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19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秦可卿,妙玉等修行中人在厢房中。不在荣禧堂这里。

    宝玉见贾环进来,嚷道:“环老三,若是没有什么事,我要回屋子里睡觉去。我都快饿死、渴死。这里挨着难受。”

    满屋子人的目光都看过来。

    贾环顿时一股怒火从心底涌上来。他在外面忙的很,生死存亡之际,大脸宝竟然为这点小事叫他过来。盯着贾宝玉,眼神锐利,怒声道:“宝二哥,你身为男子,在家中遭遇到危难之时,不想着怎么保护家人,安慰老太太、太太、姐妹们。就想着你自己?

    琮哥儿都在外面跑腿办事。你还有没有一点责任心?你还是不是一个带把的男人?”

    宝玉虽然怕贾环,但是他因为林妹妹的事,对贾环的怨恨,可不是一点半点。这时老太太、太太又都在,贾府的规矩是:弟弟怕哥哥。这是长幼之序。当即反驳道:“环老三,那你说的敌人倒地在哪里?就凭你几句话,哄着我们在这里挨饿受冻?”

    屋内不少人轻轻的点头,叫道:“是啊。”,“三爷,冷着呢。”众人看着贾环的目光,就有些复杂。俱是奶妈、嬷嬷之流。包括薛姨妈、邢夫人。

    宝玉话音刚落,外头突然传来惊恐的呼叫声,“来了,来了。”却是贾环设在荣国府西南角的哨岗在高呼报信。

    屋中的众人都是心头一震。宝玉一脸的懵逼。同时,心底的恐惧涌起来,侥幸再无。

    贾母都睁开眼,紧张的询问道:“环哥儿,这是怎么回事?”

    贾环抿了抿嘴,感觉喉咙有点干涩,真的来了。答道:“老太太,是哨岗。叛军过来了。”又环视着,朗声道:“大家都在荣禧堂内呆着。不要怕。我去去就来。”

    又吩咐道:“凤嫂子、林之孝家的,你们掌总荣禧堂内的供应。不要短了水、糕点。特别是水。温开水一定不断断了供应。”这个时候,不是依靠身份、地位来管理,而是依靠往日的威信。贾府内眷,能担当事情的,便是她二人。

    王熙凤和林之孝家的起身答应着贾环。

    说完,贾环转身就外走。军情如火。他不能多呆。一则是不想大脸宝之流的废话。废物点心!二则,他为一府之主,负责的是全府的生命,想与宝姐姐、林妹妹道别,不是时机。

    “相公…”宝钗忍不住,轻呼一声,从姐妹们中间走出来,眼睛微红着,向贾环屈身,行妻子之礼,“相公保重。”

    宝钗很聪明。贾环让贾府摆的死守的架势。府破,则全府亡。等会外面就是短兵相接。凶险万分。若是有个差错,这大概是她和贾环的最后一面。

    贾环回头,笑了一下,“姐姐放心。”

    黛玉也没忍住,站起来,紧张的握着白色的手帕,放在心口,眉尖若蹙,精致的瓜子脸上全是担忧,声若清箫,“环哥,你要小心。”眼睛一下子就红了。

    她想起江南时,贾环擦干眼泪,走出家门去复仇的那一幕。一去,便是生死不知。那种黑暗中的孤独、担忧、思虑、忧伤,令她度日如年,牵肠挂肚。最终,将一缕情丝系在他身上。

    贾环点头,注目着黛玉秋水般的美眸,“我会的。妹妹保重。”

    这种临死之别的气氛,迅速的在屋中传染。探春作为贾环的亲姐姐,亦是很担忧。李纨、尤氏、湘云、迎春、惜春纷纷站起来,嘱咐贾环小心。香菱、晴雯、如意、彩霞、莺儿等人都是跟着道别。有性子柔弱的丫鬟,哭起来。

    宝玉给晾在当场,表情讪讪的。

    贾环对众女眷点点头,笑一笑,大踏步的出了荣禧堂。丈夫非无泪,不洒离别间。

    世间从来强食弱,纵使有理也枉然。男儿自有男儿行,莫作儿女状,当提剑杀人!

    …

    贾环的指挥所在向南大厅。一路走过来,贾琮自厅中往内来找贾环,小孩子跑的气喘吁吁,“三哥,不好了。真有叛军杀来了。”

    “嗯。不要怕。有多少人。”

    贾环脚步不停,贾琮跟在贾环身边,“三哥,还不清楚。”

    贾环带着贾琮进了向南大厅。贾琏、贾蓉、贾蔷、贾芸、贾菌、贾芝、江兴生、林之孝、吴新登、李华、张四水、柳逸尘、骆宏、元伯、黄总旗等人起身相迎。消息如同流水般传来。

    进犯贾府的一共约二十多人,都是披甲的士兵。来势汹汹。虽然人数很少,不是大股的乱兵,但战斗力只怕比近百名乱兵都强。

    贾环迅速的决断,下令道:“按一号方案办。”

    以贾环的性格,他当然是已经做好各种预案。兵少,执行第一套方案。江兴生带着族学的八名学生留下来充作文案。汇聚在向南大厅的众人纷纷出了向南大厅。

    贾府准备的时间是比较充裕的。从上半夜皇城中出现响声开始,贾环就作出判断,开始准备。到现在凌晨四点多,中间有五六个小时。他已经将贾府的人力、物资充分的调动起来。

    贾府内的准备动起来。在沙和尚带着二十名甲兵抵达荣国府正大门时,贾府里各处的灯火都点起来。若从远处看,贾府中有星星灯火。贾府的墙壁上,依稀可见有人影在盯着。

    “嘭!”

    叛军中,有人张弓射箭,一箭将贾府冒头的一个家丁给射死。家丁惨叫一声就断气,从梯子上跌落,喉咙上一个洞,血流不止。贾府内一片慌张。

    叛军大笑,气焰嚣张。

    贾环并没有离开向南大厅,亲自去查看敌情。现在最重要的是:定力。林总当年讲:顺,不妄喜;逆,不惶馁;胸有惊雷而面如平湖者,可拜为上将军。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向南大厅外,不断的有哭声,惨叫声,大笑声。

    贾蓉派人来报信,道:“环叔,顶不住了。他们的箭雨太厉害。”

    片刻后,贾琏派人来催,“不行了。环兄弟,顶不住了。快让预备队上吧。”

    叛军对着大门强攻。贾蓉、贾琏只是在后面负责看着,激励士气。但,显然,情况非常的危急了。

    贾环没动,看了下怀表,距离叛军攻击才十几分钟。

    贾府的奴仆还是太差劲了。不过是佣人级别。纵然有血气之勇,但完全不是职业军人的对手。当年,他在书院里,潭拓寺里的武僧,偷袭,杀溃窑工的队伍大概如此。区别在于,贾府现在有高墙抵挡。

    三分钟后,贾蔷跑进来报告,满脸焦急,“环叔不行了,他们开始架梯子,准备翻墙进来了。”

    贾环站了起来。

    等候着的张四水、黄总旗两人都急迫的站起来,“贾兄、贾大人。”

    贾环对他们点头,缓缓的道:“你们去准备吧。黄总旗,四水,就拜托你们了。”

    对来犯的少量精兵,放进来打,尽量全歼,不给对方回去调兵的机会。以空间来换对方的阵型散开。叛军进贾府来,除了杀人,还要抢掠财物。这是必然的事情。

    张四水、黄总旗两人离开。大厅外,听到人马的调动声音。黄总旗手下有十名精锐的火铳兵。这是贾府最大的武力。贾环的依仗所在。

    “走!我们出去。”贾环带着江兴生、贾蔷、贾琮几人出了向南大厅。正是凌晨四点多。只有月光。几十米外的惨叫声,令人度秒如年。大厅外的庭院中,排列着100名青壮。

    贾府内,阖府人口有一千多人,有的居住在贾府外。但贾环以避难为由,将所有的贾府奴仆,全部招入贾府。女眷全部在荣禧堂中。

    有些必要的心思还是要用的。不要以为家生子,奴仆对贾府就有多么忠诚。一旦有事,他们不过是换一家主子继续当奴仆而已,不会为贾府拼命。

    但,贾环现在需要人拼命。眼前的这100人便是从贾府中选拔出来的青年敢死队。

    “三爷。”

    “三爷,你出来了。”

    青壮们纷纷站起来。为首的是贾环的亲信长随钱槐、胡小四、蒋兴、归趣。冷兵器时代,必须要身先士卒。管家林之孝、元伯在一旁。贾环站在台阶上,火把烧的兹兹的响。

    贾环做最后的战前动员,高声道:“各位!今晚太子政变,叛军要来贾府杀人。覆巢之下,岂有完卵!你们想想身后的妻儿,老母。叛军杀进来,她们能不能幸免?

    我在这里承诺。杀敌一人,赏银五百两。以人头记功。若有死者,妻子,父母,我贾府养之。伤者,我贾府赡养终身。我以祖宗名义起誓,绝不违诺。杀敌!”

    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五百两的赏格,对于贾府的奴仆们来说,就是重赏。

    “杀敌!”

    “杀敌!”

    一百人的队伍,气势如虹,杀出向南大厅,往前院正门接应那里薄弱的防守。

第五百三十二章 血夜、贾环的勇气

    “咯吱………”

    荣国府朱红色的大门,被人从里面打开。在付出2人死亡,3人轻伤的代价后,沙和尚率部杀入贾府。官靴踩着脚下的冒着热气的血迹。

    贾府的队伍在迅速的往后退却。伤亡惨重。

    沙和尚从贾府大门直入,得意的嘶吼道:“杀!儿郎们,贾府已破,尽情享用的时候到了。杀!”

    …

    贾府占地面积是极广的。占地近百亩。一百亩是什么概念?堪比北…京城中的恭王府。直观数据,约10个标准的足球场那么大。

    不足二十人杀进去,虽然所向披靡,挡着者死,但如同进入汪洋大海。

    沙和尚带着人直扑向南大厅,那是贾府的队伍退却的方向。贾环必定在里面。汝阳侯交代他要拿到贾环的脑袋。

    而队伍之中,另有一些心思活泛的甲兵,开始脱离队伍,自去享受杀戮、抢掠的乐趣。按照他们不久前,在王府里得来的经验,接下来的银子、女子,都任他们夺取。更别说,贾府各处都点着灯,那些灯光吸引着这些士兵前往。

    向南大厅,庭院里满是伤兵,士气低落,呻吟之声不绝于耳。血气之勇,终究是难敌钢刀、杀戮。贾环的长随蒋兴就死在刚才的短兵相接之中。

    大厅内,人心惶惶。贾琏、贾蓉、贾蔷、贾芸、贾琮等人都汇聚在此处。这里是贾府最后的堡垒。

    贾环神情沉静,手上拿着绢布,细心的擦拭着他收藏的做工精美的火铳。气氛压抑而沉闷。外面,喊杀声不绝。这里就如同汹涌的波涛中的礁石。

    骆宏一身澜衫,他当年见证了整个闻道书院的救灾,那是何等的凶险,天灾**加在一起了。所有人都拿命去博。那时便是贾环在主持大局。他年纪有四十多,算是见过不少世面。但是,此时此刻,虽然依旧是贾环在主持大局,在这样的情况下,他还是感觉沉不住气。

    “子玉…”骆宏看向贾环,开口问道。

    贾环完成擦拭工作,拿起做工精良的火铳,满意的点头,再看向骆宏,道:“骆先生,不急。”

    急是急不来的。守不住向南大厅,所有人都得死。向南大厅外,攻杀还在继续。

    时间一分一秒的过去。

    …

    张四水和黄总旗带着十名火铳兵,埋伏在贾府东路,贾赦的院子中。这是一个交通要道,可以顺带着驰援宁国府。

    宁国府今晚是一个空壳。只要进去一个甲兵,都会造成很大的破坏。两府的青壮全部都集中在荣国府这边。

    “来了。”

    到贾赦院中的是四个士兵。这样的深宅大院,沙和尚带来的精锐士兵当然不会单独活动。基本的战术素养,肯定是有的。人影绰绰。几名披甲士兵从甬道上走来,还传来说话的声音。

    “玛德,晦气,怎么到处都是空空的。只抢点银子,玩不到娘们,有什么乐子?还不如呆在王府呢?驴球子,他们几个倒是聪明,根本没出来。”

    甬道两旁的草丛中,黄总旗举起手,“预备…放。”

    “嘭!”

    火光现,火铳响。对于火铳来说,二十几步的距离,就算是身穿铁甲,一样会被击杀。而且,只要被铅弹打中,瞬间就会丧失战斗力。

    “走!”将还没有断气,不断哀嚎、惨叫的甲兵补刀后,黄总旗和张四水,开始往贾府中路推进。搜索、击杀散兵。准备掩杀向南大厅外的叛军。

    …

    “火铳的声音?怎么回事?”

    向南大厅外,沙和尚一脸的血污,这不是贾府里的血,是王府里的血,正带着十名甲兵攻击向南大厅。

    他的战术很简单。先以弓箭压制,然后从梯子上爬墙,跳入人群搏杀。只要杀到门口,将门打开,就是虎入羊群的局面。但是,里面的抵抗很坚决。云梯几次就都没架好。

    正纠缠时,忽而听到火铳声。他追随的汝阳侯,就是火器部队出身的。对火铳的声音很敏感。

    跟在沙和尚身边的胡三道:“许是别处有动乱吧。沙校尉,点子扎手,我们换个地方耍吧。”京城的地形虽然平坦,但是京城中房屋很密集。若是人身处在房屋之中,很难看到大局。

    沙和尚厉声拒绝,“不行。”

    他是汝阳侯的亲兵。汝阳侯要求他拿到贾环的脑袋,他一定要拿到。不过胡三等人是加进来的战兵。对于是否杀死贾环并不在意。一个翰林而已。这本来就是汝阳侯的私活。他们有利就上,这么扎手,谁还愿意厮杀?

    沙和尚又布置了一次攻势,这一次,跳下去了三名甲兵。形势大好。但是,突然间,向南大厅左侧的院落的墙头,冒出十杆火铳,距离中等。射击精度中等。

    从精准度和攻击距离来说,弓箭手要优于军中通行的火铳。所以,这也是黄总旗没有一开始在这里设伏的原因。否则,叛军的弓箭手密集反击,他们未必能赢。所以,必须要等他们人手分散开,才可以掩杀。

    而之所以要将叛军放进来打,不用火器部队在府门口的高墙处阻敌,就是要防止这些人在进攻受阻之后,回头去调大部队来。要一网打尽。

    “嘭!嘭!嘭!”当场打死伤了四人。但还有数人躲避过去。

    张四水忙道:“快装填火药。”

    黄总旗洒然一笑,豪迈的道:“张书生,叛军还剩这点人手,还用什么火器?养兵千日,用兵一时,让你看看我淮上男儿的英勇。”当即,带着部下杀过去。

    向南大厅中苦战的贾府众人听到火器的声响,全部高呼,“杀啊,援兵来了。”士气高涨。贾环也拿着火铳,带人从厅中出来,反击的时候到了。

    月色之下,冷兵器时代的搏杀,残酷、血腥。在人群中的掩护下,贾环亲手开枪干掉了最后一个厮杀的甲兵。大门外的战斗也接近尾声。黄总旗11人对战4人。

    生死很快就分出来。坚硬的刀锋滑过人柔软的身体,血液喷出。0战损,杀四人。战术自是早就分配好的。士兵的铁甲,不可能如同将官的铁甲一样,护住全身。以多打少,只要架住对方的武器,同伴们有大把的机会下手。黄总旗的人手,是淮扬巡抚督标营里挑选出来的好手。黄总旗敢这么豪迈,还是有底气的。

    黄总旗十分悍勇,和沙和尚对杀,一刀捅在沙和尚的肚子上,一拉,他肠子、血都流出来。随后,杀入贾府时意气风发的沙和尚,痛苦的跪伏在地上,“嗬,嗬”的叫着,如同野兽在临死前的哀嚎。

    而这时,向南大厅的仪门打开,贾环在胡小四、钱槐等人的簇拥走出来。正好看到沙和尚将死。

    贾环冷冷的看着。月黑杀人夜。

    还没有呕吐,勉强撑着的贾芸对这样的情形没有丝毫的同情,反而感到无尽的快意。这些叛军该杀!贾芸环视四周,每个人脸上都带着胜利后的笑容。

    半个小时后,东方将白时,贾府内的战斗结束。

    …

    战斗给贾府带来的创伤是极其巨大的。贾环将所有的善后杂事都丢给了柳逸尘。他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贾环也没有去后面的荣禧堂见贾府的内眷,让贾蓉、贾琏进去汇报结果。向南大厅隔壁的小间中,贾环在沉思之后,对着休息的张四水、贾蔷、元伯、黄总旗说出他的决定。

    “四水,府上的防务我交给你和黄总旗。我准备外出求援。”

    元伯听的脸色大惊,“三爷…,若是太子谋反,现在外面到处是叛军,你出去会很危险。”

    贾蔷道:“是啊,环叔。你要在府里坐镇。”环叔不在府中,他们怎么能控制得了局面?

    贾环摆摆手,坚决的道:“不要说了。我已经决定。太子今晚叛乱,天子未必没有后手。但是,贾府等不了。马上就要天亮了。等平叛大军进京,或者平叛的旨意到达,贾府估计都不存在了。为今之计,就是去求援。让京营进城平叛。”

    他是无论如何都不会相信一个政变上位的天子会被政变搞下去。唐太宗李世民,唐玄宗李隆基,这些皇帝都没有。当然,后唐李从珂那种,就不说了。五代时期,皇权被削弱到极致。天子兵强马壮者为之。

    以贾环的眼光,当然看得出来,当前只有京营发兵平叛,才有可能在短时间平定乱局。否则,以太子对他的仇恨,临死前冲动一把,贾府所有人就得为太子陪葬。

    要知道,汉武帝的卫太子起兵第一件事,就是将审查他的官员给杀掉。以此推测,今天晚上王子腾估计不好过。没准王二舅已经人头落地。

    贾环不可能将生存的希望寄托在太子的一念之间。命运,必须要自己掌握。

    所以,贾环决定冒险出府,求援。

    …

    二十分钟后,贾环召集贾府的管理层,将留守的重任委托给张四水、黄总旗。各种应对的预案,在长夜之中,他们已经反复的讨论过。这让贾环稍稍心安。

    “环叔…”荣国府的前院,正大门后,贾环带着胡小四等四人,骑着马,准备出发。贾蓉想要劝贾环,却不知道怎么劝。

    刚才环叔讲的很清楚。今天整整一个白天,太子可能都将控制着京城。太子有大把的机会想起来派兵来攻入贾府。届时,可不会就只有这么一点叛军来。必须要说服京营入城平叛。否则,贾府众人的小命堪忧。

    贾环翻身上马,看着天空中的启明星,明月,心中忽而涌起感叹。

    他留在贾府是等死。去外面,类似于找死。这是一个两难的选择,但这个风险,他必须要冒!他自小的经历,父亲的教导,这些年的生活磨砺,还有来红楼世界的磨难,他的勇气和意志还在。

    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贾环回头看了一眼,身后远方的荣禧堂,然后道:“走!驾!”

    荣国府的大门打开,马蹄踏在街道上,随后渐渐的远去。东方将白,黎明已到。

    而前路未知!

第五百三十三章 求援

    长河渐落晓星沉。初冬时节,黎明的月光,清冷的,淡淡的,如流水一般,流泻在京城的各式各样华丽精美或普通的屋檐上,落在大街小巷的街道上。

    马蹄声急。在黎明前格外的引人瞩目。

    “走这边。”眼看着前面的街道口有士兵在封路,贾环带着胡小四四人换了一个方向,继续往绕路。他的目的地是小时雍坊,何大学士府上。

    以他一个小小的翰林,就算有苏秦、张仪一样的口才,也不足以说动京营的参将出兵。他必须要借助其他人帮助。

    以贾环的推断,何大学士作为留守大臣,以他的正直,绝对不会支持太子叛乱。他是文臣的领袖,有他的政治底线和坚持。贾环首先要去找何大学士求援。

    作为京师土著,贾环一行人对京城的街道、路线相当的熟悉,穿插在大街小巷之中,在光线浅淡、朦胧的黎明中,凭借着马力,高速机动,躲避街上的乱兵,往小时雍坊而去。

    …

    京城中的兵力:京营驻扎在德胜门、安定门外的区域。京城内城九门,都由上十二卫守卫。

    上十二卫分别是:锦衣卫、旗手卫、金吾卫、羽林卫、府军前后左右卫、虎贲卫、燕山卫、济州卫、通州卫。其中,锦衣卫和旗手卫不算正规军。

    每卫定额一万人,各卫具体数额不等。比如锦衣卫就有三万到五万人的规模,活动频繁。

    天子幸承德,抽调走了城中部分兵力,带走近十万大军。其中包括殿前侍卫司(定额三千人)的部分兵力。以金吾卫、羽林卫守皇城。其余各卫剩余部队依职责守卫京师各处。

    初九晚,太子宁溥起兵叛乱。府军前卫、通州卫向太子投诚,总计约一万五千人。这两卫是太子使用银钱、施恩、渗透最多的两卫。太子可用的兵力有所增加。

    但是,所得的兵力需要增加皇极殿的防守,增加京城内城九门中的城门守卫。九门之中,有些城门还不在太子的控制中。

    其余各卫的态度各不相同。比如:府军后卫态度暧昧,虎贲卫拒绝招抚。府军左卫则是调兵进攻,守住宣武门沿线。

    在这样的情况下,太子、襄阳侯依旧安排人手开始在街道上到处设卡。截断京城内外的交通、通信。同时,派出人手去各朝臣府上催促,要求初十清晨上朝。

    贾环出府遇到的就是这种情况。京城里已经乱成一锅粥。令出多门。放眼看去,不少商铺都被各种不知来路的乱兵砸开,遭到洗劫。有的人家、府中甚至都被洗劫。

    月黑杀人夜,风高好放火。兵过如篦,并非只是说说。

    各种乱兵的来源,有的是被杀散的溃兵,有的是各方派出办事的兵,顺手捞一把。有的则是有目的的杀戮。还有地痞流氓趁火打劫。京城中的秩序,业已被摧毁。

    …

    小时雍坊,何大学士府上。灯火绰绰。

    何大学士身穿青色便袍,在大厅中缓缓踱步,偶尔看看窗外渐渐明亮的天色。纵然,他养气功夫还不错,但还是流露出焦虑的神色。

    不得不忧啊!

    已经是卯初一刻。刚才皇城中的太子又派了一名昭信校尉的千总请他去上朝。被他言辞拒绝。

    “老夫身为大学士,留守大臣,其能与无父无君之人同流合污?谢玉石妄为朝廷首揆。老夫能和他一样?有本事你杀了我。要我上朝,想都别想。”

    根据刘千总透露的消息:谢大学士同意上朝,出面召集群臣;太子已经取得京营的支持。(这是欺骗的消息)。

    但是,即便这样,他依然拒绝与太子合作。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他何朔一生清名,难道最终在史书留下的佞臣的污名?死有何所惧?

    他所忧心的是:他为留守大臣,却不能制止叛乱。他秉持的政治理想是以民为本。而京师臣民何辜?要遭刀兵之祸。他上愧对君王,下愧对黎庶啊。

    何大学士的次子何以渐从厅外送刘千总回来,低声道:“父亲,我看了,那千总留了四名士卒,儿子想要出去恐怕很难。”

    何大学士看看次子,摆摆手,轻叹道:“唉,不用了。一晚上的动静,该收到消息的,自然都已经收到消息。不需要我再去劝说。”

    他心中略有些后悔,在兵乱起时,他应该第一时间出府去掌握兵权。不拘上十二卫的那一卫,或者府衙,或者五城兵马司都可以。进退有据。免得现在如此被动。

    其实,这不怪何大学士反应慢。任何人在深夜里遭逢这样的政治风暴,都需要得到详实的情况,才能做出决定。关乎自己的政治前途,全家的性命。这是政治定力。

    何以渐默然以对。

    这时,门外突然传来急促的马蹄声,听到外面的士兵大喝,“什么人?”

    …

    贾环带着随从胡小四,凌晨五点多从贾府出发。若是纵马狂奔,直抵小时雍坊何大学士府上,要不了半个小时。但,贾环一行一路绕路,躲避溃兵、路卡,花了近一个小时才到。

    初冬的清晨,马匹呼着白气。天地间的光线已经逐渐的明亮,时间匆匆的流逝。

    胡小四看到何府门口守着士兵,顿时心里一磕碜,在喊道:“三爷,何相爷门前守着兵,不知道是那一方面的。”

    贾环在极短的时间内做出判断,大声道:“冲过去,用马撞他们。”每一分每一秒的流逝,都是在透支着贾府的生存时间。已经到了何大学士家门口,贾环不可能再去想什么办法。狭路相逢,勇者胜。

    贾环做出了最正确的判断。

    四名士兵还在询问,五匹马匹就撞过来。

    要知道,骑兵是非常难以练成的兵种。贾环、胡小四一行,能骑马,已经算不错。骑在马上杀人,作战,根本没有这个技战术能力。但是,纵马撞人,还是会的。

    被撞散,杀散的四名兵士慌乱的跑了。贾环带着人,气势如虹的冲进何大学士府中。刚到庭院,正好碰到出来查看情况的何以渐。

    何二公子相当的诧异,“子玉,怎么是你?”他参加过贾环的婚礼,自然认识贾环。而且,他知道他父亲对贾环很看重,说贾子玉有治事之才。

    贾环拱手道:“及超兄,是我。我来找何相求援。今天寅正时,贾府遭到叛军的进攻。差点就遭到洗劫。”

    “啊?你快随我来。”何以渐很惊讶,又见贾环脸色焦急,亦知道京城局势紧迫,带着贾环到厅中见他父亲。一边走,一边询问情况。

    何大学士一身青袍,正在精美的正厅中站着,见次子和贾环一起进来,极其的诧异,“子玉,你怎么跑到我这里来了?外面什么情况?”

    贾环作揖行礼,语速努力压到平稳,急促的道:“何相,我府中遭到汝阳侯的叛军攻击,差点就被攻破。我来找何相求救。一路过来,内城中极其混乱,乱兵横行,又有通州卫的人马在街头设置关卡,阻隔消息。

    何相为留守大臣,值此危难之际,当振臂高呼,力挽狂澜于既倒,再定乾坤秩序。”

    贾环对何大学士的称呼,亲近一些,直接叫他何前辈。何大学士亦是出身翰苑词臣。贾环自称晚辈、学生。但,现在这个时刻,他求援的对象不是翰林前辈,而是国朝的宰相,大学士!

    何大学士点点头。他是认同贾环的观点的,谢玉石投敌(假消息),他身为留守重臣,肯定是要做一点什么。捻须沉吟着道:“子玉,我早前已经派人送信给左都御史殷鹏、顺天府知府、五城兵马司等处,但暂无回信。现在京城局势糜烂,要平定叛乱,唯有调动京营。而我没有调兵的权限。”

    何大学士亦是才智高绝的人物。贾环看得清的局面,他同样看得清楚。

    没有兵权,这是一个很现实的问题。

第五百三十四章 政治家与政客

    何以渐轻轻的叹了一口气。现在这个情况,谁都知道京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