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猪星高照-第49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斯郎拥忠笑道:“这上边写的是**甘丹赤巴制。”

    藏族佛教的僧侣等级一般分为六等,从最顶级的达'赖'喇嘛和班禅,然后到第一级的萨迦法王、章嘉大师、哲布尊丹巴,再到二级的甘丹赤巴、大宝法王,接下来是三至四级的如多札夏仲等等,还有第五级的各大寺院住持。

    而甘丹赤巴像征藏族佛教里黄教祖师宗喀巴的法统传继,据有关文献记载达'赖'及班禅在**会上见他都要鞠躬。由于可见甘丹赤巴的地位有多高。

    上边刻着甘丹赤巴制的款,按斯郎拥忠之前所说,这件擦擦应该属于名擦类。难怪会说这是他摊位上最好的擦擦之一。

    曲文学习古玩鉴赏的时间并不长,虽然有灵觉在身但不表代他应该什么都懂。就算你熟知中原佛教。对藏传佛教也可能只是一知半解。当中涉及的文化背景,人物政治,都是要花时间去慢慢了解。

    不过仅凭这两件擦擦的制作年代和特殊工艺,曲文觉得确实值得收藏,又微笑问道:“拥忠大哥,你给个价这两件擦擦我都想要。”

    斯郎拥忠想了下:“这件泥擦是我从朋友那得来的珍品,别说在市面上。就算整个藏区也是难得一见,我想应该能值得了这个价。”

    斯郎拥忠伸出五个手指。

    “五万吗?”曲文愣了下,这个价钱足以买一个品相极佳的藏传铜琉金佛像,除非这件泥擦的制作人真的很有名。想着又看了眼斯郎拥忠,看来在圣洁的转经路上,一样会有唯利是图的商人。

    谁知斯郎拥忠笑着摆了摆手:“不用那么多。我从朋友那收来才只花了两千块钱,加上这件铜擦我想五千差不多了,我还足足赚了一倍呢。再多些佛祖会惩罚我的。”

    曲文听见一阵汗颜,自己真是小人之腹,在没弄清价格之前就乱判定对方的为人。斯郎拥忠不但给出了个合理的价格,还将他的底价一起说出,这种行为在国内古玩行极少得见。要知道对方的底价,除非俩人的关系非常的要好。

    “拥忠大哥给你。”曲文脸上一片尴尬之色。连价也没杀直接拿出五千块钱递了过去。当然五千块钱收一件名擦和一件清末的老器物都是很划算的。

    正好这时梁山从远处走了过来,手上竟然又多了个烤羊腿。像头猪似的站在曲文旁边好奇的问道:“哥,你买什么要花这么多钱?”

    “一个泥佛和一个铜佛。”曲文高兴的把刚买到的泥擦和铜擦拿给他看。

    看着曲文手中的两个擦擦,梁山愕然叫道:“就这两件小玩艺要五千块钱,顶得上我买二十头小猪仔了!”

    “……”

    这家伙怎么什么事都喜欢和猪挂上关系,敢情他这几年宰猪宰多了,人都开始变成人头猪脑。

    “走走走,到一边啃你的羊腿去。”

    曲文懒得跟他解释,让斯郎拥忠帮忙把两件擦擦装好,问他要了个电话号话说是有空会到他家挑选别的擦擦。

    斯郎拥忠听见拿了张纸在上边写下自己家的电话号码:“我白天基本上都在这摆摊,晚上会在家,你如果要去,先打个电话给我。”

    曲文收好电话号码,跟斯郎拥忠多聊了几句又向下一个摊位走去。

    不得不说整条转经路上的好东西还真不少,在很多摊位上能发现清朝和民国的东西,其中以唐卡、藏族民俗用品居多,还有少量的转经轮和佛珠。

    不过这些东西在全国各大古玩市场都能看到,价值并不怎么高,曲文要开的是精品店,珍品店,所以这些东西还入不了他的法眼。

    把整条转经路市场走完,足足花了一天的时间,由于过度使用灵觉,不免觉得有些劳累,曲文回到酒店吃过晚饭便早早上床休息。第二天早上那也没去,只是呆在客房里研究刚买回来的泥擦。

    记得斯郎拥忠曾说过,这尊泥擦很可能是某位藏教活佛亲手做出的物品,恰巧上边有难得的精光闪现,于是在曲文脑中生出个特别的想法,是否只有名家做出或用过的东西才会有精光出现。

    从最早的金廷标画卷,清将军翡翠扳指,胡开文老墨到黄公望画卷,疑似某位活佛做出的泥制佛像,这些东西都很巧合的会含有浓郁的灵气并伴有喜人的精光。如果自己的这个想法不完全正确,相信也和这些名人名家脱不了干系。

    可惜眼前没有第二件东西做比对,想了半天只好将这个想法暂时搁置,放出灵觉将泥擦上的灵气吸尽。

    下午闲着没事俩人又到布达拉宫旁边的商铺转了转,等吃过晚饭,曲文拨通了斯郎拥忠家的电话。接电话的人正好是他,于是双方约定晚些在他家碰面。

    斯郎拥忠的家要比曲文想像中的要大,白色的米石墙加入了极具藏族特色的风格绘画,就连门窗亦是如此,将屋檐周围和窗顶涂成了金黄色,使得整个房子华贵气派,富丽无比。

    斯郎拥忠有两个儿子一个在上小学,一个在上幼儿园,见到外人也不害养羞,好奇的打量着人,红扑扑的脸蛋笑起来显得特别的健康。

    “拥忠大哥,你家可真大啊,这房子得花不少钱吧。”曲文进屋先客套了句。

    “没花多少钱,材料是自己买的,房子都是自家兄弟帮起的,总共也就是七八万这样。”

    “才七八万……”曲文露出难以置信的表情:“如果到'北'京'上'海这样的房子不得上千万才怪。”

    其实建一栋二层小型公寓花不了多少钱,又免了人工费,可以再省下相当一大笔。和大城市相比,藏民和全国各地许多农村人多了这么一条好处,就是地皮不用花钱买。而各大城市的房价居高不下,地皮费用占了最大一块。

    俩人说着斯郎拥忠从屋外走了进来,手上捧着个盘子,盘子里放着热乎乎的奶茶。藏家的奶茶和其它地方不同,把纯牛奶倒入茶水后再加入一点盐而不是糖,初一喝会有些不习惯。

    斯郎拥忠的妻子只是打了声招呼把奶茶放下便领着两个儿子离开,在藏族男人谈论事情的时候,一般情况下女人都会自觉避让。

    又聊了会曲文把话题转到了‘擦擦’上。

    “拥忠大哥,能让我看看你收藏的‘擦擦’不?”

    “行,都在旁边的柜子里。”

    斯郎拥忠起身领着曲文来到了墙边摆放的四面大壁柜,在里边摆放着各式各样的‘擦擦’,除了金制和银制的,还有少量瓷制‘擦擦’,更有甚者在上边镶满了宝石。

    曲文能理解为什么斯郎拥忠不把这些精品‘擦擦’拿到转经路上贩卖,因为其中的每一件都价值不匪,万一有什么磕碰,那损失可就大了。如果遇到喜欢的卖主再介绍到家中也不无不可。

    看着满墙的‘擦擦’,曲文好奇的问道:“拥忠大哥,你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收藏‘擦擦’的?”

    斯郎拥忠想了下答道:“我嘛应该是从儿时开始,就和我大儿子这么大的时候,其实收藏‘擦擦’是我们家的习惯,在我祖爷爷那辈都是穷人,所以卖不起铜佛只能用‘擦擦’替代。后来随着全国解放,我们家也有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渐渐变得富裕起来,可是收藏‘擦擦’的习惯却一直没改变。”

    一句话道出藏族人民的生活变化。

    而‘擦擦’这种特殊的佛像制品也变成了藏族人民极喜爱的收藏品,不再是穷人用于供拜佛祖时的廉价代替品。

    ************************

    这章是补的,希望今天能顺利更新完,总是欠着一章蛮民心里也不踏实。(未完待续。)

第175章 星河灵光

    粗略看了一下发现斯郎拥忠的收藏还有少量的铜佛和唐卡,不过都是数量远远比不上一家几代收藏下来的‘擦擦’多。按古玩行的说法斯郎拥忠算是个专项收藏家,对‘擦擦’特别了解,但对别的东西却不怎么样。

    “拥忠大哥能打开柜子让我看看吗?”曲文隔着玻璃柜看了一圈又回到第一个柜子前。

    “当然可以。”

    斯郎拥忠拿出钥匙将柜门打开,随即一阵浓郁的灵气扑面而来,也许是供奉佛祖的物品,整个柜子内大大小小数百件‘擦擦’所凝聚的灵气不比一件稀世珍宝差。

    曲文心中狂喜,借由要慢慢欣赏站在柜门前十多分钟才将满柜的灵气给吸尽。

    “拥忠大哥,你的‘擦擦’收藏还真是一绝啊,不仅是数量还是质量,如果有机会的话我很想让你到我的店举办一场专向展出,让世界上更多的人知道‘擦擦’这种特殊的佛教制品文化。”

    将灵气吸尽脑子似乎突然变得更灵光了,想到一个可以加强自己新店的知名度办法,就是定期举办些专项展览,展品可以和全国各地的专项收藏达人联系,他们负责提供展品,自己负责提供平台和场地。如此一来新店的展品自然就会变得丰富起来,合理的安接专项展便能不断的刺激有钱人们的好奇心和购买**。

    斯郎拥忠有些诧异的望着曲文:“曲文兄弟是开古玩店的吗,你还这么年轻可不简单啊!”

    “拥忠大哥也不简单啊,这一屋的‘擦擦’和佛教文化制品足以让许多人羡慕。准确说我开的是古玩交易会所,就在'成'都,大概有七八百平这么宽,如果有机会我真的很想法拥忠大哥把你的收藏带去给大家展示下。当然我们会负责你的食宿和藏品的运输费用及相关安全问题,当然你可以先到我的店里看看再决定是否要这么做。”

    斯郎拥忠先前以为像曲文这么年轻的人能开个小店就算不错了,因为古玩这东西需要时间和庞大的资金去积累,有些人有能力却没有那个钱或是暂时没有,有些人有钱却没有那个能力。开一家古玩店并非想像中的那么简单。

    可曲文却说他的店有七八百平那么宽。如此大的场所足以抵得上一个小型博物馆。斯郎拥忠不是没见过世面的人,知道要开这么大一家店需要多大的资金和人力。所以不是曲文在说谎就是这个年轻人太牛b了。

    “真看不出曲文兄弟这么能干,年纪轻轻就有一家大型古玩店,晚些你留个地址我有机会一定要去看看。”

    “正好我的店过几个月要开业,我先把地址留给你,等开业时我会提前打电话给你,诚心期盼你的大驾光临。”

    俩人聊了会又来到第二个壁柜前。斯郎拥忠每打开一个壁柜就会对壁柜里的藏品仔细介绍一番。前边见曲文独自看得入神,还以为他真的很喜欢自己的收藏品,心里高兴能遇上个同好所以介绍得格外的详细。

    “前边这三个柜子都是我和我父亲多年的收藏,最后这一个是我爷爷和我太爷留下的,都是些普通的‘擦擦’,不过年代绝对都在民国以上。”斯郎拥忠说着打开了最后一个壁柜。

    旧社会和建国初期人们还没有养成收藏精品的意识。偶尔有些人搞收藏也只是收藏些自己喜欢的东西,加上那时候的生活水平不高,能收藏到的东西非常的有限,因此老一辈能收藏到好东西的机会并不多。

    正如斯郎拥忠所说第四个壁柜里的‘擦擦’按品相绝对比不了前边三个,因为前面几个展柜里的东西都是斯郎拥忠和他父亲精心积攒下来。不过曲文还是很习惯的放开灵觉在第四个壁柜内搜寻了一遍。

    随着灵觉放出,一股极度浓郁的灵气瞬间狂涌冒出,又似滚滚洪流席卷而来,根本不需要用刻意去搜寻。早已迫不急待的要冲出紧锁玻璃门。

    曲文暗暗大惊。他见过很多珍品,甚至是价值数千万的精品都没有这么浓郁精纯的灵气凝聚。而且这团浓烈的灵气竟然是来自一个非常不起眼的泥制小擦擦上。

    只是一会灵气又变得平静下来,在壁柜的近一米宽的地方静静的飘散着,平静得就像一弯皎洁的星月,让人心神自然而然的变得宁静平和。

    曲文透过灵觉视线凝神一看,上边不但有喜人的精光还有是他从来没见过的星月光芒,感觉上就像天空中的星河压缩在一个极小的空间里不断的闪烁。

    “这……”

    曲文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究竟是什么年代,什么程度的珍品才能散发出这样的灵气星光。

    “拥忠大哥,这件擦擦能卖给我不?”曲文连年代来源都不问,直接开口要买下来。

    “这件吗?”斯郎拥忠看着曲文从壁柜中拿出的泥擦,只有大半个巴掌那么大,做工算不上精细只是浅浅的印出个释迦牟尼佛的轮廓,像这种擦擦一般是木制模具印出,算是擦擦中制作和品相最差的一种。

    “恩恩!!”曲文狂点着头,那怕斯郎拥忠开价一百万,不,一千万他都会买下来,如果再高一些想办法也要凑钱买到。自从灵觉成长到拥有灵觉视线之后,增长的速度慢得异常的缓慢,也不知道牛年马月才能激发出新的能力。

    “这件好像是我祖爷爷留下的东西……”斯郎拥忠有些舍不得,毕竟是祖上留下唯数不多的遗物。

    “拥忠大哥求求你,我觉得自己和这尊泥佛很有缘,一眼便喜欢上了,你随意给个价我绝对不还。”曲文把泥擦紧紧的握在手中再也不舍得放手,如果斯郎拥忠不卖他就打算在这耗着,大不了学小孩在地上打滚,一哭二闹三上吊总要想个法子把这尊泥擦弄到手。

    见曲文爱不释手的样子,斯郎拥忠犹豫了下,轻叹一声:“算了吧,就让给你,给我五百块钱好了。”斯郎拥忠无奈的笑着,四个壁柜这么多好东西,曲文偏偏看中了他太爷爷的遗物。

    “五百……”曲文也没想到斯郎拥忠会开出这么一个价格,如果不是他太爷爷的遗物相信还会更便宜。

    望着曲文诧的神情,斯郎拥忠问道:“贵了吗,那你给我四百好了,其实这种泥擦在市面上两百元左右就能买到,只不过这是我爷爷的东西,所以……”

    知道斯郎拥忠的意思,曲文打断说道:“拥忠大哥你会错意了,我的意思是你卖得太便宜了,这样吧我出五千。”曲文说着拿出钱硬塞到斯郎拥忠手上,对方是个讲诚信的生意人,曲文觉得不能太亏待了对方。

    “这个泥擦真值不了这么多钱,还是给五百好了。”斯郎拥忠点出五张百元大钞,他不是嫌钱多了会烧手,只是他个人的性格如此,身为一个虔诚的佛教徒,他觉得钱这种东西够用就好,一味去强求反而会坏了修行。

    “拥忠大哥你听我说,我的直觉告诉自己这尊泥擦不是凡品,只是现在不敢肯定,如果真的有些什么,我觉得这五千都未必会够。”

    别人卖东西想尽了办法要抬价,斯郎拥忠却觉得太贵。买东西的人也想尽了办法要降价,曲文却觉得太对不起对方。这种现象别说别人想不到,就算说出去也没人想信。

    争了半天曲文直接把泥擦放入包中:“拥忠大哥我知道你是一个讲诚信的商人,我和你一见如故,不如这样吧你就当是我给侄儿们的压岁钱,反正这节才刚过。等将来我的孩子生出,他再管你要不就扯平了吗。”

    “这能行吗?”

    “能行,办完正事我就回去办造人大计!”

    “哈哈,好吧。”

    斯郎拥忠被曲文的话给逗乐,把钱收了起来,然后两人聊了很久,最后曲文写了个新店的地址给他,还留了个电话号码说是将来去有机会去'成'都一定要找他。

    回到酒店已是晚上十一点,梁山等得有些乏了提前倒在床上呼呼大睡,已不知道和周公下了多少盘棋,不过以他的水平加十匹马也追不上周公。不过这样正好免得影响了自己的研究。

    曲文拿出刚买的泥擦,只觉得被磅礴的灵气所笼罩,但是把泥擦翻来转去好半天愣是没发现有什么特别之处,如果光是普通的泥土应该不会有这么浓烈的灵气凝聚。

    “难不成在里边有东西?”曲文记得斯郎拥忠曾经说有,有些泥擦里边会有阴格,或是提前放入了东西再制做,如果是这样也就解释得通这件泥擦为什么会这么特别。

    可是问题又来了,这尊泥擦应该是事先放入了东西再制成,全身上下没有一处开口,如果里边真有东西要想取出只有先弄坏泥擦。

    但是……

    万一打碎了里边却什么都没有又该怎么办!!

    一时间曲文进入了两难的境界。

    **********************

    看来又要晚一些更新了,兄弟们应该觉得很烦吧,蛮民也是,可是蛮民家的娃娃越来越闹,快比得上孙猴子了。。。。。。,谁要是有肓儿良方麻烦告知下。(未完待续。)

第176章 牙舍利

    琢磨了半天曲文决定用工具在正下方掏个洞,如此即使会损坏也不会太厉害。

    想着曲文拿出了套瑞士军刀,上边集合有很多小工具且方便携带,所以非常受常年在外旅游的人士喜爱。

    曲文先用刀在泥擦的正下方划出个小圆,然后一点点往里掏,等掏得稍微有些深的地方又改用钻孔器抠,最后用取钩器不断的向内一点点轻轻的刮着。因为怕弄坏了里的边东西,曲文一直开着灵觉视线,洞口像被放大数倍呈现在眼前。纵然如此他还是格外的小心,只是一个大拇指的小洞就挖了半个小时的时间。

    等挖到约有五公分深的地方,取钩器碰到了件硬物,质地要比石化了的泥块还硬。见状曲文心中大喜,自己猜的没错,这尊泥撑在做成之前事先被放进了东西。

    但里头会是什么呢?

    只是开了个小洞,散发出来的灵气变得更加浓烈,就像有人在皮球上扎了个小孔,里边的气近似于喷出的状态在往外冒。

    察觉灵气越来越浓郁,曲文反而越来越小心,将客房的灯全部打开,又加上手电筒和灵觉线视才敢继续往下一点点的掏。动作轻柔小心就像微雕艺术家在米粒上刻着兰亭序一样。

    整个过程进行的非常的缓慢,虽然里边的东西很坚硬,曲文也不敢乱来,能有如此庞大的灵气凝聚绝对是世间难得一见,甚至是独一无二的珍宝。

    约莫又过了一个小时,曲文终于将包裹在四周的泥土抠掉,在桌面垫上了厚厚的纸巾,稍微用力的抖了几下,一个比小指头还小的石质物品掉了出来。东西整体呈黄色,实际上是白色被泥土或是别的原因浸染而成。

    可就是这么一颗不起眼的小东西凝聚着惊人的灵气!

    “哥,这是什么玩艺!?”

    因为曲文把房间的灯全部打开,又在桌边弄了半天,原本熟睡的梁山被他给吵醒。带着迷蒙的睡眼走到旁边。看见桌上又黄又难看的小东西问道。

    “不知道,你觉得这像是什么?”既然梁山已醒,曲文索性问下他的意见,自己看了半天仍不敢确定这是什么。

    “嗯……”梁山本来想用手去拿却被曲文给大声喝止,用右手撑着腮帮子睁大了眼睛看了半天:“我怎么觉得这像颗牙齿,我在老家杀猪时偶尔会拔下来做东西,里边的平齿和这差不多。”

    “。。。。。。。你能不能不提猪啊,再说了有谁会塞一颗猪牙进佛像里边,除非是人……!!”曲文说着突然灵光一闪,右手狠狠的锤在左手上:“对啊,这很可能是颗人的牙齿!。”

    “人的牙齿就能塞佛像里?”梁山茫然的问道。

    “你懂什么,普通人的牙齿当然没什么意义。可如果是某位名人,高僧,活佛甚至是佛主的牙齿那就不同了。”

    曲文曾经听说过修行深的高僧在死后牙齿也能变成舍利,于是就成为了牙舍利这种东西。如此看来这很可能是某位藏教高僧或者是活佛的牙舍利,至于佛主舍利只是开开玩笑而以。

    可这是那位高僧的牙舍利,按上边释放出的灵气,应该是个修行极深的高人。

    “你继续睡吧,明早陪我去找拥忠大哥。”

    曲文催促梁山上床睡回笼觉。这家伙既能吃又贪睡。果然和他平常宰的那种牲口差不多,很快又打起长长的鼾声。

    等梁山睡着。曲文随即放出所有的灵觉去蚕食这颗疑似牙舍利所放出的灵气。

    之所以说是蚕食,是因为上边的灵气太过庞大,远非曲文现在的灵觉能力吸收得尽。于是他玩命似的放出所有的灵觉,尽可能要多吸收一点,否则这股灵气会慢慢的消散到空气中,最后消逝不见。

    一个小时过去。

    两个小时过去。

    牙舍利上的灵气依然牢牢的凝聚在周围,完全没有消散的迹象,用灵觉视线可以看到一层透明状气罩包裹着这团灵气,像充涨了的气球,随着曲文一点点将里边的灵气抽出,透明气罩也慢慢的向内收笼。

    遇到如此精纯的灵气,曲文像是个老酒鬼遇到了传说中的琼浆玉液,贪婪的吸收着上边的灵气,微闭着眼睛,脸上露出无比舒畅的神情。又像是和一群美女翻云覆雨后的极度快感,有种飘飘俗仙的感觉。

    虽然他还是个处,但常听人说男女在欢爱时会有这种感觉。

    时间过得很快,转眼天色开始微微蒙亮,在远空泛起一圈迷人的金色晨光。

    曲文所担心的事情始终没有发生,这股灵气仍紧紧的飘散在牙舍利周围,而且曲文发现,上边的灵气会自行恢复,虽然恢复的速度极慢,但确实是在自行恢复着。

    满足的长出一口气,曲文再也无法吸收更多的灵气,头一回觉得灵气有吸收不完的时候。如获至宝的拿出个小瓶子把牙舍利放到了里边,然后找了根绳子紧紧的绑好,直接挂到脖子上。

    经过一晚的吸收融合,曲文体内的灵觉能力变得无比的充沛,不断的充斥着每一条经脉,直觉告诉自己灵觉能力似乎又晋升了一级,于是兴奋的尝试了下会有什么新异能被激活。

    先从耳朵再到鼻子嘴巴、然后是四肢,最后连菊花也没放过,可是结果令他非常失望,似乎要激活新异能并非那么容易的事。

    拉'萨'市的清晨,在通往大昭寺的转经道上已排满了虔诚的信徒,或者相互传经,或者跪拜前行。藏传佛教弟子认为,转经如同诵经,转一圈经等于念了一遍《大藏经》,转得越多,个人的功力就越大,佛法就越深。而磕长头则是比转经更高等级的拜佛方形,信众一生如果能磕足十万个长头,即能洗尽前世的罪孽,增添无穷的功德。在他们生命结束的时候,佛祖会帮他们拔离苦海,升入大千极乐。所以不停的转经,不停的跪拜,成了藏传佛教徒们的毕生作业,有的不惜从千里之外一路跪拜前行,就算是病死累死也无怨无悔,他们的精神会继续朝着圣地拉'萨'前进。

    信教徒们起得早,甚至是露宿在转经道上,所以有些商贩也长年呆在这里,他们是最能吃苦也起得最早的小贩商人。

    斯郎拥忠习惯了早上五点起床,随意吃点东西来到转经道开摊一般是六点左右,这时候信众比较多,等到了中午和下午基本上都是游客。

    斯郎拥忠刚开摊没多久就看见俩个熟悉的身影走到摊边。

    “你们怎么也这么早,来听转经的吗?”斯郎拥忠望着曲文和梁山,有些惊诧的问道,看俩人的样子应该不是信徒才对。

    “拥忠大哥我有些事想问你。”曲文走到近前,虽然他父母都是中原佛教的佛教徒,他在天上的猪头师父也是空门中人,可是他本人并不信教。如果非要说信什么的话,他信奉自由还有money。

    曲文说着把昨晚买的泥擦拿了出来:“拥忠大哥,你能和我说说这件泥擦的来历不?”

    斯郎拥忠望了下泥擦又望了下曲文:“这泥擦有什么问题吗?”

    “没有,就是想听听它的来历,算是好奇吧。”

    “这样啊,我们坐下来说。”

    斯郎拥忠从车上拿下两张椅子让曲文俩人坐到旁边,不好意思的笑了笑:“其实我也说不上这件泥擦的来历,只知道这是我家阿尼留下来的东西。可是他已经过世多年,活着的时候也没告诉家人,或者说了大家都没记住。”

    阿尼是藏语爷爷或太爷的意思,按斯郎拥忠所说在他爷爷似乎没有把这件泥擦的来历告诉家人,等他死后这件泥擦的来历更无人得知。

    听到这话曲文显得有些失望,他想借着线索去弄清这颗牙舍利是那位大德高僧所留。

    “真是太可惜了。”曲文说着从脖子上拿下装有牙舍利的瓶子:“拥忠大哥,你能认出这里边装的是什么吗?”

    斯郎拥忠听到接过瓶子,仔仔细细的看了老半天,起先只是有些惊讶,随着看的时间越长,两眼中间的眉心便皱得越紧。

    “曲文兄弟你这东西是从哪得来的,我觉得这像是一颗舍利,但又不敢太肯定。”

    “呢,就是从里边掏出来的。”曲文把原来封着牙舍利的泥擦递给斯郎拥忠,正下方有一个小小的洞口映入他的眼帘。

    “……,曲文兄弟你怎么把佛像给挖了。难道你早就知道里边藏有舍利?”斯郎拥忠是个信徒,小小的抱怨了句,身为一个虔诚的佛教信徒他是绝对不会这么做的。不过也正因为如此,这颗牙舍利在他家存放了几十年,甚至还可能在别人那放了更长的时间,才没有被人发现。

    这叫曲文怎么回答,他总不能说自己有神力在身吧,真要说出去一定会引起轩然大波。

    “这个怎么说呢……,还是直觉吧。我说过第一眼就喜欢上了这尊泥佛,我觉得他是有心的。”反正撒谎不要本钱,曲文随口乱说了句。(未完待续。)

第177章 活佛

    斯郎拥忠很诧异的望着曲文,他出生在佛教徒家庭,从小信奉佛祖,受佛祖教义诚心去做每一件事,相信自己应该是个虔诚的佛祖子民。可他却没有发现这尊泥佛有心,纵然他天天面对也没有丝毫感觉。

    难道这就是佛所说的佛性,有些人天生就与佛有缘,纵然他一生没进过寺庙没拜过佛祖,但同样会受到佛祖的照顾。按经文所述,这类人往往是仙佛下凡,又或是几世善人转世。

    “曲文兄弟等我一下,我带你去个地方,那里应该有人能解答你的问题。”

    斯郎拥忠刚开摊又把摊子收起,曲文不好意思的说道:“拥忠大哥这怎么好意思,你才刚刚来,还没做成生意呢。”

    “没事的,这生意天天可以做,遇到朋友有事自然要先帮忙,再说了我也好奇得很。”斯郎拥忠本想说这事与佛缘有关,想了下在没确定之前又收了回去。

    斯郎拥忠的话让曲文特别感动,藏族同胞就是热情热心,俩人才见了三次面,斯郎拥忠已在他心中留下了非常良好的印象。

    没在矫情,曲文帮忙一起收拾东西,三人动手很快就把东西收好,坐着斯郎拥忠的车来到了大昭寺外。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