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奋斗在红楼-第18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一切正常,就是最大的不正常啊。”贾环沉吟着,手指头轻轻的敲着桌面,得出他的推论,“太子集团反了。”

    贾环用的是“集团”两个字。

    到贾环现在的地位,位列翰苑词臣,京城中的大佬、山头,都是心中有数的。这绝不是像什么游戏、小说里面,有隐藏boss之类的。官场的铁律就是“人走茶凉”。只有坐在那个位置上,才拥有当大佬、山头、码头的资格。

    至于“暗室政治”,国朝的宰辅,只要去位,必定要回乡居住,否则会被言官怒骂恋栈不去。到时候,离开京城几千里,再大的影响力,在通信不便的情况下,都会化为乌有。

    既然局势是明的,那么,一眼看过去,京城之中,拥有谋反动机的,只有太子相关的利益集团。因为,雍治天子要废太子,这是人所皆知的事情。

    自古以来,废太子就没有好下场。当然,起兵造反的太子,成功率也相当低。比如,汉武帝的太子刘据,谋反兵败身亡。但,对宁溥而言,左右是个死,不如博一把。没准就是李世民、李隆基。

    对太子相关的利益集团来说,已经有不少人被清洗,他们必定也是不甘心的。

    贾环起身,吩咐道:“四水、逸尘,我们得准备起来了。”

    太子和他相当的不对付。断人钱财,如同杀人父母。再者,太子落到如今这个地步,真论起来,导火索,在他这里。

    …

    此时,京城之中,不单单是贾府、宁国府被惊动,京城之中的世家大族、文臣武将,全部都被惊动,各自准备。皇宫之中的动静,没有人会当做看不到。十三年前,京城之中就有一场惨烈的流血政变。

    北湖湖畔的荆园中,楚王还在通宵达旦的欢歌饮酒,美人、名士作伴。他距离皇城较远,得到消息最晚。

    而位于城西的顺亲王府中,顺亲王大惊失色的召集府中的护卫队。贾环能判断出形势,京城之中,没有傻子。顺亲王同样判断出来。他和太子不对付。他想来是和晋王交好。

    …

    谢大学士府上,谢大学士夜宿在美妾处。偶有放纵,睡的很沉。他被人叫醒,正疲倦的不行。缓缓的换了衣服到书房中,儿子和幕僚已经等着。

    谢大学士听完情况,闭上眼睛,长叹一声,“唉,何至于此啊?”走到这一步,就没有回头路了。

    太子是被逼反的。

    他早就劝过王子腾,可惜王子腾不听。反而,为了自己的政治利益,把事情往大了搞。

    这下可好?

    …

    大学士们、高官的府邸基本都位于小时雍坊、大时雍坊。为的就是靠近皇城,方便上朝。

    谢大学士醒的很晚,何大学士府上,何大学士却是听到动静就起身了。他是天子亲自委任的留守大臣、宰辅。

    何大学士派了几名家仆外出,拿着他的名帖去京城中的各级衙门:五军都督府、上十二卫的驻地、五城兵马司、顺天府府衙打听消息。到底怎么回事。

    约一个时辰之后,消息逐步的反馈回来。听着次子、家仆的汇报,何大学士当即愤怒的拍了桌子,“好大的狗胆!襄阳侯、汝阳侯、梁王、太子…”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太子和天子,是父子,也是君臣。岂能有太子造反的道理?他何朔读的是圣贤书,岂能容忍这样的情况发生。

    何以渐苦笑道:“父亲,你先别忙着骂人吧。我估计,等会就会有人上门,你想着怎么处理?”

    这是很明显的。但凡政变,怎么可能先不处理宰辅大学士呢?明朝首辅李贤当年要不是文笔好,就死在曹钦手中了。

    何朔厉声道:“难道能与反贼同流合污不成?”

    国朝的大学士,是没有宰相头衔的宰相。大学士可以训斥有兵权的勋贵、武将。礼绝百僚,位在亲王之上。但是,大学士并没有调兵的权利。

    要是大学士握有兵权,那皇帝估计就睡不着觉了。周朝皇帝可没有御马监守着最后一道关。

    所以,何大学士即便有心平叛,但他调不动京城内外的军队。除非他有圣旨。

    何大学士在厅中琢磨着要给谁写信,痛陈利害,说服其出兵平叛。现在京城中的局势,五军都督府的右都督魏其候、北静王、成国公等人都去了承德。他一时间,竟然没有找到能统领全局的人。

    兼任京营提督的左都御史殷鹏倒是在京中,是名义上的京营上司。可以说,在京营中,有部分的影响力。但左都御史,同样没有调兵的权限。

    …

    夜里的时间,已经走到三更。宫中,喊杀声,渐渐的停止下来。大部分军队都接受了太上皇、太子、襄阳侯的收编。

    襄阳侯是五军都督府的同知,军队体系中三把手四把手的地位,本来就管着上十二卫。驻守在京城中的军队,不少校尉都是他曾经的下属。

    金銮殿中,已经垂垂老矣的太上皇换上龙袍,重新坐在了至高无上的宝座上,看着殿下的众人,心中感慨万千,他没有想到,他有生之年,还能回到这里。

    十三年啊!

    “十三年啊!”太上皇站起来,一旁的太子宁溥赶紧扶着他,“朕被逆子所逼,不得不退位。天道好还,至有今日众位爱卿助朕复位。朕在此许诺,明日早朝给众位爱卿官升三级。封皇太孙宁溥为兵马大元帅。众将受其节制…”

    太上皇不愧是做过多年皇帝的人,一连串的许诺下来,滴水不漏。太子宁溥和襄阳侯戚建辉、汝阳侯赵豫、显武营胡游击商量接下来的行动。

    皇宫既然已经平定,又有太上皇的大义名分,接下来就是掌控军队、朝臣。明日清晨大朝,昭告天下。再击溃雍治天子带到承德去的兵力之后,天下传缴可定。

    显武营胡游击拱手道:“太子殿下,我带人去五军都督府,先将我家大人救出来,殿下又可添一员虎将。”还在关押中,接受王子腾审查的将官,都将成为助力。

    宁溥点头。胡游击转身带人离去。毫不拖泥带水,士气高昂。

    接着,又有人主动请命,去请谢大学士、何大学士入宫。还有人请命去请留在京城中的朝廷重臣。又人请命去扣押楚王。再有人请命去杀顺亲王。

    宁溥一一答应。这种大权在握的感觉,让他浑身充满了力量,起兵之初的忐忑,在此时全化为了兴奋的情绪,意气飞扬。

    汝阳侯赵豫闪出来,道:“太子殿下,有今日之事,全在九省统制王子腾,在荣国府贾环。臣请提兵,为陛下诛杀此二撩。”

    “好!本宫等着你的好消息。”宁溥手按着腰间的宝剑,吐出一口字。这二人确实该杀!要比较的话,他恨贾环,更甚于恨王子腾。

    汝阳侯赵豫带着人马转身离开。

    铁甲皑皑做响。重重的步履如同死神临近的鼓点。

第五百二十九章 政变之夜(中一)

    承德距离京城约4百里,大军沿着官道行进,七八日可至。骑兵自是更快。

    天子乘坐马车,于九月二十八日下午离京,十月初一晚抵达承德避暑山庄。第二天汇聚群臣,开木兰射圃。

    承德避暑山庄自前朝开始修建,历经三十多年的时间,到雍治天子手上,继续营建。整座宫苑,依山畔水,取山水本色,兼收塞北江南风光。风景优美。

    十月初九晚,天子在位于山庄南部的寝宫中休憩,下半夜时被太监总管许彦叫醒。

    半夜求见天子的是锦衣卫指挥使毛鲲。等在烟爽殿中的毛鲲见雍治天子在太监们的簇拥下出来,跪地奏道:“陛下,京城快马来报,太子谋反。”

    雍治天子轻轻的点了点头,脸上带着嘲讽的冷笑,“好。好。不愧是朕的好儿子。让刘飞白、韩润来见朕。”

    四位大学士,谢、何两位留守。刘、韩两位随驾在承德。

    毛鲲侍立在一旁,沉默不语。天子令他严加监控京城的动态。他就预感到要出事。果然。

    …

    初冬的夜晚,月色皎洁。三更天渐渐的过去。皇城里的厮杀、动静近乎停止。宫中各处,人人惊惶不定。

    皇城中的永寿宫中,已经怀孕数月的杨贵妃倚靠在床榻上,手抚着小腹,微微沉酣。旁边,宫女、太监们环绕着。宫灯点的通明。气氛并不算紧张。

    宫门幽深。东宫的火铳响起时,杨贵妃就被惊动。太监、宫女们都有些慌了神。各自议论,八成是政变。

    但,没多久,就有守卫宫城的禁军将领前来,在永寿门外汇报,安杨妃之心,“贵妃娘娘勿忧,圣上早有安排,各处宫门早已经禁闭。些许宵小作乱,不足挂齿。”

    果然,骚乱了大半晚上,动乱却并没有逼近永寿宫。至此时,杨贵妃的精神渐渐的松懈,疲倦,便睡着了。

    同样的保护待遇,周贵妃的咸福宫、吴贵妃的景仁宫也享受到。

    …

    整个皇城,中轴线上是午门、皇极门(奉天门)、皇极殿(奉天殿)。皇极殿便是俗称的金銮殿。常朝在皇极门。大朝、重大的政治活动,都是在皇极殿举行。比如,天子登基。

    此时,太上皇、太子宁溥、襄阳侯等人便都等在皇极殿中,等着第二天清晨文武百官觐见,坐实名分。

    中轴线再往北,便是天子和皇后的寝宫:乾清宫、坤宁宫。左右东西六宫分别为天子的妃嫔住所。杨贵妃的永寿宫、周贵妃的咸福宫位于西侧,吴贵妃的景仁宫、贾元春的凤藻宫位于东侧。

    整个政变,梁王、襄阳侯、汝阳侯从东华门入皇宫,先往慈庆宫找太子,再往北,去宁寿宫见太上皇。太子和太上皇“谈判”时,襄阳侯率兵攻入皇极殿。

    至此,整个皇宫内的战斗差不多结束。接着,襄阳侯派兵从皇极殿向西攻入慈宁宫,“迎接”太后。这是必须要掌握在手上的重要政治人物。

    至于,少数人想要浑水摸鱼,去攻占天子的乾清宫、坤宁宫等处掠夺财物、女子。但。这毕竟只是小部分人。所以,皇宫之中,时而有一些零星的战斗发生。

    天子不在宫中,整个皇城的核心区域是控制皇极殿。你抓一堆后妃,除了爽几发,对政变有何益?

    没有携带攻城器械的叛军,想要攻进殿前侍卫司重兵把守的乾清门等宫门,无异于痴人说梦。因而,到三更之后,捞不到好处的军士,都各自转向。战斗便零星的停止下来。

    整个政变,进展的异常的顺利。如同潮水一般,席卷而来,到凌晨1点左右时,大局已定。

    但,这只是看起来。交通要道,核心殿宇,固然都被太子、襄阳侯等人占据。但其余各处驻守在皇城的大部分军队都是紧闭宫门,并不理睬叛军。

    任何时候,对宫中的禁军而言,第一选择,都是紧闭宫门,等待局势明朗。

    对太子、襄阳侯等人而言,皇宫既然已经平定,重点是要掌握城外的精锐禁军:京营,控制整个京城。至于,据险而守出自上十二卫的宫中禁军(金吾卫、羽林卫),不用理会。届时,只要大义名分定下来,再有强兵,很快就能平定。

    军士,将校不断的在皇极殿中进出。太子宁溥在襄阳侯的辅佐下,处理着各处反馈回来的情况:谢大学士闭门不出。何大学士在家中怒骂,拒绝合作。

    府军前卫、通州卫共计一万五千人投诚。这是太子当日重点经营的地方,同时是被王子腾查的最狠的地方。虎贲卫的陆指挥使拒绝。府军后卫派人来拜见,但兵马在驻地未动。府军左卫的兵马正在调动,似乎有进攻的想法。

    种种信息,不断的汇聚。每个人在这样晦涩不明的大势下作出各自的选择。有的投诚,有的反叛,更多的是观望。

    显武营参将乐白带着胡游击北出德胜门,往外城驻扎的京营而去。准备夺回兵权。

    京营十二营,每营八千人,俱为精锐。十万大军,内守京城,外压天下。各营设参将,正四品,互不统辖。名义上的上司是京营提督、监军、京营节度使。以京营提督权最重。战时设总兵官,统辖诸营。

    当前,朝廷西征西域,左都督牛继宗带了5营兵马出征。天子幸承德,带走亲信的果勇营。还有六营兵马,共计四万八千人,在德胜门、安定门外的兵营中。

    只要将这五万精锐握在手中,京城中的上十二卫、五城兵马司,府衙的衙役,民壮,各勋贵、将军府上的亲兵,这些都是齑粉、弱鸡、鱼肉。

    但是,京营这样的体系设置,十二营参将相互制衡,文官、武勋、太监相互监督。这就注定了除了圣旨、虎符,谁都别想调兵,干点自己想干的事。换言之,兵权在天子手中。

    太子宁溥、襄阳侯在皇极殿中处理事务时,在皇极殿的皇帝九龙椅上感怀了一阵往昔的太上皇,因年老体衰,渐渐的感觉到疲倦,在贴身太监的服侍下下来,准备休息。

    这时,一名太监从后门进来汇报,“太上皇,太后她老人家不愿意出慈宁宫。”

    太上皇脸上的皱纹都皱起来,“哼。随她去吧。魏卿,派人将慈宁宫守好,不要让人惊扰了太后。”

    襄阳侯答应下来。此时,宫中的要地都已经控制。他没有兴趣去攻击天子的后宫所在。同样的,那边的兵马也别想攻进来。要道之处,他都安排人守着。

    这时,一名千总飞快的跑进来,单膝跪下,“太子殿下,侯爷。景仁宫中有人传出消息。”说着,将纸条传递给襄阳侯。宫中的内应,有吴贵妃,他们自是要和吴贵妃联络,了解情况。因宫门阻隔,这时才联络上。

    皇宫之中,走正路,自然是各处的宫门。但太监、宫女们常年累月的在宫中生活,有一些不为人知的小道,洞口,矮墙等地势,可以传递消息。

    此时,皇极殿中点着蜡烛。灯火通明,如同白昼。襄阳侯只扫了一眼,脸色就大变。将纸条递给太子。

    太子宁溥只扫了一眼,脸色就大变,纸条上写着:天子有备,东西各宫,俱有重兵守卫。望太子殿下早定大局。

第五百三十章 政变之夜(下)

    一瞬九天,一瞬谷底。

    这大约就是太子宁溥在看到吴贵妃这张纸条的心情。适才的意气风发,心中的踏实,生杀予夺的大权,仿佛就在这短短的时间流逝的一干二净。

    宁溥呆住,手有点发抖。

    他心中取而代之的是对他父皇根深蒂固的畏惧。兵变失败…他不敢想,那会是什么结局。他的妻子、妃子、他的儿女…。

    太子宁溥的异样,很快就引起皇极殿中其他人的注意。正在桌案边忙碌的军士、幕僚、太监都看过来。包括太子的死士首领蔡农吉。面露疑惑。

    “都继续做事。太子殿下只是有些累了而已。”襄阳侯到底是武将,胆气要足一些,吩咐众人,化解了此时的局面。事已至此,再没有退路了。

    襄阳侯从太子手中拿过纸条,在蜡烛上点燃了。避免扰乱军心,低声道:“太子殿下,一个消息而已。只要我们取得京营的控制权,一切都不是问题。”

    他们今晚的兵变确实太顺利了。从东面的东华门攻进皇宫,一路横扫。现在回想起来,似乎天子在守门的兵将上暗中做了手脚,一路上几乎都是和他有关连的将领。

    一路上有多么的顺利,多么的畅快,现在就有多么的恐惧!天子竟然是在钓鱼,早有准备。

    但是,事已至此,唯有硬着头皮走下去!

    天子宁溥这时也意识到,继续恐惧,已经没有任何意义,置诸死地而后生,强自振作的道:“戚侯爷,现在怎么办?”

    襄阳侯沉吟了一会,道:“既然宫中有重兵,我们现在的兵力就太薄弱了。赶紧派人把汝阳侯召回来。其次,一定要控制德胜门外的京营。若是再过半个时辰乐参将还没有消息,太子殿下和我一起带着圣旨去一趟京营。”

    太子点头,“来人!”

    …

    太子的信使从皇城出发,出西华门,过西苑,到小时雍坊中找汝阳侯,请他带领火铳兵返回皇极殿。

    同一时间,带着圣旨的锦衣卫正从承德避暑山庄起程,前往京城最近的州城昌平州(今北京顺义区)。编制五千人的果勇营精锐就停在此处,等待着平叛。

    天子只带了果勇营三千人在身边。而暗中留下五千人在这距离京城约40里的地方。

    与此同时,小时雍坊,秋叶胡同中,兵荒马乱。火光冲天。王子腾府上,已经被汝阳侯带着三十名火铳兵攻破,随行的五十多人杀入王府中。

    在天子做了准备,给今晚的政变蒙上一层阴影的情况下,在太子、襄阳侯给自己打气、破釜沉舟,开始调整自己的策略时,在政变的形势悄然的变化中,汝阳侯赵豫正志得意满!

    油脂缠着的火把熊熊燃烧。汝阳侯赵豫骄矜的带着十几名亲兵,簇拥着从王府打开的正门走向王府的正厅,抵达正中心的正房所在。

    所谓,清君侧,不仅仅是口号,也要有行动。这个陷害太子奸臣,就是王子腾。

    不管太子心里多么的恨贾环,汝阳侯和贾府有多少旧怨,汝阳侯的第一站都只会是王府。并且王府所在的小时雍坊就在皇城脚下,距离近。

    荣国府占地面积制如国公府。而王府的先祖是都太尉统制县伯。府邸同样很大。屋舍、园林精美。里面的装饰、用料,奢华、富丽。陈设名贵。

    在汝阳侯杀进王府后,随行的士兵开始散开,各自抢掠。王府之中,钱财、女人不少。这是保持士气的必要。赵豫带着十几名亲兵到达正房后,王子腾的正妻何夫人坐在地上瑟瑟发抖。十几个丫鬟都聚集在屋中。

    赵豫扫了何夫人一眼,笑着问亲兵,“王统制呢?”他并没有兴趣问王子腾的家眷。

    亲兵四散出击。一名亲兵在门外答道:“不在这里。请侯爷稍后,我们正在四处搜查。”话音才落,隔壁院落里,就传来凄厉的尖叫声“不要啊,不要。”还夹着几个粗鲁的大笑声。何夫人的丫鬟们脸都白了。那是姨奶奶的声音。显然是要被玷……污了。自认有些姿色的丫鬟,把头低的如同鹌鹑一样。

    这一幕,正发生在王府各处。还有数不清的精美瓷器、价值不菲,都被打破。王府正在如同历经劫数一般被洗劫、破坏。

    赵豫畅快的一笑,并不制止。今晚的政变,他们这些人起兵的目的各不想同。太上皇、吴贵妃为权势,太子、襄阳侯、他都是为了自家的性命。梁王是被挟裹的。底下的大头兵们呢?为的,不就是这些东西:财帛、官位、女人。

    片刻之后,一名亲兵气喘吁吁的跑过来,“侯爷,王子腾不见了。听他的管家说,他带着长子翻墙跑了。往谢大学士府上去了。”

    赵豫点头,讥笑道:“他跑的倒是挺快的嘛。沙和尚,我给你一炷香的功夫,带上你的人跟我走。”

    此时,赵豫带出来的近百名精锐士兵都散落在王府,一时半会,根本集合不了。沙和尚是他的亲兵,管着三十名火铳兵。这是精锐中的精锐。

    片刻后,汝阳侯赵豫带着火铳兵出王府追捕王子腾,往谢大学士府上而去。

    …

    谢大学士府大门外,十几名士兵举着火把看守,守卫并不严密。谢府紧闭。

    早一些的时候,奉命去请谢、何两位大学士的将校和汝阳侯是先后出了皇极殿。汝阳侯攻打王府,又纵兵士烧杀、抢掠,所以,费了一些时间。

    这边,谢大学士对太子派来的信使表过态:事情,何至于此?天家父子相残,臣不敢与闻。遂闭府不出。

    谢大学士的这个态度是:不配合太子,但同样不抵抗。说的好听点,就是自保。说的不好听一点,就是坐山观虎斗。这是相当明智的选择。

    但是,别忘了,他的身份!他是朝廷领班军机大臣、首揆。雍治皇帝钦点的留守大臣。

    因为谢大学士的态度,太子派来的将领并没有为难谢大学士,而是采取监视的措施。留下一些士兵,带着人回去找太子复命。

    他的想法很简单:对一位大学士无礼,若是太子登基后还要倚重谢大学士,那他以后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就在这样的情况下,月夜中,王子腾和长子王承嗣气喘吁吁,狼狈的从谢府的后门进入谢大学士府中。

    王子腾准备的太晚了。再者,王府之内的武备太弱,面对汝阳侯的精锐火铳兵,他想守也守不住。无非是依仗着高墙抵挡了一阵。在看着势头不对之后,他第一时间带着儿子逃出府邸,往谢大学士府上求救。

    京城之中正在兵变。谢大学士即便再疲倦,还是等在书房中。幕僚、儿子数人陪着。内外消息隔绝,倍让人焦虑。

    这时外头有下人进到书房里,道:“老爷,王统制带着儿子来求援。他府中被汝阳侯攻破。满门老小危在旦夕,恳请老爷出来主持京中大局。救人一命。”

    谢大学士身份尊贵,宰辅大学士,留守大臣,位高权重。所以,王子腾说让他出来主持大局。

    谢旋的儿子冷笑一声,不满的道:“这时候知道来求救了。早前父亲叫他不要穷追不舍,他就是不听。咎由自取。”谢家不管怎样,这一次是保住了。

    谢旋的幕僚还没开口。

    谢旋摆摆手,制止了儿子抱怨的话,道:“我就不见了。安排他好好休息。”

    王子腾的命,他还是要保的。至少,不能在今晚死在乱军之中。朝廷大臣,岂能不罪而诛?

    谢大学士拒绝,被安排在府中一处小厅中休息的王子腾父子,绝望之状,自不必细言。

    …

    汝阳侯赵豫带着三十多人追杀到谢大学士府上。正与谢大学士交涉,太子的信使抵达,召他回防皇极殿。

    汝阳侯并非一定要在今晚杀王子腾。但一定要谢大学士确保王子腾不得跑出京城去。

    汝阳侯此时还以为局势正在掌握中,一片大好。

    谢府的大厅上,汝阳侯接过信使的信:今上有备,速带火铳兵返皇极殿中。汝阳侯脸色掩饰着,和谢大学士告辞,带着部下出了谢府,准备回皇城。

    月光,依旧皎洁。汝阳侯翻身上马,心中一动,回头吩咐道:“沙和尚,把火铳兵留下,去王府召集兵士,攻入贾府。将贾环拿小子头拿来见我。”

    事情有变,不管结果如何,他怎么都得疯狂一把。他和贾府的旧怨,今夜要做一个了解。

    沙和尚道:“是,侯爷。”他是汝阳侯的亲兵,当然知道汝阳侯府对面的荣国府在什么地方。

    约小半个时辰后,沙和尚从王子腾府上,拉齐了约二十名拥有盔甲、武器的精锐士兵。再多,就没人了,都正在王府里祸害。

    周朝并不禁止民间持有刀、剑。这是培养武风。但,绝对不允许持有弓箭、盔甲、火铳。特别是盔甲。穿戴有盔甲的战士,可以搏杀数名无甲的士兵而无损。

    沙和尚估摸了一下战力,整队后,往四时坊荣国府杀去。

    此时,大约在凌晨四点许,正是黎明前最黑暗的时候。

第五百三十一章 贾府攻防

    雍治十三年初冬的这晚政变,进行到此时,现在整个大局的焦点,便在于谁能控制京城北面德胜门外的京营五万大军。

    谁控制了这五万京营,谁就能握有天下!

    贾府所面临的生死危机,是否会不同如同王府惨遭劫难,在这场牵扯到无数人的大局、风暴之中,微不足道,无足轻重。

    汝阳侯带着火铳兵返回皇极殿。在显武营参将乐白还没有传来消息的情况下,太子宁溥和襄阳侯戚建辉留汝阳侯守皇城,两人带兵出城,亲自前往京营大营“收编”京营。

    与此同时,沙和尚带领的约二十名甲兵踏入京城内城西的四时坊。刚刚在王府“捞抱”的兵士士气高涨。盔甲穿戴的整齐,如同武装到牙齿的野兽。

    甲兵们手提着各种长短的武器,肆无忌惮的说着刚才在王府的洗劫,谈笑风生。体现着老兵战前的轻松、精锐,又透着:血腥、残忍、暴虐。

    “当日有个长随在我面前耀武扬威,我今日入府正好遇着,他跪在地上求我。我一刀将他的头给砍掉。”

    “嘿,你才砍一个,我都不知道杀了几个。把一个娘们给吓哭,我当场就将她给上了。后来她儿子哭闹,我一脚给踩死了。”

    “哈哈,邵五,你连你上的是谁都不知道?哥哥告诉你,我将王大公子的老婆给上了。啧啧,那滋味,比楼里面的姐儿爽多了。沙校尉喊得急,我临走前将她结果。可惜了。”

    又有人笑道:“胡三,也别泄气。听说贾府比王府更富庶、更繁华。他家有个贵妃。嘿嘿,皇帝贵妃的妹妹,他家有三个姑娘,个个貌美如花。就看你行不行。”

    一群甲兵被刺激的嗷嗷叫。

    为首的一名把总训斥道:“你们这些蠢货,别光想着女人。还要发财。待会一定要挑几个趁手的物件。大捞一笔。好有个退路。”

    一路的谈话,声音高昂。沙和尚带着约二十名带甲士兵,带着血腥、野蛮、强大的气势,踏入宁荣街。

    贾府在望。

    …

    夜风呼啸,寒冷刺骨。月亮的清辉,洒落在贾府中。

    贾府正中的荣禧堂,汇聚了贾府所有的内眷、丫鬟、婆子。满满的都是人。贾环的指挥中心,就数十米开外,一门之隔的向南大厅。正压在贾府的中轴线上。

    荣禧堂中,宝玉躲在王夫人的怀里,肚子饿的咕咕响,忍不住抱怨道:“环老三搞什么鬼?大冷的天,将我们从园子里叫出来,可有人来?鬼影子都没见一个。”

    宝玉的抱怨,正是荣禧堂中很多人想说的。每个人都在自家的炕上睡的舒舒服服,就因为贾环一个判断,说又人要杀来贾府,把所有的人都哄到这荣禧堂中集中。

    三爷的威望在,皇城里又有喊杀声,大家都听了。可是,这都寅正一刻,还没有动静。又困又累,兼之又冷又饿,十分不好受。

    贾环被宝玉打发人请时,他正在厅中紧张的安排人侦查敌情,分配各种防御任务。贾环从向南大厅出来,穿过内仪门,到五间正房的荣禧堂大堂。

    贾环目光环视。贾母、王夫人、邢夫人、薛姨妈等人都在丫鬟们的服侍下,或依靠在塌椅上,或歪着,都很疲倦。尤氏、李纨、王熙凤、宝钗、黛玉、湘云、迎春、探春、惜春都在。各自的丫鬟、奶妈簇拥着。另有,陪房、管事媳妇等人。

    秦可卿,妙玉等修行中人在厢房中。不在荣禧堂这里。

    宝玉见贾环进来,嚷道:“环老三,若是没有什么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