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天子-第88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这在蜀中文武看来,自然就是刘晔的妥协了。

    “求皇叔在陛下面前说项一二,季玉保证,此事绝不敢再犯。”文武散去之后,刘晔作为亲族,被刘璋迎进了府邸叙话,挥退了众人之后,刘璋才哭丧着脸,向刘晔哀求道。

    此时他刚刚登位不久,根基不稳,实在不想恶了如今逐渐兴盛起来的朝廷。

    “季玉。”刘晔看着刘璋,叹了口气,摇头道:“有些事,本是蜀中之事,我不想管,你更是汉室宗亲,这天下,终归是我刘家的,你坐镇蜀中,陛下本是准备将你倚为臂助,但此事,张鲁已经闹到了朝廷,你让陛下如何为你开脱?”

    “陛下……无意伐蜀?”刘璋闻言,不禁大喜道。

    “你啊~”刘晔失望的看了刘璋一眼,摇头道:“北方有袁绍日渐强盛,南方袁术根基雄厚,中原之地,又有曹操、刘备、陶谦,群雄并起,你我皆为汉室中人,若非此事闹得满朝风雨,皆是汉室子孙,陛下又怎会在此时攻伐于你?”

    刘璋想想,也确实是这个道理,毕竟大家都是汉室子孙,刘协没理由放着中原诸侯不顾,先来攻打蜀中。

    听到刘晔如此说,不禁微微松了口气。

    “不过……”刘晔话锋一转,让刘璋原本已经放下的心再度提起来。

    “此番入蜀所见,却是对你颇为失望。”刘晔看着刘璋摇头叹息道:“你可知道,你如今已经成了这蜀中百姓笑柄?你可是益州之主,便是有过,又怎能轮到这些小民妄议!”

    “这些刁民,皇叔放心,小侄今后定然会处理此事,严惩这些刁民。”刘璋闻言,不禁恨声道。

    “糊涂!”刘晔怒哼一声:“有道是防民之口甚于防川,你是想逼得蜀中百姓揭竿而起,推翻我大汉吗?”

    “这……”刘璋被刘晔瞪得一阵心虚,小心翼翼的看着刘晔道:“侄儿愚钝,还请叔父教我。”

    刘晔叹了口气道:“你可知为何会如此?”

    “小侄失了德行。”刘璋闻言,不禁苦涩道。

    “错!”刘晔冷哼一声:“便是德行有亏,此事怎会如此快被万民所知?这是有人在背后暗中打击你的声望,令你威严扫地,你究竟有多久未曾主政,可知如今整个州牧府已被旁人架空!?”

    “这……”刘璋闻言,不禁一慌,他自继承父业以来,主政的天数一只手都能数的过来,此刻听到刘晔所言,连忙躬身道:“请叔父教我!”

第四十四章 九鼎加身

    蜀中的消息陆续传回来,对于郭嘉准备将蜀中盐利交给秦裴来做的事情,刘协没有去管,在郭嘉出使之前,他已经答应了郭嘉蜀中这一块,朝廷能调动的资源,他都可以调动,虽说将盐运的利润投入蜀中,短期内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不过刘协如今捏着命脉,一旦出现不对,他可以随时将其掐断,通过商业来侵蚀蜀中豪门,也是个不错的路子,但刘协不准备这样做。

    利润给出去,就给出去了,朝廷如今不差这点钱,甄家在中原西域已经铺设开路子,目前已经开始不断盈利,哪怕刘协已经想过这会是暴利,也没想过其中的利润会如此之大,不夸张的说,就这几个月靠盐运赚来的钱,如果能够全部换成粮食,足够如今刘协治下的百姓吃上五年。

    当然,前提是有那么多粮食能够买到,战争年代,粮食才是硬通货,钱再多,在这个时期,用处还是有限的,但在其他方面的发展却是离不开钱。

    冶炼军工要钱,研发新产品要钱,如今工部分出来的民工部分,除了印刷术之外,香皂一些比较奢侈的日用品也已经开始研发,人在能够填饱肚子的情况下,自然而然的会想要提高生活质量。

    香皂如何做成的,刘协不知道,不过这个时代,人们洁身用的许多东西都是已经经过实践证明有用的,民工方向就是按照这个方向去发展,至于做出来的是香皂还是其他什么的,刘协不知道,但只要实用,就算不是自己认知中的香皂又能如何?

    如今就算通过商业手段,成功以利说服蜀中世家倒戈,对刘协来说,蜀中的情况依旧没有改变,世家所拥有的特权太大,只会打击官府的权威。

    仍旧是那句话,在刘协能够容忍的范围之内,世家可以享受一些特权,毕竟人生下来就分三六九等,但如果预约了刘协的底线,侵犯到皇权的地步,那便是天王老子,刘协也绝不容情。

    而如果用利益捆绑的方式,莫说是蜀中,便是整个天下,刘协都可以很快完成统一,毕竟以如今关中之势再加上大义的名分,就算汉室威严丧尽,但他刘协完全可以建立起新的威严,但这样一来,就又回到那古怪的圈子里,世家与皇权之间的博弈会重复不断的上演。

    郭嘉明白刘协要的是什么,所以他虽然想到了这个方法,却并没有向刘协提,刘协自己当然也不会提,只有将这个圈子的力量削弱到可以控制的范围,不再拥有可以左右皇权的力量,那时候,才是皇权与世家可以和平相处的时候。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而事实上,想要做到这一步,很难,如果他没有多出这个时代两千年的见识的话,面对掌控着知识的传承的世家来说,眼前的局面,就算暂时以寒门平衡了世家,但最终的结果,恐怕依旧是如同历史上的曹家一般,不得不做出妥协。

    天气渐渐步入冬季,在经过秋收的喜悦之后,寒冷的冬天里,有了暖和的土炕,这个冬天,依然会有人死,但不会太多,承明殿的顶楼,翻新后的承明殿,最高的一层高达九丈,是长安城最高的建筑,站在这里,整个长安城景色尽收眼底。

    不同于以往冬季的清冷,哪怕天气已经十分寒冷,但长安城的几道大街之上,依旧能够看到熙熙攘攘的人群,腰包渐渐丰满起来的百姓并不介意在这无所事事的冬季出门消费。

    或者去酒楼、茶馆之中喝一杯长安名产的英雄酒,或是去茶馆里喝着最近刚刚推广开的茶,听着说书者说说天下趣事,不过那一排排从烟囱里面升腾起来的烟柱有些碍眼,不过这也是没办法的事情,时代要进步,有些鼻端是无法避免的。

    “陛下,在看什么?”吕灵雎自刘协身后贴上来,有些痴缠的抱着刘协的腰部。

    “看看朕的帝国!”刘协反手将吕灵雎搂进怀里,心中生出一股难言的满足感,照着这个势头发展下去,或许再过两三百年,在其他国家仍旧处于野蛮愚昧的时代时,这大汉却已经可以步入一个属于华夏的科技时代,也许大汉会亡,但汉魂却永远不会灭。

    “看久了,不会腻吗?”吕灵雎有些不解的看着眼前的景象,透过那巨大的落地窗,能够俯览整个长安的金色,一开始,她也会震撼,但时间久了,一样觉得有些无趣。

    “这是朕一手建立起来的辉煌,怎么会腻?”刘协摇头笑了笑,男人的浪漫,有时候是女人无法理解的。

    当然,在吕灵雎的眼睛里,看到的只有实物,而在刘协眼中,除了日渐繁华的长安城之外,更有这漫天已经快要汇聚成云气的气运,那是代表着大汉的气运云海,几乎将整个长安城笼罩,一头长达百丈的气运金龙会在其中若隐若现,而在这片气运云海之中,边角指出,一座若隐若现的鼎出现在气运云海的一边,刘协知道,那是代表着蜀中气运,朝廷的影响力已经开始在无声无息之中,开始在蜀中蔓延,当那气运金鼎正是定型之日,也是蜀中彻底为朝廷掌控之时。

    有朝一日,九鼎齐聚,也是刘协重新一统天下,重整河山之时。

    从没有一刻,刘协像现在这般自信,就在那代表着蜀中的气运金鼎凝聚成轮廓的瞬间,刘协的个人天赋中又多了一项属于他的天赋九鼎加身

    九鼎加身(帝王天赋):每聚拢一座气运金鼎,武力+3,统帅+3,谋略+3,政治+3

    若能聚齐九鼎,刘协单就这项天赋上加成的能力,便足以让目前的刘协所有能力破百,那是一种怎样的体验?

    虽然如今代表益州的蜀鼎未曾定型,但刘协可以感觉到,自己在这漫天气运的洗礼下,身体正在一天天的变的强壮,全身的精力仿佛都无法发泄完毕一般,处理起政务来,也会更加得心应手。

    自己究竟能够走到哪一步,此刻恐怕连刘协自己都无法预料,一统天下?那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陛下~”

    吕灵雎目光变得迷离起来,柔软却又充满弹性的身体不住的在刘协身上厮磨着。

    一股无名的火气猛地窜上来,让刘协有些口舌发干,扭头看了一眼吕灵雎,宽松的睡袍,如玉一般的肌肤若隐若现。

    “这是……谁教你的?”艰难的咽了口口水,刘协有些苦笑着问道。

    虽然还不满十三岁,但这副身体在长期坚持不懈的锻炼以及龙气的滋养下,该有的功能和反应都已经有了,哪里经得住这等尤物如此露骨的挑逗。

    “是娘亲教我的~”吕灵迷离的眼神变得有些茫然:“妾身做错了吗?可是母亲说,只有圆房了,才算真正是陛下的女人。”

    刘协一脑袋黑线,自己这位丈母娘究竟在想什么?让一个不满十五岁的丫头去勾引一个不满十三岁的少年。

    看着吕灵雎有些蠢萌的表情,刘协有些受不了了,狠狠地捏了捏那越发饱满的胸脯,声音有些粗的道:“待到明年,朕满了十三岁之后,该做的事情,自然会做。”

    虽说自己这副身板发育的速度有些不正常,但过早开始这些,对身体确实不好,十三岁,是刘协的一个底线,再久,整天被这么一个任君采摘的尤物痴缠着,刘协不知道自己会不会被憋疯。

    “哦~”吕灵雎有些茫然的点了点头,其实她自己也不太明白圆房究竟代表着什么,看刘协的样子,应该是懂得,只是他不说,吕灵雎刚刚装着胆子痴缠了一把,此刻再问,有些羞于启齿,重新做回了鸵鸟。

    刘协狠狠地松了口气,一时间,气氛反倒有些尴尬的沉默。

    “陛下。”毓秀的出现,打断了这份沉默,却见毓秀有些气喘吁吁的进来,对着两人一礼,双手却是拖着一个托盘。

    “何事?”刘协回头,看了毓秀一眼,递去一个赞赏的目光。

    “是工部的蒲大师送来一件东西,说是陛下让他们打造的。”毓秀扫了一眼衣衫有些凌乱的吕灵雎,有些慌乱的低下头。

    “呈上来。”刘协目光一亮,招了招手道。

    “喏~”毓秀连忙迈着小碎步,来到刘协身边,将托盘呈到刘协面前。

    掀开盖在托盘之上的红绸,吕灵雎好奇的看上去,却是一根做过非常精美的竹筒,上宽下窄,两边镶嵌着镜片,似乎能够看到另一头,却不知这东西究竟有何用处?

    刘协目光一亮,自托盘上接过那物事,挥了挥手,示意毓秀退下。

    “陛下,这是何物?”看着刘协拿着竹筒,对着眼睛朝四周张望,吕灵雎有些好奇道。

    “千里镜,自己看看。”刘协微笑着将手中的竹筒交给了吕灵雎。

    吕灵雎有些好奇的学者刘协的样子将眼睛凑到竹筒边,朝着城中看去,不久,宽敞的阁楼里,响起少女的惊呼声。

第四十五章 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看着吕灵雎抱着竹筒望远镜爱不释手的摆弄着,刘协不禁微微一笑,玻璃既然出来了,自然不能只用在奢侈品和赚钱上面,一架望远镜在军事上的意义,尤其是在这种冷兵器时代代表着什么,自然不言而喻。

    “此物,不可外传。”刘协郑重的看着吕灵雎说道,底牌只有敌人不知道是什么的时候,才叫做底牌,如果知道了,再厉害那也只能是明牌,有了防备,哪怕他的对手没有办法制作出来,这东西能够发挥出来的作用也会大打折扣。

    虽然只要投入,时间一久,泄露是必然的,但这个时间,拖得越久,对刘协而言,优势越大,日后天下一统了,还可以用在航海、探险之上,总之作用多多,所以,虽然造出来了,但刘协已经下了封口令,他可不希望有任何关于这种东西的消息传出去。

    “嗯。”吕灵雎郑重的点了点头,一开始的好奇和欢喜过后,作为将门虎女,她却也能想到此物的重要性,有了此物,站在这承明殿的顶层,说千里有些扯,但百步之内的东西,却能纤毫必现,再远的地方,虽然没有那般清晰了,也能看个大概。

    如果在打仗的时候立下一座高台或者找些高山之类的地方,以此物观看,恐怕敌军大营的布置都能尽收眼底。

    “不想这琉璃竟有如此妙用!”有些恋恋不舍的将这名为‘千里镜’的宝物送还给刘协,吕灵雎有些惊叹着说道。

    刘协靠着墙壁,俯览长安,闻言只是淡淡的点了点头,于旁人乃至整个时代而言,这小小一个望远镜,自然有着很重要的意义,甚至可以说,此物一出,很大程度上会改变往后作战的方式,但于他而言,也只是在适当的情况下,顺手推了那么一把,玻璃可以量产,想要弄出这种凹凸镜也只是随口说上那么两句的事情。

    精盐、玻璃、水泥、汉兴犁以后还会出现纸质书籍,印刷术,他已经在不知不觉间,开始人为的推动这个时代跨越了很长一段时间,大汉会不会因为自己的出现,而提早千年完成工业上的转变,这不是他要想的事情,几十年的生命中要去思考几百年以后的事情,刘协还没那么闲。

    留下些种子,至于能够发展到什么地步,那就看后人如何做了,他现在连后人都没有,想这些就有些太扯了。

    看得出来,吕灵雎对这个东西是十分喜欢的,刘协又随手将望远镜……现在应该叫千里镜的东西递给她,看着少女如获至宝一般小心翼翼的把玩,刘协不禁摇头失笑,这种东西既然打造出来一个,以后会有更多,做工更精美的弄出来,他那一套理论,在工部已经推广开来。

    这年头,是科技的蛮荒时代,思想的囚笼一旦被打破,人能发挥出多大的想象力和生产力,连刘协自己也说不上来。

    陪着自己如今还只是名义上的妻子在阁楼里又待了一会儿之后,刘协离开了承明殿,九丈高的宫殿,要从顶层下来也要费些时间,刘协考虑着以后是不是让人做个简单的升降梯之类的,也方便出行。

    再过不久就是年关,最近一段时间,百姓清闲下来了,但对整个长安乃至关中的在职官员来说,年前的这段时间却是最忙的时候。

    新设的都察院要监察各县账簿,各县也要将一年的税收以及支出做成账目呈报给朝廷,而朝廷这边,却是要统计整个关中、西凉、河套以及司隶一带的收入与开支,忙的不可开交,貌似最近只有刘协一人十分的清闲,前两天去了一趟京兆尹,上到丁冲,下至衙差都是忙的脚不沾地,虽然不至于看不到刘协这么一尊大活人,但看得出来,是真的在忙。

    之后又去了几家衙门,也都是差不多的情况,唯一清闲下来的,恐怕也只有廷尉府了。

    路过漪岚殿的时候,刘协意外的看到了蔡琰的车架停在外面,有些意外的看向守在门口的几名蔡府的侍女:“蔡大家何时来的。”

    随着年纪的增长,加上刘协的权威日益增加,如今不论是公开还是私下里,都不好再像以前那样以姐姐称呼了。

    以前小点儿,还能算是卖萌,现在……一个七尺男儿……想想就觉得浑身不自在。

    “回陛下,小姐已经来了半个多时辰了。”一名蔡府侍女恭敬道:“奴婢前去通传。”

    “不必了。”刘协摆了摆手,他也只是路过,还有事情要做,没必要专门去见。

    刘协径直来到未央宫的偏殿之中,苏家在长安的主事者苏痴已经等在了那里,见到刘协过来,连忙上前相迎。

    “坐。”刘协径直坐在了偏殿主位之上,伸手示意苏痴坐下:“今日并非正式场合,苏卿无需多礼。”

    “喏!”苏痴恭敬地应了一声,正襟危坐。

    “有结果了?”刘协接过卫忠奉上的茶盏,喝了一口,看向苏痴道。

    “是。”苏痴苦涩的点点头:“陛下,此事,有人从中作梗,家主原本已经有意……”

    刘协摆了摆手,打断苏痴继续说话,摇头叹道:“苏卿,你应该清楚,朕对于这些过程并不感兴趣,朕要的是结果,苏家不愿意举族迁入长安,朕可以理解苏家家主为何会有此决定,但朕也希望你能明白,工部研究出来的这些东西,代表着何等丰厚的利润,若苏家不肯迁徙,要朕如何信你苏家,朕不希望自己耗费巨资研究出来的东西,最终却资助了敌人。”

    “陛下所言甚是。”苏痴苦涩的点点头,张了张嘴,虽然对于琉璃,刘协并未如同精盐那般直接放手交给甄家去做,制造工艺,仍然仅限于工部,但即使如此,若能拿到琉璃的销售权,苏痴很清楚这其中所蕴含的利润。

    再加上眼看着如今这长安乃至关中蒸蒸日上,百业兴盛,刘协天子气度也越发厚重,气象越发强盛,这个时候,苏家举族来投,正是最好的时机,但家主不清楚长安现状,道听途说,便拒绝了他举族迁入的请求。

    这其中,自然有张世平的功劳,但苏痴更清楚,苏双这是想要待价而沽,当今天子有心强化商业,而苏家有着大量贩马的渠道,苏双希望能如同甄家那般,成为朝廷这边举足轻重的家族,自然不希望过早地投过来惹人看清。

    但今时不同往日,眼下不知道多少豪商削尖了脑袋想要钻进来,分一杯羹,苏家虽然有很强的关系网络,但别人也不差,就算一家不行,两家、三家加起来,难道还比不上?更何况大汉如今已经有了自己的马场,西部鲜卑整个投靠过来,阴山以西都算是朝廷的马场,这种时候,真不是苏家能够摆谱的时候。

    对于苏痴,刘协倒是颇为满意的,为人干练,做事也有分寸,最重要的是,能够看清自身,不会太膨胀,有着商人特有的圆滑,但却并非张世平那种纯粹的圆滑和唯利是图,在必要的时候,还是能够守住自己的底线。

    也因此,在当时选择琉璃贸易的承担者时,刘协第一时间考虑到的不是最早投效他的张世平,反而是苏家。

    苏双其人如何,刘协没打过交道,不清楚,但苏痴此人,却让刘协非常满意,也因此更愿意给他一个机会,可惜,终究不如张世平老练,被老家伙狠狠地摆了一道。

    “琉璃的事情,朕已经交给了张世平,此事,金口玉言,不可能再变。”刘协看着苏痴笑道:“朕要的东西很简单,无非忠诚二字,想要在朕这里获利,却又不愿意交出忠诚,这天底下,若真有这么好的事情,朕也想去做。”

    苏痴闻言,有些苦涩的点了点头,如今皇家商行三大豪商,甄家得了盐运,如今已然隐隐成为天下第一豪商,借着盐运的机会,无论家财还是人脉,甚至已经不下于任何一个世家,而张家如今得了琉璃贸易,日后未必会比甄家差多远,如今只剩下一个苏家,却因为苏双一念之差,错过如此大的一个机缘,每每想到这里,苏痴心里就很不是滋味。

    看着苏痴的样子,刘协却也没有继续说下去,再说下去,未免有些离间的意思,家国天下,这个时代,除非如秦裴那样被家族扫地出门的,否则就算家里再不好,骨子里宗族仍是第一位的。

    “以后机遇还多,或许等天下太平了,到时候朕一样可以放心用你苏家,不过现在吗……”刘协看向苏痴失落的表情,微微一笑:“却也不是没有机会。”

    “呃……”苏痴怔怔的看向刘协,随即反应过来,躬身道:“陛下若有何差遣,苏痴必誓死以报。”

    “朕只想知道,如今苏家在河。北,有多少资源可以用?朕若想派人在河。北盘下一些店铺,不知苏家可能助朕?”刘协看着苏痴,微笑着说道。

第四十六章 江东来使

    虽然如今朝廷的主要精力,都放在蜀中这一块儿,未来三到五年之内,蜀中也是刘协的战略重心,但并不表示刘协就减弱了对关东地区的监控。

    虽然如今袁绍还在跟公孙瓒混战,但胜势已经显露出来,公孙瓒败亡也只是时间问题,刘虞的死对公孙瓒打击太大,无论是在军心、民心之上,还是公孙瓒自身,都遭到了严重的打击,照目前的进度看来,公孙瓒恐怕无法再撑那么久,两年之内,袁绍当能拿下幽州。

    一旦公孙瓒覆灭,袁绍在北方将再无敌手,北方一统局势将日趋明朗,也因此,对于冀州的渗透,刘协从未停止过。

    若苏家这一次愿意帮助刘协加快对冀州境内的渗透,自然是最好的,当然,若苏家首鼠两端,左右逢源,这边答应刘协,那边却转手将情报泄露给袁绍的话,刘协也不在意,这本就不是一步必要的棋子,哪怕没有苏家,刘协通过其他渠道,也已经开始了对冀州的渗透,苏家愿意帮忙,自然最好,确实会给刘协带来不少方便,若不愿意甚至反水的话,损失不会大。

    当然,这其间,若刘协真的狠下心来,还可以利用一把,不过那做法,对于为自己卖命的人来说,有些不仁道,所以这些心思,也只是想想而已。

    苏痴知趣的没有去问刘协盘店铺是为了什么,而是仔细的思索了一遍,点头道:“陛下若是需要,臣可以帮助陛下谋划一些店铺。”

    谋划,而非直接给于,若真的将苏家店铺转让出去,定会引起有心人的察觉。

    赞赏的看了苏痴一眼,刘协笑道:“答得这么爽快,看来这并非苏家之意,而是苏卿自己的意思。”

    苏痴无奈苦笑:“陛下英明。”

    若真的将苏家也牵扯进来的话,事情反而会变得两头不讨好,以苏痴对于家族的了解,如果这件事真的让整个苏家来做,自然能够办的更好,但消息,恐怕也是守不住的。

    虽然并非本意,但刘协也能谅解苏痴夹在皇权与家族之间的那种心情,此事也就就此揭过,皇家商行三大巨头,在苏家彻底投靠长安之前,这个垫底的位置是跑不掉了,至于会不会被人后来居上,那就不是刘协需要操心的事情了,有竞争是好事。

    商业的模式逐渐发展起来之后,就算不被人承认,有些事情一旦走上正轨,给朝廷所带来的利润是所有人都看得到的,不过仍旧有不少人将这完全归功于工业的兴盛所带来的,拒绝承认商人在其中的作用,但更多的世家,却是暗自开始加强自家商队的建立,挤破脑袋也想要加入皇家商行,来分这一杯羹。

    无论承不承认,刘协虽然没有做任何事情,但没有人能够真正漠视钱财的威力,在利益的带动下,自觉或是不自觉的朝着刘协心目中的方向去推动,自然,勾心斗角也会多了起来。

    时机成熟的时候,刘协会让人针对商业一事编纂律法,毕竟随着皇家商行的暴利出现,越来越多的民间商会开始出现,这种事情,堵不如疏,朝廷存在的意义也并非是创造利益,而是分配和规范。

    接下来的几天,随着年节的临近,长安城里开始越发的热闹起来,西凉的畜牧业已经有了成效,年底的时候,在商会的运作下,肉食虽然依旧奢侈,但就算是长安最普通的百姓,一年下来,总能吃上那么几顿,目前畜牧业所养出来的牲口,更多的还是供给军队,只会流出一小部分放到民间。

    也有有商业眼光的人,开始自己发展畜牧业,大型的如牛羊猪这类还少,但类似鸡仔一类的,已经开始有人批量蓄养,这些大行业做起来,等做大了以后,人们的生活水平会再提高一步,农业和畜牧业发展起来,以后就不用再为粮食的事情而担心了。

    刘协听过几个府衙的报告之后,心中暗自估算了一番,数目大致上对的上,也就没有在管,随口问了几个关键的点,将负责汇报的官员惊出了一身冷汗之后,刘协就放手了。

    至少要让这些臣子知道他这个皇帝并不是那么好糊弄,如今朝廷的收入主要来源虽非税收这块儿,但刘协可不希望官场太过混乱,自己这个皇帝懂,而且知道哪里是关键,手下的人有了恐惧,之后就算无法完全杜绝贪墨的现象,也能在很大的程度上约束。

    “最近江东会派人来,孙策终于准备脱离袁术了吗?”议事厅里,刘协看着卫忠递来的情报,不咸不淡的道。

    “陛下也知孙策?”杨修诧异的看向刘协,他是得了父命前来为孙家说项,江东孙氏,以前也并非什么大族,不过孙坚之后,孙佳德地位和名声并没有因为孙坚的死而衰落,毕竟当初第一个杀入洛阳的人,也算一位义士,在中原也有了名声,人们如今提到孙策,都会赞一声将门虎子。

    而孙策此番派来出使长安的人,也颇有些名望,广陵张,也算得上一位闻名天下的名士,与杨彪有些私交,这次前来长安,为的就是为孙策求取一官,脱离袁术。

    正式抵达长安,前来朝见天子,还需要一些时日,不过信使已经前来打点,递上拜帖,反正是做足了规矩和礼节,而私下里,也找了杨彪来说项,实际上这等事情,等真正到了朝见的那一天,事情其实已经有了结果,朝堂上最终也只是盖棺定论。

    “知道一些,此子倒是个人才。”刘协点了点头,对于是否册封孙策,心中却是有些犹豫。

    给?

    没有人比他清楚孙策日后的成就,眼下的孙策虽然年轻,但除了没有地盘,身边羽翼已经渐渐丰满,不说日后的周瑜,似张这等名士,不管才能是不是比周瑜更高,但却绝对比周瑜更难请,孙策能让张出面,发动人脉帮他求取官职,足以证明孙策的人格魅力,日后,就算袁术灭亡了,孙策也会取代袁术成为阻碍朝廷收复南方的大敌。

    但若不给。

    这是一个分化袁术的好机会,不管袁术如何不堪,如今袁术依旧是南方最大的诸侯,人口、兵力都在朝廷之上,此刻能够分化袁术的力量,南方不知道要被他祸害成什么样子。

    孙策是个危害,日后对朝廷的威胁甚至在袁术之上,但袁术……根本就是个祸害。

    想到这里,刘协突然释然了,给他又如何?孙策未来再厉害,他刘协会差多少?最关键的是,就算自己不给,能阻止孙策崛起吗?给了,也算一份恩情,日后时机到了,说不定能将这位江东小霸王给收归麾下,那自然是再好不过的事情,就算不能,最终难免一战,难不成刘协还会怕他?

    “此事,朕已有计较,德祖且回,告诉太傅,朕知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