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庶子风流-第226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说臣无忧了,自此也就宽心了不少。”
呃……
叶春秋有点无语,不过他没有去驳斥钱谦,他知道钱谦乃是好意。
…………
下午闭关了,一口气码出了五章,然后检查修改后才更新上来!倒让大家久等了,老虎抱歉。在此再顺道儿求点月票,还有两天,双倍月票就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在这个好机会里支持一下老虎,老虎在此谢过!(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三章:厚待(第六更)
钱谦并不急着回去,看了叶春秋一眼,叹了一声,接着道:“其实你的问题,根本就在于,本就掌着兵,已经让人诟病,却又敢在京师调兵遣将,还杀了天子亲军,破了都御史的门,你想想看,这是何其严重的事?历朝历代,这样的事,都是杀头的大罪啊,哎……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大抵就是如此吧,你别笑话我,我是粗人,可能有些话,词不达意,你莫要笑话。”
叶春秋理解地对他点头,很认真地道;“你放心就是,无妨的,明日御审,我有我的办法。”
和钱谦说了几句闲话,这些时日,钱谦的日子其实也并不好过,显然刘瑾掌了厂卫后,他这锦衣卫中的大红人也开始被挤到了一边,名为入宫站班,看上去很优渥,却等于是高高挂起。
眼看着时候差不多了,该叮嘱的话都叮嘱了,钱谦也只好起身告辞离开。
叶春秋反而是气定神闲,好好地休息了一天。
次日清早,没想到英国公张懋竟是亲自过来了,他穿着朝服,神情不怒自威,却是给叶春秋带来了国公的蟒服,道:“镇国公,请立即换衣,便随老夫入宫吧。”
叶春秋颌首,英国公待自己很不错,这令叶春秋心里更加踏实,于是他更衣,整理了一番仪容,便随这张懋出了中军都督府。
囚车的待遇显然是没有的,马车倒是早已备着,一前一后,两辆仙鹤车,也不见什么卫兵之类,显然张懋愿意为叶春秋背书,绝不担心会有叶春秋潜逃之举。
自然……可以想象,若是这件事传到了一些有心人的耳朵里,只怕某些和叶春秋不对付的人,少不得对这位偏帮叶春秋的张懋有些意见了。
张懋历经三朝,几乎从未和人生怨,这一次却如此偏袒,颇有些让人觉得匪夷所思。
待到了午门,午门不远的御道,早已一长溜地排满了仙鹤车,蔚为壮观。
叶春秋刚刚下车,那英国公张懋已到了车门前,朝叶春秋道:“随老夫进去,不可与人随意招呼。”
叶春秋颌首。
二人一前一后,到了午门外,此时早有不少人在此等候了,众人看着叶春秋,再看一旁同样穿着蟒服的张懋。
外间都有传言,说是英国公对镇国公多有关照,叶春秋这些日子随是被囚禁在中军都督府,过的却是吃香喝辣的日子,这些事虽只是流言蜚语,不可尽信,可是现在见叶春秋一身得体,面上有光的样子,也不由得不信了。
紧接着,午门大开,众人鱼贯而入,既是御审,自然有人专门负责,而此次负责御审的人很有意思,竟是朱厚照。
朱厚照早已穿着冕服在此等候,昨夜他琢磨了一宿,想了许多为叶春秋开脱的措辞。
而刘瑾显然也早已来了,这些日子,他已成了众矢之的,某种程度来说,他是支持朱厚照亲自审问的。
理由很简单,陛下对叶春秋越是偏袒,越多人看到叶春秋犯下如此弥天大罪,依然还被如此包庇,心里会怎样想?
只怕有不少人会义愤填膺吧,何况……这场戏,根本就不是做给别人看的,重点是给宗室们看的。
宗室们的担忧,刘瑾怎会不知道?大明是宗室的大锅饭,社稷在,宗室们才有饭吃。
现在一个叶春秋掌着兵马就在京师,而且还是一个胆大包天之徒,谁知道他会不会在哪天反了呢?
镇国新军的实力,在宁夏之战已经有了见证,这若是真的反了,天知道后果会是什么?
现在若是看到朱厚照如此包庇叶春秋,多半周王殿下就是会率先火冒三丈的那个吧,若是不弄死这样的‘权臣’,周王在开封,怎么睡得着觉?
这位在宗室之中年岁最长,且德高望重的藩王,何况又是当今陛下的亲伯父,他若是开了口,到时宗室必定响应,陛下这儿,只怕必定是吃不消了。
宗室就是如此,只要不谋反,就是真正的皇亲国戚,若是为了江山社稷有所打算,真要说了什么话出来,谁也不敢忽视。
何况周王的性子,刘瑾是略有耳闻的,那位之素有贤王美称的周王,完全属于那种真正忧国忧民,极有担当的人。
众臣入殿,几个入朝的亲王、郡王以周王朱睦柛为首,站在了前列,此后便是内阁大臣与几个国公,再之后是各部部堂。
众人分班站定,接着便有宦官道:“宣镇国公叶春秋入殿。”
叶春秋徐徐入殿,他菜迈入殿中,便已成了所有人瞩目的焦点,而此时,朱厚照远远地眺望着他,脸上带着忧色。
这几日,因为忧心于叶春秋,朱厚照的心情都很糟糕,可是,当见到叶春秋竟是红光满面的时候,就不由有点意外了,却还是咳嗽了一声,等叶春秋行了大礼,道:“罪臣叶春秋,见过陛下。”
朱厚照便道:“且给叶春秋赐坐吧。”
赐坐也是情理之中,属于天子对臣子的优待,既然是御审,在结果没有出来之前,叶春秋至少还属于清白之身,这倒没什么。
只是,殿中诸人,还是觉得天子有些过份了,这么多人都站着呢,你却给戴罪之臣赐坐?这不免有点厚此薄彼了吧。
好在也没有什么人诟病什么,反正陛下的性子,大家也是熟知的了,大抵也只有刚刚入朝的周王人等眉头皱了皱而已。
可是……
当几个宦官气喘吁吁地搬了个大沙发来的时候,满殿人的眼睛都有些直了。
赐坐……原来是这样的坐法?
细细看去,只见那大沙发由真皮打制,两边是楠木的木质手柄,下头十六跟弹簧承托,又铺有棉絮之类所谓软垫,宽大厚实,啪嗒一声,几个搬动的宦官累得几乎直不腰来,才将这沙发往殿中一放,满朝的文武,都不约而同地有一种揪心的疼。
叶春秋再一次体验了一万头草泥马在心头奔过的痛感……陛下,你这绝对是坑我啊!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四章:罪在朕躬(第七更)
叶春秋一肚子的郁闷,显然,朱厚照大概是不懂叶春秋此时的心情的,只见他带着淡淡笑意道:“叶爱卿在中军都督府囚禁,很是辛苦,朕听说叶爱卿吃了不少苦头,今日御审,叶爱卿就坐着答话吧。”
叶春秋当然明白朱厚照也是好意,但是他可没有此时此刻在此坐沙发的胆魄。
当着这么多人的面,这简直就是找死啊。
于是叶春秋躬身行礼道:“臣不敢,臣弟站着就可以了。”
朱厚照噢了一声,挑了挑眉,显得很是遗憾。
刘瑾在一旁笑吟吟地提醒道:“陛下,现在该问案了。”
朱厚照便点点头道:“不坐便不坐吧,叶爱卿,朕来问你,锦衣卫指挥使石文义的供状,可属实吗?”
朱厚照满心等着叶春秋为自己争辩,那他后面也好为叶春秋说话。
谁料叶春秋很有气概地直接点头道:“陛下,属实,一切的错,都错在臣弟,锦衣卫副千户刘芳,实是欺人太甚,臣弟义愤填膺,是以……”
“好了。”朱厚照连忙打断,不禁有些难办了,他很希望叶春秋为自己辩解几句,可是偏偏,叶春秋无论如何也不肯为自己辩护,对这个罪名,他很直接地供认不讳。
“依着朕看,不对。”朱厚照道:“你说这一切都是你主使的,对吗?”
叶春秋道:“正是。”
朱厚照正色道:“可是明明当时朕也在场,你的意思是,你还可指使朕了?”
“什么?”叶春秋惊诧地看着朱厚照。
却见朱厚照振振有词地道:“朕就在场,那一夜朕出了宫,是也不是?英国公,你来说,朕在不在场?”
英国公张懋不禁无语,他万万料不到,对于叶春秋的事情保持沉默的朱厚照,居然在这个时候突然跳出来为叶春秋翻供。
只是朱厚照就在当场,这确实是许多人见过的,根本无从抵赖,张懋只好出班,行了个礼,道:“不错,臣看到了陛下在场。”
“那么,你来说,当时有没有朕一份?”朱厚照步步紧逼道。
只是……满殿哗然了,大家万万料不到,这个主审,突然玩了这么一出。
张懋很是无奈,只好道:“这个,臣就不知了。”
“那朕就来说好了。”朱厚照豁然而起,他居然显得很激动。
显然对朱厚照来说,他很清楚加在叶春秋身上的罪名是什么,所以他顾不上了,这几****有过深思熟虑,知道自己在这里一番胡闹,肯定又让许多人痛心,可现在……去他娘的吧,他只要保住叶春秋,其他不管了。
朱厚照难得地肃然道:“今日殿中诸卿,都是我大明的人杰,想必也不难猜测,朕当时在场,一个小小的镇国公,敢指使朕吗?所以,真相就是,这一切都是朕的谋划。刘芳好大的胆子,居然敢殴打镇国新军,这镇国新军的生员,都是我大明的功臣,朕听说以后震怒,连夜出宫,勒令叶春秋调兵围了刘府,先是用火药将他家的门炸开,而后调兵进去,杀了刘芳,这些真相,朕是本不愿说的,可是想到镇国公替朕承担这些过失,朕不免心中不安,所以……朕还是决心勇于承担,今日就是御审,这个御审,朕审不下去了,你们还是另谋高明吧,可是要审,依着朕看哪……”
朱厚照徐徐地步下了金殿,然后很是从容地坐在了殿中的沙发上。
这一下,所有人算是恍然大悟了,我去,陛下说是赐坐,那叶春秋哪里敢坐,敢情这是陛下给自己准备的啊。
朱厚照的身子陷入了沙发之中,他这个人就是如此,一旦打定了主意,也就无所畏惧了,什么教条,什么规矩,都去见鬼去吧。
接着,所有人只有目瞪口,其中也包括了叶春秋。
朱厚照此时一副很无赖的样子,架起了腿,而后接着道:“那么……谁要审,要审先审朕吧,千错万错,其实都错在朕的身上,朕这几日也有过反省,噢,来人,拿叶春秋的供词来。”
刘瑾已快步去拿了供词送到了朱厚照的跟前。
朱厚照拿过供词,对着供词念:“这叶春秋的供词,其实就是朕的供词,里头问,是否有带兵围了刘府,嗯,这一条朕是有了,是谁杀了刘芳,这一条……朕也是有了,又问朕是否知道后果,朕……就是知道啊……”
说到这里,朱厚照换上了一副痛心疾首的表情,接着道:“就因为知道,所以当初才想将一切推诿到叶春秋的身上,他是朕的臣子吧,君为臣死,理所应当之事,可是朕现在又良心发现了,朕不能这样做,王师傅教导过朕,身为天子,要有所担当,这指挥使石文义问得好,句句都戳中了朕的心窝里,来吧,大家议个罪,嗯,就让刘爱卿来议。”
说罢,朱厚照看向了刘健。
可以说,刘健差点要晕倒过去,陛下……这若是传出去,还真是贻笑大方啊。
说你不是昏君,都没有天理了。
叶春秋一脸错愕地看着朱厚照,想过许多种在这御审里要面对的状况,可却是没想到朱厚照的这一出,这状况太突然了,以至于叶春秋没办法一下子适应。
却见朱厚照不经意地朝叶春秋露出一笑,而后眨了眨眼,叶春秋心里摇头,很为先皇帝而悲哀,这生的是什么玩意呢。不过……
叶春秋的心里还是感动的,不过朱厚照突然这么一出,等于是将他的所有计划全部打散了,原本针对刘瑾的弹劾,只怕全数无效,因为这个时候……显然许多人又发现了一个新的目标。
“陛下……陛下……”这时有人含泪而出。
不是左都御史刘宇是谁?刘宇已经心痛到了极点,经过了丧子之痛后,刘宇这几日都是过得浑浑噩噩的,今日就盼着为死去的儿子报仇,可是万万料不到,半途杀了个程咬金出来。
刘宇哀痛地道:“陛下啊,臣分明看到是叶春秋带兵进了府邸,分明是叶春秋……陛下……”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五章:杀人偿命(第八更)
刘宇心知,除了一口咬死叶春秋之外,若是让朱厚照来担着这个干系,刘芳就属于死有余辜,他怎会不明白这个道理呢?
于是刘宇匍匐在地,痛哭流涕,一口咬定了是叶春秋所为。
朱厚照显然对他的悲鸣不为所动,很不客气地道:“难得朕良心发现一回,你还想颠倒黑白?朕来问你,当初夜黑风高,你如何知道朕没在其中?”
这一句诘问,令刘宇有些懵了,他期期艾艾地道:“这……这……”
他确实回答不上来啊。
是啊,你总不能说他有火眼金睛吧。
现在的问题是,有人抢着要认罪,你拿他怎么办?
陛下都开了金口了,你还能说陛下是骗人的吗?这是诽谤君上啊。
虽然这个君上就好似筛子一样,浑身都他娘的是缺点,想要挑出点好来,还真不容易,可君就是君,跟天子辩论孰是孰非,本身就是一件十分愚蠢的行为。
刘健、谢迁、李东阳、王华,此时都是倒吸一口凉气,某种程度来说,当年先皇帝大行的时候,将朱厚照托孤给这些老臣,这些人是怎么也料不到他们培养出来的是这么个逗比的,每一次朱厚照胡闹,他们总是在想,无妨,无妨,小错而已,再过些日子,等陛下再成熟一些,自然而然也就稳重了,可是今日他们才发现,照这么个趋势下去,明天岂不是要上房揭瓦了?
倒是刘瑾,脸上依旧带着笑容,而事实上,他早就知道陛下会来这么一出了,陛下的性子,自己怎会不知呢?前几日陛下虽然忧心忡忡,却没有过多地过问案情,这就已经说明一切了。
因为若非陛下早就有了主意,怎么可能只会心情烦躁,而不过问此事呢?理由只能有一个,那就是是陛下早就决心胡闹到底,将所有的罪责都揽在自己的身上。
而朱厚照的举动……却是对刘瑾十分有利,所以自始至终,刘瑾都没有阻止,他甚至在某种程度上,还纵容了朱厚照这样做。
陛下越是偏帮叶春秋,宗室就会越是忧心,宗室越是忧心,反弹就会越是厉害。
所以由始至终,刘瑾都是冷眼旁观着这一切,甚至当张彩朝他投来一个眼神的时候,刘瑾会以意味深长地笑了笑,而后朝周王怒了努嘴。
张彩似乎有了一丝觉悟,便继续抿嘴不语。
刘宇的滔滔大哭声打破了一切的宁静,儿子死了,结果陛下却玩了这么一出,本来刘芳还是含恨而死,现在倒好,却成了死有余辜。
刘宇厉声道:“陛下,陛下啊,这分明是叶春秋……是叶春秋进了谗言,我儿无罪,无罪。”
既然皇帝咬死了是他下达的命令,刘宇还能说什么,他不能把罪责推到朱厚照的身上,只能继续往叶春秋身上招呼,就算是陛下所为,可也是叶春秋怂恿的,是叶春秋进了谗言,带坏了天子。
姜还是老的辣,刘宇也不是吃素的。
而此时,满朝文武也有不少人愤慨了,无论怎么说,这件事确实过份的是天子,可是大家不能骂皇帝,皇帝就算错了,那也是皇帝身边有了小人,现在一群镇国新军,居然半夜里把人家的府邸炸了,还直接冲进去杀人,总得有人承担吧。
为数不少的人跳了出来,拜倒在地道:“陛下,无论如何,镇国新军也是千错万错,陛下受人蒙蔽,情有可原,可是叶春秋胆大妄为,不知规劝,竟还怂恿陛下,实乃万死之罪。”
叶春秋只冷眼看过去,心中大抵就明白,他们许多都是刘瑾的党羽,其中几个,甚至叶春秋都算认识。
现在见他们一个个跳出来仗义执言,令叶春秋不禁觉得好笑。
反而许多御史却是沉默不言,这就是当初叶春秋放出消息的原因,叶春秋一口咬定了之所以这样做,是因为阉党欺人太甚,是因为要反对新政,而新政确实害了不少大臣,因此这几日朝野沸腾,偏偏陛下又按住不置可否,这使得不少反新政和刘瑾的人有些后怕起来。
他们原本以为,一鼓作气,就可以整垮刘瑾,谁晓得刘瑾屹立不倒,那么接下来,理应就是打击报复了。
当时上书弹劾,自己可有份啊,刘瑾现在掌握了吏部、都察院和厂卫,这三个机构都可监察官员不法之事的,将来若是反攻倒算,岂不是身败名裂,甚至有性命之忧?
此时,大家冷静下来,却似乎明白了,若是镇国公还在,还能牵制刘瑾一二,可若是镇国公没了,可就真正完了。
无形之中,叶春秋将自己和反对新政和反对阉党的人绑在了一起,现在这些人怎么可能会跳出来落井下石?
不过此时,却有人站出班来,话锋一转道:“刘芳胆大包天,侮辱殴打生员,亦是死罪。”
顿了一下,这人继续道:“刘芳一介锦衣卫副千户,何以有这样的胆子,竟敢殴打生员?镇国新军生员,乃是国家的大功臣,刘芳如此所为,莫非背后有人主使吗?”
一下子,整个朝堂边的剑拔弩张、水火不容起来。
那些在弹劾刘瑾过程中默不作声的刘党,一口咬定叶春秋蛊惑皇帝。而反新政的大臣官员也不客气,倒也没有为叶春秋开脱,而是一口咬定刘芳死有余辜。
双方你来我往,争得面红耳赤起来。
“刘芳当诛!”
“即便诛杀,亦该明正典刑,镇国公连夜调兵,这是想做什么?”
“这是陛下的意思。”
“既如此,叶春秋是否接到了诏命。”
“口谕即诏命。”
“陛下是……”
下头的御史已经争论不休,那戴大宾胆子大,直接破口大骂:“阉贼祸国,人人得而诛之!”
刘宇万万料不到,本来这叶春秋板上钉钉的罪,现在却是惹起了争议,他已是怒不可遏,此时又听戴大宾怒吼,突然发狂地大喝道:“你是何人,小小御史,也敢大言不惭吗?”说着,竟是双目赤红,面向叶春秋,眼带恨色道:“叶春秋,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六章:叶春秋无罪(第一更)
“陛下……”面对这乱糟糟的局面,却有人出班,正是吏部尚书张彩。
张彩正色道:“陛下,今日之事,争议巨大,臣以为,非要德高望重之人辨明是非曲直不可。臣举一人,可以主持公道。”
保和殿里总算安静了一些。
某种程度来说,这样的争吵确实没有什么意义,公说公有理,婆说婆有理,实在有些不像话。
只见张彩抿嘴一笑,继续道:“周王殿下德高望重,即是宗室,又乃陛下尊长,对陛下忠心耿耿,陛下何不请周王殿下议罪呢?”
这个要求是无法拒绝的。
因为张彩不说也罢,可一旦推荐了周王,朱厚照若是摇头,不免显得对宗室刻薄。
何况周王确实是德高望重,自文皇帝以来,周王世系都是皇帝在宗室中倚重的力量,凡是历代天子有什么对宗室的政策,第一个站出来支持的,往往就是周王,何况当代的周王更是赤胆忠心,这是人所共知的事,否则朱厚照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召周王入京。
无论是刘瑾,或是张彩,其实都明白这是一笔糊涂帐,唯有周王殿下出了面,代表了数百上千的宗室来施加一些压力,这叶春秋才方能被钉死。
朱厚照迟疑一下,才道:“好吧,准了,就请王叔来辨明是非吧。”
他这一准许,刘瑾、张彩和那刘宇顿时大喜过望。
他们很清楚,叶春秋的罪不在于他做了什么,也不在于是否得到了天子的宠幸,所谓匹夫无罪,怀璧其罪,宗室们对镇国府有所疑虑。
周王殿下心忧社稷,接下来就……呵呵……
周王朱睦柛一直冷眼旁观着这一切,他是经历过风浪之人,也不急于表态,只是今日上演的一幕,让他终于知道为何自己在开封时,总听到许多天子胡闹的传闻了。
作为王叔,朱睦柛对朱厚照也是无言以对,可是天子就是天子,你就算有所不满,又能如何?
心里叹息一声,接着他冷静出班,一丝不苟地朝朱厚照行了大礼,才道:“臣何德何能,岂敢擅专?恳请陛下另请高明。”
朱厚照自觉得这是一笔糊涂帐,也不知会闹到什么时候,心说既是王叔,就你了。他看向朱睦柛,努力朝他使眼色,而后道:“久闻王叔贤明,王叔不必客气。”
朱睦柛也就颌首,没有再惺惺作态了,这件事,本来宗室是不该管的,可现在闹到这个境地,实在该有个收场不可。
他长身而起,目光落在了叶春秋的身上,这目光略略有些严厉,叶春秋便朝他作揖。
接着朱睦柛又看向刘宇,刘宇目光赤红,一副怀恨在心的模样,可是见朱睦柛看来,却还是恭恭敬敬地朝他一礼。
刘瑾笑嘻嘻地看向朱睦柛,满心拭目以待的期许。
反而是一直没有做声的王华忧心忡忡,显然,朱睦柛的决断,理应是最后的裁决了。
宗室对于刘瑾当权,一直没有太大的争议,谁都清楚,刘瑾不过是个奴婢而已,陛下胡闹无妨,毕竟刘瑾这样的人,陛下只需一道旨意,就可以赐死。
可是朝中对叶春秋的争议却是颇大,隔三差五的,总会有一些抱怨出来。
周王所代表的,自然是宗室的利益,他会秉公而断吗?
只见周王此时笑道:“恳请陛下升座。”
朱厚照还坐在沙发上呢,这朱睦柛多半也是见朱厚照坐在殿中的沙发上,实在是看不过眼了。
“好。”朱厚照倒也干脆,便起身升座,高高地跪坐在御案之后。
周王则朝朱厚照拜倒道:“臣今受命,陛下既授予全权,那么是否容请陛下一言而断?”
朱厚照迟疑了一下,看向叶春秋,有些犹豫不决。
叶春秋却是一脸冷静,不发一言。
朱厚照这才像是下了决心般,道:“好,朕也准了。”
站在一旁的刘瑾终于舒出了一口长气,唇边浮出了一丝得逞的笑意。
大局已定。
这一次,且看你叶春秋怎么死。
此时,朱睦柛脸上现出几分肃然,沉声道:“刘芳一案,不可再论!”
朱睦柛一言而出,语气显得尤为的坚定,却是让所有人无法反驳。
刘芳的事确实不能再吵了,再吵,就牵涉到了天子,你们这些做臣子的,难道要让天子作为笑柄吗?
这第一句话,就极力维护了天子的威严,下一刻,朱睦柛又脱口而出:“再有论刘芳者,当以诽谤君上论处,诸公……以为如何?”
不论刘芳的罪,某种程度就是,叶春秋那一夜杀刘芳,也就不能继续追究了,无论是刘芳罪大恶极也好,是叶春秋胆大包天也罢,到了这里,已经结束了。
内阁诸公纷纷点头,觉得很有道理。
倒是刘宇一听,心里满是委屈,不得不看向张彩。
张彩却是在心里赞叹周王高明,作为亲王,插手朝中的事是有很大忌讳的,现在首先就先巩固皇权,一下子使他在这件事上,处在了一个超然地位,让任何人挑不出刺来。
张彩便朝刘宇颌首,刘宇心里想,周王既出了面,这叶春秋肯定是要倒霉的,只要叶春秋最后没好结果,这件事,再继续纠缠也罢。
就是此时,朱睦柛特地走到了刘宇面前,捋须道:“刘公以为如何?”
既然心里有了计较,刘宇只好苦涩地道:“一切凭殿下做主。”
朱睦柛便又点头,道:“既不论刘芳,那么接下来,叶春秋自是无罪,叶春秋……”
无罪……
刘瑾、张彩和刘宇有点懵了,心里说,这是不是欲擒故纵?先说无罪,再论其他的罪?
叶春秋上前,朝朱睦柛行礼。
朱睦柛则是看着也叶春秋道:“你铲除安化王叛乱,功在社稷,承蒙陛下青睐,而今即为镇国公,理当效忠天子,勤恳用命,切不可仗着年少,切不可居功自傲,而目空一切,知道了吗?”
叶春秋深深地看朱睦柛一眼,作揖道:“谨遵殿下金玉良言。”
朱睦柛那方才紧绷的脸,终于露出了几分微笑,道:“小小年纪,能知所进退,很是难得。”(未完待续。)
第九百八十七章:聚宝盆(第二更)
朱睦柛的一番话,令刘瑾脸色骤变。
这是什么情况,分明……分明……
他分明以为,此时此刻,这周王理应针对着叶春秋的啊。
可是……
面对朱睦柛的夸奖,叶春秋却是作揖道:“殿下谬赞了。”
谬赞,嘿嘿,当然是谬赞,刘瑾心里火冒三丈,按理来说……按理……
可是接下来的事,根本就不可用理喻来形容。
却听朱睦柛道:“陛下,臣以为,今日多事,根源在于新政,若无新政,哪里来的这么多中官,臣本不该说这样的话,可是这些年来,中官残害地方,臣也是多有耳闻,安化王谋反,已是敲响了警钟,臣请陛下裁撤新政,以安人心。祖宗之法,不可废也。”
朱睦柛说罢,拜倒在地。
又是满殿哗然,这周王跑来主持御审的,结果三下五除二,就为叶春秋开脱了罪名,而后矛头一转,竟是直接朝向了刘瑾的新政。
这一下子,可谓打得刘瑾和他的党羽一个措手不及。
反而不少人精神一震,磨刀霍霍起来,立即有人拜倒道:“请陛下裁撤新政,以安人心。”
许多人拜倒,宗室已经表态,现在还等什么,自然是趁热打铁才好,这殿中竟有半数人拜倒在地,便连刘健等人,亦是不能免俗。
刘瑾差点没气晕过去,他被周王坑了啊。
他哪里知道,这周王翻脸比翻书还快,此前还对叶春秋和镇国新军心怀戒备,这才让刘瑾他们那么胸有成竹地认为搬出周王,必能搬倒叶春秋,怎么转眼之间就……
反新政……还口口声声说什么祖宗之法,呵……
刘瑾小心翼翼地看向朱厚照,朱厚照也是愕然,脸上浮出讶异之色。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