深邃,如果你还是这点本事的话,那争夺这次牡丹奖就悬了。张家评书传人出世,这些可不够啊,你可是金口银舌唯一的传人啊。来吧,有什么能耐都拿出来吧。

    傅盛沉稳无比,他知道还没到戏肉,何向东真正的绝招还没出来,毕竟他可是王老爷子的传人啊。

    杜岳峰嘴巴张的很大。

    陶师叔眉头紧皱。

    ……

    张家,张阔如老爷子站在自己阳台上,凝望着远方,带着一点春意的冷风吹乱了老人的头发,而老爷子却像一块盘桓不动的老岩石一般沉稳,任凭风吹雨打,我自岿然不动。

    带着春意的冷风也吹进了老爷子的房间里面,吹乱了桌子上放着的一堆红色请柬,再细一看,每一个请柬上面都写着当今评书界最响当当人物的名字。

    张家一枝,今日出世。(未完待续。。)

第四百五十四章 容纳各方技巧的何向东

    场上,何向东说的三国也渐入佳境,评书的三国第一回是说十常侍的手下督邮大人贪赃枉法,想陷害刘备,让他贡献金银给自己。结果反而被张飞惩戒,也因此犯下了大错,结果刘备官也做不成了,只好另投他处去了。

    何向东不紧不慢地往下说:“正在这时候,刘备来了。刘备早晨起来想了想,无论如何也要去馆驿去一趟啊,自己根本没有脏银啊,根本就没有这回事啊,硬着头皮也要来见。刚来到门口这里就被看守大门的天使军给拦住了。”

    “诶诶诶,你干嘛呢?”何向东分饰两人,先把天使军傲慢的一面表现出来,再展现刘备稳重的一面:“卑职求见督邮大人。”

    说书先生经常自嘲的一句话叫做“装文装武我自己,好似一台大戏”。每一个书目里面都会涉及到很多人物,说书归根结底就是说故事,这么多人物情节全都是靠着说书先生一张嘴描述出来的。

    有些书目里面大大小小涉及到的人物可能有上百个,而且每个人的说话语气都是不一样的,厉害的说书先生都不需要说人物的名字,一张嘴观众就立马知道他说的是谁了。

    如果只是描述一个两个人物那倒是简单了,可是一个书目动不动就是好几十个甚至上百个人物,想要把这么多人物都活灵活现表现出来,而且人家说书先生嘴巴一张,他所构造出来的场景就能宛如真实一般展现在观众面前,这就更难了。

    说书学易精难,那些真正的高手,他们一张嘴分分钟能顶的上人家剧组上百号演员,只要曝光和运作的好,他们完全可以和电视剧正面交锋。

    可惜,这样的高手是万里挑一,整个中国都挑不出三五个人来,决定一个行业命运的往往不是那一两个顶尖者,而是大批的中层人物。评书的中层人物的能力就远远比不过现代化的媒体了。

    所以评书没落也就正常了。

    现在的何向东隐隐有了几分硬抗当红电视剧的能力了,他现在缺少的就是合适的演出平台和优秀的运作团队。

    三国第一段在何向东嘴里有条不紊娓娓道来,现场有不少人都已经把眼睛闭上了,闭上眼之后他们的脑海中更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