友情提示:如果本网页打开太慢或显示不完整,请尝试鼠标右键“刷新”本网页!
芙蓉小说 返回本书目录 加入书签 我的书架 我的书签 TXT全本下载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汉末天子-第87部分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如果本书没有阅读完,想下次继续接着阅读,可使用上方 "收藏到我的浏览器" 功能 和 "加入书签" 功能!


蜀中之事。

    “永年兄,你喝醉了!”在他身旁,一名文士苦笑着想要让他坐下来,却被对方一把挥开。

    “没醉~我清醒的很呢!”那文士冷笑道:“先主西归,那刘季玉子承父业,不思励精图治,却整日耽于享乐,任由大权旁落,此后醒悟,却又不敢声张,长此以往,这蜀中,岂非成了无主之地?”

    “永年,莫要再说了!”那文士面色大变,扭头看了看四周,神色变得有些慌急起来。

    “倒是与奉孝见解颇有几分相似。”刘晔此刻也被声音吸引,来到郭嘉身边,饶有兴致的朝着堂下看去,只是看到其人的时候,嘴角不禁一抽,摇头叹道:“此人真乃……天赋异禀。”

    天赋异禀在这个时代可不是什么夸人的话,一般一个人长得丑,旁人不好直说你涨的难看的时候,就会用这个词来形容。

    “人是丑了点,不过却有些见识。”郭嘉饶有兴致的打量着此人,嘴角勾起一抹弧线。

    “奉孝不会是想……”刘晔闻言一怔,扭头看向郭嘉道。

    “子扬,你说我若将此人举荐于刘璋,助他抗击世家,又会如何?”郭嘉嘿然笑道。

    “奉孝,你可莫要乱来,待我等见过刘璋之后,再做决定不迟,唉……”刘晔话没说完,郭嘉却已经径自从阁楼上下去了。

    大堂里,那名随同在一起的文士见同伴说的越来越张扬,甚至开始点评世家主持的危害,吓得冷汗直冒,还没等郭嘉从楼上下来,已经跑的没影了。

    “永年兄!”郭嘉上前,一把搭在对方的肩膀上,扭头看向周围众人,歉意道:“诸位莫怪,我这兄弟并无恶意,只是最近有些怀才不遇,是以……哈哈……”

    周围众人闻言,再看看对方那磕碜的长相,纷纷理解的点了点头。

    “你……你是何人?”对方茫然的看着一副跟自己很熟的样子的郭嘉,他有过目不忘之能,哪怕此刻醉酒,若是认识,也不该全无印象才对。

    “连为兄都忘了,看来醉的不轻,还不随我回去,莫要让人看笑话。”郭嘉不由分说,拉着对方便往楼上跑,楼上雅座之中,看着郭嘉连哄带骗的将一个醉鬼给弄上来,刘晔不禁拍了拍额头,总算知道牛耿为何宁愿在酒楼外面待着也不愿意跟他们进来了。

第四十一章 架空

    “阁下究竟是何人?”被郭嘉半拉半拽的拉上了酒楼,张松彻底清醒了,一脸警惕的看着郭嘉和刘晔,他可以确定,自己跟这两人从无见过,更遑论交集。

    “呦,清醒了?”郭嘉松开搭在张松肩膀上的手臂,重新跪坐下来,关中桌椅已经盛行,甚至连中原之地也开始流行,但蜀中信息闭塞,如今仍然保持着跪坐的习俗,这让已经习惯了舒适座椅的郭嘉很不舒服,指了指身旁的席位道:“你我能在这里相遇,便是缘分,坐。”

    这是什么狗屁道理?

    张松甩了甩脑袋,却并未入座。

    “放心,至少现在的你,还没什么东西,够资格让我等害你。”郭嘉举起了手中的酒碗,向张松扬了扬:“就算要被人算计,也得有那个资格。”

    这份狂傲的态度,却是激起了张松心中的桀骜之气,冷哼一声,跪坐入席,也不理会两人,径直将刘晔帮他倒上的酒水一饮而尽,满足的哈了一口酒气,这可是蜀中最贵的酒酿,张松忙碌一年的薪俸,都未必能买得起一坛,想想,确如两人所言,现在的自己,还真没什么好被人算计的。

    “但不知两位找松前来,所为何事?”张松冷眼看向郭嘉。

    一旁的刘晔倒是一副君子做派,但郭嘉虽然生的一副好相貌,但却是一副放荡不羁的浪子形象,反而更惹人注意。

    看着张松一副宝贝的样子捧着酒碗,郭嘉就有种看土包子的感觉,这种食之无味的酒却被对方当成宝贝一般,当下微笑道:“不急,还未请教永年兄大名。”

    张松:“……”

    感情连自己是谁都不知道就将自己给拉来,对于眼前这个不靠谱的青年,张松实在是有些无语,当下拱了拱手道:“蜀郡,张松,未请教。”

    “这位,乃当今皇叔,刘晔,若以论辈分的话,便是你家益州牧,也要以晚辈之礼相待。”郭嘉微笑着避开了自己的身份。

    张松闻言,不禁一怔,愕然的看向刘晔道:“刘晔?可是那淮南阜陵王之后?”

    不同于中山靖王之后那样烂大街,淮南阜陵王刘延乃光武帝之子,不但族谱中有着明确记载,在天下来说,这一支皇亲也是相当有名,被世人所认可的。

    “正是。”刘晔淡淡的点了点头,他是做不到郭嘉那样自来熟。

    张松肃然起敬,拱手拜道:“原来是皇叔当面,松失礼了。”

    刘晔的名字,他自然听过,不只是根红苗正的汉室宗亲,同时也是如今朝廷大员,在朝廷里举足轻重的人物,想到这里,张松心中突然一动,刘晔作为朝廷大员,此时出现在益州,是否代表着朝廷已经有了入主益州的心思?

    目光,下意识的看向刘晔和郭嘉,眉头微皱道:“却不知皇叔怎会莅临益州?”

    “陛下听闻益州牧刘璋,身为益州百官之首,不思以身作则,为益州表率,却做出有辱汉家门风之事,特命我携带诏书前来下诏,命刘璋择日还朝,之前见永年指责季玉,颇有见地,是以让随从请永年上来一见。”刘晔虽然不明白郭嘉为何要隐藏姓名,显然不止是因为名声那般简单,却也没有多问。

    “随从?”张松看了一眼郭嘉,怎么看,都没个随从的样子。

    郭嘉正襟危坐,微笑道:“让先生见笑了,嘉自小随公子长大,虽为主仆,情似兄弟,平日里不是太守规矩。”

    刘晔嘴角抽搐了两下,最终没说话,若他府下真有这么一个下人,早被乱棍揍死了。

    这解释漏洞百出,不过毕竟是对方的事情,便是其中有不实之处,他也不好明言,当即只是颔首,却并未做出任何评论,拱手道:“却不知皇叔找来在下,有何吩咐?”

    “这……”刘晔看向郭嘉,他可没想过招张松,尤其是这副尊荣,看着实在不怎么舒服。

    “皇叔此来,本是为传诏,不过入得蜀地,才知这蜀中境内,刘璋竟然被传的如此不堪,方才听先生所言,皇叔觉得,这其中当有人暗中推手,是以才命我将先生请来,询问些事情。”郭嘉就这样堂而皇之的将自己的意思当着刘晔的面强加在他身上,对此,刘晔只能苦笑。

    张松闻言,叹了口气,他此刻对刘璋颇为失望,只是自己人微言轻,在蜀中不怎么受人待见,便是自家兄长,对自己都有些嫌弃,实在让张松难堪。

    听郭嘉所说,颇有几分知己之感,蜀中情况,张松自然看得明白,先主一死,如今刘璋只顾享乐而荒废了政事,州牧府一干文武不但没人劝阻,反而乐见其成,而州牧府的权利也在一点点被放下来,整个州牧府更是如同牢笼一般,刘璋便是有政令,也出不了州牧府。

    作为蜀臣,张松人微言轻,只能看着那无形的大手将州牧府一点点封闭,如今他就是要见刘璋一面都颇为困难,这样下去,恐怕用不了多久,州牧府便名存实亡了,就算朝廷真的将刘璋召回长安,但接下来,不管派谁前来执掌益州,有那么一层无形的推手控制着州牧府,新来的州牧更是毫无根基,如何斗得过这些人?

    听着张松的讲述,郭嘉与刘晔对视一眼,都没想到刘璋能在短短数月的时间里,将刘焉耗费了一辈子心血经营起来的益州给彻底送出去,心中不由无奈一叹,也难怪张松这样不得志的人如此失望,这要换成是郭嘉的话,遇上这么个昏主,早就拍拍屁股走人了。

    与张松相谈一阵之后,张松吐完了苦水,人也精神了不少,只是可能是喝多了,变得昏昏沉沉,郭嘉出去,找到牛耿,让他派两个人将张松给送回去之后,才重新回到了雅阁之中。

    “如今看来,确如奉孝所言,此番却是不能真的让刘璋回朝,否则的话,蜀中怕是更难谋取。”刘晔肃容道。

    “刘焉当年为谋得这蜀中之地,耗费了大半生心血,谁知后人不孝,不过数月时间,便沦落到这种地步。”郭嘉也摇头叹了口气,看向刘晔道:“子扬以为,这张松其人如何?”

    “听其谈吐倒是颇有条理,其貌不扬,其才不凡。”想到张松,刘晔也是忍不住笑道,人不可貌相这句话放在张松身上却是最合适不过。

    “奉孝想要用他?”刘晔看向郭嘉,皱眉道。

    “不错,看此人言行,非是心胸宽阔之辈,但其才能,确实不凡,可将其送到刘璋身边,让其帮助刘璋对抗蜀中世家,我等也正好从中取利。”郭嘉点点头。

    刘璋虽然目前处于被架空状态,但毕竟这蜀中是刘焉经营小半辈子的地方,早已根深蒂固,如果刘璋身边能够有个好谋士为他出谋划策的话,未必不能将那些仍旧终于州牧府的力量整合起来,与蜀中世家斗上一斗。

    “奉孝准备如何做?”刘晔挑了挑眉,看向郭嘉道。

    “先去见一见那刘璋,找机会将张松推荐于他,此事,须得子扬去做。”毕竟是皇家的事情,刘晔插手的话,刘璋心里还能接受一些,但若郭嘉直接去劝,效果定然不如刘晔好。

    “此事不难,待明日我将诏书交给刘璋之后,便与他说此事。”刘晔点了点头,这张松虽然接触不多,也不如郭嘉看的清楚,但刘晔能够感觉到这张松却有非凡之才,若让他去辅佐刘璋,未必不能助刘璋稳住颓势,只是……

    刘晔皱眉看向郭嘉道:“若是那刘璋趁机压服了世家的话,岂非空忙一场?”

    “哪有那般容易?”郭嘉不屑的摇了摇头:“谋士固然重要,但若君主无决断之能,再强的谋士最终也只能郁郁而终,子扬以为,那刘季玉可有陛下那般魄力?”

    “虽未见其人,但只观其行,莫说与陛下相较,当今天下任何一路诸侯,都比他更有魄力。”刘晔闻言,不禁笑了,看着郭嘉点点头道:“奉孝这观人之术,却是令晔自叹不如。”

    的确,就算给刘璋一个全明星谋士阵容,到了刘璋手里,最终也只能将这把好牌给打的稀烂,谋士固然钟繇,但最重要的,还是君主的决断和魄力,刘协虽然年幼,但每遇大事,都能临危不乱,反观刘璋所为,丝毫看不出什么魄力,就算收下张松,也不过看了刘晔的面子,短时间内或可奏效,但时间一场,可就未必了。

    “过奖。”郭嘉朗声一笑:“既然如此,那你我便分头行事。”

    “分头?”刘晔不解的看向郭嘉:“奉孝还有何事?”

    “很多。”郭嘉摆了摆手已经朝外走去,声音远远地传来,带着几分戏谑道:“陛下在这蜀中可是为我留了不少好东西,此番却是要去看看,另外如何布置,也要探听些虚实,子扬先去下帖,待我完事之后,再来寻你。”

    看着郭嘉的背影,刘晔摇了摇头,着人前去送拜帖,自己则带了几名护卫返回两人如今落脚的庄园之中。

第四十二章 秘卫

    在成。都,秦裴是个很有传奇色彩的人物,他乃秦家庶子。

    秦家乃蜀中豪商,虽非世家,但生意却是做遍天下,当年刘焉初入益州,没有丝毫根基,便是秦家暗中不惜财力支持,刘焉能在后来在蜀中站稳脚跟,并一步步将权利收归手中,秦家可说是功不可没。

    虽然影响力颇有不如,但秦家上任家主颇有几分吕不韦的风采和胆魄,秦家也因为在刘焉身上投资成功,而逐步迈入世家的门槛,但好景不长,上代家主归西,新任的家主无论手腕还是魄力,都远不及上代家主。

    刚一上任,秦家就闹起了分家的事情,作为秦家庶子,秦裴其实根本没必要参与其中,只是眼看着秦家刚刚如日中天,就要面临分崩离析的威胁,而秦家新任家主,他的族兄秦雍却要效仿乃父,孤注一掷,在刘璋身上投资。

    当时刘焉还未过世,秦裴却已经看出刘璋不足以成事,极力劝阻,结果被秦雍一怒之下,扫地出门,而秦裴虽是庶出,却也有些傲骨,拒绝了好友想要帮助的提议,直接变卖家资,离开蜀中,一去,就是三年。

    初平四年,也就是去年,秦裴却带着万贯家资回到蜀中,却是这两年离开蜀中,独自发展,赚下了一份偌大家业。

    而反观秦家,随着刘焉故去,而新主刘璋却是逐步被世家架空,昔日刘焉在世的时候,感念秦家往日恩情,颇有照拂,但刘焉去后,刘璋又不理政务,顿时昔日被秦家压下去的那些家族开始反击,偌大秦家到如今,虽然仍旧被称为蜀中豪商,却已经大不如前。

    如今秦裴的强势回归,顿时让秦家看到了希望,几乎所有人,都以为秦裴回来,必然会令秦家声势大壮的时候,秦裴却并未如所有人预料的那般请求重回家族,而是开始在成。都盘下了几间铺子,做起了自己的生意,对于老秦家不闻不问,虽未明说,但显然这是在自立门户。

    老秦家面子上挂不住,但毕竟当初是秦雍亲自将秦裴扫地出门的,人家不回来,也没什么错。

    暗地里,不少秦家的对头将这事当做秦家的丑闻,幸灾乐祸的推波助澜,就算老秦家想要在商业上阻击秦裴,也会有人暗中出手帮秦裴挡下来,不过秦裴行事却颇为低调,除了必要的应酬之外,很少现于人前,回到蜀中快一年了,除了一些昔日的好友之外,很少有人见过秦裴。

    而也是秦家,带来了许多关中的新东西,比如天子亲自弄出来,如今已经在关中乃至中原流行开来的桌椅,还有非常实用的汉兴犁,一年多的经营,已经在蜀中慢慢推广起来,虽说利润随着越来越多人的仿制而使得秦裴很难做到垄断,但即便如此,有人暗中估算,得出一个惊人的结论,如果只论资产的话,眼下的秦裴一个人的资产,就比得上整个老秦家了。

    秦裴的府宅并不如何起眼,虽然也是一座大庄园,但从门面上看去,根本想不到眼前这座并不起眼的府宅,竟是富可敌国的秦裴住的庄园。

    不过此时,在蜀中可说是炙手可热的秦裴,却是恭恭敬敬的朝着一名年轻人恭拜道:“秘卫府天字第五号府卫,参见五官中郎将!”

    来人,自然便是郭嘉。

    “那门牌之上的符文究竟是何意?”郭嘉拿着手中一枚印了‘5’字样的赤金打造的金牌,不解的看着秦裴,到现在,也弄不明白这简单的符号是如何来区分府卫的。

    “便是五之意,代表着秘卫的身份号码。”秦裴躬身道。

    “哦?”郭嘉闻言,拿出另外几枚令牌,不同于秦裴的赤金打造,其他几枚令牌却是以银牌、铜牌和铁牌制成,此刻不禁饶有兴致的道:“莫非这其中还有何讲究不成?”

    “秘卫府共有天地玄黄四卫,共一百零八人,每卫二十七人,名号越靠前,则地位越高。”说道这里,秦裴有些傲然道:“而天地玄黄,虽无从属之别,都是直接听命于陛下,能力却有高下之分。”

    显然,能够成为天字号秘卫,而且排在第五,已经足矣说明秦裴的能力。

    “我观这府中之人,虽是家丁打扮,却颇有几分军旅气息,也是秘卫?”郭嘉好奇道。

    “非是秘卫。”摇了摇头:“秘卫府选拔极其严格,非人才不入,这些,只是卑职招揽的一些从人,算是秘卫府的编外成员。”

    “那……”郭嘉晃了晃手中的一大堆令牌:“其他人如何联系?又在何方?”

    临行前,刘协给了郭嘉十一枚令牌,这是蜀中秘卫的力量,也就是说,像秦裴这样的人,蜀中有十一个。

    当时郭嘉还不怎么在意,但此刻却不得不惊叹于刘协的布局能力和渗透水平,这一个秦裴在蜀中的力量已经堪比一些蜀中中小世家,虽然有天地玄黄之别,但此刻郭嘉已经相信,能够成为秘卫府秘卫,都不是等闲角色,此刻他不由得开始重新审视这支力量。

    “请上使见谅,天地玄黄,除了陛下之外,只余一号联系,相互之间,并无联系。”摇了摇头,秦裴肃容道:“至于天字第一号是何人,还请上使莫要询问。”

    郭嘉点点头,心中却是更加惊叹,一百零八人听起来不多,但只一个秦裴,其能量已经不小,不说秘卫府人人都有秦裴这样的本事,哪怕平均下来只有一半……或者三成,依旧是一股恐怖的力量。

    随即却是有些苦笑道:“看来,这些人需要我亲自来找出来了。”

    秦裴点点头,事实上,他也暗中留意过,毕竟刘协弄出来的阿拉伯数字在这个时代跟甲骨文也没什么区别了,除了秘卫府成员之外,无人可以辨认,可惜,秦裴却并未发现其他人身上有此类标记。

    郭嘉收起了手中的牌匾,刘协说过,只有相同的号牌出现,秘卫才会主动现身来见,这东西做工虽然精细,却也不是无法仿造,防人之心不可无,连他都好奇其他人的身份,若是秦裴有类似的想法,或者更诛心一些,想要着手将秘卫府的力量拿到自己手中可就不妙了。

    此番回去,却是需要与刘协商议一下,这是个漏洞,所谓忠诚,就是不能让属下有生出类似念头的机会。

    “我要查一个名叫张松之人,字永年,此人的过往底细,事无巨细,尽快找来,另外查一查蜀中有哪些怀才不遇,有志难舒之人,以寒门子弟为佳。”郭嘉直接向秦裴说出了自己的要求。

    张松人怎样还不好说,但一次简单的会面,让郭嘉觉得能力还是不错的,不过具体如何,还要仔细调查一番,原本郭嘉一个外来者,想要在蜀地调查某人,颇为麻烦,如今有了秦裴这么一个地头蛇在,却是让原本复杂的问题简单了不少。

    “喏。”秦裴点点头,却没有告辞,而是在郭嘉疑惑的目光中,带着郭嘉来到书房,在郭嘉意外的目光中,扭动一处机括,书房的两排书架被直接打开,一座密室就这样呈现在两人眼前。

    “上使请。”秦裴伸手一引,带着郭嘉走进了密室。

    “属下重回蜀地之前,陛下便让属下留意蜀中英才,尤其是一些怀才不遇之人,要重点关注,属下回成。都已有一年,却是借机搜罗了不少,张永年便在其中。”重新关闭了暗门,秦裴才向郭嘉解释道。

    “那张松其人如何?”郭嘉询问道。

    秦裴点燃了几盏灯,将整个密室照亮,郭嘉这才发现,眼前的密室也是类似书房的布局,周围摆满了书架,不过上面的书籍却只有不到一半。

    秦裴从一个书架上抽出几个竹笺交给郭嘉道:“张松自小因为容貌丑陋,颇受排挤,虽生于世家,却不得重用,甚至因此,其父曾经怀疑其母对其不忠,虽是嫡出,但在张家,甚至不如庶出受重视。”

    “自小生性孤僻,只是埋头苦读,虽然相貌丑陋,其才却是不凡,有过目不忘之能,长大后,性情桀骜,然虽有才,却也因相貌,不受人重视,如今在州牧府做个主簿之位,实为掌管文书小吏。”秦裴一五一十的将张松的一些主要事迹说了一遍。

    “不错。”郭嘉将竹笺一一打开阅过,点头颔首笑道:“此人,可以谋之,却不知蜀中英才有何人?”

    “蜀中英才不少,但若说怀才不遇的寒门弟子……”秦裴不由苦笑,益州不同于中原,就这么大地方,四百年累积下来的世家力量已经十分强大,寒门子弟想要出头,难!

    “无人?”郭嘉皱眉道。

    “也非无人,属下推荐二人,此二人皆乃寒门才俊,只是是否可用,还请上使斟酌。”秦裴躬身道。

    “好,你且言之。”郭嘉点头道。

    “一为卓膺,此人本为汝南人士,后避难入蜀,颇有几分将才,但却颇为圆滑,倒是不难招揽,只是须得防备此人倒戈。”秦裴将一封逐渐交给郭嘉道。

    “另一人是何人?”郭嘉扫了一眼竹笺上面的信息,不置可否。

    “此人倒是颇有能力,只是想要招揽,怕是不易。”秦裴苦笑道。

第四十三章 筹谋

    密室中的灯影昏黄摇曳,将郭嘉的背影照的有些摇摆不定,看着竹笺之上的内容,郭嘉细细思索片刻后,抬头看向秦裴。

    “张任?”郭嘉合上竹笺,有些不解的道:“此人颇有能力,但如今于益州已是位列要职,乃益州重臣,刘璋有此人为将,却也是其幸运,但若说不可招揽,我却是不信。”

    秦裴苦笑道:“此人出身贫寒,能有今日之位,全凭其忠勇无畏,颇得刘焉赏识,更是刘焉病故之前的托孤重臣,其性情刚烈,想要谋之……”

    说到最后,却是没有继续说下去,想要说动张任在帮助刘璋的同时,暗中倒戈朝廷,很难。

    “无妨!”郭嘉将竹笺置于桌案之上,捏了捏眉心道:“此人既然忠于刘璋,于我等并无冲突,倒是省了一番功夫。”

    “那卓膺可试着暗中联络一番,此事,莫要让他知道你的事情,此人性情圆滑,不可轻信。”郭嘉没有起身,而是看向周围的书架笑道:“这些,皆是蜀中英才?”

    “不错。”秦裴点点头道:“虽出身有所不同,但却皆有高才。”

    郭嘉眼中闪过一抹精光,点头笑道:“嘉想在此参详一二,这几日,怕是要在府中打搅了。”

    “不妨事。”秦裴连忙点点头。

    “此外,还有一件事情,需要秦兄帮忙。”郭嘉微笑道。

    “上使但说无妨。”秦裴躬身道。

    “我见秦兄已经将水泥在蜀中运作,但只限于民生,此物用来修路,却是不错,若能在蜀中修出几道水泥路,不但我军日后入蜀会畅通许多,他日蜀中重归朝廷之时,也方便蜀中同行,为何不建议那刘璋修路?”郭嘉看向秦裴疑惑道。

    要致富,先修路,关中已经用实际证明了这一点,如今关中随着水泥路的不断新建,加上轨道车的通行,商业逐渐繁盛起来,蜀中如此多的英才,怎没人能够看出其中的意义?或者说……

    秦裴苦笑道:“便是属下愿意献出水泥炮制之法,但蜀中道路艰难,要修缮道路,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以刘璋性情,恐怕不愿从府库中拨出粮饷来修路,至于蜀中世家,互有算计,怕是也不愿意承担。”

    郭嘉点点头,当初刘璋可是敢私自扣下刘焉送给刘协的贺礼,后来还是刘焉发现之后,再行补上,又以书信向刘协赔罪,这件事情才算过去,以他的抠门儿程度,哪怕知道修缮道路对蜀中的经济会有大幅度改善,恐怕也不愿意从自己府库中掏钱。

    “州牧府中,或者说世家之中,可有说得上话的人物?”手指轻轻敲击着桌案,郭嘉询问道。

    “有一些,如今我秦家产业遍布蜀郡,与不少世家有着往来。”秦裴笑道。

    “修路之事,找人联手逼迫刘璋妥协,这钱,刘璋出一半,然后由蜀中世家牵头,出资一半。”郭嘉拍板道。

    “怕是很难。”秦裴苦笑道,虽然大家都知道修路的好处,但其中的耗费,怕也无人愿意承担,这件事情,就算提出来,世家想要刘璋出钱,而刘璋也想要世家出资,这样你推我我推你,到最后,就算真能达成,也得几年之功。

    “以盐运诱之!”郭嘉笑道。

    “盐运!?”秦裴惊愕道。

    “不错。”郭嘉点点头道:“可先拉一批精盐运入蜀中贩卖,让人看到这其中的暴利,而后再联络各世家,以均分盐运买卖为饵,要求世家联手,逼州牧府妥协。”

    “只是盐运之事,陛下那边……”秦裴苦笑道。

    自精盐研发出来之后,长安不知道多少商家盯着这块肥肉,如今这盐运之事,几乎都掌控在甄、苏、张三大豪商之手,想要分一杯羹,秦裴自家人知自家事,凭自己,还不足以拿下。

    “我临行前,已经向陛下要来了蜀中盐运的权利,甄家会配合,不过货源却是甄家来出,你们只负责倒卖。”郭嘉笑道:“凭此物,可能让蜀中世家松口?”

    “可以!”秦裴大喜过望,哪怕只是蜀中一地的销售权,其中的利润也十分恐怖,在精盐炮制之法未曾推广开来,朝廷在这方面,有着绝对的优势,若能以此为饵,秦裴有足够的把握说服蜀中几大世家跟自己一起来做,以此为借口,为了盐运能更方便快捷,在足够的利润驱使下,足够让这些人自己心甘情愿的来帮他们修路。

    “先去运盐,此事要尽快!”郭嘉沉声道,伐蜀之事,如今已经提上了朝廷的日程,最多两年,怕是就要开战了,两年的时间,不可能将蜀中道路都做好,就算是关中,如今也之事开始修整几条要道,不过只要将一些险要之地先行做好之后,对朝廷大军入蜀就有着重大的帮助,郭嘉已经想好了几处要地,计划一旦成功,他会让秦裴着重这几处的发展。

    郭嘉在秦府一直待到很晚才离开,并未在秦府流苏,回到驿馆之中找到了刘晔,却也并未多说什么,秘卫府的事情知道的人不多,但在长安还是有人知道的,但这个秘卫府究竟有多大能量,恐怕就没人知道了,郭嘉知道,这是刘协手中一张底牌,绝不可轻易透露与人,此番让自己知道,一者是刘协的信任,从另一方面来讲,又何尝不是绑缚?

    对于这位陛下越发纯熟的帝王心术,郭嘉也只能笑而不语。

    次日一早,刘晔带着郭嘉去了州牧府,过程自然无需赘言,当刘璋接到诏书之后那惶恐不安的表情,让郭嘉对此人评价又低了几分。

    一方诸侯,坐拥蜀地,你不愿意离开,谁能将你搬走,若是这种情况下还被带走,那刘璋这个诸侯也就当得太窝囊了一些。

    而后,自然便是蜀中一众文武以各种理由推脱,为刘璋开解,不管刘璋怎样无能,对蜀中来说,若是在这样的情况下,都能被朝廷的人把州牧给带走了,那就不是刘璋个人的问题,而是蜀中整个被人活生生的打脸了。

    刘晔也没有过分相逼,他只是来传诏的,至于刘璋是否回长安,不归他管,蜀中文武相护,与刘晔和郭嘉的计划不谋而合,如果真的刘璋被搬走了,虽然打了蜀中的脸面,但朝廷再想出兵攻蜀,就没了借口,当下只是简单的宽慰和安抚了几句之后,刘晔表示出此番只是前来传诏,不一定就要将刘璋立刻带走。

    这在蜀中文武看来,自然就是刘晔的妥协了。

    “求皇叔在陛下面前说项一二,季玉保证,此事绝不敢再犯。”文武散去之后,刘晔作为亲
返回目录 上一页 下一页 回到顶部 0 0
快捷操作: 按键盘上方向键 ← 或 → 可快速上下翻页 按键盘上的 Enter 键可回到本书目录页 按键盘上方向键 ↑ 可回到本页顶部!
温馨提示: 温看小说的同时发表评论,说出自己的看法和其它小伙伴们分享也不错哦!发表书评还可以获得积分和经验奖励,认真写原创书评 被采纳为精评可以获得大量金币、积分和经验奖励哦!