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奋斗在红楼-第20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蜀王摇摇头,沉声道:“潇妹,不是的。他有真本事。不然我那位号称贤王的八哥可不会费如此大的力气去拉拢他。”宁恪将那天在思古台和楚王对话的内容,告诉宁潇,说完,苦笑道:“我虽然不愿意承认,但想着,应该算是有王佐之才。你知道吗?我姨娘有意召见他,为他和我说和。”
宁潇惊讶的张张粉润的嘴唇,难掩惊讶。她心里依旧是不服气贾环,但是,杨贵妃都这样打算召见贾环。这…
蜀王笑一笑,道:“贾环满嘴胡话,但有一句话说的对。潇妹,日后我们要少去荆园啊!那里,现在在京城是个是非地。保不准就有锦衣卫的探子。”晋王与锦衣卫指挥使毛鲲交好。锦衣卫有很大的概率会盯着楚王。
蜀王宁恪,人生的英俊,气质出众,花酒没少喝,整个一个纨绔子弟。但智商还是高于平均水平的。
宁潇点点头。
…
六月十七日中午,贾环带着燕王宁淅、宁澄两人在咸宜坊中的酒楼吃酒。
鉴于贾环三人的年纪,酒水自然是米酒。酒家又上了几盘清淡小菜。一般而言,权贵们的口味比较清淡。一则是符合养生之道,二则是不缺少肉食。
贾环身穿玉色文士衫,光看这身打扮,外加他的身高,即便脸庞有些青稚,但很明显的将他和宁淅、宁澄两人区分开。当然,三人组还是有点惹眼。伙计、食客们偶尔看看。
宁澄笑嘻嘻的给贾环添酒,道:“先生,你知道为什么我姐没来找你的麻烦吗?我娘不让。”
“是吗?”贾环不以为意的笑一笑。倒是想起他和宝姐姐关于永清郡主的对话。
北园的新居卧室里,月光幽幽。宝钗笑道:“夫君,人家那么美丽的女子质问你,你都晾着。还忽悠她?”永清郡主的美丽,确实让贾环感到惊艳。他给宝钗说起这事。
贾环笑一笑,握着宝钗的手:“那不然还怎么办?她长的漂亮是优势,但对我没什么用啊。姐姐,我没打算和她发生点什么。当然不用迁就她。”
想到这儿,贾环收回思绪,他怎么会怕永清郡主来找麻烦?兵来将挡,水来土掩。拿起酒杯轻抿一口,
宁澄话多,见贾环的神情,知道他不怕他姐,眼珠子一转,又道:“先生,那你今日突然带我们来吃酒,是因为下午要见杨贵妃的事情发愁吗?”
燕王宁淅抬头,欲言又止。他想提醒下,但是不知道说什么。杨贵妃派人叫他带给话给先生,想请先生去永寿宫中见一面。
贾环哂笑,“你想太多了。劳逸结合而已!你不觉得在你们吴王府吃饭,很压抑吗?各种规矩。我干嘛自己给自己找罪受?我又馋你们吴王府的美食。在这小酒馆里,随意畅饮,舒服自在不好?”
宁淅微微一笑。他喜欢先生这话。自由自在不好吗?一颗种子在少年的心中埋下。
宁澄一拍大……腿,举起酒杯:“先生,你这话说到我心坎里去。我敬你一杯。”
贾环笑着摇摇酒杯,给宁澄面子,喝了酒,然后道:“宁澄,你这性子要磨一磨。我决定了,日后给你开物理课。让你见识见识客观规律。”
宁澄一下子苦着脸。他这位先生,常常是在谈笑之中翻脸。翻脸比翻书还快。
宁淅一笑,问道:“先生,那我的课外兴趣学什么呢?”
贾环看看小宁淅,十三岁的少年了,却看起来很文弱,道:“你啊,意志力太弱。锻炼身体,爬山,长跑,游泳吧。”
经史子集,贾环自是有研究,可以开课。但是,他教授一个皇子,一个亲王世子经义有什么用?他们并不需要用八股敲门,已经是统治阶级。投胎投的好。所以,贾环只打算教授他们一些知识,培养兴趣、爱好,独立的思考能力。
宁淅点点头。
…
午饭后,贾环到西华门递牌子,求见杨贵妃。心中,自是有点犯嘀咕。
杨贵妃和蜀王早逝的母亲有些交情。蜀王喊杨贵妃“姨娘”。这就很能说明问题。她若是为蜀王出头,他准备怎么应对?
第五百八十二章 打完小怪见大怪
贾环去永寿宫见杨贵妃,当然不会出现“林冲误入白虎堂”的剧情。出入宫禁,都有严格的记录。
再者,贾环虽然是勋贵世家的子弟,但他算是外臣,见杨贵妃要多层通传,而且见面是隔着帘子的。贵妃的容颜,自然不可能轻易给人看到。
西华门处验过身份后,贾环给一名永寿宫的太监领着,从西华门入,过武英殿,再沿着宫殿中的甬道往北直走,进入后……宫区域。过永寿门,至永寿宫中。
永寿宫内的一处偏厅中,里面已经做好准备。会客区域正前方,摆放着一张宽大、精美的山水画屏风。数名太监、宫女站在屏风内外。显然,杨贵妃就在屏风后。
贾环心里有些无奈,跪地行礼,道:“臣翰林侍讲贾环参见贵妃娘娘。”他自来到红楼世界,就想过,目标是不跪人。但,显然,在十四岁的年纪要实现这个目标有点困难。
杨贵妃坐在屏风后的塌椅上,穿着明黄色的长裙,端庄、优雅。小皇子已经快三个月大。杨贵妃容貌精致,珠圆玉润。三十出头的美妇,有着成熟、绝代芳华的美人风情。
杨贵妃点一点头,温声道:“贾翰林,免礼。”等贾环起来,再缓声道:“恪儿得罪了贾翰林,风流韵事被刊登在真理报上。他也被天子惩罚。本宫今日请贾翰林前来,是想向贾翰林讨个人情,原谅他可好?”
贾环低着头,答道:“微臣惶恐!”脑子急转。他很诧异,这根本不是当朝最得宠的贵妃应该有的态度。太谦和了。他只是个正六品的翰林而已。
杨贵妃掩嘴一笑,声音清甜、悦耳,“贾翰林的胆子哪有这么小?你配合何相调兵平叛,可是敢拿火铳指着府军后卫指挥使的!就这么说定了,可以吗?
元春妹妹正在养胎,我不好拿这些琐事烦她。恪儿的娘亲,当年待我如姐妹。我不管他,谁管他呢。”
贵妃相求,话说到这份上,贾环还能说什么?他本来是在真理报上整完蜀王就是算完。并没有进一步的“计划”。他哪有那么清闲?当即,作揖行礼,“臣遵旨!”
杨贵妃愉快的轻笑,欢喜的道:“好……!那…贾翰林,是不是要在真理报上登一个说明,挽回恪儿的名声?”
贾环嘴角露出苦笑,想了想,决定说实话,“贵妃娘娘,信息的传播具备时效性。当前舆论风波已经平息,没有必要再提。人们,都是健忘的。”
经历过网络时代的人都知道。网络热点,舆论热点,都是一阵接一阵。拖一拖,基本就会淡下来。因为,每一个人在一段时间内,接收的信息是有限的,他的大脑必须学会遗忘。
只是,杨贵妃看到的是他的反对,驳回她的意见,会不会认为他口是心非,不愿意“和解”呢?
杨贵妃愣了下,微微沉吟了一会,温和的轻声道:“也好。本宫相信贾翰林的判断。毕竟,真理报是你一手做起来的。这事本宫欠你一个人情。”
贾环微怔。
对答结束后,杨贵妃赏了贾环一些东西,聊表心意。贾环自永寿宫中出来,心里的惊讶还没有消失:杨贵妃的姿态太低,完全没有必要;而且信他的话,这让他心生好感。
但,贾环心中同时又禁不住悠悠一叹:“可怕”的杨贵妃啊!当一个女人,不以美貌为“武器”,只凭着气质、性格就能让人不法拒绝时,她是可怕的!
无往而无不利。
杨贵妃在宫中得宠,自有原因。或许,在天子怠政的大局下,晋王、楚王的夺嫡可能会发生变数!当今天子四十有四,若能活到康熙那个岁数,那杨贵妃的皇子就有24岁。完全可以继承皇位了。
这不同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杨妃。那是杨广的女儿。杨妃的儿子继位,那唐朝皇室到底是姓李还是姓杨?而雍治天子的杨贵妃,在血统上,并无前朝的血脉。她的儿子,可以继承大宝。
将来的事,谁说的准?反正,贾环是打定主意,不带着贾府参与夺嫡。
贾环心里再叹口气,放弃心中隐隐的想法:若是宫中无事,元春生下皇子,元春将是皇后的不二人选。届时,贾府是否可以推一推?当然,要先和元春商量。但是,宫中有杨贵妃这样的存在,恐怕不争,才是上策。
贾环正想着事情,前头带路的小太监忽而停下来,道:“小的见过刘公公。”
刘公公是一名中年太监,面白无须,身材消瘦,穿着青色的袍服,脸色冷峻。在贾环看过来时,脸上却突然露出一丝笑容,拱手一礼,客气的道:“莫非是贾探花当面?久仰久仰。在下极喜欢贾探花的诗词。”
贾环看这架势,就知道这位刘公公在宫中颇有能量。杨贵妃宫里的小太监都恭敬有礼。可想而知。但是,太监一般自称是咱家。哪有自称“在下”的?
贾环拱手回礼,道:“刘公公,幸会。”
刘公公眯着眼睛笑一笑,点点头,离开。
贾环压着心里的疑惑,离开皇城。偶遇一位刘公公只是一个小插曲。见杨贵妃才是要事。
怎么说呢,有点类似于玄幻小说里面打怪。打完了蜀王宁恪这只小怪,引来杨贵妃这只大怪。只是,贾环没料到,杨贵妃出奇的好说话。大怪自然是不用打的。杨贵妃的智商不仅在线,而且非常的高。
今天最大的收获:一个是和杨贵妃的接触,一个是她亲口说欠的人情。这个人情有几分,不好说。但当朝最得宠的贵妃的人情,运作的好,还是很有用处的。
…
贾环见过杨贵妃,恢复教学,每日在真理报报社、家中、吴王府中来回。
而真理报大获成功,所影响到的,并不是只有当了一会“明星”的蜀王。
夏季多雨。京城外城东的一处小院中,新任的真理报副主编萧梦祯和好友罗华前来拜访,寓居在此的韩秀才。韩谨和萧梦祯去年年底来京时,黄州府知府尹言、同知仇兴德各赠送了白银五百两作为盘缠。
窗边,雨声点点。芭蕉叶卷。
萧梦祯和罗华将带来的酒菜铺开在小桌上。三人把盏共酌。
萧梦祯轻叹道:“何日归家洗客袍?银字笙调,心字香烧。流光容易把人抛,红了樱桃,绿了芭蕉。”
新科的庶吉士、金陵人罗华笑道:“开之兄,春风得意,何做此儿女之叹?”对韩谨道:“子恒兄要劝劝他。”
萧梦祯一笑,道:“我有我的思念。不比阁下与佳人订婚,春心荡漾。只等几月后完婚。”
几人大笑。罗华,时年二十六岁。妻,金陵人,前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孙女李纹。李氏随母正客居在京城。其姑妈是贾府寡居的长孙媳妇(李纨)。萧梦祯陪罗华去李氏家中拜访过。
韩谨洒脱的一笑,吟诵道:“雨打芭蕉声声泣,遥请惊鸿问故人。他乡独闯可安否,莫忘远方思友人。”温柔乡是英雄冢。大丈夫,功业未立,何以为家?
萧梦祯饮了一杯,道:“子恒兄总是这样斗志昂然,令我钦佩。前些时日,贾子玉与我谈了一次。说的我很有感触。他说,阴谋家只整人,政治家还要整国家。东林党,只有党派利益,没有国家利益。亡之不可惜。”
贾环向他交了底,最终,真理报还是他来做主编。但是,有一个要求:不能只顾东林党的利益。他严格说起来,其实不算东林党人。赏识他的黄州知府尹言,是前太子的老师。
他认可贾环的看法。
韩谨失笑,“开之,这要我怎么说?君子群而不党。但是,几人做到?比如:当前的何派,楚王党。这都是有的吧?贾兄对东林一脉还是有些偏见。
另外,他的性子,有些冷,有些懒。每每都是被时势所推出来的。正所谓,锥处囊中,其末自现。”
罗华点头,与韩谨喝了一杯酒。说起来,他和贾府也算亲戚。不过,他不屑于和勋贵世家走动。他问道:“子恒兄,你谋划的如何了?”
眼前这位大才,学有帝王术。来京城是想要一展抱负。他是极为佩服的。而太子之位,只会在晋王和楚王之间产生。
韩谨点点头,脸色有些清冷。他通过龙江先生的关系,分别和晋王、楚王都谈过一次。
萧梦祯就笑,“晋王年长,而且,在天子身边办事。韩兄是打算顺势而为?”
韩谨还没回答。这时,门外的长随进来汇报,“先生,有几名自称楚王府的人求见。”
萧梦祯、罗华两人一愣。
韩谨笑一笑,甩着衣袖,“今日我有朋友来访,不见!”
第五百八十三章 韩秀才版的“隆中对”
韩秀才租住的民舍小院门外,几名带着斗笠,打着雨伞的男子被主人拒之门外。
一名白脸太监心里起火,压着声音怒道:“王爷,这姓韩的书生太过分了。”
居中被众人簇拥着二十岁的便装青年便是楚王。楚王不满的训斥道:“不要乱说话。你们都在外面等着,我自己进去。”说着,不理会下属们不解的目光,走进小院里。
韩谨的长随,是进京路上,几两银子买的十几岁的少年,如何敢拦王爷?愣一下,忙跟着楚王进去,“诶…”
楚王撑着雨伞,走在有些泥泞的小院道路中,正好看到窗口喝酒的韩谨三人。他的那些蠢货属下,怎么明白他的心情?
在他的几名心腹幕僚告诉他,贾环办真理报不可能成功时。韩秀才在荆园里的一次酒席上告诉他:贾环一定会成功。当时,他不信。现在,不得不服。
看着进来的青年,因喝酒的兴致被打断,罗华颇有些不满,“诶,这人怎么这样,都说了不见。”
萧梦祯去年春来京城考试,就是士子中的名人,今科亦然。他去楚王的荆园参加过文会。认识京师中的名人,楚王。当即,低声道:“德辉,是楚王殿下。”说着,看向韩谨。
韩谨也有些惊讶,他没想到楚王会亲自到他这里来。小院不大,就这么一会的功夫,楚王已经进门,拱手一礼,笑道:“韩先生好雅兴,与友雨前小酌。我来的冒昧,还望勿怪。”
楚王时年二十岁,继承着皇室的长相,颇为英俊,身姿秀才,一袭青色长衫,文质彬彬。笑起来,令人如沐春风。
韩谨、萧梦祯、罗华三人此时都站起来。
面对楚王强大的自大气场,韩谨并没有如蜀王宁恪一般被压制,从容的笑道:“让王爷见笑了。屋舍简陋,王爷不嫌弃的话,将就的坐一坐。”
楚王一笑,道:“诶,韩先生这话我是不赞同的。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孔子云,何陋之有?”
这是刘禹锡陋室铭中的话。正所谓:斯是陋室,惟吾德馨!楚王相当于是在夸韩谨。另,三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诸葛亮,出山辅佐刘备之前,躬耕于南阳。
楚王的话,说的是相当高明的。意思么,表达的很清楚。
韩谨微微一笑,伸手邀请道:“请。”又介绍萧梦祯、罗华二人,“此是翰林院庶吉士,真理报副主编萧梦祯,字开之。罗华,字德辉。”
三人寒暄着,聊了片刻后,萧梦祯、罗华两人就见机的告退。作为朋友,他们自然不能挡着韩子恒的路。当今天下的时局,可不是三国时:君择臣,臣亦择君。
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韩子恒因首善书院的事带头聚众闹事,被朝廷断了前程,不得继续科举。只有生员功名。现在的选择,无非就是晋、楚两家。
否则,抱负如何施展?
萧梦祯、罗华的身影消失在小院门口。尔后,微微有些喧闹声传来。少顷,小院中便恢复了平静。小雨淅沥,带着清凉的爽感。
楚王起身,郑重的向韩谨行礼,道:“本王想先生为本王参赞时局,早晚聆听教诲,不知先生可愿屈就王府?”所谓的参赞时局,就是夺嫡之争。
韩谨没回答,而是受了楚王一礼,再起身,作揖行礼,“在下韩谨,见过王爷。”
看似重新认识的说话方式,其实是确定宾主关系。楚王大笑,上前双手扶起韩谨,道:“我得韩先生相助,便如同当年刘玄德遇诸葛孔明。哈哈!”
他能招募韩谨,便不再想着去招募贾环。毕竟,接触了几次都没成功。这种智囊,若不是真心为他打算,招募来,反而更加的提心吊胆。韩谨正在困境中,此时他招揽,于其是有知遇之恩。
韩谨笑了一下。楚王还是年轻了点,吹捧人有点用力过猛,当然,他不会说出来。与楚王分宾主坐下,微笑着道:“王爷今日前来,我还没什么招待。先送王爷一份见面礼。”
“哦?”
韩谨道:“王爷觉得真理报如何?蜀王殿下在真理报上‘扬名’,他的前途怕是就毁了。若是晋王殿下在真理报上买楚王殿下的版面呢?”
楚王一直挂着淡淡笑容的脸上顿时神情一变,半响,憋出一句话,“贾环不敢吧?”
他和蜀王是不同的。他是当今天子的嫡子。贾环敢在报纸上诋毁他。那下场绝对好不了。
韩谨笑一笑,给酒杯里倒酒,道:“我那位老师,他当然不敢。贾府家大业大嘛!那么,换一个思路,王爷有没有想过在报纸上诋毁晋王呢?”
楚王给韩谨这句话撩的兴奋起来,举杯敬韩谨,“先生的意思是?”在与晋王的夺嫡之争,他因为年龄小,天然处在下风。
韩谨揭开谜底,微笑着道:“贾子玉同样不会帮王爷攻讦晋王殿下。但是,真理报是可以仿的。王爷,何不出资办一份报纸呢?这比在荆园中聚宴的效果要好很多。”
楚王顿时有着醍醐灌顶般的感觉:原来游戏还可以这么玩。他父皇只有他和晋王两个嫡子。若是在夺嫡的紧要关头,他在报纸上爆出晋王的丑闻、猛料。把报纸的编辑当做棋子都丢出去,就可以将晋王兑掉。但是,真理报,不是人人都可以办的吧?他看向韩谨。
韩谨笑着点头,“在下不才,愿为王爷分忧。便是一年亏损上数万两都是值得的。”
楚王用力的点头,看向韩谨的目光再多几分尊敬。他今天来招揽贤才,但要说对韩谨有多信任,那不可能。才开始接触呢。此时,见韩谨的高招,顿时心服。
楚王起身,帮韩谨斟酒,请教道:“韩先生,如今时局不明,还请先生教我。”
韩谨含笑着点一点头,剖析道:“王爷年纪较晋王小,若想为太子,要解决两个问题。第一,何相在军机处,以他的理念,若晋王不出错,他必定会支持晋王。第二,天子对王爷和晋王的看法。其中,天子的看法最重要。因为,何相未必会表态。”
文臣,最重礼法。以礼法约束天子的权力。同样,礼法会反过来约束他们自身。忠君爱国,长幼有序。
楚王信服的点头,注目着韩谨,眼神似乎在燃烧。分析的太透彻。
韩谨再道:“前太子殷鉴不远,王爷认为如何博取天子的欢心呢?”
楚王试图给他的信任谋士留下最好的印象,想了想,道:“我二哥坏事,除开贾环、甄家的因素,就坏在他小动作太多,连军权都敢碰。我若是想赢取父皇的好感,必须要让自己显得很软弱。我父皇要的不是一个能干的太子,而是一个老实、安稳、听话的太子。”
韩谨抚掌一笑,赞道:“王爷能看到这一层,亦属难得。但是,如今天子有怠政之意。他需要的是一个能保住宁家江山的太子。所以,晋王在天子面前卖力的做事,刷功劳,刷好感。晋王身边,不乏智谋之士啊!”
楚王顿时沉默,缓缓的道:“那…先生的意思是,我要表现的任事一些?和我四哥竞争?”这方面不是他的长处。他的长处是文学、搞关系。
韩谨笑着摇头,直言道:“不是。王爷治事之能,恐怕不如晋王。天子怠政,亦是有一个过程。现在只是迹象显露而已。还是需要时间。王爷当前低调些,并没有错。
但是,日后,恐怕就需要积极任事,给天子留下好印象。所以,现在,王爷就要注重招揽些能做事的人才。相反,文学之士,以报纸替代。”
楚王沉吟着,咀嚼着韩谨的话,目光渐渐的坚定,感慨道:“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日后,还望先生时时教诲。”
韩谨就笑,和楚王共饮了一杯。他知道,他已经用才学折服了楚王。他的谋士之路,就此开启!
夺嫡,来吧!
他一定要将楚王推上帝位,然后以帝师的身份进入帝国中枢,施展他十年来的政治抱负。
…
京城外城西,一座占地广阔的府邸,静静的坐落在夜晚暮色的小雨中。
一辆豪华的马车自京城西城而来,随后驶进“豪宅”的院落中,一名浓眉大眼的青年从马车中下来,灰白色的袍服极其的精美。“浮大爷来了。”奴仆将他迎进偏厅中。
稍后,永昌公主穿着白色刺花低胸长裙进来,身段妖娆、性……感,云鬓散乱,更添了几分妩媚的风姿。美艳的少妇风韵十足。咯咯娇笑,娇媚动人,“浮哥儿,怎么又是你来找我?你们府上没别的人可用了吗?”
来得是顺亲王的孙子宁浮。封爵镇国公。这是宗室爵位,相当于外臣的王公爵位。比如:北静王、成国公。当然,宁浮不可能有前面两位在朝政上的影响力。
宁浮有些痴迷的看着永昌公主。她清雅的容颜,修长的身姿。特别是她胸口大片雪白的肌肤,半露的玉峰,差点让他血气上涌。凝视了片刻,讨好的笑道:“侄儿几日未见皇姑,甚是想念。所以,主动请缨前来。”
他已经16岁。早就知道女人的滋味。不是没有见过美女,但却对他这位美艳的皇姑不能忘怀。朝思暮想。他这位永昌皇姑,不是什么贞洁烈妇。她在京城中面首众多。这让他心中越发多了某种刺激的念头。
永昌公主娇笑着,妩媚的瞪宁浮一眼,弹弹着指甲,道:“说正事!”
宁浮色授魂与,眉开眼笑的道:“我爷爷说,可以在天子面前提一提贾环和真理报的事了。”
永昌公主讥笑,“这事谁不知道?杨贵妃那种不问宫外事的人都知道。这时提一提,能有什么用?我可不想现在就惹怒贾贵妃。棋子还没送进宫呢。”
宁浮忙道:“皇姑,千里之堤,毁于蚁穴。我爷爷还有后手。这次是试探性的攻击。”
“哦?”永昌公主从主位上起来,走到宁浮面前,伸手挑起他的下巴,弯腰问道:“什么后手?”这是一个极具风情和挑逗的姿势、动作。
香气弥漫,雪白的峰峦,深不见底。宁浮顿时心跳加速,结结巴巴的道:“我…我不知道。”
永昌公主发出银铃般的笑声,媚笑着冲宁浮吹口气,转身离开,丢下一句,“不知道,那你就什么也别想啊!”她知道她那位王叔,很有鬼点子,只怕有些事情瞒着她。但是,她有她的办法。宁浮不就是一个好的消息渠道吗?
宁浮看着永昌公主窈窕的背影,吞了口唾沫。暗示,他听懂了。
第五百八十四章 二连击
天子驻跸西苑已经数月,经过晋王、内务府的修缮,西苑各处风景如画。夏末之时,幽静凉爽。
太液池南,临湖的水云谢中,雍治天子正在与一名身姿娇小的美人下着棋。
不同于宫中的妃嫔,这位身姿不足1米6的娇小美人穿着黑底蓝边的武士服,束着腰带,乳挺腰细,娇小玲珑。拥有这如此火辣的曲线,偏偏玉容冰冷如霜,五官如若刀削般的立体、精致。这种冰与火的对立,构成她独有的神韵、风情。
永昌公主在一旁无聊的看着。相比于在宁浮面前的轻佻、娇媚,她今日穿着玫瑰紫褂子,葱黄百褶裙,小口抿着茶,清雅、雍容的贵妇人。
雍治天子落了一子,抬头看着对面的娇小美人,微微得意的笑道:“清儿,你要输了。”
独孤清两根玉指夹着白色的棋子,对着棋枰踌躇不定,这时展颜一笑,玉容解冻,如若春回大地,认输道:“万岁厉害。小女子拜服。”
雍治天子愉快的大笑,“哈哈,朕当然厉害!”说着,问身边的永昌公主,“皇妹,难得你陪朕下棋,有什么事,说吧?”他这个妹妹,他还是了解的。
永昌公主咯咯娇笑道:“皇兄,你想要我陪你下棋,我每日都可以来啊。就怕你嫌我烦。”说着,看了独孤清一眼。独孤清是吴王妃独孤氏的族人。由顺亲王推荐给她,她进献给天子。
独孤清笑了笑,起身告辞,道:“我去拿些冰的水果来。”
永昌公主抿嘴一笑,这才道:“皇兄,这一个月来真理报风行京城,都已经取代了邸报。你可知道真理报真正的主编是谁吗?掌握着真理报编辑大权的却是你贬谪的贾环。”
“哦?”雍治天子有些惊讶,微微沉思。他往日日理万机,这段时间清闲下来,管的都是国家大事。这些小事的具体情况他还真不知道。雍治天子想了一会,神情不可捉摸,问道:“皇妹的意思?”
永昌公主心立即提起来,她皇兄精明着,帝心难测。脸上依旧是谈笑风生的笑容,道:“皇兄,你不是把他贬到吴王府里当世子师吗?京城里人人都说真理报是新都察院。他掌握着这么大权力,我不是怕你给下面的臣子蒙蔽了吗?”
雍治天子就笑起来,道:“你啊…,说话不尽不实。本朝自开国以来,就不提倡神童,太祖定下来的规矩。贾子玉太年轻,已经是正六品的韩林侍讲。朕当然要压一压他。但是,朕为天子,留心一个正六品的小官,你不觉得有**份吗?”
他只是忌惮国朝未来出现权相,并不是忌惮贾环这个人。否则,他是九五之尊,寻个理由罢掉贾环的官即可。当然,心里不喜欢贾环是有一点的。
然而,一个天子,怎么可能和一个正六品的小官去较劲?处处针对?那简直是荒谬至极!他只要确保贾环升不了官,当不了权相就可以。真理报那点子权力在他眼中算什么?
天子反问,永昌公主顿感压力,讪笑了笑。
雍治天子没有追究的打算,摇摇头,道:“你少和顺亲王一起掺和。他和贾家有旧怨。好了,不说这事。你前儿不是说要做东珠的生意吗?格局太小。辽东盛产的是人参吧?你放手去做,有人欺负你,自有朕给你做主。”
永昌公主在京城垄断的生意是南珠。亦叫做“合浦珍珠”。
东珠产自辽东,野生的珍珠。质地硕大饱满、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