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风流-第400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可是现在,叶春秋已经被推到了这风口上,他很清楚,无数人的福祉都维系在自己身上,那么现在的自己,就应当心怀天下,去做更多自己应当做的事。
大漠的统治尤为关键,若是中途生变,大漠就会成为一盘散沙,将会有无数的人为了草场而相互杀戮;若是不能有效统治,迟早有一天,舔舐了伤口的大漠各部,又会重新崛起,甚至可能趁着未来中原王朝虚弱的时候,再给中原致命一击。
所以,时间十分珍贵,必须尽一切手段,解决眼下可能发生的任何隐患。
领着拓拔回到了家中,早有人先去知会了琪琪格。
琪琪格对于发生的事,情绪复杂。
她在厅中候着自己兄弟来,拓拔见了她,显得有些诧异。
此时的琪琪格,已经身怀六甲,已有了五个月的身孕,肚子微微隆起,却多了几分汉人女子有的柔和。
拓拔沉默了一下,接着便拜倒在地道:“见过汗女。”
他本是琪琪格的兄长,却也明白,琪琪格已是鞑靼部的继承人了,草原里虽然没有太多的规矩,可也是尊卑有别的。
琪琪格先是看了叶春秋一眼,叶春秋朝她点头,她反而镇定下来,随即道:“起来吧,不必多礼,父汗如何?”
“父汗重病在榻,急盼汗女去金帐一见。”
琪琪格听罢,不禁唏嘘,倒是叶春秋道:“过几日,我们便动身前去拜谒泰山大人。”
琪琪格点点头,叶春秋又道:“你们私下说话吧,兄妹许久不见,想必有许多话要说。”接着,便旋身出去。
叶春秋照例来到了书房,对于拓拔的事,他并不关心,反而是对镇国府的处理,却更上心一些。
打铁还需自身硬,镇国府有没有消化大漠的能力,才最是重要,否则,其他都是空谈而已。
此行,唐伯虎也随着叶春秋到了京师,已经开始预备处理公务了,他现在身为镇远国的少学士,已经开始构建了一个内阁的班子,下头设立了十几个司局,招揽了一些人才,虽是草创,也算是麻雀虽小,却是五脏俱全。
甚至镇国府的机构,比之朝廷还要多一些,大明的大致机构无非就是六部九卿而已,而镇国府的小内阁,却是分工更加明确,招商局、税务局,农牧局,巡捕局,工程局,甚至还有专门的铁路局和海运局,至于军事方面,则又分为了水师和新军两个系统,上头设立了一个专门制定计划的参谋局。
而今,已经不可能再像从前那般粗放地管理了,随着人口的增多,权责必须要明确起来,不容马虎。
几日之后,叶春秋终于启程,准备动身前往镇口。
叶春秋在临行之前,特意地拜见了朱厚照,朱厚照背着手,站在暖阁的窗台之前,举目眺望,接着回眸过来,看了叶春秋一眼,一笑道:“春秋,朕一定会比你强。”
“啊……”叶春秋有些惊讶地抬头,看到的是目光炯炯的眼眸里带着坚定的朱厚照。
朱厚照却是大笑起来,道:“你横扫了大漠,固然是很了不起,可是朕一定要立比你还大的功劳,这一次,你出了关,怕是没有这样快回来了,你我兄弟,将来不可避免的还是离多聚少,这样也好,我们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吧。”
朱厚照指了指悬挂在暖阁里的舆图,又道:“天下之大,朕要立的功劳还多得很。”
叶春秋不禁会心地笑了,道:“陛下既然有此雄心,那么臣弟必定拭目以待。”
“去吧,朕不送你了。”朱厚照回眸,深深地看了叶春秋一眼,却像是为了掩饰什么的似的,又连忙将目光错开。
叶春秋却是深深地看着他的身影,他又怎么看不出朱厚照的不舍呢?
叶春秋有些难以自控地,眼角有些湿润起来,这个人,无论别人给他什么评价,可对于自己来说,也足以生出对他无限的感激。
叶春秋最后还是收回了自己的目光,带着几分沉重地转身而出。
这一路上,倒是跟以往有些不同,特别是从山海关出关开始,叶春秋深刻地感受到这一次大战之后的巨大变化。
整个山海关,可谓是人满为患,尤其是关口这里,无数的人携家带口蜂拥出关,每日出关的车马,有数千之多,而人口,也是成千上万,若是抛去那些出入关口的商贾,只怕每日携家带口出关定居之人,怕也有两三千之数。
这个数目,已是从前的数倍了,而且不出意外,以后还会更多。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壮观
大量的商行,已经开始疯狂地做好了向草原深处建立牧场的准备了,因此到处都在招募人手,在囤积物资。
于是无数的人,带着希望,来到了这么一块‘chu女地’,往后将在这里敷衍,在这里落地生根。
说到从前的许多移民,除了罪犯或是流民之外,巨大多数人是不肯携带家眷来此的,许多人的想法无非是想在这里挣了银子,便回到自己的乡中去。可是现在,鞑靼的威胁去除,便有不少人愿意在这里定居了,接着开始将自己的家小接来。
毕竟从前因为有鞑靼人的威胁,大家不敢将妇孺接来,可是现在,却是截然不同了,若以生存而论,关外的压力显然小了许多。
虽然环境还算恶劣,气候并不好,可是这里的地价便宜,薪俸更高,而镇国府又四处建设学堂等基础设施,源源不断的商品也从青龙生产,或者是关内运输而来,分散到各处的集镇和牧场,几乎方圆三十里,总会有医馆,大夫也是不少,这得益于青龙的医学堂招募了大量的医学生。
有着这么多的优质条件,那些忧虑反而变得不足轻重了。
跟叶春秋的欣喜心情不同,当拓拔看到这一幕场景的时候,面上却是流露出了些许恐惧。
他终于知道,自己父汗的预言成真了。
经过这一场大败之后,无数的汉人出关,他们将会会毫不犹豫地侵蚀鞑靼人的草场和生存空间,而这些人,背靠着青龙的新军和关内的大明朝廷,物资丰富,甚至每一个牧场都拥有足以自保的能力,鞑靼人若是大规模的骚扰,他们完全有能力抵抗,可若是大规模的驱逐,新军就会将鞑靼铁骑打得满地找牙。
自此之后,哪里还有鞑靼人的立足之地啊!
拓拔看得心惊,却也无可奈何!而这些,显然只是一个开始罢了……
等到了青龙的时候,这一点就愈发的明显了,一场大胜,让人看到了希望,所有的工程开始加快修建,无数的商贾在此挥金如土,开始各种投资,一座座的工坊拔地而起,如雨后春笋一般,那工坊的区域,绵延数十里,一根根的烟囱,竟是看不到尽头。
修建的道路纵横交错,便连铁路,也已加快地铺设,不少的移民刚刚在这里落脚,便有掮客上门,为他提供工作。
现在不是流民想要找工作,而是工坊主和牧场主们到处在寻觅工人,大量的皮货和牛羊,在靠着青龙的市场里进行交易,关内的商贾川流不息地赶赴到这里,一个个精神抖擞。
所有的一切都宣告着,这是一个生机勃勃的城市,每一天,这座城市都在扩充。
新军现在已经开始招募生员了,报名参加的人极为踊跃,人们更愿意穿着新军的旧军服在街面上行走,一些退役下来的老兵,若是胸前能佩戴上一枚勋章,顿时便引起许多人的侧目。
大家更愿意招募新军退役下来的人,一方面是这些人受人尊敬,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们在新军大营里,学习了不少知识,新军也是需要读书的,何况,他们往往更加吃苦耐劳,更有责任心。
尤其是各大牧场,几乎一个退役的生员,便如宝贝一般的高薪请了去,请他操练牧场里的青壮,毕竟是在大漠,可能遭遇狼群,和一些三三两两的胡人,拥有自保的能力,尤为关键。
叶春秋到了镇国府,安顿下了琪琪格,接着便有消息传来,那巴图蒙克得到了书信之后,已经向镇口方向去了,叶春秋倒也不急,决定在青龙住上几日再动身,他兴致勃勃的,先去参观了青龙新建立的蒸汽机车厂。
在这巨大的工棚里,汇聚了许多研究院的研究员,以及最顶尖的匠人。
蒸汽火车,几乎是现在这个时代一切技艺的结晶,它牵涉了太多现有的知识,而要整合出一辆蒸汽火车,更是需要无数技术部门的努力。
而为蒸汽火车提供构件的下游工坊,也是数不胜数,木材加工,橡胶,钢铁铸造,零件的生产,每一样都需花费无数的心血。
研究员们除了解决一些生产上的难题,还需要进行改进,事实上,经过了这半年多的努力,某些生产工艺的问题,以及结构的改进,已经使蒸汽火车有了长足的进步,在工坊附近,特意铺设了一段十几公里的实验铁路,火车一动,顿时大地轰鸣,蔚为壮观。
不过对青龙人来说,对于新鲜的事物,他们已经见怪不怪了,报纸早就将这蒸汽火车报到了不知多少次,这种会自动行驶的火车,虽是宛如一头庞大的钢铁怪兽,可是青龙人却似乎已对他耳熟能详。
而这里的人,从蒸汽火车上,看到的是更多的钢铁,更多的煤炭。
这便是整个青龙所追求的一切,研究院的地质人员已经开始四处找矿了,这一次大捷,令他们欢欣鼓舞,因为他们探矿的范围已经大了无数倍,此前,许多探明的铁矿和煤矿之中,其实有不少都在与鞑靼人犬牙交错的势力范围内,这就导致虽然探明出了大面积的煤矿和铁矿,却无人敢去开采,毕竟,若是那儿的鞑靼人不少,一旦遭遇袭击,却也不是好玩的。
可是现在,那些令人止步的问题已经不复存在了,于是便有不少商行准备着手开采。
铁路的修建,进度已经明显地加快,相信三五月之后,就可以彻底地贯通,这毕竟不过是一百多公里的铁路,之所以耗费如此之久,只是因为第一次修建罢了。完全可以肯定的是,有了足够的经验,将来再开辟新的线路,则会快上许多。
叶春秋看着这一切,还算是满意的,于是几日之后,在三千新军的护卫下,叶春秋带着琪琪格便朝镇口进发而去。
而这个时候,鞑靼部也已抵达了这里。
围绕着那金帐,无数的鞑靼营地连绵十里。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冥顽不宁
此时的巴图蒙克,终于纠集了那些在镇口逃散的败兵,可即便如此,还是元气大伤。
那可怕的一战,虽已过去多天,可是营地里依旧弥漫着失败的情绪,甚至许多鞑靼人已经绝望,这一仗太让人心有余悸了,而巴图蒙克的统治,显然也开始发生了动摇。
许多部族的首领,渐渐开始私下里谋划起来。
有的人,倒是依旧对巴图蒙克死心塌地的;有的人,则抱怨巴图蒙克与汉人为敌,从而导致死伤如此惨重;也有人,对巴图蒙克要迎立琪琪格的决定,心生不满。
巴图蒙克此刻,就像一头即将死去的雄狮,只能借着平日里的威望,勉强地慑服了那些蠢蠢欲动的野兽。
可即便如此,他也知道,若是再这样发展下去,内乱定会产生。
自己的几个儿子,虽然勉强地维持住了局面,可他非常肯定,若是没有更大的震慑,用不了多久,这个局面就会土崩瓦解。
当拓拔送了书信来,巴图蒙克总算是松了口气,他最担心的,反而是大明的朝廷犹豫不定,而一旦拖延下去,谁也不知将会发生什么。
此时的他,正躺在兽皮的铺下的金帐里,这里灯火通明,带着暖意,只是在短短一月之间,他已老了许多,满头的白发,一双眼睛带着疲累,脸上更是刻上了更多的皱纹和布满着病容。
可他不敢闲下来,每日召见着各部的首领,和他们推心置腹,用以往的恩惠打动他们,或是与他们叙起从前的兄弟之情,融化他们心里的怨恨。或者是赏赐,许给他们好处。
首领们虽是表面唯唯诺诺的,可是心里却还是担忧的,事到如今,可谓用朝不保夕来形容,这是鞑靼人前所未见的情况,就算在从前,一旦战败,大不了躲入大漠舔舐伤口,将来迟早还有机会。
可是现在,却全然不同了。
而当新军出现的时候,整个鞑靼的营地就像炸开了锅一样,没有人去迎战,因为恐惧已经占了上风,那一战,给他们的印象实在是过于深刻。
新军在附近扎营,接着开始警戒,随即,琪琪格与拓拔一齐来到了鞑靼人的营地,大家这才缓了口气,那叶春秋没有来,来的只是汗女。
琪琪格探望了巴图蒙克的病情,在塌下照料他的伤势,巴图蒙克倒是没有和琪琪格说眼下的时局,他很清楚,他真正的继承人明面上是琪琪格,实际上却是叶春秋。
一些首领,也被召唤了来,倒是这些首领们有些忍不住了,诘问琪琪格,新军到底做了什么打算。
琪琪格只是道:“现在父汗病重,你们不关心父汗的身体,却只问我的夫君,难道你们就这样害怕吗?”
这些首领一个个面面相觑,只好沉默起来。
自然,也有一些首领对琪琪格是抱着深深敌意的,他们恶狠狠地看着琪琪格,压抑着心里的怒火。
琪琪格倒也并不介意,她身怀六甲,却因为鞑靼的血统,所以身子依旧十分健朗,她坐在父汗的榻前,看着这一个个部族里的头狼,面上却并无畏惧:“我知道你们心里在想什么,有人是不甘心,有人是害怕了,你们的心情,我都能了解。但是,我告诉你们,你们是我的族人,我琪琪格在一日,自然会保护你们。”
保护……
有人怒气冲冲地道:“敢问汗女,我们怎样相信你的话?呵……你以为我们不知道吗?无数的汉人都出关了,那些人贪婪无比,在这里,还会有我们鞑靼人放牧的草场吗?他们迟早会将我们赶尽杀绝,现在不过是借你来迷惑我们罢了,我们是鞑靼人,我们怎么甘心就这样任他们宰割?你若是鞑靼人,是黄金家族的子孙,就该杀死叶春秋,为我们报仇。”
这人说罢,有人也跟着起哄起来,激动万分。
他们太憋屈了,从来没有这样憋屈过,新军他们未必敢面对,可是对女子,他们总还有勇气的。
琪琪格面色冷静,却是厉声呵斥道:“我是大明镇国公的女人!”
这一句话,立即令大帐里沉默起来。
琪琪格的声音则是继续响起:“可也是父汗的女儿,流着黄金家族的血液,到了今日,你们还不明白吗?鞑靼人不会有任何选择,在青龙,在大明的京师里,到处都是嚷着要一举将鞑靼人连根拔起的声音,大明的天子也生出了征发大军,连同新军,将你们斩草除根的打算,你们……拿什么抵挡,拿什么去对抗?你们还以为今时是往日吗?不,这大漠已经有了新的主人,你们愿意认同也好,不愿意认同也罢,这都不会改变,你们若是不服气,新军就在外面,我的夫君也在那里,你们大可以去试试。”
她的这番话,令不少人咬牙切齿起来。
琪琪格却在这时候,语气缓和了下来:“现在要做的,不是喊打喊杀,而是想尽办法为你们谋一个出路,若是你们依旧冥顽不宁,那么我现在就回我的夫君身边去,你们要战,那就战罢,你们现在将我杀死在这里,那也无妨,我既来了,就已做了最坏的打算。”
说罢,她长身而起,摸着自己的肚子道:“可是父汗有意让我继承汗位,那么我便实话和你们说,这便是要让我的夫君统治你们,这是父汗的意思,也是我的意思,你们可以选择不肯臣服,但是我想告诉你们的是,不服从的人,走不出这个金帐,你们的部族,外面的新军也能保证你们绝不可能走出镇口。”
威胁,这是绝对是赤。裸裸的威胁。
一下子,大帐里犹如炸开了的锅,他们万万想不到琪琪格会对他们说出这样的话,鞑靼人来桀骜不逊,这样赤。裸裸的威胁,只会引起巨大的反弹。
可是琪琪格却是面色镇定自若地看着所有的人,来之前,她已想好了,要收服这些人,并不容易,她有自己的想法和手段。(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主人的态度
当琪琪格在众人的怒目下,冷静地说完这些话,在这金帐里的许多人就更气愤了,而他们同时也很清楚,琪琪格的话,绝对不是玩笑。
她说你走不出这个金帐,说你的族人走不出镇口,就绝对能保证外头的新军,还有这金帐中的金帐卫,让她的话能够说到做到。
许多人怒容满面,脸色铁青。
这是耻辱,奇耻大辱……
他们虽然是害怕,可是骨子却依旧还是有几分倨傲,此时大家对琪琪格怒容满面,琪琪格却是抚着自己的肚子,面上反而轻松惬意地一笑道:“我料来大家是不服气的,可是服与不服,也已无可挽回了。”
“可是……”这时,先前那人怒气腾腾地道:“可是就算是委曲求全又怎么样?我们的草场若是被汉人夺去,没有了草场,就没有牛羊,没有了牛羊,我们就都得要饿死,难道让我们鞑靼的男儿去学那汉人一般,去农耕吗?哈,真是笑话,不顺从的话,鞑靼部是无路可走,可是顺从,难道就会有活路吗?真是可笑,呵……”
那人说罢,已是毫不犹豫地走了出去。
其他人也变得冷漠了。
是啊,他们哪里有什么活路,出关的汉人越来越多,难道那叶春秋还会为了鞑靼人而驱逐汉人?而汉人越多,就意味着鞑靼人的生存空间遭受挤压,所有丰美的草场,哪里还会有鞑靼人的份?左右不都是个死啊。
琪琪格只淡淡一笑,黛眉一挑道:“你们先退下吧,这些话,到了镇国公的面前时再抱怨吧。”
这些首领们面面相觑,这次谈话很不愉快,最后也没谈出个所以然,就被请了出去。
最后金帐之中,只留下了琪琪格和巴图蒙克。
躺在榻上的巴图蒙克一直在听,却也是一直一言不发,等到所有人都走了,才是复杂地看了琪琪格一眼。
他清楚琪琪格说的每一句话都很理智,惹怒这些首领,某种程度来说,其实并没有什么大不了的,因为要收服他们,单凭软言细语却是不成的。
可是从情感上来说,巴图蒙克也感受到了某种‘屈辱’,因为从琪琪格的话里,他没有看到这个人是自己的女儿,现在的她……只是一个男人的妻子而已。
巴图蒙克叹了口气,才道:“叶春秋,为什么不来?”
琪琪格抿嘴一笑,而后又蹙眉,似乎很是担心巴图蒙克的身体,她忍不住给巴图蒙克掖了掖被子,才道:“父汗,哪里有主人来拜见下人的道理啊,他是状元出身,最在乎礼节的,所以应当我们去拜见他才是。”
这话……听得巴图蒙克差点吐血,这叶春秋原来是以主人的态度,高高凌驾在鞑靼人之上吗?
琪琪格说到此处,却又叹息道:“其实这是我的主意,鞑靼部到了这个地步,我虽已嫁给了大明臣子,可我也还是鞑靼女人,怎么不会为鞑靼衡量一二?现在这境况,为鞑靼图的是存亡,想必父汗也是这样想的,既然如此,若是让他来,族中上下又能讨到什么好处呢?可是我们小心侍奉他,将他当作主人一般供奉起来,他得了体面,难道会少了父汗的实惠吗?女儿在北京城里已经生活了许多年了,深知汉人知书达理,却也爱面子,这样做,虽然无法改变他统治大漠的事实,却总能使原本不共戴天的仇恨转圜一些。”
“其实……父汗也该体谅到他的难处啊,他是往后真正主宰这大漠的人,可他也是镇国公,是大明的臣子,是关外汉人的保护者,无数的眼睛都在看着他呢,这一言一行,一举一动,势必都得谨慎一些。”
巴图蒙克的眉头一直紧紧地拧着,最后忍不住又叹了口气,才又道:“草原上的人,都说本汗狡猾如狐,可是到了今日,本汗却再不能狡诈了,你且先回去吧,我知道怎么做。”
次日一早,巴图蒙克是被人抬着出发,领着诸人,到了新军的营地。
大漠里数十个部族,大多数的首领都已经来了。
唯有察哈尔部的几个首领却不肯来,此时这些人忐忑不安地来到了叶春秋的帐前,见这附近防禁森严,一个个新军生员提着步枪卫戍笔直地站立着,显得很是有气势。
这些新军生员的身上都穿着紧身的军服,从内到外,都令人感觉与其他的明军很不相同,这使首领们看着这些生员的眼睛,既有好奇,也有敬畏。
等入了帐,便见叶春秋高高坐在这里了,其余唐伯虎和王守仁,则分别坐在他的两边。
巴图蒙克气喘吁吁地进去,见叶春秋没有站起,依旧高高坐在这里,脸色冷漠,原本巴图蒙克曾经预料,他会效仿当年大明文皇帝的典故,虽料,却是杀气腾腾之态。
当初文皇帝出关,击溃了蒙古人,蒙古人决心归顺,到了大营,文皇帝可是亲自上前,解下了衣袍给他披上,嘘寒问暖的。
可现在这镇国公的态度,有的却只是冷漠,只是端坐不动,冷冷地盯着进来的巴图蒙克和诸人。
巴图蒙克本是他的岳父,他却完全没有半分叙旧和情面的样子。
巴图蒙克的心里咯噔了一下,这叶春秋……莫非是想要斩尽杀绝吗?
如此一来,心里便愈发的开始不安起来,却还是乖乖地拜倒,可惜他身子虚弱,这一拜,整个人几乎摔落在了地上,巴图蒙克咬着牙硬撑着,终究还是道:“见过公爷。”
这一句话,实在太难说出口了,黄金家族,到了今日这个地步,实在是不堪得很。
这个时候,首领们都怒了,可是巴图蒙克带了头,脑海里想到外头的那些面目冷酷无比的新军生员,他们只好都乖乖地一个个单膝跪下道:“见过镇国公。”
叶春秋依旧坐着,只是莞尔一笑道:“起来吧。”
那巴图蒙克却是挣扎着无法起来,有人将他搀起,可是叶春秋并不赐坐,这些人却都只能站着。
(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手机用户请到m。阅读。)
第一千七百一十七章:驯服
叶春秋很心安理得地受了巴图蒙克一行人的礼。
而后脸色如旧地徐徐道:“昨夜我是一宿未睡啊,鞑靼与我大明,乃是世仇,这些年来,你们侵害了我大明多少军民,而昨夜,你们距离我的大营只在咫尺之遥,我心里便想,若是我一声号令,便可将你们一网打尽,将你们斩尽杀绝了。”
他的话,冒着明显的寒意。
某种意义来说,这对叶春秋来说,确实是有着很大的诱惑力,而他说的一丁点也没有错,双方本来就是仇敌,没有仇敌,之前会要打个你死我活的,现在胜负已出,他这个胜利者自然也没什么好遮掩的。
可是在巴图蒙克等人听来,这些话却是令他们有着另一番心情,只觉得浑身汗毛竖起,冷汗打湿了衣襟。
还没等他们有任何反应,此时,只听叶春秋又道:“可最后,我还是忍了下来,说来也是可笑,你们可知道我为何能忍得下吗?其实倒也不是因为这姻亲,也不是因为我宅心仁厚,只是因为我思来想去,你们……还有一些价值的。”
叶春秋说到这里,靠在了椅上,目光冰冷而倨傲地看着他们,他此时,完全摆出了一副主人的样子,继续道:“正因为你们还有价值,所以你们还能活下来。所以我特地来了这镇口,虽然带了兵来,却还是手下留情。”
“我听说,你们鞑靼人若是征服了一个部族,若是不将他们的男人杀个干净,便要将他们驯化为自己的奴隶,这……没有错吧。”
鞑靼的首领们的脸容紧绷,却依旧默然,谁也没有说话。
而叶春秋则是哂然一笑道:“那么,自此之后,我便是你们的主子了,当然,若是有人不肯被驯服,大可以从这里走出去的,若是不敢,那么就继续站在这里,我还有话说。”
说到这里,他故意顿了顿。
巴图蒙克站得久了,看起来,脸色比刚进来的时候要苍白了不少,他虽是被人搀扶着,却还是有些支撑不住,一副随时要倒下去的样子。可现在,他心里已然惊涛骇浪,只能努力地站立着。
他之所以选择了苟且偷生,是因为他自以为自己看穿了汉人的性子,他以为汉人会像对付朵颜部一样,给他们留下一片牧场,与他们进行互市,至少也可以让鞑靼人在这大漠之中延续下去。
可是现在,他心里的不安越加的浓烈起来。
看着叶春秋的态度,他们所想的显然没有他所以为的那样简单。
只是到了现在这个地步,鞑靼人被动得就如同困兽,何去何从,他还有什么选择吗?
这叶春秋,完全没有看在琪琪格的面上,给他留有半分的面子,也没有因为自己的‘聪明’之举,而留有半分的余地。
看着这主人姿态的叶春秋,巴图蒙克发现自己错了。
叶春秋在稍稍半盏茶之内,眼睛赤。裸裸地落在那站立着的每一个人的身上,他的面上没有丝毫宽容之息,有的则是毕露的凶光。
这些桀骜不逊的鞑靼人,现在却都忍不住地垂头,避过了他的目光。
某种意义来说,叶春秋确实给了他们一种乌云压顶的感觉,令他们不安的同时,却又不敢轻举妄动。
随后,叶春秋笑了,这哂然的一笑,却并不曾让人松一口气。
叶春秋靠在椅上,道:“好,看来你们倒是识相得很,这很好,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就可以谈下一步了,从此之后,鞑靼部不再有任何的牧场………这里,不会再有你们的立足之地,这大漠的每一块草地,都和你们没有任何的干系,我会颁布鞑靼禁牧令,凡是有人敢放养一只牛羊,他们的畜生践踏了这草原上的一根青草,便算是大不敬,格杀勿论。”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