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95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诸位君子,若是愿意我和一同前往江南,我们约在处暑(七月十七)之日,在书院汇合。若是不愿随我去江南,我亦可代为安排去处。”
这是个意向性的说法,也没人会在现在当场请辞。回头私下里会聊一聊。
说笑着,夜色如水。
…
出狱第三天,六月二十一日傍晚,张安博带着贾环去参加了何大学士府中举办的酒宴。这是大学士何朔为好友的送行酒宴。
贾环以弟子的身份站在山长身侧。期间,回答了何大学士、工部左侍郎胡侍郎、大理寺右少卿梁锡、翰林院编修魏翰林几个问题。都是关于现在流传在京城中贾环的十首七言绝句的问题。
深夜时分,一辆华美的马车离开小时雍坊中,往一街之隔的大时雍坊。街道上有着深夜的漆黑,清冷。
马车中,张安博穿着深蓝色宽松的袍服,倚在软榻上,笑着问道:“子玉,你不是早想去见识江南风华吗?你是跟我去江南读书,还是在京城里攻读?”
他在南京任闲职,可以好好的教导贾环的学问。
贾环想了想,他确实有去江南的打算。不过他还有点手尾事情没处理好。宝姐姐的事啊。沉吟了一会,贾环道:“就怕赶不上山长出发的时间?”近一个多月的时间,他不知道够不够。
张安博性情宽厚,并不问贾环有什么事情要处理,虽然学习,考取好名次是贾环接下来两三年的头等大事。“赶不上的话,你可以随后来金陵。”又笑,“以你的财力,有去金陵的路费吧?”
贾环就笑,轻轻的点点头。心里涌起温暖的感觉。其实,山长今天带他来见何大学士,何尝不是提携、铺路。顿了顿,欲言又止,说道:“山长,我听大师兄说何幕僚,左师爷打算离开。这…”
山长的幕僚,现在就剩下庞泽、田师爷。他其实不认可山长遣散幕僚的做法。日后未必没有升迁的机会。山长身为大儒,修身养性,现在身体还好着。这年代又没有干部退休制度的。
张安博笑着摆摆手,道:“借用一句你的定风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心境洒脱。
贾环就笑起来,被山长的情绪感染,心中轻松,洒然。
…
六月二十三日,贾环、公孙亮、罗向阳、庞泽、乔如松、卫阳、骆宏等人在城南的驿站,洒泪送别山长张安博、张承剑一行。
山长的家乡在北直隶真定府灵寿县。出京城往南行,过通州、保定府,便是真定府。
六月二十四日。骄阳如火。上午时分,贾环正在望月居指挥着晴雯、如意制造可食用的冰。这关系到他的赚钱计划。身边,两个小姑娘叽叽喳喳。性子活泼,嘴巴利索的晴雯,清秀、柔美的如意,驱散着他心中些许离别的惆怅。
正说话时,外头小丫鬟来回贾代儒来拜访。贾环有些诧异,洗了手,到外书房中见贾代儒。
盛夏时节,书房中明亮。贾代儒七老八十的年纪,特意换了一件干净的儒衫,坐在椅子上,喝着茶。见贾环进来,颤巍巍的起身。
贾环伸手示意贾代儒随意,坐到书桌后,问道:“太爷今日来找我有什么事吗?”
贾代儒道:“我带了点礼物来谢三爷。我孙子贾瑞重新回到门房里做事了。”他说话时,神情还带着点赫然。七十多岁的人谢一个十几岁的少年,有点尴尬的。不过,他心里确实很感谢贾环。孙子能有个差事,还是贾环照着的,他即便死了,孙子也过的下去。
早前,贾环安排贾瑞从族学里退学,到贾府的门房中去做个小头目,贾代儒过来道谢了一次,说:“三爷日后但有差遣,老朽绝不推辞。”这一次,姿态更低了些。
贾环听着就明白,微笑道:“太爷客气了。瑞大哥算是‘官复原职’。”单大良在贾府里按照他的意思清除了一些管事、头目。之前被赶出去的贾瑞现在自然又回来了。
想着贾瑞这个在原书被王熙凤整的“强撸灰飞烟灭”的货色,贾环琢磨了一下,试探道:“太爷,瑞大哥老大不小了,该成亲了。”
贾代儒立时就满脸的感慨,叹道:“三爷,我何尝不想,但家里没有银子,聘礼…”因族学的事情,贾环每年给他四十两银子的养老银子,但银子到手,总还是不够花。
贾环听贾代儒说了一会,道:“如今瑞大哥也算是有差事的人。也能过日子。我赠送大爷五十两银子。太爷尽早把瑞大哥的婚事安排下去。”
以周朝当前的物价,二十两银子去买一个媳妇回来,还是没问题的。不过,贾环要卖人情给贾代儒,当然是要做足。
贾代儒感激的起身作揖谢道:“谢三爷!三爷若是有事请吩咐。老朽必定竭尽所能的办到。”
贾环笑一笑,“不着急。”
贾代儒千恩万谢的去了。贾环在书房中微微沉思。别看贾代儒七老八十,但三五年内他都不会死。
贾环收拢贾蓉、贾代儒,是为他日后全面接管贾家做准备。这两个人,一个是贾家的族长,一个是族老。
至于,贾瑞那位强撸兄,娶妻之后会不会戒撸。贾环并不关心。不作死就不会死。
…
下午时分,贾环刚调好一杯冰、牛奶、果浆的混制品,怂恿着晴雯、如意两人尝一口时,一辆马车缓缓的停在望月居门口。大师兄公孙亮从马车上下来。(未完待续。)
第两百五十九章 向南
贾环得了信去了外头和大师兄公孙亮见面。里屋里晴雯、如意两人看着眼前楠木半桌上洁白的小瓷碗中混合着成膏状的东西。
晴雯灵秀的明眸看着如意,抿嘴笑道:“如意,你先尝尝。你不是最听三爷的话吗?三爷说是甜的呢。”
如意苦着小脸道:“谁知道啊!中午这什么捞子橘子味冰激凌味道怪死了。”
晴雯咯咯娇笑。其实,三爷自己也吃了。说是,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过,她看着三爷刚才吃了一小口,好像挺满意的表情。
两人迟疑着,最终还是本着一起吃苦头的想法,一人吃了一小口。随即,两人的眼睛微微眯起来,眯成月牙形,欢快的浅笑从俏脸上溢出来。
真是甜的啊!
…
公孙亮是来找贾环商量怎么处置山长在大时雍坊里的房产的问题。罗向阳、乔如松、庞泽等人已经返回妙峰山下的闻道书院。山长让他帮忙把房子处理掉。
贾环成功制成冰激凌,虽说还要改进制作方法,控制成本,但心情还是很不错。吩咐钱槐上了茶,听公孙亮说明来意、情况,笑道:“大师兄,只要不发生战乱,京城这里的房价只会越来越高。房子不着急卖啊!你说隔壁有家被郑国舅牵扯的官员想要卖房子?我看可以让咸亨商行出资将其买下来,打通了并在一起。日后若是山长还能回京,位置也宽敞些。若是不能,等上几年,手头急着用钱时再卖,也是可以的。”
国朝又没有房产税怕什么?过户的交易税也低。在帝都持有大量的不动产,肯定赚的。
“如今四海升平,那有什么战乱?”公孙亮笑着叹口气,“我是不想老师回京城的。这次要不是贾师弟你想出办法,后果难料。宦海险恶。”
皇帝对山长的恶意,闻道书院众人现在都是心知肚明。山长能在南京礼部侍郎的位置致仕,或许是一件好事。
贾环感叹道:“也是!”
从年龄、身体这个角度而言,山长的仕途未必没有进步的空间。当然,从皇帝这个角度而言,还是算了。天天在皇帝面前晃,天知道“英明神武”的雍治皇帝会干什么?
说笑几句,公孙亮道:“哦,想起件事来。我昨天晚上在龙江先生府上喝酒。龙江先生让我带句话,他替韩秀才向你道歉。韩秀才那事…,嗨,我不知道该说什么了。”
韩秀才在东林党意欲攻击老师时,却没有给贾师弟通气。这真不是君子的做派。而且事后也不和贾师弟解释,这让他有点无语。只是龙江先生说:第一,韩秀才其实并没有亲手去对付闻道书院。第二,韩秀才的性格耿直、不善交际,所以事后没有向贾环解释。
这两个解释算是说的过去,否则,即便是道歉的话,他也不会在贾环面前提起。
贾环就笑,“大师兄,这事就这样吧!”
龙江先生致歉,贾环心里要好受点。但,和韩谨的关系破裂就是破裂了。他很难再去信任韩谨。
从龙江先生的角度看,是局势变化,各为其主。有点造化弄人的感触。
而山长提醒过他,人都是会变的。他不知道韩谨心里是怎么想的。但这已经不重要了。
…
下午时分,京城城南的长亭中,龙江先生宁儒带着长随在此地为即将回苏州的韩谨送行。
官道之上,车马川流不息。
宁儒是一名四十多岁的老帅哥,一声华服,头戴唐巾,富贵之气浸润而出。在亭中让美丽的侍女斟酒。举杯道:“子桓此去,不知仍否有再见之日。望一路珍重。”
韩秀才自被国子监放出来后,被国子监除名。学籍从新发给到县中。仕途、科举之路都将变得极其的艰难。
韩谨穿着一身直裰,喝了酒,“谢宁前辈为我送行。水仙姑娘哪里,望宁前辈宽恕她。”
等到东林党的这场大戏的结局出来。他如今也要离开京城了。
宁儒笑道:“看不出子桓还是护花人。放心吧!”京城流传名士与名妓的故事,他愿意为五凤馆的水仙赎身,准备赠送给韩谨做小妾。然而,水仙竟然不愿意。这令他很恼怒。
韩谨点一点头,回头看看巍峨的京城,心中感慨。情与名,利与义,谁说的清?
韩谨背着行李,坐到雇佣的马车中,前往通州。他将沿京杭大运河回家乡苏州。
宁儒目送着朋友远处,长长的叹了口气。让长随去贾府给贾环下请帖。也不知道文约是否将他的致歉带到啊!
…
张安博升任淮扬节度使、南京礼部侍郎以及郑国舅、郑贵妃倒台,在朝廷当中引起了一些波澜。种种争夺、权谋、暗算等手段都用上。然而,这些事情与贾环是没什么关系的。
他并不大关注。只在大师兄公孙亮下午来时,聊了一会儿。贾环稍微有点敢兴趣的是,住在荣国府北街对面的汝阳侯赵豫声势大减。当初中举时,他儿子赵星辰还在酒楼上和大家口角过。
东林党失势时,赵星辰受了牵连。汝阳侯与东林党党魁李大学士交好。而这次郑国舅、郑贵妃出事,汝阳侯又受到牵连,据说与毒杀监生案有关。预估,汝阳侯最近日子不好过。
闲聊着到晚上,贾环留了大师兄吃晚饭,请骆宏、柳逸尘、张四水作陪。席间,让柳逸尘帮着大师兄调动咸亨商行的资金把山长家隔壁的两进住宅给卖下来。
具体操作思路,就是将山长的住宅高价卖给咸亨商行。算是书院的一份心意。这样山长去金陵的用度也宽松些。然后,再有咸亨商行出面买下隔壁的住宅,让建筑队合并在一起。日后是租,还是卖,看情况。
自雍治九年冬山长出仕,到位居正三品的左副都御史,这一切都画上句号。接下来,书院的众人都将是读书、备考。
咸亨商行则是在青砖、琉璃瓦、瓷器上继续自己的道路,并维持着以闻道书院为中心建成的,发展教育经济的东庄镇。
…
时间缓缓的流走。秋天的脚步渐渐的来临。鸳鸯虽说和贾环说贾府内没有人敢和他亲近,但只是一种估计。
六月二十八日,贾环在东跨院后的抱厦厅迎春房中和迎春下围棋。探春、迎春以及丫鬟们围在一旁观看。笑语连连。
上好的木质棋盘放在桌几上,贾环和迎春两人对弈。一只素手以食指、中…指优雅的夹起一枚晶莹洁白的棋子放在棋坪中。落下一子。
贾环就是一笑,应了一手。他的二姐姐随着年纪的增大,出落的越发的美丽,鹅蛋脸儿,中等身材,肌肤微丰,气质温柔可亲。
惜春坐着一旁的高登上喝茶,明眸一闪,道:“三哥哥,你快要输了。”她今天穿着见浅绿色的裙子,年龄虽小,模样却是精致美丽,只是性情有点冷。但她在贾环面前还是很能说话的。
贾环洒然的笑道:“输了就输了。四妹妹,你来陪二姐姐下。”他想起雍治7年的春节时,惜春和他说话时的场景。她年纪越大,越发的懂事了,因而想要在佛经中求取解脱。
可怜绣户侯门女,独卧青灯古佛旁。
贾环大约知道这是什么缘故,可以说是幼年的心理创伤吧。惜春是贾敬那个假道士的庶女,贾珍的妹妹。父亲修道,母亲死去,哥哥不管,养在贾母面前。有点类似于留守儿童。
要花时间矫正过来。
只是,贾环现在还没时间给四妹妹送温暖、谈人生,化解她心中的郁结。不过,这个不急。贾府不会到的。贾惜春想要出家躲避现实,基本不可能。
惜春道:“我下不过二姐姐。”
迎春脸上露出些遗憾的神色。下棋能赢她还是很高兴的。可惜贾环不是她的对手,四妹妹不和她下。
探春轻笑,“我来吧。三弟弟让开。”最近府里发生的事情,她都知道。三弟弟和宝姐姐两人现在见面就会避开。而林姐姐和宝二哥到底要亲近些。所以,经常是她们三个和三弟弟一起顽。
贾环笑着起身。
探春一遍捡着棋子,一边笑道:“三弟弟,你不如打发晴雯、如意去看看宝姐姐。”三弟弟和宝姐姐的事情,她亦是觉得很可惜。两个人明明好好的,但牵扯到外面的大事、家族,就身不由己了。
贾环轻轻的笑了笑,“三姐姐,我心里有数。”
怎么娶宝姐姐,他心里有计划。现在的问题在于薛姨妈正在气头上,他需要时间的流逝来消弭薛姨妈的怒气,再做运筹。媒人的事情,他已经想好。
他在等王子腾那边的动作。他们俩的协议,可不是仅仅包含让山长出来。还包括,推动贾元春上位。所以,他前些天会对山长说,不知道能不能赶上初秋的时节一起坐船前往江南。
…
贾环的婚事,贾母和王夫人已经在留心。去年九月贾环中举时,京城中的权贵都曾经向贾府问询。最终尊重贾环的意见,以年纪太小,都推辞了。
现在,贾环自是推不了。
贾母上房处,贾母和王夫人两人说着话,商量着贾环的婚事。两人微微有些分歧。原因很简单,这个年代的婚姻讲究的是父母之命,媒妁之言。
贾母代表的是贾政。她是贾政的母亲。而王夫人作为贾环的嫡母,需要考虑的却是王子腾的态度。一个是上到下,一个是下到上。
但现在还处在大范围的圈选阶段,小分歧并不影响两人的关系、商量这件事。
正说着话时,一名中年管事风尘仆仆的从西角门进到贾府里,向管事的大管家单大良汇报消息。随即消息传到内宅:林姑爷不行了,接林姑娘回去见最后一面。(未完待续。)
ps: 昨晚点娘抽了。这章昨天就码好了。汗。
第两百六十章 感触、等待
贾母和王夫人在屋里商量贾环的婚事时,鸳鸯在侧面的小厅外走廊中和袭人说着体己话。
夏日上午的阳光落在屋檐、台阶、假山、树林上,泛着点点光斑。
宝玉在林黛玉屋里顽,袭人让媚人跟着,瞅空出来和鸳鸯说话。
袭人身姿细长。白白净净的模样,说笑着道:“听说老太太和太太在商量三爷的婚事?”这事在府内已经传遍,是府里最近的大事。
鸳鸯轻笑道:“可不是?看了好些家的姑娘!说是甄家里未嫁的三个姑娘都在考虑。哦,倒是就件巧事问你。你可别传出去。你屋里的那个爷,真和东府蓉大奶奶(秦可卿)的弟弟(秦钟)…,我听外头说有人在三爷面前告状呢。”
袭人叹口气,道:“姐姐快别问这事。就前儿在外头书房里见了一次面,不知道传成什么样?我是不管的,由着媚人劝他。我早没什么那份心了。”
鸳鸯抿嘴一笑,宽慰着袭人。她都已经在宝二爷屋里,还能服侍别的主子不成?
…
宝玉、黛玉的住处就在贾母上房的院落中,距离贾母这边的房间并不算远。
上午时分,宝玉到隔壁黛玉的房里顽笑。两人的关系现在重复着闹别扭、和好的死循环。今天,两人正在和好的阶段。外头林姑爷的信息还没有到黛玉这里来。
纱窗幽静。宝、黛二人在窗边的椅子坐着说话。
黛玉正和讥笑宝玉前些天在老太太屋里讥讽贾环,给贾环打脸的事儿,“傻子。人家既然敢进来,肯定早有准备。我们跟着珠大嫂在外头安静的看着,偏你要充兄长的派头,可见你心里还是不服气的。结果如何?”
宝玉讪笑道:“好妹妹。都二十几天前的事了,你还说这干什么?”
林黛玉拿着团扇,掩嘴娇笑。容貌精致。她年纪虽小,自有一股妩媚风流的神韵,美丽无瑕。
宝玉看得就有点想发呆。就算家里的姐妹,秦钟不和他顽,只要有林妹妹,他便没有遗憾。
正在这时,外头的紫鹃得了贾母那边的信,进来回黛玉,“姑娘,外头传信,说林姑爷不行了,要接姑娘回扬州见最后一面,姑娘快跟我去老太太面前。”
“啊…”黛玉脸上的笑容还没有完全的消散,脑子里像有一个晴天霹雳般轰下来,整个人都是万念俱灰的感觉。她父亲要死了啊!
她连怎么被紫鹃扶着到贾母面前都不知道,眼泪顺着秀丽的瓜子脸滴落。痛苦如潮水般覆盖了她的世界。
…
贾环和迎春、探春、惜春在迎春房里得知消息,三个姑娘都要带着丫鬟去老太太面前。
贾环道:“姐姐妹妹们去吧。我就不过去了。”他在贾母面前不讨喜,去了是添乱。派了晴雯跟着过去,带他的口信安慰黛玉。
过了午饭时间,贾府里上下就传遍了消息。东府那边亦是知道,尤氏和秦可卿都赶出来。贾母上房处,林黛玉哭成泪人。众人都聚集在贾母面前。
消息流水般的从贾母上房那边传到望月居。林家报信的人已经住下。正在商量由谁护送黛玉南下扬州,见林如海最后一面;去了还回不回贾府等问题。
贾环和如意两人在卧室里一边制作冰激凌,一边说着话。
先是将糖、果浆、牛奶、奶油溶在水中,然后将水放入罐内;取一个大盘,在盘内盛上水,将罐置于盘水内,不断地在盘中加入硝石,结果罐内的水结成了冰。再慢慢的调制、摸索。
如意一边盘内加硝石,一边叹道:“林姑娘真是可怜的。这么小,就要没父亲。”
贾环坐在书桌边记录时间、配比。轻声道:“确实。”黛玉的年纪太小了。他是早知道林如海会在今年去世。这种宿命,他是改不了的。扬州和京城,隔着几千里。
见清秀的小姑娘有些伤感,贾环好笑的放下毛笔,“说林姐姐的事,你想你自己干吗?”如意自小给贾府买进来。父母姓名不知。和晴雯一样。
贾环揽着如意的细腰,让她坐在自己的腿上。如意今天穿着见轻薄的淡青色长裤和衣衫,上面罩着掐牙背心,刷着丫鬟髻。清秀的小姑娘。贾环能清晰的感受到她圆圆的小俏…臀坐在他腿上时的弹软。
不过,小姑娘心情不佳,他自是不会又什么旖旎的念头。抱着她,轻柔的抚着她的背,安慰道:“有我呢。”
如意头埋在贾环怀里,低声道:“嗯。”
两人似乎都没有留意到:一生一世的承诺,在这不经意间的时刻定下来。极其的自然,就像是水到渠成。
时光静静的流走。贾环正抱着如意说话时,门口传来晴雯银铃般的娇笑声,“三爷,又给我赶巧遇上了哦。”
秦可卿的丫鬟宝珠站在晴雯身边,嘴角含着笑。男主子抱着丫鬟,在府里很正常。只是,这场面怎么感觉有些温馨呢?
贾环就是一笑,招手让晴雯、宝珠进来。如意慌忙的起来,俏脸绯红,借口倒茶跑出去,好一会才进来。因林黛玉即将丧父带来的伤感情绪被冲淡。
晴雯给贾环说着情况:贾母决定让贾琏带林黛玉去扬州,明天就启程。林如海的后事料理妥当之后,一定要将林黛玉带回来。这一点要和林如海说清楚:黛玉没了父母,还有外婆、舅舅。林家那些远支不足取信。
贾环平静的听完,点点头。喝着茶,微微沉思。或许,这也是林如海把家产交给贾琏的原因。林黛玉日后出嫁,大约只有贾母会认真、负责。这一点上,林如海倒没有判断错。凤姐确实做了一万两银子给林黛玉办婚礼的计划。
多年的宦海生涯,担任着巡盐御史,林如海要是看不透贾琏这公子哥,确实也说不过去。他两三百万的家资,换黛玉日后嫁个好人家的承诺。对与错,还真不大好说。当然,亏肯定是亏了。
贾环揣摩了下林如海的想法,回过神来,问宝珠,“宝珠,你找我有事吧?”
宝珠笑着道:“三爷,我们奶奶让我带着几色糕点、吃食来谢三爷。都是奶奶亲手做的。”
贾环轻笑道:“嗯,我心领了。”
前天贾宝玉瞅空把秦钟叫到他的外书房里去说话,随即流言蜚语在族学、贾府里到处传。贾环没问秦钟到底怎么回事,看在秦可卿的面子将谣言压下来。见个面说话,就是搞基,这太搞笑。族学里敢用流言来逼迫他作出决定的人还不存在。
宝珠又笑道:“我们奶奶还让我贺喜三爷。三爷的老师出狱,三爷在府里也稳些。”
贾环禁不住莞尔一笑,“嗯,再心领了。”
秦可卿是个很聪明的女人。但她聪明归聪明,到底是内眷。对外面的事情并不清楚。其实,要恭喜他脱险,在郑国舅下狱时最合适。
而山长被贬到南京当礼部侍郎,对他其实有些影响的。但贾政那天在贾母面前帮他吹牛,说他和左都御史、国子监祭酒一起喝酒、结交。贾府里自然是风平浪静。
而勋贵圈中的韩奇等人都是消息灵通之辈,他出入何大学士府上,和大理寺右少卿梁锡交好的事情,自然都知道。疏远自是不会,当然也不会太热情。所以,贾环这些天其实也很清净。有功夫研究下冰激凌的制作。
三个丫鬟都是娇笑。
…
时间很快就到了夜晚。从外头忙着蜂窝煤事宜的贾琏回来,在家中和王熙凤吃了几杯酒,到望月居来见贾环,“环兄弟,我马上要送林姐儿去江南见林姑爷。蜂窝煤的事情,你帮我照看些。蓉哥儿到底年轻,我怕他压不住。”
贾蓉入股蜂窝煤的事情,贾环早和贾琏谈好。占两成股份。这段时间,宁国府里给贾琏出了不少人。这算是贾琏的私人收入,并不入荣国府的公中。有贾蓉的人力帮忙,贾琏轻省许多。
贾环就笑,“我在府里的时候会帮你看着。不过,我过段时间会随我的老师去江南读书。”
贾琏没料贾环也要去江南,苦笑一声,道:“环兄弟要是早些走,倒可以代我去走一遭。”贾府里的杂事,出远门,基本都是派他去处理。
贾环当然不会和贾琏换“任务”。郑贵妃都去了冷宫,贾贵妃还远吗?贾琏一走,能代表贾府去和宫中太监打交道,送礼的,就剩下他。贾环可是想提前和贾元春接触的。
贾环宽慰了贾琏几句,保证即便是他离开京城,蜂窝煤的生意不会出问题,将贾琏送走。
…
贾琏对贾环的保证还是很信任的。贾环在商业上的能力毋庸置疑。回家坐了没一会,给贾赦派人叫去。
偏厅中点了几支蜡烛,灯光略显得昏暗。贾府大老爷贾赦坐在椅子中,酒色过度的脸上,有些阴森的感觉。
贾琏进来后,行礼道:“儿子见过父亲。”
贾赦摆摆手,示意贾琏随意,缓缓的开口道:“扬州盐商聚集。林姑爷在扬州担任巡盐御史这些年。家资丰厚。你去扬州,留意着些。”
贾琏点点头。(未完待续。)
第两百六十一章 派个丫鬟
夜色深深。黛玉房中,不时的传来黛玉低声的抽泣声。贾宝玉在一旁陪着劝解。
林黛玉满心苦楚,对贾宝玉说的话,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紫鹃和雪雁两人带着几个小丫鬟在装箱黛玉的行李、用具。媚人、袭人两个在一旁帮着忙。明天就要走启程,时间紧迫。
紫鹃看看黛玉,宝二爷,对雪雁道:“你在姑娘这里侍候着,我出去一趟。”
雪雁点点头。
紫鹃一路出贾母上房,往望月居而去。姑娘陡逢大难,她心里也是惶惶的。宝二爷那里絮絮叨叨的劝解、软话儿能顶什么用?她想要问问三爷的主意。
月色散落在贾府的园林中。紫鹃到望月居中,贾环正在洗澡,准备睡觉。晴雯进去通报了一声。紫鹃在客厅里略等了一会,才见贾环穿着白色的便服出来。
紫鹃来访,令贾环略微有些惊讶,“紫鹃,你这会不应该是在帮林姐姐整理东西吗?”
紫鹃容貌普通,梳着两个小辫,穿着浅紫色的掐牙背心,有些伤感的道:“三爷,我家姑娘陡逢大难,这可怎么办啊?”
贾环微微有些诧异的看着紫鹃,让她先坐下。晴雯过来上了茶,留下旁听。
贾环知道紫鹃和晴雯的关系不错。那年春节前,贾宝玉要把晴雯要到他屋里去做丫鬟,就是因为晴雯去找紫鹃说话,和贾宝玉碰上。但贾环没有想到,紫鹃会信赖他的判断。
想也是,他作为贾府内能够在外头做事的男子,地位与贾赦、贾政相当。紫鹃来问他的意见也正常。总不可能去问贾宝玉那小屁孩吧?
贾环沉吟了片刻,道:“林姐姐肯定还是要回贾府里来住的。她家在苏州那些亲戚,都是远亲,不顶用。所以,有两点,林姐姐是要把握的。第一,林姑爷的家产,要留一部分通兑的银票给林姐姐私下里收好。第二,林姐姐的终身大事,要让林姑爷尽早定下来。否则日后就很不好办。”
林黛玉和贾宝玉之间的情况,贾府里其实很多人都知道。比如:贾环、紫鹃。
只是两人年纪都还小。贾宝玉十二岁多,养的还是个小正太模样,常常在贾母、王夫人怀里撒娇。而黛玉才十一岁。没人往婚嫁的方向去想。而两人毕竟是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关系比别的姐妹亲近也正常。
紫鹃听得懂贾环的暗示:如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